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定县尖尖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合集下载

四川省木里县布昌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省木里县布昌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2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四川省木里县布昌金矿找矿前景分析张剑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 成都 610000)摘 要:布昌金矿位于四川省木里县境内,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唐央乡行政区管辖,位于唐央乡人民政府移动10KM 处,总面积约21.16km 2。

在区域内并未设置矿业权,也没有矿权争议。

同时,周边内早已设置四川省木里县博念沟金矿、四川省木里县麦地龙乡拉绒金矿等探矿权。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四川省木里县布昌金矿找矿前景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四川省;木里县;布昌金矿;找矿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4-0027-2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张剑波,生于1965年,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

木里县城以北有200km 的林区公路可以抵达唐央乡,而唐央乡到步昌有简易的乡村公路可以通行。

拟选靶区内部分地段因地势平坦设有简易公路,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

但是部分地形地势具有一定的坡度,致使其难以通行,需要借助人力、畜力进行运输,交通运输总体而言,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1 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布昌地区大地构造主要位置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与扬子陆地相接合的部位。

其主要有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多岛海、中生代中晚期陆内俯冲以及新生代陆内三次不同类型造山时间演化而成的。

三次造山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促使其成为成矿期最为重要的三期。

现阶段,与布昌地区相邻的区域咋便宜发现一系列酸性岩体相关的大中型斑岩铜矿。

由此可见,在布昌地区内,金、铜矿不仅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 金矿矿区地质情况2.1 地层区域分布地层主要包括奥陶系人公组、瓦厂组、志留系米黑组、三叠系领麦沟组、中三叠统三珠山组、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以及上三叠统喇嘛垭组等。

奥陶系人工组主要是指灰色石英砂岩夹深灰色千枚状板岩。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分析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分析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分析闫家栋(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 要:随着金矿床勘探工作的进行,开采程度逐年降低,金矿勘探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因此对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进行调查,分析找矿潜力,为金矿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找矿工作顺利进行。

从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地层分布两方面,对川西北地区地质背景进行归纳与总结;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从构造、蚀变、岩浆岩和矿物等方面分析金矿找矿潜力,并进行找矿潜力评价,为该区域后续金矿找矿工作的持续进行奠定科学依据,以促进川西北地区金矿勘探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68-2Analysis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gold deposits in Northwest SichuanYAN Jia-do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Hebei Coalfield Geological Bureau,Shijiazhuang 050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gold deposit exploration, the mining degree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gold exploration is in short supply. Therefore,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s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ld prospecting and guide the prospecting work to proceed smooth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Northwest Sichuan from two aspects of geotectonic location and regional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discusses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analyz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gold deposit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alteration, magmatic rocks and minerals, and evaluat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so as to lay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tinuous gold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reg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gold in Northwest Sichua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Northwest Sichuan; gol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prospecting potential金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仅是战略性资源,而且在经济金融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概述金矿是指含金量在矿体或矿石中达到一定的量的矿石或矿床。

金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经济价值。

为了发掘金矿并进行有效的开采,在找矿过程中需要了解金矿的特征和找矿方向,以确定寻找目标和开采策略。

二、金矿特征1、金矿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金是一种黄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元素。

在常温下,金不会与氧气反应,不会腐蚀或氧化,因此常用于珠宝和货币的制造。

化学上,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高温下易于溶解。

这些特性为金矿的寻找和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2、富含金元素的矿石类型金矿通常与石英脉、硫化物、石英砂岩、变质岩、火山岩等矿石类型有关。

其中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要承载矿体,如黄铁矿、黄铜矿、黄铅矿等。

同时,也有部分金矿是以银、铜、锡等代替金元素,或伴生在压铸矿、重沉积物、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中。

3、控制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构造期间,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作用等相关。

矿区地质构造特性也是控制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

金矿还与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三、找矿方向1、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找寻金矿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非正交磁法勘探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靠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电磁、磁性等,来确定矿体位置和特征。

