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之游

论庄子之游
论庄子之游

论庄子之游

包兆会

(南京大学中文系, 南京2 1 0 0 9 3 )

摘要: 学界历来对庄子之游歧义纷争, 聚讼不已, 而庄子之游关联着庄子对生存世界的

总体看法, 对其准确理解事关重大。要全面、准确、细腻地把握庄子之游, 就有必要对庄子“游”

的基本义

、“

”的幅度及其最向往的

“游”逐一辨析, 还庄子之“游”

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子的游主要是出于对世界秩序的怀疑, 是一种精神性的游, 其内涵的多变表明了庄子自身的矛

盾, 其自身的开放性则为后世文人从其身上发展和衍生出吝种游的模式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庄子; 游; 生存世界

中图分类号: B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X) 7 一7 2 7 8 (2(X) 3 )以一的82 一08

一、“游”的基本义

庄子很喜欢用“游”字来表达他对生存的看法。据笔者统计, 《庄子》中“游”字出现多达

百余次。他开篇就以“逍遥游”作为标题说明他对“游”的重视。在该篇中他还两次强调了

“游”所达到的精神境地, “以游无穷”, “游乎四海之外”。内七篇中的其他6 篇, 每篇也都有

“游”字出现, 《齐物论》篇强调“游乎尘垢之外”; 《养生主》篇讲述厄丁“游刃必有余”的境

界; 《人间世》篇提倡“乘物以游心, 托不得已以养中”; 《德充符》篇强调“游心乎德之和”;

《大宗师》篇和《应帝王》篇讲述至人有“游乎天地之一气”、“游无何有之乡”的本领。很明

显, 庄子用“游”的态度处世是确凿的

。美国学者米切尔

·

克莱代(Mi ch ae l Cran ds l) 认为,

庄子是用“游”的态度与这个世界照面的, 他对约定俗成的文学、神话、自然科学的穿梭自如

的游戏态度, 对心灵游戏的描绘以及基于历史、人生

、自然具有循环运动这一特征的认识从

而把历史、人生当作游戏的烛见, 都表征着庄子是用游戏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川伽’俱) 。“游”成了庄子摆脱人生困境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对于《庄子》中的“游”, 前人的研究很多, 也很细, 如支道林、林云铭等强调了《庄子》

“游”的精神飞扬和高迈的一面: 林云铭在《庄子因

·

外物》中认为“游”是“胸次洒然”的精

神状态, “游, 即下面游于世者, 自然胸次洒然, 一尘不挂; 若不能由之, 人未免尘根太重, 即欲

离世而立于独, 而此心亦不能自胜也”。关锋等突出了《庄子》“游”的混世和游的主体人格

收稿日期二2 0() 2 一07 一04

作者简介: 包兆会(19 72 一)

, 男, 浙江临海人, 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的丧失。郭象、林希逸等提倡自适其适之游: 林希逸曰: “世有达者有不达者也, 游, 自乐之

意也. .游于世而无所偏倚, 不以古今为是非也, 虽和光同尘不与世相许, 而我所之所存者

自在, 故曰: ‘顺人而不失己’。”(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七第十)前人的研究成果大

体上也是可信的—因为每一种游都可以在《庄子》中找到大量例证, 如精神飞扬的大鹏之游, 随波逐流的支离疏混世之游, 自适其适的媳与绸之游。但是, 在所有研究中, 他们大都忽略和回避了对《庄子》“游”的形式或者说“游”的基本义的研究, 他们所侧重研究的是《庄

子》“

游”的具体形态和具体含义

当代有些学人已明确提出《庄子》“游”的形式和基本义, 如徐复观认为庄子之游是随风飘荡而无所束缚之游, 是游戏之游, “此为庄子所用游字之基本意义”〔’〕‘p

·

54)

。米切尔·克莱

代在分析《庄子》“游”时花了很大篇幅分析庄子“游”的形式, 以区分庄子“游”的经验(与庄

子游的具体形态相关联) 与“游”的象征(与庄子心目中所追求的理想相关联)[

’〕俪’仍一’叫。

这说明对庄子游的形式和基本义的研究已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但他们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徐复观, 虽然他已意识到应对庄子的游作一总体的勾勒, 并得出了庄子之游是游戏之游, 但徐氏所得出的游因过于强调游的精神自由和自适, 以及康德意义上的无目的性, 没有涵纳庄子思想中随波逐流的混世之游, 因而, 一定程度上化约了《庄子》中游的复

杂性, 他对游的基本义的规定还需修正

米切尔

·

克莱代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庄子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的思想理路。

由于万物

处于往返的循环运动, 没有事物是永恒固定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庄子在这里强调了顽固寻

找和期待静止固定的(事物、价值和秩序)的无效性, 他代之以化, 以表征(re p re sen ti ng ) 往复

的、游戏常规化了的现实品格,

(在这个现实里)

, 无生命的宇宙、人类以及除人类以外的动

植物生命都没有区别。”〔’]( ”’

07) 由于“化”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庄子以“游”的方式

与这个世界照面也就可想而知。米切尔

·

克莱代的分析大体正确, 他揭示出了庄子以游的

方式与这个世界照面的认识论背景, 而这一认识论背景奠定了庄子游的框架和基础, 但米切尔

·

克莱代没有进一步说明庄子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游”。其实, 克莱代的分析里

已暗含了庄子游的基本义, 即庄子所推崇的游是遵循自然分际的游, 这种游来自于宇宙大化同流的启示

至于如何遵循自然分际并以游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照面, 庄文进行过多次描述1 , 这里不

需进一步论证

。我们更需关注的是我们如何理解遵循自然分际的游, 以及它与徐复观对庄

子游的基本义的规定有何不同。

我们认为, 庄子的游的基本义是适性而为, 他强调以自然的

分际( “自适其适,’) 为处世标准。

由于适性而为, 社会上无论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 只要

不合己性的都可以反对, 也就是说, 庄子这种游的形式因自身没有明确的规定性和方向性, 它给自身游的内容提供了巨大的开放空间, 这也给后人理解这种游提供了广阔的幅度。说

