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作用
![中药熏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5cc7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3.png)
中药熏洗作用
中药熏药治疗又称为中药熏蒸,中药熏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加速新陈代谢等作用。
1.温经散寒:
中药熏蒸时通过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发来熏蒸患处,通过热气的熏蒸可以帮助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那些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冷痛、僵硬不适等缓解作用。
2.活血通络:
将中药汤剂加入仪器中,加热后产生含有药效成分的蒸汽,经过皮肤腠理进入机体,通过中药熏蒸也可以帮助活血化瘀、通络,对于那些跌打损伤、痛经、腰膝酸痛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加速新陈代谢:
中药熏蒸也可以通过热疗使得人体的汗液大量分泌,加速新陈代谢,使得药物作用能更快的作用到人体发挥到更好的效果。
除以上作用外,还具有扩张局部血管、促进淋巴循环吸收等作用。
进行中药熏蒸后,应注意休息,并加强营养,注意补充水分,以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分。
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药熏洗的原理及应用
![中药熏洗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8947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8.png)
中药熏洗的原理及应用1. 中药熏洗的原理中药熏洗是一种利用中药熏蒸的方法,通过草药的挥发物和草药精油的渗透,达到清洗、杀菌、消炎等作用的一种疗法。
中药熏洗主要通过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如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对皮肤进行渗透作用,以达到治疗和改善皮肤病症的目的。
中药熏洗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中药熏蒸:将中草药放入容器中,通过加热或其他方式使草药内的有效成分挥发,形成草药蒸气,进而渗入皮肤。
- 挥发成分的渗透:中草药中的挥发油、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能够渗透皮肤,对皮肤进行清洗、杀菌、消炎等作用。
- 草药精油的作用:一些中草药具有较强的草药精油成分,这些草药精油可以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对皮肤进行保养和滋养,促进皮肤健康。
2. 中药熏洗的应用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疗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益处。
下面列举了一些中药熏洗的常见应用:2.1 治疗皮肤病中药熏洗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痤疮等。
根据具体病症,选择相应的中草药进行熏洗,能够缓解皮肤瘙痒、消除炎症、杀菌等作用。
2.2 缓解骨骼肌肉疼痛中药熏洗也可以用于缓解骨骼肌肉疼痛,如关节炎、肌肉拉伤等。
通过草药中的挥发成分渗透肌肉和关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3 保养和滋养皮肤一些具有草药精油成分的中药可以用于保养和滋养皮肤,促进皮肤健康。
例如,采用红花、天麻等中草药进行熏洗可以改善皮肤质量,增加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
2.4 减轻疲劳和改善睡眠质量某些草药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减轻疲劳和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采用柏叶、远志等中草药进行熏洗,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促进睡眠。
3. 中药熏洗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中药熏洗的具体流程如下: 1. 准备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可以使用鲜草药或干燥草药。
2. 洗净皮肤:将需要熏洗的部位用温水洗净。
3. 汤药熏蒸: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挥发。
蒸腾出的草药蒸气用纱布覆盖住锅盖,让蒸气渗透皮肤。
中药熏洗法
![中药熏洗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8be2d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e.png)
皮肤科、神经科、眼科、产科及周围血管 类疾病等的熏洗频率多为1次/d。肛肠科、 骨伤科疾病等熏洗频率多为2次/d。肛肠科 便后一般要再次熏洗,以保持患处清洁, 促进伤口恢复。
操作方法
熏洗时间
熏洗时间过短无法充分发挥效果,熏洗时间过 长则可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渗透性水肿等。一般 熏蒸10~20min,熏蒸后浸洗20~30min,坐 浴则应控制在10~20min。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熏洗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如对于体质虚弱、婴幼儿或其他特殊患者应适 当缩短熏洗时间,可在15~25min,但建议以 汗出为佳,从而保证疗效。
婴幼儿、久病虚弱者应适当减少熏洗时间、降低 熏洗温度、缩短熏洗疗程。
熏洗疗法对于手术患者、瘫痪患者、过敏体质患 者不建议使用,如有特殊需要,应严格遵守药师 指导;不适宜于急性疾病、危重疾病等的治疗。
中药熏洗 适应症
①神经科疾病如中风后下肢 感觉障碍等 ②骨伤科疾病如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
THANKS
对于熏洗部位有 破损、溃疡者慎 用或在医师指导 下进行。
Tips 02
Tips 03
女性经期、妊娠 期、产褥期、盆 腔器官急性炎症 期禁止坐浴。
青光眼、重症贫 血患者、眼部出 血性疾病、化脓 形成局限性病灶 疾病、恶性肿瘤 患者禁用眼部熏 洗。
Tips 04
1
用药前评估
2
操作前准备
3
熏洗剂的制备
4
熏洗疗程
