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简明教程(秦曾煌)1

合集下载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D[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 R1I1 = 10 ×3 mW = 90mWP R12 2= R2I2 = 20 ×1 mW = 20mWP R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1.5.3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N= 200W ,额定电压U N= 50V 。

内阻R0 =0.5Ω,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

其电路如教材图1.5.1所示试求: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学习-----好资料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图1.5.1图1: 习题?I= 6A I= 10A A = I43 2 1 ?= UU= 60V V = 140U23 1 =90V U?5 = U4 30V 80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3]:解[为负载。

,5,2为电源;3,42 元件1电源发出功率P= ??×W (=4)= UI140 W 5603P= E 1 1 1??×W 5406W (IP= U= = 90) 2 2 2×W= I= PU= 60 60010W 3 3 3??×= 80) 4)W (IP= U= (1 4 4×30 IP320W = U= WW 6= 1802 5 5P+ P= 1100W 2 1负载取用功率P = P+ P+ P= 1100W 5 4 3两者平衡1.5.2在图2中,已知I和其两端I中的电流试确定电路元件mA= ImA= 3,1.33 12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电压U,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3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 = 0 + III 2 1 3?? = 0 I1 3 + 3可求得I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I2mA, = 3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3 3 ×××)10V = 60V = U(30 + 10 103 3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1电路元件3 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3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80V元件2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0R +2R e +1R )=220/(0.2+0.2+10)≈21.2A. 并联R2后,I2=E/(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 (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R =5R ∥(1R +3R )∥(2R +4R )=200Ω. 1.6.4 解:aU=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cU=(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 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1//1)1121I 1+++=,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E/4 = 1/4 ×12 =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u ab - u ab’=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U o c=4×10-10 = 30VR eq=4ΩI=30/(4+1)= 6A 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1.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11.4 解:V AV B VAV AV 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i(0+)=i(0-)=-6/5AI(--)=6/5A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 ∴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τ=RC=4mS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U=22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最新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说课讲解

最新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说课讲解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
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 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1. 2 电路模型
在实际分析中,可将实际电路理想化,即在一定
条件下突出主要的电磁性质, 忽略起次要因素的影响, 由一些理想元件组成电路模型。
例:白炽灯通过电流 消耗电能
(电阻性) R 忽略 L
产生磁场 储存磁场能量 L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
讨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动势
I
电 池
灯 泡
+ E RU
_
电源
负载
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
物理量的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电压电流正方向不一致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I
1.5.1 电源有载工作
+
开关闭合, 接通电源与负载
E

1. 电压电流关系
R0
R
E
I
R0 R
(1) 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
U = IR 负载端电压 或 U = E – IR0
U 电源的外特性
(2) 在电源有内阻时,I U 。
E
当 R0<<R 时,则U E ,表明
代入数据有 223 5 = 217 5+52 0.6 + 5 + 52 0.6
1115W = 1085W + 15W + 15W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额定值: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规定使用值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电工学秦曾煌课后答案全解 doc格式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 P4 = U4I1 = (−80) ×(−4)W = 320W P5 = U5I2 =1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2[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教案秦曾煌

电工学教案秦曾煌

电工学教案秦曾煌教案标题:电工学教案教案编写人:秦曾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工学中的基础计算方法;3. 学会使用电工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测试和维修;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关系;b.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c.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d. 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转换。

2. 电工学中的基础计算方法:a.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b.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c. 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计算;d. 电容和电感的计算。

3. 电工仪器和工具的使用:a.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解析;b. 示波器的基本操作和波形分析;c. 电源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d. 继电器和开关的测试和维修。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器设备,引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并了解他们对电工学的初步认知。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电工学知识体系。

3.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电工仪器和工具,实践电工学中的基本计算和测试方法。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些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案例,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归纳:通过复习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电工学的理解和掌握,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1. 电工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 电工仪器和工具;3. 实验设备和材料;4.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

评估方法:1. 课堂讨论和提问: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评估他们对电工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电工学实验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第一章(高教版,秦曾煌)

