驾驶适合性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驾驶员岗前身心状况自查应检项目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驾驶员岗前身心状况自查应检项目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驾驶员岗前身心状况自查应检项目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驾驶员的岗前身心状况自查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从事汽车驾驶职业的人员,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以确保自己在驾驶中的专注度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本文旨在总结驾驶员岗前身心状况自查应检项目,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驾驶员岗前身体状况自查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视力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良好的视力是驾驶员保持道路安全的基本条件,可以通过测量裸眼视力和对远近视力的检查来评估驾驶员的视觉情况。

其次,听力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驾驶员需要通过听觉获取道路上的声音信号,因此正常的听力状态对于避免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应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了解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和反应能力是否正常。

另一方面,驾驶员的心理状况自查也不容忽视。

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和心理稳定,以应对突发状况。

因此,心理状态的自查也应成为岗前检查的重要内容。

这可以包括对驾驶员的压力抗性、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的评估。

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需要被纳入心理状况自查的范围。

综上所述,驾驶员的岗前身心状况自查应检项目包括身体状况自查和心理状况自查两个方面。

通过对驾驶员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功能、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能够保证他们具备适应驾驶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进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本文的内容和目的,概述驾驶员岗前身心状况自查的重要性,并简要概括文章的结构。

2. 正文:本部分主要介绍岗前驾驶员应进行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自查的具体项目。

2.1 身体状况自查应检项目:详细介绍驾驶员岗前身体状况自查的应检项目。

这些项目可能包括身高体重、视力检查、听力测试、血压测量等。

文章将逐一介绍每一项检查项目的意义和所需注意的事项。

2.2 心理状况自查应检项目:详细介绍驾驶员岗前心理状况自查的应检项目。

汽车驾驶员职业健康禁忌症风险辨识

汽车驾驶员职业健康禁忌症风险辨识

汽车驾驶员职业健康禁忌症风险辨识驾驶员的精神心理状态、生理反应速度、身体健康状况等与安全驾驶密切相关。

应以规范的健康检查标准选择适合驾驶的职业人群及避免有驾驶职业禁忌证者从事职业驾驶,以保障驾驶员健康和公众安全。

1、健康检查标准国内目前没有统一的机动车驾驶员健康检查标准及职业禁忌证。

现经上海市技术监督局批准的“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健康检查及结果评定”标准(DB31/T249-2000,下称标准)中,合格为:①身高:大型车≥155cm,小型车≥150cm;②远视力(对数视力表):两裸眼≥4.0,并≥4.9(允许矫正);③色觉:无红绿色盲;④听力:双耳平均听阀≤30dB(语频纯音气导);⑤血压:收缩压12.0~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0~12.0kpa(60~90mmHg);⑥内科(含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线透视、心电图)和外科(含无影响驾驶的四肢不全、骨关节畸形)正常;⑦无职业禁忌证。

2、职业禁忌证参考国内、外资料、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标准确定的职业禁忌证为:①身高、远视力、色觉、血压不符标准;②听力:双耳平均听闽≥55dB;③复视、立体盲、严重视野缺损等;④精神系统:精神病、痴呆等;⑤神经系统:癫痫、意识障碍、明显肌力减退、震颤麻痹、影响手脚活动的脑病等;⑥明显的头、颈、四肢关节骨骼畸形;⑦影响安全驾驶的疾病及功能障碍、生理缺陷,如四肢不全、双下肢不等长大于5cm;③拇指残缺,除拇指外,其余4指缺2指等;④心血管系统:严重高血压、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等;①急性传染期的法定传染病,包括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等;①明显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职业禁忌证以复查、治疗后的最终结果作评定,评定以“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为依据。

3、讨论凡妨碍安全驾驶或影响公众安全和驾驶员健康的疾病、功能障碍、生理缺陷及不宜驾驶的驾驶适应性都应定为驾驶员职业禁忌证。

职业汽车驾驶员心理能力研究进展

职业汽车驾驶员心理能力研究进展

职业汽车驾驶员心理能力研究进展陆婷;邓宏宝;戴家隽【摘要】@@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15%,多年高居世界第一.综观我国各种道路事故中,客车肇事造成交通事故最为突出.【期刊名称】《交通医学》【年(卷),期】2011(025)002【总页数】5页(P153-156,159)【关键词】交通事故;职业驾驶员;生理素质;心理能力【作者】陆婷;邓宏宝;戴家隽【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航海医学研究所,江苏,226001;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航海医学研究所,江苏,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15%,多年高居世界第一。

综观我国各种道路事故中,客车肇事造成交通事故最为突出。

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05年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47起,其中客车事故29起(61.7%);2006年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其中客车事故24起(63.2%);2007年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其中客车事故16起(61.5%);2008年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9起,其中客车事故19起(65.5%);2009年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其中客车事故16起(61.5%)。

此外,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客车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占全国特大交通事故的50%以上,可见客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成了特大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制造者。

