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摘要: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
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和C57小鼠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
常规HE染色和CD31、PAS染色。
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肿瘤组织中央区和外周区的高倍视野(400)下血管生成拟态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
结果:在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
第9~12天该结构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
肿瘤中央区、外周区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血管生成拟态密度比较:在第1~6天内肿瘤中央区高于外周区,在第7~8天肿瘤外周区高于中央区。
内皮依赖性血管在肿瘤组织的中央区和外周区呈现递减趋势。
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比较:在第1~7天肿瘤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高于外周区,在第8~12d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别。
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肿瘤组织的坏死率之间呈密切负相关(r=-0.97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与肿瘤组织坏死率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230,P<0.05)。
结论: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血液供应方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并存于肿瘤组织内。
随肿瘤生长变化而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血管生成;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传统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的、不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方式。
1999年由美国lowas大学的Maniotis和Folberg等提出,他们对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时发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拟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从而重塑肿瘤的微循环,并且与宿主血管相连通,使肿瘤获得血液供应,命名为血管生成拟态[1~6]。
基于类器官方法构建正常免疫小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和应用与流程技术
基于类器官方法构建正常免疫小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和应用与流程技术免疫小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构建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评估抗肿瘤药物疗效以及筛选新型抗癌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类器官方法构建正常免疫小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和应用与流程技术。
一、方法步骤:1.动物准备:选取适合实验的小鼠品系,例如BALB/c小鼠。
保持小鼠在特定病原体自由的环境中,并确保小鼠的体质健康。
2.细胞培养:选取适合实验的人胃癌细胞系,如AGS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
细胞密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为2x106/mL。
3.移植瘤模型建立:将培养好的人胃癌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选择皮下注射或脾脏注射两种方式。
注射剂量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一般为2x106细胞/只。
4.实验观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和肿瘤生长情况。
通常,肿瘤移植3-4周后可以显现,并进一步生长。
5. 终点实验: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时,一般直径达到 1.5-2.0 cm,可以进行终点实验,如活检、药物治疗等。
二、应用与流程技术:正常免疫小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以下方面的研究:1.胃癌发病机制研究:通过观察移植瘤的生长过程,分析胃癌发展的影响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2.药物疗效评估:可以用该模型评估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给予小鼠不同的药物处理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分析药物的抗癌效果。
3.新药筛选:利用该模型可以筛选新型抗癌药物。
给予小鼠待测药物处理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并评估新药的抗癌效果。
4.分子机制研究:可以在该模型中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探索胃癌发展的分子机制。
该方法通过种植人胃癌细胞到小鼠体内,构建了一种近似真实的胃癌模型。
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细胞培养的质量,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通过该模型的应用与流程技术,可以深入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评估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并筛选新型抗癌药物,对胃癌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整理版]抗肿瘤药物体内活性评价
抗肿瘤药物体内活性评价(KGSS008)实验目的:根据《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和《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测试受试样品对人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有无抑制作用及作用强度。
0实验动物:BALB/c 裸小鼠,提供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原件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复印件实验内容与方法:0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制备细胞悬液,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
待肿瘤生长至50-100mm 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
