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优质课导学案
左先群新课改留案 氯导学案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导学案设计者:铜梁中学校左先群班级姓名[知识拓展]:㈥Cl2的实验室制法1、工业制法:氯碱工业(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2NaCl+2H2O电解2NaOH+Cl2↑+H2↑2、实验室制取⑴一套完整的制气装置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净化装置(洗气瓶或U形管等)→、收集装置(性质验证装置) (由密度或溶解性决定)、→尾气处理装置(注意防止倒吸)1 2 3 4 5 6⑵反应原理:强氧化剂+Cl-在酸性环境和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氯气(要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二、Cl-的检验(教材85-86页)为什么要加稀硝酸:。
三、成盐元素(科学视野)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个纵行(族)——第ⅦA族(卤素):氟(F)、溴(Br)、碘(I)、砹(Pt)它们是典型的元素。
在反应中均易电子,形成价的离子。
其化学性质与Cl2,可与①;②;③;④;⑤。
2、它们可与等金属化合生成盐,所以称为或。
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应用实践、能力提升]⑴F2不能从水溶液中置换出Cl2、Br2、I2,是因为。
⑵Cl2可以在水溶液或气相中与反应,生成。
Br2可以在水溶液或气相中与反应,生成。
4、卤素与H2的反应的共性:。
卤素与H2的反应的差异性:。
生成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的递变关系:。
生成的氢化物的还原性的递变关系:。
5、卤素元素的特性(教辅资料96页、99页)6、海水主要有成盐元素。
[情感体验]:海水是宝啊,我们不能污染它[课后针对性练习]: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A.CuCl2 B.FeCl2 C.MgCl2 D.FeCl33、下列微粒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A、氯原子B、氯离子C、钠离子D、氩原子4、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可使溴水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5、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K+、MnO4-、Cl-、SO42-B、Na+、AlO2-、NO3-、CO32-C、Na+、H+、NO3-、Cl-D、Na+、SO42-、HCO3-、Cl-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铁和铜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变白C.先变红再变白D.不变色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A.液氯 B.新制氯水 C.CaCl2溶液D.次氯酸9、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色气体,大量用于水的净化和纤维素的漂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 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已不适应学生的认知要求,怎么才能使学生多元发展,这是现在我们教师值得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打破思想僵化、方法陈旧、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传统教学模式呢?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尤其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结合自己民族地区的课程改革及在课程改革中如何编写导学案谈谈看法和体会。
一、走进生活,走进数学数学的根基是生活,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生活是数学课教学的大背景,如果脱离了现实中的背景,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只有将这门课融入生活中,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在本地区的教学改革中,结合学生和地区的特点,通过探索实践得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即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两案合一,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通过学生的三维目标制订出本节课的“导学案”。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探讨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发展。
在制作导学案时,首先我们要让一道题是一个“活”题,那就要教师设计导学案时提一些相应的问题,比如有几种圈法,通过这些物体我们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等等,再比如让小朋友把小动物身上的算式与相应房子上的得数连一连,其中会碰到有一两道是没有数可以连的,细心的小朋友发现问题对老师说,老师有一道不能连,这时如果教师说不能连就别连,那也就过去了。
相反,如果这时教师能把自己当做与学生共同的探讨者,问一问那该怎么办,小兔子不是没有家了吗?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时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房子上的得数,有的说可以改一下房子身上的算式,还有的想出给小兔子重建一座新房,写上正确的得数,这样不仅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二、“导学案”设计分层次,关注到每位学生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实施高效数学课教学的根本。
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四精”和“四必”
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四精”和“四必”摘要:随着新课的推进,对学生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更要求学生能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
而导学案的使用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练起主导作用。
导学案是学生自己对书本知识预习过程中使用的一样关键辅助工具。
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自我认知和理解作出基本的判断和评价工具。
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尤为关键,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导学案的价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四精四必一、做到“四个精”1.精选:导学案的设计因不同的科目其设计内容也各不相同,每个学科的导学案设计大致均可包括知识点、基础例题、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及学习评价等几方面。
知识点的设计应该明确作出知识目标的要求,并在导学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关的新知探究过程和基本练习,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出相应判断。
基础例题的设置应少而精,其目的是对导学案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和应用,让学生对知识达到从认知到理解的过程,所以例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针对性越强越好。
提高练习的设置是针对为适应高考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的知识点所配备的题目,有一定的知识综合性,而所选的题目更应该少且具有针对性,让学生达到练习和拓展知识面的目的。
学习评价应包括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类,自我评价是学生自已对导学案内容掌握情况的一个最基本的评价;而综合评价主要体现于学生在对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是否达到熟练灵活的程度的评价,即是配备一定数量的检测题以作出评价,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由学生相互交换完成,配备的检测题应做到难易适中、数量恰当、层次分明,且可配备适当的较难题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2.精讲:在对导学案进行精心选择和制作并由学生自已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对导学案进行了相关的解答并由教师按时批改之后,能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经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解答存在的疑问,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更正和讲解,讲解准确、简练、浅显易懂,让学生能把在前面遗留的问题在教师的解释下轻松理解和掌握。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导学案第1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导学案第1课
时(新课改版)
一、课前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文《蟋蟀的住宅》
在课前阅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怎样的?有哪些亮点?
