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上交》课件
![《系统功能语法上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583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3.png)
跨文化交际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可以用于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 言现象,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差异和共性。
语言演变研究
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可以探究语言的发 展和演变过程,揭示语言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
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识别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可以帮助跨文化交际者更好地识别 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
系统功能语法的发展趋势
多模态研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系统功能语法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多模态研究领域的应用,探究 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
语料库建设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为系统功能语法提供更丰富、更真实的数据支 持。
跨文化比较
系统功能语法将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比较研究,探究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语言的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 和语篇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 即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发挥的作用。
概念功能指语言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和 解释,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和维 持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指语言用于组 织信息并表达完整的思想。
系统语法与功能语法的结合
01
系统语法关注语言结构的系统性和规则性,强调语言
中的作用和机制。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教学过程优化
教师可以使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来分析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的功能和结构,提高语言学 习的效果。
评估与反馈
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教师可 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 ,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有力的 工具,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语篇的语义结构 和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https://img.taocdn.com/s3/m/3e4c28e9804d2b160a4ec01e.png)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 (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 (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 (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 (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 (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 (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 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之再探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之再探](https://img.taocdn.com/s3/m/57b576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8.png)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之再探系统功能语法(SFL)是一种民族语言学理论,源于中世纪期间研究英语发展的语言学家Noam Chomsky和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Halliday共同提出。
SFL基于一种叫做“学习性语言”的概念,认为语言可以通过天生的能力被获得,并且可以从与之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被理解。
它将语言视为一种由句子和子句组成的结构,每个子句都有一个明确的功能或目的,这些子句之间具有特定关系,以实现一定的语用目的。
SFL的研究将结构分为三种:任务,编辑和结构。
任务包括行为,动作和目的,它们描述了发言者的意图,比如警告,请求或呼吁。
编辑描述的是发言者的说话方式,比如组织,处理,假设和想法。
结构描述的是话语中的细节,比如修饰,句法形式和调制等。
SFL指出,讲话者可以通过这些结构组织自己的论述,以达到语用目的。
SFL的研究也强调了话语动态性:发言者做出的每一个语言选择都是在反应特定的情境和语境的。
在这种情况下,发言者可以根据特定的上下文环境来构建特定的语言结构,并使用正确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SFL把语言表达分为两种:实词(nominalizations)和实义(themes)。
实词是指把一个抽象概念用一个固定的词语表达,而实义则指把一个抽象概念用一组词语表达出来。
SFL假定,实词和实义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从实义中获得细节来表达实词的含义。
SFL的理论对当前的语言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描述发言者的语言行为方面,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SFL的研究已经为不同的领域提供了有用的框架,比如语法,语用学,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等,从而帮助语言学家更加深入地理解所研究的语言现象。
尽管SFL提供了一个框架来研究语言表现,该理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SFL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形成的影响,其理论假定语言只能够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被使用,但是现实中语言的使用时常会超出其理论的范围。
此外,SFL的理论假定发言者是一位自动控制的主宰,但不考虑发言者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可能会使发言者对语言使用造成误导。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https://img.taocdn.com/s3/m/ca6143df7cd184254a353542.png)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2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 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功能语法讲义
![功能语法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6ffc8902d276a200292e61.png)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M. A. K. Halliday (1925–), based on Firth‘s theories in the London School, has developed hi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FG).1. Biography of Halliday:1947From 1947 to 1949From 1949 to 195019551955 onwards197519882. Brief introduction of SFG: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has two inseparable components: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1) Systemic grammar:It aims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as a system network.Language is a system network.This system network is thought as meaning potential.This system network consists of subsystems.Language users make choices from these subsystems.2) Functional grammar:It aims to reveal that language i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action.People use language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Meanwhile they make choices from the subsystems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nctions they serve.Therefore, the function or use of language determines language system.3)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is based on two facts:(1) Language users are actually making choices in a system of systems and trying to realize different semantic functions in social interaction(2)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social activities of man.¤Language is a potential: it is what the speaker can do. (Halliday 1978/2001: 27) …hence the description of language as a ‗meaning potential‘. (Halliday 1978/2001:28)¤The notion of ‗situation‘ refers to those featur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speech that is taking place.(Halliday 1978/2001: 29)3. Systemic GrammarIn Systemic Grammar, language is conceived as a ―system of systems‖. Systemic Grammar tries to establish a network of systems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regarded as a multilevel code system, as is shown below:This is what Halliday called the three strata of language.