到底, 庄子所追求的自然之真, 不是真理的真, 也不是客观事实的真, 而是率意而真的真, “真”在他那里既是一种事实的状态, 也是一种主观的感觉, 这种主观的感觉因反世俗各种

1 如庄文中多次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畸人”等, 他们以遵循自然分际的游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照面, 让自身

生命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 不究洁分际, 即所谓“反复终始, 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为之业”( 《大

宗师》) 。

83

物质和内心的情累而显得真诚和宝贵, 同时又因与“天地合一”、宇宙同流而境界阔大, 但也

因一切无所谓而游戏人生最终沦落为混世之游。

二、“游”的复杂性

庄子走向“游”的过程的成因比较复杂, 庄子的“游”也呈现出复杂形态。庄子的“游”的

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认识论(思辨)层面上“游”的多样性, 二是庄子游世时表现

出来的复杂态度。

庄子不仅从他的认识论中析出了游, 而且根据他对世界认识的深浅对游还作了不同层

次的划分。他认为世界有四种不同的“化”, 而这四种不同的“化”则分别对应着四种不同

“游”的内涵

(l) 内化而外不化。内化而外不化者由于过于“逐物”

(外不化)而无法对世

界和人生产生游戏态度, 他们因此被痛苦和烦恼所包围, “与物相刃相靡, 其行尽如驰而莫之

能止. .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齐物论》)

(2 )物化。“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知

北游》)在现象层面上万物相分, 但只要人以审美的态度与物进行沟通, 就能达到物化的境界, 就如“庄周梦蝶”故事中分不清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这就“谓之物化”。(3) 气化。

气化是从万物共同起源来说的

。从宇宙发生论角度来说, 万物归于“一气”, “通天下一气

耳”

(《知北游》)

, 万物只是由道之自化而来之“一气”的流行1 。根据这一认识, 我们可以游

心于物之初, “合气于漠”。( 4 ) 自化。自化是从存在论角度论述的。自化就是道之生生自

体, 物之自本自根, 就如《秋水》篇所说的“物之生也, 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 无时而不移。

何为乎, 何不为乎? 夫固将自化”。它启示我们, 若我们的行为和心灵达到自化的境界也就是达到无待的境界, 那我们就可以“逍遥游”, “自适其适”, 就如《逍遥游》篇中的大鹏鸟, 生

活实践中的厄丁、梓庆、拘楼、吕梁丈夫等等o 。

在庄子那里, 上述几种“游”的类型存在着交叉甚至模糊的倾向, 但大体上我们还是可以简要概括出以下几个结论: 他所游的对象是客观物( 物化所对应的游) 、想象中的宇宙鸿蒙( 气化所对应的游) ; 他所向往的是无待而自化的游( 这也是游的最高境界) ; 在物化的游和无待的游中, 又可细分为心灵的游和行为的游, 心灵的游表现在险恶人世中人的处世艺术, 行为的游表现在人与世界物打交道过程中人的高超技艺, 这两者都是庄子生活艺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庄子从认识论中析出的游强调人的“心斋”、“坐忘”这一环节, 追求人的

“无情”、“至乐无乐”. , 他从认识论中析出的游的感情色彩是平和冲淡的。认识这几点很重

要, 尤其最后者, 它还会在我们下文分析中再次被强调

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大略知道了庄子从他的认识论中析出的游的幅度以及游戏世界时

1 郑世根曾对“气化”和“物化”作了区分, “‘气化’为万物共通的根源, 所有万物都化为‘一气

’; ‘物化’为‘物’与‘物’

之间的沟通, 所有万物因‘一气’可从此‘物’到彼‘物’, 从彼‘物, 到此‘物, ,愉言之, ‘气化, 说明所有存有的背后根

源, 而‘物化’强调所有存有物之间的沟通可能性。”( 郑世根: 《庄子气化论》,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卯3 年, 第151

页。)

o 《养生主》、《达生》等篇记载了厄丁等人在与世界物打交道过程中所达到的无待而自化的境界。这方面的故事有

“厄丁解牛”、“询楼承绸”、“梓庆削木为瀚”、“吕梁丈夫蹈水”等。

. 庄子强调无情

, “吾所谓无情者, 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德充符》) 也强调“至乐无乐”,

“果有乐无有哉? 吾以无为诚乐矣, 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 ‘至乐无乐, 至誉无誉。”, ( 《至乐》) 也提倡“哀乐不能

人”的心态, “安时而处顺

,

哀乐不能人也, 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生主》)

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 但是这仅仅是庄子认识论中的游所提供的视野, 作为有着强烈怨恨情结和虚无意识的庄子, 他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体验并没有像他认识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的解脱和无哀乐, 他从生存论背景出发所呈现出来的游的幅度和境界与认识论中所析出的游的幅度和境界是有差异的。概括地说, 庄子在游戏人世时充满复杂心态, 并没有像他在认识论中所析出的游的感情色彩那样简单—充满平和、冲淡, 他到底牵挂着这个世界, 他

在游世过程中总是抹不去他的一份情感牵挂, 这尤其表现在他面对生命无根基状况以及险恶的人世时。因此, 庄子的“游世”呈现出了复杂性。

面对生命的无根基状态, 庄子的游世首先表现出了人的荒诞情状。庄子意识到, 既然这

个世界充满偶然性, 它的存在背景不可靠, 那坚持规范性价值和意义是徒劳的, 人不如放弃抗争以听任自然安排。在《至乐》篇中, 庄子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支离叔左肘上生了一个瘤, 他本能地厌恶之, 但后来一想, 世界本是荒诞的, 人的生存没有可靠的背景, 死生无常, 自

己何必斤斤计较, 于是他装作不在乎的样子; 子桑因饿病了, 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如果天地是代表公正秩序的话, 那为什么单单使他贫困呢? 他由此感到世界的

荒诞。

如果一个人感到世界的荒诞, 而自身又找不到信仰和价值规范时, 他就有可能在“方可

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这样两可的心态下走向逍遥和沉沦, 前者表现为庄子的逍遥游1 , 后者

