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合集下载

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鲁科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孙凤香济南市第三中学一、教学内容:鲁科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线: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热)→如何测定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反应热的测定)→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三、学生分析:通过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认识到化学键的改变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量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

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高中生较强的独立性和成熟感,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承认,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含义。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通过查阅资料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热力学处理问题时采取宏观的方法,不需要知道其变化的细节,而只需要知道其始态和终了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并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讲述]:1、各种燃料的化学能在燃烧过程中转化为热能,给人类社会提供了巨大能量,保证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2、现在人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面临着日渐枯竭的危险,同时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又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因此,研究化学,不仅要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要研究伴随着物质变化而发生的能量变化。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其中大部分是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化学反应所释放的热量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们应该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定量的了解。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4一单元第1课《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4一单元第1课《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1课《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理论知识的科学美。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中焓变的简单计算。

3重点难点
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活动】反应焓变的计算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1、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
l D.+92.3 kJ/mol。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一、教学内容: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这节重点介绍盖斯定律,是对上节课讲的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进一步深化。

在本节学完之后对化学反应中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热的求算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知识支持。

三、设计思路:先介绍有些反应焓变很难直接由实验测得,进而引入盖斯定律,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自己认识和理解盖斯定律。

通过习题练习总结规律,最后应做一定量的巩固训练,本节课即以完成。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

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五、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1、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2H5OH(l)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

找同学板书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掌握学情.。

(2)18g葡萄糖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280.4kJ热量。

新课过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的能够测量,有的不能测量。

比如将一些生成不稳定物质的化学反应,例如由 C → CO,CO或多或少的要转化为CO2,还有一些反应进行的比较慢,要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肯定不能测量。

对于这样的反应热,我们就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反应焓变的计算自主学习请学生们先看书P7~P8关于盖斯定律的内容。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4)(1)2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4)(1)2

4、反应热的计算公式 Q= - C(T2 -T1)=- C0m(T2-T1)
C—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温度每 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 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1K所吸收的热量 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 C0—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 T—热力学温度,也叫开尔文温度, 热力学温度,也叫开尔文温度, 单位为k 单位为k,T(k)=t(0c)+273.15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相 同 能量变化 ΔH 点 反应物的量 不 同 点 生成物的量 反应热 的含义 燃烧热 放热反应 ΔH<0 , 单位 kJ/mol 1mol可燃物 1mol可燃物 不一定是1mol 不一定是1mol 101kPa时 1mol纯 101kPa时,1mol纯 完全燃烧生成 物质完全燃烧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稳定氧化物时放出 稳定氧化物时放出 的热量; 的热量;不同的物质 燃烧热不同 不一定是1mol 不一定是1mol 1mol H2O 酸碱中和生成 1molH2O时放出的热 量;强酸强碱间的中 和反应中和热大致相 约为57.3kJ/mol 同,均约为57.3kJ/mol 中和热
三、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 同的。 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 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H=H(反应产物)- H(反应物) (反应产物) (反应物)


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 为 )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为 )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4)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4)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 教案 (鲁科版选修4)【典例精析】例1. 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石墨)+O 2(g)==CO 2(g) ΔH=-393.51kJ/mol 、②C(金刚石)+ O 2(g)==CO 2(g)(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2) 由生成反应的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3) 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焓变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热焓及焓变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符号:Q2.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

3.单位:J/mol 或kJ/mol4.分类: 燃烧热:在101kPa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水时所产生的反应热 5.测定:(1) 仪器:量热计(2) 表达式:Q=-C(T 2-T 1)或Q=-Cm(T 2-T 1)焓: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符号H 单位:kJ/mol 或J/mol焓 变1. 定义: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2. 表达式:△H=H (反应产物)-H (反应物)3. 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4.意义:表明了物质变化情况,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书写注意事项5.焓变的计 算ΔH=-395.41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得到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石墨)== C(金刚石) ΔH=-1.90kJ/mol说明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作为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金刚石中,也就是等质量的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高。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反应热?2、什么是中和热?如何测定中和热?【引入新课】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能量正如质量一样,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物质具有的这个能量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为此,科学家们定义了一个称之为“焓”的物理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物理量。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一)焓与焓变【阅读预习】1、焓和焓变分别是用来描述什么的物理量?2、反应焓变与反应热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该关系成立?【板书】1、焓(H ):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注意】① 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与密度相似【板书】2、焓变(△H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是用来描述反应热的物理量。

