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和冷却》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3加热和冷却-附知识点梳理(2)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3.加热和冷却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糖受热冷却后的形态变化。
描述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描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
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物体所做的事情。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铝片、竹夹、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茶叶、高锰酸钾、砂糖、蜡烛、火柴、牙签、玻璃、加热容器、铁垫圈、热胀冷缩的铜球。
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2.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3.点拨:这是用蜡笔做成的。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探索和调查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1.提问: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3.分小组制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一幅蜡画)实验制作4.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3、加热和冷却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进程与方法:1、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可以经过给铁球加热和冷却,看法固体的热胀冷缩。
知识与技艺:1、看法到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改植物体的形状外,也会改植物体的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消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温度计的任务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开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勇于大胆想象,勇于入手实际,体会迷信变化的丰厚多彩。
2、看法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迷信家重复实验和不时改良的结果。
3、喜欢用学到的迷信知识处置生活中的效果,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看法到加热和冷却会使物体的体积发作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先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学预备】1、〝小喷泉〞、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铁球、铁圈等〕、酒精灯、火柴、实验记载表、水槽、热水、湿抹布2、为每组预备:烧瓶、玻璃管、有孔的橡胶塞、冷水、热水、蓝墨水、塑料杯、气球3、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提问激趣师:同窗们,上节课我们学过〝加热和冷却〞的哪些知识,大家还记得吗?生:一些物体加热后变成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如:糖、巧克力、雪糕、冰……生: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作变化。
生:……师: 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影响物体的形状以外,还会对物体发生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讨第3课«加热和冷却»(二)〔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求,处置效果〔一〕研讨空气和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1、〝喷泉实验〞,引出疑问师:同窗们,在生活中你们都看到过喷泉吧?〔见过〕喷泉喷出的水柱怎样样?〔很美观〕明天教员也为大家做了个〝小喷泉〞,大家看:教员在烧瓶外面装了一些白色水,用橡胶塞塞紧瓶口,如今教员往这个烧瓶上倒热水,请大家细心观察。
〔教员演示〝喷泉实验〞:水从玻璃管中喷出来,构成一个小喷泉。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热和冷却的概念和基本过程;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物体加热、冷却的现象和变化;3.能够理解加热和冷却的应用,如冷暖气、制冰及暖水袋等。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电子课件或黑板、彩色粉笔、尺、温度计、烧杯、水、冰、锅、火柴等。
2.教具:–温度计、烧杯、水、冰、锅、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暖气片、一个冰箱、一包冰块或者一个电热水壶,让学生分别猜测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别的功能。
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温度变化和与生活相关的现象。
1.2 思考问题,激发兴趣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怎样才是最好的制冰、烧开水的方法? * 为什么夏天开了冰箱还是热? * 和外面大雪天气不同,为什么暖气片还是会发热?2. 学习环节2.1 冷却和加热的概念通过实际的物品,例如冰块、烧杯、水等物品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加热和冷却的概念。
可结合电子课件或实物进行展示,以便理解。
2.2 烧杯实验:观察水的加热变化给学生提供烧杯、温度计、火柴等物品,让学生自己操作烧水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老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提问,如:•烧杯里的水温度是多少度?•开始烧水时,水温的变化情况是什么样的?•烧开后,水的温度是否还在上升?2.3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记录可以以画图、写字等形式方式进行。
3. 总结环节3.1 知识回顾通过和学生交流,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3.2 思考提升对于加热和冷却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和思考。
例如暖气片、制冰和烧开水方法等。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成功点通过教学实验,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除了学习基本的知识外,还能够替学生打开科学实验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4.2 教学失败点在烧水实验中,若温度计的测量不准确,将会对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产生误导。
小学四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教案2.3加热及冷却苏教版本
[原创]《加热和冷却》教课方案教课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第二课时教课策略:[根源:ZXXK]新课程重申:亲自经历以研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门路。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供给充足的科学研究时机,并且一定成立在知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供给他们能直接参加的各样科学研究活动。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近的伙伴。