•你认为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 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整理出课文中你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查字典并尝试记住它们的意思。
3. 思考问题
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以下问题并做一些笔记:
•故事中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蟋蟀的住宅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4. 语文能力训练
完成相关练习册和作业册的练习,确保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二、课堂互动学习
1. 课文点评
老师将会对课文的重点部分进行解读和讲解,学生们要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2. 小组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进行展示:
•你觉得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
•为什么蟋蟀的住宅会吸引其他动物居住?
3. 课文表演
选取几个小组进行课文的相关场景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
三、课后巩固
1. 课后作业
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
2. 思考问题
思考并做一些记录:
•如果你是蟋蟀,你会怎样设计自己的住宅?
•住在蟋蟀的住宅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3. 语文习作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蟋蟀的住宅的想象和感受。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蟋蟀的住宅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新课改如何设计数学导学案
新课改如何设计数学导学案作者:郭德俊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09期【摘要】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
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是许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设计一份质量较高的导学案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具有显著作用。
一、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
教师在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二、依据学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导学案”的环节之一为“预习导学”,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做初步的了解,所以设置的预习题以基础为主,实现低层次目标的达标。
保证所有同学能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内容,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
新课改中如何编写语文导学案
浅谈新课改中如何编写语文导学案新课改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对学生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学生也不会是呆板的听课机器。
于是出现了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也不会是单纯的知识贩卖。
是谁弄丢了孩子成长的幸福?在新课改的步步紧逼下,教育世界追求高校课堂已经成为时尚的主题。
什么叫高效?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价值,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就是高效。
马克思说过: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那就是榨取剩余价值。
学校里成天增加学生的学习量,加大老师工作量,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工作时间,增加老师的工作强度,这叫不叫高效?相反会给学生、老师和现代教育带来很多的负面效果。
于是出现了师生相结合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是师生共建语文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教多年,我觉得语文导学案有关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把关:一、确定学习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老师在上课前,首先应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目标就是导航器,目标不正确,知识的航船就会偏离学习的轨道,最终导致本节课教学的失败。
一节课的目标不宜过多,最多三至四个。
在导学案目标的表述上,要放弃以前的了解、掌握等模糊性和不能够测评的表述,而将“了解”代之以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能够测评的表述,将“掌握”换成解释,说明,归纳,推断、概括,整理等词,将“应用”换成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词,将“迁移”换成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词,将“经历”换成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词,将“反映”换成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词,将“领悟”换成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等词。
学习目标表达要简明,在编写时需要每课有学习目标,分课时有重点难点请老师们高度重视目标,一节课的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是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
新课改理念下导学案编写
新课改理念下导学案的编写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的改变,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路上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
由“教”的主题向“学”的主体转变。
适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导学案自主学习针对传统教育所带来的问题,新课改应运而生。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心理安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探究科学的真理,能够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和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客观,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要能够激发学生前进。
新课改理念下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讲解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讨论的参与者、策划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与教师的教案不同,它是组内的教师在广泛的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集思广益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辅资料。
导学案的中心作用就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很好的指导途径,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在导学案中心作用的要求下导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基础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以知识为载体,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2.差异性原则——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导学案在知识设计、问题设置、巩固练习等方面要有一定的阶梯性。
3.主体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学过程学生要能充分的参与。
4.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5.开放性原则——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渭城区新课改成果评选《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
填写表中的水位总变化量和相应的算式。(单位:厘米)
水位变化
水位总变化量
算式
第一天
第二天
3
4
-3
2
3
-5
-3
-5
3
0
0
-3
2、某地区早晨气温为22℃,中午上升了6℃这时气温______℃,夜间又降了10℃,夜里气温是_______℃
用算式表示为:
结论:
2、议一议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和零相加,和是多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精讲点拨:
(1)如果a>0,b>0,那么a+b=___ _
如果a<0,b<0,那么a+b=____
(2)如果a>0,b<0,|a|=|b|,那么a+b=____
用算式表示为:
结论:
问题2:(1)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运动总的结果是什么?