2、地球化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矿石和土壤、岩石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等信息,确定矿区位置和开采价值。

其中,地球化学物探是最常见的地球化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陆地表层地球化学物质为目标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光学和微波等方法,捕捉矿区更广阔的空间信息、地形或植被等,进一步分析和找出金矿存在的可能性。

4、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是一种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勘探技术,它包含大量的现场地质勘探、钻探和采集数据等。

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研究

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研究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研究左 林(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由于四川大渡河金矿勘查环境恶劣,导致欠缺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的认知,为此提出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研究。

首先通过对矿区地层由老到新石灰系、志留系、二叠系研究,了解了四川大渡河金矿地层特征,然后对矿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分析,掌握了四川大渡河金矿构造特征,完成了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最后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发现矿区在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三条深部矿脉,其中东南部矿脉为主要的找矿方向,以此完成了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研究。

关键词:地质构造特征;深部找矿方向;石灰系;志留系中图分类号:P16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3-0074-2Study on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eep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Daduhe Gold Mine in Sichuan ProvinceZUO Lin(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poor explor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Daduhe gold de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ep prospecting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eep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Daduhe gold de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Daduhe gold deposit are studied by studying the strata from old to new limestone system, Silurian system and Permian system, then the fold structure and fault structure are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Daduhe gold deposit are grasped, an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are analyz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geological data, three deep veins of the mining area are found in the northwest, middle and southeast, of which the southeast vein is found As the main prospecting directi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eep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Daduhe gold de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studied.Keywords: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ep prospecting direction; lime system; Silurian system四川大渡河金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南段,矿区面积约2005km²,该区域山脉纵横,横山峻岭,且河流交错,平均海拔在2500m~3500m,高差在500m~12000m之间,地形陡峻,切割较深,区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雨量较大,昼夜温差较小,春秋两季较短而凉爽,夏季气温较高,日平均最高气温能达到41℃,最低气温能达到2℃,年平均气温23.5℃,区域内主要水系为大渡河,全年平均降水量为436.6mm,是四川省内金矿重点开采矿区。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作者简介 :刘争(1986-),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辽宁五龙金矿周边找矿方向浅析刘争1,张德会1,2,王杰亭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主要对辽宁五龙金矿控矿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构造与岩体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该区成矿有利部位,并通过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认为其外围找矿方向应在田家堡子-石岱、三级台-杨家堡子、油盘岭区、谢家-韩家堡子一带。

关键词:五龙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方向辽宁省最具悠久开发史的五龙金矿已面临着极度资源危机状态,本文通过分析五龙金矿成矿特点,及总结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对其外围找矿方向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后期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1 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全球性金矿带中的中西太平洋金环外二环东亚段;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

东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著名的平北金矿集区隔江相望,该区与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岩性有云母片岩、大理岩、黑云母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侏罗系出露零星,为一套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石。

矿区内主要分布辽河群变质岩,多呈透镜状残留体分布于印支期花岗岩中。

2控矿构造本区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其具体特征描述如下:2.1 地层及其含矿性区内仅零星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于家堡子组、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

这套岩系金丰度值较高,片岩、变粒岩金丰度值5.36-21.0×10-9,大理岩金丰度值3.88-11.0×10-9,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区内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四川省盐源庙子村铜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浅析

四川省盐源庙子村铜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浅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四川省盐源庙子村铜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浅析金 飞,洪 璇摘要:近年来,随着对峨眉山玄武岩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玄武岩铜矿床成矿理论也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庙子村铜矿位于四川省盐源县境内,大地构造位于上扬子陆块西缘,盐源—丽江前陆逆冲—推覆带,盐源盖层逆推带,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具有厚度大、构造应力集中等特征,具备形成规模以上铜矿床的潜力。

