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历史小短文-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历史原创押题密卷(河南卷)(全解全析)

2019年中考历史原创押题密卷(河南卷)(全解全析)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9年河南省中考押题密卷历史·全解全析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B B B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BDCCDAACC1.【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显示了商代工艺高超;商代的甲骨文造字方法多样,记载内容丰富,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商代的繁荣,故B 符合题意。

2.【答案】B【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修改条约要求,遭清政府拒绝,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国联合法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 符合题意。

3.【答案】C【解析】根据“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他应该研究的学问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对日本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C 符合题意。

4.【答案】C【解析】通过图片中通商口岸的变化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开放的城市位于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开放的城市已经深入到内地,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故C 项正确。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掠夺,故B 正确。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下列三幅图片中文物共同反映了()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七千年前的埙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D.钟磐之声,悠悠千年2.“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3.125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论,而是奋起,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上升到70%。

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B.政府政策的放宽C.列强侵华的放松D.“实业救国”的推动5.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

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社会性质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了封建制度D.推动了思想解放6.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

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A.维护国共合作B.注重军民关系C.强调农业生产D.重视城市起义7.“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

”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8.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河南2019中考历史精品资料含3年中考试题及2019预测新题

河南2019中考历史精品资料含3年中考试题及2019预测新题

河南2019中考历史精品资料含3年中考试题及2019预测新题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学业考试对初中教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结构的稳定性、连续性、创新性。

注重对各种版本教材的兼顾,表达中招考试的选拔性。

重视基础知识,重视主干知识,立足基础、贴近教材,注重联系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表达历史教育的价值。

试题设计开放灵活,生动活泼,内容表达更符合青少年特征,将德育意图渗透在试题之中。

考试为课程改革服务的指导思想不变,。

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

今年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又一次宣讲了该指导思想时,同时,强调说明了四点一初中教学的导向作用是什么?概括来说八个字:爱国、民主、科学、求知。

这八个字,总的来说,大伙可能都明白,但在教学中,在平常的试卷中真正落实的比较少,时间关系,我不展开了,我只讲一个例子,科学,来说明,我们各地老师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盼望能引起大伙的注意。

几年前,我跟省教研室的领导、老师到各地听课,评课。

旁听了一个地市组织的市优质课竞赛,其中一节课,讲《罗斯福新政》,他常态讲课,完成的特别好,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延伸了历史上的改革,但他在讲罗斯福改革时,提到之前的美国总统胡佛无所作为,致使危机日益加剧。

而且说美国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病入膏肓。

那个地方有两个原那么性的问题。

美国政府推行的是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应干预经济活动,充当经济组织相互间竞争的“守夜人”角色。

这种经济上“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和政治上不作为的方式,最早的是第23届总统共和党人哈里森。

一直连续至第31任总统胡佛时期。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差不多是特别平常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而在当时却是对传统政治体系和学术理论界冒大不韪的事件。

大伙明白,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20年代那样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故A错误;没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也会发生,故B错误;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故C正确;题文材料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故D错误;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4.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5.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专题01历史小短文_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专题01历史小短文_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历史小短文历史小短文不仅考查学生对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历史语言组织能力.既体现了文史结合的趋势.也强调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

近五年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试题分布、考查知识点及考查方式见下表:解答历史小论文题目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审清题目.找准关键词.明确小论文写作要点审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完整准确地把握好试题的要求.包括论述内容、结构要求、字数范围。

其次.要审明材料的观点.根据材料来确定考查史实或是具体的历史要素等.锁定题干信息反映的写作关键词和写作要点。

比如.图片类的要弄清题目提示要求.联系图片分析其包含哪些知识点.明确其涉及或者是代表的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线索性;关键词类的要注意各历史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等.将所有关键词按照历史发展脉络链接.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延伸与拓展完善。

第二.联系课本知识.按照历史脉络.排列关键词首先联系课本知识.按照“历史脉络”性.即因果关系.历史顺序来排列好关键词。

注意作答时答案必须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历史知识随意发挥是不可取的。

此类试题必须以基础历史知识为依托.答案基本上是来自教材和《河南省历史考试说明与检测》.所以应在明确知识点后.联系对应教材和《河南省历史考试说明与检测》内容.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做到有史有据。