因此这一课要使学生认识液体、固体拥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认识热胀冷缩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由,就一定由学生自己去研究,亲自去经历,从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悉识。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液体、固体拥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用液体、固体的热胀冷缩解说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拥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经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并体验科学其实不神奇,科学就在身旁。
2、喜爱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良生活。
教课重难点:要点:固体、液体拥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发现液体拥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课准备:1、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铜球、铁圈等)、酒精灯、火柴、水槽(装冷水)、湿抹布第1 页2、每准:液体冷装置(形瓶20个、塑料管、胶塞,前需液柱高度)、杯20个、墨水、醋、酒精、食用油、橙汁、牛奶、冷水、暖(顶用到的水要前准好)。
3、用:瓶、插有弯玻璃管的胶塞、气球、空瓶子、水、滴管、球4、多媒体件(液体冷画需提早好序)、表(需提早打印好下)、前黑板上写好注意事5、前提示学生注意:①分播放音,音停,大家就停止。
②程中,假如允,要把再做一遍,真察和做。
教课过程: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在平时生活中,有多象是大家司空的,其实不被我注意。
但是常常在平时的象中,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同学有没有,在加装水的水的候,经常会看到什么象?同学仔察下边段像(出示开水的:水水,水溢出)。
加热和冷却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会做加热固体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固体的体积变化;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3、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一个固体体胀演示器、12个烧瓶、12个橡胶塞、12个玻璃管、8只气球、8只水槽、4瓶热水、8个大塑料杯、一桶红水。
8张记录表抹布、八根皮管、8只粉笔、洗衣粉、一只酒精灯2、课件、一张四上光盘四、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1、出示盛满水的烧瓶,问:瓶内有什么?再出示空烧瓶,问:这里面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吗?)2、接下来老师为你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介绍实验器材:这是一个装了小半瓶水的烧瓶,这是一根吸管,插在橡皮塞里,然后把橡皮塞紧紧地塞住烧瓶口,再倒一杯热水,把烧瓶放在热水里,注意观察3、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师:对!我做的就是喷泉的实验,谁能解释水为什么会喷出来?4、能具体猜想一下,是什么加热体积膨胀吗?假设1:水,瓶里除了水,还有什么吗?假设2:空气5、师:我们不妨再作一个大胆的猜测,板书时写上问号水受冷会怎样?空气受冷会怎样?5、师:我们先来研究水(二)、研究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1、多媒体显示:实验1:研究红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师:水加热体积膨胀冷却体积真的会收缩吗?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科学探究,不是靠多数压倒少数,要想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2、师:我们要让水受热和受冷,老师为你们每一组提供一杯热水,一水槽冷水。
我还为你们准备了实验的器材:烧瓶、有孔的橡皮塞、吸管,这些实验材料你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
教师备课: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教师备课: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在小学科学中,水的性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特别是在水的加热和冷却知识点上,更是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以保证教学效果。
本文就将分享一份小学科学中水的加热和冷却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理解温度的变化对水的状态的影响。
2.掌握水从液态到气态以及气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水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液体、固体、气体);2.加热和冷却对水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3.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模拟水的不同状态、水的热胀冷缩等现象。
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不同状态下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水的三种状态及转化(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教师讲解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然后采用示范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三种状态转化的过程:将水放在冰箱中冷藏,观察水的变化;将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3.加热和冷却对水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15分钟)通过多媒体或者实物,探究水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其状态和温度的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STEM活动,让学生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进一步体会温度对水状态和体积的影响。
4.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15分钟)讲解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如用来制造工艺品、热水器、水管等。
5.课堂练习(10分钟)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测试或练习题,测试学生掌握情况。
6.课后作业(5分钟)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布置一道与本节课程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研究在家中使用的水管与水龙头等水器,如何防止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了水的不同状态、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等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苏教版 (7)
