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加速度C. 速度D. 质量答案:D2. 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为: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 正数B. 零C. 负数答案:B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能确定答案:C4. 物体质量为2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5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0.25 m/s²B. 0.4 m/s²C. 2.5 m/s²D. 4 m/s²答案:B5.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行驶了10秒钟后,至停下来。

物体的加速度为:A. 2 m/s²B. -2 m/s²C. 0.5 m/s²D. -0.5 m/s²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了15秒,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450 m2. 一个球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求球的速度。

答案:20 m/s3. 在力的作用下,质量为0.5 kg的物体获得加速度为4 m/s²的匀加速度运动,求物体所受的力。

答案:2 N4.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8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2 m/s²5.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30秒后,增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780 m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变化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答案: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即 a = (v - u) / 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间隔。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为了帮助大家在考前对知识点有更深的掌握,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_。

思路解析: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杠杆的五要素,要注意的是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长度,所以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答案: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F1?l1=F2?l23.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思路解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等臂杠杆。

答案:费力省力等臂4.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属于杠杆()A.夹取物体的镊子B.拔铁钉的羊角锤C.杂技演员手中的水流星D.打气筒中的活塞杆思路解析:杠杆是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杂质演员手中的水流星,尽管绕绳的一端转动,但它是软绳,而不是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绕某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所以它不是杠杆。

打气筒的活塞杆也不是杠杆,尽管是硬棒,但它不是绕某固定点转动,而是上下移动。

夹取物体的镊子可以绕它的上端转动;拔钉子的羊角锤也是弯曲的硬棒,它在拔钉子时,绕与木板接触的那一点转动。

所以夹取物体的镊子和羊角锤都是杠杆。

答案:A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思路解析:根据杠杆的定义,杠杆使能绕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因此一定要有支点,并且两个力反向并能使杠杆转动,而且可直可弯,因此AB不对,应选CD。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A. 质量B. 速度C. 力D. 能量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A. 0B. gC. 2gD. 不确定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钻石的光泽B. 海市蜃楼C. 日食D. 月食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核能5. 下列哪个物理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阿基米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

()4. 可再生能源是指短期内可以自然恢复的能源。

()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被称为____定律。

2.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被称为____定律。

3. 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____现象。

4.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____能。

5.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的____运动造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解释光的反射定律。

3. 描述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4. 什么是功?如何计算功?5. 什么是机械能?它包括哪些形式的能?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为20%,面积为1平方米,太阳辐射强度为1000瓦/平方米,求该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

4.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求物体在力作用下移动的位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流是电荷在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A. 面积
B. 时间
C. 导线
D. 温度
2. 电流的方向指的是正电荷 \_\_\_ 的方向。

\_\_\_ 的方向。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
D. 减速
二、填空题
1. 电阻的单位是 \_\_\_ 。

\_\_\_ 。

2. 欧姆定律是电流和 \_\_\_ 之间的关系。

\_\_\_ 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
1. 高阻值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所以电流会增大。

(True/False)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有一个支路。

(True/False)
四、简答题
1. 解释什么是电流强度。

2. 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
五、解答题
1. 请说明并列出三种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二、填空题
1. 欧姆(Ω)
2. 电压
三、判断题
1. False
2. False
四、简答题
1. 电流强度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

2. 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可以通过导电的能力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电器并供给其工作。

五、解答题
1. 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包括:
- 增大电压
- 改变电阻值
- 改变导体截面积或长度。

初三物理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一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km/sC. 3×10^6 km/sD. 3×10^7 km/s2. 以下哪个不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灯泡D. 萤火虫3.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以上都是4.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A. 反射角B. 折射角C.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D.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反射()A. 平面镜成像B. 镜面反射C. 漫反射D. 折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7.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的现象。

8.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9.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0.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有哪些?12.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13. 请说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已知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距离透镜30cm,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15. 一物体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处,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A5. D二、填空题6. 3×10^8 m/s7. 变化8. 蓝9. 会聚10. 虚像三、简答题11.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包括: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现象、激光准直等。

12.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速度的变化导致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初三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题带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题带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学校里的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2.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①量筒②剪刀③烧杯④试管夹⑤托盘天平⑥弹簧测力计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④⑤⑥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4.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省力杠杆5.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重力大小和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20N0.4m/sB.20N0.1m/sC.5N0.4m/sD.5N0.1m/s6.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A.F甲>F乙B.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7.在校运会中,小翔参加了铅球比赛。

