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和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疗常用要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近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进展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CBH)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机错综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1,2]。

在中医学中“慢性肝炎”归属于“黄疸”、“急黄”、“瘕瘕”、“胁痛”、“郁证”、“臌胀”、“积聚”、“虚劳”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

然而近年来中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故中医药治疗乙肝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

现就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近几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CBH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认为CHB的发生与感染邪毒、情志、酗酒、过食肥甘厚味、体质强弱等诸多因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侵人以及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

毒邪是否能致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虚弱、疫毒(湿热夹毒)外侵、气滞血瘀引起正虚邪恋。

正气虚弱之人遭到毒邪攻击时,抵抗力不足致使毒邪进入人体,并易居肝脏,致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进而血脉瘀阻。

当湿热毒邪进入机体,最易损害肝脾,患者多呈土衰木旺。

因为,脾为湿土之脏,土性易为湿,脾运不健,最易生湿,湿邪也最易困脾;肝具风火之性,湿遏气机日久,肝郁不畅,湿邪借肝经气火之力内郁化热[3,4] 致湿热内生。

湿热内蕴,气化枢机不利,若不能及时清除于体外,发生质变,即可成毒;湿热蓄积日久,又可人血入络,出现热郁血瘀征象,或湿淤互结;湿热淤毒邪伤肝,瘀阻肝络、三焦不能通调,或热伤阴血,或木郁土壅、湿困伤脾,肝病及肾,出现水液运行障碍,加重湿浊潴留。

导致水臌或症积形成。

其症状相对隐伏,无黄疸或黄疸甚轻微,湿、热、毒、瘀等病理凶素互相挟杂胶结,特别是“毒、瘀”互结,循络聚结肝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的持续发展和迁延不愈[5]。

此外,蒋幼林等[6]总结CHB发病过程是一个邪正相争的过程,其病机关系到正虚和邪恋两个方面,正虚是病程久延的内在因素,邪恋是导致肝炎转为慢性的主要条件。

2.辨证与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cHB的一个优势所在是辨证论治,其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思想及理法方药的完整性,使临床遣方用药更具针对性。

由上述病因病机知VHB 的基本病机是机体感受疫毒之邪。

湿热挟毒无论外感还是内生,必然首犯中焦,困阻脾胃,湿热蕴阻交蒸,导致肝失疏泄,热毒瘀郁于肝,湿毒内蕴脾胃,久则肝脾两伤,病及于肾。

邪毒久羁。

热伤阴血,湿伤气阳。

可表现为虚实错杂之象。

2.1 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显者
由于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而繁杂,且病人往往有兼杂症,故目前本病在辨
证上尚未达成共识,综合部分学术文献关于CHB的辨证[7,8,9,10,11]观点得较统一的观点如下:(1)肝脾同病:病虽在肝,但与脾的病理变化不可分割。

早期湿热为盛,湿困脾胃,出现脘腹胀闷、口黏欲呕、纳少倦怠,苔腻、脉濡等土壅木郁、气血失于调畅的表现;或肝旺乘脾,出现胁肋胀痛、脘腹痞满、嗳气纳少、精神不振等;或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肝失濡养,或肝虚不能藏血,脾土失养,两者互为影响。

(2)阴虚湿热并存: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湿热毒邪久恋不去,阴血煎灼,肝肾两亏,故慢性期多见阴血亏损,虚热内生。

但阴虚为本,湿热为标,且互相影响。

(3)热瘀互结:湿热阻滞脉络,久则生瘀,血瘀又加重病情,甚至是加重黄疸的主要病机,邪毒深伏,瘀热互结,可见各种出血症状。

2.2 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者
对于乙型肝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者,部分专家学者采用辨舌分型来治疗,综合各家研究文献总结慢乙肝临床上舌象[12,13,14]多见于以下3种:(1)肝郁犯中、脾虚湿盛:舌淡红、胖大白腻苔;(2)肝脾同病,湿热俱盛:舌红苔黄厚腻者;(3)痰瘀互结肝络:舌体瘀斑紫暗或边有齿印,苔白。

此外,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提前发现疾病,运用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原则不仅有利于抑制病毒,恢复肝功能,提高中医治疗CHB的效果,更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免疫功能,减少或延缓肝纤维化等并发症的产生。