用算式表示为:
(2)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运动总的结果是什么?
用算式表示为:
结论:
问题3:在东西走向的路上,从O点出发,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用算式表示为:
结论:
问题4:在东西走向的路上,从O点出发,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2)乙水库第一天水位上涨了3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下降了2厘米,记作_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厘米,算式:______________ _。
左先群新课改留案 氯导学案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导学案设计者:铜梁中学校左先群班级姓名[生活事实探究]:打开自来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你想过原因吗?[指导阅读]:P84第一二自然段介绍自来水消毒知识,并思考氯气溶于水为什么能杀菌消毒?[情感体验]: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化学,不懂化学,就不懂生活喔。
所以我们应该学好化学[探究]:3、氯气与水反应Cl2可溶于水,1体积的水溶解体积的Cl2,所得溶液呈色,表明仍有存在,此时所得溶液叫氯水。
比较液氯与氯水(不能填写的,后面探究了后再填)[实验探究]:在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我感受到:溶液,然后。
结论:Cl2肯定与水发生了反应Cl2 + H2O = (提示:该反应为Cl2的歧化反应)[能力提升]:离子方程式为:。
[教师引导、说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溶解于水的Cl2只有极少部分与水能发生反应,此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实验探究]:氯水的漂白性的本质原因①实验4—4:有色布条插入氯水中,我感受到:②实验4—5:有色布条插入干燥氯气中,我感受到:[师生总结]:干燥的Cl2有无漂白作用?;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
[情感体验]:通过实验对比,使学得的知识更牢固[知识拓展]:氯水的性质⑴氯水的成分:⑵各成分的性质:⑶HClO的性质(HClO只存在于水溶液中)①强氧化性:可用于②不稳定性:Cl2 ~ 1O2 (电子守恒的关系)新制氯水在空气中变化的现象:氯水应该现配现用③弱酸性:[知识拓展]:可用、来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⑷氯水中加无机还原性微粒时,起作用的主要是,氯水遇上有机有色物质时,起作用的是:。
⑸氯水性质——也可视为Cl2与盐溶液等的反应⑹[总结、扩展]①能起漂白作用的物质:HClO(NaClO、Ca(ClO)2)、H2O2(Na2O2、BaO2等)、O3、SO2(主要是针对于品红溶液;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褪色)、活性炭(吸附)②Cl2和SO2一起通入品红溶液,会发生反应:,漂白效果。
小度写范文指南针导学探究地理_新课改中的地理导学案及其教学探究模板
指南针导学探究地理_新课改中的地理导学案及其教学探究什么是新课堂?教师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往往都是一些空洞的、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理论。
虽然课改多年,但广大教师尤其是基层教师对于新课堂仍然是雾里看花,而学案的出现,它的设计理念及指导思想无疑让教师们看到了真真切切的东西。
在实践中,由于导学案承接了传统达成于创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避免了教师们在过渡时期由于意识观念、教育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而产生的阵痛。
一、关于地理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设计的以引导学生预习、探究为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自主获得知识为目的的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方案于一体的方案,三案合一,解决了教与学、说与做、看与听的辩证关系,达到优势互补、和谐统一。
传统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向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式转变,导学案及其相应的教育教学行为,确实为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成功佳径。
因为它首先实现了三个转变,实现了“兵练兵”、“兵教兵”的教学目的。
1 从听明白向学明白的转变,避免了――学生“你一讲我就明白,可是自己就是不会做”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一节好课,主要标准是教师是否讲得好。
好像只要讲得好,学生就一定学得好,一厢情愿地过度关注学生的正面因素,把学生看作是一张无任何知识痕迹的白纸,恨不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从脑海里全都复制出来粘贴在这张白纸上。
是否吸收消化,教师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大多时候,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与学生的成绩不成正比。
在电视里,见过这样一个游戏:七八名嘉宾站成一排,在前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了第一位一张纸条,上面是一句很长的话,然后让他向后面的嘉宾依次传达,传到最后一位时,主持人让他复述一遍从前一位传过来的话,结果与纸条上的内容大相径庭。
因为,每传递一次都有一些信息被丢失。
关于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现代心理学实验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通过听这种学习方式能记住的知识仅占20%,其他分别是,读为10%,看为30%,看听结合是50%,说占70%,说做结合为90%,教别人为95%。
新课改下“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敖顺华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2期【摘要】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存在模式化和教条化、习题化倾向严重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运用导学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团队建设,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误区;对策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现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语文课程俗称百科之母,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等,促使小学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有利于改变“一言堂”的语文教育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运用的误区1.模式化和教条化严重导学案往往一校一模式或一科目一模式,格式固定,流程基本不变,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引入、自学互学、展学评价、教师导学、检测反馈、拓展总结”“学案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学习目标、夯实基础、品词析句、拓展延伸、知识整理、课后反思”“学习目标、资料链接、基础知识、整体感知、品读积累、归纳总结、拓展提升”等。
始且抛开种种模式本身的科学性不谈,模式化本身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是一种束缚,导学案设计要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客观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人人、课课雷同,也不必堂堂使用导学案。
“活”是运用的灵魂,要防止教条化、功利化倾向,选择性地使用导学案,或多用、或少用、或不用,而不能全盘照搬,唯案是从,以一概全,使之成为负担,导致学生厌学,悖于导学案使用的本意。
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
