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03b1c2630b1c59eef8c7b499.png)
多囊卵巢综合症【基本概述】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
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不详,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症(p 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Stein-Leventhal Syndrome;sclerocystic ovar y disease)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内分泌轴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的终期卵巢病理改变,其最初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是GnRH-GnH释放频率和脉冲振幅增加,LH/FSH比值增高。
【病因】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定论,一些研究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PCOS患者LH值高,FSH值正常或偏低,故LH/FSH之比大于3,LH对合成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反应增加,故认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常是本征的启始发病因素,从而导致卵巢合成甾体激素的异常,造成慢性无排卵。
LH水平升高不仅脉冲幅度增大,而且频率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外周雄激素过多,被芳香化酶转化成过多的雄激素持续干扰下丘脑-垂体的功能。
(二)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部分PCOS患者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此可能是肾上腺皮质P450c17酶的复合物调节失常使甾体激素在生物合成途中从17羟孕酮至雌酮缺乏酶的阻断。
肾上腺机能异常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异常与分泌异常。
(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与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常见的表现。
PCOS妇女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内环境稳定。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身体有什么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3c932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8.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作为一个老多囊病患者,我曾经遭受了月经异常和对多囊病的无知和忽视,导致药物引起了我的体重增加和心慌心悸的不良反应,并意外发现我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受损,让我陷入了2型糖尿病的早期恐慌中。
幸好,我积极就医,并找到了一套有效可行的生活调整方案。
现在我的月经已经恢复正常,体重和体脂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且我的胰岛素抵抗现在也正在逆转中。
我希望我的一些小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除了导致排卵和月经异常、雄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发生多囊样改变外,还可能导致不孕。
除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育健康外,还会逐渐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改变:包括多毛、痤疮、雄激素性脱发和黑棘皮症。
2、代谢相关问题:包括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增加口服激素药引起的脑血栓风险等。
3、肿瘤风险: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
4、PCOS患者更容易出现中度或以上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这被归类为情绪障碍疾病。
因此,治疗多囊是迫切需要的。
除了积极去医院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应该在生活方式中认真调理多囊,尽量降低甚至消除多囊对我们的风险。
1、饮食调理:可以通过补充科芙研Dci手性肌醇来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雌激素平衡以及改善卵巢早衰和月经失调。
建议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芹菜、白菜、西红柿、黄瓜等。
为了避免加重身体肥胖并影响病情恢复,不建议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肥肉、油炸食物、奶油和巧克力等。
2、进行合理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因为它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机能,并调节体内激素分泌。
因此平时多跑步、跳舞、游泳等运动是推荐的。
3、放松心情:建议多听音乐来放松心情,这样可以帮助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体内激素分泌平衡有一定好处。
如果经常感到焦虑、愤怒或抑郁等情绪,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多囊卵巢的恢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1a43d8daa58da0116c174969.png)
PCOS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痤疮、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确切病因虽然不清楚,但是它属于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已成定论,即不但有内分泌失调,也有代谢异常,而且亚型繁多,所以治疗必须个性化。
PCOS病因确切病因虽然不清楚,学说有二;一、遗传学因素PCO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
二、肾上腺萌动假说Chom(1973)认为,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
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PCOS的诊断一、确诊依据:1、月经周期改变;2、基础内分泌LH/FSH≥0;3、阴道B超发现卵泡早期卵巢有多囊改变,3条中有2条就可以确诊;名词解释:1、月经周期改变:是指每年月经来潮少于12次或多于13次。
正常人月经周期应该在25-30天左右,每年应该有12-13次,但是如果少于12次或多于13次就叫做周期改变。
2、基础条件,月经规律在28-30天者在在月经3-5天;月经不规律阴道B超表现,子宫内膜厚度小于8mm,卵泡小于8mm;晨起空腹。
3、基础内分泌,是指基础条件下的内分泌水平。
4、卵巢多囊改变:就是指卵巢在卵泡早期,阴道B超同时见到多个发育的卵泡,称为“项圈征”和“蜂窝征”。