《加热和冷却》的教学设计《加热和冷却》的第一课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教学模式:学习目标:1、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形变。
2、会做加热蜡烛的实验,观察蜡烛的形态变化。
3、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物体的固态和液态有了直观的感受,为学习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作了一定的铺垫,进一步感受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形变。
教学难点:知道导致物体形变的原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蜡烛、打火机、勺子、容器、纸。
教学活动:一、导入想一想:1、市面上,大家见到过多彩蜡烛和不同形状的蜡烛吗,它们是怎样制作成的,能用蜡烛画画吗?2、如何把用过的碎小的蜡烛再次使用,变废为宝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下面,我们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下。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三、教学过程课本第21页,加热和冷却的第一课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课件展示:(一)、活动一、制作蜡画出示一张中国糖画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用蜡烛代替糖来做蜡画,提问:如何制作蜡画?(二)活动二、如何将碎小的蜡烛变废为宝分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探索,小组讨论时,事先明确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小组内分小组长负责组织监督、记录员做好记录,所有组员推荐一名汇报员来进行交流展示,所有组员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与、发言;教师巡回指导。
先让学生思考怎么做,然后教师再分别出示制作蜡画和如何将碎小蜡烛变废为宝的实验步骤作为学生参考并对每组的汇报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
四、小组讨论活动一、制作蜡画活动二、如何将碎小的蜡烛变废为宝分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探索,小组内分小组长负责组织监督、记录员做好记录,所有组员推荐一名汇报员来进行交流展示,所有组员认真参与、积极发言。
最后,教师做点评。
通过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并回答,教师视情况做最后补充。
五、拓展训练:刚才我们通过做实验验证了加热和冷却对蜡烛形态的改变,通过物体形态的改变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通过加热也能使其形态改变的?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哪些你会了,哪些还不会?你能说说吗?七、作业设计:生产生活中,人们还可以通过冷热变化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做哪些事情?八、板书设计:(幻灯片)《加热和冷却》的第一课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总结:加热和冷却使蜡烛的形态改变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加热和冷却》教案-最新
6.学生阅读二氧化碳液化和汽化的资料。
三、研究物体的热胀和冷缩现象
1.研究固体的热涨和冷缩。
(1).实验:铜球加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观察实验。
(3)小组交流、探讨
(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5)小结:铜球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收缩。
2.研究液体的热涨和冷缩
教具
学具
糖、蜡烛、火柴、铁片、酒精灯、固体体胀器、水槽、烧瓶、细玻璃管、胶塞、吸管、气球皮、塑料空瓶、红水、热水
板书
设计
3..加热和冷却(1)
固体液体气体
热→胀冷→缩
作业
设计
1.举例说明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
2.举例说明加热和冷却后产生于糖相似变化的物体。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那些变化?
加热和冷却第1课时
第( 二 )单元 第_4课
课题
3.加热和冷却(1)
作课时间
10月23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通过做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课时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体积会产生变化。
难点: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和冷却时会发生体积热胀冷缩现象。
(1)提出问题:水加热和冷却后有没有类似铜球的变化?
(2)大胆提出假设。
(3)学生实验。
(4)学生交流、探讨
(5)汇报结果
3.研究气体的热涨冷缩
(1)提出问题:气体会热涨冷缩吗?
(2)学生实验
(3)学生交流、讨论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加热和冷却|苏教版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变小。
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2、经历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的过程。
3、经历用此装置探究醋、牛奶、老酒、橙汁、酱油等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水受热受冷过程中所发现现象的描述并尝试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课前准备:锥形瓶、橡皮塞、玻璃细管、红墨水、滴管、热水、冷水、水槽、三角板、牛奶、雪碧、醋、酱油。
教学过程一、实物展示导入同学们,我们平时烧水的时候,父母都会提醒我们不能装满,是为什么?(水开之后会溢出来)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实际操作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个小小的实验,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多媒体一一出示):锥形瓶、橡皮塞、玻璃细管、墨水、滴管、三角板、水槽、热水、冷水。
今天我们一起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遇冷会发生的变化(目标展示)。
师:请各小组阅读课本22页水加热冷却的实验步骤。
师:我们开始进行实验吧!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多媒体)①小组要分工合作。
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填好实验报告。
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填记录表2、师生一起边展示材料,一边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老师巡视、指导)师生小结:放入热水中,玻璃细管里的水上升现象,这是因为水遇热,体积膨胀。