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摘要】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是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本文探讨了导学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如何设计有效的导学案、导学案的实施方法、导学案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使用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文章强调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同时指出了未来导学案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强调了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对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本文旨在引导教师正确地运用导学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导学案,合理使用,作用,设计,实施方法,评价,课堂应用,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语1. 引言1.1 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在新课程中,导学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清课程内容的逻辑结构,引导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
通过设计有效的导学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导学案的实施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评价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及时准确地评价导学案的效果,对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导学案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积极运用导学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2. 正文2.1 导学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导学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
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知识,将散乱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导学案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新课改下英语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编写探究
Theory Researc h学论理★★★★收稿日期:2012-09-17作者简介:代明娟(1985-),女,湖南湘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学设计研究;邹霞(1963-),女,四川南充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英语“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编写探究代明娟1,邹霞2(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笔者有机会到某初中学校观摩“高效课堂”新课改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是“导学案+小组合作”,其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在上课前老师把“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上课时,每个小组来展示学习成果,小组每个成员须积极参与,一堂课由学生来讲解,老师讲解不超过十分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比如:自学能力,学会思考,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等。
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在河舒初中“高效课堂”中,主体是学生,老师起到主导作用。
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导学案,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或复习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教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
“导学案”的编写是这个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导学案”的编写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前测评(预习作业)、学法指导、达标检测(课堂检测)、推荐作业(复习巩固)等几个部分。
对于学习目标,教师应该将课程标准中相应课时或课题的教学目标用明确、简练、具体的语言描述,转化为“导学案”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以给学生在自学教材时指明方向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一旦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就没问题了。
一、“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编写误区探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会导致什么样的课堂效率。
左先群新课改留案 氯导学案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导学案设计者:铜梁中学校左先群班级姓名[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3、了解日常生活中涉及氯元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帮助学生树立“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思想[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水的漂白性[教学难点]:氯水的性质课前预习案: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存在1、原子结构:;最外层有个电子2、[性质预测]:很容易电子,表现出性。
3、氯元素是最重要的元素,以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以存在于和中。
二、教材82页:科学史话说明了什么?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Cl2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是否易液化)四、Cl2的化学性质㈠与金属反应㈡与非金属反应㈢与水反应(与盐溶液反应)㈣与碱反应㈤与有机物反应五、Cl2的用途六、Cl2的实验室制备方法[问题反馈]:通过预习,我有哪些疑惑?我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课内探究学案]: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引入]:NaCl 是一种我们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其生理功能在于 。
[指导阅读]:教材82页第一段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存在(见课前预习案)Cl 的 决定 , 决定 。
[情感体验]:我们可以掌握的化学物质的探究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㈡Cl 2的发现[指导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与确认。
[思考交流]: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改选修4第一单元能源的充分利用 导学案
专题一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编号03第三课时 能源的充分利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9-11页,《优化方案》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2.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当堂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燃烧热的概念; 2、了解资源、能源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3、常识性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能源、环境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重点难点】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 前 预 习 案一、燃烧热阅读教材,找出燃烧热的概念,并把它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①研究条件: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 。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mol 。
