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中心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中心规章制度
综合办公室工作纪律一、按时上下班,不无故迟到、早退、缺席,有事提前请假,对单位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按照工作规范执行。
三、恪尽职守,保守工作秘密。
严谨操守,清正廉洁。
四、注重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态度谦和,热情大方。
五、服从上级指挥,听从安排,服从管理。
六、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七、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八、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一、制定和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计划;检查、监督社区矫正工作落实情况;了解、掌握和做好全区的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
二、接受委托,开展社区调查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意见,并及时上报。
三、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四、审批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地三十日内的请假申请。
审批确需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的判处“禁止令”社区矫正人员申请,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五、审批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申请。
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六、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七、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应当及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追查。
八、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九、对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十、对矫正期满的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区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十一、对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区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法的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法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区犯罪分子的处罚和监督,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制定本法。
第二条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在社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监督,促使其改正错误,回归社会的法律制度。
第三条社区矫正的宗旨是保障社会安全、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矫正人员的改造和再教育。
第四条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刑事判决而被判处社区矫正、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以及因其他原因需要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
第五条社区矫正的程序应当依法进行,尊重矫正对象的基本权利,保障他们的人格尊严。
第六条社区矫正应当积极引导、强化矫正对象的自律意识,帮助其自觉接受矫正、主动改正错误。
第七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八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协作,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第九条对社区矫正中的违法行为,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追究责任,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条本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矫正对象第十一条社区矫正的对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刑事判决或暂予监外执行;(二)有自我改正的愿望;(三)有家庭或社会支持;(四)适宜接受社区矫正的身体和心理条件;(五)年龄在法定限制范围内。
第十二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适宜的矫正措施和计划。
第十三条社区矫正的对象应当遵守社区矫正机构的规定,接受监督和管理。
第十四条社区矫正的对象有权要求社区矫正机构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十五条社区矫正的对象如发生违法行为,社区矫正机构有权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社会安全。
第三章矫正措施第十六条社区矫正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社区服务;(二)社区教育;(三)社区劳动;(四)受监督自觉;(五)其他必要的措施。
第十七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
第十八条社区矫正的对象应当积极配合矫正机构的工作,认真执行矫正计划。
社区矫正中心章程范文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矫正中心的管理与运作,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社区矫正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以及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各方。
第三条本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指导,坚持依法治所、以德治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社区矫正中心设立理事会,理事会为社区矫正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
第五条理事会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1. 政府相关部门代表;2. 社区代表;3. 社会团体代表;4. 专业人士代表;5. 理事会秘书处工作人员。
第六条理事会的职责:1. 制定社区矫正中心的总体发展规划;2. 审议社区矫正中心的年度工作报告;3. 审批社区矫正中心的重要规章制度;4. 监督社区矫正中心的各项工作;5. 其他应由理事会决定的重大事项。
第七条社区矫正中心设立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执行委员会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1. 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2. 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3. 社区矫正对象代表。
第九条执行委员会的职责:1. 贯彻执行理事会决议;2. 管理社区矫正中心的日常事务;3. 制定和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计划;4. 管理社区矫正对象档案;5. 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章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第十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2. 积极参加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3. 定期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 遵守社区矫正机构规定的各项纪律;5. 其他由社区矫正机构规定的义务。
第十一条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包括:1. 监督管理;2. 教育矫正;3. 社会适应性帮扶;4. 就业指导;5. 心理辅导。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二条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区矫正机构依法给予警告、训诫或者撤销社区矫正:1.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2. 违反社区矫正规定,情节严重的;3. 重新犯罪的;4. 其他应当给予处罚的情形。
社区矫正人员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人员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社区矫正人员的行为,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
度适用于社区矫正人员在执行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第二章权利与义务
1.社区矫正人员有权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和福利。
2.社区矫正人员有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制度,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和安排。
3.社区矫正人员有义务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区安宁秩序。
第三章行为规范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尊重上级单位和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安排,不得擅自变动工作计划和
执行方案。