探究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都存在一些共性。

据日本ITARDA(交通事故综合分析中心)调查表明,汽车交通事故原因出在驾驶员身上占88%[1]。

车祸中驾驶员最可能犯以下3种错误:(1)主要是对自己车辆的安全性认识不够,不注意前方情况等观察错误;(2)以为对方会停车、以为危险不存在等判断上的失误;(3)方向盘操作不当,踩错刹车、油门等操作失误[2]。

驾驶模式实验报告总结(3篇)

驾驶模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逐渐具备多种驾驶模式,以满足不同驾驶环境和驾驶需求。

为了深入了解各种驾驶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驾驶模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驾驶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景;2. 评估驾驶模式对车辆性能、油耗和驾驶体验的影响;3. 为实际驾驶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车辆:某品牌中型轿车,配备多种驾驶模式;2. 实验环境:市区道路、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3. 实验项目:标准模式、运动模式、节能模式、雪地模式、经济模式等。

四、实验过程1. 标准模式:在市区道路、高速公路等平坦路面行驶,体验车辆的平稳性、操控性和舒适性;2. 运动模式:在山区道路、急弯路段等需要高转速快速响应的路段行驶,体验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3. 节能模式:在高速公路等长时间行驶的路段,体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4. 雪地模式:在雪地路面行驶,体验车辆的动力分配和稳定性;5. 经济模式:在高速公路等长时间行驶的路段,体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模式:在标准模式下,车辆表现出良好的平稳性、操控性和舒适性,适合日常驾驶。

但加速性能相对较弱,油耗较高。

2. 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下,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适合驾驶者追求驾驶乐趣的场景。

但舒适性相对较差,油耗较高。

3. 节能模式:在节能模式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明显提升,适合长时间行驶的路段。

但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相对较弱,舒适性较差。

4. 雪地模式:在雪地模式下,车辆的动力分配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在雪地路面打滑的情况。

但舒适性相对较差。

5. 经济模式:在经济模式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显著提升,适合长时间行驶的路段。

但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相对较弱,舒适性较差。

六、实验结论1. 驾驶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驾驶环境和需求进行。

在平坦路面和市区道路,标准模式和运动模式均可满足驾驶需求;在高速公路等长时间行驶的路段,节能模式和经济模式更有优势。

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

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

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是指申请人在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前需要提交的一种证明文件,用于证明其身体状况适合驾驶机动车。

这一体检条件的要求旨在保障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确保驾驶员能够安全地驾驶汽车。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的重要性、标准和检测项目,并分享个人对该主题的观点与理解。

1. 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的重要性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对于驾驶员和道路交通安全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驾驶车辆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以确保驾驶员具备足够的反应速度、力量和耐力,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另身体健康状况也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一些疾病或身体缺陷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专注力和行为控制,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2. 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的标准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证明的标准由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2.1 视力检测:视力是驾驶行为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申请人需要接受视力检测,以确保其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道路上的物体和交通标识。

常见的视力检测项目包括裸眼视力、眼位、立体视和色觉检测等。

2.2 听力检测:听觉在驾驶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驾驶员需要听到车辆引擎声、交通信号和其他车辆的鸣笛声等,以便及时做出反应。

申请人需要接受听力检测,确保其能够听到常规驾驶情况下的声音。

2.3 反应能力检测:驾驶过程中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包括刹车、转向和加速等动作。

申请人需要进行反应能力测试,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2.4 身体器官检查:申请人的身体器官状况对驾驶安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器官检查项目包括心脏、肺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

3. 个人观点和理解身体条件证明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申请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测,可以筛选出不适合驾驶的人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举不仅保护了驾驶员自身的安全,也保护了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何进行自动驾驶应用的测试

如何进行自动驾驶应用的测试

如何进行自动驾驶应用的测试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交通领域的热门发展方向,但在实现全面商业化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过程。

自动驾驶应用的测试是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效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自动驾驶应用的测试,以确保其符合高标准的要求。

一、测试环境准备1.1 制定测试方案在进行自动驾驶应用的测试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等内容。

确保测试方案全面、合理、可行,并与实际应用场景相匹配。

1.2 搭建测试场景为了模拟真实的道路环境,需要搭建适合的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可以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复杂交叉口等。

通过搭建测试场景,可以模拟各种驾驶场景,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

1.3 获取测试车辆测试车辆是进行自动驾驶应用测试的关键要素。

测试车辆应具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和高精度地图等功能。

选择合适的测试车辆,并确保其硬件和软件系统可靠性,以保证测试质量。

二、功能测试2.1 车辆控制功能测试自动驾驶应用的核心功能是车辆控制功能。

在功能测试中,需要验证车辆的加速、制动、转向和换挡等功能是否正常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测试自动驾驶系统对车辆控制的准确性和精度。

2.2 感知系统功能测试自动驾驶应用的感知系统是基于传感器技术实现环境感知和障碍物检测的关键部分。

在功能测试中,需要验证感知系统对道路标志、车辆、行人和障碍物等的识别能力和响应速度。

通过模拟不同场景的感知测试,评估感知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2.3 决策与规划功能测试决策与规划功能是自动驾驶应用实现自主决策和路径规划的核心模块。