¤Language is being regarded as the encoding of a ‗behaviour potential‘; that is, as a means of expressing what the human organism ‗can do‘, in interaction with other human organisms, by turning it into what he ‗can mean‘. What he can mean (the semantic system) is, in turn, encoded into what he ‗can say‘ (the lexicogrammatical system, or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o use our own folk-linguistic terminology, meanings are expressed in wordings. Wordings are, finally, recorded into sounds (it would be nice if we could say ‗soundings‘) or spellings (the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systems). (Halliday 1978/2001: 21)A system is a list of choices or options. Systems and subsystemsTransitivity, mood and thematic systems are respectively components of the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functions.Mood (see textbook P. ____)As is shown above, we divide a general area of meaning into smaller and smaller sub-areas. We make finer and finer distinctions in meaning. That is to say, we arrange systems and sub-systems on a scale according to the fineness of meaning. This scale is called SCALE OF DELICACY.4.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ay‘s Systemic Grammar contains a functional component (Halliday, 1985/1994/2004). He interprets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 and formulates a func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adult language, Halliday reduced the seven functions to a set of highly coded and abstract functions, which are meta-functions: the ideational, the interpersonal, and the textual functions.1)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we use language to talk about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worlds in our own minds, to describe events and states and the entities involved in them.2)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means that we also use language to interact with other people,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relations with them, to influence their behavior, to express our own viewpoint on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to elicit or change theirs.3) The textual function means that in using language, we organize our messages in ways which indicate how they fit in with the other messages around them and with the widerTransitivity is simply the grammar of the clause in its ideational aspect. We have six processes in transitivity system: Material processes, Mental processes, Relational processes, V erbal processes, Behavioral processes, Existential processes.1) Material processes are those in which something is done.3)Relational process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Attributive and Identifying. These two relations can b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Intensive, Circumstantial, and Possessive.There is a new office building at the end of the road.Does life exist on Mars?uses of language to express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s realised by mood and modality. Mood shows what role the speaker selects in the speech situation and what role he assigns to the addressee. If the speaker selects the imperative mood, he assumes the role of one giving commands and puts the addressee in the role of one expected to obey orders.1) Mood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the ―Subject‖ and the ―Finite‖ element. The subject can be a noun, a noun phrase, or a clause. Finite elements are tense morphemes, auxiliary verbs and modal verbs that express tense or modality . Residue refers to the rest of theComplement Subject Finite element Predicator AdverbialResidue Mood Residue2) Modality specifies if the speaker is expressing his judgment of proposition, possibility According to Halliday, of the various speech roles, two are the most basic: giving and taking.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the commodities exchanged can also fall intotwo kinds: goods-&-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Thus, speech roles and commodities exchanged make up four principal speech roles:offer, command, statement, and question.Commodity exchangedRole in exchange Proposal/goods-&-services Proposition/informationgivingofferWould you like this teapot?statementHe’s giving her the teapot demandingcommandGive me that teapot!questionWhat is he giving her?of order, command, statement and question. They, in turn, are matched by a set of desired responses: accepting an offer, carrying out a command, acknowledging a statement and―Speech Functions and Responses‖:Initiation expected response discretionary alternative Give goods-&-servicedemand goods-&-servicesgive informationdemands informationOffercommandstatementquestionacceptanceundertakingacknowledgementanswerrejectionrefusalcontradictiondisclaimer7. The Textual FunctionThe textual 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of spoken or written discourse into coherence. It provides the remaining strands of meaning potential to be woven into the fabric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t is realized by cohesive devices such as reference, ellipsis, substitution, conjunction.1) Reference:exophoric reference:Who is he?(he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endophoric reference:J ane is a friend of mine. She works in Hong Kong. (she=Jane)Mary dances better than June does 中,用does 代替dances〕endophoric reference includes: anaphoric reference and cataphoric referenceanaphoric reference:J ane is a friend of mine. She works in Hong Kong.(Jane←She回指)cataphoric reference:Here is the news: Linda and Williams are getting married next week.(Here the news下指)2) Ellipsis: A: How given/known are you, boy? B: Seven, sir.3) Substitution: A: Has John passed the exam? B: I think so.4) Conjunction:and, but, because; nevertheless, therefore, however; because of, by the way, as I was saying; …(Communicative Sentence Pattern)。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307f2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a.png)
Material process (John kicked the ball)
Mental process (John likes Mary)
Relational Process (John is on the sofa)
Transitivity Behavioural process (John laughed)
Verbal process (John said it is cold in the room) Existential process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
Process
1. Material processes: Processes of doing
Material processes are processes of doing. Such a process is expressed by an action verb (e.g. beat、break、kick), an actor (logical subject) and the goal of the action (logical direct object, usually a noun or a pronoun). Actor and Goal correspond to Agent and Patient. For example:
•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has developed ideas stemming from Firth’s theories in the London School.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9f89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8.png)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3.1 Systemic Grammar
The central ponent of a systemic grammar is a chart of the full set of choices available in constructing a sentence, with a spec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oices.