(1)单位:J•mol —1或kJ•mol —1 (2)表达式: △H=H (反应产物) — H (反应物)【学生分析】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吸收能量。

放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释放能量。

【板书】△H>0 或“+”反应放热(3)△H△H<0 或“—”反应吸热(4)对于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若只存在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表示为:Q p =△H (Q p 为等压反应热)【投影】我们可以借助于反应焓变示意图来理解反应焓变与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示意图△H = ∑E(反应产物) —∑E(反应物)焓【过渡】我们以前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仅表示物质的变化,没有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表示出来。

如果既要将物质变化表示出来,也要将能量变化表示出来的话我们就要借助于热化学方程式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材编写意图>:本节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为主线索,首先定义反应热的概念,并介绍定量测定反应热的试验方法,使学生对定量描述反应的热效应有总体认识;其次针对一种常见的反应条件(等温、等压)介绍其反应热——焓变的概念与计算,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化学热力学定量处理反应热效应的一些重要思想和方法。

出于定量描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介绍了热力学规定的描述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为了定量计算反应的焓变,尤其是为了通过理论方法获得无法实验测得的反应焓变,本节介绍了重要的盖斯定律。

本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有所了解,并了解在实际研究或生产中计算反应热的一种重要方法,使他们对化学热力学产生兴趣。

<本节教材内容的知识框架>:【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中和反应热的要点,测定中和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⑶掌握盖斯定律,并能进行有关发应热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

2.通过中和热测定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及方法,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反应焓变的定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热力学的严谨性及其意义。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 教案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 教案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想.质疑”等活动,训练同学的思维力量;(2)通过“活动探究”等实践活动,对同学进行定量试验的基本训练;(3)通过“沟通研讨”等同学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培育同学的动手、动脑力量以及猎取、分析处理、归纳信息的力量;(4) 通过阅读“拓展视野”“资料在线”“方法导引”“追根寻源”等资料,扩高校生的学问面,增加同学全面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进一步了解化学的争辩特点,激发学习的爱好,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教学过程】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由盖斯定律可知,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因此可利用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通过代数的加减来求得某一反应的热效应。

但运算时必需留意,欲消去的物质的种类、状态均应当相同。

一、反应焓变的计弃1.盖斯定律定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

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过程无关。

化学反应H 2(g)+21O 2(g)=H 2O(l)可看作由以下两步完成:其中,H 2(g )+O 2(g )= H 2O (g );△H 1=-241.8kJ/molH 2O (g )=H 2O (l );△H 2=-44.0kJ/mol依据盖斯定律可得:△H=△H 1+△H 2=-285.8kJ/mol2.盖斯定律的应用:对于无法或较难通过试验测得反应焓变的反应,可应用盖斯定律计算求得。

3能否依据热化学方程式求参与反应的某物质放出或吸取的热量?答案:能。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确定1 mol 该物质参与反应时的焓变,再乘以其物质的量即可 。

【探究新知】 焓变的计算1、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求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应与ΔH 的数值成____比例关系,焓变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呈同比例转变,因此可将焓变看做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应的焓变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教案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设计理念】《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对象是对化学感兴趣并将升入大学学习理科的学生,本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在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介绍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本节课首先通过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介绍《化学反应原理》的学科观念。

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整体设计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着力与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体现趣味、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的学习,已经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具备了本节课科学探究的基础。

通过课下调查发现,学生习惯沿用《化学必修》的学习方法,对文字性的概念仅停留在知道、记住的水平,感到抽象、枯燥无味。

通过和高年级同学交流,大多感到《化学反应原理》较难理解,不知道如何学习本模块内容.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反应热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实验展现出来,初步建立探究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的含义及其研究方法。

