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人性化设计之浅析
自行车设计中人性化的分析研究
![自行车设计中人性化的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3c14cc49649b6648d747d0.png)
・教育理论研究・自行车设计中人性化的分析研究太原理工大学 李 倩摘 要: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在现代设计领域中不断得到提升发展,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人性化的发展,是个人发 展需求也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自行车设计中人性化的分析研究,旨在表达应当以人机工程 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为基础,对尺寸、人机、材料等进行综合参考。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 个性化设计 自行车造型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019一、人性化设计概述人性化设计的源头是人体工程学,随着人性化设计概念的不断提升发展,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人们在不断寻求人与机器间协调的方法,人机工程学也变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性化设计作为人机工程学的延伸,是随现代化社会发展而产生的。
意在指导人们在设计中,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机器、环境的关系,还要寻求生理上的需求,在产品中附加美感和视觉上的享受。
1.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著名设计师普罗斯说过:“人们认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产品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满足,也同样向着人文关怀出发,体现更多的人本精神。
当今,产品设计始终贯穿着以人文关怀为基点的人性化设计,这是对于人性的尊重。
以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人性化设计,将人的情感、个体特点融入设计中,并且强调客户体验、强调持续发展的理念。
基于人性化设计的产品,是以用户为中心,对于用户的测评、调查是产品设计的重点。
不仅仅是在设计中,售后服务的人性化同样也得到重视。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观感的满意度,心理建设的需求度,以及对产品的评价,设计师都应该悉心接受,在之后的产品设计中改进。
2.自行车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需求。
自行车作为人们外出代步工具,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工具,对于人性化要求更高。
自行车车架造型结构、座位舒适度、车把尺寸等都影响着使用者的骑行速度和安全性。
设计师在设计自行车时,首先应该确定设计针对的人群,并从针对人群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设计。
人因工程学―――自行车人性化设计
![人因工程学―――自行车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3bdd12763231126fdb110a.png)
目录摘要 (1)一、车座改进分析 (1)1.车座存在的问题 (1)2.改进的方面和措施 (2)1)车座宽度 (2)2)车座长度 (3)3) 座面倾角 (3)4)座垫 (3)5)车座高度 (4)二、靠背的改进分析 (4)1.靠背的高度 (4)2.靠背的宽度 (5)3.靠背的角度 (5)4.靠背的重量及材料 (5)三、车把改进分析 (5)1.车把的高度 (5)2.车把的宽度 (5)3.把手的形状 (5)4.车闸 (6)5.把手的弯度 (7)四、总结 (7)五、参考文献 (8)人因工程学―――自行车人性化设计摘要全面分析在社会生活中对家用自行车的特殊需求和人机设计规范。
根据需求对现在的自行车进行改进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人们享受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能够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关键词:人因工程自行车人性化中国是世界闻名的“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是广大工薪阶层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骑车外出,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经济方便。
但是在方便的同时,有些自行车“骑士”常常感到会阴部胀痛,腹部坠胀,长时间骑车后还会感到腰酸背疼等,这与自行车的设计不过人性化有一定关系。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日趋完善化的设计更强调人的效能、安全、舒适和身心健康,在设计高效机的同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反映人的需要,把人与机密切结合起来。
但是,现行自行车,尤其是休闲、代步用普通自行车在这方面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行车的一些零部件尺寸不适于人。
所以在保证高效的同时,有必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
一、车座改进分析1.车座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人长时间骑自行车,都会感到臀部疼痛。
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是前倾式的骑车姿势使骑车者会阴与车座前端产生磨擦,时间一久就会感到不舒服;一部分原因则是车座的尺寸与人体尺寸不符所致。
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特性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身体的主要重量均由骨盆下的两块面积约为25cm2的坐骨结节承受。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d306c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b.png)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成为了交通规划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为核心,依据人的需求和行为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创造出更加舒适、方便、安全的交通环境。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
在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行人、车辆和非机动车等不同交通参与者的需求。
在步行者较多的地方,可以建造人行道、行人休闲区和人行天桥,以提供行人的行走和休息场所。
对于非机动车来说,应该建立专门的自行车道,并设置合适的维修设施和停放场所,方便骑车人出行和停车。
还可以通过增设公交站点、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在设计交通设施时,应考虑到各种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安全问题。
在道路的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指示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方向和顺序,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道路边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如护栏和隔离带,以减少车辆撞向行人或其他车辆的风险。
还可以通过设置减速带和人行横道等措施,引导车辆减速慢行,保障行人的安全。
人性化设计还应注重道路交通设施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在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化背景,避免对城市形象的破坏。