如果他用20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投到了10m远处。

则下列关于他投球时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2000J B.做功500J C.没有做功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8.一个70kg成人以正常的速度骑30kg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人骑车行驶时功率最接近于()A.1瓦B.10瓦C.100瓦D.1000瓦9.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力F()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0.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11.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将铅球掷出B.将书包背上楼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我们用钓鱼竿钓鱼时,钓鱼竿是一种_________的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14.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N的物体匀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则拉力为_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_N,这时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15.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个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A. 万有引力定律B. 麦克斯韦方程组C. 狄拉克方程D. 欧姆定律答案:D2.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负数B. 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正数C. 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负数D.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正数答案:D3. 下列哪一个是动能的定义?A.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B.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C.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位移的乘积D.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力的乘积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质能方程E=mc^2,当物体质量m为1kg、光速c为3×10^8 m/s时,能量E为________。

答案:9×10^16 J2. 动量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kg·m/s三、简答题1. 什么是简谐振动?举例说明。

答案:简谐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受到一个恒定的反向力作用下,以固定频率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现象。

例如,钟摆的摆动。

2. 请解释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答案:当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动能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会具有势能。

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答案:250 J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体,求它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200 J五、解答题1. 请说明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作惯性定律,它表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把书放在桌面上时,它会一直保持静止,直到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状态。

2. 简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提供一个例子。

答案: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机械系统内,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人蹦床上弹起并回落到原来的高度时,其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教科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教科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教科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第一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A。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间的吸引力D。

分子间的斥力答案:C解析:花香扑鼻是因为花中的分子散发到空气中,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这些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花香。

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答案:A解析: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是由于水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泉水中的杂质分子被过滤掉,只有水分子透过泉眼喷出。

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常年平均气温约-25℃,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

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D。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可以升华呀答案:B解析: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运动能、势能和内部结构能的总和,与温度有关,而不是与热量有关。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60℃的水比30℃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

0℃的水内能为零答案:A解析: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平均能量,温度升高表示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内能也随之增加。

5.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

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沥青被烤化是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分子间的热运动增强,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导致沥青分子间的结构松散,变得软化。

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2及答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2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B.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C.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D.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2.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测温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喷洒消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3.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

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A.密度小B.导热性差C.导电性差D.隔音性好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5.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A.砂石的温度高B.水的温度高C.砂石的温度升高得多D.水的温度升高得多6.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端午节粽子飘香C.平整的两块铅挤压后会粘在一起D.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一定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D.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8.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9.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10.把质量相等的两块铁,放入沸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取出后迅速地放入相同的装有初温相等、质量也相等的酒精和水中,待热平衡后(不计热量损失),关于温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放酒精的温度高B.放水的温度高C.两杯内液体温度一样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16分)1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甲杯装有常温下水温20℃的水,乙杯装有水温80℃的热水。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九上第一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容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C. 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D. 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2.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D.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A. 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5.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6.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A. 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B. 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C.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 无法确定7.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C. 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8.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已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甲的温度升高了50℃,乙的温度升高了40℃,那么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 1:1B. 1:2C. 5:8D. 8:5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 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 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10.由比热容的公式c=Q,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m(t−t0)A.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B.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C.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 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11.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3分)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B.冬天睡觉时用热水袋取暖C.初春的晚上向秧田里灌水防冻D.炎热的夏天为降温而在室内泼水【考点】GE: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

【解答】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不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睡觉时用热水袋取暖,不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D、炎热的夏天为降温而在室内泼水,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与水的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理解并用好:相同的m、△t,c大的Q多,可以通过Q=cm△t帮助记忆。

2.(3分)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考点】G4:内能的概念.【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起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物体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物体内分子的多少有关。

【解答】解: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不对,因为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不对,因为内能还跟物体内部所含分子的多少有关。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正确。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B.下雪时雪花飘飘C.暴雨后河水浑浊D.八月桂花飘香2.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3.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5.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7.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 ℃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 ℃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8.由Q=cm(t-t0)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9.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