图:阴道B超下卵巢蜂窝状和项圈征PCOS的分型分型依据:1、甾体激素;2、胰岛素和血糖;3、体型;4并发症;5、单双侧6、发病时间1.高雄血症型,基础条件下,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评估和管理建议PPT课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评估和管理建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ebbd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2.png)
THANKS。
背景
PCO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 种因素。
发病率和危害程度
发病率
PCOS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全球患病率约为5%-10%。
危害程度
PCOS可能导致月经失调、不孕、肥胖 、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 膜癌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诊断标准及分类
02
临床表现与评估方法
临床表现及分型
01
02
03
04
月经异常
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 出血是PCOS最常见的临床表
现。
高雄激素表现
多毛、痤疮、脱发等高雄激素 血症表现常见于PCOS患者。
肥胖
约半数PCOS患者存在超重或 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
不孕
PCOS患者因排卵障碍导致不 孕。
诊断标准及评估流程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 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心
理压力。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互助小组、与家人 朋友分享感受,提高社会支持度
。
06
总结: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认 知水平,优化评估和管理策略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制作和分发宣传资料
制作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科普手册、宣传海报和视频,通过医 院、社区和线上平台分发,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常用的鹿特丹标准,满足以下三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PCOS:1)高雄 激素血症或高雄激素临床表现;2)排卵障碍;3)多囊卵巢形态(超声表现为一 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卵巢,或卵巢体积≥10ml)。
多囊卵巢综合征 鹿特丹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 鹿特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0a2c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9.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鹿特丹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主要影响女性生殖系统。
鹿特丹标准是用于诊断PCOS的一套标准,最初在2003年由荷兰鹿特丹大学提出,并在此后进行了修订。
根据鹿特丹标准,诊断PCOS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长期没有排卵或不规则排卵:这可以通过测量基础体温曲线、使用排卵试纸、检测黄体酮水平等方法来确定。
2. 多囊卵巢的特征:通过超声波检查,发现卵巢上有多个小囊肿(直径大于9mm的卵泡),以及卵巢周围呈“项链状”分布。
3. 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状态):这指的是血液中男性激素(如睾酮)水平过高,或在正常范围内但与雌激素比例失衡。
为了确诊PCOS,必须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障碍和高催乳素血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鹿特丹标准并非唯一的诊断标准,还有其他标准如安达罗斯标准。
此外,PCOS的症状和表现因人而异,所以确诊应综合考虑个体情况。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PCOS,请咨询专业医生进
行详细评估和诊断。
疾病百科:多囊卵巢综合征
![疾病百科: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608f15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c.png)
疾病百科:多囊卵巢综合征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影响女性的生殖年龄段。
PCOS的特点是卵巢发育异常,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引起月经周期改变、卵巢囊肿形成和雄激素水平增高等一系列症状。
PCOS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1.不孕或举足轻重的月经不规律: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天)、无排卵或少排卵。
2.体毛增多(多毛症):由于雄激素水平增高,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额头,下巴,胸部、背部和腹部等部位的多毛症状。
3.体重增加和肥胖:PCOS患者往往伴有体重增加和肥胖,尤其是在腹部区域。
4.皮肤问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痤疮(青春痘)、油性皮肤、粉刺等皮肤问题。
5.代谢紊乱:PCOS患者常伴有血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等症状。
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目前,关于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多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是引起PCOS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PCOS 发生相关的因素:1.遗传因素:家族历史中有PCOS的人患病的风险更高。
2.激素水平紊乱:PCOS患者往往伴有雌激素分泌减少和雄激素分泌增加,这可能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和卵泡发育异常。
3.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
胰岛素抵抗会进一步刺激卵巢雄激素分泌,从而恶化PCOS 症状。
4.慢性炎症:研究发现,PCOS患者常伴有慢性低级别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如何诊断和治疗PCOS?1.诊断:诊断PCOS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等。
国际上通常采用Rotterdam标准,即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女性可以被诊断为PCOS:1)月经不规律或缺失,伴有卵巢超声检查显示双侧卵巢有多个囊肿;2)月经正常,但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