2.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保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社会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
3.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制度,不得私自减少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力度。
4.社区矫正人员应当维护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第四章惩罚与奖励
1.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社区矫正人员,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开除等。
2.对表现优异的社区矫正人员将给予奖励,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等。
第五章附则
1.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社区矫正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3.社区矫正人员在执行社区矫正工作中如有疑问或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向上级单位或相
关部门报告。
以上是社区矫正人员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广大社区矫正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社
会治安和秩序。
社区矫正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社区矫正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区矫正工作,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权益,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以及相关协助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社区矫正工作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加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四条社区矫正工作要坚持依法、科学、文明、人文的原则,遵循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的原则,实行稳妥、公正、独立的管理方式。
第五条社区矫正工作的目标是促使矫正对象尽快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更好的社会融合,避免再次犯罪。
第六条社区矫正机构要落实责任,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建立稳妥、公正、独立的管理制度。
第七条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坚守职业操守,忠实履行职责,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做到真正为社区矫正服务。
第八条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密切协作,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共同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
第二章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第九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针对矫正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
第十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积极配合监管人员的工作,服从矫正程序的安排。
第十一条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相关规定,接受必要的监督和教育,改正不良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第十二条社区矫正对象要按时报告自身情况,如实提供相关信息,积极响应社区矫正机构的号召,配合完成矫正任务。
第十三条社区矫正对象不得擅自改变矫正计划,不得拒绝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不得造成他人损失或危害社会治安。
第十四条社区矫正对象如实履行相关义务,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第十五条社区矫正对象如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社区矫正机构有权对其进行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责令复查、延长矫正期限、调整矫正方案等。
社区矫正管理局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秩序,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社区矫正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
第三条社区矫正管理局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法治先行、预防为主、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工作原则,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公正、公开、公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社区矫正管理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五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研究制定社区矫正工作的规划和措施;(三)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四)监督、检查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情况;(五)其他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职责。
第六条社区矫正管理局设立社区矫正办公室,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社区矫正办公室职责:(一)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登记、档案管理等工作;(二)制定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计划,并组织实施;(三)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和心理咨询;(四)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考察和奖惩;(五)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六)其他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职责。
第三章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第八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二)按时参加矫正活动,接受教育、培训和心理咨询;(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四)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域,如需外出,应当提前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五)其他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规定。
第九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以下管理:(一)建立社区矫正对象档案,记载其基本情况、矫正计划、考核结果等;(二)定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考核,对其表现进行评价;(三)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和心理咨询,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四)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考察,防止其重新犯罪;(五)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奖惩,激励其积极改造。
社区矫正中心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中心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秩序,提高矫正效果,确保社区的安全和稳定,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社区矫正中心的性质和任务社区矫正中心是国家机关对矫正对象实施社区矫正和帮教的机构。
其任务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规范管理和培训,促进其健康成长,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走上正常生活轨道。
三、社区矫正中心的组织架构社区矫正中心分为行政部门、矫正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医疗保健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等部门。
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四、社区矫正中心的管理制度1.社区矫正对象的登记和管理社区矫正对象应按照规定报到社区矫正中心,接受管理和帮助。
在中心内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2.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生活社区矫正对象需遵守中心的作息时间,保持卫生,注意个人形象和修养。
不得随意外出,不得接触违法违规人员。
3.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培训社区矫正对象需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学习和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社区矫正对象的医疗保健社区矫正对象需定期接受中心的健康检查和治疗,保持身心健康,消除隐患。