在建造大型立交桥时,可以采用精心设计的桥体结构和美观的外部装饰,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在道路沿线的绿化工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并合理设置绿化带和人工景观,增加城市的景观效果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是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能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理性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提高交通安全性,同时与城市环境进行有效融合。
未来的交通设计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人性化设计的重视,以创造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的交通环境。
自行车人体工程学设计创新
![自行车人体工程学设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f1d28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f.png)
自行车人体工程学设计创新一、引言自行车人体工程学设计创新是提高自行车舒适性、操控性、动力性、安全性、智能性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行车人体工程学设计创新的主要方面,包括舒适骑行、灵活操控、高效动力、安全防护、智能导航、环保材料、折叠设计以及健身功能。
二、舒适骑行1. 座椅设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骑行体验,减少长时间骑行时的疲劳感。
2. 把手设计:合适的把手高度和角度,能够保证骑行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3. 脚踏设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脚踏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踩踏体验,减少长时间骑行时的疲劳感。
三、灵活操控1. 转向系统:采用灵活的转向系统,能够保证骑行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 刹车系统:采用高效的刹车系统,能够保证骑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变速系统:采用高效的变速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和骑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
四、高效动力1. 传动系统:采用高效的传动系统,能够保证骑行时的动力性和稳定性。
2. 轮胎选择:选择适合路面状况的轮胎,能够提高骑行时的动力性和稳定性。
3. 重量控制:通过控制车体重量,能够提高骑行时的动力性和稳定性。
五、安全防护1. 防护装备: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护肘、护膝等,能够提高骑行时的安全性。
2. 安全警示灯:配备安全警示灯,能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提高骑行时的可见度,降低事故风险。
3. 安全制动装置:配备安全制动装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车,避免事故发生。
六、智能导航1. GPS定位:配备GPS定位系统,能够实时显示骑行者的位置和路线信息。
2. 路线规划:通过智能导航系统,能够根据骑行者的需求和路况信息规划最佳路线。
3. 实时天气预报:通过智能导航系统,能够实时显示骑行地的天气信息,为骑行者提供参考。
七、环保材料1. 使用环保材料制造自行车,如可回收的金属材料和环保塑料等。
2. 采用环保涂层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推广使用环保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等,减少对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元化设计与服务内容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元化设计与服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956ce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f.png)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元化设计与服务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需求多样化,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和服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多元化的设计与服务内容,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可以更好地满足骑行者的需求,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骑行体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元化设计与服务内容。
首先,多元化的设计包括骑行道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
在规划方面,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交通流量和骑行需求确定骑行道的长度、宽度和布局。
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确保骑行道的可持续发展。
在布局方面,可以将骑行道与其他交通设施相连,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方便骑行者的出行。
景观设计则可以通过增加景观节点、绿化带和艺术装置等方式提升骑行道的美观性和吸引力,让骑行者愿意在骑行道上停留、休息和欣赏风景。
其次,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包括便利设施的设置和骑行文化的推广。
在便利设施方面,可以设置自行车停车点、修理站、骑行道信息站等,方便骑行者停车、修理自行车和获取相关信息。
同时,要提供足够的休息和服务设施,如长椅、遮阳棚、饮水机和卫生间等,增加骑行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另外,还可以考虑为骑行者提供共享自行车、电子支付和导航等便捷服务,提升骑行体验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骑行文化的推广则可以通过组织骑行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和设立骑行奖励制度等方式培养骑行习惯和增强骑行安全意识,促进城市自行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多元化的设计与服务内容要注重安全保障和环境友好。
安全保障方面,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应设置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提醒骑行者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保持安全距离和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和隔离设施等,确保骑行者的安全出行。
对于交叉口和人行横道等高风险区域,可以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提供更可靠的过马路方式。
环境友好方面,则要注重骑行道的绿化和景观保护。
可以在骑行道两侧种植绿植,增加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在骑行道周边设置景观带和防护带,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中的自行车道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自行车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efdb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3.png)
城市规划中的自行车道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健康出行,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而自行车道的合理设计是保证自行车出行安全、畅通的关键。
一、自行车道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引入自行车道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鼓励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相比于机动车,自行车具有体力消耗少、易停易起的特点,对改善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作用。