在功能测试中,需要验证决策与规划系统的决策准确性、路径规划的合理性和时效性。

通过模拟不同交通情景,评估决策与规划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安全性测试3.1 系统故障容错性测试自动驾驶应用在遇到传感器故障、软件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能够具备有效的故障容错机制,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1 路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1.1 路试检验制动性能应在平坦(坡度不应大于 1 % )、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 )上进行。

C1.2 在试验路面上画出表 3 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线,被测机动车沿着试验车道的中线行驶至高于规定的初速度后,置变速器于空档(自动变速的机动车可置变速器于D 档) ,当滑行到规定的初速度时,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

C1.3 用制动距离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采用速度计、第五轮仪或用其它测试方法测量机动车的制动距离,对除气压制动外的机动车还应同时测取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

C1.4 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采用能够测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和制动协调时间的仪器测量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 和制动协调时间,对除气压制动外的机动车还应同时测取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

C2 台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2.1 用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滚筒表面当量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5。

驾驶员将机动车驶上滚筒,位置摆正,置变速器于空档。

启动滚筒,在 2 s 后测取车轮阻滞力;使用制动,测取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左右轮制动力差和各轮制动力的最大值,并记录左右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允许在机动车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或作用力不计入轴荷) 。

在测量制动时,可以采取防止机动车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当采取上述方法之后,仍出现车轮抱死并在滚筒上打滑或整车随滚筒向后移出的现象,而制动力仍未达到合格要求时,应改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其它方法进行检验。

C2.2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制动检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平板表面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5 。

驾驶员将机动车对正平板制动检验台,以 5 km/h ~ 10 km/h 的速度 (或制动检验台制造厂家推荐的速度)行驶,置变速器于空档(自动变速的机动车可置变速器于 D 档),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测取 7.14 所要求的参数值。

民机驾驶舱排烟moc6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

民机驾驶舱排烟moc6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
zongheyanjiu综合研究97符合性工作方法代码符合性验证方法使用说明工程评审moc0符合性声明通常在符合性检查单符合性记录文件中直接给出设备鉴定moc9设备合格性如对预期功能的适合性在临界环境中的性能等moc1说明性文件如技术说明安装图纸计算方法证明方案飞机手册等moc2分析计算例如载荷静强度统计数据分析与以往型号的相似性等moc3安全评估如初步风险分析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影响和关键性分析试验moc4实验室试验如疲劳试验环境试验等试验可能在零部件分组件和完整组件上进行moc5机上地面试验如设备耐久性试验环境温度等试验moc6飞行试验规章明确要求时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完全演示符合性时采用moc8模拟器试验如评估系统潜在的失效情况驾驶舱评估等检查moc7航空器检查如系统的检查隔离检查和维修的规定表1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此外条款中要求在进行驾驶舱排烟的过程中还不能影响座舱压调系统的正常调节在安全限制内允许采取减压的方式排除驾驶舱和客舱内的烟雾
关键词:驾驶舱排烟;MOC6;适航验证;飞行试验
0 引言
近 年 来 ,新 闻 报 道 中 多 次 出 现 民 用 航 仅2019年,就有多起民航客机在运行 过程中起火冒烟的事故发生。飞机起火冒烟会给机上的乘员 造成不适和恐慌,若烟气进入到客舱或驾驶舱内部,飞机驾驶 舱中出现烟雾,不仅影响飞行员视界危及飞行安全,而且烟雾 中所含的有害成分会对机组和乘客产生致命伤害。为了保障 旅客和机组的生命安全,中国民航系统制定了非常完善的防 范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在客机着火或出现烟雾时,机组可以 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排出烟雾,最大程度地减小安全隐患。 因此,民用飞机在设计时,就应考虑到飞机舱室排烟能力,并 对其排烟能力进行试验验证。
对 于 十 种 符 合 性 方 法 来 说 ,MOC6 是 专 门 针 对 飞 行 试 验 的 符 合 性方 法 ,该 方 法 是 通 过 飞 机 在 空 中 进 行 飞 行 试 验 来 验 证有关设计对于相关适航条款的符合性。在适航条款明确要 求 或者 其 他 方法 无 法 充分 演 示 对条 款 的 符合 性 时 ,选 择 试 验 MOC6方法进行符合性验证。

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

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

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以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自动驾驶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而仿真试验是评估和验证自动驾驶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仿真试验,可以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1. 确定仿真平台:选择适合的仿真平台是进行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的第一步。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成熟的仿真平台,如CARLA、Apollo、LGSVL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仿真平台,并确保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建立仿真环境:在选择好仿真平台后,需要建立真实的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应包括道路、交通标志、车辆、行人等元素,并能够模拟不同的天气、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

