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1198ab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9.png)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1.体温监测: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
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以减少误差。
2.观察抽搐情况:实时观察惊厥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记录详细的抽搐表现,如抽搐部位、强度、是否伴有意识丧失等。
观察抽搐时是否有严重意识障碍,如舌咬伤、较长时间的抽搐等。
3.呼吸观察:护士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浅、节律、是否有缺氧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气促等。
注意观察有无窒息或低氧血症的表现。
4.心率观察:通过心率观察,判断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疼痛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高热惊厥患儿一般在抽搐期间心率会增加,但不一定持续。
5.血压监测:注意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特别是在长时间的抽搐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压来判断患儿的血液循环状态。
6.观察意识状态: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的改变,如神志清楚、昏迷等。
昏迷表明患儿情况严重,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7.行动自主能力:观察患儿的行动自主能力,如能否自己取食物、活动等。
这可以反映患儿的恢复情况,如病情好转,患儿可能会逐渐恢复活动能力。
8.其他生理参数观察:包括尿量、排便情况、皮肤湿热情况等。
关注患儿的排便情况,防止便秘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在护理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的发生。
同时,还需尽快降低患儿的体温,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措施如冷毛巾敷在额头上或湿毛巾擦浴,避免使用冷水浸泡,以免引起寒战。
同时,护理过程中还要保持患儿的安全,避免再次发生抽搐摔伤的情况。
可以将患儿放在平坦柔软的床上,给予安全护理,防止伤害。
护士在查房过程中,需向家长详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如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
帮助家长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以便在家庭中更好地进行监测和护理。
此外,护士还需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儿童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高热惊厥护理_查房
![高热惊厥护理_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dffe9f4cddccda38366baf0f.png)
背景知识——临床特征:
单纯性高热惊厥
复杂性高热惊厥
发病率 热性惊厥中占80%
热性惊厥中占20%
首发年龄 大多在6月~3岁,6岁后罕见
任何年龄,可<6月,或>6岁
发作时间、大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39 oC) 可为低热(< 38 oC )或无热 体温
发作形式 全身性发作
局限性或不对称性发作
发作次数 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惊厥发作 反复多次(丛集式发作:24小 (2/3), 少数2次(1/4-1/3); 时内反复发作≥2次)
辅助检查:
• 临检:白细胞计数22.5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93%↑,淋巴细胞百分比2.6%↓。
• 查电解质:钾 3.39mmol/L↓,钙 2.00mmol/L↓。
背景知识——辅助检查:
• 1、血、尿、便常规,血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夏季高热惊厥,中毒症状重者应用冷盐水灌肠取大便 检查。
高热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的功能紊乱,以及脑缺氧细胞水肿,因 此控制体温是防止反复抽搐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药物降温 :
儿科较常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间隔4-6h使用。或用吲 哚美辛栓纳肛及安乃近滴鼻。
(2)物理降温 :
高热患儿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首先采用温水湿敷或用降温贴、冰袋等置 于患儿前额或大血管处等降温方法或行温水擦浴。温水擦浴是目前较为常用的 方法,其操作简单易行、无刺激、不过敏。
9.20.18:35 P1:体温过高。与感染或惊厥的持续状态有 关
• I1:遵医嘱给予赖氨匹林0.5g静推; • I2:协助进行物理降温;采用降温贴、冰袋等置于患儿前额或大血
管处降温或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观察体温 变化。 • I3:嘱患儿多饮水,出汗时协助擦汗及更换衣物。
高热惊厥护理查房【范本模板】
![高热惊厥护理查房【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fb82c1915f804d2a16c126.png)
内科教学查房时间: 2016年11月21日查房地点:儿科主持人:涂玉萍主讲人:陈佳琪参加人员:查房题目: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目的: 1、掌握高热惊厥的概念 2、掌握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 3、掌握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处理、预防和健康教育查房内容:一、病例资料介冯宣霖,男,2岁3月,住院号:03354,床号:24床。
因“发热1天,突发抽搐伴意识障碍40分钟”于2016年11月13日入院。
抱入病房,神清,精神萎靡,呼吸平稳。
一天前,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流涕、偶咳,厌食、乏力、精神不振。
40分钟前,患儿突发四肢抽搐,并摔倒在地,伴意识障碍、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持续时间约3-5分钟,患儿意识恢复.入院测T:38。
8℃,P:110次/分,R:25次/分,W:12kg。
舌红,苔黄腻,脉浮数.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Ⅱ度红肿,表面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
血常规示:WBC: 3.05×109/L,N%:56。
4%,L%:40。
4%,HGB:113g/L,CRP:1。
0mg/L。
中医诊断:急惊风——外感风热西医诊断:1、热性惊厥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入院后予儿科护理常规,急惊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抗感染,退热,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
现存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2、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3、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呼吸道堵塞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根据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1、发热的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为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可用温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
加强口腔护理。
每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
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
2、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一些柔软的物品.解开衣领,松解衣服, 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使气道通畅。
高热惊厥护理业务查房
![高热惊厥护理业务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8a2116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b.png)
• 3.吸氧 及时吸氧提高患儿血氧浓 度
• 4.降温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
护理措施
• 5.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抽搐发 作时防止坠止 舌咬伤,保持就诊安静。
•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 体征变化,并随时监测体温。
• 7.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正确 用药,防止药液外渗。
• 8.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及家 属的心理护理。
预防
• 1.注意增减衣物,预防上 呼吸道感染。
•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 疫力。
• 3.家中常备退热药物,体 温超过38摄氏度,及时 口服并就医。
谢谢大家!