2.治疗:PCOS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月经周期、改善不孕症、减轻体重、控制代谢异常和改善皮肤问题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多囊卵巢综合征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f6e6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c.png)
05
药物保管,注意药物的 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02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 时报告医生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并发症及护理
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水 平,定期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治疗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 者易患高血压,需定:多囊卵巢综合征患 者易患糖尿病,需定期监测 血糖,保持健康饮食,适当 运动,控制体重。
冠心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易患冠心病,需定期进行心脏 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等
鉴别诊断:排除其 他疾病,如卵巢肿 瘤、子宫内膜异位
症等
诊断流程:初步诊 断、确诊、鉴别诊 断、治疗方案制定
等
诊断标准:符合 Rotterdam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护理要点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 熬夜
A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C
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多囊卵巢综合征概述 0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护理要点 0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并发症及
护理
0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防与健 康教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 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基因突变
02
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
帮你了解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
![帮你了解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076dc3e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6.png)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622020年 第30期帮你了解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李小宁四川省南部县河东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部 637300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可治愈,通过治疗可以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高发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中,多见于青春期。
多囊卵巢综合症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主要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症状、治疗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症状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分泌疾病,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一般认为与雄性激素过多、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和遗传等因素等相关,多囊患者会出现双侧卵巢囊样改变、卵泡发育障碍、稀发排卵或者无排卵、高雄性激素等特征,患者常表现出以下症状:(一)月经不调因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雄激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患者初潮的时间一般与正常人无异,但是初潮后患者就会表现出月经失调的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的症状,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的症状,多表现月经周期35天以上甚至半年。
(二)不孕、易流产多囊卵巢综合的患者因为排卵障碍,患者容易发生不孕。
即使怀孕,患者也会因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易发生流产及早产。
(三)多毛和痤疮过高的雄性激素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局部多毛的症状,性毛特多、阴毛浓密且呈男性倾向,延至肛周,腹股沟或吸腹中线,也有出现呈男性倾向长胡须、乳晕周围长毛,也有的出现油脂性皮肤及痤疮。
(四)出现皮肤问题受高水平雄激素的影响,约25%-35%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会伴有难治性痤疮,在患者的额头、脸颊两侧和胸背部出现粉刺、脓包及结节,皮肤整体粗糙、毛孔粗大并脂溢明显,月经期前症状加重,使用常规的痤疮治疗方式效果不明显。
部分患者会出现黑棘皮症,腋下、颈部、乳房下及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发生皮肤颜色加深、增厚的症状,皮肤干燥并粗糙,严重者皮肤呈现细小乳头状或天鹅绒样隆起。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d1c5d4b71a37f111f1855bbd.png)
【鉴别诊断】
1.卵泡膜细胞增殖症 2.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血清硫酸脱氢 表雄酮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时,应与 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相鉴别。。 3.卵巢分泌雄激素肿瘤 4.其他催乳激素水平升高明显,应排除 垂体催乳激素腺瘤。
调节月经周期:
定期合理应用药物,对抗雌激素作用 并控制月经周期,非常重要。 1)口服避孕药: 2)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
(3)改善胰岛素抵抗: (4)诱发排卵:氯米芬(克罗米酚)
【辅助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 2.妇科检查 3.B型超声检查---项链征。 4.诊断性刮宫。 5.腹腔镜检查
内分泌测定