建立仿真环境的过程需要借助地图数据、传感器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3. 设计测试场景:根据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和预期目标,设计合适的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可以包括日常驾驶、紧急避让、人行横穿等各种情况,以覆盖自动驾驶功能的各个方面。

测试场景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现实道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进行合理的抽样和分布。

4. 选择测试指标:为了评估自动驾驶功能的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指标。

常见的测试指标包括行驶里程、安全性、稳定性、燃油效率等。

测试指标的选择应与自动驾驶功能的特点和目标相匹配,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系统的性能。

5. 进行试验仿真:根据设计好的测试场景和选定的测试指标,进行试验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需要使用真实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算法,并将其输入到仿真平台中。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自动驾驶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二、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要求1. 真实性要求:仿真试验的结果应尽可能接近真实道路环境中的情况。

仿真环境应准确模拟道路标志、车辆、行人等元素,并能够模拟不同的天气、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

同时,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算法应与实际情况相匹配,以确保仿真试验的真实性。

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系统研究

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系统研究

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系统研究——王生昌李良敏杨立本邱兆文65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系统研究*王生昌李良敏杨立本邱兆文(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西安710064)摘要构建了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5167名营运车辆驾驶人样本进行检测,调查统计其近3年来的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综合运用独立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一均值聚类和因子分析等数学模型,研究确定了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阈值及权重,并建立了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多元甄别模型,通过863名驾驶员的示范应用,检验了所建立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U491.6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3/j.i s sn1674—4861.2013.01.013O引言研究表明,驾驶人群体中存在着一部分驾驶人较其他人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发生过事故的驾驶人重复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称为事故倾向性口],这部分驾驶人称为“事故多发者”。

这些驾驶人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素质有关。

因为事故倾向性的存在,引出了“一些人适合于从事驾驶职业,另一些人则不适宜从事驾驶职业”的所谓驾驶适宜性,特别是以驾驶作为职业的营运车辆驾驶人,如果不适宜的人员进入职业驾驶人队伍,将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极大隐患。

国内外围绕驾驶适宜性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9]。

2001年交通部颁布了JT/T442—2001《营运车辆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从近年来成果的应用情况看,目前驾驶适宜性检测指导性还不够强,检测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特别是对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甄别、检测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还需进~步研究。

针对这一现象,本课题在分析营运车辆驾驶特点及影响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驾驶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定了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阈值及权重,并建立了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多元甄别模型,同时通过863名驾驶员的示范应用,检验了所建立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检验方法

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检验方法

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检验方法乘用车操纵稳定性是衡量一款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一款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车身结构、底盘调校、悬挂系统以及驾驶员的操作等。

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的检验方法是评估评车师对乘用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估能力,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

首先,评车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理解和解释车辆动力学、悬挂系统调校和驾驶员操作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评车师需要对汽车结构原理、底盘调校特点、驾驶员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在评测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评价能力。

其次,评车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在评测过程中,评车师需要根据汽车的动力学表现、悬挂系统反应和驾驶员的操作反馈等因素,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比较。

评车师需要通过观察汽车的行驶状态、测量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滚转角度等指标,分析和判断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表现,准确地反映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力。

最后,评车师需要与其他评测人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提供信息和意见。

通过与其他评车师的交流和学习,评车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人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力,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主观评价能力。

总之,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的检验方法是评估评车师对乘用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评车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以及与其他评测人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能力,才能在评测过程中准确地反映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表现,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参考意见,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

在具体的评测过程中,评车师需要对乘用车的操纵稳定性表现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评车师会通过以下方式对操纵稳定性进行主观评价:一、悬挂系统调校悬挂系统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评车师会根据汽车的底盘调校特点、悬挂系统类型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对悬挂系统的调校效果进行评估。

驾驶人理论培训前增设驾驶适宜性检测的必要性

驾驶人理论培训前增设驾驶适宜性检测的必要性

驾驶人理论培训前增设驾驶适宜性检测的必要性作者:黄茜瞿少君王中宇沈余欣来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据统计,我国有80%~9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由于驾驶人自身差错造成的交通事故占70%~80%,说明有必要加强对驾驶人的管理。

通过分析我国驾驶人培训现状,发现其中缺少对驾驶人的驾驶适宜性检测,而国外经验表明通过进行驾驶适宜性检测能减少交通事故,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国也可以在驾校培训中引入驾驶适宜性检测。

在驾校理论培训前增设驾驶适宜性检测对培养合格驾驶人,减少交通事故,有助于理论培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驾驶适宜性检测;驾驶人培训;交通安全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普遍进入家庭,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2012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12089万辆,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但是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交通安全则是其中最让人担忧的。

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1840998起,同比增加18502起,上升1%。

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91811起,造成25864人死亡、10637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4亿元。

从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知道,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创伤和经济上的损失。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0年的统计,我国92%的事故死亡人数因机动车驾驶人肇事导致。

据统计,我国有80%~9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由于驾驶人自身差错造成的交通事故占70%~80%。