(板书)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放入冷水中,观察玻璃细管里的水下降现象。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和实验步骤。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加热和冷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了解固体、液体、气体根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了解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了解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开展史。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创造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良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难点:发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打算)砂糖、易拉罐底、蜡烛、火柴、玻璃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话题“聚集〞商量: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你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创设情景:一块糖,加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呢?提出实验的要求:①先将蜡烛点着。
②将装有糖的锅放在蜡烛上。
在觉得可以作画的时候画出你们小组心中的画。
③注意分工合作,不要烫到手。
教师巡视学生做实验,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援助。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请各小组说出是在糖什么状态下开始作画的。
提问: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相似的变化。
请每人写在活动记录本上,并猜测描述出这个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整个状态的变化,并回家做实验加以验证。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方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看书上21页实验进行商量。
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
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利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指导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可以认真看书上的方法〕。
《加热和冷却作业设计方案》
《加热和冷却》作业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
加热和冷倒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涉及到热能的传递和转化。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加热和冷却现象的理解,掌握相关观点和原理。
二、设计目标:
1. 了解加热和冷却的定义和原理;
2. 能够区分不同的加热和冷却方式;
3. 掌握加热和冷却的计算方法;
4. 能够应用加热和冷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设计内容:
1. 加热和冷却的定义和原理讲解;
2. 不同加热和冷却方式的介绍及比较;
3. 加热和冷却的计算方法演示;
4. 加热和冷却实例分析。
四、设计步骤:
1. 学生自主进修加热和冷却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原理、方式和计算方法;
2. 教师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讲解和示范;
3. 学生进行加热和冷却的练习和实践;
4. 学生进行加热和冷却实例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设计评判:
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加热和冷却的定义和原理;
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加热和冷却方式,并能够诠释其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加热和冷却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4. 学生能够应用加热和冷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实验报告。
六、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加热和冷却的观点和原理,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提高物理进修的兴趣和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息加深对加热和冷却的理解,为将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实验课程: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科学教案
小学实验课程: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科学教案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2.掌握实验方法,培养观察、研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科学实验。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喝的热水是怎么来的?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喝的凉水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将做一个实验,来观察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2.实验操作(1)实验步骤:a.实验前准备:准备好透明玻璃杯、水龙头、手套、电热板等。
b.将玻璃杯放在电热板上,并倒入温度较低的自来水。
c.开启电热板,将水加热至沸腾状态,观察水的变化。
d.将玻璃杯从电热板上取下,放在桌面上,观察水的变化。
e.取下玻璃杯并将其放在冷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2)实验注意事项:a.在热水时,注意安全,要戴手套。
b.在加热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观察,避免烧坏电热板。
3.实验结果(1)加热过程中,水温上升,水面产生气泡,直至沸腾并蒸发。
(2)放置在桌面上时,水温逐渐下降,气泡消失。
(3)放置在冷水中,水温快速下降,水面出现水气。
4.实验总结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加热物质能使其温度上升并蒸发。
(2)凉物质时,温度逐渐下降。
(3)加热和冷却物质时,会产生不同的物理变化。
5.实验应用(1)将实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了解饮用水的处理方式,明确煮沸、滤净水等操作的意义。
(2)将实验应用于物理学中,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对于后续学习物理学理论有启发作用。
四、教学反思本次实验采用了观察法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总结的方式培养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加热水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戴上手套,避免烫伤和其他危险。
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不仅领悟了科学实验精神,而且加深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他们将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科学原理,发展创新思维,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苏教版科学四上《加热和冷却》教学实录
苏教版科学四上《加热和冷却》教学实录加热和冷却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会做加热固体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固体的体积变化;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3、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一个固体体胀演示器、12个烧瓶、12个橡胶塞、12个玻璃管、8只气球、8只水槽、4瓶热水、8个大塑料杯、一桶红水。