此外,自行车道的建设还有益于城市形象的提升,体现城市对居民健康、环境保护的关注。
二、自行车道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自行车道的设计首要考虑用户的安全。
合理设置车道的宽度和标线,确保自行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之间能够保持安全的距离。
合理设计交叉口和路口,为自行车提供安全的通行条件。
2. 便捷性原则自行车道的设计应与城市主要道路相衔接,方便自行车骑行者的出行。
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点、服务点,便于居民停车、修理自行车等相关需求。
3. 连通性原则自行车道的设计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连接城市主要功能区域,方便市民出行。
自行车道的连通性设计要兼顾不同出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和需求。
4. 公平性原则自行车道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即使是身体障碍者也应该能够顺畅地使用自行车道。
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交通权利。
三、自行车道设计的具体措施1. 车道宽度和标线规划自行车道应具有足够的宽度,能够容纳自行车骑行者的通行。
一般建议自行车道的宽度为1.5米至2米,同时设置明显的标线,确保自行车道的边界清晰可见。
2. 交叉口和路口设计自行车道在交叉口和路口的设计要与机动车道相分离,确保自行车和机动车之间不会发生交叉冲突。
可以设置专用的信号灯或指示牌,为自行车骑行者提供明确的指引。
3. 自行车停放点和服务点设置在城市中设置多个自行车停放点,方便市民停车。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b054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f.png)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的人性化需求变得日益重要。
人性化设计旨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安全性,为行人、自行车、汽车等不同类型的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舒适、方便、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本文将探讨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及具体运用。
1.提高城市形象和市民幸福感人性化的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市民幸福感。
当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人性化时,就会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美观、便利的行走和出行环境,这将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市民满意度,使市民更愿意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
2.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人性化的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还可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比如,在设计公共路灯时,可以采用LED路灯,提高路灯亮度和照明功效,有效降低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率。
另外,在道路标识、路权划分及交通信号等方面,也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提高行人和汽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
3.提升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便利性在人性化设计中,对于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便利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公交站点设计时,可以设置庇阳和座椅,让乘客在等车时有一个遮阳的环境,并增加乘坐公交车时的舒适性。
另外,绿化带和自行车道的设置,也可以提升非机动车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1.人性化的路灯设计LED路灯不仅具有高亮度和低耗能的特点,还可以进行智能控制,根据不同交通密集度适时调节亮度,提高节能降耗和安全性。
另外,路灯的灯杆设计应该直接够高,防止灯杆对人行和车行的影响,同时灯杆的外形也应该美观,体现城市的个性。
交通标志设计要简明易懂,让人们一眼就能看懂。
同时,标识的材料也要具有触感佳、寿命长的特点。
除了常见的交通标志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设计虚拟标志,通过显示屏幕的方式向行人和汽车驾驶员发送交通信息。
人性化的路权划分设计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可采用向心式的路权划分设计,也就是将机动车道设置在中央,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这种设置不仅可以让行人和非机动车优先,同时也可以避免汽车直接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相撞。
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鼓励骑行
![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鼓励骑行](https://img.taocdn.com/s3/m/affc71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6.png)
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鼓励骑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方式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自行车出行的需求,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自行车道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自行车道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鼓励骑行的策略。
首先,自行车道的设计应保证安全和便利性。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自行车道的安全性。
自行车道应与人行道分离,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减少自行车与其他车辆的冲突。
此外,自行车道应尽量避开拥堵的主要交通干道,以提高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自行车道的设计应考虑到自行车行驶的流线性和舒适性,保证自行车骑行的平稳与稳定。
其次,自行车道设计还应注重交通与绿色环保的结合。
城市的自行车道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更应该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
为了鼓励更多人选择自行车出行,自行车道应与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相结合。
例如,可以在自行车道两侧设置绿化带或景观设施,营造宜人的骑行环境。
同时,鼓励市民减少使用汽车,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可以通过设置通勤站点、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等方式增加自行车道的使用率。
此外,鼓励骑行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推动市民骑行行为的普及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自行车道建设的投入,提高自行车道的建设质量和覆盖面。
其次,政府还可以推出相应的鼓励措施,如推出自行车购买补贴政策、免费或低价提供自行车停车设施等,鼓励市民骑行。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自行车骑行行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对于骑行安全和健康的认知。