第三.串联关键词.规范答题语言首先.作答时应该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按照顺序把关键词串联起来.答案确保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文字表达简洁流畅.条理清楚即可。

其次.历史小论文试题都有字数限制.字数过少或者过多都会影响分数.因此要注意题干对字数的要求。

切忌文学修饰词或是修辞手法等的使用。

1.(2018·河南.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1938年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承诺确保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201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历史模拟题一-12页文档资料

201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历史模拟题一-12页文档资料

201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历史模拟题(一)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满分50分。

(2)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每小Array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1.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

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2、下列诗句的作者或诗句所指的人物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

B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口号通常是对某政治主张的高度概括。

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攘外必先安内”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4、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A.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B.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C.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D. 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彩色电影5.干涉、破坏中国革命是列强侵华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列属于此类的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某同学准备建一个“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专题网站,他选取了以下历史素材,不恰当的一个是A.台儿庄战役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血战卢沟桥7、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下列事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C、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D、解放战争-----重庆谈判8.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

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只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9、“求同存异”目前已成为处理地区间、国家间冲突的基本原则。

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生产工具的进步B.水利工程的发展C.农耕文明的发达D.隋唐盛世的繁荣2.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千年之间,它让瓷器和茶叶成为了永久的中国名片。

这段材料强调了“它”()A.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B.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D.使中国经济领先世界3.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

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军备废弛B.观念落后C.资金短缺D.制度腐败5.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

”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

这说明五四运动()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6.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

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

”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A.生死攸关的转折B.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C.陕甘军民传喜讯D.百万雄师过大江7.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

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

专题05 年代尺-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专题05 年代尺-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年代尺河南近十年中考中,曾有2次考查年代尺,近五年中考中没有涉及,但年代尺作为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需要学生在复习时引起重视。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能够清楚地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历史解读的脉络。

河南中考对年代尺的考查方式主要是给出年代尺,考查学生对年代尺的总体理解和把握,年代尺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虽然近5年河南中考中并未涉及此方面的试题,但是作为一种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年代尺是生是必须要掌握的,而且从全国各地区的中考试题来看,对年代尺的考查依然是一个考查重点,今后,这类题型也很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中河南中考的试卷中,学生在复习时不可忽视。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审题。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什么,如“对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其中某处对应的时间或事件应该是”等。

二、联系课本知识,解读年代尺。

锁定年代尺中的关键信息,比如时间、事件、人物等,结合所学知识找出这些时间、事件、人物之间的联系,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

三、锁定答案逐个分析选项,将选项带入年代尺中,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1.(2013·河南,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答案】B【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共同抗日,由此可知,年代尺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兴起的过程,B项正确。

2.(2009·河南,4)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案】B【解析】从年代尺所标明的时间来看,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自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9·河南)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司母(后)戊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委奴国王”金印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1.B “司母戊鼎”、“汉并天下瓦当”和“汉倭奴国王金印”都属于历史实物,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2.(2019·河南)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 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2.D 根据题干中的“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以看出作者强调当时中国急需改革。

3.(2019·河南)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3.C 1900年6月,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4.(2019·河南)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 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4.C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了“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河南省历史中考开卷试题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下列三幅图片中文物共同反映了()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七千年前的埙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D.钟磐之声,悠悠千年2.“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3.125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论,而是奋起,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 4%上升到70%。

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B.政府政策的放宽C.列强侵华的放松D.. “实业救国”的推动5.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问用于思考和走路。

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封建制度D.推动了思想解放6.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

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A.维护国共合作B.注重军民关系C.强调农业屯产D.重视城市起义7.“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

”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8.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儿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名师押题】2019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历史(河南卷)(全解全析)

【名师押题】2019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历史(河南卷)(全解全析)

2019 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河南A 卷】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故C 符合题意。

