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方案
会计实务:新旧会计科目转换技巧-(2)
新旧会计科目转换技巧新旧会计科目转换技巧 (一)直接转至新科目 1.对于与《制度》中名称、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科目,可将《制度》中的科目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制度》中多数科目属于这种情况,如资产类科目中的流动资产科目、负债类科中的流动负债科目以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制度》与《准则》科目的名称相同,但部分内容的核算方法与《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对核算方法未变的内容可将《制度》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内容,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一首次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政部发布的新准则转换的相关规定处理,如预计负债在调账时,应将“预计负债”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对于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计入预计负债,并增加资产成本。
3.《制度》与《准则》科目的名称不同,但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制度》完全相同。
在转换时只需把原账户的金额直接转至新账户即可。
例如《制度》中规定的“现金”科目与《准则》中规定的“库存现金”账户的转换。
(二)将《制度》科目分解归入《准则》科目 1.《准则》没有设置该科目,但设置了与其相关的科目,并且《准则》科目核算的范围小于《制度》科目。
可将《制度》科目余额根据新准则的划分标准并入《准则》科目中,如: (1)《准则》将《制度》中的“短期投资”科目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应将“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2)《制度》中的“长期债权投资”科目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部分,按照其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自“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账务调整方案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执行新准则账务调整方案为便于执行新会计准则,实现新旧会计准则顺利衔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青建集团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我公司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账务调整方案:一、首次执行日的选择首次执行日确定为2011年1月1日,即:视同2011年1月1日起即执行了新准则,2011年1月1日为执行新旧会计准则的分界点。
二、新旧会计准则衔接涉及的主要账务处理新旧会计准则衔接主要涉及以下账务处理:长、短期投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建造合同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其他项目调整,现分别说明如下:(一)除股权投资外的长、短期投资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及基金投资。
根据持有目的,将投资分类至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如果企业持有一项短期投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回购或赎回,将该项投资分类至交易性金融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如果一项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以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将该项投资分类至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这类资产主要包括企业购买的各类债券。
根据上述分类原则,编制如下调整分录: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短期投资长期投资重分类后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二)资产减值1、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对于应收款项,应按账龄分析法结合个别认定法在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坏账准备。
调整过程如下:1)对应收款项划分账龄,重新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注1:在计算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时,对纳入股份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关联企业间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各事业本部、分公司、总部之间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注2:坏账风险较大的应收款项,可根据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单独计算。
注3: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到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注4: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或退回预付款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转换、账户余额结转操作指南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转换、账户余额结转操作指南新旧会计准则衔接操作手册第一章前言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9月,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企业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007]22号),要求“政策性企业、中国农业企业、非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邮政储蓄企业、城市商业企业、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外资企业等从2008年起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
为保证某企业顺利实施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转换、完成账户余额结转,我们编写了本手册,以协助行总部及各分行的新准则首次执行工作。
实施新会计准则总体上需要依次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新会计准则前的准备工作1、会计政策的选择。
2、会计科目和账薄的选择与设置。
3、进行全面的财产清查,包括盘点工作的安排及盘点结果的处理。
二、企业2007年12月31日科目转换和账户余额结转1、编制新旧会计准则科目对照表。
2、将原准则会计数据重新分类。
3、编制调整分录。
4、编制调整工作底稿。
5、编制新准则下的科目余额表和试算平衡表。
三、编制2008年1月1日新准则下资产负债和“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四、编制2007年度执行新准则备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二章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转换、账户余额结转操作指南一、释义:新准则:指财政部第33号令、财会(2006)3号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原制度:指现行准则和某企业目前执行的《城市商业企业、城市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二、首次执行日:指2008年1月1日三、需追溯调整事项涉及38号准则中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调整2008年期初留存收益,除此之外的事项不予调整。
涉及某企业主要为:1、在首次执行日前存在的各分行内退计划、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按未来应付补偿金额折现现值调整留存收益,未来应付补偿金额总额和折现现值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2、将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调整留存收益。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方案