2.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体会如何实验方法研究反应热。

3。

能够从物质变化和化学键的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反应热.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深入体会温度对反应热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认识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反应热的含义、中和热的测定;难点:反应热的含义.【教学环境】实验、学案、多媒体【教学方法】回顾梳理-—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点拨引领--总结归纳——拓展提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体会:通过视频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初步介绍学科观念。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点燃镁条;2。

冰袋的奥秘:氯化铵氢氧化钡用结实的塑料袋代1.观察,思考能量的转化形式。

高中化学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2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2鲁科版选修4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归纳,积极思考,联系新旧知识
过渡,引起学生思考
链接高考
(08山东卷)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
C3H8(g)==CH4(g)+HC≡CH(g)+H2(g)△H1=+156.6kJmol
拓展视野,感悟历史人物的魅力
引入化学史,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过度引入
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由盖斯定律可知,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因此可利用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通过代数的加减来求得某一反应的热效应。但运算时必须注意,欲消去的物质的种类、状态均应该相同。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小组合作能力
各小组讨论研讨盖斯定律的理解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
组装实验装置;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培养动手能力及实验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讲述
•某人从山下A到达山顶B,无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还是坐缆车直奔山顶,其所处的海拔都高了300m。
达标拓展作业布置
见学案
课件展示作业布置
第10页:第2、3题
练习
巩固本节知识点
板书设计
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张PPT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张PPT

实验视频:
复习回顾铝热反应的实验,观察实 验现象,并由此总结化学反应的特 征。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 生成,有能量变化
演示实验: 将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钡晶体混合 于小烧杯中,迅速用玻璃棒搅拌, 并将小烧杯放置滴有水的玻璃片上,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⑴反应混合物呈糊状物
⑵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⑶烧杯和玻璃片之间的水结冰粘结
溶液初始 溶液最高 反应热
验 (各 40ml ) 温度T1 温度T2 组
1 1.0mol/L的盐酸 1.0mol/L的 NaOH溶液
2 1.0mol/L的硝酸 1.0mol/LKOH溶 液
3 1.0mol/L的盐酸 1.0mol/L的KOH 溶液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对 反应的加热
(3)快速将烧杯中的碱液倒入量热计中,盖好杯 盖,匀速搅拌,记录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T2。 (4)数据处理:溶液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假 设溶液的比热等于水的比热并忽略量热计的比热 容,据溶液温度的升高,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各组按要求实验记录数据计算各反应的反应热
试 实验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 个仪器是 搅拌器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偏小”或“无影响”)。 ( 4 ) 实 验 中 改 用 60mL 0.5 mol·L-1 盐 酸 跟 50mL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 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问题与讨论:
1、量热计的基本构造是怎样 的?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测定反应热的理论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中各个符号代表什么含义?

枣庄三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枣庄三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出于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介绍了热力学规定的描述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为了定量计算反应的焓变,尤其是为了通过理论方法获得无法实验测得的反应焓变,本节介绍了重要的盖斯定律,本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有所了解,并了解在实际研究或生产中计算反应热的一种重要方法,使他们对化学热力学产生兴趣.一、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是鲁科版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本课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有所了解,并了解在实际研究或生产中计算反应热的一种重要方法,使他们对化学热力学产生兴趣。

第2课时在学生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让学生先自己分析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遇到的问题,从而再归纳、扩展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避免填鸭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启迪.进行盖斯定律的教学时,要抓住盖斯定律的本质,掌握盖斯定律的应用,能利用盖斯定律对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本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释化疑点"的基本原则,牢牢抓住本课时教材的知识线、情景线、问题线、活动线和学生认知发展线进行教材分析,准确进行教学定位,灵活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于概念教学的“建构性”要求,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建构的全过程,以“知识、情景、问题、活动"四者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为突破口,以“建立概念、巩固概念和提升概念”为教学主要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多环节的设置教学台阶,力图实现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大致确立了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反应焓变的定义及热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热力学的严谨性及其意义。