骨伤科疾病熏洗疗程一般为3~4周;肛肠科 疾病熏洗疗程一般为1~2周;妇科疾病熏洗 疗程一般1周左右;周围血管类疾病如下肢静 脉曲张等熏洗疗程为4周左右;神经类疾病熏 洗疗程需12周左右;疗程>7d时,建议1个疗 程结束后停药1d再继续继续下一疗程,以利 机体的自我调节。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https://img.taocdn.com/s3/m/c5aacc21f12d2af90242e681.png)
中药熏洗1. 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
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2.作用 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 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
煎汤外洗5.禁忌症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范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
2.作用 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 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③精神障碍者。
三 耳穴贴敷疗法规范1、适应症 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 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 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②皮肤破损四 穴位注射1.适应症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2.作用 缓解消渴肠病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营养神经,改善消渴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3.选穴 足三里4.治疗方法 消渴肠病腹痛654-2穴位注射,以解痉止痛。
消渴痹症甲钴胺、维生素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
5、禁忌症①有晕针史者②精神障碍者③有出血性疾病者五 中药贴敷1. 适应症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适用于糖尿病肠病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
各种病症眩晕、高血压病。
2. 作用 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等3. 部位及选穴 肚脐、涌泉4.治疗方法 腹泻者,肉桂、车前子以温阳渗湿止泻。
腹痛者,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
眩晕,高血压病,吴茱萸、川芎贴涌泉穴。
5、禁忌症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②皮肤破损中药熏蒸适应症: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2、腰酸背痛症;3、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4、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均适用于熏蒸法进行治疗和综合治疗;5、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h)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7、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中药熏蒸治疗;8、哮喘;9、伤风感冒、恶寒发热; 10、体癣湿疹、虫蛟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11、痛经、妇科带下症、阴痒、阴蚀等症; 12、补肾壮阳; 13、减肥健美。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86a1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d.png)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草药的熏蒸和水洗,可
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
药熏洗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料,如黄芪、当归、川芎、红花等。
然后将这些中药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以备使用。
2. 熏蒸过程。
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点燃
炉火,待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煮沸20分钟左右,使中药材料的有效
成分充分释放到水中。
接着,将砂锅放置在患部附近,让患者靠近
砂锅,让热气和药气充分渗透到患部。
3. 水洗过程。
熏蒸一段时间后,将患者的患部用温水清洗干净,以去除中药
残留和患部的污垢。
注意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
4. 擦干患部。
水洗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患部,以保持患部干燥。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熏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
熏蒸的火候和时间,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其次,要注意中药材料
的选择和比例,以确保药效的达到;最后,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以便调整熏洗的方法和时间。
中药熏洗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
肤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
在进行中药熏洗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
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的中药熏洗操作流程对
您有所帮助。
中药熏洗作用及适用范围
![中药熏洗作用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6f9b6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6.png)