表现为庄子的混世之游, 尤其后者由于跟游世中的保身相结合, 庄子由认识论开辟出来的游的内涵将因游世中的主体屈服于环境( 甚至泯灭自我) 而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 庄子认识论中析出的游所强调的精神自由和主体性将随着游世主体的不同生存境遇而发生变化, 其所界定的游的感情色彩也将变化。这种变化在《庄子》那里有个蜕变的过程, 即游的主体性不断丧失、游所包含的自由精神不断弱化、游所蕴藏的感情趋向于麻木和无的过程。

当庄子意识到人是无法回避他所生存的世界这一点后, 他给自己处世开出的药方是游

世, 要以“游”的方式与俗世照面并参与俗世的一切活动。

一开始, 他还坚持有原则的游。

《人间世》篇“颜回见仲尼”、“颜阖将傅卫灵公”等段说明这一点。颜回之所以向孔子问道,

颜阖之所以向蓬伯玉求教, 乃在于他们坚持的有原则的游与保身发生了冲突, 在“危吾国”与“危吾身”之间, 他们很难作出选择。

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 孔子也只能提出这样的劝告:

悠游于藩篱之内而不为名位所动, 能够接纳你的意见就说, 不能接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传统隐者处世的一大基本思路是如何保全自己, 作为隐者传统中一员的庄子, 自然也关注这一问题。o 当庄子明确让危世的人们选择保身而有意无意忽略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时, 明哲保

身的思想也就呼之欲出

。在《列御寇》篇, 伯昏警人就劝列子不要招人欢心而让别人感到他

的表现与众不同, 认为这会招来杀身之祸; 在《山木》篇, 大公任就告诫孔子不要出人头地, 要学会保护自己, 就像名叫意怠的鸟儿一样免遭祸害。

这种保身的意识再进一步发展, 并且完全战胜和掩盖人的理想和尊严, 人的精神沦落和

1 对于庄子的“逍遥游”, 前人大多有详细的分析, 这里不再赘述

,

仅补充一点, 逍遥游主要突出主体精神的飞扬

对尘

世的坚决摒弃, 这与庄子游世之游是绝然不同的。

o 关于传统隐者的基本观念以及庄子与隐者的特殊关系, 请参阅颜世安: 《庄子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 9 年, 第28

一37 页。

8 5

主体性的丧失也就为之不远, 游世也就成了混世, “彼且为婴儿, 亦与之为婴儿; 彼且为无盯

畦, 亦与之为无叮畦; 彼且为无崖, 亦与之为无崖”(《人间世》)

。这种混世也就是滑头, 有时

甚至是无赖1 , 再辅之以价值虚无的人生无意义背景, 人此时的处世就变得无所谓, 他被动地面对外界: 造物者把他的左臂变成鸡, 他就用它来报晓; 假使其右臂变成了弹弓, 他就用它

打斑鸿并烤吃它; 假使他的民骨变成车轮, 精神化为马, 他就乘着它走, 再不要另外的车马。o 这样, 滑头、无赖、无所谓成了庄子游世思想的极端体现, 它离庄子理性设定的游的内

涵和感情色彩越来越远

庄子“游”的复杂性也体现在《逍遥游》中。对于《逍遥游》中的“游”, 典型的有两种读

法, 一种认为这种“游”是否定现实之游, 是不为俗事所累的游, 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自由的

游, 这种游体现为文中的“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之游, 也体现在“乘天地之正而

御六气之辨”而达于“无待”之境的高人之游. 。支道林作如此解, 支氏《逍遥论》日: “夫逍

遥者, 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 而寄指鹏、嫣。鹏以营生之路旷, 故失适于体外; 鹅以在近而笑远, 有矜伐于体内。

至人乘天正而高兴, 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 则遥然

不我得, 玄感不为, 不疾而速, 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 足于所足, 快然有似天真。独饥者一饱, 渴者一盈, 岂忘垂尝于槟粮, 绝筋爵于醒醛哉? ”.另一种则

认为《逍遥游》中的“游”是随遇而安的“游”, 强调面对现世时内心的平静和自得, 郭象注“逍

遥游”曰: “夫小大虽殊, 而放于自得之场, 则物任其性, 事称其能, 各当其分, 逍遥一也”, 他

注“绸与学鸿”段又曰: “苟足于其性, 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 小鸟无羡于天池, 而荣原有

余矣。故小大虽殊, 逍遥一也。”.

这两种解读相互之间明显存在矛盾, 一强调大鹏之志, 一强调小鸟之适, 因此在历史上

往往或厚此或薄彼. 。对于这两种解读, 如果有了上述对庄子“游”的思想的整体了解, 我们

不难作出判断, 这两种解读都是对的, 因为庄子“游”的内涵本身就统摄了避世( 否定现世、

追求精神自由) 与游世( 肯定现世、追求随遇而安) 之游、无待与有待之游。

它们都是庄子

“游”的思想一部分, 只不过, 在庄子那里, 他更侧重于前一种“游”, 而郭象的《庄子注》过分

强调了庄子安命委运思想—这种思想并不是庄子主干思想。

1 《庄子》中表达滑头思想句子的有“无所可用, 故能若是之寿”( ( 人间世》) 、“无誉无昔, 一龙一蛇, 与时俱化, 而无肯

专为”( 《山木》)

等。《人间世》篇“支离疏”段则塑造了作为游世高手支离疏一副无赖的模样。

o 原文为: “子祀曰: ‘女恶之乎? ’( 子舆) 曰: ‘亡, 予何恶!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

,

予因以求时夜; 浸假而化予之右

臂以为弹, 予因以求鸭炙; 浸假而化予之民以为轮, 以神为马, 予因以乘之, 岂更驾哉!”, ( 《大宗师》)