On a very general level, there is the Axis of Choice and the Axis of Chain:
Axis of Choice
Axis of Chain
Explanations:
(1) The axis of chain deals with the surface aspects of grammar, such as sentence structures, linguistic units, and their ranks (sentence, clause, group, word, and morpheme).
Hi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has had great effect on various disciplines related to language, such as language teaching, sociolingu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stylistics,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social activities of man. Thus, it takes actual uses of langu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pposition to Chomsky’s TG Grammar which takes the ideal speaker’s linguistic pe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也析青花瓷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
![也析青花瓷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6b8f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0.png)
也析青花瓷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深入剖析青花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在语言结构和意义表达。
系统功能语法,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功能,特别是及物性系统,对于揭示语言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青花瓷进行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及物性分析,揭示青花瓷图案、色彩、布局等元素背后的语言功能和社会意义,从而为我们更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提供新的视角。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系统功能语法及及物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选取典型的青花瓷作品作为语料,运用及物性分析的方法,详细解析其图案、色彩、布局等元素的及物性特征。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这些元素如何共同构成青花瓷的整体艺术效果,并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青花瓷的艺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为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拓展新的空间。
二、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系统功能语法,又称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M.A.K. Hallida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不断发展。
它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认为语言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语言,人们可以实现各种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
系统功能语法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
系统语法研究语言的内部系统,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而功能语法则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如信息传递、人际交流和篇章构建等。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及物性是一个核心概念。
及物性系统描述了动词如何将参与者(通常是主语和宾语)与过程联系起来,以及这些过程如何进一步与各种环境成分(如时间、地点、方式等)相关联。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https://img.taocdn.com/s3/m/03605b3f01f69e31433294b3.png)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aeb6e0f61fb7360b4c657a.png)
• 他观察了自己的儿子Nigel的学习情况,在9个月的时候, Nigel只会两种功能,只会用每种功能来表达一两个意义。 在10个半月时,Nigel掌握了四种功能,能表达十二种不
同的意义。到了1岁零4个半月时,Nigel掌握了六种功能,
能表达50种意义,开始进入母语。
(2)语言教育
• Halliday(Halliday & Hasan 1985:5)把学习看作是个社会过程,把 学习环境看作社会机构。识读教学一直是功能语言学关注的重点。识 读能力是语言功能潜势的扩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和功能思想被 广泛应用于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和大纲的设计。 • 专门用途英语,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商务英语。
系统功能语法
3
• 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 • 语境的符号结构可由语场、语旨、语式表现出来, • 语场决定了概念功能,语旨决定了人际功能,语式决定了 语篇功能。 • 语篇、语域、意义潜势都与语境有密切联系。 • 语篇是意义选择的产物。 • 情景语境是一 • 语码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 Halliday(1978)把语言看作社会符号,创 建意义的资源。文化由符号系统构成,语 言是其中的一个符号系统。人们在与他人 的意义交换是个社会过程,语言是这个过 程的产物。 • 方言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语域反映 了社会过程的多样性(Halliday 1978:2)。
主要应用领域
(1)儿童语言发展 • Halliday(1975)在早期研究了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出 版了Learning How to Mean一书。这项研究对系统功能语 言学的成人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元功能的 研究。根据Halliday的思路,Clare Painter, Ruquaya Hasan等人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 Hasan研究了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在Halliday(1978: 9)看来,在儿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语言起着重要的 作用。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https://img.taocdn.com/s3/m/8c2ee740be1e650e52ea9928.png)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https://img.taocdn.com/s3/m/3e4c28e9804d2b160a4ec01e.png)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 (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 (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 (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 (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 (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 (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 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4217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1.png)