(1)检测血清雄激素: (2)检测血清FSH、LH: (3)检测血清雌激素: (4)检测尿17一酮类固醇: (5)检测血清催乳激素(PRL): (6)其他:
病史和临床表现
如妇女月经初潮后月经稀少,月经稀发 (少数也可正常)渐致闭经,体重明显增加, 毛发浓密等,结合妇科检查即可怀疑本病。
辅助检查
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②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③卵巢多囊改变: ④3项中符合2项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先 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 的肿瘤) 血LH增高、LH/FSh比值增高是非肥胖型多囊 卵巢综合征特征。 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应检查有无胰岛素抵 抗、糖耐量异常和异常脂质血症。
降低血雄激素水平
1)糖皮质类固醇: 2)环丙孕酮(cyproterone) (CPA): 3)螺内酯(spironolactone):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科普知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49807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2.png)
目录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总结
什么是多囊卵 巢综合征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 其特征是卵巢多囊,导致体内雄性 激素水平升高,而雌性激素水平降 低。 多囊卵巢综合征往往伴随着月经紊 乱、不孕、易肥胖等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体重增加:易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 一个常见症状。 皮肤表现:可能会出现多毛、痤疮、油 脂分泌旺盛等皮肤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适当的生活方式:多锻炼、均衡饮 食、保证充足睡眠。 药物治疗:口服避孕药、促排卵药 、降糖药等均可作为治疗的选择。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目前未完全明了 ,但存在遗传、睡眠、环境和生活方式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伴有胰岛素 抵抗性。
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月经紊乱:月经来潮时间不规 律或完全停经。 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 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多囊卵 巢合并子宫内膜增生、不孕等合并症的 患者,可采取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进 行治疗。
总结
总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罕见,患 者应及时就医。 适当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 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可以治 疗合并症。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907bee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f.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一、定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一种慢性以多囊细胞占优多的卵巢性病变为特征的复杂病因内分泌、免疫、遗传和精神病理学结合的综合征。
二、临床症状:
1. 临床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有:发育障碍、痤疮、加重腹部脂肪分布、抑郁症和焦虑焦虑等症状。
2. 生殖系统表现:月经不调是PCO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表现可复杂表现为月经不规则和闭经,出现排卵困难,宫颈松弛,宫角多汁及子宫内膜增厚。
3. 其他:PCOS可合并头发增多,阴毛增多,皮肤暗沉及容易接受炎症性改变、高钙血症以及凝血指标异常的表现。
三、诊断标准:
1. 在超声或CT扫描中发现椭圆形多囊肿,且大小在10mm以上,数量多于单侧12个,
2. 同时表现月经紊乱或者闭经表现,
3. 激素检测表明高雄激素水平及低雌激素水平,
4. 合并有肥胖、发育障碍、抑郁等表现时,可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f1e0f0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a.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献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特征为多囊卵巢、高雄激素水平和排卵功能障碍。
本文将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一、病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环境和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该疾病在家族中有明显遗传倾向。
另外,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等也可能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起到一定影响。
二、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多囊卵巢、体毛增多、肥胖、痤疮等。
月经紊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
多囊卵巢是指卵巢内充满了大小不等的胞囊,卵泡形成后无法正常破裂排卵。
体毛增多是由于患者的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黄体化酮酶产生减少,从而引发了多毛症的表现。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的体征之一,它与患者的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痤疮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皮肤表现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面部、胸背部出现炎症性痘痘。
三、诊断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诊断指标包括月经紊乱、多囊卵巢、体毛增多和雄激素水平异常。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体重、体毛分布、皮肤状况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卵巢功能评估、激素水平检测和代谢指标测定。
其中,超声检查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观察卵巢内是否存在多囊卵巢。
四、治疗措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旨在改善症状、调节月经周期、促进排卵和改善生育能力。