因此,机动车驾驶人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想要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加强对驾驶人的管理,而驾驶人培训则是驾驶人管理的首要环节,因此应从驾驶人培训这个源头抓起。

为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国外已有在驾驶人管理、培训中引进了驾驶适宜性检测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驾驶适宜性指驾驶人具有圆满完成驾驶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素质,驾驶适宜性检测能有效淘汰不适宜驾驶的人员以及培训驾驶适宜性不佳的人员,从而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的视觉特征对驾驶适宜性的影响

驾驶员的视觉特征对驾驶适宜性的影响
Abs r c : Th o g e c i to o tucu e a ma ig me h n s t ma y s, man y p e e td t tt y r e y i o tn o ta t r u h d s rpin fsr tr nd i gn c a im o hu n e e il r s ne ha he e esa ev r mp ra tt
1 人 眼 的 视 觉特 性
1 1 人 眼 的 结 构及 成 像 机 理 .
人 的眼睛近似球 形 ,眼球 包括 眼球壁 、眼 内腔 和 内容物 、 神 经、血 管等组织。 清 晰的视觉决定于眼睛各部分共同协调 的工作。人能看到

2 与 驾 驶 员 相 关 的视 力特 殊 要 求
c ne e e o t r rc g iin,0 4, 2 8—2 . o frnc n pat n e o nto 2 0 3: 7 e 81
人 眼对于光线 明暗程度 的突然 变化 ,要经过一段 时间才能 看清物体 ,这一过程称为适应 ,适应分 为明适应和暗适应。驾 驶员在行车过程 中,通过隧道时候必 须具备 良好的明适应和暗 适应。而且在隧道 内应设有照度 更高的缓和照明 ,以减少 由明 变 暗 的 落 差 。此 外 ,在 入 I D处应 设 “ 意 开灯 ” 标 志 ,提 醒 驾 注
事故。
4 小 结
2 3 夜 间 视 力 .
综上所述 ,驾驶 员在驾驶 工作 中,其获 取道路 环境信 息 , 交通信 号信息都是通过眼睛接收到的 ,所 以驾驶 员在平时 的生 活中要懂得如何保护 自己的眼睛 ,从而减 少交通 事故的发 生。 笔者提 出一些驾驶 员保护眼睛 的方法 ,分别是洗 目、养 目、动 目、摩 目、极 目、惜 目,希望驾驶员能够借鉴 、使用。

3类驾驶员体检项目

3类驾驶员体检项目

3类驾驶员体检项目1. 背景介绍在中国,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驾驶员的身体状况符合驾驶要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国家规定了一系列的驾驶员体检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的驾驶员,体检项目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3类驾驶员体检项目。

2. 一类驾驶员体检项目一类驾驶员主要指的是机动车驾驶员,包括轿车、货车、客车等。

为了确保一类驾驶员的身体状况能够胜任驾驶工作,以下是一类驾驶员体检项目的内容:2.1 身体测量一类驾驶员体检的第一步是进行身体测量。

这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基本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格是否适合驾驶工作。

2.2 视力检查视力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视力检查中,驾驶员需要进行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的检查。

裸眼视力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和交通标志。

如果驾驶员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还需要进行矫正视力的检查。

2.3 听力检查驾驶过程中,听觉对于判断周围环境非常重要。

听力检查主要包括纯音听力和语音听力的测试。

驾驶员需要能够听到一定频率的纯音,并能够听清语音指令,以保证驾驶过程中的安全。

2.4 心电图检查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驾驶过程中心脏的健康状况对驾驶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驾驶员需要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心脏疾病。

2.5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评估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驾驶员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疾病,以及是否处于良好的身体状态。

2.6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评估驾驶员的肾功能和代谢状况。

尿液中可以检测到蛋白质、糖分、尿酸等物质的含量,以及是否存在尿液感染等问题。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3. 二类驾驶员体检项目二类驾驶员主要指的是出租车、网约车等职业驾驶员。

由于二类驾驶员的工作性质与一类驾驶员有所不同,他们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体检。

驾驶适宜性检测

驾驶适宜性检测

冒险敢为

这类驾驶员在生活或工作中常表现 为不怕风险、善于社交,喜好尝试新事 物,不怕危险,不怕疲劳,主动肯干, 但常常因为粗心而忽略细节。
情绪波动

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活跃、 热情、愉悦、或焦虑、抑郁、激动、烦 恼、情绪冲动、易变、难以控制等。
三、安全态度
驾驶员对行车安全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Hale Waihona Puke 国外测评的概况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测评,淘汰 那些不适宜驾驶工作的人员。如: 美国Wilson、英国TOSI、奥地利 ART—90等。测验项目主要有:智力、 记忆力、立体视觉、手眼协调、个性等。 现代测评向着测验--选拔--管理--教 育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测评的概况
80年代初期的测评做了积极的尝试。 金会庆在200多个城市的测评引发了 大家的讨论。 军队与中科院心理所等88年开始的 研究,制定了国家军用标准(GJB226295)。 李百川等90年代开展的课题研究, 制定了部颁标准(2001年)。