中药熏洗作用及适用范围一、前言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利用中草药的特殊成分和功效,通过熏蒸或浸泡等方式作用于人体表面或局部,达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温通经络、消肿止痒等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熏洗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二、中药熏洗的作用1. 清热解毒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蒸发挥发的方式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表面,从而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例如,采用黄芩、连翘等清热泻火类中草药进行熏洗可以有效缓解皮肤湿毒引起的红肿、潮湿和发疹等问题。
2. 祛风止痛某些中草药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如川芎、桂枝等。
这些中草药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表面或者温通经络达到祛风止痛的目的。
3. 温通经络采用温热的中药熏洗,可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温通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例如,采用桂枝、当归等温通经络类中草药进行熏洗可以有效缓解寒性疼痛和经期不调等问题。
4. 消肿止痒某些中草药具有消肿止痒的功效,如苦参、黄柏等。
这些中草药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表面或者温通经络达到消肿止痒的目的。
三、中药熏洗的适用范围1. 皮肤湿毒皮肤湿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它表现为皮肤潮湿、红肿发疹、剧烈瘙痒等。
采用清热泻火类中草药进行中药熏洗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2. 风寒湿性关节炎风寒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局部红、肿、热、疼为主要表现的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温通经络类中草药进行中药熏洗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3. 经期不调经期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它表现为月经量、周期和时间的异常。
采用温通经络类中草药进行中药熏洗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4. 慢性湿疹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它表现为皮肤干燥、红肿发疹、剧烈瘙痒等。
采用消肿止痒类中草药进行中药熏洗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四、注意事项1. 中药选择在选择中草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中草药,避免过敏或者不良反应。
2. 温度控制在进行中药熏洗时,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皮肤造成伤害。
外阴中药熏洗正确方法
![外阴中药熏洗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506e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3.png)
外阴中药熏洗正确方法
外阴中药熏洗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外阴中药熏洗的正确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中药。
外阴中药熏洗所使用的中药应该是具有抗菌消炎、清
热解毒的药材,比如黄柏、黄连、板蓝根等。
这些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外阴炎、阴道炎等症状。
其次,熏洗的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外阴中药熏洗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
制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
频率一般为每天1-2次,根据病情的轻重可以适当增减。
过于频繁或时间过长都可能会对外阴粘膜产生刺激作用,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接下来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首先将选好的中药煎煮成浓缩液,然后等待其冷却
至适宜的温度。
在进行熏洗前,首先要保持外阴的清洁,然后将浓缩液倒入专用的熏洗盆中,坐于熏洗盆上,让药气充分地渗透到外阴部位。
在熏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帮助药物更好地渗透。
熏洗结束后,用清水将外阴部位清洗干净即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熏洗的过程中要保持外阴部位的温暖,可以在熏洗的同
时盖上毛巾或者保暖设备,避免受凉。
另外,熏洗后要避免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坐在凉气的地方,以免引起感冒或加重病情。
总之,外阴中药熏洗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方法和频率
的控制,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中药熏洗资料
![中药熏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feea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主要运用中草药的熏蒸和洗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熏洗这种疗法源远流长,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传统治疗中,被国内外许多人认可和信赖。
1. 起源与历史中药熏洗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国医学之始。