ABC有限公司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衔接转换方案注:该方案涉及到了企业可能遇到的全部项目的转换问题,但每个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请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执行。
第一章新旧准则衔接转换基本要求一、衔接转换的前提(一)企业2011年度财务决算仍然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2011年度财务报表已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二)以2012年1月1日作为新准则首次执行日和衔接转换调账日;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三)在首次执行日对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进行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追溯调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转换对照表(见附表一与附表二),并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初始化或增加系统调整期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账务系统的衔接与转换。
(五)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形成决议。
二、衔接转换程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首次执行日衔接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1、2011年12月31日按原核算办法规定将2011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进行结账并编制决算财务报表。
2、以2011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衔接对照表(见附表1),将旧科目余额按新准则要求简单分拆为新科目余额。
3、在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衔接对照表(附表1)的基础上,编制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见附表2)。
以新科目为对象,将旧科目重分类至新科目的余额归集汇总,并对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需要重分类调整和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调整,形成2012年1月1日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
4、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始化在2011年结账后,按照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中确定的新科目余额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始化,将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录入系统,完成初始化建账工作。
5、编制衔接转换财务报表企业在系统初始化完毕后,编制以2011年决算报表为基础的衔接转换报表(见附表3)和首次执行日新格式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和合并利润表上年数。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 、 决 新 旧 会 计 准 则 转 换 过 程 中 存 解 在 问题 的 方 法
4 编 制 好 相 关转 换 报 表 。按 新 会 计 准
则的要求 ,编制首次执行 日新会计准则下
的 资 产 负 债 表 , 制 首 次执 行 日“ 旧 会 计 编 新
一
、
新 旧会 计 准 则 转换 过 程 中 存 在 的
习新会 计准 则 的内容 , 时加 强与 财政 、 同 税 务 、 监 会等 业 务 部 门的 沟 通 、 系 、 证 联
将承担 着会 计 核算 体系 不断 改 革所 带来 的沉 重压 力。 这次 新会 计准 则 中增 加 了 计价 方法选 择 、 公允 价值 、 款 费用 资本 借 化、 债务 重组等 众 多事项 的职 业 判断 、 复 杂 的计 量过 程 、大 量 的信息 披 露报 告等
及 时 建 立 和 完 善 与 新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实 施 相 配 套 的 内 部 管 理 制 度 。 公 价 值 如 何 如
体化 、 会计一体 化。企 业在 岗会 计人 员
参 加新会 计 准则 内容 的培 训学 习,而 且
还 要 鼓励 、 督促 企 业 管理 层 、 财务 、 内部 审计等 职能部 门的相 关人 员认 真 培训 学
( )进 一 步 提 升 会 计 人 员 的 整 体 素 一
若 千 问题
质, 提高会计人 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 节表” 并根据首份年 。
( ) 一 企业会计 人员的整体素质问题 近 年来 。 我国的会计 核算 体系在 不断
改 革 , 步与 国际化 趋 同 , 现全 球 资本 逐 实
然有限 , 关会计要 素的公 允价值还 难 以 相 取 得。 业内部控 制制度欠完善 和会 计监 企 管力 度不强 是实 施新 会计 准 则过 程 中急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涉及的主要调整事项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涉及的主要调整事项
一、前言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改变,以及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国际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如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改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各国企业都应准备迎接新的会计准则。
企业在进行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时,需要调整会计政策,会计处理,金额折算,报表编列和审计程序等,以确保会计准则的转换及时有效地实施。
本文将讨论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涉及的主要调整事项。
1、会计政策转换
2、会计处理转换
新的会计准则有其独特的处理规定,因此,企业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时,必须适时对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以保持会计准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金额折算转换
新的会计准则对账户余额的折算和会计计量等均有新的规定,因此,企业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时,必须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进行金额折算转换。
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转换指导意见(讲解稿).pptx
以此为基础,编制以审计后报表为基础的衔接转换报表(见附件 四)和新格式资产负债表期初数(见附件五)存档,并按要求上 报上级单位,从而完成全部衔接转换工作。
(一)SAP系统衔接转换日衔接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
1、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负债表日,按原制度规定将2006年发 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进行结账并编制未审计财务决算财务报 表;
2、更新科目体系,将按新准则增加的科目添加到SAP系统中;
3、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转换对照表(格式参见附件一与附件 二),此表对ERP企业来讲,只是准备科目重分类调整和追溯调整数 据的工作底稿;
上述追溯调整分录同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相同。
10
三、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衔接与转换(续)
(三)在首次执行日,对油气资产矿区弃置费用的提取和衔接转换 按股份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股份公司正在组织力量对油气资产矿区弃置费用的提取和追溯调 整的处理进行研究。