使用测量瘤径的方法,动态观察被试物抗肿瘤的效应。
至小鼠处死,手术剥取瘤块称重。
肿瘤体积(tumor volume ,TV):TV = 1/2×a ×b 2(a 、b 分别表示长宽)。
0相对肿瘤体积(RTV ): RTV = V t /V 0。
(V 0为分笼给药时(即d 0)测量所得肿瘤体积,V t 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
)00相对肿瘤增殖率T/C (%),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指标: 0T RTV 0T/C (%)= ────×10000 C RTV 0T RTV :治疗组RTV ;C RTV :阴性对照组RTV 。
00 实验信息(客户提供): 0样品名称: 00样品来源:□合成,□提取,□其他:00 样品量(准确称量): mg 00分子量: 00物理性状:□固体,□液体; 溶媒及溶解度: 0保存温度:□-20℃;□4℃;□室温;□其他:0给药方式:00给药剂量:00给药周期:00服务周期:6周0结果提交:提交实验报告书、荷瘤小鼠0收费标准:15000元/模型0实验范例0受试样品1、2、3、4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异种移植瘤抑制作用0。
活体成像技术动态观测华蟾素对裸小鼠BxPC3-luc2异体移植胰腺癌的抗肿瘤作用
活体成像技术动态观测华蟾素对裸小鼠BxPC3-luc2异体移植胰腺癌的抗肿瘤作用王剑超;范丽萍;徐旭栋;屠珏;寿旗扬;傅惠英【摘要】[目的]利用小动物成像技术,探讨华蟾素对裸小鼠BxPC3-luc2胰腺癌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BxPC3-luc2胰腺癌细胞接种于24只雄性裸小鼠皮下7d后,分成3组:即空白组、华蟾素组[6g·kg-1华蟾素(生药)]、顺铂组(2mg·kg-1 DDP),每组8只,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d;用游标卡尺和活体生物发光成像仪分别在第7d和第14d检测各组裸小鼠胰腺癌肿瘤生长情况,并在第14d处死小鼠,取实体瘤称重。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华蟾素组体重无明显变化,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小,肿瘤光子量明显降低,在给药第7d和14d时,肿瘤光子量抑制率分别为30.11%和63.81%,但6g· kg-1华蟾素作用弱于2mg·kg-1顺铂,而华蟾素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具有一定的优势。
[结论]华蟾素具有较好的抑制裸小鼠BxPC3-luc2胰腺癌的作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hibiting pancreatic cancer of Cinobufotalin by bioluminescentimaging(BLI) in the BxPC3-luc2 cell xenograft nude mice.[Method] Twenty-four nude mice were subcutaneously injected BxPC3-luc2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After seven days, tumor-bearing mic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blank group, Cinobufotalin group(6g·kg-1, Cinobufotalin) and positive drug group(2mg·kg-1 DDP), eight mice for each group and continuous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14d. The tumor growth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nude mice was detected by using the card scale and living creature luminescence imaging instrument at 7th and 14th days, and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t 14th day, and the solid tumor was weighed.[Result] Tumor bearing nude mice with injection of Cinobufotalin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dy weigh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umor weight and volum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umor photo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nude mice treated with Cinobufotalin at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7th and 14th days,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tumor photon were 30.11%and 63.81%respectively. But 6g·kg-1 Cinobufotalin was weaker than 2mg·kg-1 DDP. The effect of Cinobufotali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or body weight in mice, had certain advantages. [Conclusion] Cinobufotalin has a good inhibition of BxPC3 pancreatic cancer in nude mice.【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5页(P695-699)【关键词】华蟾素;BxPC3-luc2胰腺癌;抗肿瘤;生物发光示踪术【作者】王剑超;范丽萍;徐旭栋;屠珏;寿旗扬;傅惠英【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胰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恶性度高、病程短、进展快、预后差。
肿瘤移植(TT)小鼠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
肿瘤移植(TT)小鼠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原型物种人来源黑色素瘤B16细胞导致的肿瘤肝转移及肺转移模式动物品系SPF级C57BL/6小鼠,健康,雄性,4~6W,体重为18g~2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的发病率较低, 但恶性度高, 转移早而广泛,且对常规放疗有较强抗性,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常规治疗主要有免疫治疗、化疗、生物治疗、近距放射疗法和外束放射疗法等。
近年恶性黑素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肿瘤侵袭及转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肿瘤病人在初治时已有微小的或潜在的转移病灶。
为了能彻底治愈癌症,控制肿瘤侵袭和转移是治疗的关键。
黑色素瘤B16细胞株是生长在C57BL/6小鼠耳根部的自发性肿瘤,C57BL/6小鼠的B16移植瘤和转移瘤模型是肿瘤研究的常用模型之一。
小鼠成瘤实验:取对数生长的细胞,胰酶消化后培养基重悬收集细胞,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调整细胞密度备用。
选用C57BL/6J 小鼠建立B16 细胞肿瘤转移模型,每组10 只。