动态事故倾向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 能用来对驾驶员进行测量和鉴定,但可 以通过观察、会谈了解情况,用于对驾 驶员的管理。 静态事故倾向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 用于驾驶适宜性评定和驾驶资格的鉴定。 所以要特别重视静态事故倾向性的检测。


研究表明,把事故倾向性的有关理 论和方法应用于驾驶员的选拔、培训和 管理,可以提高驾驶员整体素质,降低 驾驶员群体的事故倾向性,从而减少交 通事故的发生。
包括:
安全意识
安全情感
安全行为
安全意识

指驾驶员对行车 安全的理性认识。例 如,有没有树立安全 行车的思想,是不是 具备安全行车的知识, 有没有树立安全行车 的信念,以及对安全 工作的态度和评价等。

八、为什么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开车ok

八、为什么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开车ok

怎样避免那些事故倾向性较高的人担任
新兵训练大场面 训练资料:21 集
驾驶工作呢?首先,在选拔新训驾驶员时,
2
应增加心理、生理测试的环节──驾驶适性 测试。根据国家军用标准(GJB2262-95)中 汽车驾驶员职业适宜性标准,
标准手册 表格
对预选驾驶员的思维判断能力、立体视
龙泉山医院检查: 思维 立体能力
觉能力、反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试。把
楼梯山:反应能力
那些事故倾向性较高的人坚决挡在驾驶员队 伍之外。这是从源头上杜绝交通事故的有效 方法之一。
其次,在驾驶员训练中,要增设心理训 练的内容。 一般通过教育疏导法、 生理调控 法、模拟训练法、表象训练法和行为训练法
训练场训练大场景 (小全提供) 车库教育(杨宇拍) 下象棋 围棋打扑克
资料和图片(待寄)
测试,及时把那些心理素质达不到安全标准 的驾驶员调整到其他岗位。 专家告诫那些事故倾向性较高的人,最
字幕
好不要开车!
4
高架桥 错位小巷 红色不要
等,对驾驶员进行大脑恢复性训练、适应性 训练、自我意识训练、情绪稳定性训练、意 志品质训练、特殊能力训练和集体心理训练 等。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控意识,
上下舰船 岸滩路驾 驶 战场针对性训练
提高驾驭车辆的能力,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倾 向性。
3
第三,要定期对驾驶员的安全心理进行
教学驾驶的情景再 现
某单位一驾驶员在执行任务途中,因判
交通事故场面
断不准,处置情况不当,造成 2 死 1 伤的重 大车辆交通事故。
经查,发现该驾驶员患有先天的立体视 觉盲,是事故倾向性较高的人员,天生不适 合开车。
柳城交警档案室查 档案
据统计,在我国 30%~40%的事故,是由

基于云平台的驾驶员适宜性测评方法探析

基于云平台的驾驶员适宜性测评方法探析

驾驶员是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我国对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的滞后,是导致中国成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驾驶员适宜性是安全、有效地从事驾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生理、心理素质[1]。

目前我国客运汽车驾驶员200多万,货物运输驾驶员2 000多万,急需开发可实现普及性测评和大数据管理的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测评工具。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心理协同创新中心于2011年开始研究驾驶员适宜性检测。

自2016年起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对驾驶员适宜性测评方法进行网络化、远程化、智能化的研发和优化,并申请了2017年度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研发了计算机软件《道路运输驾驶员心理适宜性测评系统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号:软著登字第3138018号,登记号:2018SR808923),可实现道路运输驾驶员心理适宜性的远程测评和大数据管理,为实现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普及化、标准化提供了新路径。

1 驾驶员适宜性研究概况驾驶员适宜性属于职业适宜性的一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对驾驶员适宜性检测,并以此作为判断、提高驾驶员身心素质的手段,能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2]。

国外已研究出许多驾驶员适宜性检测的方法,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前苏联都开发的成熟的驾驶员适宜性测评系统,并通过对道路运输驾驶员的适宜性测评,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其中成果较显著的是日本[3-4]。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对驾驶员适宜性研究,金会庆等研究事故倾向性以及驾驶员适宜性,证实事故倾向性驾驶员占比为6%~8%[1,5]。

李百川教授主持的职业驾驶人驾驶员适宜性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驾驶员适宜性检测体系,并制订首个职业驾驶员适宜性检测标准,即2001年交通部发布的《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JT/T442-2001) [1]。

交通运输部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JT/T442-2014)》(以下简称“2014年部标”),由于受检测设备的限制,至今无法推广。

酒驾测试原理

酒驾测试原理

酒驾测试原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酒驾成为一项极其危险且非法的行为。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许多地方都实施了酒驾测试原理。

本文将介绍酒驾测试原理及其重要性,并探讨不同类型的酒驾测试。

一、酒驾测试原理的重要性酒驾测试原理是通过测量驾驶员体内的酒精浓度来判断其是否适合开车。

这项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有效减少醉酒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保护行人和其他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酒驾测试原理的应用可以使交警部门更快,更准确地对涉嫌酒驾的司机进行判定,避免了主观因素对判断结果的干扰,为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呼气式酒驾测试呼气式酒驾测试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酒驾测试方法。