根据肝病的病因病机和症候,现代中医肝病的治疗思路主要是运用清热利湿、清肝解毒、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法则,在组方配伍中,根据病人体质和旧病宿疾的整体情况,予以兼顾用药,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

3.辨证论治
3.1 祛邪解毒,祛湿湿热挟毒、邪毒留恋、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存在,是致病的主要病因,因此,祛邪解毒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不仅实证需要祛邪解毒,虚实夹杂者亦要以祛邪解毒为主。

从治疗学角度分析,疾病一旦发生,邪气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祛邪解毒就成为治疗的首要任务。

邪去则正安,正气即可自行恢复。

如果邪未退而用补益,不仅滞留邪气,还可能助邪;而且由于邪气阻碍,正气难以恢复。

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湿热深伏、或湿热残留不尽是其主要病机。

湿热致病,其临床表现为一系列湿热中阻之症,这与本病的临床特点相符[15]。

湿热胶结既是临床证候,又是致病因素,因此清化湿热乃为治疗慢乙肝的原则。

3.2 清热解毒为要、后以扶正根据乙型肝炎的病机,湿、热、毒、瘀的病理变化贯穿于始终,形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遣方用药时必须清热解毒、补虚扶正、活血祛瘀等方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

在此基础上,再按不同证型各有侧蕈。

清化解毒是指清解化泄湿热互结所致的瘀毒,包括凉血和血、化解肝毒、祛瘀通滞络等凉血以解毒,和血以化瘀。

治疗上解毒可顿挫毒邪鸱张之势适用于邪毒较盛时(如肝炎症状明显,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高者),或病毒指标持续阳性,正虚不明显,表现为湿热与血互结的“瘀毒”症候。

在治血与治气的关系上,当偏重治血,因本病易于迁延慢性化,后期舌质
多紫暗,病邪深入血分,故以凉血和血为主,但义忌用消克破血伐肝之品。

经治疗后,毒邪致病诸症皆平,肝功能复常,此时应重用补益之品提高体内正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防止邪去重感。

又因少许毒邪仍潜藏于肝络之中,待时而作,正如《湿热论》所谓“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

此时处方仍应适当加解毒药,以防邪毒复燃,病情反复。

3.3 重视后天,养肝健脾和胃《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
胜而侮所不胜;其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临床肝病最易侵犯脾脏,使脾的运化障碍,精微物质吸收不良,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出现臌胀、水肿等变化。

同时脾运失调、气血生化无源、肝失所养,也不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因此须调养肝脾,以养肝健脾法为主。

脾旺则肝血得藏,肝木得荣,肝用复常,肝随之调达舒畅而无郁滞之患,且脾健一则可使脾气旺盛,杜绝病邪人侵,二则脾健则水谷运化不息,湿有去路,适于肝脾两虚、邪毒内郁、虚实夹杂,病势迁延趋于慢性化的患者。

3.4 久病入络,酌兼活血肝主疏泄,其司血液的贮藏与调节的特性决定了在病理状态下瘀血易成,肝血瘀阻是慢性肝病发展的必然转化。

“瘀”包括了肝
络阻塞、微循环障碍和肝纤维形成,而肝纤维化是各类肝炎慢性迁延的蕈要因素,活血化瘀具有扩张肝脏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改善肝微循环和抑制纤维形成作用,从而改善肝脏营养及血氧供给,防止肝细胞的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加速病灶的吸收和修复,对于恢复肝藏血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所以活血化瘀是后期治疗的重要方法。

3.5 扶正祛邪正气虚损,免疫功能紊乱低下,是CHB发病的重要病机,是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人体而致病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现邪气实或虚而正气已虚。

因此,调节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是治疗的一个主要途径[16,17]。

但急性期肝炎一般不主张使用免疫增强药,此时病程表现为邪气实而正气未虚,此时使用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4.治疗常用要药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应用广泛,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

其主要机制是抗炎保肝、抗肝纤维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的综合作用[18]。

其中抗炎保肝、抗肝纤维化治疗是“标” , 抗病毒治疗是“ 本”, 免疫调节治疗是手段。

4.1 去除、抑制肝炎病毒一般认为,中药清热利湿解毒药如大黄、黄连、板蓝根、山豆根、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青叶、茯苓、猪苓、苦参等对乙肝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补脾益肾药人参、黄芪、当归、黄精、白术、桑寄生、枸杞子、菟丝子等可使HBeAg 阴转及HBV - DNA 低度下降[19]。