试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浓度为5×10 6 /L 的B16 细胞悬液0.1ml,每组于接种细胞次日起腹腔注射药物,10 日后改为隔日注射一次。
于第21天,处死动物,取肝脏及肺组织,解剖镜下计数转移的结节数量,数码相机拍照,并对各组小鼠肺转移结节的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
应用肿瘤转移疾病模型模型评价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接种肿瘤细胞后,生长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组间无明显差异。
第21 天时处死小鼠,取肝脏及肺组织,解剖镜下观察,可发现肝脏及肺组织有明显转移的结节。
解剖镜下计数转移的结节数量,可见给药组小鼠肝脏及肺结节数目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取材:1.实验结束后每组取肝组织、肺组织和肿瘤组织,每个组织从瘤体中央分为2份,一份置于甲醛固定;另一份液氮冷冻置于-80度保存,用于分子生物学和WB检测等等。
基于活体成像的裸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建立及意义
用脂质体将绿色荧光蛋 白表达载体 p E G F P — N 1 转 染至人非小细胞肺 癌细胞 株 N C I — H 3 5 8 , 经G 4 1 8筛选获 得稳定表 达绿色荧光蛋 白的 N C I — H 3 5 8 一 G F P细胞 , 接种至裸小 鼠皮下建立移 植瘤模 型。采用活体 成像 系统连续 5周监测小 鼠皮下 N C I H 3 5 8 一 G F P细胞 的动态生长情况 。结 果 获得 了在体外及裸小 鼠体 内均能够长期稳定表 达绿色荧光 蛋 白的 N C I — H 3 5 8 一 G F P细胞 。其接种后裸小 鼠皮下全部成瘤 , 活体成 像系统观察 发现 , 随着 N C I — H 3 5 8 一 G F P细胞接 种 时间延 长 , 移植瘤体积逐渐增大 , 荧光 光子数逐 渐增 加。结论 成功构 建可用 于活体成 像 的裸 小 鼠肺癌 移植瘤模 型; 该模型可作研究肺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抗肿瘤药物 的重要工具 。 关键 词 : 肺肿瘤 ; 绿 色荧 光蛋 白; 裸小 鼠; 移植瘤 ; 活体成像
c e n t p r o t e i n( G F P )f o r s t u d y i n g h u ma n l u n g c a n c e r b y u s i n g a n i n v i v o i m a g i n g s y s t e m.Me t h o d s H u ma n n o n - s m a l l l u n g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第 5 3卷 第 2期
基 于活体成像 的裸小 鼠肺癌移植瘤 模 型建 立 及 意义
姜 昱竹 , 谢 书阳 。 胡雪梅 , 王跃 嗣
( 滨 州 医学院烟 台校 区 , 山 东烟 台 2 6 4 0 0 3 )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它的治疗一直是科研领域的热点。
而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是研究肝癌发展与治疗的常用模型之一,本文将阐述该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一、模型建立:
1. 选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并注射人肝癌细胞或小鼠肝癌细胞至小鼠肝脏内;
2. 观察小鼠肝脏的变化及肿瘤的生长情况;
3. 通过剖尸解剖及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
二、磁共振表现:
1. 外形特征:在磁共振扫描图像中,肝癌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异常信号病灶;
2. T1加权成像:肝癌呈低信号,且不均匀分布;
3. T2加权成像:肝癌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并且有较清晰的分界;
4. 坏死表现:部分肝癌在中心区域会出现坏死,造成信号呈现低值或空白。
综上所述,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是研究肝癌发展与治疗的常用模型之一。
在磁共振扫描中,肝癌具有特定的形态和信号特征,可提供诊断参考。
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肝癌的病理生理特征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是癌症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治疗策略以及评估新的抗癌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肿瘤模型建立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移植方法、化学物质诱导方法和遗传工程方法。
一、人工移植方法:1.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物肿瘤组织或细胞株移植到小鼠体内,可以通过裸鼠或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建立人类肿瘤模型。
当细胞或组织取出并经过相关处理后,通过给小鼠注射或将其移植到小鼠体内,研究人类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2.移植人体肿瘤片段。
3.使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如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等,可以接受外源组织移植而不会引发排斥反应。
二、化学物质诱导方法:1.化学物质诱导肿瘤模型是通过给予小鼠致癌物质或诱导剂来诱发肿瘤发生。
2.应遵循相关伦理原则使用易获得且时间成本低的致癌物质。
3.诱导剂可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小鼠,如口服、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
4.对于使用化学物质诱导的肿瘤模型,需要在给药期间和给药后对小鼠进行定期观察和血液检测,以评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三、遗传工程方法:1.遗传工程方法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特定肿瘤相关基因引入小鼠体内,例如,通过敲除或激活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等,产生特定类型的肿瘤模型。
2.通过基因敲除、敲入或点突变技术,可改变小鼠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模拟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确定小鼠肿瘤模型建立成功后1.观察和检测小鼠是否出现明显的肿瘤体积增大和质地变硬等症状。
2.定期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以评估肿瘤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3.使用体重表、肿瘤质量表等测量工具定期测量肿瘤体积,以评估肿瘤生长速度。
4.进行组织学检测,通过活体组织活检或解剖后进行病理学检测,以确定肿瘤种类和分级。
5.对肿瘤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以确定肿瘤的分子特征。
总结:建立和鉴定小鼠肿瘤模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活体动态观察
N . F 0 0, o: 0 5 )培养皿及培养板等购 自C mig NS o n 公司。 荧光 素酶底物 购 自GO D B oT c n lg L i eh oo y公司 。
12 方 法 .