. 在历史上,

是否把大鹏之游与高人之游归于同一类游, 存有分歧, 支道林和王夫之都仅强调高人之游才是逍遥之游、

无待之游, 认为大鹏之游还算不上, 因为, 鹏要凭扶摇才能九万里, 是有所待的。笔者认为, 大鹏之游与高人之游的

境界是一致的,

它们都反对忘情于优劣

无意于高卑

、只强调随遇而安的蜘与学鸡之游, 它们都提倡精神的高迈和超

尘脱世, 因此, 本文把它们归于一类。它们之所以有分歧在于支氏、王氏过于从认识论角度区分游的类型( 有待之游

与无待之游) , 而实际上, 对庄子塑造的大鹏之游的理解我们更应该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向往精神自由这一情感态

度出发才更为合适, 因为大鹏之游在庄子那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寄托和象征, 而不是认知。. 参见《世说新语

·文学第四》第三十二节刘孝标注。

. 在《庄子歧解》中, 崔大华对上述两种游的解读有其归纳和说明, 读者亦可参考。(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 8 年, 第3

页。)

. 从魏晋到明清, 郭象注对“逍遥游”的理解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 郭注强调庄子思想中游世委顺的快乐;支道林学说

在历史上影响不大, 到了现代, 由于现代人重视精神自由和超尘脱世, 庄子思想中追求高迈辽阔之精神才得以重视。

三、“无待之游”内涵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 即庄子心目中最向往的游是哪一种游。对于这一问题, 庄子自

身已有明确的回答, 他所向往的是“无待之游”, 1 许多治庄者( 如支道林、林希逸、陈鼓应等)

也认同这一点o ,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充分理解“无待之游”的内

涵、外延以及构成它的最核心质素。许多治庄者仅强调了庄子无待之游中精神飞扬和自适的一面, 但仅这一点还不能引导我们深人认识无待之游。

我们认为, 要深人把握无待之游还需引人“知”与“情”这两个概念, 只有在“知”与“情”

的认识论和生存论背景上, 我们才有可能释放出“无待之游”被遮蔽或被遗忘的意义空间。

对于无待之游, 我们首先要理解无待之游的执行者是一个有知的人, 而且是一个具有真

知卓识的人, 就像庄子所说的, 一个具有真知的人是“知天之所为, 知人之所为”( 《大宗

师》) , 他知道哪些是人可以认知的、

哪些是人认知所达不到的、

哪些是天命所为的, 只有这

样的人才可以配得上叫真人, 也只有他才能通于大道, 达到无待之游的境界。

可见, 无待之

游的执行者不是不要知, 他需要的是真知而不是一般的知, 是对知的超越而不是对知的否定。庄子在描写他理想人物王验、哀验它时已流露了这一点。庄子的理想人物王胎、哀验它的“名字”都有一个“胎”字, 有其用意。“胎”, 即弩也( 劣马的一种) , 是愚钝不聪明的意思

表面上庄子用愚钝无知的名号称呼这两个人, 但实际上他们“大智若愚”, 一个是“命物之化

而守其宗也”, 一个是“未言而信, 无功而亲, 使人授己国”( 《德充符》) 。联系《庄子》中“蠢

若木鸡”这一成语典故, 我们不难看出, 真知与无知表面上相似, 但实质不同。

庄子还在《寓

言》篇“庄子谓惠子曰”章中对“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的境界表示过钦佩。庄子敬佩孔子

的原因是孔子在对待政治及一切人事时达到了“从心所欲, 不逾矩”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

界, 这也是庄子所向往的无待之游的境界, 而孔子这一境界的获得是有着“知不惑”、“知天

命”这一先决条件的. 。

概而言之, 无待之游的主体有着精神高迈的一面, 这种精神的高迈并不仅仅是对世俗的

简单否定而是主体在占有了世界这一过程之后对世界的一种真知, 虽然这种真知在庄子强调无待之游时并没有特别加以凸现—庄子着重宣扬的是人在无待之游时的精神的绝对自由, 但它是人走向无待之游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庄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无待之游也暗含着价值尺度和情感寄托。无待之游虽强调人处在

1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逍遥游》)

“至人神矣! . .游乎四海之外, 死生无变于己, 而况利害之端乎! ”( 《齐物论)

o 支道林、林希逸等对《庄子》中的游主要作“无待之游”, 解释详见前文脚注。陈鼓应认为, “《逍遥游》是描述一种透

脱的心境—一种优游自在

徜徉自适的心境。本篇描绘着一个自由飞翔的开放心灵, 呈现出一种博大无碍而与物

冥和的精神境界。

,’( 陈鼓应: 《老庄新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卯2 年, 第123 页。) 刘笑敢认为, “《庄子》书中个别地方

偶然透露过希望达到无所待境界的倾向, 从庄子追求的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中也可以引申出‘无待’概念”。( 刘笑

敢: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 8 年, 第141 页。)

.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 《论

·

为政》陈宁是这样解释孔子“知天命”的, “在他( 指孔子) 看来, 君子所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懂得什么

是道德义命, 什么是道德定命, 什么是盲目命运。达到这三方面的‘命’的理解, 就算做‘知命’。这一层次的理解, 孔

子五十岁之前尚未达到。

,’( 陈宁: 《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诊释》, 辽宁教育出版社, 1性理〕年, 第127 页。)

8 7

“无待”的状态, 即强调人的主观感情不随外界变化以达到“其神无隙, 物奚自人”(《达生》)

的精神境地,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待之游的主体没有感情。在庄子那里, 他所向往的无待之游是有感情和价值尺度的

这可从两方面进行佐证。庄子虽提倡人要无情, 但他并不是不要人的感情, 而是要摈弃

人的俗世欲望之情。在《德充符》篇, 他在与惠子讨论人的无情时表达了这一立场, “吾所谓

无情者, 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后人也体察到庄子情感中所隐藏

的有情一面, 认为庄子“眼极冷, 心肠极热。

眼冷, 故是非不管; 心肠热, 故感慨万

端。”〔’」‘p

·

’15 ’庄子所向往的无待之游, 也不是泯灭自我后的混世之游、无物之游。关于这一

点, 后人在《天下》篇评价慎到和庄子的游时作了精辟的区分。慎到虽也达到了“与物宛转,

舍是与非”的“游”的境界, 但这种“游”的境界是没有感情的, 像“无知之物”, 如土块一样, 难

怪“豪兼相与笑之曰: ‘慎到之道, 非生人之行, 而至死人之理。”’所以论者最后评价说, 慎到

是不明白大道的, 他仅听过道的概要, “慎到不知道”, “虽然, 概乎皆尝有闻者也。”而论者认

为庄子是深得大道的, 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其于本也, 弘大而辟, 深阂而肆; 其于宗也,