8张记录表抹布、八根皮管、8只粉笔、洗衣粉、一只酒精灯2、课件、一张四上光盘四、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1、出示盛满水的烧瓶,问:瓶内有什么?再出示空烧瓶,问:这里面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吗?)2、接下来老师为你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介绍实验器材:这是一个装了小半瓶水的烧瓶,这是一根吸管,插在橡皮塞里,然后把橡皮塞紧紧地塞住烧瓶口,再倒一杯热水,把烧瓶放在热水里,注意观察3、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师:对!我做的就是喷泉的实验,谁能解释水为什么会喷出来?4、能具体猜想一下,是什么加热体积膨胀吗?假设1:水,瓶里除了水,还有什么吗?假设2:空气5、师:我们不妨再作一个大胆的猜测,板书时写上问号水受冷会怎样?空气受冷会怎样?5、师:我们先来研究水(二)、研究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1、多媒体显示:实验1:研究红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师:水加热体积膨胀冷却体积真的会收缩吗?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科学探究,不是靠多数压倒少数,要想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2、师:我们要让水受热和受冷,老师为你们每一组提供一杯热水,一水槽冷水。
我还为你们准备了实验的器材:烧瓶、有孔的橡皮塞、吸管,这些实验材料你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加热和冷却的基本概念;2.掌握加热和冷却的表现形式和方法;3.能够区分不同物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主、思维导入为辅;2.展开讨论,增强合作意识;3.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分配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现象;3.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惊喜与收获。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认知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通过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加热和冷却的概念,开展初步认知。
第二步示例实验示范实验:通过示例实验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加热和冷却的表现形式。
选择一些常见物体,如水、金属、石头、纸张等,用水杯和温度计进行实验。
第三步讨论加热引导学生在示范实验后,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问题包括:1.在实验中,加热后水的温度变化如何表现?2.如何让水温度升高?第四步讨论冷却在讨论加热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冷却的讨论。
讨论问题包括:1.在示范实验中,冷却后水的温度变化如何表现?2.如何让水温度降低?第五步课后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加热和冷却相关练习,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加热和冷却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效果评估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单独练习和课堂问题回答来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学习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将学生的表现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快速的认识加热和冷却的概念;2.讲解时,要深入学生的思想,并适时地提醒、激励他们;3.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因为互相讨论能够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四、总结本教学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加热和冷却知识点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惊喜与收获,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与热爱。
用实验教案学习水加热和冷却变化
用实验教案学习水加热和冷却变化。
一、实验教学目的在学习水的性质和特点时,我们需要自己动手实验才能更好地理解。
本次实验教案将通过两次实验,分别演示水的加热和冷却变化,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的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
二、实验材料1.水杯:用于装水,承受高温或低温。
2.玻璃棒:用于搅拌水,加速变化过程。
3.温度计:用于测量水温。
4.热水器:用于加热水。
5.冰箱:用于冷却水。
6.计时器:用于计时。
三、实验一:水的加热变化1.实验步骤1)将水杯装满水。
2)将热水器加热到100℃。
3)用玻璃棒搅拌水,使温度均匀分布。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记录结果。
5)在不断搅拌水的同时,记录水温每10秒的变化,直到水热到100℃为止。
6)关闭热水器,等待水温逐渐降低,再次记录水温每10秒的变化,直到水温降到室温为止。
2.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水的加热变化规律如下:1)水的初始温度是室温,一开始加热时,温度上升得比较缓慢,但在一段时间后速度会加快。
2)当水加热到100℃时,水就开始沸腾了。
3)关闭热水器后,水的温度开始逐渐降低,降温速度比较缓慢,直到温度回到室温。
4)通过定期记录水温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温的变化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水分子在受热后会更加活跃,分子速度增快,温度也会随之上升。
三、实验二:水的冷却变化1.实验步骤1)将水杯装满水。
2)将水杯放进冰箱中。
3)用玻璃棒搅拌水,使温度均匀分布。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记录结果。
5)如果发现水开始结冰,则将水杯取出冰箱。
6)在不断搅拌水的同时,记录水温每10秒的变化,直到水温降至0℃。
7)关闭冰箱,等待水温逐渐升高,再次记录水温每10秒的变化,直到水温升到室温为止。
2.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水的冷却变化规律如下:1)水的初始温度是室温,开始冷却时,温度下降得比较缓慢。
2)当水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结冰,温度停止下降。
3)关闭冰箱后,水的温度开始逐渐升高,升温速度比较缓慢,直到温度回到室温。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最新
第( 二 )单元 第_7课
课题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
作课时间
11月8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
2.能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课时教学
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具
学具
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盘子、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块、盐
(2)学生实验、交流。
3.研究雾的成因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
(3)讨论:杯中的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什么?是水蒸气吗?水蒸气有颜色吗?