除了政府的支持,鼓励骑行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校、企事业单位可以鼓励员工和学生选择自行车出行,例如提供免费自行车租赁或购买补贴等。
同时,媒体也可以大力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提高公众对骑行的认知和兴趣。
市民自发组织自行车骑行俱乐部,举办骑行活动,也是鼓励骑行的有效途径。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功能设计与利用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功能设计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e930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7.png)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功能设计与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城市自行车骑行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出行方式。
而为了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功能设计与利用,以进一步推动城市骑行文化的发展。
首先,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应注重多功能布局。
在骑行道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和需求的存在。
一方面,骑行道的宽度应足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通行需求,包括骑行者、行人和残障人士等,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通行,避免交通冲突的发生。
另一方面,设计骑行道时还可考虑将其与公园、河道等绿地景观相结合,使其具备观光休闲的功能,提供更好的骑行环境和体验。
其次,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利用应广泛推广。
目前,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程度不尽相同,有些城市已经建设了完善的骑行道网络,而有些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建设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应鼓励人们尽可能多地利用骑行道进行骑行出行。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居民骑行,如设立骑行奖励制度或降低自行车购买和维修费用;同时,也可借助媒体宣传和推广,提高市民对骑行道的认识和使用意识;此外,建议在骑行道周边设置更多的骑行设施,如自行车停车架、租赁点,为骑行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另外,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维护工作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应加强对骑行道的定期巡查和维护,及时修复破损的路面、标识和设施,以确保骑行道的畅通和安全;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骑行道的维护,可以通过设立骑行道义工队伍或与企业合作等形式,共同维护和改善城市骑行环境,提高城市自行车骑行的品质。
此外,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多功能设计还需考虑交通安全问题。
在设计骑行道时,应注重设置交通标志和引导标线,以提醒骑行者和行人注意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
同时,骑行道的设计应尽量避免与机动车道产生交叉冲突,可以采用隔离带或路缘石等设施,有效提高骑行者的安全感和交通效率。
此外,建议配备视频监控设备,加强对骑行道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确保交通秩序的畅通。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自行车道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自行车道规划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01e7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2.png)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自行车道规划和设计建筑规划:城市自行车道规划和设计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低碳出行的重视,城市自行车道愈加被重视。
如何进行城市自行车道的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者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城市自行车道规划和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
一、城市自行车道的概述城市自行车道是为了鼓励市民自行车通勤而建设的道路系统。
城市自行车道可以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也可以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增加城市的乐观空气质量。
有利于环保、节能和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城市自行车道规划和设计必须具有清晰和全面的目标,具体考虑到社会、环保和经济因素。
规划者需要先确定自行车道的规模,常用的道路标准套路,在自行车道施工时也要注意细节,让自行车道既美观,又实用。
二、城市自行车道的规划和设计要素1、城市自行车道的宽度和形式自行车道的宽度通常应大于等于1.5米,如果行驶人数较多,则可适当加宽。
在设计自行车道时,需要考虑其路面质量、便利性、周边环境等多个因素。
此外,自行车道的形式需要考虑路段的不同,如弯道、下坡、窄路等。
2、城市自行车道的路面材质自行车道的路面材质不宜使用易裂的地基土,因为长年太阳照射、风吹雨淋,土质会因为干燥、过湿而有裂痕。
使用坚固的路面材料,可以保证自行车道的稳定和安全性。
3、城市自行车道的标志和设施自行车道的标志和设施间接反映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品质,并对市民的骑行经验产生一定影响。
常见的标志和设施有:自行车指示标志、禁车牌、护栏、环保装置、减速带、视觉引导及警示标牌等等,这些能够提高市民的交通及骑行安全性。
4、城市自行车道建设的可持续性自行车道的建设需要考虑可持续性。
一方面,自行车道需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
另一方面,自行车道的建设需要经过长久试验,使其规划与建设更加符合城市和市民需求,具有长远的生态环保、安全可靠和经济实用性。
建筑师需要针对不同道路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灵活的手段,精致的设计细节,让自行车道的路面平整、美观、适合骑行。
美国自行车交通系统人性化设计与管理的启示
![美国自行车交通系统人性化设计与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c457322376baf1ffc4fada1.png)
9 3 %。
美国城市交通官员协会 ( N A C T O )发布 了 《 城市 自行车道设计指南》 ,基 于美国城市道路网络和 出 行特征编制 了设计手 册,并采纳 了很多 己建 的成 功 设计案例 ,在 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美国联邦 公路 管理局 ( F H W A )也编 制了 《 独立 自行车道规划与 设 计指南 》,致 力于规划出更安全、更科学 的车道 , 让 骑 行 者 们 感 觉 到 更 大 的 自由 。 三、 美国 自行车交通 系统管理经验 1 . 自行 车 交 通 系 统 与 城 市 公 共 交 通 的 关 系 处
为1 0 0 0 0 0美元 /来自英里 。 【 关键 词】自行车交通系统 美国 人性化 启示
一
、
概 述
6 . 完 善 法 规 体 系
1 . 美 国 自行 车 交 通 系 统 概 述
自行 车 交 通 系 统 设 计 需 要遵 从 全 国 以及 地 区 的 规范性设计导则与指南。
美 国近些 年来 对 自行 车的关 注越 来越 多 。 自 2 0 0 0年至今,全美骑 自行车 的人数 大幅提升 ,平均 增 长了 3 9 % 在 大 力鼓 励 自 行 车 发 展 的 地 区 和 城 市 增幅 更大 ,如 波特兰增 长 了 2 3 8 % 、西雅 图增长 了
美国自行车交通系统人性化设计与管理 的启示