可谓稠适而上遂矣。”

可见, 庄子的无待之游是有感情和价值尺度的, 这种游是自我的一种完善和实现, 而不

是对自我的放弃和泯灭, 虽然庄子有时也提倡混世和无物之游, 装出不珍惜自己生命和人的尊严的样子, 但庄子骨子里还是不喜欢这种游的, 至少他不会付诸实施。他最心仪的还是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无待之游。

四、对“游”的评价

基于以上对庄子游的描述、分析和辨别, 我们现在可以对庄子的“游”作一总结。

由于庄子游的思想背景和情感因素比较复杂, 导致了对庄子“游”的内涵、具体类型以

及情感表现很难把握, 但撇开具体的枝蔓, 我们还是可以把握到庄子“游”的三种情感具体

类型以及它在后世的发展: 一是在欢乐的同时隐藏着痛苦, 这种痛苦来自于对现世的抗争和人生中笼罩着死亡的阴影, 阮籍、稽康等在游世时体现了这一情绪模式1 ; 二是强调精神的自由和飞扬, 追求人生可能的快乐, 支道林、林希逸、

王夫之等发展了这一模式; 三是安于现

状, 强调委顺中的快乐, 郭象等体现了这一模式。其中, 郭象注“游”在释庄学术传统中地位

很高, 在历史上影响也最大。o

庄子“游”的情感表现的相互抵捂以及“游”内涵的多变说明了庄子自身的内在矛盾。它主要体现为庄子世界中认知与情感的冲突, 这种冲突来自于他的生存处境和处世态度, 在改变和调整着他所强调的无待之游、遵循自然分际之游的感情基调。庄子内心世界的矛盾1 阮籍“志气宏放, 傲然独得, 任性不羁, 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 累月不出; 或登临山水, 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尤好庄老。嗜酒能啸, 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本有济世志, 属魏晋之际, 名士少有全者, 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 。“康早孤, 有奇才, 远迈不群.. 恬静寡欲, 含垢逆瑕, 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受, 博览无不该通, 长好老庄。”( 《晋书》卷四十九《秘康列传》)

o 明冯梦祯在为归有光

文震孟两人的《南华经评注》所作的序中说: “余弱冠时, 所遭多变, 掩户日读庄文郭注, 沈

面濡

首, 废应酬者几个月, 嗣遂如痴如狂, 不复与家人竹, 亦遂不与世人伯二。一切委顺, 萧然至今。”( 严灵峰: 《无求备斋庄

子集成续编》( 19 ) ,

台北: 艺文印书馆, 19 74 年, 第17 页。) 可见, 郭象注对后世的影响。

也体现为其情感与行为的不一致, 他表面上装出一副玩世不恭和无所谓的样子, 提倡混世, 但实际上很清高, 终生不仕。庄子认识、情感与行为的矛盾, 并没有损害他自身的形象, 反而

说明庄子是一个真实的人, 人们喜欢的也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庄子, 因为人的在世结构本身就是悖论式的, 后世郭象仅读出庄子自适其适, 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庄子虽强调人的自然、率性而为的游, 他所看重的并不是“游”的行动, 因此, 他的游主要不是感性之游(如出于对虚无的焦虑) 而是精神性的游(出于对世界秩序的怀疑)

, 这种精

神性的游更多的是一种缺乏内容的形式之游, 原因是庄子在游的过程中找到了“道”的归宿, 尽管表面上看, 道的启示和悟道的进路进一步加强了庄子游的形式与游的态度, 促使庄子更以“游”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但实际上主体与道合一的过程也就同时宣告了主体对这

个世界怀疑的结束。由于他“游”的动力的消失, 他在意向行为上不再过分追求占有这个世

界, 世界的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也就不在他意识所投射的范围, 这时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游就成了一种缺乏主体性内容的形式之游, 它呈现出情感和世界对象物消解的过程。作为现时代的我们对庄子游的这一消极性质是需要警惕的。

庄子论

谈庄子的“虚静物化论” “虚静”和“物化”,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这两个理论的基础和源头,也是在老庄道家特别体现在庄子的思想中。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谈“虚静”,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大“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利禄、情爱、死生等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作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这一思想,正式提出了“虚静”这个理论范畴并把它视为至“道”的途径:“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的人生哲学的起点是对现实的恐惧、厌恶、反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对生命的担忧、焦虑和恐惧。庄子的时代是一个“争地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是一个“无耻者富,多信者显”、“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时代,是一个“轻用民死,死者以量乎泽”的时代,对这个时代,庄子是极为厌恶的,而对自己的性命又是极为恐惧焦虑的。庄子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于社会的厌恶,对追逐功名之辈的厌恶。 世俗的追逐名利、丧失人格、媚谗权贵,如此等等都是庄子所极力反对的、厌恶的。《庄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对于做官、对治天下之类问题的不屑,如《应帝王》中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天下,无名人说:“去!