在治疗中,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症状和需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调整、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内分泌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恢复排卵功能和改善代谢紊乱来缓解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11e9632a2af90242a895e5ea.png)
发病机制学说有: ①PCOS青春期发育亢进; ②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其关键 点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黄体生成 素(GnRH-LH)脉冲式分泌亢进;LH ③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④肾上腺功能出现亢进; ⑤瘦素抵抗; ⑥遗传因素作用; ⑦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胰岛素样生长 因子结合蛋白(IGFBP)系统异常等等。
糖代谢异常
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调节的葡萄糖清除率下降 2型糖尿病的危险较健康人增加 口服糖耐量(OGTT)试验
口服糖耐量(OGTT)试验
于上午8点空腹抽血后口服葡萄糖75g,分别 于服糖后30、60 、120、180min抽血,用 氧化酶测定血清葡萄糖(serum glucose,SG) 水平。 判断: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空腹血糖≥7.8mmol/L,及糖负荷2h 血糖≥11.1mmol/L。 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7.8mmol/L,及糖负 荷2h血糖≥7.8mmol/L-≤11.1mmol/L 。
PCOS治疗-减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低热量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来减轻体质量, 以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 雄激素过多症,促进排卵,并且可减轻 该类患者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 危险性。
生活方式的调整如规则的锻炼和平衡饮 食对PCOS患者尤为重要,减肥可作为 PCOS患者的最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法,能 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反应性,应大力提 倡。 降低全部体重的5%或更多,就能改变 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 有利于不孕的治疗。
2.促性腺激素类药物 FSH及HMG 月经3~5天起始,每天1支。 多采用小剂量缓增方案:即于月经第3天 始,75IU/d起始,若卵巢无反应,每隔 7~14天增加半支,即37.5IU,直到B 超下见优势卵泡,一般增加至225IU/d 为止。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5a07b2b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3.png)
医诊通妇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出现不孕、闭经、妊后易流产、多毛、过度肥胖等症状,患者常常不能成功地排出卵子,且卵巢无法孕育成熟的卵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疾病、肥胖、肝脏脂肪变性、2型糖尿病、子宫内膜癌以及妊娠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异常的卵巢外因素、卵巢自分泌与旁分泌的调控机制、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紧密相关。
卵巢内高浓度的雄激素不仅会抑制卵泡成熟,不能进一步形成优势卵泡,而且能使卵泡壁过度增厚而无法破裂,造成卵泡闭锁,从而引起月经周期延长、稀发排卵、不孕和闭经等症状。
胰岛素抵抗、肥胖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属于引起该病的3种常见的卵巢外危险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机制该病的内分泌特征主要包括雌酮过多、雄激素过多、胰岛素过多以及黄体生成激素或卵泡刺激素值升高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肾上腺来源雄激素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水平过高等紧密相关。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高雄激素血症治疗、调节月经周期、体质量控制、生活方式的改变、处理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
调整生活方式超重或者肥胖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大约占50%~70%的比例。
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和内脏脂肪的含量与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脑血管病以及血脂异常的发生之间呈正相关。
研究发现,如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降低约5%~10%的体重,不但有助于降低雄激素、胰岛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水平,而且有助于调节排卵,增加怀孕的概率。
因此,患者需要调整日常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戒酒、戒烟,按时吃一日三餐、早睡早起、合理摄入热能,加强锻炼和控制体重等,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生育功能和排卵功能。
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饮食不但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降低患者的体质量,还有助于恢复排卵和减轻高雄激素血症。
中医调经之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调经之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90f937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8.png)
医诊通妇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影响全球5%~10%的女性。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排卵障碍、超重/肥胖、男性化表现、月经不规律、不孕等。
除了影响生殖能力外,还伴随着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健康问题。
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普及尤为重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表现月经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月经稀发、闭经或是功能紊乱性子宫出血,通常首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则。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月经周期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延后。