5.社区矫正对象的安全保卫社区矫正对象需遵守中心的安全规定,不得擅自行动或危害他人安全。
中心保安人员要加强巡逻和监控,确保中心的安全。
五、社区矫正中心的惩戒措施对不遵守本规章制度的社区矫正对象,中心可以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止培训等措施。
对严重违规者,中心可以报请上级机关进行处理。
六、社区矫正中心的奖励制度对表现优异的社区矫正对象,中心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和奖金鼓励,激励其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七、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计划和总结社区矫正中心应定期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要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
八、社区矫正中心的社会责任社区矫正中心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作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促进社区矫正的深入发展,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矫正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规章制度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旨在帮助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
为了有效管理社区矫正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制定一套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社区矫正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入矫与安全管理1. 入矫程序社区矫正入矫程序包括与受矫正对象的面谈、申请表审核、评估报告编制等环节。
准确而有效的入矫程序有助于确保受矫正对象的适宜性和公平性。
2. 安全管理措施社区矫正中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监控装置的安装、随机抽查、不定期家访等。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受矫正对象的行为符合规定,并降低再犯率。
二、行为规范1. 义务与权利受矫正对象应遵守社区矫正义务,如按时报到、积极参加康复活动等。
同时,他们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如隐私保护、合理待遇等。
2. 禁止行为社区矫正中禁止的行为包括吸毒、暴力行为、逃避监管等。
这些禁止行为与受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法律意识密切相关,限制它们有助于防止再次犯罪。
三、康复与教育1. 康复服务社区矫正中的康复服务包括心理辅导、就业培训、社交技巧训练等。
通过有效的康复服务,受矫正对象可以逐渐摆脱犯罪行为,实现心理和社会的康复。
2. 法制教育社区矫正中的法制教育旨在提高受矫正对象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
通过法制教育,他们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培养正确的行为准则。
四、违规处罚与退出矫正1. 违规处罚措施社区矫正中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受矫正对象,会采取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如警告、公开批评、加强管控等。
这些处罚措施可以起到震慑作用,维护社区矫正的秩序。
2. 退出矫正程序当受矫正对象完成规定的矫正期限,且表现良好时,可以提出退出矫正的申请。
退出矫正程序涉及对受矫正对象进行评估、审核和解除矫正等环节。
通过严格的退出程序,确保受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五、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社区矫正中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报告、随机抽查、社区巡查等。
这些监督机制有助于及时掌握受矫正对象的行为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矫正中心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矫正中心日常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矫正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矫正对象。
第三条矫正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二)公开、公平、公正;(三)人性化、亲情化;(四)预防为主,教育与矫正相结合。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四条矫正中心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二)认真做好矫正对象的接收、登记、评估、分类、安置等工作;(三)制定矫正方案,对矫正对象实施监督管理、教育改造和帮助;(四)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学习、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五)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记录,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情况;(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矫正对象个人信息;(七)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第五条矫正对象职责:(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社区矫正管理;(二)按时参加学习、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三)主动向矫正中心报告个人情况,接受监督管理;(四)积极参加教育改造,改正不良行为;(五)不得擅自离开矫正区域,不得重新犯罪。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六条接收与登记制度:(一)矫正中心接收矫正对象时,应进行身份核实、健康状况检查等;(二)对矫正对象进行登记,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矫正方案等;(三)及时将矫正对象信息报送上级机关。
第七条监督管理制度:(一)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了解其生活、工作等情况;(二)对矫正对象进行日常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矫正方案;(三)对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或擅自离开矫正区域等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第八条教育改造制度:(一)矫正中心应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二)对矫正对象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鼓励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区矫正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社区矫正机构的安全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社区矫正机构负责人对本机构社区矫正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按职责分工负责。
2.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对象的安全。
三、安全措施1. 报到登记:矫正对象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7日内或自出监之日起7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
司法所对矫正对象进行编号,填写《矫正对象登记表》,对其宣读矫正对象行为规范,责令其严格遵守。
2. 定期报到:矫正对象每周一次电话向司法所报到,汇报其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思想状况。
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并汇报情况。
3. 监护制度:司法所要在矫正对象报到后20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矫正对象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
监护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矫正对象的直系亲属或好友;(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3)愿意承担监管义务和相应的监管责任;(4)具有监管能力和相应的身体条件。
4. 走访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其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掌握其动态。
5. 警示教育:社区矫正机构要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警示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预防重新犯罪。
6. 值班制度:社区矫正机构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每日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情况,全面掌握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轨迹。
7. 应急处置:社区矫正机构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四、监督检查1. 社区矫正机构要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2. 上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 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对社区矫正安全工作有权进行监督。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社区矫正管理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对于促进罪犯改造、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区中接受矫正的管理。