THANKS
病情介绍
• 患儿,女,8个月,主因:发热2 天,抽搐2次与2021-3-15 10; 08分入院。入院前两天,患儿无 诱因出现抽搐,双眼上翻,四肢 僵硬,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持 续3分钟自行缓解,抽搐后测体温 38摄氏度,伴流涕,无呕吐,无 腹泻,给与退热药物治疗,患儿 体温仍有反复;3小时前,患儿再 次出现抽搐,持续3分钟自行缓解, 急来我院。
高热惊厥护理业务查房
• 1.概述 • 2.病情介绍 • 3.护理诊断 • 4.护理措施
• 5.健康指导 • 6.预防
定义
• 凡是小儿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 所导致38摄氏度以上发热时 出现的惊厥称小儿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 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在 体温骤生时,突然出现全身性 惊厥发作,意识突然丧失,多 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者斜 视,四肢僵直,牙关紧闭。发 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 时反复发作。
护理诊断
• 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时发生喉肌痉挛或意 障碍不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发生误吸引 起窒息有关系。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127190e676a20029bc642d21.png)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时间:2016年8月27日地点:急诊科医护办公室内容: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主持人:陈英华参加人员:全科护士陈英华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
热性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
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简要介绍一下后,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汤海燕: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1床,刘子媛,女,2岁,因“发热一小时,惊厥一次”拟诊为惊厥待查:高热惊厥于6月25号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40.7℃,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患儿神志清醒,热性面容,无皮疹,有寒战,四肢凉,心律齐,家属诉患儿在门诊就诊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立即予物理降温,10min后缓解。
入院后未有抽搐现象,腹软,无呕吐,大小便外观无异常。
入院后医嘱予一级、普食,头孢曲松、炎琥宁、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等检查,其中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80.9%。
患儿既往无家族遗传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现在是患儿入院的第2天,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现汇报如下:患儿至今仍有发热,无抽搐,无咳嗽,无皮疹,咽部充血,腹软,无呕吐,胃纳可。
根据患儿病情有以下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2、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时意识不清,可发生误吸有关?3、潜在并发症:脑疝与颅内压增高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生时意识障碍,可能跌伤或咬伤有关?5、恐惧与家长缺乏急救的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我对这个患儿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PPT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d273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7.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高热惊厥的概述 • 护理措施 • 护理效果评价 • 讨论与建议
01
病例介绍
患儿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01
02
年龄:3岁
性别:男
03
04
体重:15kg
身高:95cm
05
06
健康状况: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展望1
建立更加完善的护理流程和制度,确保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工作 更加规范和高效。
展望2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
展望3
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 提供更好的服务。
THANK YOU
医院在应对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 设备和药物配置不够完善。
改进措施与建议
措施1
加强患儿家属的教育和指导,让他们了解高热惊 厥的基本知识,减少恐慌和过度干预。
措施2
对护理人员进行高热惊厥急救流程的培训和考核 ,确保他们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措施3
完善医院应对小儿高热惊厥的设备和药物配置, 提高急救效率。
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展望
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性
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是 否稳定,是否有异常波动。
惊厥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观察患儿惊厥的发作频率是否降低,每次发 作的持续时间是否缩短。
患儿及家长护理效果满意度
调查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了解 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儿接受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 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护理
03
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性提 高,异常波动减少,说 明护理效果显著。
6.2一例小儿护理惊厥护理查房
![6.2一例小儿护理惊厥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9fb6965da45177232f60a2d7.png)
3. 物理降温的方法:体温高达 37.5-38.0℃以上时 , 应 给 予 温 水 浴 , 水 温 在 32-34℃, 患 儿 发 高 烧 时 , 体 温 >39℃时 , 用自制冰袋置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 血管处,或遵医嘱用药。
4.药物降温法:家中自备常用退烧药,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 洛芬混悬液(美林)。退烧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口味佳,易 于儿童接受。 [布洛芬是美国FDA唯一推荐应用于临床的非甾 体类抗炎药,服药后多饮水,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 ,以防受凉,1小时后复测体温,必要时6-8小时可重复使用。 ]
1.安定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中枢性肌肉松弛的作用。 2.安定用于静脉推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抑制。推注时速度 宜慢,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是高热惊厥的首先药物。现在 有文献报道安定静脉滴注比静脉推注效果好。 3. 6 个 月 以 下 不 用 ( 新 生 儿 忌 用 ) ; 6 个 月 以 上 , 每 次 0.1~0.3mg/kg(口服),每次0.25~0.5mg/kg(肌注、静推) ,每日3~4次;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对地西泮异常敏感,应 谨慎给药。30 天~ 5岁每分钟 0. 2 ~0 . 5mg ,最大限量5mg 。5岁以上每 2~5 分钟 1. 0mg,最大限量 10mg ,如需要在2 ~4小时内可重复使用。掌握从小剂量用起原则,不存在稀 释问题。