【 作者简介】 闩明霞(9 6)女, 17 一 , 在读博上研究生, 实验肿瘤学 。
度 为 1× 1 / ,分别取 02 接种于 3 裸小 0 个 ml . ml 鼠右 背侧 近腋 部 皮 下 。 当皮 下 移植 瘤 长 至 直径 约 1 m 右 时剥取 出移植 瘤 ,剔 除 纤维包 膜 及 出 血 0m 左
【 关键词】 F /u 双标; G PL c 慢病毒载体; 活体成像 系统; 原位移植; 人肝癌
【 中图分 类号】 53 【 Q9 —3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6 45 1 (0 00 -4 10 1 7 —8 72 1 )60 0 —5
原位移植是将人类肿瘤接 种到与肿瘤原发 部位 相埘应 的宿主器 官组织 内, 使其获得与人体肿瘤相似
S MMC 7 2 . F /u ,并建立该 细胞 的裸 小鼠肝原位移植 瘤动物模 型 , 一7 1G PL c 利用 小动物活体 成像 系统
观 察裸 小 鼠肝原位移 植瘤 的生长及转 移情 况。 方法 应 用慢 病毒 转染 的方法建 立 G PL c双标 F /u
的S MMC 7 2 细胞 系, 种于裸 小 鼠肝原位 , 用活体成像技 术监测该 -) 在小 鼠体 内深部组 织 一7 1 接 采  ̄J E
的表 达 情况 。结 果 成 功建 立 了 GF /u PL c双标表 达率接 近 10 的 S 0% MMC一7 1GF ,u 细胞 7 2 . PL c 系,进行裸 小鼠肝原 位移植后 ,应 用活体 成像 系统可观 察到裸 小鼠肝原位早 期的微 小病灶和晚期 移植 瘤的生 长情况。 而且 ,随着肿瘤移植 时 间的延 长 ,移植瘤体 积的增 大 ,活体成像检 测到 的发 光面积逐渐增 大 ,发光强度 也逐 渐增加 。结论 活体 荧光成像 系统可直接观 察肝原位移植 瘤模型 中肿瘤 的生长及转移 , 助 于 了解人肝 癌的生 物学行 为及其特 性 ,鉴于其敏 感 、直观 、动 态 、可 有 靠的优 点 ,它将 为肝癌 的进一 步研 究提供极 其有 益 的帮助 。
实验性肿瘤细胞转移动物模型的活体成像观察
转 移 是 恶 性 肿瘤 的基 本 生 物 学特 性之 一 ,是 肿瘤 患者死 亡 的主要原 因 。肿瘤转 移动物 模型 是肿 瘤研 究 的重要工 具 ,通 过 复制与人 体肿瘤 相似 的动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材料 .
物模 型 ,可 系统深 入 地研 究 肿瘤 的 发生 发展 过程 ,
格按照 S F级 标准要 求进行 [Y P S XK( 20 .0 1。 沪)0 70 0 ]
11 仪 器 和试剂 .- 3 小动物 活体 荧光 成像 系统购 自 德 国 B r odT c n lge mb & C . et l eh oo is h G H oKG,型号 为 L 9 3NC3 0 B 8 2 ,分析 软件 为 W iL g t2 n ih3 。荧光
在动物体 内深部脏器的转移情况,它将为肿瘤转移机制、抗转移治疗等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关键词】 F /u 双标; G PL c 慢病毒载体 、 动物活体戍像 系统; 转移; 动物模型
[ 图分类号 ] 9 —3 [ 献标识 码] 中 Q 53 文 A [ 章编号】17 —8 72 1 )50 7 —7 文 6 45 1 (0 20 —3 60
生长 期 的 S MMC 7 2 一 F / u 细 胞 ,胰蛋 白酶 常 一7 1G PL c
[ 讯作者】 通 姚
明(9 9)男 , 士,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 瘤 15 一 , 博 研 肿
转移 模型 、转移机 理及抗 肿瘤 实验研 究。
E— al m y o@ s c . g m i: a hs i or
11 实验动物 .2 . SF P 级雄 性 B L /.un 小 鼠 1 A Bcn /u 2
肿瘤细胞在活体小鼠肝脏微循环中动态变化的可视性研究
肿瘤细胞在活体小鼠肝脏微循环中动态变化的可视性研究齐柯【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1(19)4【摘要】目的:在小鼠活体内动态观察肿瘤细胞在肝脏微循环中的运动、分布及凋亡.方法:用Calcein AM荧光标记B16F1黑色素瘤细胞,将其注射入C57BL/6小鼠的肠系膜静脉,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肿瘤细胞在肝脏微循环中的运动及分布,测量并计算肿瘤细胞在终末门静脉中的运动速度.注射肿瘤细胞8小时后,切取肝脏,用凋亡标记荧光素对肝组织切片进行原位DNA末端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B16F1黑色素瘤细胞进入肝脏微循环中后,90%的细胞通过机械性嵌顿停留在肝窦中,10%的肿瘤细胞通过黏附停留在终末门静脉中,B16F1细胞在肝脏终末门静脉中的运动速度为648±53μm/s.在注射肿瘤细胞8小时后,在肝窦中约有30%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在终末门静脉中约有10%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利用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及荧光倒置显微镜为探讨肿瘤肝转移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活体观察方法.%Objective : To detect the movement, dispersion and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in the hepatic microvasculature of mice in vivo. Methods : Calcein AM laheled B16F1 melanoma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mesenteric vein of the C57BL / 6 mice. The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umor cells in the hepatic microvasculature of mice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verted microscope. The velocity of tumor cells moving in the terminal portal vein was measured. And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in hepatic microvasculature were calculated 8 hours after injection of tumorcells. Results : 90% of the tumor cells were arrested by mechanical force in the sinusoidal, 10% of the tumor cells were adhesively stayed in the terminal portal vein after B16F1 melanoma cells injected into the hepatic microvasculature. The velocity of B16F1 cells moving in the terminal portal vein was 648 ± 53μm / s. 8 hours after injection of tumor cells, about 30%and 10% of tumor cells were apoptosis in hepatic sinusoidal and terminal portal vei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 The use of fluorescence labeled tumor cells and the fluorescence inverted microscope provide a good way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liver metastasis.【总页数】3页(P653-655)【作者】齐柯【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东,深圳,518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应用活体冷冻技术研究活体小鼠心脏微循环 [J], 史立业;李子龙;翟效月;宁斌;杨蓓;齐国先2.新型造影剂在小鼠肝脏肿瘤 Micro-CT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J], 秦波音;张小楠;杨华;周文江;周晓辉3.小鼠实验性肝内胆汁郁积的肝脏微循环活体观察 [J], 吴龙岗4.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中IL-10和TGF-β1的动态变化 [J], 赵慧;白雪;聂晓涵;王江涛;王西完;庞楠楠;李玉娇;马秀敏;温浩;丁剑冰5.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及骨髓中IL-4,IL-5和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 [J], 曾令兰;罗端德;刘薇;郭劲松;李淑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