本次通过了解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结合以往勘查工作进行综合研究,其与乌坡式铜矿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及成矿条件相似度极高,表明该区玄武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预测该区铜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玄武岩型铜矿;庙子村;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一般认为玄武岩地区的铜矿规模小、品位低、变化大,然而典型的美洲基韦诺这个超大型铜矿床,其矿物来源也与大火成岩省大陆溢流玄武岩密切相关。

故而,加强玄武岩地区的铜矿研究和地质勘查工作,不仅在成矿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更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 区域地质概况庙子村铜矿区大地构造位于上扬子陆块西缘(Ⅰ),盐源—丽江前陆逆冲—推覆带(Ⅱ),盐源盖层逆推带(Ⅲ),成矿区带位于盐源—丽江—金平(台缘坳陷)Au-Cu-Mo-Mn-Ni-Fe-Pb-S成矿带(Ⅲ-75),盐源盆地东缘裂谷带Fe-Cu-Au-Mn-S成矿亚带(Ⅳ-32)。

区域地层除侏罗系、白垩系缺失外,其余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总厚度近20000m。

其中以三叠系分布最广,厚度大于6100m,区内二叠系发育齐全,厚度大于4700m,其上层峨眉山玄武岩为本区主要的含铜矿地层。

区域构造发育,构造应力以抬升为主,形成高山峡谷地貌,切割强,主要断层与褶皱呈北东-南西向分布。

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已知的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而以华力西期最为发育,构成一套有玄武岩—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的“暗色杂岩系”,印支期分布也较为普遍,但表现并不强烈,主要由同化混染岩建造的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在坳陷区分布一些零星的辉绿岩脉和石英脉等;加里东期和喜山期的岩浆活动极其微弱,前者仅在地槽区局部地段上有基性喷发活动;后者在坳陷区内表现为少量的煌斑岩类脉岩的侵入。

四川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四川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四川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木里县梭罗沟矿区位于横断山脉,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属于西南“三江”特提斯成矿域。

矿体主要产于长城系碧口群阳坝岩组内,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形态较简单,厚度变化不大,品位较高,但控制程度较低。

本研究论述了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金成矿控制因素,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矿;矿床特征;找矿前景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木里县梭罗沟矿区位于横断山脉,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属于西南“三江”特提斯成矿域。

西南“三江”成矿域位于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

中咱陆块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域北端。

中咱陆块北东侧以甘孜-理塘缝合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分隔,西侧以金沙江缝合带与北羌塘(或印支陆块北端)分隔,东侧以龙门山断裂带与扬子陆块(或华南陆块)分隔。

甘孜-理塘缝合带和金沙江缝合带均属于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洋闭合形成的缝合带。

甘孜-理塘缝合带北起青海玉树市,经川西甘孜县、理塘县,到达南端的木里县附近,整体呈NNW向展布[1-2]。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及含矿岩性该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碧口群阳坝岩组,为一套以变质火山岩为主夹变正常沉积碎屑岩建造,在区内呈北东东向展布。

其中阳坝岩组中岩段分布于矿区北部,可分为2个岩性层:上层岩性为变砂岩、变杂砂岩及浅灰色绢云千枚岩等;下层岩性主要为浅灰绿色绢云石英片岩、浅绿色绿帘绿泥片岩。

阳坝岩组上岩段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与中岩段为断层接触,局部被坪台山闪长岩体侵入,区内分为下、中、上3个岩性层:下岩层岩性主要有浅灰色千枚岩、灰绿-灰白色绿泥绢云片岩等,受褶皱及断裂构造影响,地层片理发育,局部倒转,为区内金矿化有利部位;中层岩性以深黑色变玄武岩、深绿色变酸性凝灰岩为主,片理不甚发育,上层岩性为浅色变砂岩、变岩屑砂岩,岩石基本保留了原岩原始组构,产状相对较稳定。

该金矿体赋存于阳坝岩组中、上岩段中,近况围岩片理极为发育,硅化、黄铁矿化强烈,常见有层间小褶皱。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摘要]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金矿床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引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文章作者主要以其中某一金矿为研究实例,详细阐述了此金矿地质特征。