④研究内容: 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101 kPa 。
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的氧化物。
如: C → 、S → 、H → 。
2.表示的意义:如: CH 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含义: 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以 mol 物质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4.一定量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Q 放=n(可燃物)×△H二、热值定义: 。
三、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 资源,包括化石燃料( 、 、 )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拿来主义》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拿来主义》优质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比喻、对比、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的写作方式。
2.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3.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沉浸文本,互动探究,把握鲁迅杂文最突出的特点:对现象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议论的形象化。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体会学习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1.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容,并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2.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四、预习新课第一课时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残羹冷灸(gēng)冠冕(miǎn)脑髓(suǐ)齐啬(lìng)B.礼上往来(shàng)自栩(xǔ)蹩进(bié)鱼翅(chì)C.发扬国光(yáng)国粹(cuì)玄虚(xuán)磕头(kē)D.佳节大典(jiā)孱头(chàn)摩登(mó)针灸(jiǔ)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______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今天是校庆的日子,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又____在一起。
⑧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自己孩子一味_____,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④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_________。
A.揭发汇聚溺爱裁决B.揭露会聚宠爱裁定C.揭发会聚溺爱裁决D.揭露汇聚宠爱裁定3.每日成语礼尚往来:尚,注重。
新课改下导学案的编写
示数
与“ 学” , 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 导学案 拓展 教材
随着新课改 的稳步推行 , 导学案是课
前准备 的一个重要 内容 , 也是教学 的一个 重要环节 。 因此能编写好一个有效的导学
刚剪断后 : 弹簧的形 变量还没有发生
2 . 将矿泉水瓶子竖直上抛 。
3 哿 矿泉水瓶子斜向上抛 出。为什么
( 一) 分组实验。
分析 : 对小球 : 刚 剪 断前 : 受 力分析
=
动学 习” 。 学生通过 自主、 合作 、 探究 、 交流、 会 出现类似 的情况呢?
现在用测力计和钩码 。 让钩码在竖直 方 向上分别处 于静止 、 匀加 速 、 匀减速 状 态。( 填 竖直 向上 、 竖直向下、 > 、 = 、 <) 完成 表格 , 小 组形成结论。
迁移( 生 活化 问题 /重要 类 型题 目 。我 们
力产生 的现象都会 消失 ,想一 想天平还 能测 出物体 的 质量吗? 浸在水 中的物体 还 受浮 力影响 吗? 水银气 压计还 能测 出
气压吗?
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尽 力把握好这一规律。
在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 I ) 紧 扣教 材 : 学案 内容、 流程 、 探究 问题 、 例题 、 思路、 方法一定要紧扣教材。 ( 2 ) 挖掘 教材 : 挖掘教材 各知识 块 的 内涵 、 形成过程 、 形成方法、 学 习意义等。
二 、导 学案 实例 : 《 超 重 与失 重 》 导
学案 引入 : 让学生观 察 : 装 满水的矿 泉水
过程 , 领悟探 索的方法 ; 又能很好地理 解
探索新课改之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初探“四优教学”(导学案)
探索新课改之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初探“四优教学”(导学案)作者:廖国明吉伟为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1期【内容摘要】: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地也取得了不一样而又经典的经验,本文从笔者所处地区教育改革情况,特别是我校近几年在教育改革中所做、所想进行了思考:一是改革的必要性;二是我校改革中的抓手;三是对以后教育改革的思考。
目的是以老少边穷地区个别校点的改革现状及思考能为全市或更大局面的教育改革提供点滴个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导学案高效课堂“导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为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我校自从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式,从学校实际出发,借鉴隆盛中学的课堂改革模式。
推出了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导学案”教学,现已初具规模,并约见成效。
一、边远山区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地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探索新课程实施的途径,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状况依然存在,教师一言堂,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老实被动地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机械地答;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教学效益差,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困境中;一些教师担心学生学习新课程获得的知识少,不能应对考试的需要,在课堂上盲目地添加一些知识内容,这就使得正常的教学时间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从而导致课时增加,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这样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的,面对这种局面,教师、学生都感到十分困惑。
由此,改革课堂教学中重复率高、教学效益差、学生被动学习、学习负担重的这一现状,已成为当前深入推进新课程、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
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新课程背景下,课改是必然的选择,导学案作为课改中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导学案的制作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学案的概念、制作方法以及在新课程新课改中的合理使用。
一、导学案的概念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学习活动为导向的学习计划。
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导学案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究性。
2.以教师为引导者:导学案需要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管理学生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
3.以学习活动为导向:导学案依据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鼓励学生在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大量探究和实践。