三、社区矫正机构及职责(一)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司法行政、公安、法院、检察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社区矫正工作。
(二)社区矫正机构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其职责包括:1、接受法院、监狱等部门交付的社区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
2、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矫正档案。
3、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定期考核评估。
4、组织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矫正活动。
5、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
(三)司法所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工作,其职责包括:1、按照规定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办理衔接手续。
2、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3、组织开展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
4、及时上报社区矫正对象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协助处理。
四、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一)交付与接收法院、监狱等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送达社区矫正机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办理接收手续,核实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信息和法律文书。
(二)登记与建档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登记,建立矫正档案。
矫正档案包括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法律文书、矫正方案、考核评估记录等。
五、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一)报告制度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报告的方式和频率根据矫正对象的类别和风险等级确定。
(二)外出审批社区矫正对象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提前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外出。
社区矫正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社区矫正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为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文明社区的建设,就需要制定并实施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店铺今天为你整理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规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社区矫正管理制度范本篇一一、联席会议制度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根据领导小组会议决议,制定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规划,协调各部门和单位落实各项措施,拟定社区矫正重大问题解决方案,指导、检查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请示报告制度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遇有紧急情况要边处置边报告。
三、教育培训制度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要定期分层次组织对社区矫正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水平。
社区矫正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社区志愿者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
四、责任追究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
矫正对象出现擅自离开所在地域、重新犯罪等情况,属工作人员失职导致的,实行责任追查,追究其行政乃至法律责任。
五、统计报表制度正确、及时、完整上报社区矫正工作各类报表。
六、档案管理制度司法所和社区必须建立包括矫正对象个人档案和工作档案。
全部档案需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必须字迹清晰,内容准确。
按期解除矫正的,矫正档案保存十年,被收监执行或因重新犯罪被处理的,档案材料随之转执行部门。
七、接收制度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看守所在法律文书生效的七日内,将矫正对象的各类法律文书及其相关材料送达其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并责令矫正对象在法律文书生效七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办理登记手续。
八、管理制度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对不服从教育矫正的矫正对象及时采取训诫等措施,对脱逃监控的及时抓捕,对重新犯罪的及时处理,确保不脱管、漏管。
九、教育制度司法所要逐一对矫正对象进行分析,制定矫治个案。
通过定期谈话、专家心理咨询、社会帮教、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的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秩序维护,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和从业人员,包括社区矫正委员会、社区戒毒所、社区康复中心等。
第三条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坚持依法治矫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保护被矫正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改造和社会融合。
第四条社区矫正工作要高度重视社会风险评估,突出矫正效果评估,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矫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社区矫正机构管理层应当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分工,保障工作的协调推进。
第六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矫正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第七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档案资料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
第三章矫正对象第九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被矫正人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实施分类矫正。
第十条被矫正人应当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服从矫正要求,积极配合改造工作。
第十一条被矫正人应当遵守社区矫正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得有违法犯罪行为,不得违反社区管理规定。
第四章矫正服务第十二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辅导、法律教育、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被矫正人重新融入社会。
第十三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矫正对象的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必要的康复设施和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矫正对象进行自我评估和整改检讨,监督其矫正成效。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五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开展评估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证矫正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第十七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立失职违法处罚机制,对违反规定的从业人员和矫正对象进行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社区矫正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违法违规,严格保守国家机密。
社区矫正中心章程模板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矫正中心的管理和运作,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所称社区矫正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指依法设立的,负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的专门机构。
第三条中心秉承人道主义精神,遵循法治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促进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第四条中心隶属于(所属单位名称),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第六条中心下设以下几个部门:1. 监督管理部: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