2.以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使学生对盖斯定律的学习从直觉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3.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4.提高对热化学方程式内涵的认识,理解热量与物质的量的紧密联系。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4-鲁科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4-鲁科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深度思考1.同质量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为什么?答案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因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亮,转化成的光能多,故放出的热量少。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答案(1)×(2)√(3)×(4)×(5)×(6)×解析(5)(6)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递进题组反应热的基本计算方法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D2.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

高中化学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鲁科版选修4

第1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响的热效应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响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响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响条件有关;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响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通过反响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响热和反响焓变的关系;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响焓变,了解反响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响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响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比照、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反响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响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反响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响焓变的计算。

教学难点:反响焓变的计算课时安排:共五课时(新课3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响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响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响分为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

【板书】第1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响的热效应【投影】【提问】常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有哪些类型?【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响: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响 ②酸碱中和反响③燃烧反响 ④多数化合反响常见的吸热反响:①多数分解反响,如CaCO 3 高温CaO+CO 2↑②2NH 4Cl 〔s 〕+Ba(OH)2·8H 2O 〔s 〕=BaCl 2+2NH 3 ↑+10H 2O③C(s)+H 2O(g) 高温CO+H 2 ④CO 2+C 高温2CO【讲解】注意:化学反响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响条件〔加热或不加热〕没有关系。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热效应(第1课时)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热效应(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热效应(第1课时)导学案鲁科版选修4-4对反应热效应的定量表示一、知识连接1、反应热的概念:符号:单位:注意:2 .焓变的概念:符号:单位:注意:3.热化学方程式(1)表示意义:(2)书写注意事项:二 典型例题及练习1.(A 级)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B 级) 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N 2↑+4H 2O +Cl 2↑+2O 2↑+Q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3.(B 级)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 水蒸气放热241.8 kJ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1 g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 ,则反应H 2(g)+21O 2(g)===H 2O(l)的ΔH = kJ ·mol -1。

4.(B 级)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放出44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 4(g )+4O 2(g)===2CO 2(g)+4H 2O(l) ΔH =+890 kJ ·mol -1B.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 ·mol -1C.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 ·mol -1D.1/2CH 4(g)+O 2(g)===1/2CO 2(g)+H 2O (l) ΔH =-890 kJ ·mol -15.(C 级)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2>ΔH 1的是 ( ) A.2H 2(g)+O 2(g)===2H 2O(g) ΔH 1 2H 2(g)+O 2(g)===2H 2O(l ) ΔH 2B.S(g)+O 2(g)===SO 2(g) ΔH 1S(s)+O 2(g)===SO 2(g) ΔH 2C.C(s)+21O 2(g)===CO(g) ΔH 1 C(s)+O 2(g)===CO 2(g) ΔH 2D.H 2(g)+Cl 2(g)===2HCl(g)+ΔH 121H 2(g)+21Cl 2(g)===HCl(g) ΔH 2 6.(C 级) 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 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 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 QB.QC.2 QD.5 Q重视基础 形成知识规律1.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点,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这是由于各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不同的;(2)反应中能量守恒;(3)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热反应;反之则是吸热反应。

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案(鲁科版选修4)

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案(鲁科版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教材分析:本节首先通过中和热的定量测定,介绍了化学反应伴随着的能量变化,从能量(热量)变化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就是热化学。

又结合高一必修二第二章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初步介绍,也就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了热化学的基本概念——焓变。

既然化学反应同时含有能量的变化和物质种类的变化,所以要有新的化学用语来表示,引出了热化学方程式。

并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引出了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无论是通过一步完成还是通过几步完成,只要产物种类状态确定,那么反应焓变也是确定的。

二、教学设计及思路:本节教学内容计划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中和热的定量测定这一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中和热的概念,感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测量难度。

指出研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方法,应该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第二课时通过复习高二所学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对比、迁移、建构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焓变,明确焓变与反应吸热和放热的关系,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三课时,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练习热化学方程式,掌握盖斯定律。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

2.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变化的2:2O学生讨论,思考,交流,讨论。

化钠这一中和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如何给中和热下一个定义。

化学: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鲁科版选修4)

化学: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鲁科版选修4)