电工学第一章(高教版,秦曾煌)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 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 。 + + I I U U R 6V 2A R 6V –2A – – (a) (b)
U 6 对图(a)有 解:对图 有, U = IR 所以 : R = = = 3 I 2 对图(b)有, U = – IR 所以 : R = − U = − 6 = 3 对图 有 I −2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序 言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 的技术基础课。 的技术基础课。 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迅速, 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无不与电 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着密切的关系。 非电专业学生学习电工学重在应用, 非电专业学生学习电工学重在应用,学会分析问 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将电工和电子技术应用 到本专业的能力。 到本专业的能力。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课堂听讲、课下练习、实践检验。 课堂听讲、课下练习、实践检验。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E
+
-
R
例:手电筒 手电筒由电池、 手电筒由电池、灯 开关和筒体组成。 泡、开关和筒体组成。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I S E 电池是电源元件, 电池是电源元件,其 是电源元件 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 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 的性质,是电阻元件, 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 参数为电阻R; 参数为电阻 ;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 其电阻忽略不计, 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 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 断。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图(b )中,电流mA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V A = 4×1 = 4V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V C = 0 图(d )中,电流mA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I 12466=++=,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 所以电流I =-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8-3习题解答A选择题.1.1有一准确度为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8程为50V,如用来测量实疼值为25V的电压时,则相对测量误差为()。

(1) 士0. 5⑵士2% (3) 士0. 5%【解1⑵8.1.2有一电流表,其最大量程为30 A。

今用来测量20A的电流时,相对衡量误差为±1.5%,则该电流表的准确度为()。

(1)1级(2)级(3)级【解】⑴8.1.3有一准确度为 2.5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100 V,则其最大基本误差为()。

(1) ±2. 5 V (2) ±2.5(3)±2. 5%【解】⑴8.1.4使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时,要正确选择量程,应使被测值()。

小于满标的-"半左右⑵超过满标值的一半以上(3)不超过满标值即可【解】⑵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交流电压的()。

(1)平均值(2)有效值(3)最大值【解】(2)*2-2测量交流电压时,应用()。

_(1)磁电式仪表或电磁式仪表8.在多量程的电压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倍压器面值()oo(2) 电磁式仪表或电动式仪表(3) 电动式仪表或磁电式仪表L 董程的电流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分流器的阻值((1)愈大(2)愈小【解】⑵8.4.1(1)愈大(2)愈小(3)不变 【解】⑴8.6.1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通常采用()来测量三相功率。

(1)两功率表法(2)三功率表法(3) 一功率表法【解】⑴基本题8.1. 5电源电压的实际值为220 V ,今用准确度为 1. 5级、满标值为250 V 和准确度为级、满标值为500 V 的两个电压表去测量,试问哪个读数比较准确【解】用级、250 V 电压表测量:最大基本误差 A U m - 士 1. 5% X 250 75 V相对测量误差r =^^X 100% = 士 %用级、500 V 电压表测量:最大基本误差 A U m = 士 %X 500 V= 士5 V相对测量误差r =_|x i 00% = ±%显然,前者较为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任一瞬间,流向某一结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数学表达式为
i =0
(对任意波形的电流)
I=0
(直流电路中)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I4
I1
a I2
I3
若以流向结点的电流为负, 背向结点的电流为正,则根据 KCL,结点 a 可以写出
I1 – I2+ I3 + I4 = 0
a
1.c4.1 电源有载U 工作
++
E_
U
R0
_
I
E
R0I
R
U
O
I
b
d
1.电压与电流
I
=
R
E + R0
U = RI 或 U = E – R0I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当 R0 << R 时, 则 U E 说明电源带负载能力强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1 电源有载工作
a
c
++
I
2.功率与功率平衡
UI = EI – R0I2 功率 P = PE – P 平衡式
E_
U
R 电源输 电源产 内阻消
R0
_
b
出功率 生功率 耗功率
d
电源产 生功率
=
负载取 用功率
+
内阻消 耗功率
1.电压与电流
I
=
R
E + R0
U = RI
功率的单位:瓦[特](W) 或千瓦(kW)
U = E – R0I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1 电源有载工作 3.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根据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别,若
再与 Rec 串联,即
IL +
R
Rca RL Rca RL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6.1 电1阻.6的串电联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路中两个或更1.6多.1个电电阻阻的一串个联接一个地顺序相连,
并且在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样的连接方法称
为电阻的串联。
I
++
U1 R1