一、裸鼠是什么裸鼠是一种没有毛发的实验小动物,通常被用来进行肿瘤移植研究。
这种小动物一般来自人工培育的遗传变异株,因为它没有毛发,所以被称为裸鼠。
这种小动物体型小、活力强,非常适合作为实验对象。
二、肿瘤移植模型的意义肿瘤移植模型是一种通过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来模拟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用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
同时,肿瘤移植模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生长和发展的规律,找到控制肿瘤的有效方法。
三、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基本步骤1. 建立肿瘤细胞株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肿瘤细胞株。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株可以从患者的体内或者文献报道中获取,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肿瘤细胞株。
2. 准备裸鼠裸鼠一般都需要进行体表消毒和饲养管理等操作。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裸鼠的体表消毒,避免外来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裸鼠的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等也需要进行精心管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移植肿瘤细胞将准备好的肿瘤细胞接种到裸鼠的体内,一般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
移植后,需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剖解和测量等操作。
四、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 易于建立:裸鼠的肤色和体毛特征明显,容易观察,建立肿瘤移植模型相对容易。
2. 可控性强:通过各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实验的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结论可靠:通过对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结论,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缺点:1. 模拟程度低:由于裸鼠与人体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差异,因此在某些肿瘤特征的模拟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活体成像的裸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建立及意义
基于活体成像的裸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建立及意义姜昱竹;谢书阳;胡雪梅;王跃嗣【摘要】目的建立可供生物学功能研究或药物评价的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方法用脂质体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转染至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358,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NCI-H358-GFP细胞,接种至裸小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采用活体成像系统连续5周监测小鼠皮下NCI-H358-GFP细胞的动态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在体外及裸小鼠体内均能够长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NCI-H358-GFP细胞.其接种后裸小鼠皮下全部成瘤,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发现,随着NCI-H358-GFP细胞接种时间延长,移植瘤体积逐渐增大,荧光光子数逐渐增加.结论成功构建可用于活体成像的裸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该模型可作研究肺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工具.%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ubcutaneously xenografted tumor model with stable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 GFP) for studying human lung cancer by using an in vivo imaging system. Methods Human non-small lung cancer NCI-H358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pEGFP-N1 plasmid via lipofectamine LTX reagent and screened with G418. After that, NCI-H358-GFP cells with stable expression of GFP was collected. The cel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ong-lasting expression of GFP were analyzed. The dynamic growth of the xenografted tumors for 5 weeks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established human non-small lung cancer NCI-H358-GFP cells could stably express high level of GFP in vitro. After the subcutaneous inoculation of NCI-H358-GFP cells into the nude mice, the volume and the 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 of the xenograftedtumor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one week to five weeks with the help of an in vivo imaging system. Conclusion The subcutaneously xenografted tumor model with stable expression of GFP was made sucessfully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sensitive and useful in vivo tool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ticancer drug.【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053)002【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肺肿瘤;绿色荧光蛋白;裸小鼠;移植瘤;活体成像【作者】姜昱竹;谢书阳;胡雪梅;王跃嗣【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荷瘤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体内生长、转移机制以及研发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工具。
裸小鼠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成像研究
裸小鼠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成像研究王舒楠,张伟国,陈金华,马长锁,赵丽(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重庆400042)摘要:目的建立裸鼠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进行MR扫描,摸索扫描的最佳参数,探讨1.5T磁共振在检测裸鼠颅内成瘤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方法SHG-44细胞传代培养后,用微量注射器吸取肿瘤细胞悬液直接穿刺接种,在肿瘤细胞接种后第15天行1.5T MR扫描,裸鼠麻醉后置于小动物线圈采集图像并利用影像工作站测量体积。