第一节化学反应地焓变本节教材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中地能量变化地知识基础上,对反应热进一步深化认识,引入含地定义,再进一步分析化学反应中地物质地焓变,最后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中涉及物质变化及焓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地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地反应热及焓变.(2>了解焓地定义,了解化学过程中地焓变,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地书写.<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地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过程分析地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2>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起探索未知知识地兴趣,体验探究未知世界地乐趣.(2>体验概念地形成过程,感受理论知识地科学美.(3>增强认识科学世界地信心.二、教学分析本课时地重点、难点放在对焓地理解及热化学方程式地书写上.三、重点、难点1.知识上地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焓、焓变地含义;焓变与化学反应吸热、放热地关系;热化学方程式地书写.知识难点:焓地概念地理解;热化学方程式地书写.2.方法上地重点、难点学习焓以及焓变这些比较抽象地概念,要通过具体实例提出问题、分层剖析、形成概念.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引申法,问答法,阅读法,讲练法.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课题】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地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地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地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地总能量>生成物具有地总能量2、你所知道地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地总结吗?多数地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地反应、水煤气地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地总能量<生成物具有地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地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地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地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地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能量地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地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一、化学反应地反应热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地反应物与生成物地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地能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地热效应,简称反应热.表示符号:通常用符号Q表示,当Q>0时表示反应放热,当Q <0时,表示反应吸热.【活动探究】测定中和反应地反应热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中和反应时生成1molH2O,这时地反应热叫中和热.测定原理 (测量计算 >药品: 50ml 0.50mol∕L地HCl + 50ml 0.50mol∕L地NaOH方法: 通过先测量稀地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地反应热,然后计算酸碱反应地中和热.H +(aq> + OH_(aq> = H2O0.025mol 0.025mol 0.025mol 测定值△H1思考:我们取一定量地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哪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测出它们地反应热呢?请大家讨论回答.Q =m c Δt ①Q:中和反应放出地热量.m:反应混合液地质量.c:反应混合液地比热容.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地差值我们如何得到上述数据呢?m地质量为所用酸、碱地质量和,测出参加反应地酸、碱质量相加即可;c 需要查阅,Δt可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前后地温度相减得到. [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地是它地稀溶液,它们地质量应怎样得到?问题讨论] 为什么不直接用100ml 10mol∕L地 HCl + 100ml 10mol∕L地 NaOH或1000ml 1.0mol∕L地 HCl + 1000ml 1.0mol∕L地 NaOH直接得到1moL地H2O,从而直接测得中和热呢?答: 10mol∕L地 HCl 浓度太大. 1000ml 1.0mol∕L地体积太大,既浪费,而且体积太大热耗大.使测量值偏小.简易测定方法: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为了保证0.50 mol/L地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亦可.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地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过渡] 化学反应地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地能量不同而产生地.物质所具有地能量是物质地固有性质,科学家们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这一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物理量.二、化学反应地焓变1.焓(1>含义: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地能量这一固有性质地物理量称为焓.(2>符号:H【质疑】焓是一个定值吗?它受其他因素地影响吗?(学生分析举例,如100°C 地水和100%地水蒸气,多媒体显示水发生状态变化时地能量变化.>【阐述】对于一定量地纯物质,在一定地状态(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地数值,它地数值地大小与物质所具有地能量有关.但是,由于目前人们无法求得物质内部所具有能量地绝对数值,因此焓地绝对数值也无从确定,只能判断其相对值.2.焓变(1>定义:产物地总焓与反应物地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地焓变.(2>符号:△H(3>表达式:△H==(反应产物>一H(反应物>【交流研讨】用一个数学式可以将Q P (等压下地反应热>与△H地关系表示为:Q P=△H.Q与反应吸热、放热地关系我们已经在上节课中详细讨论过,那么,H与反应吸热、放热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看多媒体投影,交流讨论,回答.>(4>△H与反应吸热、放热地关系:若△H>0即反应产物地焓大于反应物地焓,则Q>0反应是吸收能量地,为吸热反应.若△H<O即反应产物地焓小于反应物地焓,则Q<0反应是释放能量地,为放热反应.【质疑】在《化学2(必修>》地学习中我们知道,化学反应地前后总伴随着能量地改变,,我们可以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地物质变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一个化学方程式中既.把化学反应过程中地物质变化表示出来,又把这一过程中地能量变化表示出来呢?【讲述】在热化学中,常用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地变化和反应地焓变同时表示出来.3.热化学方程式.【思考】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探讨】在298 K时,1 mol H2(g>和1/2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H20(1>放热285.8 kJ,此反应地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H(298 K>=-285.8 kJ / mol这种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地热量地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观察·思考】观察热化学方程式,比较它与我们以前学过地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不同?在我们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每四位同学一组.>【投影或板书】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在物质地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参加反应地物质地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字母g、l、S分别表示物质地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地溶质则用aq来表示.②在△H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因为同一反应在不同地温度下进行时其焓变是不同地.③标明△H地“+”与“一”:“+”表示为吸热反应,“~”表示为放热反应.④△H地单位是J·mol_1或kJ·mol_1.其中,mol叫表明参加反应地各物质地物质地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地系数相同.可用分数作为各物质地系数.⑤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地系数加倍,则△H地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交流·研讨】已知在298 K时,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 1 mol NH.(g>放热46.11 kJ,将下列化学方程式写成热化学方程式(学生看书来进行练习,找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三、反应焓变地计算[小组讨论]如何测出这个反应地反应热:<1)C(s>+1/2O2(g>==CO(g> ΔH1=?①C(s>+1/2O2(g>==CO(g> ΔH1=?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学生回答:① + ② = ③则ΔH1 + ΔH2 =ΔH3所以,ΔH1 =ΔH3- ΔH2 =-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应用了什么规律?总结: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地.化学反应地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地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地途径无关ΔH、ΔH1、ΔH2之间有何关系?ΔH=ΔH1+ΔH2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地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地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地途径无关.因为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地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地反应热计算出来.小结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11 / 11。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4-鲁科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4-鲁科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能量转化形式。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考点反应热大小的比较【方法技巧】1.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带符号进行。