九上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铁C. 水D. 木头答案:B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1,000 km/sC. 299,792 km/sD. 3,000 km/s答案:C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镜子反射答案:C4. 以下哪种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的?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磁力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铜C. 橡胶D. 盐水答案:C6. 电流的单位是?A. 瓦特B. 伏特C. 安培D. 焦耳答案:C7. 以下哪种现象是电磁感应?A. 磁铁吸引铁钉B.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D. 电池供电答案:C8. 以下哪种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A. 电动机B. 发电机C. 变压器D. 蓄电池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A. 电灯发光B. 电炉加热C. 电扇转动D. 电铃发声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陶瓷C. 塑料D. 铝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__ km/s。

答案:299,7922.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 ________。

答案:质量3.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 ________。

答案:方向改变4. 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

答案:焦耳热5. 电磁感应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的 ________。

答案:电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检测题九年级物理答案第一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1.A 2.B 3.A 4.D5.C 6.A7.D8.D9.A10.D 11.C12.B 13. 内 机械 14. 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C ︒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不变; 不变15.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加快 16. 引 具有 热传递 17. 54.210J ⨯ 气压18. 热传递 不变 质量 液化 降低19. 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不能 小于 有间隙 引力20. 甲乙 温度上升示数 甲丙 加热时间 54.210⨯ 32.110⨯21.4.6×102 J/(kg•℃);钢铁解:金属的质量m=100g=0.1kg ,则由Q 吸=cm (t 0-t )可得,该金属的比热容: c=Q 放/m℃t=2.3×103J/0.1kg×(74℃−24℃)=0.46×103 J/(kg•℃)=4.6×102 J/(kg•℃), 查表知道该金属可能是钢铁.22.(1)1.47×105J ;(2)25%;(3)1.2×107J/kg解:(1)燃气热水器10s 内放出水的体积V =100mL/s×10s=1000mL=1L=1×10﹣3m 3 由m Vρ=知道,燃气热水器10s 内放出水的质量 m =ρV =1×103kg/m 3×1×10﹣3m 3=1kg10s 内放出的水吸收的热量Q 吸=c 水m (t ﹣t 0)=4.2×103J/(kg•℃)×1kg×(50℃﹣15℃)=1.47×105J(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Vq 天然气=0.014m 3×4.2×107J/m 3=5.88×105J该过程中热水器加热水的效率551.4710J 100%100%25%5.8810JQ Q η⨯=⨯=⨯=⨯吸放 (3)由题意可知,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干木柴=Q 放=5.88×105J则干木柴的热值575.8810J =1.210J/kg 0.049kgQ q m ⨯==⨯干木柴答:(1)10s 内放出的水吸收的热量为1.47×105J ;(2)该过程中热水器加热水的效率为25%;(3)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 。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全套专训1: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1.实验设计有两种方案:一是让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变化的大小来比较物质吸热的能力;另一种方法是让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来比较物质吸热的能力。

2.实验方法: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体现了转换法...;而控制质量、加热器等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物质的种类进行研究,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实验方法的运用1.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第1题图)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实验过程的设计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的评估(第3题图)3.(中考·苏州)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炒菜时放盐使菜变咸C.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D.教室喷清新剂,香气四溢2.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20 ℃的冰块没有内能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阳光晒热棉被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C.用热水袋取暖D.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4.【新题】第七届山东省花博会于2020年9月29日在青州盛大开幕!步入展厅,花开烂漫,满厅清香。