而后取脑组织做病理切片,计算体积后行HE及CD34染色,与MR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除去围手术期死亡2只裸鼠外,剩余的13只裸鼠在MR增强序列图像上均能见到肿瘤,成瘤率达100%,且位置同组织切片相一致。
在MR 图像上测得的肿瘤体积为(29.41±10.95)mm3,组织切片测得的肿瘤体积为(26.57±9.70) mm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85,P ?)。
肿瘤微血管丰富,且主要集中在肿瘤的边缘。
结论采用微量注射器直接建立裸鼠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简单便捷,成瘤率高。
1.5T 磁共振能活体检测裸鼠脑胶质瘤成瘤情况,并能进行一定的功能成像,是动态监测裸鼠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裸鼠;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原位移植Estabilshment of human glioma orthotopic model in nude mice and monitored by 1.5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ang Shu-nan, Zhang Wei-guo, Chen Jin-hua, Ma Chang-suo, Zhao Li(Department of Radiology, Daping Hospital,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human glioma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in nude mice,and investigate 1.5T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etection of transplanted tumor. Methods The glioma cell line SHG-44 was cultured in vivo. The glioma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nude mice brain using micro-syringe to form glioma. Fifteen days later, nude mice were scaned by 1.5T MR with animal-coil to detect the tumor.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in AW4.3 imaging workstation. Then take brain tissue biopsy done with HE staining and CD34 staining. Tumor volnme was measure under microsope to evaluated the relativity with the dates in MR imagings. Results Two nude mice were dead in perioperative, the other thirteen mice survive and be detected tumor in bran by MR scanning with contrast injected. The location in MRI isconsistent withthat in tissue section. Tumor volume is 29.41±10.95mm3measured by MRI and is 26.57±9.70mm3 measured under microsop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r =0.985). Conclusion It is easy and convenient using micro-syringe directly to establish the human glioma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model in nude mice. 1.5T MR can detect the tumor in mouse brain in vivo, and to carry out certain functional imaging. 1.5T M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ynamic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lioma in nude mice.Key word:Nude mice;Glioma;Orthotopic implantatio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浸润性最强的一种原发性脑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很高。
细胞系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CDX)构建
细胞系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CDX)构建
细胞系移植性肿瘤模型是最为常见和使用最广泛的小鼠模型,原理是将肿瘤细胞系注射到小鼠皮下或任意想要研究的发病部位,肿瘤细胞将在注射处增殖生长。
常用的移植小鼠品系是裸鼠BALB/c-nu。
(1)皮下移植瘤推荐指数:★★★★优点:成本低、周期短、易操作、重复性好,可进行基因敲除/过表达后的成瘤研究。
缺点:皮下移植难以展现肿瘤原位和转移情况,缺乏肿瘤异质性。
适用研究:几乎适用于所有肿瘤的增殖、发生、耐药研究。
获取方法:选取合适的肿瘤细胞系或敲减/过表达细胞,皮下接种出生4-8周的裸鼠。
(2)原位移植瘤推荐指数:★★★优点:成本低、周期短、重复性好,可进行肿瘤原位和转移观察,可进行基因敲除/过表达后的成瘤研究。
缺点: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缺乏肿瘤异质性。
适用研究:肿瘤增殖、转移研究。
获取方法:与皮下移植瘤相似,不同的是在器官原位接种肿瘤细胞,而非皮下。
大小鼠肿瘤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肿瘤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动物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小鼠和大鼠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肿瘤模型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大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和大鼠,体重分别为20-25g和150-200g。
2. 实验方法(1)肿瘤模型的建立① 自发性肿瘤模型:选取特定品系的小鼠,如KM小鼠,自然条件下饲养,观察其肿瘤发生情况。
② 诱发性肿瘤模型:采用化学致癌物、物理因素或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诱导肿瘤发生。
③ 基因修饰肿瘤模型:通过基因敲除、过表达或基因敲入等方法构建肿瘤模型。
(2)肿瘤模型的鉴定① 观察肿瘤的外观形态、生长速度和转移情况。
② 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③ 对肿瘤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
(3)肿瘤模型的临床应用① 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② 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和评价。
③ 肿瘤治疗方法的优化。
三、实验结果1. 肿瘤模型的建立(1)自发性肿瘤模型:KM小鼠在自然条件下饲养过程中,部分小鼠出现肿瘤,如皮肤癌、乳腺癌等。
(2)诱发性肿瘤模型:通过化学致癌物(如二甲基苯并蒽)诱导,KM小鼠成功建立皮肤癌模型。
(3)基因修饰肿瘤模型: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成功构建了携带p53基因突变的小鼠肿瘤模型。
2. 肿瘤模型的鉴定(1)自发性肿瘤模型:通过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具有异型性。
(2)诱发性肿瘤模型: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具有异型性,与人类皮肤癌相似。
(3)基因修饰肿瘤模型: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相关。
3. 肿瘤模型的临床应用(1)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通过研究肿瘤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揭示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2)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和评价:利用肿瘤模型评价肿瘤治疗药物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对胃癌皮下和原位移植肿瘤生长的动态观察