按照新准则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于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油气资产成本的矿区弃置费用,应当增加该 项油气资产成本,并确认相应的负债;同时,将应补提的折耗及 应摊销的弃置费用折现利息费用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2、除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其他采 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应当 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认定 成本。 借:长期股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006年末余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2006年末余额)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各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
新旧会计准那么转换各会计科目余额结转一、资产类新准那么中现金科目变化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核算内容根本一样,余额直接结转新科目即可。
原投资准那么标准了各种类型投资核算,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
新准那么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长期投资仅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准那么,即仅标准长期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泼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长期股权投资。
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那么由?企业会计准那么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那么来标准。
因此关于投资变化还是较大,牵扯到核算内容重分类以及具体账务处理变化,因此要想完成科目余额转换,首先要按照新准那么要求对原来投资工程进展重分类调整。
从总体上看,新准那么对投资调整后,投资归入分类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具体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都归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中核算〕;〔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核算〕;〔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中核算〕;〔4〕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中核算〕。
具体转换时,可根据以下方法完成科目转换:〔1〕短期投资企业应当根据新准那么划分标准将其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照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自“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钱〞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2〕长期股权投资新准那么虽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了根本性变化,另外新准那么还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调账时,企业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进展分析。
新旧会计制度转换步骤及内容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新旧制度转换调 整”明细科目。计算2018年12月31日应享有或应分担的所有者权益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余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转换调整”科目,贷记或借记“累计盈 余”科目。 3、确认长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收利息
长期债券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记“长期债券投资”科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步骤及内容
一、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总要求
(一)根据原会计制度及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余额表。 (二)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 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会[2018】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编制部分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 编制相关工作分录。 1、编制《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财会[2018】3号文附表1),将部分原总账科目余额 分别列示为财务会计总账或明细账余额。
2)原账“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转入新账“累计盈余”科目借方。 (二)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
1、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
登记新账时,按照入账金额,分别借记“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科 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2、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 登记新账时,按照初始入账成本,分别借记“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
“受托代理负债”科目。
7)调整长期债券投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按照原账“长期投资”科目中属于债券投资的余额,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
8)调整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操作程序共38页文档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Hale Waihona Puke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小企业会计制度转换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新旧科目转换规定
小企业会计制度转换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新旧科目转换规定小企业会计制度转换为准则的新旧科目转换规定(一)会计科目余额的结转和比较财务报表的编制按照下列规定执行:1.所有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从2013年1月1日,按照本准则的规定,对照《小企业会计准则》所附《小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将企业各个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余额直接结转至本准则所规定会计科目的会计账户之中即可,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根据本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但是,以下几个会计科目余额的结转应进行特别处理:(1)考虑到本准则规定资产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这三个会计科目的余额应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小企业执行本准则后不再设置这几个会计科目。
(2)“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会计科目的余额继续保留,按照原先规定的期限分摊或使用完毕后,不应再有发生额。
小企业执行本准则后,如果小企业认为还需要使用这两个会计科目,也可以使用,但是在编制年度资产负债表时不得有余额,如有余额应结转至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会计科目。
(3)“待转资产价值”会计科目如有余额,应与税务机关进行积极沟通协调,如果应当在2013年应交纳企业所得税,则将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将其余额结转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如果应当在2013年及以后年度交纳企业所得税,则将其全部余额结转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以后年度通过纳税调整交纳企业所得税,不再保留本科目。