早在《黄帝内经》等古籍中就有对中药熏洗的记载,说明其在古代医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熏洗逐渐被系统总结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2. 中药熏洗的原理中药熏洗治疗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
中药熏洗利用中草药的药性和疗效,通过蒸熏或浸泡等方式,使药物能够渗透到人体,达到排毒、杀菌、消炎、祛湿等效果。
同时,热熏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舒筋活络、温通经络的作用。
3. 中药熏洗的应用范围中药熏洗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皮肤病、风湿骨痛、呼吸系统疾病等具有显著疗效。
同时,中药熏洗也被用于保健养生和疾病康复。
在日常生活中,中药熏洗还可以作为一种身体保健的方式,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健康。
4. 中药熏洗的操作方法中药熏洗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通常是将中药配方放入熏蒸器中,并将药雾引导至患处或全身。
此外,也可以将中药煎煮后用于浸泡,加速药物的渗透和治疗效果。
对于不同病症和药物配方,中药熏洗的操作方法也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 中药熏洗的优势与注意事项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药熏洗可以减少药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损失,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药效。
其次,中药熏洗疗程短,操作简便,适用于各年龄层人群。
同时,在使用中药熏洗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疗法和药物过敏等情况,谨慎选择适合的药物配方和疗程。
6. 结语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深受人们青睐。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中药熏洗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希望中药熏洗这种传统医疗方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推广,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https://img.taocdn.com/s3/m/198b0765cf84b9d528ea7ac7.png)
中药熏洗疗法一、定义:中药熏洗是利用中药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
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具有开泄腠理、通调气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风止痒等功效,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适应症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
2、腰酸背痛症:常见于腰肌劳损、腰背软组织挫伤、腰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3、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此类病常因风寒和病弱、劳累及韧带退行性病变所致。
4、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均适用于熏洗法进行治疗。
5、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小时)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用熏蒸既可加快患肢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促进组织再生,防止废用性萎缩,又可刺激外周传入神经反馈信号至大脑相应功能区,促进大脑功能缺失区联络的沟通与觉醒,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
7、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中药熏蒸治疗。
中药熏蒸可发汗利水排毒,使体内积聚的氨质代谢及尿酸等经皮排出体外,对非重症病,往往通过中药熏蒸的“皮肤透析”,结合内服汤药等综合治疗,即可有效控制症状。
8、哮喘:常因寒冷、伤风感冒及呼吸道炎症诱发,其内源病因是呼吸系统自身的过敏性体质。
9、伤风感冒、恶寒发热:伤风感冒为一常见病,一般症状一、二次熏蒸即可明显减轻症状。
熏蒸治疗的同时,应以清淡饮食、多饮开水并适当卧床休息,可加速痊愈。
10、体癣湿疮、虫咬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均可用全身熏蒸法治疗。
11、妇科带下症、痛经、阴痒、阴蚀等症。
12、其他内科疾病:如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轻度高血压、末梢神经炎等均可用中药熏蒸法获得良效。
三、操作方法1、物品准备:搪瓷盆、中药、橡皮单、浴巾、大毛巾,必要时备屏风。
2、操作步骤①采用熏洗法时,可先将药物放在洗脸盆中(最好是搪瓷盆),视其药渣多少加清水2000~3000毫升,将中药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半小时,趁热将患处置于盆面上(注意选好舒适坐位),用棉布罩覆盖患肢,以药水热气熏蒸患处,汗出少许为度。
中药熏洗步骤
![中药熏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2abd5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e.png)
中药熏洗步骤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煎煮后产生的蒸汽熏蒸和药液淋洗身体,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中药熏洗的详细步骤: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中医辨证,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中药熏洗的药物选择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
2. 药物准备:将所选的中药药材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对于一些质地较硬的药材,如矿石类、动物甲壳类,需要先进行煎煮提取有效成分。