这一测试基于酒精在呼气过程中的蒸发速度,通过测量呼气中的酒精浓度来估算驾驶员体内酒精浓度。

呼气式酒驾测试采用了一种称为"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的装置。

驾驶员需要将嘴唇贴紧测试仪的吹气口,吹气进入测试仪后,测试仪会快速分析酒精的含量,并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饮酒超过法定限制。

三、血液酒驾测试血液酒驾测试是另一种常见的酒驾测试方法。

该测试通过抽取驾驶员的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酒精浓度分析。

与呼气测试相比,血液测试通常被认为是更准确可靠的方法。

但是,该测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采血操作,并需要实验室的设备来进行科学分析,因此相对较为繁琐。

四、酒驾测试的局限性酒驾测试虽然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是测试结果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体内酒精代谢速度等。

二是不同测试方法的准确性有所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三是对于特定人群,如酒精代谢异常的人、长期酗酒者等,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酒驾测试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如近年来出现的基于纳米技术的呼气酒驾测试仪,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测量酒精浓度。

此外,一些科研机构正致力于开发更为创新的酒驾测试方法,如基于眼底扫描、基于脑电波测量等。

这些新技术有望为酒驾测试提供更精确、更可靠的手段。

酒精测试规定

酒精测试规定

酒精测试规定酒精测试规定是指通过检测一个人体内的酒精含量来判断其是否适合驾驶机动车辆或从事其他需要专注和反应能力的活动。

酒精测试主要用于确保人们在驾驶过程中不会因饮酒而影响交通安全。

因此,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酒精测试规定,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酒精测试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酒限定:不同地区对于驾驶员饮酒的限定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规定驾驶员的血液酒精浓度不得超过合法限度值,通常为每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5克或0.08克。

这是科学研究认定的较为安全的酒精摄入量,在超过这个标准后,驾驶员的驾驶能力会明显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酒精测试方法:为了便于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各国和地区采用了不同的测试方法。

最常见的是使用呼吸酒精测试仪,也称为呼吸式酒精检测仪。

这种仪器通过测量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其血液酒精浓度。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血液或尿液测试的方法。

3. 酒精测试地点:为了加强酒精测试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各国和地区通常在特定的位置设置酒精测试点,如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入口等。

驾驶员在通过这些地点时必须接受酒精测试,以确保其饮酒状况符合规定。

4. 酒精测试的法律后果:如果驾驶员的酒精测试结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定值,就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这可能包括罚款、驾驶资格暂停或吊销、刑事处罚等。

这种严厉的惩罚措施旨在有效地遏制酒后驾驶的行为,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酒精测试规定的实施对于提高交通安全,减少酒驾事故有着明显的作用。

尽管操作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但酒精测试的严格执行仍然是维护交通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人们应当自觉遵守酒精测试规定,避免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酒精测试的监管,确保酒精测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驾驶员适合性检测方法及研究综述
-视觉检测方法及综述
关键词:驾驶适合性检测体系静视力动体视力暗适应深度知觉
摘要: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驾驶适合性进行分析, 建立了驾驶适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科学的仪器诊断,区别出事故多发驾驶员,并对他们实施针对性的再教育和训练,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开车应注意的事项,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群体的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预防事故。

一、驾驶适性简介
人的个体之间在生理、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即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这些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另一些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对于不同性质的工作,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就存在一个适性问题。

驾驶适性主要指能有效地完成驾驶工作的个体所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及技能训练。

①驾驶适性是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在驾驶职业中的体现。

一般来说,驾驶适性的差异表现为事故情况的不同。

②驾驶适性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驾驶适性具有可测性,即通过一定的心理、生理指标等的测试,可以反映出其适合性的差异。

二、影响驾驶适性的主要因素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对车辆进行操纵,其中80%一9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所以在生理素质方面,驾驶员的视觉机能是影响驾驶适性的主要因素。

①在驾驶视力方面,静视力、动体视力、夜视力对驾驶适性的影响较大。

②光适应中明适应和暗适应对驾驶适性均有影响,暗适应的影响更大一些。

③立体视觉和色觉也是影响驾驶适性的两个较为主要的因素。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抽象思维、观察、判断、情绪、性格等心理活动的质量,它是驾驶员极为重要的素质之一。

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有:
①运动知觉。

驾驶员速度估计的能力对安全驾驶有较大影响。

②信息处理。

驾驶员对行车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能力有一定差异,表现为安全驾驶的能力有一定差别。

③反应特性。

驾驶员对信息的反应时间及反应准确性是影响驾驶适性的重要因素。

三、驾驶员的视觉特性检测方法
1、动体视力
1.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型电子显示屏模拟视标(“C”形环,四个切口方向)运动状态(以一定的速度由远向近移动),在被检测者看清视标环缺口方向的瞬间,
用应答反应键和四位开关做出反应。