(4)考虑到本准则对相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作了改变,应将“资本公积”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的余额结转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该明细科目仅在新旧转换时使用,科目余额视同资本溢价使用。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方案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方案
一、会计准则发展的背景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体系的标准原则。
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是从财政会计学派、注重实质的实物会计学派,到以递延税收会计原则为准,后来又演变为一般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通用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元和完善。
二、新旧会计准则转换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报表的发布越来越受到关注,会计准则的变更也改变了报表的发布标准,这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行会计准则改变,企业必须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及时准确的进行财务报表的转换,是企业财务报表发布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新旧会计准则转换的方法
1.确定转换规则
进行新旧会计准则转换,首先是要确定转换规则,对比旧新会计准则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转换是原则性转换还是实物性转换,确定转换方法,并明确新旧会计准则内容的转换方法和步骤,以便及时准确的进行转换。
2.统计新旧会计准则结果的差异
根据转换规则,统计新旧会计准则的结果,将新旧会计准则下账户的金额进行比对。
关于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转换工作
关于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转换工作提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开始在我国所有上市公司正式实施。
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要素内涵、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报告体系进行了重大变革。
为做好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及其影响的系统反映,必须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转换工作,制定详细的衔接转换程序,编制新旧会计科目和新旧总分类账、明细总分类账余额衔接转换对照表,保证新旧准则无缝衔接。
一、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转换工作原则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转换,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资料的可比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此,应坚持衔接转换原则,制定科学的转换程序。
(一)衔接转换原则。
1、企业2006年度财务决算仍然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和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将当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进行结账并编制财务决算会计报表。
2、以2007年1月1日作为新准则实施首次执行日。
3、按照38号准则的要求,以2006年12月31日的数据为基础,对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调整,并按照2006年当年的调整数据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4、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转换对照表并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初始化的方式实现账务系统的衔接与转换。
(二)衔接转换程序。
1、以2006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编制从旧科目到新科目的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衔接对照表。
2、在衔接对照表的基础上,对新准则规定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调整,编制2007年1月1日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形成2007年1月1日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
3、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始化,在2006年结账后,按照公司内部的会计核算办法新的核算标准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始化,将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录入系统,完成初始化建账工作,正常进行2007年的会计核算处理。
4、编制财务报表衔接转换对照表,主要包括企业在系统初始化完毕后,编制衔接转换财务报表和新格式主要财务报表;衔接转换报表采用以原会计报表项目对照新会计报表项目的方式,原会计报表项目及其金额与企业2006年12月31日决算报表数据相符。
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解决方案
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解决方案一、背景1、所有上市公司于2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财政部2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定于2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一一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对于一些事项要求追溯调整,涉及损益的直接计入留存收益,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2、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于27年1月1日起采用新预算科目体系。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自2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有利于全面、完整、明细地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系统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NC系统总帐的多帐簿功能与专项研发的科目体系变更工具,为上市公司及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新旧科目体系变更与衔接的信息化方案.主要目标是:1、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将历史数据按新准则进行转换,以方便的生成按新准则要求提供的上年财务对比报表2、在27年年初,对新准则的账套自动进行初始化,简化首次执行新准则财务人员人工作量3、支持双轨运行,即先依照新科目进行记账,依据新旧科目的对照关系,将新科目下录入的凭证转入旧账套。
是否需要需调研)三、多帐簿与科目体系变更工具简介(一)关于多帐簿的说明:在NCV31以上版本中,提供了多帐簿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会计主体来说,可以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核算帐簿。
新旧会计准则与衔接的转换资料(ppt 136页)
(三)衔接转换注意事项
(5)对用于出租的房屋和土地进行全面清查,判断是否符合投资性房地 产确认条件,如确定要转作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搜集相关租赁合同、账 面原值和已计提折旧、减值准备等资料备查。 (6)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可能涉及的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比较各资 产、负债项目的账面值与计税基础,评估存在的递延所得税影响。 主要包括:可弥补亏损、各项资产减值、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长期股权 投资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差异(年限和残值率)、资产评估增 值、商誉的摊销、开办费、从费用中提取的负债如预计负债、应付工资 及相关负债等。 (7)其他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存货盘点、固定资产盘点等
18
二、新旧准则衔接转换需追溯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