3. 煎煮药物:将清洗干净的药材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的水。
通常第一煎水量要没过药材5-10厘米,采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
煎煮过程中要注意搅拌,防止药物煎煮不均。
4. 过滤药液:将煎煮好的药液通过细筛或纱布过滤,收集药液。
对于一些需要提取特殊成分的药材,可能需要采用多次煎煮的方法。
5. 调整药液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熏洗部位,调整药液的浓度。
如果药液过于浓缩,可以适当加入温水稀释;如果药液过于稀释,可以再次煎煮浓缩。
6. 熏蒸:将调整好浓度的药液倒入熏蒸器中,加热产生蒸汽。
患者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
熏蒸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熏蒸。
7. 淋洗: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温度(一般在37-40℃左右),将药液均匀淋洗或浸泡患者的全身或局部患处。
淋洗过程中,可以适当按摩,以增强药物的作用。
8. 洗浴:在熏洗结束后,患者可以进行温水洗浴,将身上的药液残留物清洗干净。
9. 注意事项:(1)在熏洗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患者应保持空腹状态,避免进食。
(3)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熏洗。
(4)对于皮肤有破损、感染、过敏等情况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5)熏洗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10. 熏洗后的护理:在熏洗结束后,患者应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吹风受凉。
在饮食上,应避免进食寒凉、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中药熏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d87cf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1.png)
中药熏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下是 9 条关于中药熏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1. 要是你有皮肤过敏的情况,那可千万别轻易尝试中药熏洗呀!比如说你平时就对花粉、某些食物啥的容易过敏,那用中药熏洗可得小心了。
就像你明知道自己吃海鲜会过敏,还去吃一样,那不是找不自在嘛!2. 怀孕的姐妹们注意啦!中药熏洗可不能随便做哦!你想想,肚子里有个小宝贝呢,万一用错了啥药影响到宝宝咋办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啊!就好比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
3. 血压特别不稳定的人呀,中药熏洗也得慎重考虑!要是你血压忽高忽低的,还去做熏洗,那不就跟在暴风雨中开小船似的,太危险啦!比如你明知道船要翻了还去冒险,那可不行啊!4. 有伤口还没愈合的人,可别去中药熏洗啦!那伤口就像刚贴好的创口贴,你再去折腾它,能好吗?就跟你刚修好的东西,又去乱碰一样。
5. 哎呀呀,正在发烧的人可不能中药熏洗哦!你想想,身体本来就不舒服,还去熏洗,那不是火上浇油嘛!好比本来就累得不行,还去跑马拉松。
6. 老年人要是身体很虚弱,中药熏洗得好好琢磨琢磨呢!老年人的身体就像老机器,得精心呵护呀。
你总不能让老机器拼命干活吧,那不是要散架啦!“妈,您可得注意这点呀!”“知道啦知道啦。
”7. 要是你最近太累了,精神状态很差,中药熏洗也别急着做呀!你都累得快趴下了,还去熏洗,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这就像让一个疲惫的人去扛大包,合适吗?8. 有严重心脏病的人,中药熏洗绝对不能随便进行呀!那心脏可是发动机,本来就有问题,还瞎折腾,这可咋整!“爸,您不是有心脏病嘛,咱可千万别瞎弄中药熏洗。
”“我知道啦儿子。
”9. 记住啦,刚吃完饭可别去中药熏洗呀!这时候肚子正忙着消化呢,你去熏洗不是添乱嘛!就好像人家在工作,你非要去捣乱一样。
总之,中药熏洗虽然有好处,但是这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可得牢记在心,不然出了问题那就麻烦啦!。
中药熏洗方法
![中药熏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4783b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b.png)
中药熏洗方法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中药熏洗可神奇啦!
中药熏洗呢,就是用一些有特别作用的中药煮成水,然后用这些水的热气来熏我们的身体,或者用这些水来洗我们的身体。
先说说怎么准备吧。
我们要去找医生,医生会根据我们的情况给我们开一些中药。
然后呢,我们把这些中药拿回家,放在一个锅里,加上好多好多的水。
接着,就把锅放在火上煮。
煮的时候呀,会冒出好多好多的热气呢。
等水煮好了,热气腾腾的。
如果是要熏呢,我们就离锅有一点距离,让热气飘到我们身上来。
就像有好多小云朵在轻轻地抚摸我们。
比如说,如果我们的鼻子不舒服,熏一熏,就会觉得鼻子里暖暖的,很舒服。
要是洗呢,就等水不那么烫的时候,用小毛巾蘸着水,轻轻地擦我们的身体。
比如我们的手受伤了,用有消炎作用的中药水洗一洗,伤口就会好得快一点。
我有一次感冒了,鼻子塞得好难受。
妈妈就带我去看了医生,医生给
了我们一些中药让我们回家熏洗。
我们煮好了水,我坐在旁边,让热
气熏着我的鼻子。
哇,真的好舒服呀,感觉鼻子一下子就通了。
然后
妈妈又用温温的水给我洗了脚。
洗完之后,我觉得全身都暖暖的,感
冒也好得快了呢。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中药熏洗真的很有用,要是大家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试试中药熏洗哦。
中药熏洗文档
![中药熏洗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f286b1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9.png)
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成汤,趁热熏洗患处,通过对患处的熏洗,使玄府洞开、药力经毛窍而入,直达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祛风除湿、调畅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药熏洗方法