二、导学案的制作方法1.确定学习目标导学案的制作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出学习过程中应该完成的内容。
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制定。
2.设计学习过程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活动的安排、学习资源的准备、学习方式的选择等。
在此基础上,制作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3.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是导学案制作的关键,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能够激励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任务和活动可以包括问题导向型学习活动、示范性学习活动、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等。
4.评价学习效果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学习评价任务,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成果、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质量等。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导学案在课改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新课程新课改中,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中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优质课导学案
姓名:赵忠祥班级:六年级一班科目:数学
教学内容
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11~12页的“小实验”、“算一算”、“试一试”和“练一练”等。
课时目标
1.经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
算圆锥体积。
2.能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进一步丰富对空间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重点难点
1. .圆锥的体积计算.。
2. 理解圆锥体积。
3. 经历“小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V=Sh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2.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直径6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周长6.28分米,高40厘米。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完成,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②小结练习情况。
(3)小结要点内容:
①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②计算圆锥体积所必须的已知条件。
③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改正情况。
④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单位统一等。
板书内容:
第(1)题。
底面积:3.14×(6÷2)²
=28.26(平方厘米)
体积: 28.26×5
=141.3(平方厘米)
第(2)题。
底面半径:6,28÷3.14÷2
=1(分米)
高:40厘米=4分米
体积:3.14×1²×4
=12.56(立方分米)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出示教材例题插图。
师:求麦堆的体积,实际上是求什么?(实际是求圆锥的体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师;要研究圆锥的体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1)计算圆锥的体积需要哪些条件?
(2)圆锥的体积与什么体积有联系?(圆柱)有什么样的关系?
2.小实验。
师:要研究圆柱的体积需要转化成已学过的物体体积来计算。
你认为转化成哪一
种形体最合适?
学生懂得是圆柱。
(1)出示教具。
如:
①应该选哪个圆柱做实验呢?为什么?(选择小那一个。
圆柱太大不能找到与圆
锥的关系)
②这对圆柱、圆柱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圆柱、圆锥是等底等高的。
(2)教师示范。
用空圆锥装满沙往空圆柱里倒,让学生观察看看倒了几次,倒满圆柱。
问: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体积的13。
(3)学生动手操作。
换另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
①先检验是否等底等高。
②再利用沙子进行实验活动。
③学生讨论试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4)归纳公式。
板书: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
V=13
Sh 师:①你知道这里“S ”表示什么吗?“h ”表示什么?“V ”表示什么?
②你知道这里的“Sh ”表示什么吗?“13
Sh ”表示什么? 3.算一算。
(1)出示题目。
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1.5米,你能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13
×3.14×2²×1.5 =13
×3.14×1.5 =6.28(米²)
答:略。
4.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试一试”。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
③汇报计算过程。
板书内容:底面积:3.14×(10÷2)²
=3.14×25
=78.5(厘米²)
体积:13
×78.5×3 =78.5(厘米²)
答:略。
类似这样的问题,应该让学生采用分歩解答。
(2)口答练习。
①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
分米?
②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
厘米?
突出强调:“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下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5.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如:(1)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
(2)计算圆锥体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3题。
1.第1题。
(1)认真看图,读出各图中的有关数据。
(2)列式计算。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
2.第2题
(1)学生独立填空。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根据什么?(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的乘进
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的除以进率)
3.第3题
(1)找出图中的圆锥体。
(2)说一说圆锥的有关长度数据。
(底面直径4dm,高6dm)
(3)计算体积。
课时达标:
1.填空。
(1)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求出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cm²,高6cm.
(2)底面积半径是5dm,g高12dm.
(3)底面周长12.56cm,高9cm.
3.解决问题。
(1)一个圆锥形零件,高12cm,底面直径是20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
多少?
(2)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米?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发生、转化、形成的历程,是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还是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
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动能。
只有制定明确、具体、可行、可测且极具发展性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按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有实效,学生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