具有代表性的提取药有苦参素、猪苓多糖等。

4.2 调节免疫力中药人参、党参、黄芩、灵芝、茯苓、猪苓、枸杞子等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嗜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T 细胞玫瑰花结生成率,提高细胞内cAMP 的浓度,从而诱导干扰素的生成增加,而赤芍、丹皮、生地、地肤子、黄芪、乌梅、防风、甘草能抑制过敏递质释放,阻断过敏原与Ig 的结合,而达到抑制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20]。

具有代表性的成药有参芪颗粒、贞
芪扶正胶囊、人参多糖、黄芪针等。

4.3 改善肝功能中药五味子、黄连、板蓝根、大青叶、茯苓、猪苓、山楂、乌梅及含五味子成分的制剂如五味子粉、五味子糖浆等有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

五味子的降酶机制一般认为是通过保护肝脏,促进肝内蛋白质合成,有助于线粒体的完整和再生,使酶不再从线粒体及肝细胞外逸。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药大黄、黄芩、山楂、郁金、茵陈等用于急性肝炎时退黄效果很好,慢性肝炎的高胆红素血症或瘀胆型肝炎则多用活血凉血药如丹参、丹皮、赤芍、泽兰等。

前者具有消除炎症,扩张胆管以加速胆汁排泄,改善肝内循环,抑制超敏反应等作用;后者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血流,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使黄疸消退。

中药人参、丹参、党参、当归、川芎、红花、白术、黄芪、桃仁、鳖甲等益肝脾活血化瘀药具有调整蛋白倒置的作用[20 ] 。

具有代表性的提取
药有甘草甜素、水飞蓟素、丹参针等。

4.4 修复肝组织损伤、防止纤维化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鳖甲及大黄虫丸等能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降低纤维细胞活性,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及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改善肝内循环,减轻门脉压力,增加组织灌流,回缩肝脾,对血液流变学有双重调节作用[21 ]。

具有代表性的成药有安络化纤丸、鳖甲软肝片及大黄虫丸等。

7 .结语
肝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其病变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性。

中医药在慢性乙肝治疗方面已经应用多年,已显示出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但是,虽然中医药对CHB治疗提供了很多治疗方法和手段,但是疗效并不是十分乐观,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弹等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各地有很多科研机构及专家教授不断着力研究肝病的治疗,在国内外许多肝病会议及讲座中,
专家教授或多或少的暗示了攻克HBV 的时刻已经不远了,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
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 Ganem D,Prince AM.Hepatitis B virus infeetion-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N Engl J Med.2004 350:1118—112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 2010/12/9.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etsheets/fs204/en/
[3] 李岩,鲁兆麟.浅淡孔伯华对湿热之邪致病的认识[J].jE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27 (2):16.
[4] 王永炎.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中医杂志2004,45 (10):729.
[5] 邱德文,沙凤桐,熊兴平.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167—168.
[6] 蒋幼林,王育群治疗慢性乙肝经验辑要[J].江西中医药,2002,33(5):4—5.
[7] 陈良金慢性乙型肝炎辨治十法[J].现代中医药,2003,25(1):44—54
[8] 黄贤樟.乙型肝炎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J].新中医,2001,33(1):8—9
[9] 叶丽红.浅谈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02,l1(11):661
[10] 裴建宏,王灵台.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l4(6):432—433.
[11] 刘绪银,石凯歌,石海澄.老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J].湖南中医药导报,20o0,6(11):l8.
[12] 维伟.陈建杰教授治疗慢乙肝经验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 9(8):2057.
[13] 裴建宏.王灵台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 (6):432.
[14] 汪静,杨华秀,谢朝良,等.辨舌分型治疗无临床症状慢性乙型肝炎42
例[J].沪州医学院学报,2003,26(1):25.
[15] 梁卫勇,邢淑丽,刘连忠湿热——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必要条件[J].吉林中医药,2008,28(7):470.
[16] 金实,李春婷. 疑难病症中医治疗研究(病毒性肝炎)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03 - 242
[17] 袁今奇.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的认识与治疗对策[J ]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 ,17 (2) :65 – 67
[18]刘升胜.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机理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5(5):16
[19] 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0 – 179
[20] 江杨清. 中西医内科研究(病毒性肝炎) [M] .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7 – 32
[21] 尹常键. 中医药护肝治疗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 ]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 ,18 (2) :65 - 67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