严重时也有患者会3个月至6个月才来1次月经,少数患者因卵巢功能紊乱导致不规则出血,表现周期无规律性。
多毛、痤疮多毛是指性毛发的增多。
由于雄激素升高,在女性的上唇、下颌、小腹正中部、胸、背以及两侧及肛周的毛发增多,而多毛的程度与雄性激素水平不成比例。
此外,有些女性还会伴有痤疮、声音低粗、出现喉结等男性化的外观。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合并糖代谢、脂代谢方面出现异常,表现为高血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
患者会很容易发生糖耐量递减以及糖尿病,导致体重不断增加。
临床多囊患者往往描述为“不吃也胖”“喝水也胖”“运动也不瘦”。
不孕偶发的月经不规律对女性的身体不会造成太大损害,但长期排卵障碍很大程度上就会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不孕症概率。
规律的排卵是受孕的基础,而临床中,多囊患者的困扰往往是找不准“排卵期”、抑或是无明显排卵周期,导致不孕。
癌变风险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具有保护的作用,如果子宫内膜长期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性的改变。
多囊患者因长期月经不规律、无排卵、闭经,子宫内膜得不到规律脱落,更易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风险。
脱发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20多岁时可能就会出现脱发,主要是发生在头顶部,向前可延伸到前头部以及向后延伸到后头部,不过女性只会出现毛发弥散稀少、脱落,但不会侵犯到发际线,也不会导致秃头。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dbcef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7.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常表现为多囊卵巢、高雄激素水平和排卵障碍等症状。
该综合征在育龄女性中的患病率相当高,可能达到10%左右。
它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准确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的治疗与管理非常重要。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生殖内分泌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的诊断方法。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体毛增多、体重增加、皮肤病变(如痤疮)以及不孕等。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无规律,有的人会出现经量过多,有的人则出现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体毛增多通常表现为面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毛发增长过度,有时会伴随有色素沉着。
体重增加主要是由于由于患者新陈代谢异常造成的。
皮肤病变主要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水平高所引起,主要表现为痤疮。
不孕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有70%的不孕女性患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
其次,生殖内分泌指标也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指标有雄激素(如睾酮)水平升高和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异常等。
患者在血液检查中,可发现睾酮水平明显增高,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体毛增多和皮肤病变。
FSH和LH是调节卵巢功能的两种重要激素,它们的比值异常可能暗示着患者的排卵功能异常。
最后,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多囊卵巢的形态特征,如增大的卵巢和卵泡较多的情况。
MRI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发现多囊卵巢以外的病变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生殖内分泌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https://img.taocdn.com/s3/m/b02bd7f6ad02de80d5d84002.png)
60-90% 50-90% 55-75%
50-75% 40-60% 25-50% 25%
30% 22% 0-28%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Feb 2001; vol 94, no 2
多毛症及痤疮
❖ 雄激素刺激性毛区(乳晕周、腹中线、唇周、腮 部 、躯体及四肢),产生终毛,毛长而黑硬。与体表毫毛 过多有别,后者细、软、无色而短
超声检查
❖ 检查时机:月经周期规则的妇女可于卵泡期早期(经期3-5天);闭经和/或月经稀少的 妇女可以在其他时间或黄体酮诱导撤药性出血后的3-5天行B超检查
❖ 卵巢容量的计算= (0.5×length×width ×thickness) ❖ 多囊卵巢(PCO):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
❖ 如下临床现象提示高胰岛素血症与卵巢多囊性改变的形成: (1)青春期妇女IR及高胰岛素血症,卵巢多囊性改变是一种常见超声征象; (2)胰岛素可协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致大鼠无排卵及多囊性卵巢动物模型;
PCOS的卵泡发育障碍主要是胰岛素协同FSH作用于颗粒细胞的结果。
IR对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
积大于10ml
其他辅助检查
❖ 基础体温测定 ❖ 筛查代谢并发症:肥胖、血糖、血脂、脂肪肝、OSA、痛风 ❖ 腹腔镜检查:直接看见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包膜增厚呈灰白色 ❖ 子宫内膜活检:35岁以上的患者,应作常规诊刮,无排卵性增殖期内膜或内膜增生过
长(腺囊型/腺瘤型/不典型增生过长),排除内膜癌 ❖ 剖腹探查:拟诊卵巢肿瘤或欲行卵巢楔切时施行
2.间接作用:加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不协调分泌。LH对于PCOS患者胰岛素介导卵巢雄激 素过多仍起决定性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PPT课件教案模板
![《多囊卵巢综合征》PPT课件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c84e76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b.png)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过度肥胖。适当减肥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 管理也有一定的帮助。
心理支持和情绪调节