“满厅清香”体现的物理知识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分子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6.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8.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B.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扩散现象是由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9.科技人员研发了采用氢能源系统的“未来汽车”,此氢能源汽车充氢气3分钟可续航650千米,它采用氢气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低的沸点C.较高的热值D.较大的比热容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大的物体B.0 ℃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11.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端来一盘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变剧烈③两玻璃使劲挤压后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12.【新题】如图装置,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t1时间,甲吸收热量多B.甲的比热容大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D.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比乙多二、填空题(19、20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所示是一款3D打印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单元测试及答案第13章内能(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6春•惠山区期末)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薰衣草落叶归根B.油菜花花香阵阵C.落叶缤纷D.雾淞玉树琼花分子热运动.易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解:A、薰衣草落叶归根,树叶下落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是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A错误;B、油菜花花香阵阵,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落叶缤纷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是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C错误;D、雾淞玉树琼花,“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是物态变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B.2.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甲图中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乙图中分子静止B.甲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排列情况、丙图表示的是固体分子排列情况C.乙图中分子间距离比甲图中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也比甲图中分子间作用力小D.若某种物质分子排列情况通过某一个过程由乙图变为丙图,忽略其它因素,则该物质的内能增大了易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解: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C、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最大,气体分子排列松散,分子间距离大,几乎无作用力,图甲是气体分子的排列,乙图是固体分子的排列,丙图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故BC错误;D、某种物质分子排列情况通过某一个过程由乙图变为丙图,即固态到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内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D.3.(2015•武汉校级模拟)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不是因为斥力;瓷碗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导致瓷碗破碎处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可以忽略不计,故A错误;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打扫卫生时的尘土能看到,分子的运动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所以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故D错误.故选B..4.(2013•乐山)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易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的温差小.解:上海和台北属于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西宁和拉萨属于内陆地区,地表以砂石泥土为主,砂石泥土比热容较小.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陆地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泥土温度升高的多,所以上海和台北升高温度较低,西宁和拉萨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砂石泥土温度降低的多,所以上海和台北降低温度较少,西宁和拉萨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内陆地区的西宁和拉萨的日温差比沿海地区的上海和台北日温差大.故选A.5.关于温度、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内能就越多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中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4)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解:A、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此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B、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D、物体的内能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6.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D.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项起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和热传导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异同点.解: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而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钢球在炉膛内烤熟,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项起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小.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16•徐州三模)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中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解:A、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说法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一定增加,说法正确;C、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说法错误;D、晶体熔化过程和液体沸腾过程,物体不断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说法错误.故选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中物体内能的改变;热量的概念;内能的概念.(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2)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与分子的个数、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解: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A错误;B、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B错误;C、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C正确;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故选C.9.(2016秋•高密市期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小,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小,是煤油易比热容的概念.可以根据图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具体做法在时间一定时,比较温度的变化量;然后再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解:由图象知,在某一定时间时,甲温度的变化量比乙温度的变化量大;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甲和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升高的温度高,则甲的比热容小,所以是煤油;乙的比热容大,是水.故选BC..10.(2016•枣庄校级自主招生)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和20℃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定难热平衡方程的应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铁球放入温度为60℃的水中时,铁球吸收热量;再将铁球放入20℃质量相同的水中时,铁球放出热量,铁球吸收、放出的热量等于水放出和吸收的热量,根据热平衡方程作出分析和解答.解:将温度为20℃的铁球放入温度为60℃的甲杯水中时,铁球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Q吸1=Q放1,即c铁m铁(t﹣t0铁)=c水m水(t0水﹣t);再将铁球放入20℃质量相同的乙杯水中时,铁球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Q吸2=Q放2,即c水m水(t′﹣t0水′)=c铁m铁(t﹣t′);因为甲杯中的水温和铁球的温差大于乙杯中水的温度和铁球的温差,即t﹣t0铁>t﹣t′,所以t0水﹣t>t′﹣t0水′,即△t甲>△t 乙.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1.(2014•南雄市校级模拟)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物理意义是:.比热容的概念.