U
+
U2 R2 ––
分压公式
I +
U1
R1 U R1 R2
U –
R
U2
=
—R—2— R1 + R2
例如:一个白炽灯在有电流通过时
消耗电能
(电阻性)
R
i
产生磁场 储存磁场能量 L
忽略 L R
(电感性)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2 电路模型
开关
+
电源
E–
负载
R0
连接导线
S R
电路实体
电路模型
用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 电路模型。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实际方向为: 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为: 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任意假定。 电流的参考方向用箭头表示;电压的参考方向除用
极性“+”、“–”外,还用双下标或箭头表示。 当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其值为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话筒
放大 扬声器 器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提供 电能的装置
负载:取用 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电路的组成部分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信号源: 提供信息
话筒
放大 扬声器 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负载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 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2 电路模型
实为际了的便电于路分是析由与一计些算按实需际要电路起,不在同一作定用条的件元下件常或忽器 件略所实组际成部,件如的发次电要机因、素变而突压出器其、主电要动电机磁、性电质池,、把电它阻看器 等成,理它想们电的路电元磁件性。质是很复杂的。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电压之间的 关系。 由于电路中任意一点的瞬时电位具有单值性,故有 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 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 U =0 或 E = U = RI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b
d
为防止事故发生,需在电路中接入熔断器或自动断
路器,用以保护电路。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4.3 电源短路 由于某种需要将电路的某一段短路,称为短接。
I
+
R1
E_
UR R0
I 视电路而定



U=0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 电路中的每一分支
U
等效电阻
R = R1 + R2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6.2 电阻的并联 电路中两个或更多个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 间,则这样的连接法称为电阻的并联。在各个并联支路 (电阻)上受到同一电压。
分流公式
I1
=
—R—2 — R1 + R2
I
I2
=
—R—1— R1 + R2
I
等效电阻
I
+ I1
I2
[例] 上图中若 I1= 9 A, I2 = –2 A,I4 = 8 A,求 I3 。 [解] 把已知数据代入结点 a 的 KCL 方程式,有
9 –( – 2)+ I3 + 8 = 0
由式电I中3流=的–的1正9参A负考号方由方向K向与CLI与3实根实电际据际流方电方为向流向负是方相值否向反,相确所是同定致由确。于定电流参考
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不仅要算出电压、电流、 功率值的大小,还要确定这些量在电路中的实际方向。
但是,在电路中各处电位的高低、电流的方向等很 难事先判断出来。因此电路中各处电压、电流的实际方 向也就不能确定。为此引入参考方向的规定。
习惯上规定 电流的实际方向为: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 荷运动的反方向;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KCL 推广应用
IA A
对 A、B、C 三个结点 应用 KCL 可列出:
IA = IAB – ICA
IAB IB
B
IC
IBC
ICA
IB = IBC – IAB
IC = ICA– IBC
上列三式相加,便得
C
IA + IB + IC = 0

I =0
可见,在任一瞬间通过任一封闭面的电流的代数和 也恒等于零。
N 求:N 的功率,并说明它是电源还 是负载
Bபைடு நூலகம்
[解] P = UI = (–2) 3 W = – 6 W 因为此例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同
而 P 为负值,所以 N 发出功率,是电源。 想一想,若根据电压电流 的实际方向应如何分析?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1 电源有载工作
I
4.额定值与实际值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第 1 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5 基尔霍夫定律 1.6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7 支路电流法 1.8 叠加定理 1.9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10 戴维宁定理 1.11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1.12 电路的暂态分析
上式也可改写为
U4 – U3 = E2 – E1

U=E
或 I2 R2 – I1R1 = E2 – E1

IR = E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KVL 推广应用于假想的闭合回路
+
+
E_
U R
I
_
根据 KVL 可列出
E IR U = 0 或 U = E IR
A ++
UA
_
UAB
_
_
C
UB + B
I1
I2
c
a
d
如 acb ab adb
R1
R2
结点 电路中三条或三条
+
+
E1_
I3
R3
_ E2
以上支路连接的点 如a b
回路 由一条或多条支路
b
组成的闭合路径
如 abca adba adbca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用来确定连接在同一结点上的 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电流连续性原理,电荷在任何一点均不能堆积 (包括结点)。故有
U 和 I 的实际方向相反,则是电源,发出功率; U 和 I 的实际方向相同,是负载,取用功率。
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 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同 P = UI 为负值,是电源,发出功率; P = UI 为正值,负载,取用功率。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1 电源有载工作 3.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例 1] A I 已知:图中 UAB = 3 V, I = – 2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