一 白 晶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推广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推广](https://img.taocdn.com/s3/m/647920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4.png)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推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城市开始重视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推广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道的设计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自行车道设计与推广。
一、自行车道设计的重要性自行车道的设计是城市园林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还能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自行车道的合理规划可以提高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提升市民对自行车出行的认可度和舒适度。
二、自行车道设计的原则在进行自行车道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自行车道应与城市道路网络相衔接,构建完善的自行车交通网络。
其次,自行车道宜直线疏通,避免过多的弯道和斜坡,以提高骑行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此外,自行车道的宽度应符合标准,以容纳行人和自行车的正常通行。
同时,为了保证骑行的安全性,自行车道应尽量远离机动车道,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行车标线。
三、自行车道推广的策略为了推广自行车交通,城市园林设计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要加强对自行车交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自行车使用的认识和兴趣。
其次,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人们骑行自行车。
此外,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推出骑行促销活动,提供相关的骑行设施和服务。
四、自行车道设计的成功案例许多城市在自行车道设计与推广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例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被誉为自行车之都,其成功的自行车道网络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骑行环境。
此外,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也建立了全球知名的自行车文化,其自行车道设计成为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
五、自行车道设计面临的挑战尽管自行车交通的推广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空间有限,自行车道的规划往往会与其他交通需求产生冲突。
其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7a77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7.png)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一个科学合理的交通设施设计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和交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权益,以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具有人性化设计特点,可以更好地服务人们的出行需求,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人性化设计应该考虑行人的安全和便捷性。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中,应该设置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等设施,确保行人能够安全过马路。
应该设立人行道和人行专用路,给行人提供舒适和便捷的通行条件。
还可以在人行道上设置座椅、遮阳设施和绿化带等,为行人提供休息和防暑的空间。
人性化设计应该考虑自行车出行的需求。
自行车是一种环保、便捷的出行工具,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中,应该考虑自行车道的设置和自行车停车设施的建设。
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能够有效分离行人和车辆,提高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例如自行车停车架和自行车专用停车场等,方便自行车停放和管理。
人性化设计还应该考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中,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护栏和斜坡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便特殊群体的通行。
为轮椅用户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斜坡,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人性化设计还应该考虑交通设施的美观与环境保护。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美观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道路交通设施可以采用绿化、艺术雕塑和夜间照明等手段,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景观效果。
交通设施的建设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自行车与步行友好设计
![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自行车与步行友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73c6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4.png)
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自行车与步行友好设计在当今日益拥挤的城市中,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以创造一个可持续、便利且宜居的城市环境。
其中,自行车与步行友好设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自行车与步行友好策略,以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健康和环保的城市发展。
1. 介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自行车与步行友好设计旨在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交通方式,鼓励人们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
2. 自行车友好设计2.1 自行车道建设自行车道的建设是自行车友好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应该与道路相分离,并有明确的标识和信号,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
另外,自行车道的连通性也很重要,应该与主要目的地和公共交通枢纽相连接,方便骑行者的出行。
2.2 自行车停放设施为了提高自行车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还应考虑到自行车停放设施的设置。
这可以包括室内和室外的自行车停车架、停车亭和自行车专用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应该便利骑行者停放自行车,并附带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盗窃和损坏。
2.3 共享自行车系统共享自行车系统是现代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供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它们鼓励更多人选择自行车出行。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需要合理安排共享自行车停放点,确保其覆盖范围广泛,方便使用,并提供便利的租赁流程和支付方式。