小结: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小的水珠,它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
教学反思
用实验说明我们见到的自然现象,学生学得兴致很高。提出了很多相关的自然问题,老师又让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这些问题,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空间。学生提出问题又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是本课的一特色。
(2)自然界水的三态变化问题。
(3)自然界你还见过哪些水的变态形式。
二、模拟雨、霜、雾的形成
1.研究雨的成因。
(1)雨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做适当解释,并放多媒体。
(3)学生了解了雨的形成。
(4)制作模拟雨的形成过程。
(5)学生讨论、交流
(6)学生实验
2.研究霜的成因
(1)教师演示、介绍实验方法。
板书
设计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
水→气态云雾雨露霜雪冰
液态
固态
作业
设计
1.举例说明我们见过自然界哪些形态的水?
实践操作:小学四年级水加热和冷却变化教案
实践操作:小学四年级水加热和冷却变化教案。
1.教学目标(1)能够讲述水加热的过程和冷却的过程;(2)能够区分水从液态到气态、固态的变化过程;(3)理解水加热和冷却是物质发生的一种状态变化,而其本质仍然是同一物质。
2.教学内容(1)水加热的过程;(2)冷却变化的过程;(3)水从液态到气态、固态的变化过程。
3.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水加热和冷却的过程,讲解液态、气态、固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和观察物质的状态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
4.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不妨以一些问答或者小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水能够发生状态变化的好奇心。
(2)讲解: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图表或者视频的方式讲解水的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同时解释液态、气态、固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学生打下基础。
(3)实验:通过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展示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过程。
例如,可以让学生亲手进行将水烧热、冷却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水的状态变化。
(4)小组讨论: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水加热和冷却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探究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
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与水加热或冷却相关的实际应用,如洗澡、做饭等。
(5)归纳总结:老师可以让学生从实验中抓住关键点,加深对这些内容的巩固。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按照类比和比喻,将内容延伸拓展,填补属于自己的知识空缺。
5.总结水加热和冷却变化是一种常见现象,在小学阶段就要让孩子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使用这份小学四年级水加热和冷却变化教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进行相关思考和探究。
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加热和冷却》课件
加热和冷却的方式与速度
加热方式
不同的加热方式(如电热、燃气热、 红外线加热等)会对物体的加热速度 和均匀性产生影响。
冷却方式
加热和冷却速度
加热和冷却速度越快,物体温度变化 越剧烈。快速加热或冷却可能导致物 体内部产生应力,甚至引起材料性能 的变化。
冷却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到物体的冷却 速度和效果。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 冷却、强制风冷、液冷等。
热管技术
利用热管内部工作液的相变和热对流实现热量快速传递,具有高效、 紧凑、可靠等优点,可用于各种需要高效传热和散热的场合。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智能化控制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对加热和冷却过程的 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
多场协同控制
将热、力、化学等多场因素协同考虑,实现对复 杂系统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冷却在食品保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延长食品 的保存期限。
详细描述
通过降低食品温度,可以减缓食品的腐败和变质过程。在超 市的冷藏区域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冷却技术被广泛应用,以 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电子设备散热
总结词
冷却对于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过热损坏。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也冷却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散去, 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冷却方法。
注意冷却介质的选用
0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如水、冰、酒精等,并确保其
质量和纯度。
防止冷却过度
03
在冷却过程中要控制温度,避免过度冷却导致设备损坏或其它
安全问题。
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前检查
在开始加热或冷却操作前,应先 检查设备和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教案)
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教案)教案: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在加热后会发生的变化;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水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变化;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取知识;3. 学生学会合作并分享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滚烫的水和冷水、水杯、温度计、计时器、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模板;2. 学生准备:笔、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分成小组进行,每组需要用手指着水杯表面感受温度,猜测水杯里面的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通过感受和猜测,学生可以引发对水的加热和冷却现象的讨论。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水的加热冷却现象。
让学生了解水加热后的温度会增加,水变热;当水冷却后,温度会降低,水变冷。
3.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份实验材料。
每组从水龙头里获得冷水和开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种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随后,借助计时器,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当水的温度接近室温时,停止测量。
学生们可以用实验记录表的形式记录温度的变化。
4. 实验结果整理(15分钟):学生将实验记录整理成图表,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他们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水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学生可以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哪一种水加热速度更快?哪种水冷却速度更快?5. 实验报告(1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报告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图表展示、数据分析、实验心得等等。
六、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水的加热和冷却相关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喜欢喝热水?为什么我们在夏天的时候愿意喝冷饮?七、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讨论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生实验过程,填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填写实验结论
4、实验现象:给红色水加热前后,透明塑料管中液面(上升或下降)了厘米;
红色水放入冷水里冷却,透明塑料管中液面又会(上升或下降)。
5、实验结论:给水加热,水的会变大。冷却水,水的会变小,水也是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热胀冷缩现象)
2、学生仔细看实验步骤,(课件上)并讨论分工。
实验步骤:先把气球套在塑料瓶上,为保证瓶内空气的密封,还可用皮筋缠绕一下。把塑料瓶放入热水里,用热水给瓶内空气加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把塑料瓶放入冷水里冷却,观察空气冷却后,气球的变化。
3、学生实验过程,填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填写实验结论
4、实验现象:把塑料瓶放入热水里加热,气球体积;把塑料瓶放入冷水里冷却,气球体积。
教师小结:看来,加热和冷却对水的体积还会产生影响。红墨水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液体的热胀冷缩。
6、出示温度计,问:为什么温度计遇热液面升高,遇冷下降呢?介绍温度计的发明。
实验三:研究空气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固体铜球热胀冷缩,液体水也热胀冷缩,那么空气加热体积膨胀,冷却体积也收缩吗?