执行日后需考虑的事项 1、发行企业债券的交易费用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而会计处理将交易费用 计入账面价值; 2、开发费用资本化形成的无形资产; 3、为企业改制目的进行的资产评估,但计税基础不予调整; 4、某些特殊交易所导致的资产初始确认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如免税 的企业兼并、融资租赁等; 5、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调整账面价值,而税法规定在宣告分配时计入 应税利润; 6、购买法核算企业控股合并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公允价值, 但计税基础不作调整; 7、非免税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账面价值不调整,计税基础按已税公允价 值确定; 8、合并财务报表需将集团内部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利润与资产账面金额予以 抵消,而计税基础不予调整;
16
二、新旧准则衔接转换需追溯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追溯调整
首次执行日,在其他资产、负债科目调整完成后,企业应计算资产、负债的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并计入“递延所 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 科目金额。 (先总结一下递延所得税,具体见课件2) 追溯调整需考虑事项 1、因裁员计划而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必须在实际支付时计入应纳税 所得额; 2、原来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还应将原制度“递延所得税”科目的余 额全额冲销,相应调整“留存收益”。 3、某些与收入相关的应收款项,税法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的期间与会计确 认收益的期间不一致,如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C有限公司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衔接转换方案注:该方案涉及到了企业可能遇到的全部项目的转换问题,但每个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请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执行。
第一章新旧准则衔接转换基本要求一、衔接转换的前提(一)企业2011年度财务决算仍然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2011年度财务报表已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二)以2012年1月1日作为新准则首次执行日和衔接转换调账日;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三)在首次执行日对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进行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追溯调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转换对照表(见附表一与附表二),并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初始化或增加系统调整期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账务系统的衔接与转换。
(五)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形成决议。
二、衔接转换程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首次执行日衔接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1、2011年12月31日按原核算办法规定将2011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进行结账并编制决算财务报表。
2、以2011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衔接对照表(见附表1),将旧科目余额按新准则要求简单分拆为新科目余额。
3、在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衔接对照表(附表1)的基础上,编制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见附表2)。
以新科目为对象,将旧科目重分类至新科目的余额归集汇总,并对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需要重分类调整和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调整,形成2012年1月1日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
4、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始化在2011年结账后,按照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中确定的新科目余额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始化,将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录入系统,完成初始化建账工作。
5、编制衔接转换财务报表企业在系统初始化完毕后,编制以2011年决算报表为基础的衔接转换报表(见附表3)和首次执行日新格式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和合并利润表上年数。
衔接转换报表采用以原财务报表项目对照新财务报表项目的方式,原财务报表项目及其金额应当与企业2011年决算报表数据相符。
三、衔接转换要求1、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衔接表可以只保留本单位适用的科目,要求编制人、复核人、财务机构负责人、企业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企业负责人签章,作为2008年封账的依据存档,并上报直接上级单位备案。
应当参考上述格式编制级次到明细科目的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并对主要衔接内容作出说明,与总分类账余额衔接表一起存档。
2、新旧会计科目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调整表,可以只保留本单位适用的科目,要求编制人、复核人、财务机构负责人、企业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企业负责人签章,作为2008年系统初始化建账的依据存档,并报直接上级单位备案。
应当参考上述格式编制级次到明细科目的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换表,并对主要转换调整内容作出说明,与总分类账余额转换表一起存档。
3、应根据38号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表的衔接转换,衔接转换财务报表中原报表项目金额应当与2011年已审决算报表数一致。
4、应明确区分会计差错更正和会计准则变化造成的影响,不得相互混淆,也不得利用会计差错更正人为调节利润,不得以执行新准则调整代替会计差错调整。
会计差错调整和执行新准则调整应分别进行处理,会计差错调整应通过账务调整方式进行处理,在2011年正式结账前落实到2011年的账务中。
执行新准则调整应通过编制衔接转换明细表进行调整或增加调整期进行账务调整。
5、首次执行日前需准备或注意事项各级分(子)公司应认真研究新准则,结合本指导意见全面评估企业所可能涉及的调整事项及其影响,充分估计实施新会计准则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各类账项调整准备工作,以保证衔接转换的平稳过渡。
(1)对账面的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股票投资等投资按持有意图进行客观分析,确定重分类方向,合理划分各项金融工具类别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
(2)搜集相关投资的2010年12月31日及201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资料,如股票、基金,以便于合理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3)对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及商誉进行分析,区分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形成与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形成。
(4)对用于出租的房屋和土地进行全面清查,判断是否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如确定要转作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搜集相关租赁合同、账面原值和已计提折旧、减值准备等资料备查。