3. 步行友好设计3.1 步行街和人行道步行街和人行道是步行友好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合理布局步行街,为行人提供安全和愉悦的步行环境。
人行道应宽敞平坦,设有合适的照明和座位,以满足行人的需求。
3.2 覆盖率和连通性步行友好设计需要考虑到步行者的覆盖率和连通性。
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步行区域,以确保步行者能够轻松到达主要目的地,如商业区、公园和学校等。
此外,融入桥梁、隧道和地下通道等元素,改善步行者的连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38e5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6.png)
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讨及运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道路交通设施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过去对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往往只注重功能性和技术性,忽略了人性化的设计和用户体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交通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性化设计理念也逐渐被引入到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
本文将探讨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和运用,以期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环境的品质。
一、人性化设计的意义1.提升用户体验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应当以用户为中心,注重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人性化设计,可以让行人、骑车者、驾驶者等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在道路交通设施上得到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从而提升城市居民对于交通设施的满意度。
2.增强交通安全人性化设计强调将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放在首位,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良好的视觉引导,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合理的绿化规划、减速装置等人性化设计手段也能有效提升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3.促进城市互动人性化设计可以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公共交通站点增设座椅、人性化的信息展示牌等设计措施可以让等车的人们得到更好的休息和娱乐,增加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1. 行人通道设计行人通道是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应当人性化。
合理设置人行道、减速设施和过街天桥等都是提升行人通道人性化水平的关键举措。
还可以增设休息椅、文化艺术装饰等元素,让行人通道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行区域,而是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2. 自行车道设计随着城市鼓励绿色出行的政策不断推进,自行车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性化设计应当考虑自行车道与行人通道的衔接、安全设施的设置以及自行车停放设施的便捷性,以提升自行车道在城市交通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公共交通站点设计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共交通站点的人性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设置座椅、遮阳设施、信息展示牌等,考虑到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都是公共交通站点可以进行的人性化设计举措。
城市自行车道设计与管理研究
![城市自行车道设计与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cbce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c.png)
城市自行车道设计与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现代化城市而言,优化交通结构,提倡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中,城市自行车道设计与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一、自行车道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自行车道的设计,不仅能够提供给骑行者一个安全便捷的道路,更能够鼓励更多的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自行车道的设计成为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标之一。
1. 提供安全保障合理的自行车道设计能够有效地将自行车与机动车流进行分离,避免车辆混合通行带来的交通事故隐患。
通过设置合适的标志、标线和信号灯,引导骑行者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骑行的安全性。
2. 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城市自行车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骑行者的出行需求,与公交线路、地铁站点等交通枢纽相衔接,形成“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
这样一来,居民在出行时可以更加方便地转乘,提高出行效率。
3. 促进绿色低碳出行骑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减少碳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合理设计的自行车道可以为居民提供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引导人们选择环保出行工具。
二、城市自行车道设计的考虑因素城市自行车道设计的成功与否,除了满足基本的骑行需求外,还需考虑以下因素:1. 道路宽度和流量自行车道的设计应根据道路宽度和骑行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较宽的道路可以设置双向自行车道,更窄的道路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划分与标识。
2. 收费问题在一些建设资金相对紧张的城市,是否收费成为了城市自行车道设计的一个问题。
适度的收费可以维护自行车道的质量和管理费用,但过高的收费可能会限制部分居民的使用。
3. 设备与设施的设置为了提供更好的骑行体验,城市自行车道设计还需要考虑设置有益的设备与设施。
例如,增设自行车停放点、充电桩、修车点等,方便骑行者的使用。
4. 绿化与景观的设计自行车道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程问题,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
国外城市街道设计中 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理念及措施
![国外城市街道设计中 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理念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e4b49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d.png)
国外城市街道设计中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理念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国外的城市街道设计在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如何合理的规划交通道路,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国外城市街道设计中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理念及措施。