加热和冷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体积;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史。
4、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体积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课件、9个固体体胀演示器、9个烧瓶、9个橡胶塞、9个玻璃管、9只气球、9只水槽、2瓶热水、9一桶红水、9张记录表 抹布、9只酒精灯、乒乓球。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你们喜欢运动吗?知道我国的国球是哪一种运动项目吗?出示一个乒乓球,并提问:乒乓球里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吗?)
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这样的乒乓球还能使我国体育健儿获得好成绩吗?现在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瘪的乒乓球,用了影响成绩,扔了又可惜,你能帮我国的体育健儿们找到一个快速的让它鼓起来的方法吗?大家快点讨论讨论想想办法吧。
学生回答并动手让乒乓球鼓起来。
生:把它们放到热水里。
提问:为什么把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就能让它鼓起来呢?有人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吗?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加热和冷却
探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铜球(固体)
水(液体)
空气(气体)
热胀冷缩: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在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六、教学反思:
(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一:给铜球加热或冷却,观察铜球加热或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1、介绍实验器材:铜球、铁圈和酒精灯并且铜球、铁圈是配套的,他们有一个特点,铜球恰好能从铁圈中通过,也就是说,铜球的体积只要变大一点,它将不能通过铁圈。(让学生自己发现)
2、学生仔细看实验步骤,并讨论分工。
实验步骤:加热前,试试铜球恰好能从铁圈中通过。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观察铜球还能通过铁圈吗?放入冷水里冷却,观察铜球冷却后,它能通过铁圈吗?
3、学生实验过程,填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填写实验结论
4、实验现象:加热前,铜球能通过铁圈;加热后,铜球(能或不能)通过铁圈;放入冷水里,铜球又(能或不能)通过铁圈。
5、实验结论:给铜球加热,铜球的会变大。冷却铜球,铜球的变小,铜球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二:给水加热或冷却,观察水加热或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三)、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1、揭密:瘪的乒乓球,怎么鼓起来的?
2、夏天的时候,自行车为什么不能打太足的气?
3、很多的家庭贴着墙砖,在贴墙砖时要注意什么?
4、为什么要预留铁轨缝隙?
5、冬天电线为什么绷得紧?夏天松?(多媒体出示)
6、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
烫牛奶时,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教师实验,学生发出疑问。
1、介绍实验器材:一只装有染成红色水的小瓶。透明塑料管,水槽。
2、学生仔细看实验步骤,并讨论分工。
实验步骤:我们先在透明塑料管当前液面位置贴上标签。再把装有红色水的小瓶放入水槽中,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透明塑料管中液面的变化,在透明塑料管现在的液面位置再贴上一个标签。用尺量出两次标签的距离。
5、实验结论:给空气加热象)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实验学习到了铜球、水和空气会热胀冷缩,仅仅这三个实验能不能证明所有物体都会热胀冷缩呢?能不能证明铜球、水和空气在任何时候都会热胀冷缩呢?
最终结论:大多数物体,在加热温度升高时,是体积变大的,在冷却温度降低时,是体积缩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