1.传统熏洗法:把药放在器具里(不锈钢的、瓷器的、瓷砂的)。
然后加水
煮沸,找好合适的姿势,把要熏洗的部位放在器具上熏洗,注意避免烫伤。
2.现代熏洗法:采用中药熏蒸机全自动人性化设计。
把中药包放在中药煮蒸
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机器里享受蒸气浴20分钟。
适应症
适用于骨关节损伤后期、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腱鞘炎、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纤维粘连等。
禁忌症: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慢性肢体动脉栓塞疾病、严重肢体缺血、有过敏性哮喘的患者、
妇女妊娠和月经期等不宜进行熏洗。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室温在20℃~22℃。
2.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老年、儿童反应差者不宜超过50℃,以
防烫伤;浸渍的温度不可过凉,过凉起不到治疗作用。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浸渍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包扎部位熏洗时,应
揭去敷料。
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4.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
抗过敏药物。
5.注意药汤的保存,以防变质。
药物可以连续煎煮使用2~3天。
6.熏洗过程中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卧床休息。
中药熏洗作用及适用范围
![中药熏洗作用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ebd39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e.png)
中药熏洗作用及适用范围前言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中药熏洗的定义、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以及常用中药熏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定义与作用机制中药熏洗是将中药材制成熏洗剂,通过皮肤吸收或直接作用于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舒缓症状的目的。
中药熏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产生疗效:1.经络疏通:通过中药成分的渗透作用,促进经络的疏通,改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2.消炎镇痛:中药熏洗剂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3.杀菌和抗感染:一些中药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够对感染部位进行杀菌,促进伤口愈合。
4.促进新陈代谢:中药熏洗能够促进患处的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恢复组织功能。
适用范围中药熏洗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下面将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适应症:1. 皮肤病中药熏洗对于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等皮肤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它能够改善皮肤的湿疹、干燥、瘙痒等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 骨关节疾病对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滑膜炎等骨关节疾病,中药熏洗能够通过疏通经络、消炎镇痛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关节肿胀。
3. 呼吸道疾病中药熏洗也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通过熏洗作用,中药能够渗透到呼吸道黏膜,起到消炎、祛痰、平喘的作用。
4. 神经系统疾病中药熏洗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面瘫、神经痛等。
它能够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等作用,促进神经的恢复和修复。
常用中药熏洗方法中药熏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熏洗方法:1. 湿敷法将熏洗剂涂抹在棉布上,然后敷在患处,用保鲜膜包裹密封,保持20-3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面部、背部等部位的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治疗。
2. 薰蒸法将中药熏洗剂倒入蒸锅中,加热蒸汽,让患者面对蒸汽进行蒸熏。
这种方法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3. 温浴法将中药熏洗剂加入温水中,患者将患处或全身浸泡在中药水中进行熏洗,每次15-30分钟。
中药熏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d00e4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e.png)
中药熏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是一种利用草药的气味和药性进行治疗的方法,常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1. 清热解毒:中药熏洗可以帮助清除皮肤表面的病菌,减轻局部炎症和感染,有助于伤口的康复。
2. 活血化瘀:中药熏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和破坏积聚的瘀血。
3. 祛湿化痰: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草药的薰蒸作用,促进湿气的散发和排出,减少湿毒在体内的积聚,改善湿疹、湿疮等湿气病症。
4. 缓解呼吸道疾病: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草药的气味对呼吸道进行清洁和杀菌,改善鼻塞、咳嗽、扁桃体炎等呼吸道疾病。