2. 教育矫正部: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
3. 社会适应性帮扶部: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
4. 综合办公室:负责中心的综合协调、行政事务等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如下:1. 监督管理部: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入矫、出矫、日常行为规范、奖惩等工作。
2. 教育矫正部: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3. 社会适应性帮扶部: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就业指导、生活援助、家庭关系调适等工作。
4. 综合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文件起草、会议组织、后勤保障等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八条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 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3.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九条中心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需按照岗位职责开展工作。
第十条中心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归档、更新。
第十一条中心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遵纪守法情况、教育矫正效果、社会适应性情况等。
第十二条中心加强与司法所、社区、家庭等多方联系,形成社区矫正工作合力。
第四章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前,由司法所对其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犯罪原因、心理状况、教育背景、家庭状况等。
社区矫正中心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中心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对社区矫正中心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社区矫正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管理员、矫正人员、监管人员等。
3. 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规范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保障矫正对象的权益,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二、组织管理1. 社区矫正中心设立董事会,由中心主任和相关领导组成,负责对中心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2. 中心设立办公室,主要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等。
3. 中心设立矫正部、监管部、心理部、社工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
4. 各部门设立相应的主管,负责管理和指导本部门的工作。
5. 中心设立例会制度,每周举行一次例会,对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部署。
6. 董事会和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对中心的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三、人事管理1. 中心对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度,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招聘和录用。
2. 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工作。
3. 中心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定,根据绩效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4. 中心建立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培训记录、绩效评定等进行归档管理。
5. 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不得泄露工作机密。
6. 中心设立健康检查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
四、工作流程1. 中心对矫正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矫正方案和课程。
2. 矫正对象参加矫正课程后,中心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3. 中心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
4. 社工部门对矫正对象进行社会适应性评估,并协助其进行社会融入。
5. 监管部门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
6. 中心定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增加矫正对象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五、安全管理1. 中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中心内部的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社区矫正中心规章制度
综合办公室工作纪律一、按时上下班,不无故迟到、早退、缺席,有事提前请假,对单位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按照工作规范执行。
三、恪尽职守,保守工作秘密。
严谨操守,清正廉洁。
四、注重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态度谦和,热情大方。
五、服从上级指挥,听从安排,服从管理。
六、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七、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八、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一、制定和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计划;检查、监督社区矫正工作落实情况;了解、掌握和做好全区的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
二、接受委托,开展社区调查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意见,并及时上报。
三、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四、审批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地三十日内的请假申请。
审批确需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的判处“禁止令”社区矫正人员申请,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五、审批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申请。
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六、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七、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应当及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追查。
八、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九、对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十、对矫正期满的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区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十一、对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区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规章制度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对于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将详细阐述社区矫正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社区矫正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这些罪犯在社区中接受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二、社区矫正的工作目标1、监督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对象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防止其再次违法犯罪。
2、教育矫正通过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方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3、社会适应性帮扶协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就业、就学、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
三、社区矫正机构及职责1、社区矫正机构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社区矫正工作。
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如司法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形成工作合力。