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对胃癌皮下和原位移植肿瘤生长的动态观察彭秀华;沈艳;徐春华;杨玉琴;周文江【期刊名称】《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年(卷),期】2011(31)5【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growth profile of MKN-45-Luc gastric tumor in nude mice by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of small animals in vivo, after the tumor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nude mice through subcutaneous or 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o inoculate subcutaneously the MKN-45 gastric cancer cells which were transfected Luc into nude mice, when the tumor formed, it were harvested and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or directly transplanted into the stomach of nude mice. AT the same time, we used the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of small animals in vivo to monitor the dynamic changes of MKN-45-Luc cells in mice. Results From the first week to the fifth week, both the luciferase expressed area of the subcutaneous and orthotopic tumor and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time increase of tumor transplantation. A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among the tumor volume, fluorescence area and fluorescent intensity (r=0.882, P<0.001), which disappeared after 5-6 weeks following the inoculation. Conclusions The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s of small animals in vivo were untilized to fully observe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profile of gastric cancer, whichprovided the basis for investigating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KN-45 gastric cancer.%目的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对裸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MKN-45-Luc胃癌细胞组织瘤块后,进行肿瘤生长的动态观察.方法将转染Luc的MKN-45胃癌细胞接种于裸小鼠皮下,成瘤后取瘤块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的皮下和胃部,并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定期监测MKN-45-Luc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从第1~5周,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增加,皮下和原位瘤所表达荧光素酶的面积逐渐增大,荧光光子数也逐渐增加,移植瘤体积、荧光面积与荧光光子数成正相关(r=0.882,P<0.001).5~6周时移植瘤体积、荧光面积与荧光光子数无相关性.结论采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能非常完整地观察活体动物体内胃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为研究MKN-45胃癌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依据.【总页数】5页(P371-375)【作者】彭秀华;沈艳;徐春华;杨玉琴;周文江【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相关文献】1.工程化人胃癌裸鼠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观察 [J], 孙培鸣;金润森;杜晓辉;徐迎新;孙慧伟;李荣2.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活体动态观察 [J], 闫明霞;刘蕾;朱淼鑫;赵方瑜;萨冰清;梁琳慧;姚明3.人胃癌裸鼠体内原位移植生长过程的动态观察 [J], 王琳;朱人敏;汪芳裕4.基于双荧光系统的HepG2肝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建立及活体荧光成像动态定量分析 [J], 张飞翔;赵珂;高瑞;高慧英;詹轶群;李长燕;杨晓明5.VRIN治疗后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活体成像观察 [J], 戴小军;张晓春;孙卫东;吉效东;刘墨祥;刘延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动态观察
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动态观察闫国华;刘俊康;徐启旺【期刊名称】《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07(21)3【摘要】目的:观察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特征。
方法:常规肌肉接种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接种后动态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并解剖观察瘤体结构特征及内部变化情况。
结果:接种B16细胞后3d,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瘤体直径达1.5cm左右,肿瘤外层包膜形成;瘤体达3.0cm左右,肿瘤出现内层;解剖发现,大瘤体两层包膜下有囊状结构存在,在瘤体内层包膜下有大量小体积个体细胞团存在。
结论:小鼠黑色素瘤体增大主要与包膜及包膜下的细胞生长有关。
【总页数】4页(P174-175)【关键词】黑色素瘤;肿瘤生长;肿瘤【作者】闫国华;刘俊康;徐启旺【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生物波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相关文献】1.TNF-α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及其对小鼠B16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J], 吉琼梅;朱振宇;王晓华;李秀英;李民友;冯哲玲;马涧泉2.具有人免疫系统和异体人黑色素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r模型的构建和鉴定 [J],邹俊;陈冰;方铭慧;胡正3.平消胶囊联合紫杉醇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 [J], 李芳芳; 管道坤; 郭梦琦; 任倩文; 王洪波; 田京伟4.单基因和双基因联合治疗对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J], 韦世元; 唐放; 彭旭; 何学令; 尹海林5.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对APP/PS1小鼠移植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J], 林久涵;于春艳;刘希;田琳;张娜娜;董营;吕航;王丹;曲萌;张勇;孙连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血管瘤裸小鼠移植模型形态学动态观察.