使用中药熏洗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选用合适的草药: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草药,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草药进行熏洗。
2. 控制熏洗时间和温度:熏洗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凉。
3. 避免过敏反应:某些人对某些草药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前先进行敏感性测试,如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4. 注意个人卫生:在进行中药熏洗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如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纱布等。
5. 孕妇和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使用中药熏洗需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中药熏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使用时需注意选用合适的草药,控制好时间和温度,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https://img.taocdn.com/s3/m/bbe3b24dbe1e650e52ea99ea.png)
注意事项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 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 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 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 单独严格消毒。
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 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 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 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 红霉素软膏等。
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 煎沸后即可使用。 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 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 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 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无菌纱布擦干。 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 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科 曾春霞
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 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 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 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溻渍” 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已经记 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 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机理
中药熏洗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 泡,先熏后洗,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 作用。
适应症
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 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
禁忌症
(一)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 使用熏洗和坐浴。 (二)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 者禁用。
操作流程
中医护理之中药熏洗
![中医护理之中药熏洗](https://img.taocdn.com/s3/m/b9705e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f.png)
中医护理之中药熏洗在中医护理中,中药熏洗是其重要内容,其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效果较为明显。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中医护理的中药熏洗。
一、中药熏洗操作方法中药熏洗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疗法,旨在通过药物的蒸发和洗涤来调理身体不适。
其运用广泛,从全身的疾病到局部的病症都能寻求到适当的疗效。
1、分类中药熏洗疗法主要通过三种不同的流程来实施:熏洗、淋洗与溻渍。
每种方式所适用的场景和效果略有不同。
熏洗法:熏洗法即通过药液的蒸汽直接熏蒸患部或全身。
淋洗法:将经过煮煎和过滤的药液,逐渐淋洗于患部或全身上。
溻渍法:通过药液浸泡的方式使药物渗透至患处。
除此之外,中药熏洗还可以根据疗效的不同部位分为全身熏洗和局部熏洗两种。
2、全身熏洗法全身熏洗主要用于全身性的疾病治疗,操作较为复杂:药物准备:挑选适当的药物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加水煎煮并过滤渣滓。
蒸汽熏蒸:药液倒入大型容器中,患者将身体或患病部位置于药物蒸汽上方,用塑料薄膜或布巾保持温度。
温度控制:待药液降至适宜的温度时,开始浸入药液中洗浴或淋洗。
清洁患部:熏洗后需用干净毛巾迅速擦干身体或患部,避免药液或汗液的残留。
3、局部熏洗法局部熏洗一般适用于四肢或某一特定部位的治疗。
常见的如手足熏洗法:药液准备:选择合适药物,用水煮煎30分钟,然后倒入容器中。
局部熏蒸:利用热药液蒸汽,对患部手足进行熏蒸,外部封严防止蒸汽散失。
穴位按摩:药液温后,浸洗手足时可配合穴位按摩或毛巾湿敷擦洗。
水温控制:水温宜控制在50℃~60℃之间,量以浸没患处为准。