一、理念1. 人性化设计理念国外城市街道设计中,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理念之一是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中,将人的需求和安全放在首位,注重提高居民和游客的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国外城市街道设计者通常会将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纳入整体设计考虑范围,通过改善行人和自行车道的规划和建设,提高交通安全和出行便利性。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理念之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尊重自然规律,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外城市街道设计者通常会更加注重提高骑行和步行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以减少机动车辆污染和交通拥堵,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措施1. 设立自行车专用道为保障自行车交通安全,国外城市街道设计者通常会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上设立自行车专用道。
自行车专用道通常会与机动车道分隔开来,且在交叉口处设置专门的信号灯和标志,以确保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通行。
在一些先进的国外城市,还会将自行车专用道与绿道、休闲步道等结合起来,打造成一个完善的自行车交通网络,方便骑行者出行。
2. 建设人行道和行人交通设施为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国外城市街道设计者通常会在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两侧设置宽敞的人行道,并在人行道上设置合理的交通设施,如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行人信号灯等,以提高行人的通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还会在人行道上设置绿化带和休闲设施,增加城市道路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为行人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自行车道人性化设计之浅析
![自行车道人性化设计之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f685d25fbfc77da269b12b.png)
自行车道人性化设计之浅析摘要:从人的审美观点和生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自行车出行空间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
从规划、设计、材料等方面分析如何对城市道路中自行车道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出发设计出符合人性化的骑车出行空间。
关键词:自行车道;透水混凝土;人性化设计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道路仅是人和车辆移动的通道,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更快速的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导致了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应以人为本,考虑人出行的舒适度及各种交通工具出行的通达性。
1、传统自行车道设计1.1 铺装做法早期开发建设的城市道路中,自行车道与人行道通常设计为一块板,即人车混行,一般预留有4~5m人行道宽度中兼骑行带功能。
铺装做法统一为铺砖形式,遇路口处设置无障碍坡度(坡比通常为1:12~1:20,困难处不得大于1:8)来实现其与路口机动车道的平顺连接。
铺装材料可采用花岗岩,环保型透水砖,人行道板砖等等,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与面层之间铺设3cm的1:3水泥砂浆,人行道及骑行带总厚度取值一般为23~25cm。
1.2 使用效果骑行带采用铺砖做法,由于砖与砖之间的接缝,使得骑行时会稍感不适,刚修建时期影响不大,当使用一定年限后,基层受损,砖不规则变形,骑行时受砖块位置变动及砖破损影响非常大。
且人车混行,行人及行动不便人士与自行车骑行者相互影响,双方均不能自由出行,缺失人性化设计的倡导理念。
为打破传统做法,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将人行道及自行车道进行更新理念的设计。
2、新理念自行车道设计2.1 德国自行车道设计理念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丢开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上下班的时候,在德国,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骑车上班族。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f4770d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7.png)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和建设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骑行道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骑行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自行车出行的需求,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人性化的因素。
首先,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骑行者的安全。
安全是设计骑行道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骑行道应该与机动车道、人行道相分隔并且有清晰的标志和标线,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
此外,骑行道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骑行者的需求,例如有的骑行者可能速度较快,需要一条宽敞的骑行道,而有的人可能骑行较慢或者是刚入门,他们需要一条相对较窄、能够让他们保持平衡的骑行道。
其次,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应提供良好的舒适度。
骑行道的地面材料应该光滑、平坦,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积水和坑洼。
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绿化植被或者花坛来提供美观和舒适的环境。
此外,为了提高骑行道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应考虑设置一些遮阳设施,如人行道的树木、棚顶或者遮阳帆等,以防止骑行者在炎热的夏季暴晒。
第三,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合理确定骑行道的布局和连接。
在设计上要考虑骑行道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例如公交车站、地铁站等,提供更加便捷的换乘方式。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公共停车设施,方便骑行者停放自行车。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公共停车设施,方便骑行者停放自行车。
第四,城市自行车骑行道设计应该注重细节。
例如,在骑行道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一些休息点或者观景平台,方便骑行者休息和观赏风景。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饮水点,供骑行者饮水补水。
在骑行道的路标和指示牌设计中,应该采用清晰易懂、方便骑行者理解和导航的标识系统。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残疾人士的需求,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士的骑行。
最后,城市自行车骑行道设计中需要注重宣传和教育。
浅线城市自行车道设计