倡导民主科学、深入发动群众,建立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推进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与题干无关,故A、B、D 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8.B【解析】依据图中“柳条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9 月18 日夜,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B 项符合题意;1938 年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A 项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项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9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首都、纪年等决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A 项符合题意;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B 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 项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解析】依据题干“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B 项符合题意,故选B。

11.B【解析】由表中“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独立研制并发射”“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可知,不同时期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同点是坚持独立自主,故B 符合题意。

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

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

历史小短文(一)、题型分析历史小短文的命题以考查史实为主,命题形式一般有联系类和比较类两种。

题目一般以两幅人物图片、事件插图,建筑图片及其他图片为切入点,结合一定的文字材料进行命题,考查相关知识。

人物图片主要考查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事件插图主要考查两件事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建筑图片则围绕该图片的主要史实进行考查;还可能包括科技成果等图片,考查与这一成果相关的人物和相关要素。

(二)、解题技巧1.联系类:第一,审清图片,审题时首先要解读图片,两幅图片分别相关史实(事件名称;时间,人物,地点,背景,内容,影响等).第二,找出联系点.联系课本知识,,按照“历史脉络”性,即前因后果,历史顺序性.注意各历史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等,将相关事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链接,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延伸与拓展、完善。

第三,确定题目:根据关键联系点,制定一个体现核心联系的题目.(题目一分)第四,组织答案:首先,围绕题目分别阐述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然后阐述两者的内在联系,最后紧扣题目进行小结.其次,规范答题语言。

注意作答时答案必须与历史有关。

要以教材知识和《历史考试说明与检测》的要求为基础组织语言历史小短文都有字数限制,字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分数,因此要注意题干字数要求。

2.比较类:第一,审清图片,首先要解读图片,分析两幅图片分别相关史实(事件名称;时间,人物,地点,背景,内容,影响等).第二,找出比较点。

主要从两幅图片分别相关史实的背景与原因,过程与内容,性质与特点,结果与影响,或对同一事物的态度等找出主要的可比点.第三,确定题目:根据关键比较点,制定一个体现核心共同点或不同点的题目.(题目一分)第四,组织答案:首先,围绕题目分别阐述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然后阐述两者的可比之处,是共性还是差异性要抓住关键,最后紧扣题目进行小结.其次,历史小短文都有字数限制,有的是范围,有的则以“左右”要求标明,字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分数,因此要注意题干字数要求。

河南历史中招考试试题非选择题材料题分析

河南历史中招考试试题非选择题材料题分析

2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和流派。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活动,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

悲剧主要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寄寓了剧作家的政治主张;喜剧取材于日常生活,多为政治和社会讽刺剧。

观看戏剧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

(3 分)(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

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2 分)答案为:(1)都有专门的演出场所;都起源于原始的歌舞活动;剧种丰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日常生活;都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京剧;豫剧;昆曲;黄梅戏;秦腔等。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参观戏曲博物馆;积极参加戏曲社团;出板报宣传戏曲等。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2019 河南历史中招考试试题分析21 题:中国、古希腊戏剧成就比较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

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 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专题02 设计示意图、表格-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专题02 设计示意图、表格-备战2019年河南中考历史之特殊题型解读

设计示意图、表格表格对三则材料中的人物的探索活动进行分类总结,都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先审审问,弄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带着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以及材料反映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命题的考查方向。

二、找出关联考点注意抓住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明确材料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示意图、表格找准材料之间的关系之后,根据题干要求,通过示意图或者表格的形式将材料反映事件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设计示意图时应注意示意图要清晰明了,表格整体设计要完整、合理。

1.(2017·河南,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

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建交。

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3)综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关于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认识?【答案】(1)事例:抗美援朝战争→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理由: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从而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2)作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致力于科技、文化交流;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认识:独立是外交发展的前提;富强是国家担当的基础;和平交往是长久之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小短文河南中考近五年历史小短文的考查每年都有涉及,分值为5分。

考查内容为世界史或中国史与世界史相结合。

历史小短文的命题以考查史实为主,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图片类,一种是文字类。

图片类会以人物、建筑等为命题点,考查人物主要以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为主,建筑图以联系到的史实和事件为主,实物图以中外历史事件相关联的事件为主。