二、中药熏洗疗法的注意事项1、确保药物使用的完全安全在选择用于熏洗的中草药时,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效用。
切忌使用那些对皮肤有刺激性或具有腐蚀性质的药材,比如生半夏和鸦胆子等。
对于效用峻猛或带有毒性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还需按照确诊的病症来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方式。
此外,一些未明确可用于内服的药材必须禁止口服,同时要防止药液在操作过程中溅入口、眼、鼻等敏感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熏洗
中医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熏洗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熏洗疗法的中医机理:
1、理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脏腑体表相关理论、经络运行学说)。
《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
2、治疗原则:以中医“八法”论治为基本治疗原则(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补偏救弊)。
《理瀹骈文》:“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遂,满者以泄,劳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
3、给药途径:体表给药,达到内治法同样的治疗目的。
4、疗效作用:温热和中药的双重作用,温热可疏松腠理,发汗祛邪,缓解痉挛,疏通经脉。
中药大都辛香浓烈,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功效。
熏洗疗法的现代作用机理:
1、药物的渗透作用:煎煮时产生含药蒸汽,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可呈
现离子状态渗透皮肤进入体内,产生治疗作用。
2、皮肤的吸收作用:熏洗时皮肤毛孔开放,表皮的微循环加快,有利
于药物的吸收。
3、改善局部微循环:熏洗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新陈代
谢,减少炎症产物堆积,有利于炎症和水肿的消退,加速组织修复。
4、蒸汽的温热刺激:温热刺激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痉挛及僵直,
提高痛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抵抗力;可恢复疲劳等。
中药熏洗疗法特点:
1、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2、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适应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落枕、颈部软组织扭伤、肩关节周围炎、慢性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康复期等。
禁忌症: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注意事项:
1、全身熏蒸时室温不要过高,室内汽温控制在37—42 C,以防汗出过多,造成窒息、昏厥或虚脱跌倒,体虚者尤须审慎。
2、局部熏蒸要注意温度,不可过烫,药液温度一般为50—70 C, 以防烫伤皮肤。
3、严寒季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局部熏蒸者,应在患处盖上毛巾,
防止受凉感冒。
4、熏蒸结束后应适当休息,适当饮水,待恢复后再离开治疗室。
5、熏蒸器具和物品要注意清洁、消毒,全身熏蒸时要穿一次性衣
裤。
治疗依据: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气血被阻,经脉壅滞,导致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甚至强直畸形。
因劳累闪挫,气滞血瘀,邪气留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的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
中医称之谓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病。
治则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
上肢损伤洗方伸筋草、透骨草各30海桐皮、千年健、刘寄奴、桂枝各15g、乳香、没药、苏木、川芎、威灵仙、荆芥、红花、川椒、白芷各
10g。
水煎熏洗患肢,功效:活血舒筋。
主治:上肢跌打损伤中晚期。
下肢损伤洗方伸筋草、透骨草各30g、五加皮、徐长卿、秦艽、海桐皮各15g、乳香、没药、川椒、白芷、牛膝、当归、红花、苏木各10g。
水煎熏洗患肢,功效:活血舒筋。
主治:下肢跌打损伤中晚期。
痛甚者加川乌、草乌12g,肿甚者加大黄、羌活12g,骨折延迟愈合者加续断、骨碎补、补骨脂lOg。
颈肩腰背洗方:羌活20g、独活20g、桂枝15g、川乌20g、草乌20g、姜黄20g、千年健30g、杜仲20g、续断20g、牛膝20g、冰片ig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祛风散寒除湿药物
上肢及颈肩疾病:羌活、葛根、防风、秦艽、伸筋草、透骨草、白芷等。
下肢疾病:独活、桑寄生、五加皮、牛膝、海桐皮、木瓜、苡仁等。
腰部疾病:千年健、鹿含草、杜仲、续断、牛膝、桑寄生、狗脊等。
2、寒湿痹疼痛明显者选用温热散寒药物
川乌、草乌、附子、桂枝、细辛、麻黄等(散寒止痛)
3、各种痹症都可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川芎、红花、丹参、延胡索、刘寄奴、苏木、姜黄等(活血止痛)
4、多采用辛味药物以增加药物的渗透力
羌活、独活、防风、五加皮、透骨草、徐长卿、冰片等(含挥发性成分)
5、善用藤类药物
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雷公藤、鸡血藤等(通络止痛)
6、对久病疼痛明显者可伍用虫类药物
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蜂房、白花蛇、蝉蜕等(搜风解痉散瘀止痛)
熏洗方法:
配制药液,备齐用物,根据熏洗部位安排病人体位,暴露熏洗部位,
注意保暖,调节汽温到50 —55 C左右,淋洗药液到48 C左右,以病人感觉温热,不烫伤皮肤为度。
每次20分钟,每天1次,10次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病变部位疼痛和肿胀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疼痛和肿胀减轻,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