• 系统功能语言学旳一种关键概念是层次化( stratification),把语言分为四个层面:语境层、 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文字层。
• 语境包括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 mode)。
• 语场指所发生是事,语旨指参与者旳社会角色和 关系,语式指交际旳渠道,如独白/对话、口语/书 面语、面对面交流/非面对面交流等。
功能语法和老式语法
• 我们对语法旳认识取决于我们旳语法研究。在西方,重要 有两种截然不一样旳理论视角。这两种均源自古希腊。虽 然两者经历过许多变体,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两种 不一样旳思绪。
• 一种是逻辑和哲学思绪,把语法是确定语法构造旳一套规 则。这种思绪突出把句子看作语言旳基本单位,研究孤立 旳句子。
• 语言使用产生旳意义分为三个成分:概念 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
• 采用动作者(actor)、施事(agent)、中 介(medium)、主位、语气等来分析语句。
语域和语类
• 社会语境包括两个交际层:语类(文化语境)和语域(情 景语境)。
• 在Martin看来,语类是阶段性旳、目旳导向旳社会过程。 • 语类包括平常社会生活中旳所有活动,如购物、发短信、
• 系统功能语言学旳出现得益于英国语言学家J.R. Firth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旳研究,后经他旳 学生M.A.K. Halliday旳深入发展。
• Halliday于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发展系统功 能语言学,70年代移居澳大利亚,建立了悉尼大 学旳语言学系。
•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系统 功能语言学旳教学和研究也在世界各地展开。
• 在Halliday(1994)看来,情态波及对命题或提议介于与 否两极旳意义协商。这种协商波及或然率(probability)、 常常性(usuality)、义务(olbigation)或倾向性( inclination)。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fdee29c8d376eeafaa3199.png)
1.2 The Components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ystemic Grammar
It aims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as a system network, or meaning potential.
1.3 The Basis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 Language users are actually making choices in a system of systems and trying to realize different semantic functions in social interaction;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Contents
Brief Int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FG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Comparison between TGG and SFG
References
Brief Introduction
1.1 Halliday
? Full name :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born 13,April 1925,Leeds, Yorkshire, England)
? got BA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London Unversity in 1947.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5c0e06581b6bd97f19eac3.png)
Axis of Choice 选择轴 Axis of Chain链状轴
The dimension along which the utterance sequence occurs is the axis of chain; 伴 随着话语次序出现的维度是链状轴; the basic patterns along the vertical line form the basis of choice 沿着纵线出 现的基本模型则构成选择轴.
Thus, it takes actual uses of langu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pposition to Chomsky’s TG Grammar that takes the ideal speaker’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irdly, it gives a relatively high priority to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r languages and particular varieties of languages.
Fourthly, it explains a number of aspects of language in terms of clines “连续体 ”( ungrammatical-more unusualless unusual-less usual-grammatical). Lastly, it has the categories of the system as its center.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5a087f3169a4517723a35c.png)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得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得时代……把语言瞧作功能得流派,瞧重语言环境重要性得流派,把语言瞧作复杂结构得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得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得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得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与语音系统重要性得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得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得语言知识得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得语言学流派得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就是怎么组成得,也就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