回顾高热惊厥相关知识
四、高热惊厥的分类
护理措施
P:有窒息的危险 I 1.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置牙垫, 防止舌咬伤。 2.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松解衣物。 3.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将舌轻轻拉出,防止舌后 坠阻塞呼吸道,牙关紧闭时,勿用力撬开 4.床边备急救物品,加床档,防止坠床,发作时 ,勿用力按压肢体,专人守护。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d0d1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6.png)
查房流程有待优化,以提高工作 效率。
下一阶段工作目标设定
提高护士对高热惊厥症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优化查房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举措
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团 队凝聚力。
定期组织团队培训和学习,提升团队成 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确保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急救设备操作演示
熟练掌握急救设备
熟悉并掌握急救设备的使 用方法,如吸氧装置、呼 吸机等。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维护 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 态。
正确使用急救设备
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 确地使用急救设备,以挽 救患者生命。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 护理查房
汇报人:xxx 2024-04-11
目录
•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回顾 • 高热惊厥相关知识培训 • 护理操作规范与技能培训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实施 • 环境优化与安全防范措施 • 总结回顾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 病情回顾
患者基本信息介绍
01
02
03
姓名、性别、年龄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的 消毒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消毒
效果。
对于特殊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医疗 器械,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殊
处理。
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策略部署
病房内应设置防护措施,如床 栏、防滑垫等,防止患者坠床 、跌倒等意外伤害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病房内设 施是否完好,及时维修或更换 损坏的设施。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诊断。详细询问病史,了 解发作时的症状与体征,结合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辅助检 查结果,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 病后即可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时间:2016年8月27日地点:急诊科医护办公室内容: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主持人:陈英华参加人员:全科护士陈英华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
热性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
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简要介绍一下后,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汤海燕: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1床,刘子媛,女,2岁,因“发热一小时,惊厥一次”拟诊为惊厥待查:高热惊厥于6月25号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40.7℃,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患儿神志清醒,热性面容,无皮疹,有寒战,四肢凉,心律齐,家属诉患儿在门诊就诊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立即予物理降温,10min后缓解。
入院后未有抽搐现象,腹软,无呕吐,大小便外观无异常。
入院后医嘱予一级、普食,头孢曲松、炎琥宁、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等检查,其中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80.9%。
患儿既往无家族遗传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现在是患儿入院的第2天,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现汇报如下:患儿至今仍有发热,无抽搐,无咳嗽,无皮疹,咽部充血,腹软,无呕吐,胃纳可。
根据患儿病情有以下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2、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时意识不清,可发生误吸有关3、潜在并发症:脑疝与颅内压增高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生时意识障碍,可能跌伤或咬伤有关5、恐惧与家长缺乏急救的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我对这个患儿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2、降温:及时松解患儿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应避免直吹对流风,体温达到38℃时,立即按医嘱使用退热药。
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如使用降温贴、头枕冰袋、温水擦浴,使超高热尽快降至惊厥阈以下,保护脑细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
3、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必要时给予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
保持环境安静,勿搂抱和摆动患儿。
4、保持静脉通路:静脉通路可以保证按医嘱准确及时地给予镇静剂、脱水剂、利尿等治疗。
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再次抽搐,要及时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
注意瞳孔、T、P、R、BP的变化,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
7、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裤、床单元整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指导其穿纯棉的衣裤。
8、备好抢救器械和药品,防止当惊厥出现持续状态,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时,能快速有效地施行心、肺、脑复苏操作。
9、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抽搐发作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四肢适当约束,抽搐牙关禁闭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10、做好家属的心里护理: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家长都极为担心,应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
陈英华护士长:讲的不错,哪位说一下什么是高热惊厥呢?护士赵艳彬: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高热等。
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
高热惊厥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有关。
