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的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的简答题
一、马略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1)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为了迅速征集军队,马略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允许任何公民志愿参军,其中大部分是无产者。
(2)延长士兵服役的年限。一般认为把士兵服役期限延长至16年,期满后老兵可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3)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
(4)改革军团组织。推行联队制。
(5)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
意义: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公民兵制度,解决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枯竭问题,使大量的无产贫民加入军队,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定了罗马社会。但是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遂造成了军人的跋扈,亦使以往的内争变成内战,为军事独裁政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简述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主要内容:“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吠舍就是平民,没有特权。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特征:1、职业固定化,身份世袭化。2、严格实行种族内婚制。3、种姓间法权地位不平等。4、宗教生活上实行种姓限制。
三、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和阶级实质
基本教义: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1、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2、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3、“谛”意思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又作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4、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5、所谓十二因缘就是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6、因果业报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
7、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
8、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
9、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
10、密宗法义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着的独特性。
阶级实质:佛教能让苦难的被统治者通过精神的放松来解脱苦难。一直作为一种精神鸦片、麻醉和奴役人民的思想,在阶级社会里,菩萨也是统治阶级的菩萨。统治阶级更需要用佛教从物质和精神上维系他们享乐的生活,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和斗争。
四、简述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和基本教义:
背景::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伊斯兰教的产生恰是当时半岛上多种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首先,阿拉伯人面临着生存危机。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长期的战争使希贾兹商路乃至阿拉伯半岛经济都走向衰落,同时沙漠中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其次,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麦加贵族在商路被阻断的情况下加紧盘剥贫苦民众。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同时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频繁。最后,生存的艰难也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信仰危机,对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而哈尼夫运动和其他一神教信仰给
了半岛上的居民重大影响。
基本教义:1、五信条,即信阿里、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2、五功,包括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3、经典为《古兰经》。
五、简述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11 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
六、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原因:(1)是12 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争夺大陆领土的斗争和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2)弗兰德尔问题。英法都在争夺法国北部的商业区,尤其是毛纺业发达的弗兰德尔地区(3)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 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瓦罗亚家族的菲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继位,王位继承问题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1337 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国国王,战争开始。
经过:第一阶段(1337 年—1360 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 年于布勒丁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第二阶段(1360 年—1400 年)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法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 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第三阶段(1415 年—1429 年)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 年5 月21 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第四阶段(1429 年—1453 年),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在1437 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 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 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 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 年10 月19 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影响: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同时战争使法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融合过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七、简述胡司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原因:捷克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藏,引来了德国封建主贪婪的目光和野心。12—13世纪,德国人开始向捷克大规模移民,而德国移民上层逐渐成为捷克享有特权的贵族阶级。他们和捷克大封建地主相勾结,共同剥削捷克人民。农民、城市平民,身受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使他们“像流亡者一样住在自己的国内”。捷克教会的改革家胡司成为人民反抗的领袖,而1415年胡司被“异端”罪名被处以火刑,成为战争爆发的另一个原因。
经过:1419年7月30日,传教士约翰·哲里夫领导的布拉格市民起义标志着战争的爆发。1420年春,德皇纠集10万大军,亲自指挥第一次十字军征讨,而起义军两派联合对敌,很快的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而随后的1421和1422年又两次打败了教皇和德皇组织的十字军。并在后来的1427年和1431年分别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入侵。但1422年再击退了第三次十字军的进攻后,起义军中的圣杯派打算与敌人妥协,结束战争。1434年,教会和圣杯派勾结反对塔波尔派的战争阴谋爆发,5月,双方激战于里旁。而因为内部有人叛变,塔波尔派全军就义,但残部仍坚守着南方的一些据点,直至1452年。
影响:捷克胡司战争,再整个欧洲历史上是最着名的农民战争之一,无论是在持久性上、斗争规模上,还是在纲领的鲜明性、军队的组织性和斗争的坚韧性上,均为此前欧洲任何农民战争所不及。这次战争给教皇德皇为首的世俗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保证了捷克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独立,同时促进了捷克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胡司和塔波尔派的思想对欧洲各国、特别是一个世纪后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