出题方式也多样化,有给出两幅图片,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也有给出两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的。

关键词类则以所给出的关键词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事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历史小短文不仅考查学生对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历史语言组织能力,既体现了文史结合的趋势,也强调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

近五年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试题分布、考查知识点及考查方式见下表:年份题号考查知识点考查方式2018年第25题绥靖政策与反法西斯战争图片类(对比两图反映的信息)2017年第25题印巴分治与香港回归比较图片类(对比两图反映的信息)2016年第25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图片类(据两图反映的信息)2015年第25题二战史与中国史结合图片类(据两图反映的信息)2014年第24题马克思主义关键词类解答历史小论文题目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审清题目,找准关键词,明确小论文写作要点审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完整准确地把握好试题的要求,包括论述内容、结构要求、字数范围。

其次,要审明材料的观点,根据材料来确定考查史实或是具体的历史要素等,锁定题干信息反映的写作关键词和写作要点。

比如,图片类的要弄清题目提示要求,联系图片分析其包含哪些知识点,明确其涉及或者是代表的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线索性;关键词类的要注意各历史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等,将所有关键词按照历史发展脉络链接,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延伸与拓展完善。

第二,联系课本知识,按照历史脉络,排列关键词首先联系课本知识,按照“历史脉络”性,即因果关系,历史顺序来排列好关键词。

注意作答时答案必须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历史知识随意发挥是不可取的。

此类试题必须以基础历史知识为依托,答案基本上是来自教材和《河南省历史考试说明与检测》,所以应在明确知识点后,联系对应教材和《河南省历史考试说明与检测》内容,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做到有史有据。

第三,串联关键词,规范答题语言首先,作答时应该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按照顺序把关键词串联起来,答案确保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文字表达简洁流畅,条理清楚即可。

其次,历史小论文试题都有字数限制,字数过少或者过多都会影响分数,因此要注意题干对字数的要求。

切忌文学修饰词或是修辞手法等的使用。

1.(2018·河南,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1938年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承诺确保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参考答案】绥靖政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阴谋与团结)1938年9月,英、法、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题目1分,图片描述2分,比较2分)【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首先应该弄清楚题目的要求,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出图片所包含的知识点。

分析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主要与绥靖政策有关,图二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由此联系两幅图片可以从绥靖政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进行分析。

2.(2017·河南,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参考答案】二战后亚洲国家的奋起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

图片的1947年印巴分治和1997年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反映的是二战后亚洲国家的奋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2016·河南,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电子计算机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参考答案】创新改变生活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研创成功,它的广泛使用是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比尔·盖茨研创微软操作系统,方便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就是创新的代表。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首先应该弄清楚题目的要求,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出图片所包含的知识点。

本题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载体进行命制,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时,应找出电子计算机与比尔·盖茨及其微软品牌的内在联系,即计算机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由此可以得出“创新引领时代进步”“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主题进行论证即可。

4.(2015·河南,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参考答案】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进攻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反抗,这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中国的抗日战争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遏制德、意、日法西斯的猖狂进攻,扭转不利局面,1942年1月1日,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障。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时应明确图一“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图二《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由此可以从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述,题目可以设定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等,论文内容结合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即可,要求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5.(2014·河南,25)(5分)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

(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研究和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将理论和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家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容。

本题要求学生依据题目提供的关键词,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因此本题首先考查的是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各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只要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可作答。

1.(2018新乡一模)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参考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产生,1995年初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解题思路】依据图片信息“世界组织标志、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所以写短文时要注意围绕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来写。

2.(2018新乡二模)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参考答案】俄国与中国两国社会主义在发展成为现实的过程中分别选择两种革命道路的相同点由于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暴动的道路;而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反动统治力量在农村较为薄弱,在革命的初期,中国学习苏联的革命经验,进攻大城市,最终革命受挫。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武装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因此两种革命道路的相同点是:都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都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题思路】根据图一《俄国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二《井冈山会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图二反映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这两件大事件都发生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都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都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