,若为放热反应,热量越多,ΔH_______;若为吸热反应,热量越多,ΔH_______。

2.注意反应热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

4.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表示反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

【具体实例】(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因为C(g)===C(l) ΔH3________0,则ΔH3=________________,ΔH2______ΔH1。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 ΔH1<0S(s)+O 2(g)===SO 2(g) ΔH 2<0S(g)――→ΔH 3S(s)――→ΔH 2SΔH 1O 2(g)ΔH 2+ΔH 3=__________,则ΔH 3=________________,又ΔH 3______0,所以ΔH 1______ΔH 2。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 2(g)===CO 2(g) ΔH 1<0C(s)+12O 2(g)===CO(g) ΔH 2<0 根据常识可知CO(g)+12O 2(g)===CO 2(g) ΔH 3<0 又因为ΔH 2+ΔH 3=__________,所以ΔH 2____ΔH 1。

【例1】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 2(g)+1/2O 2(g)===H 2O(g) ΔH 1=a kJ·mol-1 ②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mol -1③H 2(g)+1/2O 2(g)===H 2O(l) ΔH 3=c kJ·mol-1 ④2H 2(g)+O 2(g)===2H 2O(l) ΔH 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 <c <0B.b >d >0C.2a =b <0D.2c =d >0 【解析】选C 。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4(new)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4(new)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和反应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定量的水平上重新认识与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质疑"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活动探究”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定量实验的基本训练;通过“交流研讨"等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获取、分析处理、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拓展视野”“资料在线”“方法导引"“追根寻源”等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全面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体会:通过视频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

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提问引入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能量变化,结合前面知识思考: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2、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3、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4、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这些热量?【投影】1。

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

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如2Al+6HCl=2AlCl3+3H2↑②酸碱中和反应。