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责包括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组织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制定矫正方案、评估矫正效果等。
四、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社区矫正对象享有平等的人格权、申诉权、控告权、辩护权等合法权利。
2、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按时报到、参加学习和劳动、接受监督管理等。
五、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1、接收社区矫正机构对法院、监狱等部门移送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接收,办理相关手续。
2、宣告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入矫宣告,明确其在社区矫正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3、制定矫正方案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个人特点、家庭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4、监督管理通过定期报到、走访、信息化核查等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
5、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集中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社区矫正规章制度
社区矫正规章制度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对罪犯的监督、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有序和有效开展,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和范围社区矫正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这些罪犯的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对其采取社区矫正措施,既能够实现刑罚的惩罚功能,又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和机会,促进其自我改造和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的工作目标和原则社区矫正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在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规范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确保执法公正、规范。
2、以人为本原则:尊重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注重教育感化,激发其自我改造的积极性。
3、个别化原则: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4、社会参与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1、调查评估在法院判决前或监狱决定假释前,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被告人或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等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的建议。
2、接收登记法院、监狱、看守所应当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生效后,及时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送达社区矫正机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接收登记,建立档案,并告知其权利义务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
3、制定矫正方案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和社区矫正对象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明确矫正目标、矫正措施、矫正期限等内容。
4、监督管理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通过定期报到、实地查访、信息化核查等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掌握其活动情况和思想动态。
社戒中心规章制度上墙
社戒中心规章制度上墙
第一条:社戒中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戒毒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条:社戒中心全体成员应当遵守《社戒中心管理规程》及其他相关管理制度,服从社戒中心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康复工作。
第三条:社戒中心实行从严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直至开除社戒中心。
第四条:社戒中心严禁吸毒、酗酒、赌博、暴力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按规定处理。
第五条:社戒中心要求所有成员遵守纪律、守正、严肃党纪国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条:社戒中心组织定期的文明宣传活动,提高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七条:社戒中心鼓励成员开展各类文化、体育、劳动技能等活动,提高康复效果,实现自身价值。
第八条:社戒中心积极发展康复志愿者服务,帮助成员顺利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第九条:社戒中心要求所有成员保护环境,遵守管理规定,文明用水、节约用电,保护资源。
第十条:社戒中心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信箱,接受成员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建议,维护社戒中心良好形象。
第十一条:社戒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规定的修订和解释权归社戒中心管理人员所有,成员有义务遵守。
以上规章制度经社戒中心管理人员审议通过并上墙公示,自公示之日起正式执行。
社戒中心管理人员:XXXXX
日期:XXXXX
【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按时上下班,不无故迟到、早退、缺席,有事提前请假,对单位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按照工作规范执行。
三、恪尽职守,保守工作秘密。
严谨操守,清正廉洁。
四、注重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态度谦和,热情大方。
五、服从上级指挥,听从安排,服从管理。
六、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七、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八、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制定和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计划;检查、监督社区矫正工作落实情况;了解、掌握和做好全区的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
二、接受委托,开展社区调查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意见,并及时上报。
三、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四、审批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地三十日内的请假申请。
审批确需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的判处“禁止令”社区矫正人员申请,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五、审批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申请。
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六、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七、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应当及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追查。
八、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九、对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十、对矫正期满的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区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十一、对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区人民检察院。
十二、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十三、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十四、接受社区矫正人员的辩护、申诉、控告、检举等。
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置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社区矫正报到室工作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依照有关规定,负责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登记接收、信息采集、入矫谈话、人员分流、文书转递、档案建立等工作。
三、督促相关单位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报到接收、信息反馈、信息录入、档案建立、期满解除等工作。
四、社区矫正人员期满解除的,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五、落实有关保密制度,做好社区矫正信息保密工作。