心理疏导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可以寻 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以缓解不良情绪,增强信心。
放松心情
学会放松心情,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法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调节内分 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心理支持 等。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5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后和影响
预后和康复
长期管理
药物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需 要长期管理和监测。患者应定期进行 体检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鉴别诊断和其他类似疾病
鉴别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与其他引起月经稀发、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的疾病进行 鉴别,如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柯氏综合征等。
其他类似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还需与其他引起卵巢多囊样改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卵泡膜细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
02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临床 表现包括月经稀发、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超声检查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
诊断流程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 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性激素六项、甲状腺 功能、血糖、胰岛素等检测,以及超声检查卵巢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张以文一、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指青春期发病,卵巢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雄激素生成过多,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症、卵巢多囊样变等表现。
多囊卵巢(PCO)只是一个形态上的体征,任何引起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 腺体外雌酮生成增多的疾病都可引起PCO。
正常妇女B超声检查时约20%有PCO征。
据估计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10%。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症状与体征月经初潮后不规则月经持续存在。
以稀发月经最常见,继发闭经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次之,偶见原发闭经及规律的无排卵月经。
绝大多数患者无排卵,少数可稀发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
高雄激素症状有:多毛(发生率约70%)、痤疮、偶有阴蒂略大,或稍见喉结突出。
肥胖:发生率约为50%。
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
若以腰围与臀围的比值(WHR)为指标,WHR>0.85为内脏型肥胖或男性肥胖。
约70%的PCOS患者有至少1项的血脂异常。
黑棘皮症:是严重IR的一种皮肤变化。
2、血激素改变(1)高雄激素血症:常用的指标为血清睾酮(T)、雄烯二酮(A2)、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S)水平升高;SHBG降低使游离睾酮(FT)增高更明显。
(2)高雌酮(E1)血症:血E2相当于正常早、中卵泡期水平。
高雄激素在外周脂肪基质及血管转变为E1,肥胖患者转换率更高,使血E1水平增高,E1/E2浓度比>1。
(3)血LH、FSH水平比例异常:卵泡期血LH明显高于正常,FSH相对低下,致使LH/FSH比值增高至2~3以上。
(4)高胰岛素血症:瘦PCOS患者中高胰岛素血症约占30%,肥胖PCOS患者中则约75%。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胰岛素反应高亢,血糖反应正常。
当胰岛β细胞功能耗竭时,出现糖耐量低减(瘦PCOS 患者10.3%、胖PCOS患者30%)或糖尿病(瘦PCOS患者1.5%、胖PCOS患者7.5%)。
(5)高PRL血症约10%~30%PCOS患者有轻度高PRL血症3、B超声检查PCO征卵巢超声像结果1999年Yen提出非肥胖PCOS是真正的PCOS,GnRH-LH、GH-IGF1系统分泌亢进为主要病理生理变化;而肥胖PCOS患者GnRH-LH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受到肥胖的修饰,加上高胰岛素的作用,构成PCOS的变异类型。
此外,Kahn(1976)发现胰岛素抵抗与黑棘皮病同存,称为“高雄激素耐胰岛素黑棘皮综合征(Hyperandrogenism Insulin resistance acanthosis nigrican, HAIR-AN综合征)。
常见于年轻妇女,有极严重IR与高胰岛素血症、不同程度的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变或卵巢间质细胞增殖,黑棘皮改变。
5、近期及远期合并症(1)糖尿病:PCOS患者IGT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病率增高3-7倍。
(2)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可能增加。
(3)子宫内膜增生及腺癌发病的危险增加。
(4)PCOS患者妊娠后自然流产率、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
(5)有代谢综合征的PCOS患者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7倍。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1、生殖轴障碍(1)、GnRH /LH脉冲分泌异常导致Gn分泌不协调:PCOS妇女无论肥胖与否,GnRH /LH脉冲频率都增高。
非肥胖PCOS妇女GnRH /LH脉冲分泌振幅也增大,使24小时LH平均水平升高3倍,LH/FSH比值>2-3。
肥胖对GnRH-LH脉冲分泌幅度的增高有负面影响,GnRH /LH脉冲振幅减弱,使LH水平升高甚少或不高,LH/FSH比值可不高。
PCOS患者GnRH/LH脉冲发生器加速可能由于患者固有的缺陷、持续雌激素影响,缺乏孕酮的作用,使下丘脑多巴胺、鸦片肽活性减低所致。
(2)、LH-泡膜细胞系统功能亢进:PCOS患者卵巢静脉血T浓度比外周血高4倍。
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
支持过多的雄激素来自卵巢。
卵巢雄激素生成过多还与细胞色素P450C17α酶功能亢进有关。
过多雄激素在外周转化为过多的雌酮,雌酮又刺激垂体使其对GnRH的敏感性增高,LH分泌更加增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E1腺外生成量无周期性变化,形成对下丘脑垂体异常反馈信号,导致无排卵及无孕酮对抗。
(3)、FSH-颗粒细胞系统功能受阻:PCOS患者优势卵泡选择受阻。
卵泡颗粒细胞数目少,缺乏芳香化酶活性。