(5)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可能涉及的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比较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值与计税基础,评估存在的递延所得税影响,主要包括:各项资产减值、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差异(折旧年限和残值率)、资产评估增值、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开办费、从费用中提取的负债如预计负债、应付工资及相关负债等。
第二章新旧准则衔接转换需追溯调整事项在2012年1月1日,本企业需要追溯调整事项的衔接与转换如下:一、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进行调整1、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合并前后的合并双方具有共同的最终控制方,即无论合并前后被合并方均由本企业控制,均应当纳入本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除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3、因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应当分别进行处理:(1)如果公司无法可靠确定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应先恢复以前年度已摊销借方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留存收益),将恢复初始的借方差额转作“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商誉”列示。
(2)如果公司能够可靠确定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不需要恢复以前年度已摊销借方差额,直接其账面余额转作首次执行日的投资成本,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其他非流动资产”并继续按原剩余年限内平均摊销(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进行调整),摊销计入合并利润表相关的投资收益项目。
控股股东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参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处理。
3、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应将“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的账面余额转作首次执行日的投资成本。
在执行新准则后于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其投资收益时,还应扣除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按原剩余期限摊销的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二、对重大影响以下具有公允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该类调整与本指导意见第六项同属一类)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下、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主要是指上市流通股),2012年1月1日应当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
该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还应当追溯调整2007年度损益数及年初未分配利润。
三、对商誉进行调整1、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吸收合并)产生的,原已确认商誉的摊余价值应当全额冲销,并调整未分配利润和2011年度损益数。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当将商誉在2012年1月1日的摊余价值作为商誉的认定成本,不再进行摊销。
企业应当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在2012年1月1日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应当以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确认,并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和2011年度损益数。
四、辞退福利义务(一)辞退福利义务的确认辞退福利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或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
辞退福利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1.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等。
辞退计划或建议应当经过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批准,除因付款程序等原因使部分付款推迟至一年以上外,辞退工作一般应当在一年内实施完毕。
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3、该计划已经批准并于2012年1月1日前正式公布;4、解除劳动关系人数及补偿金额能合理确定;5、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计划,相关的辞退工作应在计划公布后一年内实施。
(二)内部退休职工预计支出的确认企业如有实施的职工内部退休计划,虽然职工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但由于这部分职工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类似于辞退福利的补偿,符合上述辞退福利计划确认预计负债条件的,比照辞退福利处理。
企业应当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的期间拟支付的内退人员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不得在职工内退后各期分期确认因支付内退职工工资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产生的义务。
内部退休职工预计支出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具体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内部退休计划在首次执行日以前已经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并已实施,内部退休人员已在2012年1月1日前办理了相关手续,不包括首次执行日之后批准实施的内部退休计划;2.内部退休人员为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者工龄已满30年的企业职工;该项条件特指内退人员从内退时开始计算,如当时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得作为符合内退条件的内退人员,在内退以后的核算中一律视同正视职工处理。
如公司某职工于2005年末内退,当时该员式离正式退休还有6年,工龄已满28年,该员工在首次执行日虽然离正式退休不足5年(内退后不再连续计算工龄),但应当作为正式员工处理,不得将其作为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内退职工。
3、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计划。
4.内部退休人员支出仅包括自内退日至法定退休日企业拟支付给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按规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三)辞退义务的计量1、公司的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含内退计划),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进行计量,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折现后的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2、公司首先应当按照上述确认条件全面核实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内退人员以及支出标准计算预计内部退休支出总额。
预计的内部退休支出总额,指从2012年1月1日到法定退休日的期间企业拟支付给内部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之和,同时,公司还应当采用同期国债的利息率作为折现率将其折现,按预计未来需要支付的内退补偿义务支出折现后的现值,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按预计的内部退休支出总额,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内退补偿”科目,同时按上述差额(折现费用),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