汝鄙人也,何问之不预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渺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汝又何暇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的确,庄子的避世厌世确有反异化的一面,有其“非桐梧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酮泉不饮”的高洁人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庄子的厌世和避世具有浓厚的无可奈何的命定论和“全身保真”的保命思想。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些话以前似乎都不怎么被读者们注意,而我认为却是理解庄子的关键。“知其不可奈何”,这就说明庄子的避世、逍遥、无为并非出自本性,而是无可奈何而自我安慰。“无可奈何”的东西决不可能是真正相信、心甘情愿的东西,决不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真声,而是一种“以理化情”的办法。庄子是痛苦的,焦虑的。所以,《庄子》一书中几十次出现“忧”字,决非偶然。 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字是“死”字。“死生亦大矣”,这在庄子的时代是十分自然的,“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可以说,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庄子,并构成庄子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庄子焦虑的主要来源之一。《庄子》一书,大谈保全生命的策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延年”等等。诚然,中国哲学家对于人死后的命运极不关心,他们认为询问死后的世界是没有用的,因为甚至连当今的世界都无法很好地理解。但这里又有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

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

试论庄子“逍遥游”的内涵及其启示

小时候,场队里面有片我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妈妈经常带着我到荷塘边采莲叶摘莲蓬剥莲子,我边走边跳的跟着,嘴里连说带唱地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妈妈教的杨万里的诗。碧绿的荷塘里高低错落地盛开着粉白的粉红的荷花,有的羞答答地躲在莲叶下,有的则大方地在艳阳下舒展妙曼的身姿,把小蜜蜂忙得不停地在花瓣中花蕊里飞来飞去。清风一阵阵地送着荷花的芬香,莲叶与荷花在低头细语,沙沙,沙沙。只可惜,我听不懂它们说的话。 妈妈,荷花真香真美啊!嗯。妈妈摘一朵给你。不,妈妈,摘下了它,它会死的。让它长在塘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它才高兴才会香才会更美丽。好吧,女儿,让它们美美的长着。来,我们把莲子莲叶都拿回家里蒸饭和做莲子羹。好,妈妈,莲子羹最好吃了 试论庄子“逍遥游”的内涵及其启示 摘要:本文先总述逍遥游所体现的庄子所追求的大自由,然后通过对“逍遥”、“游”的阐述来表明对逍遥游的内涵的理解,即是一种建立在厚积功夫基础上的高远逍遥、无己无待、乘正御变游无穷的真正自由。之后阐述庄子“逍遥游”思想中积极的部分对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人生思想的启示以及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启示,即我们要开阔视野,充分张扬个性,培养不为物累、真正自由的人格。以逍遥姿态、理性的意识去思考问题,以独立的心态寻求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人生观;内涵;启示 正文: 一逍遥游的内涵 通过阅读《庄子》, 我们很容易了解到,“逍遥游”思想是庄子哲学的中心内容。要想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我们就要认真研读《庄子内篇》,特别是《逍遥游》一篇。《逍遥游》集中表达了庄子的人生志向。 庄子一生真本领、大追求,尽在“逍遥游”三字。说到庄子的逍遥游的内涵,我认为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陈怡老师在《庄子内篇·精读》一书中说到:他(庄子)的大追求就是用大智慧通过大功夫争取大自由,追求建立在厚积功夫基础上的高远逍遥、无己无待、乘正御变游无穷的真正自由。也就是说,只有符合大道的无待者才能达到真正高远的大自由,即逍遥游。我认为“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是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的自然的游。 让我们先来看看“逍遥”。很多学者认为,庄子追求的逍遥游只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我认为,庄子追求的真正自由绝对不只是精神上的自由,而是一种相对的、不断超越的自由。我们心里不禁问到大鹏自由吗?实际上,在《逍遥游》一篇中,庄子对大鹏是肯定的态度,在庄子看来,大鹏是自由的,但是是一种有限制的自由,依旧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庄子是借大鹏绝云气的极限性翱翔,隐喻他所追求的人的最高的自由和超越的境界。在庄子眼中,只有人的精神能上天入地, 穿山过海, 似天马行空, 像大鹏翱翔, 无边无际, 无遮无碍, 可以无所待而无所不往, 这才是真正的逍遥人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心中的逍遥游是具有超越性的,并不是绝对的。(引自陈怡《<庄子内篇>精读》)我们再来看看其中的“游”。“游”是精神之游。那么什么是“以游无穷”呢?在庄子看来, 顺应自然规律, 就可以应付一切变化, 在无限的宇宙中获得自由。无穷即是无限, 庄子以他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思维形式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我们可以看到,

论庄子之游

论庄子之游 包兆会 (南京大学中文系, 南京2 1 0 0 9 3 ) 摘要: 学界历来对庄子之游歧义纷争, 聚讼不已, 而庄子之游关联着庄子对生存世界的 总体看法, 对其准确理解事关重大。要全面、准确、细腻地把握庄子之游, 就有必要对庄子“游” 的基本义 、“ 游 ”的幅度及其最向往的 “游”逐一辨析, 还庄子之“游” 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庄 子的游主要是出于对世界秩序的怀疑, 是一种精神性的游, 其内涵的多变表明了庄子自身的矛 盾, 其自身的开放性则为后世文人从其身上发展和衍生出吝种游的模式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庄子; 游; 生存世界 中图分类号: B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X) 7 一7 2 7 8 (2(X) 3 )以一的82 一08 一、“游”的基本义 庄子很喜欢用“游”字来表达他对生存的看法。据笔者统计, 《庄子》中“游”字出现多达 百余次。他开篇就以“逍遥游”作为标题说明他对“游”的重视。在该篇中他还两次强调了 “游”所达到的精神境地, “以游无穷”, “游乎四海之外”。内七篇中的其他6 篇, 每篇也都有 “游”字出现, 《齐物论》篇强调“游乎尘垢之外”; 《养生主》篇讲述厄丁“游刃必有余”的境 界; 《人间世》篇提倡“乘物以游心, 托不得已以养中”; 《德充符》篇强调“游心乎德之和”; 《大宗师》篇和《应帝王》篇讲述至人有“游乎天地之一气”、“游无何有之乡”的本领。很明 显, 庄子用“游”的态度处世是确凿的 。美国学者米切尔 · 克莱代(Mi ch ae l Cran ds l) 认为, 庄子是用“游”的态度与这个世界照面的, 他对约定俗成的文学、神话、自然科学的穿梭自如 的游戏态度, 对心灵游戏的描绘以及基于历史、人生 、自然具有循环运动这一特征的认识从 而把历史、人生当作游戏的烛见, 都表征着庄子是用游戏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川伽’俱) 。“游”成了庄子摆脱人生困境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 对于《庄子》中的“游”, 前人的研究很多, 也很细, 如支道林、林云铭等强调了《庄子》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前言 养生,狭义理解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延长身体寿命,现如今社会上流行着养生的观点就是这个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除了以上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身体与精神并重,而且,相对于身体养生,庄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关键词 庄子养生轻物重生自然无为去知离形养神 正文: 轻物重生 庄子的养生思想中,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不可偏废,同样重要。只是养形思想,没有必要特别的关注,只要注意好调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养形,反而对养生不利。庄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人最应该害怕的应该是睡眠和饮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彻的理解生命,这样才能认识怎样养生。保养生命必定不能脱离形体,养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有的人物质生活丰富却对形体保养的不好,有的人形体没有离散却失去了生命,所以,养生之注重养形和养身是不对的,还必须注重对精神的养护,既要养形养身,又要养神养心。 《庄子》一书是最早提出养生理论的书籍,庄子的养生理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颐养天年,颐养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精神自由思想为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庄子认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断把自己调节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保持心境的平静。 养生问题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道家以轻物重生为出发点,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精神却是在自然二字,所以,庄子的思想既有轻物重生的特点又体