![浅线城市自行车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726ac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e.png)
浅线城市自行车道设计第一篇:浅线城市自行车道设计浅析自行车道规划设计摘要:自行车道对居民提供的服务正在由单一的服务功能向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过渡,不同的自行车道因其使用者出行的目的不同而具有相异的主导功能。
因此,依据城市自行车道主导服务功能可将其划分为2种类型:城市交通功能自行车道及休闲运动功能自行车道。
引言:1.近10年来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特别是私家小汽车和出租车的迅速增长,自行车出行在城市总体出行比例有所下降。
目前特别大城市、大城市中的自行车的比重一般约为35%与45%左右,而中小城市的自行车出行比重远远大于此数,一般为60%以上,自行车数量大,在许多城市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涉及面大、分布广,在大街小巷早晚又非常集中,影响机动车与整体城市交通系统,在一些中小城市中管好了自行车交通就管好了城市交通,因此在中小城市中自行车交通规划的成败可以影响一个城市的总体交通规划,从哥本哈根“城市自行车计划”到美国的“完全自行车”、和德国的“平静交通”行动,我们看出自行车相关基础设施,包括专用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点、自行车维修服务以及与公共交通系统转乘相关的设施,在自行车交通环境中作用突出。
2.自行车道功能划分自行车道系统是由多条及多段自行车道组合而成,不同的自行车道因其使用者出行的目的不同而具有相异的主导功能。
因此,依据城市自行车道主导服务功能可将其归纳为2种类型,城市交通自行车道及休闲运动功能自行车道。
2.1城市交通功能自行车道规划设计该自行车道主要以工作、购物等出行服务为目的,连接居住区与行政办公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便捷、安全是其规划设计的首要原则。
2.2休闲运动功能自行车道休闲运动功能自行车道规划的目的是适应当下城市居民对于自行车休闲的需求趋势。
* 自行车道系统1.运动休闲型自行车道:山丘丘陵型、海岸湖泊型、河沿型、田野型、特殊型2.生活运动型自行车道:舆人行共用型、舆车行共用型3.运动竞赛型自行车道:竞速运动场地、公路赛场地第二篇:城市7线七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道人性化设计之浅析
摘要:从人的审美观点和生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自行车出行空间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
从规划、设计、材料等方面分析如何对城市道路中自行车道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出发设计出符合人性化的骑车出行空间。
关键词:自行车道;透水混凝土;人性化设计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道路仅是人和车辆移动的通道,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更快速的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导致了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应以人为本,考虑人出行的舒适度及各种交通工具出行的通达性。
1、传统自行车道设计
1.1 铺装做法
早期开发建设的城市道路中,自行车道与人行道通常设计为一块板,即人车混行,一般预留有4~5m人行道宽度中兼骑行带功能。
铺装做法统一为铺砖形式,遇路口处设置无障碍坡度(坡比通常为1:12~1:20,困难处不得大于1:8)来实现其与路口机动车道的平顺连接。
铺装材料可采用花岗岩,环保型透水砖,人行道板砖等等,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与面层之间铺设3cm的1:3水泥砂浆,人行道及骑行带总厚度取值一般为23~25cm。
1.2 使用效果
骑行带采用铺砖做法,由于砖与砖之间的接缝,使得骑行时会稍感不适,刚修建时期影响不大,当使用一定年限后,基层受损,砖不规则变形,骑行时受砖块位置变动及砖破损影响非常大。
且人车混行,行人及行动不便人士与自行车骑行者相互影响,双方均不能自由出行,缺失人性化设计的倡导理念。
为打破传统做法,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将人行道及自行车道进行更新理念的设计。
2、新理念自行车道设计
2.1 德国自行车道设计理念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丢开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上下班的时候,在德国,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骑车上班族。
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混合设置
走在德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你会发现,自行车道就像一条条彩带镶嵌在道路两边。
路面的颜色与两边的路有明显不同,呈现出鲜艳的色彩。
如果有的道路先天“狭窄”,自行车道无法上移,管理部门还是会把它放在汽车道旁,但必须用色彩区分。
除了自行车道值得一提外,很多围绕自行车推出的“人性化”服务也值得我们借鉴。
如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停车架,个个造型优美、坚固安全。
此外,德国各地还在研制更先进的自行车道。
比如在各主要城市建专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另外,德国还专为自行车道设立了交通信号灯,车道下埋设有磁感应指示器,以辨识接近的自行车。
当自行车到达交叉路口时,信号灯就会指示汽车停下,让自行车先通过。
国外自行车道设置位置实例
2.2 新建道路自行车道设计
2.2.1 功能带设计
单侧自行车道宽度为1.0m,双向自行车道宽宜设置为2.5m,其中包括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以深圳湾后海湾填海区北片区道路为例,整个片区设置连续的骑行系统,骑行带与人行道及机动车道完全隔离,骑行带标高与机动车道齐平,与人行道有相应高差,且在相应位置设置有自行车停放区域。
2.2.2 结构组成设计
骑行带及人行道近年来多采用透水性结构,通常做法由上至下为:上面层铺
设环保型透水砖,铺设透水性材料中粗沙,基层采用级配碎石。
采用环保型透水砖优点在于价钱低廉且沿续旧的设计思路,有成熟的施工技术,施工简单。
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今天,各种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日益增多,技术渐趋成熟,分别提出了彩色沥青、彩色透水混凝土等新型环保材料在自行车道上的使用。
彩色沥青路面由于其独特的色彩,改变了人们常规道路“白色”和“黑色”的色彩概念,美化了城市和道路,但目前由于我国彩色沥青技术的开发工艺较复杂,施工难度也较大,使得彩色沥青路面的造价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制约我国彩色沥青路面发展的重大障碍。
由此推出另一种透水材料——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由于其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
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
因透水混凝土系统拥有系列色彩配方,配合设计的创意,针对不同环境和个性要求的装饰风格进行铺设施工。
这是传统铺装和一般透水砖不能实现的特殊铺装材料。
透水混凝土自行车道
采用透水混凝土做法结构组成为:面层为8~12cm彩色透水混凝土,基层采用级配碎石,一般级配碎石最小厚度取值为15cm,透水混凝土采用标号为C20及以上等级。
骑行带与机动车道齐平做法路口相接位置处加设平道牙。
2.3 车辆接驳
配套缺失让市民遭遇零距离换乘“最后一公里”尴尬,深圳将有多条地铁线在6月30日如期开通,但因自行车无处可放、无人管理,“自行车+地铁”的模式难实行。
据了解,目前深圳地铁站点中只有白石洲、高新园、深大等站点设有停放点,且多个地铁口自行车停放点,发现停放点无人管理导致无人敢停放。
早前召开深圳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座谈会上,深圳市有关部门代表表示,将通过在部分重点片区设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多项措施,结合轨道二期的建设,在轨道交通换乘点和大型公交场站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3 结语
在世界任何城市中都有专门的骑行空间,这已经有了很多成功范例值得我国借鉴。
虽然,我国国内已有的这些骑行空间在满足出行要求的同时,也有不少成功的做法。
但从与世界总体发展接轨的角度看,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人性化的城市骑行空间。
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