易填空题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解: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物理意义是:1kg沙石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0.92×103J.故答案为:1kg沙石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量是0.92×103J.12.(2016•云南)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扩散现象.易填空题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解: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引力;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故答案为:引力;不属于.13.(2014•泰州)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易填空题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力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答案为:运动;间隙;斥力.14.(2013秋•岑溪市期末)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利用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木炭燃烧的过程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过程.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建康.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能量转化的现象.易填空题改变物体内能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热传递,二是做功.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炭火把热能传递给肉,属于能量的转移.木炭本身存在化学能,木炭燃烧是把自身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即内能的过程.解:用火炭烤肉的过程,是炭火把内能传递给肉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能量的转化,而是一个能量转移的过程.木炭自身具有化学能,它的燃烧过程是它与氧气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故答案为:热传递;化学;内.15.(2015秋•东港市期末)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温度,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液化及液化现象.中填空题(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解:(1)(2)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将形成白雾;(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故答案为:(1)白雾;(2)减小;降低;(3)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16.宁夏“沙湖”是闻名全国的AAAAA级旅游胜地(如图所示).当你在烈日当空的“沙湖”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而沙子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则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所升高的温度之比为.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热量的计算.中填空题(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根据公式Q吸=cm△t及其变形公式可求出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所升高的温度之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湖水是凉凉的,而沙石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2)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吸热公式Q吸=Cm△t得,△t=,则有:====.故答案为:(1)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湖水是凉凉的,而沙石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2)105:23.17.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难填空题(1)选同样的加热时间,甲和乙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判断出哪一种液体是水,由题知,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相同时间水和液体放出的热量不相同.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吸热公式求液体的比热容.解:(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这种液体一定是甲液体,由图可知:液体的初温是60℃,加热15分钟后甲液体的末温是40℃,则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t0)=4.2×103J/(kg•℃)×m×(60℃﹣40℃).(2)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c水m水△t=c乙m(60℃﹣20℃)=4.2×103J/(kg•℃)×m×(60℃﹣40℃).解得c乙=2.1×103J/(kg•℃).故答案为:甲;2.1×103.18.(2012•东营)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的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 热量的计算.中填空题(1)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多;(2)由放热公式Q放=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出的热量多,比热容小的放出的热量少.解:(1)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铁块的温度升高的多;(2)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铝的比热容大,降低相同的温度,由Q放=cm△t可知,铝块放出的热量多.故答案为:铁块;铝块.三、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9.(2016•兰州校级三模)如图中甲图所示,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问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2)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3)水的初温是℃;热奶的末温是℃.(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中实验题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物体间将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减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分析图象,根据图象信息答题.解:(1)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在冷水中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图乙可知,A的温度不断降低,因此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A;(2)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图象A比较陡峭,温度变化较快,图象B比较平缓,温度变化比较慢,由此可知,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B;(3)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20℃,热奶的初温是90℃,热奶的末温是40℃,水的末温是40℃;(4)由于热奶与水具不同的温度,它们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故答案为:(1)A;(2)B;(3)20;40;(4)温度.20.(2016•费县一模)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AB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中实验题(1)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知道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3)晶体吸收的热量Q=cm(t﹣t0);(4)首先根据该物质的熔点判断出该物质为冰.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解:(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3)AB阶段5min物质吸收的热量Q=cm(t﹣t0)=2.1×103J/(kg•℃)×0.1kg×10℃=2.1×103J;(4)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而图C中水升温应较快.故答案为:(1)晶体;(2)固液共存;(3)2.1×103;(4)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2014•宜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如图所示).(1)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000kg,进水温度为55℃,出水温度为40℃.这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请具体说明为什么要利用这一特性.中计算题(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由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水释放的热量.(2)根据热量公式分析答题.解:(1)水释放的热量:Q=cm(t﹣t0)=4.2×103J/(kg•℃)×1000kg×(55℃﹣40℃)=6.3×107J;(2)由热量公式:Q=cm△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C较大,在温度变化量△t一定时,相等质量的水释放的热量较多.答:(1)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6.3×107J的热量;(2)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温度变化量△t一定时,相等质量的水释放的热量较多.22.(2016秋•肃州区校级期中)质量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的水,把它们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了多少热量?铁锅吸收了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难计算题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知道铁锅的质量、铁的比热容、铁锅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铁锅吸收的热量.解:已知:m铁=500g=0.5kg,m水=3kg,c铁=0.46×103J∕(kg•℃),t0=20℃,t=100℃;水吸收的热量:Q水=c水m水△t =4.2×103J/(kg•℃)×3kg×(100℃﹣20℃)=1.008×106J;铁锅吸收的热量:Q铁=c铁m铁△t =0.46×103J/(kg•℃)×0.5kg×(100℃﹣20℃)=1.84×104J.答:水吸收了1.008×106J的热量,铁锅吸收了1.84×104J的热量.。