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处处都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道家哲学从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出发,同时又反思人和传统、文化及人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现了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点。 自然无为 庄子的养生态度是以自然无为为主,庄子提倡顺应自然养生。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随之,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明这个观点。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1庄子认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运行,并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没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然,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也和天地自然一样,个人的自然属性主动与天地的自然属性相吻合。庄子认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个人的自然的规律,办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以开放的心灵关照万物,了解万物自身的独特意义,这一思想被称为从无穷的系统中深透到各个据点,了解其独特的内容,不以主观的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真相。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把外物当成关照物,而且把以关照外物的内心也当成了观照对象,从而观照范围遍及内外两重宇宙,无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标举了“心”的深远意义。2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识无涯,庄子认为不应以有涯的生命来追求那无涯的只是,那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表面上看这样的庄子是消级的,再往后看,就能看出庄子要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养生之道是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却是无形不可见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庄子认为人只有实现对道的关照,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庄子把这个境界成为“游”。庖丁解牛妙世故,这个故事也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95.16 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8.211

论文: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当看透了世俗的名利纷争,他注定孤独的一个人行走。正因为他的与世无争,才造就了他自己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如果说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而他则称为“神人”。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主张儒家经典,其中也不乏有道家文化。而庄子却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于是后世就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他们的道家文化也随即称为了“老庄哲学”。 庄子是百家争鸣时代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逍遥,隐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而在现代的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却已经被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冲击的早已不见踪影。在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道家思想却永不褪色。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当时的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做人上,他主张返璞归真。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道德上,庄子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同时又富于棱角、锋芒毕露的人。正因为世间的污浊,所以他才选择了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选择了与世无争;正因为他有太多的束缚,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在他看来做官是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这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则是道家的化身。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他看来,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拥有。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学会去天地之间观察、探索。而“天地”为什么会有美呢?“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征。“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人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体验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其作为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所累,这样人的生活也会像“天地”自然那样有“大美”,“备天地之美”了。在他的书里的一些东西,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看起来面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而他的这些大智慧和孔子的儒学经典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理性道德,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的缺憾与苦难。庄子的哲学简单的说就是教我们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

庄子人物评述

庄子——人物评述 市场营销2班陈尚 20150755203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善于将哲学问题诗化,文学化,著有《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的文学成就皆体现在《庄子》一书中。书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异端思想与人生观、政治观等内容。此书亦是我国古代哲学与文学结合的集大成之作,将思想文化领域的文学作品水平推向新的巅峰,更是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而庄子的哲学成就则体现在其对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庄子将道家中的“道”理解为天道,效法自然的“道”。他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因为在庄子的哲学中,“人为”二字合起来就是“伪”字。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将“道”作为客观真实的存在,将“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而庄子的政治思想也继承了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反对“人为”,也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庄子的游世思想是其思想的核心。他对社会的黑暗表示失望并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但这种思想过于消极并不被学术界重视,不过他思想中的“逍遥”却是被后人所推崇的,因为“逍遥”的背后象征着的是精神的自由。庄子在几千年前就有如此境界,不可谓不惊世。他用自己的内心来对抗黑暗的社会,他以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景象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戏谑吊诡的心态来回答这个世界。 庄子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文章想象力奇特,文风变化多端,经常以寓言故事形式来讽刺现实。庄子的文字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便力透纸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一种飘逸灵新的洒脱,有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摘要”历代庄学的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析,本文从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深入分析。庄子第一次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从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道家思想乃至道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庄子那里,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庄子敏锐地发现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只是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是?逍遥游?。而其最终的目的便是进入?无己?的境界,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其建构的。“关键词”逍遥游自由无己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所反映的逍遥观念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深入的,他在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中心旨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 ?逍者, 向于消也, 过而忘也;遥者, 引而远也, 不局于心知之灵也; 故物论可齐, 生主可养, 形可忘而德充, 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 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 无不可游也, 无非游也。?“1”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 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 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 庄子之志也, 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 阅世熟则思远害, 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 遂有功名, 是生利害, 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 养生之缘督, 人间世之无用, 德充符之忘形, 大宗师之人与天一, 应帝王之游于无有, 皆本诸此, 实为书之纲领, 故首发之, 所谓部如一篇, 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2”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 也从文本系统性角

论庄子的游世思想

论庄子的游世思想 经法10121140 郑海艳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可是游世却是庄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研究庄子思想如果忽略游世,将无从理解庄学的灵魂。所以现代研究游世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游世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避世的隐士生存方式和用世的儒家生存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游世的生存方式才是合于道的生存。对庄子游世思想的阐释大多从现世的黑暗和自我保存的角度展开。事实上,游世是和对“道”的领悟不可分离的,是领悟“道”之后的一种生存方式。同时,游世也不是一种毫无原则的保身方式,不是一味的消极等待。游世是一种悠悠自在、积极的生存方式。故游世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入世。 庄子既反对“江海之士”的避世,即抛弃世界而隐迹山林,也不赞成儒家的入世,即卷入国家政治生活而居于庙堂,而是主张藏迹于世界的世俗生活当中,又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庄子是绝不会主张世人效法那些避世之人的,因为那种弃绝人世、隐居山林的行为方式,一来有违命运的安排,抛弃了君臣父子等基本人伦,推卸了人所应承担

