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C证面试提问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理辅导的首要原则是什么?请结合你自己的教育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理解运用这个原则。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心理咨询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让他自主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来访者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

当学生来进行咨询时,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倾听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一起找出问题所在,推动学生自己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具体去做,不是让学生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助人自助是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下次遇上类似的事件或者困难可以自己去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怎么表达和传递尊重?

心理辅导中的尊重是指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罗杰斯提出“无条件尊重”:①关心内心体验②关心现状③接纳价值观④非人格评价

如何恰当地表达尊重: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无条件接纳)

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的全部:优点/缺点、光明/灰暗、积极/消极、错误/正确、喜欢/厌恶、赞同/反对价值观、生活方式,认知、行为、情绪等。

特别是对“恶习”不批评,不同价值观求助者:与之平等交流。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平等):在价值、尊严、人格上持平等态度。

(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礼貌):如可用:“请、谢谢,我可以这么理解吗”这些语句表达尊重。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绝对相信求助者有解决心理问题、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求助者由于心理能力等原因,可能会出现矛盾、不一致、阻碍咨询的一些因素,不能简单否认其解决心理问题的动机;相信求助者可通过自身努力,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最终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跟随来访者的进度,不强迫讲述,用心跟随。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真诚的心、真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真诚相待是尊重的表现。

3.假如学生向你倾诉:“数学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我又没考好。我不敢告诉父母,为了供我上学他们拼命地赚钱,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每天早晨起来,我都鼓励自己要努力地学习,但是感觉压力真的很大!”你觉得在第一时间对学生作出怎样的回应比较合适?请在以下选项中进行选择,并说明你的理由。

或者可以问:

A.不就是一次考试嘛!想开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B.继续努力,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的。

C.你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你。可是你的压力也非常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是否扛得过去。

(或者:请您谈一谈对心理咨询过程中“共情”技术的理解。)

选择C(3分)

答案A,在第一时间未了解和表达到来访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答案C,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说“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内容流于空洞,难以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安慰和建议;

答案C运用了共情技术,咨询员协助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在深层的想法和感受,用语言表达对来访者的理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有利于咨询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卷入的关系。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的第一步,也是咨询顺利进行的保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可以让来访者更信任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更能够畅所欲言,同时能很好地采纳咨询师的意见;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更接纳来访者,才能更尽心尽力地为来访者服务。另一方面,良好的咨访关系本身还具有助人效果,为来访者提供

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榜样。共情被认为是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建立的首要因素,是咨询的基本特质。

同理心又称移情,是指咨询员一边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语言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共情被认为是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建立的首要因素,是咨询的基本特质。共情可以加深咨询员对来访者的理解,协助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在深层的想法和感受。这些咨询特质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体现出来,贯穿始终。

4.什么是关键期?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关键期帮助学生成长。

所谓关键期实际上是学习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也有类似情况。儿童心理发展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甚至影响终生。研究表明,人的智能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有时快,有时慢。在某一时期,人对外界刺激的变化特别敏感,容易接受特定影响而获得某种能力。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能力或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或称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最佳期”。孩子的智能发展有其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是培养超常智力结构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谈一谈如何运用关键期帮助学生成长,以下仅供参考:

(1)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举行音乐活动。

(2)语言关键期(3~6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

(4)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应与

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5)想像力关键期(2—8岁):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6)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

(7)黄金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因此,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请您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谈一谈对心理健康新标准的理解。

(1)积极心理健康的新标准。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没有心理疾病并不就是健康,所谓心理健康应是能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即具有有较高的乐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