得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得,就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得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得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与理解语言产生很大得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得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得场合才有特定得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得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得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与语言系统得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与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得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63937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8.png)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简称SFL)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它的理论基础是以英国语言学家迈克尔·霍尔迪(Michael Halliday)为首的一群学者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研究语言的实际功能和用途,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是“功能”,这意味着语言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实际使用方式,而不仅仅是其形式结构。
与传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相比,SFL强调语言的社会和交际功能。
它将语言视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的途径来实现和反映社会的目标和需求。
因此,SFL主张在研究语言时,应该将语言放置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并关注语言的真实用途。
SFL理论框架包括三个层次:语言的文本层面、意义的交际层面以及社会语言实践的层面。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构架的核心。
在文本层面,SFL关注如何通过选择和组织语言单位来创造意义的。
在意义的交际层面,SFL关注语言如何用于社会交流和构建社会关系。
在社会语言实践的层面,SFL关注语言如何反映和实现社会目标和需求。
SFL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它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由不同的组成要素互相作用构成。
SFL将语言单位分为三大类:语言功能、语言结构和语言实现。
语言功能包括三个维度:情感、说服和交际。
语言结构包括文法、词汇和音系。
语言实现包括言语、文本和对话。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语言系统。
SFL还引入了“言语功能”的概念,即语言在具体语境中实现特定目标和功能的能力。
这个概念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实际目的和需求。
SFL认为语言具有多种的言语功能,如:陈述、询问、命令、请求等,每种功能都对应着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文本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SFL的文本分析着重于揭示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语篇结构。
通过文本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功能、结构和实现方式,从而揭示语言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b84e9402768e9950e73899.png)
▪ 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 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 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 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 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 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 的队伍,他的理论对中国语法研 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系统语法
▪ 根据弗斯的理论,一个系统就是一组相互排他的 选择,它在语言结构中的某一位置起作用。和弗 斯的音位学一样,系统语法首先关注各种各样的 选择的本质和重要性,这些选择是一个人(有意 或无意)作出的,是要从一种语言里所能够说出 的无穷无尽多的句子里说出某一个特定的句子的 决定。系统语法的核心部分是构建句子的一整套有 效选择的图表,并且配有对不同选择之间的关系 的详细说明。例如,韩礼德提出,在英语的主句 中,及物性系统提供了"外延的"或是"内涵的"选 择;如果选择了外延的,又会有新的选择"描写 的"和"有效的"出现;如果选择了有效的。就会 出现更进一步的"可操作的"和"能接纳的"对立。
▪ 精密度用来辨识越来越细致的范围的程度。在分析过程 中,我们选择一个普通的语义区,然后把它分为越来越 小的子区,在每个阶段,都使语义的区别越来越精细。 我们可以按照这种区别的程度来排列系统。这个度,就 叫做精密阶。
▪ 在表达意义时,人们特意在系统网络中进行选择。在此 基础上,选择就是意义。韩礼德认为,在不同的层次间存 在着体现关系。“意义”的选择(在语义层上)被“形式” 的选择(在词汇语法层上)所体现;而“形式”的选择又 被音系层上“实体”的选择所体现。换言之,就是“能干 什么”体现于“能意味着什么”,“能意味着什么”体现 于“能说什么”。根据体现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语言看作 一个多重代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一个子系统包含于另一 个系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位。
毕业后,韩礼德在多所大学任教,最后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创立了语言学系并且担任系主任。
1987年韩礼德退休至今。
以上这些只是陈述一些故事而已,不必过于在意的,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1. 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 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2. 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 用来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开两部分来解说系统功能语法。
Part I. 系统语法比较容易看出来,系统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system); 不是的话为什么叫做系统语法呢……系统这个东西,其实就是选择。
说多一点就是说在语言的语法当中,可以用来选择的一系列选项。
举两个很简单的例子:数的系统:人称的系统:在数的系统当中,我们要在这个系统当中选择其中一个选项;在人称的系统当中也类似。
用一个句子来说就是:He eats the apple.在这个句子里面,He 遇到了人称的系统,需要在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选项当中选择一个;同时它也遇上了数的系统,需要在单数和复数之间选择一个。