六、热情接待,耐心倾听来访人员反应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社区矫正宣告室纪律一、室内要保持肃静,不准随便走动,不准喧哗、鼓掌、吵闹或其他妨碍宣告正常进行的行为。
二、未经许可,不得发言、提问。
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宣告时,室内人员应当起立。
四、社区矫正人员需站立发言。
五、非经许可,不得拍照、录音、录像。
六、对违犯纪律人员,由工作人员劝告制止,不听劝告的,责令退出室内;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宣告的内容和程序入矫宣告在社区矫正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后7个工作期内进行。
入矫宣告前,司法所根据不同情况通知相关人员准时到场,宣告主持人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
一、入矫宣告内容:(一)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二)社区矫正期限;(三)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四)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五)社区矫正人员分类管理及处遇;(六)矫正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七)其它有关事项。
二、入矫宣告程序:(一)核实被宣告人身份;(二)宣读宣告室纪律;(三)社区矫正人员起立听取社区矫正宣告;(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宣告本规定第八条所规定的内容;(五)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宣誓;(六)社区矫正人员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七)司法所与矫正小组签订社区矫正责任书;(八)社区矫正人员和矫正小组代表表态发言;(九)主持人宣布入矫宣告完毕。
三、司法所在入矫宣告时,应当告知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社区矫正人员解除矫正宣告的内容和程序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在期满之日组织解除矫正宣告,宣告主持人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
一、解矫宣告内容:(一)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二)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其中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对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刑期届满的,宣布刑罚执行完毕;(三)提出社区矫正人员转入安置帮教后的要求。
二、解矫宣告程序:(一)宣读宣告室纪律;(二)社区矫正人员起立听取解矫宣告;(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宣告解除矫正内容;(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向社区矫正人员出具《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五)刑满释放人员宣读保证书;(六)参加宣告的代表表态发言;(七)填写帮教接茬登记表;(八)主持人宣布解矫宣告完毕。
社区矫正训诫制度一、谈话提醒。
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社区矫正纪律行为,由司法所负责人调查分析,若属于轻微的违纪行为,进行个别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
二、口头警告。
若是一般的违纪行为或谈话提醒后又犯的,社区矫正人员要到训诫室说清事情经过,经确认后,给予口头警告,并做好谈话记录。
谈话提醒和口头警告后,一般不变更管理等级。
三、书面警告。
若是严重违纪行为或口头警告后又犯的,社区矫正人员要到训诫室说清事实经过,经确认后,做出给予书面警告的决定,并做好谈话记录。
《书面警告决定书》要送达社区矫正人员本人,并要求其在《送达回执》上签字确认,经书面警告的社区矫正人员应上调一档管理级别。
四、司法工作人员训诫时要指出社区矫正人员违纪行为,讲清违违犯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的后果,要求社区矫正人员现场学习有关规定并进行考核测试。
五、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应的问题,社区矫正人员辩护、申诉的权利不受侵犯。
社区矫正人员应遵守的纪律一、社区矫正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服从管理,接收教育,积极参加社区服务,认罪服法。
二、社区矫正人员在区司法行政机关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后,应当在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
四、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教育学习活动,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五、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六、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区(市),确需离开的根据有关规定请销假。
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区(市)不得超过一个月。
社区矫正定位手机使用管理规定一、社区矫正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定位手机,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不得人机分离、手机出借或将手机转让他人。
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规定的活动区域。
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手机定位平台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汇报思想及近期活动情况。
街道矫正机构发送的各类矫正工作短信、管理指令和电话后,必须及时回复短信、接听电话。
三、手机定位集团网内发生的当地通话免费。
集团网外发生的通讯费用由社区矫正人员本人承担。
四、如因遇特殊情况导致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手机故障、场所屏蔽、遗失等情况),社区矫正人员应及时主动向司法所报告原因。
五、如因个人原因导致配发的手机遗失、机体或号码信息卡损坏,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赔偿。
六、社区矫正人员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给予警告惩处:(一)手机因话费或电力不足造成停机、关机时间超过24小时的;(二)手机发生遗失及故障后24小时内未向司法所报告,并且未在2日内到区(市)司法局重新申领或检修的;(三)接到工作人员的指令后,在1小时内未作出回应的;(四)将定位手机出借他人使用、影响监管的;(五)毁损手机、关机、人机分离,故意逃避监管的;(六)主动要求通讯公司停机的;(七)其他故意逃避监督管理的行为。
七、社区矫正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一)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二)利用手机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三)利用手机从事诈骗等非法活动的。
八、遵守社区矫正组织其他各项管理规定。
电子监控室职责一、办理社区矫正定位手机入网手续,按照规定发放、回收定位手机。
二、指导督促司法所及时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系统数据。
三、指导督促司法所落实人机分离抽查、短信教育、请销假网上申报及审批等工作。
四、不定期对电子监控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对各司法所社区矫正统计报表进行审核和汇总上报。
六、定期对电子监控系统进行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七、落实相关保密制度,确保社区矫正信息安全。
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处置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负责领导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的处置、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总指挥由区司法局主管社区矫正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二、指挥部设联络组和调查组。
三、联络组。
负责传达指挥部的命令;协调成员单位的工作配合;掌握事态发展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联系相关单位;将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起草材料向上级报告。
四、调查组。
接到指挥部发生突发事件命令后,及时到达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分析突发事件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向指挥部报告。
五、参与并协调相关单位按程序处置突发事件。
六、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详细情况书面报告市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公安、法院、检察院等相关成员单位。
矫正人员集中学习纪律考勤、考试考核制度一、司法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矫正人员参加政治理论、政策形势、法律知识、文化技术及社区矫正制度等内容的学习。
二、矫正人员集中学习每半年不少于3次(12课时)。
三、矫正人员集中学习采用课前签到、课后考试的模式,以计分的方式进行,结合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考核的月评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分数总评:(一)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二)无故不参加学习,一次扣3分;(三)课后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扣1分,成绩优秀的加1分;(四)违犯课堂纪律的,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