的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二来太过刻意,且往往止于逐末,而遗忘了根本,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以隐邀名,以名渔利。许抗生曾指出:庄子“并不是要人脱离现实世界,而是要在现实的社会中日常的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超越。这就是要在平常的生活劳作中体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获得人生的愉悦和自由。” 基于对事实与人性的观照,庄子认定儒家之徒绝无实现其救国热情的现实空间。对于庄子而言,儒家的入世之心、经国之志,完全是不考虑现实土壤的一厢情愿,这就好比螳臂当车,即使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生命,也无法阻挡社会滑入深渊的车轮。也就是说,乱世之乱,绝不会因个人的介入而得以整治,这就好比命运一样是无法改变的。既然庄子认定入世无效,那么庄子远离政治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庄子认定,在一个无道的社会,一切的介入都属无效,一切的介入都将害生。入世的无效性以及危害性,使得庄子自觉地远离公共的政治舞台,也使得经世治国的话题彻底地退出了庄子的心灵。 庄子倡导游世。游世的具体表现,乃是一种“顺人而不失己”,即既顺应这个社会,又不丧失自我追求的处世态度。游世思想就其彻底的意义而言,是放弃了自我保全。游世思想的本意,也要为个人寻找出路,但是庄子对世道黑暗看得太深,因此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出路根本不可能,个人是找不到安居之地的。那么人生在世怎么办?庄子提出一个办法,就是干脆放弃寻找个人出路,一切任从命运摆布。世道既是彻底的黑暗,生命在宇宙背景中既是完全孤独无助,那就不必再挣扎着寻找黑暗世道里不可能找到的东西,干脆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论庄子的哲学思想

论庄子的哲学思想 摘要:强调自然的性命之情,包容了宏大壮丽的生命境界,庄子对待情感的态度是开放的、想象无穷的、超功利的,故而其散文想象奇异、宏伟开放,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庄子的认识论态度是怀疑主义和直觉主义相结合,由此决定其散文常借用寓言、象征来克服语言的局限性,给人留下极广阔的想象空间.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 关键词哲学思想道认识论 正文 庄子和他的时代 (一)庄子其人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曾作过“漆园吏”,在职不久就隐居起来,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1]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庄周主要继承老子的“以道为体”的形上学,使道家走向精神逍遥之路。庄子的师承不清[2],一生主要过着隐居的生活。庄周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的三十三篇是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十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后学所作。 (二)庄子的时代 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的超越或者脱离自己的时代,庄子的时代恰逢“美好的”旧社会彻底瓦解,残酷的新制度已经来临的时代。就是说,保持着氏族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早期宗法社会已经崩溃。物质文明在迅速发展,历史在大踏步的前进,生产、消费在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曾有。人们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主宰支配着人们的身心。 于是庄子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他要求不役于物,要求恢复到人的本性。这很可能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反异化的呼声,它产生在文明的发轫期。今天为哲学史家批评的庄子的那些落后、反动、倒退的社会政治思想,其实质都在此处。对原始社会生活的极端美化并不能使社会历史随着这种理想而转移。从整体上说,历史并不回到过去,物质文明的进步的确付出了代价,但是这是发展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必然。庄子的意义,并不在于这种回到自然的非现实的空喊和正面主张,而在于他们揭露了阶级社会的黑暗,描述了现实的苦难,倾诉了人间的不平,展示了强者的卑劣。庄子在这种文明的批判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第一次突出了个体的存在。他基本上是从人的个体的角度来执行这种批判的。关心的不是伦理、政治问题,而是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才是庄子思想的实质。 像庄子那样,实际上是要求立即消灭私有制和一切文明以及“劳动本身”,过动物般的无知无识的生活,却是现实的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开历史的倒车。所谓的人的本性、独立、自由和所谓的人的真实存在只能是历史的具体的。自然性并不就是人的本性。动物性的个体自然存在也并不自由,动物性的自然生存并非人的自由理想。这一切庄子自然也知道,如何超脱苦难世界和越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正由于并不可能在物质世界中现实的实现,于是最终就落脚到了某种精神——人格理想的追求上了。个体存在的形神问题最终归结为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这构成了庄子哲学的核心。 二、“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位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思想家。他决然不与宋君合作的态度,他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异乎常人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超越凡俗的精神境界。在他看来,不仅一般的生活是无聊的,即使南面为君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及各级官吏,其生活也是无聊的,对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他的最高理想。在本文中,笔者试就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的哲学特质作粗浅分析。 一、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 “道”是《庄子》中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中“道”的思想,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①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相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道”的特点,具有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无为性。“道”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形容道的幽隐寂静,“无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虽然幽隐寂静,却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验(“有信”)所以具有绝对性;道具有创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与时秩上都先于天地鬼神,是产生万物的最后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生生者不生”②,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庄子详细地阐述“道”,向世人宣告自已体悟的宇宙观,这也正是他追求生命自由的逍游境界的思想基础,要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就必须深刻体悟“道”这个基本的范畴。 二、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庄子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庄子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宇宙我的体现,有赖于超越精神的展现。超越的意义,在于扬弃与提升,扬弃俗世的价值,而提升到更高更辽阔的精神领域中。“不从事于务”,即扬弃利禄、名位,权势,毁誉之俗世活动。“游乎尘垢之外”、“游乎四海之外”、“出六极之外”,心灵活动超出于物质世界形相之拘限,冲破现实的藩篱而精神上达。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无待呢?那就是“心斋”与“坐忘”。“心斋”,庄子解释为“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③。“虚”即虚无,指无执无为的心境而言。“心斋”作为方法,是一个“致虚”、“守静”的过程,亦即去执去为过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虚”。“一志”者,义为专一心灵,神不外驰,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过程同时是“唯道集虚”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这一虚静之心是需要不断地化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