1.2仪器主要技术特征
视标模拟车速:30km/h。

测试范围:0.2~1.5。

1.3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双眼从窥视孔观察以一定速度由远而近移动的“C”型视标。

当刚看清视标的开口方向时,立即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C”形环的开口方向。

每个被试者练习两次,正式检测五次(如果连续三次误答,应停止检测,待休息30min之后重新检测)。

对检测数据求取算术平均值,用来评价被试者的动体视力。

动体视力评价与分级
级别
界限
A B C D
下限0.9 0.4 0.2 —
上限—0.8 0.3 0.1
2、暗适应
2.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型电子显示屏模拟视标(“C”形环,四个切口方向),配有白炽强光刺激信号。

被检测者在接受强光刺激后,黑暗中辨认视标缺口方向,
并用应答反应键和四位开关做出反应,仪器记录黑暗中正确辨认视标所需的时间。

2.2仪器主要技术特征
模拟视标视力:0.2
强光照度2000 lx,刺激时间30s。

2.3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将头置于遮光罩内,双眼从窥视孔L向内观察。

强光刺激30s后,突然变暗。

在微光中观察“C”形视标。

当被试者看清视标开口方向时,迅速按下应答开关。

并指出开口方向,仪器记录暗适应时间。

此项检测不做练习,每个被试者检测一次。

用其读数表示暗适应时间。

暗适应评价与分级
级别
界限
A B C D
下限(s)— 3 7 17
上限(s) 2 6 16 —
3、深度知觉
3.1检测原理
仪器内有三根标杆,两侧的两根标杆固定不动,中间一根装在滑块上,滑块由微电脑控制运动。

背景照明采用冷光灯泡。

3.2仪器主要技术特征
视标运动速度:0.146m/s。

背景照明:75 lx。

3.3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2m的地方。

从观察窗判断三根标杆的位置,两侧标杆固定不动,中间标杆匀速往复运动,当三根标杆处于同一平面时,按下开关,仪器记录误差值。

每个被试者练习两次,正式检测三次。

取算术平均值,用来评价被试者的深度知觉能力。

深度知觉评价与分级
级别
界限
A B C D
下限(mm)— 3 11 16
上限(mm) 2 10 15 —
四、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
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或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

决定视力的因素有物理方面的和生理方面的,此外,光线亮度不同,物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不同,眼睛的适应状态不同等,也都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视力与运动速度有关。

1、动视力与行车安全
汽车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视力为动视力。

驾驶员的动视力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

车辆以
60km/h 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40m处的交通标志,当车速提高到
80km/h 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楚。

2、暗适应与行车安全
人从光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地方时,开始视觉感受性很差,然后又逐渐提高,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

当驾驶员在白天行车时,车辆驶入无内照灯的隧道便产生暗适应,而当车辆驶出隧道时,驾驶员则产生适应。

暗适应过程比明适应所需时长一般需5-15s ,,完全适应要30s,而明适应不过数秒至1min。

汽车运行在明暗急剧化的道路上,视觉感受性不能立即适应,容易发生视觉障碍,危及行车安全。

如白天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入口前的照度可达几万勒光司,而隧道内的照度只有100光司左右,由于明暗差距大,大约要发生10s , 左右的视觉障碍,驾驶员一时无辨认洞内障碍物情况,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洞效应”。

夜间在会车时也会发生类似现象,会车时对方照明灯刺激瞳孔缩小,会车后瞳孔需要渐渐放大,也是一个暗适应的过程,故此夜间会车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直觉,这一点对驾驶员尤为重要,以便正确判断道路几何形状、障碍物、其他车辆及行人的远近、运动方向等情况。

有极少数人距离知觉能力弱,甚至缺乏距离直觉,对前方静止目标的距离、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判断不准,称为所谓“立体盲”,这种人驾车极不安全。

五、驾驶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分级 综合评价模型
Y = 2.9953 ∣X 1 - 2.08∣ - 2.3341X 2 - 0.5619X 3- 0.4119X 4 - 0.1031X 5 - 0.0302X 6 - 0.0201X 7 - 2.335
式中:X l ——速度估计检测值;X 2——动体视力检测值; X 3——选择反应误反应次数; X 4——选择反应时间值; X 5——暗适应检测值; X 6——深度知觉检测值; X 7——处置判断检测值。

综合评价分级
界限
级别
A
B C D 下限 — 4.51 9.01 10.51 上限
4.50
9.0 10.50

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应对驾驶员进行视觉特性检查,在驾驶员培训之前应进行视觉特性检查,对视觉特性有问题的应予以劝退,以确保驾驶员身体素质符合安全行车要求。

参考文献: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的关系(董大明 锦州市运输管理处 辽宁锦
州)
2、我国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合性检测体系的研究 (孙建宏 杨立本 李百川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3、驾驶适合性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戴冠军 叶增光 西安公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