2022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2022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1.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1 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 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质是由组成的。

春季人们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1×10-6~5×10-6m,由此可以判断飞沫(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将一铜块挫成的极细的铜粉就是铜分子C.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D.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知识点 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如图1所示,将图甲中两集气瓶间的玻璃板抽去,会发现两瓶内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图乙中水和硫酸铜溶液的分界线在30日后就完全看不到了;图丙中,五年后,将紧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切开,发现它们彼此渗入对方。

不同物质在互相时,彼此进入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还可以说明分子间有。

实验表明,体、体、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图14.将50 mL的水与50 mL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5.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图2知识点 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6.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靠近后成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力;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力。

7.如图3所示,把一段粗熔丝用刀斜切成两段,使两段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挂一个较轻的物体,两段熔丝(选填“会”或“不会”)被拉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图38.如图4所示,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

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九上物理《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题:选择题1. 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

A. 空气阻力不同,左右共同作用于物体,使物体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 空气阻力小于物体重力,使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空气阻力大于物体重力,使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 空气阻力等于物体重力,使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答案:B2. 与水平重力相比,垂直重力更容易产生水平运动,这是因为()。

A. 垂直重力仅对物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力B. 水平重力对物体产生的摩擦力较小C. 垂直重力作用时间较长D. 垂直重力对物体产生的摩擦力较大答案:B3. 下列分别表示初速度为15m/s,加速度为2m/s^2的物体,在3s、4s、5s时的位移大小正是()。

A. 105m,110m,115mB. 25m,30m,35mC. 109.5m,114m,118.5mD. 21m,26m,31m答案:B第二题:填空题1.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时间关系公式为:v = __ + a × t。

答案:v02. 物体做自由落体,它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 m/s^2。

答案:9.83. 物体竖直上抛的时间与求落地时的高度无关,只与初速度有关。

答案:无第三题:解答题1. 请解释自由落体下落的物理原理。

答案: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垂直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没有外力干扰,只受到重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在垂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为9.8m/s^2,方向朝向地球的中心。

所以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以9.8m/s^2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2. 请解释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

答案: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初三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学校里的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A B C D 2 A 3
4.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省力杠杆
5.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重力大小和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20N0.4m/sB.20N0.1m/s
C.5N0.4m/sD.5N0.1m/s
6.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F甲>F乙B.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
7.在校运会中,小翔参加了铅球比赛。

如果他用200N的力,将重50N 的铅球投到了10m远处。

则下列关于他投球时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2000J B.做功500J C.没有做功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8.一个70kg成人以正常的速度骑30kg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人骑车行驶时功率最接近于()
A.1瓦B.10瓦C.100瓦D.1000瓦
9.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力F()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10.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D
11
A
C
12.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我们用钓鱼竿钓鱼时,钓鱼竿是一种_________的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4.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N的物体匀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则拉力为_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_N,这时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
15.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

0.2
16
杠杆
时B A端施加
17
(1
(2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18.举重运动员把2000N的杠铃在2s内举高1.8m后又在空中保持4S,则该运动员前2s的功率是____w,后4S的功率是____w.
19.2010年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距离为0.3m,用时0.5s,
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20.如图所示为润扬大桥。

“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又画
从而
21.
7N的。

22.s速度
功率是
23
体上升0.1m,所用时间为4s。

(1)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2)将物重由2N不断增大,假设动滑轮始终能正常工作,当达到绳子承受的拉力3N时,此过程中,它的机械效率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解答27、28、29题时应有解
题过程)
24.(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所对应的力臂l.(2)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乙中画出最省力的绕
(3F的
25.
(1
或的是
(2)如乙图,用弹簧测力计从M位置移动N位置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调节好的杠杆进行了一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动力/N阻力/N动力臂/cm阻力臂/cm
4326
于是他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请你对此作出评价:
26.
(1)

(2)
物重/m有用功
(3)
(4)
器材,少测两个数据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和甲讨论并经过老师的认定,他的方案是可行的,请你分析一下,去掉的器材是什么?少测哪两个数据?
答:去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测两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同学们又提出了下列假设.
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假设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
假设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假设
(不
(5)
(6)
(7)
(8)
物到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27.(6分)电动自行车轻便、实用、无污染,很受人们喜爱.若某人骑电动自行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50m,用时30s,电动自行车的牵引力为20N,在此过程中:(1)电动自行车速度的大小;(2)牵引力所做的功;(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8.(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他在2s内做了0.96J的有用功使重物匀速上升了0.4m,不计绳重及摩擦,绳子很结实。

请你回答:
(1)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上运动的速度?
(2
(3
29.
长约
该度为
(2)
力F
(3)) 30.
G1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

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

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拉力是多少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N?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答案
13.
17.
20.增大减小
21.82.51增大
22.249612
23.0.06W83.3%----93.3%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解答25、27、29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4.
(2).
(3)
(3)
(7)
27.
(1
(2)3000J
(3)100W
28.
(1)0.4m/s
(2)75%
(3)0.8N
29.
(1)m=60kg不真实
(2
(3
30.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