人血管瘤裸小鼠移植模型形态学动态观察
全部作者:
唐耘慢刘文英俞松彭强王勇熊中讯王永刚魏艇
第1作者单位:
4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
论文摘要:
U的建立人血管瘤裸小鼠异种移植模型并动态观察移植物形态学变化。
方法将人婴幼儿血管瘤组织切分为96个小块移植于16只裸小鼠皮下,定期测量瘤体体积,取不同时期移植瘤作HE染色和抗人CD31免疫荧光标记。
结果移植瘤大部分(81/96)存活,在移植后广2个月期间体积明显增大,继而缓慢缩小。
组织学观察显示移植瘤早期岀现缺血改变,瘤性内皮细胞坏死、间质纤维化,约在移植后1个月出现瘤细胞增生,血管瘤增长,继而瘤内血管扩张,瘤性内皮细胞逐渐减少,血管瘤消退,代以纤维脂肪组织。
结论将快速生长的人血管瘤组织移植于裸小鼠体内,移植瘤可存活,其缺血期后生长模式与人血管瘤自然发展过程相似。
关键词:
血管瘤;裸鼠;动物模型;形态学远程下载论文(免费PDF论文全文)
发表日期:
2005年12月13日
同行评议:
内容新颖,设计合理,结论可靠,对研究血管病的发生机理有1定的价值,同意发表。
综合评价:
修改稿:
注:同行评议是由特聘的同行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综合评价是综合专家对论文各要素的评议得出的数值,以1至5颗星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摘要: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
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和C57小鼠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
常规HE染色和CD31、PAS染色。
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肿瘤组织中央区和外周区的高倍视野(400)下血管生成拟态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
结果:在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
第9~12天该结构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
肿瘤中央区、外周区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血管生成拟态密度比较:在第1~6天内肿瘤中央区高于外周区,在第7~8天肿瘤外周区高于中央区。
内皮依赖性血管在肿瘤组织的中央区和外周区呈现递减趋势。
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比较:在第1~7天肿瘤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高于外周区,在第8~12d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别。
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肿瘤组织的坏死率之间呈密切负相关(r=-0.97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与肿瘤组织坏死率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230,P<0.05)。
结论: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血液供应方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并存于肿瘤组织内。
随肿瘤生长变化而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血管生成;恶性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传统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的、不
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方式。
1999年由美国lowas大学的Maniotis和Folberg等提出,他们对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时发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拟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从而重塑肿瘤的微循环,并且与宿主血管相连通,使肿瘤获得血液供应,命名为血管生成拟态[1~6]。
2005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5期2005年10月张凡等: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第5期血管生成拟态概念的提出丰富了肿瘤血液供应理论,但目前对它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演变规律缺乏认识,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概念:即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血液供应的一种暂时性替代模式,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存在,在肿瘤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连续观察对我们的假说进行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C57小鼠购自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室,6~8周龄,共2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0g,编号后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洁净实验室饲养。
1.2 实验方法先将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复苏,1640细胞培养基上培养6d,使细胞排满瓶底,0.2%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达到1107/ml。
75%酒精消毒小鼠鼠蹊部,每只小鼠鼠蹊部皮下注射0.2ml细胞悬液。
每天观察动物生命体征及肿瘤细胞生长状况,10d
后接种部位开始出现皮下肿块。
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持续12d。
解剖并仔细检查动物全身,共获得肿瘤样本114例。
全部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
1.3 计算机图象处理一抗CD31、HMB45为鼠抗小鼠单克隆抗体,即用型,6ml包装,SNATA CRUZ生产,进口分装;CathepsinD、MMP2、MMP9兔抗多克隆抗体,使用空军总医院医学工程研究所的BIN DAF IMG 图象采集处理系统(91年版)计算每张切片中坏死面积。
1.4 计数方法
1.4.1 区域划分中央区与外周区的划分:避开肿瘤坏死,将每张切片中肿瘤组织镜下视野均匀分成三等份,即内1/3、中1/3、外1/3三个区域,内1/3区域即为中央区,外1/3即为外周区。
血管生成拟态周围与远离血管生成拟态、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与远离内皮依赖性血管的划分:以血管生成拟态、内皮依赖性血管为中心的高倍视野定义为血管生成拟态、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距离上述视野一个高倍视野的肿瘤细胞即为远离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
血管生成拟态判断标准:无内皮细胞衬复的PAS阳性管道、衬复PAS阳性物质的肿瘤细胞围成不规则管腔,且管腔内存在红细胞,周围没有出血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
1.4.2 计数方法低倍镜下找到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存在的典型区域,换成高倍镜(400),连续计数10个高倍视野内的血管生成拟态、内皮依赖性血管,取其均值即为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
同时计数血管生成拟态周围、内皮依赖性血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