Eat 根据He 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是复数They的时候就要变成了eat 了。
而apple 也遇上了数的系统,不过不一定随He 的改变而改变。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系统的几个基本的特征了:1. 在一个系统里面,选项都是排他的;或者说,选择了一个就不能选其它了。
就好像是选择了单数,就不能够选择复数了。
2. 系统的选项是限定的而不是无限的;或者说,一个系统有多少个选项我们是可以列举出来的,就好像数的系统里面有单数和复数两个。
3. 有的情况下,一个系统选项的改变会导致另外一个系统的选项的改变。
例如上面那个句子,如果He 从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We 了,eats 也需要改为eat 了。
一个系统当中,左边的叫做入列条件(entry conditions), 例如上面的“人称”;右侧是可选项(options), 例如上面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系统大概理解这么一些就够了;而系统语法就是围绕系统这个概念的语法。
这个系统语法啊,主要是用来描述功能语法的三个组成部分的。
就是说,韩礼德的这两把武器——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的密切关系就在于此了。
系统语法是描述功能语法的。
Part II. 功能语法语言有什么作用什么功能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此都有相似但不尽一样的见解。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是在对语言的功能这个问题的探索之中所建立起来的。
他在早期的探索当中,提出了语言有七种功能。
后来经过反复提炼和概括,他把这七个功能总结成为了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 也叫元功能),也就是功能语法的三大组成部分: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s)、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至此,我们稍微回顾一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结构是怎样的:这个看起来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功能语法还不至于这么简单哦……记住这个大的框架,才可以理解下面的东西的。
下面就分别对三个纯理功能进行细说吧。
Function I. 概念功能概念功能由两个子功能组成,分别是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 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 概念功能就是用来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的。
概念功能的两个部分当中,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 System) 和语态(Voice) 构成;逻辑功能暂时不提及。
(注:原句为概念功能由及物性系统和语态构成;但是根据我去年暑假看功能语法入门的时候应该是确切到经验功能的。
对上述那句话的准确性还是有所保留。
)至于什么是及物性系统和语态,目前也不太容易三言两语说明白。
我们的重点在及物性系统上面,就只需要知道有这样一个东西就是了,这个东西就是经验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要忘记之前说系统语法的时候说过的,系统语法的作用就是来分析功能语法;可以看作是,系统是纯理功能的组成部分。
同时,及物性系统可以分为 6 个过程(Processes), 分别是: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 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 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 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是不是觉得很混乱呢还是看看示意图来总结一下上面这一段东西吧,要配合上面那个框架嵌套到上面来看哦。
说了一些抽象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就说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东西吧。
下面就是给每一个过程都解释一下哦……有什么忘记了的就看看上面的图吧。
1. 物质过程:物质过程指的就是做某一件事的过程了。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John kicked the ball. 物质过程一般有动态动词(action verb, 例子当中的kicked)、动作者(actor, 例子当中的John)、动作的目标(Goal, 例子当中的the ball)。
2.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看名字都知道指的是描写心理的活动了。
很简单的一句话,I’m loving it. 这里面,I 就是感觉者(Sensor), it 就是现象(Phenomenon).3. 关系过程:关系过程就是指关系的过程了(废话啊……);换一句话说就是“什么是什么”的句子,最突出的特征是有系动词。
例如:The captain is on the sofa. She is pretty. 这样的句子。
关系过程分成两种,一种是归属类(Attributive), 就是说实体和属性不能够调换的,例如说上面的She is pretty 不能说成Pretty is she. 另外一种是识别类(Identifying), 就是说实体和属性可以调换的,例如上面的The captain is on the sofa 可以说成On the sofa is the captain.4. 行为过程:行为过程指人的肢体动作等等,例如说笑、挥手、跳等等,如He laughed happily. 在这个过程当中通常指有一个参与者也就是行为者(Behavor), 如上面所说的he.5. 言语过程:言语过程指说话等的过程,例如说She said to him, “The weather is quite delightful today.” 在这里面,She 是说话者(Sayer), him 是受话者(Receiver), 而引号里面的内容就是讲话内容(Verbiage) 了。
6. 存在过程:这个所指的就是存在或发生的过程了,很经典的There is a bird on the tree. 存在过程有一个参与者,就是存在物(Existent).如果还是觉得很多术语的话,下面这个图就总结了一下,对照着上面两个图来看一下吧。
其实语言学是用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来说一些其实很简单的道理而已(-_-!)Function II. 人际功能人际功能所着重的,就是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这种作用与功能。
人际功能,由语气(mood) 和情态(modality) 构成。
语气的话,指的是交流的时候双方扮演着什么角色(角色扮演啊……);而情态指的是这个句子是判断还是推测的,也就是说肯定的成分有多大。
与此同时,语气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主语(Subject) 和限定成分(Finite). 主语就不用多说了,限定成分就是指表示时态(例如didn’t, will 之类的)和情态动词(例如can, would 之类的)。
而一个句子剩下的部分就是叫做剩余部分(Residue) 了。
剩余部分由谓语(Predicator), 补足语(Complement), 附加语(Adjunct). 补足语相当于传统语法的宾语,附加语相当于传统语法当中的状语。
还是看图来明白一下吧。
举个例子!He will give me an apple tomorrow. 这个句子可以分为两部分,语气(包括主语He 和限定成分[时态] will)和剩余部分(包括谓语give, 补足语me & an apple, 以及附加语tomorrow)。
从结构方面理解过人际功能了,那么接下来就看看从语言交流的基本任务来看看人际功能吧。
人们相互之间交流,不是为了给予(giving) 东西就是为了求取(taking)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