但在体外,这些颗粒细胞对FSH 反应正常。
可能PCOS卵泡局部存在FSH、IGF 抑制物,阻断了芳香化酶的激活。
PCOS卵泡液中,低IGF-Ⅱ、高IGFBP-2、缺乏IGFBP-4水解酶、游离IGF-Ⅱ低,与正常排卵妇女闭锁卵泡相似,因此不能发育为优势卵泡。
IGFBP为阻断FSH作用的物质。
PCOS卵巢IGF系统的改变可能与高雄、高胰有关。
2、代谢障碍(1)、选择性胰岛素抵抗(IR)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INS) 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敏感性降低,生物效能减弱;即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所运转的葡萄糖量低于正常,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引起INS分泌代偿性增加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但对INS 促分裂作用敏感性正常。
PCOS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继发于胰岛素作用途径中多个环节异常,如酪氨酸激活酶活性、葡萄糖运载体(GLUT4)运载效率及抑制脂溶能力减低,转运葡萄糖效率低;丝氨酸磷酸化过度,引起信号传递系统功能障碍。
(2)、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卵巢雄激素过多人卵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直接刺激PCOS卵巢间质细胞生成过多T。
胰岛素与IGF-I协同,放大泡膜细胞LH诱导的雄激素生成。
胰岛素促进分裂,直接引起多卵泡及卵巢增大。
高胰岛素抑制肝脏SHBG、IGFBP-1的合成,增高FT及游离IGF-1水平。
高胰岛素还促进PCOS细胞色素P450c17α酶活性。
此外,人垂体也有胰岛素受体,高胰岛素可能促进垂体LH脉冲分泌幅度增大,二甲双胍治疗4~8周后PCOS患者血胰岛素、LH、GnRH刺激后LH反应皆下降。
(3)、生长激素(GH)轴功能异常青春期前GH不足的女性青春发育延迟,补充GH可促进青春发育。
育龄期GH不足者,卵巢对外源Gn反应迟钝,促排卵治疗时加用GH,可减少Gn的用量及疗程。
人卵泡及黄体有GH受体基因的表达。
GH通过GH 受体或IGF-I受体介导,有放大LH诱导的泡膜细胞雄激素合成及FSH诱导的颗粒细胞E2、IGF-Ⅱ合成的作用,提示GH及IGF-1为Gn的促进物质(co-gonadotropin)。
但人类GH、IGF-1对卵泡发育并不绝对必要,因为GH 受体异常导致IGF-1缺乏引起的Laron型矮小症患者仍可自然怀孕。
肥胖和非肥胖的PCOS妇女GH轴的功能状态明显不同。
非肥胖PCOS妇女24小时GH脉冲分泌平均振幅增加30%,与LH分泌亢进平行。
GH介导IGF-1在颗粒细胞中的作用因局部存在FSH的抑制物质而受到阻断。
但GH刺激生成的IGF-1却通过旁分泌作用于泡膜-间质细胞,与LH协同,增加A2的生成。
因此,高GH及伴随的高IGF-1,与高LH协同,成为非肥胖PCOS患者发病的环节之一。
相反,肥胖的正常妇女及PCOS妇女表现一种低生长激素状态,24小时GH的脉冲振幅、平均GH水平及GH对GHRH、L-多巴反应皆降低50%。
但肥胖妇女有高胰岛素血症、低GH使脂肪分解受抑制,更加重肥胖。
脂代谢异常。
(4)、血脂代谢异常约40%PCOS患者有内脏型肥胖、血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有研究显示PCOS患者,不论有无肥胖,腹部皮下脂肪对儿茶酚胺抵抗,脂肪分解减低;相反,内脏脂肪分解却增高,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多,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一些新的脂肪激素或细胞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PCOS患者血瘦素水平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3、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已发现50%~60%的PCOS患者血清DHEA、DS水平升高,可被地塞米松(DEX)抑制,ACTH刺激。
已确认PCOS患者中有两种类型的肾上腺功能异常:(1)细胞色素P450C17α酶,17,20碳链酶功能亢进。
(2)肾上腺雄激素对正常水平的ACTH过度敏感。
这与肾上腺功能初现的改变类似。
因此,PCOS的发生系“肾上腺功能初现亢进”所致。
PCOS肾上腺功能异常的原因至今仍不明。
有认为PCOS高雄激素状态、高雌激素(E1)状态,影响肾上腺内微环境,改变酶活性而引起。
肾上腺雄激素过多也影响卵巢内微环境,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过多。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肾上腺功能初现亢进2、下丘脑GnRH脉冲发生器异常3、卵巢外Gn的促进物质(Co-gonadotropin)-“PCOS双重缺陷”的发病学说4、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群聚现象,家系分析得出常染色体显性和X连锁显性等不同遗传方式的结论。
5、环境因素孕期暴露于高雄激素环境的雌性大鼠,成年后发生不排卵和多囊卵巢。
肥胖﹑多毛的PCOS妇女卵巢雄激素分泌过高与出生时过重和母亲肥胖有关。
临床上患PCOS的单卵双胎的姐妹并非都患病。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特异的PCOS基因,但PCOS相关基因已见报道,PCOS更像多个基因作用的结果,同时可能存在宫内高雄激素、丙戊酸等物质的作用。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003年鹿特丹会议提出PCOS诊断的标准是:高雄激素症、排卵异常、B超PCO征三方面中符合二项,并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症的疾病。
2、须鉴别的疾病.间质泡膜增殖症(stromal hyperthecosis)、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羟化酶缺乏型、卵巢分泌雄激素的肿瘤、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发性多毛症、下丘脑性闭经、药物性高雄激素症。
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1、调整月经周期,防止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1)孕激素:可于周期第16-19天用MPA 6 mg/d,10天,停药后等待撤退出血;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如为单纯或复合增生则MPA可加到10 mg/d,10天。
疗程很长,可间断使用。
非典型增生者应根据病变轻重要求决定治疗方案。
可用更高效的孕激素,如左诀诺孕酮2-4 mg/d、己酸孕酮500 mg/周。
(2)口服避孕药:含雌激素有助于升高SHBG,减少游离T的组分。
常用的有妈富隆、达英-35。
2、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1)减轻体重:低热量、低糖、低脂肪饮食、体育锻炼,有助于月经、排卵的恢复及心血管病的预防。
(2)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在推荐作为临床一线治疗前,仍需进行多中心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确认其疗效、适应证及安全性。
①二甲双胍②罗格列酮3、促进生育(1)药物促排卵治疗Ⅰ枸橼酸氯底酚为弱雌激素,能与内源性强雌激素-雌二醇竞争结合靶器官雌激素核受体,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促使GnRH、FSH、LH的分泌,进而刺激卵泡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