如2KOH+H2SO4=K2SO4+2H2O③燃烧反应。

如C、CO、C2H5OH等的燃烧④多数化合反应.如Na2O+H2O =2NaOH,SO3+H2O=H2SO4⑵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CaO+CO2↑②2NH4Cl(s)+Ba(OH)2·8H2O (s)=BaCl2+2NH3↑+10H2O③C(s)+H2O(g) CO+H2④CO2+C2CO回答:焊接钢轨回顾高一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定义:反应热【设问】高一我们学过铝热反应,这个反应有什么实际用途呢?【追问】为什么呢?【讲述】由此可知化学反应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中大部分是热量的变化,有的释放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难懂,与以前联系少且概念较多,故在教学中采用多台阶、小步幅的方法,层层推进,是学生在常见的化学反应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具体教学环节是,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图片的播放,引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列举更多的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对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得以分类总结。

Ba(OH)2与NH4NO3的反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反应热的定义,同时进行讲解和说明。

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通过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让思维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活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学会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变化。

(3.)学会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旧知识复习巩固的同时,产生对新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进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进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反应热的含义,产生热效应的原因。

(2)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

2.难点 运用反应热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

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课时安排:共五课时(新课3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板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投影】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提问】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类型? 【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燃烧反应 ④多数化合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 3高温CaO+CO 2↑②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 ↑+10H 2O ③C(s)+H 2O(g)高温CO+H 2 ④CO 2+C高温2CO【讲解】注意: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没有关系。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我们还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像来理解。

【投影】【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 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讲解】为了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化学上把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之为该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3、符号: Q>0 反应吸热QQ<0 反应放热4、获得Q 值的方法:(1)实验测量法 (2)理论计算法【讲解】反应热可以根据反应的类型分为多种,比如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等等。

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吸热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板书】①中和热5、反应热的分类:②燃烧热③生成热……【讲解】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中和热和如何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板书】(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投影】理解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板书】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l);Q=-57.3kJ【练习】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2)用2molH2SO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练习】2、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在实验中两次测定中和热。

第一次用50mL0.5mol•L—1的盐酸和50mL0.5mol•L—1NaOH溶液,第二次是用100mL0.5mol•L—1的盐酸和100mL0.5mol•L—1的NaOH溶液。

请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中和热结果(相等或者不相等)。

【讲解】我们来看看中和热的测量及有关问题。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页,完成:1、测定中和热的仪器;2、测定中和热的原理;3、测定中和热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视频】中和热的测定。

【板书】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投影】【板书】(2)原理:Q= —C(T2—T1) (C为热容) 或Q= —C m (T2—T1)(C为比热容)中和热:Q=Qn(H2O)=—mC(T2—T1)n(H2O)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讲解】根据单位判断到底是热容还是比热容。

【板书】(3)步骤:【投影】步骤:1)组装量热器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防止热量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造成误差)。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上图所示。

2)药品取用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1.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1.0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3)酸碱混合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4)数据处理5)重复以上实验两次【提问】我们测得中和热为52.5kJ,小于57.3kJ,你们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交流与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投影】产生误差的原因有:(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2)药品的选用不当引起的误差(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提问】(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4)有人建议用50mL1.1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答案】(1)减少热量损失(2)减少热量损失(3)不能。

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4)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练习】3、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验,测得的放出的热量数值可能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有关练习【板书设计】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3、符号:Q>0 反应吸热QQ<0 反应放热4、获得Q值的方法:(1)实验测量法(2)理论计算法①中和热5、反应热的分类:②燃烧热③生成热……(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l);Q=-57.3kJ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原理:Q= —C(T2—T1) (C为热容) 或Q= —C m (T2—T1)(C为比热容)中和热:Q=Qn(H2O)=—mC(T2—T1)n(H2O)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3)步骤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反应热?2、什么是中和热?如何测定中和热?【引入新课】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能量正如质量一样,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物质具有的这个能量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为此,科学家们定义了一个称之为“焓”的物理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物理量。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一)焓与焓变【阅读预习】1、焓和焓变分别是用来描述什么的物理量?2、反应焓变与反应热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该关系成立?【板书】1、焓(H):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注意】①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与密度相似【板书】2、焓变(△H):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是用来描述反应热的物理量。

(1)单位:J•mol—1或kJ•mol—1(2)表达式:△H=H(反应产物) — H(反应物)【学生分析】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吸收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