遗传因素在高热惊厥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发热是引起高热惊厥发作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任何疾病或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体温的上升均可诱发高热惊厥,间断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与高热惊厥有着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有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和肠胃炎,病毒感染和沙门菌感染与高热惊厥有密切的关系。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陈英华护士长:讲的不错,接下来请欧阳润霞介绍一下高热惊厥的分类。
护士欧阳润霞: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
简单型:1)年龄:半岁至4岁之间,5岁以后少见。
2)发热: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至39.5℃时。
3)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
4)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
5)脑电图: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6)家族史: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复杂型:年龄>6岁,惊厥发作时体温<38.5℃,发作形势局限性,抽搐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
预后较差,约有1%~2%可转为癫痫。
陈英华护士长:回答的不错,一般来说,高热惊厥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且不会引起长期的并发症。
患有脑性麻痹、发育迟缓的儿童或患有某些神经疾病的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在高热惊厥后,可能更容易发展成癫痫(与高热无关的反复痫性发作)。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患儿和首次发作时不足12个月的儿童也更易发展成癫痫,尽管如此,这种风险依然很低。
那么谁来回答一下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护士曹玉梅: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牙关紧闭、呼吸暂停乃至面色、口唇发绀、四肢肌肉痉挛或不停地抽动。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而每次惊厥均有脑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细胞异常放电,加之惊厥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态,因此对中枢圣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的高热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惊厥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成正比。
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前的先兆症状有体温急剧上升、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心音亢进、脉搏细弱,有时甚至瞳孔缩小,既是发生抽搐的先兆。
这时应迅速采取止痉降温的措施,否则会因反复抽搐发作,可使脑细胞缺氧、水肿,导致脑损伤。
严重的脑细胞损伤的病人可转为癫痫。
陈英华护士长:作为一名年轻护士,曹玉梅回答的非常详细,根据临床表现,它的治疗方案也很好掌握,镇静止惊、脱水疗法、降温。
通过此次护理查房,我们大家都对高热惊厥有了深刻的认识,健康宣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平时要加强,首次高热惊厥发生后30%~40%的患儿可能再次发作,75%的患儿再次发作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90%在2年内。
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有很大损害,所以要避免反复惊厥而引起的脑损伤致智力障碍。
刘知兰你说说和家属宣教些什么有关预防的知识。
护士刘知兰:1、尽量避免发热因素: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
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一切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
2、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小儿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3、注意合理的饮食配置,增强孩子身体素质。
4、积极退热:一旦发热要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一下。
首先要服用退热药,目前的降温药品种很多,我科常用的是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栓。
5、加强对家属的急救措施指导,告知患儿家属一旦发生抽搐现象要及时处理,及时就诊。
陈英华:通过此次护理查房,我发现大家主动学习的意识都加强了,准备的很充分,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
不断增加自己的专科知识,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相关问题1.小儿高热惊厥和小儿癫痫有何区别小儿癫痫相对于小儿高热是一个无诱因的发作,而高热惊厥的发作一定跟发烧相关的。
2.到底是不是高热惊厥?患儿有高热抽搐史,发热,体温:40.7℃来院时有惊厥典型表现:神志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持续3-5分钟后自行缓解3. 此患儿时是什么性质的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
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1.此患儿3岁,有过一次高热抽搐史,既往体健。
2.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至>=39℃时。
3.惊厥持续约10秒钟至1分钟,发作1次。
4什么原因导致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原因可分为两类:按感染的有无,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
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1.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
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
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
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1.颅内疾病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
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
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
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
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2.颅外疾病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
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此类患儿的转归?1.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惊厥的基本护理知识,如保持安静的重要性等。
介绍患儿预后的估计及影响因素。
给予他们心理支撑,使之能与医务人员配合。
2.患儿出室时向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处理原则。
如高热惊厥的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应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及方法,讲解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
3.告诫家长感染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诱因,平时注意预防感染,特别是在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要注意流行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