同时,对金矿成矿条件予以分析,希望可以为读者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金矿地质发展背景特征成矿条件1前言我国主要黄金产区有四处,即胶东半岛、小秦岭地区、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区几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东地区的金矿产量占居我国黄金生产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其它几个主要产地的产金量近些年来虽不断增长之势,却还难以形成对山东老黄金产区的绝对替代作用。

我国专家和学者正处在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积极探究工作当中,重点对金矿地质发展背景、含矿性能以及成矿条件等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最终达到找矿的根本目的。

2金矿地质的发展背景探究2.1构造特点本文所论述的金矿处在某区域当中,而该区域主要由深部构造层以及地壳表层构造层两种构造层构成的。

其中,深部结构层构造特征集中表现在此区域中存在一个280km的长轴和一个180km的短轴,长轴一直延伸到东北方向,其形态为葫芦状,主要分布在磁性结晶基底顶面的上隆区;而基底向深处断裂的方向是东西向,有很好的连续性;另外,经过测量我们得知:里面的深度在6——22km,且测得的地热升温频率也非常的高,由此看来,在深部局部段存在着“热点”。

另外一种构造主要是地表和浅部构造为主。

在此区域上,常常表现出褶皱与断裂两种构造。

其中,褶皱大多数呈现为单斜的构造,局部有小型背、向斜。

通常来说,断裂构造的规模大致可分成三个等级,对于不同的等级来说,规模与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金矿区的褶皱结构发展不是十分的完善。

小沟里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小沟里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小沟里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连全海【摘要】小沟里金矿属石英脉型金矿,产于西秦岭泥盆系中统碎屑岩中,矿床规模已达中型.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分析了它的控矿因素,以期为外围找矿提供依据,为矿山生产服务.【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2(028)021【总页数】4页(P44-46,93)【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小沟里【作者】连全海【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国土资源局,甘肃成县7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小沟里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成县二郎乡境内,于1991年由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一○六队发现,并于1991年至2004年完成地质普查、详查工作,历时达14年。

该金矿属石英脉型金矿,目前控制规模已达中型,矿床矿化带东西长6km,南北宽1.5km,由南向北分为Ⅰ、Ⅱ、Ⅲ3个矿带,从西向东分为三洋坝和小沟里两个矿段。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位于西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成铅、锌、铜多金属矿田中部。

西成铅锌矿田大地构造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秦岭褶皱系的礼县—榨水海西冒地槽褶皱带中部。

区域主构造线为东西向,矿田内褶皱发育,以吴家山复背斜为骨架,两翼被次级褶皱复杂化。

该背斜对区内地层和矿带的展布起控制作用。

轴面西部向北倒转,东部直立。

矿田东部地段其北翼有干渔廊向斜,王家山背斜;南翼有三架山背斜、谢家沟向斜及毕家山背斜等。

断裂以东西向为主,北东—北北东向次之,再次为北西向。

矿田南部人土山—江洛断裂为横贯东西的区域性大断裂,长期活动,基本上控制了泥盆系和三叠系的分布,总体特征是由北向南逆冲。

北部的黄渚关断裂呈北西西—东西向展布,东段向北陡顷,由于活动的长期性,黄渚关杂岩体既沿其侵入又被挤压破碎发生位移,为由北向南的斜冲断层。

其中,次级裂隙构造是小沟里矿区的主要含矿构造。

矿田东部侵入岩较发育,岩体有糜署岭花岗闪长岩、黄渚关二长花岗岩、沙坡里二长花岗岩、厂坝二长花岗岩等。

浅析四川省金矿床资源储量概况及成矿类型

浅析四川省金矿床资源储量概况及成矿类型

2020年3月第40卷第1期四川地质学报Vol.40No.l Mar.,2020浅析四川省金矿床资源储量概况及成矿类型宋元宝】,杨怀超S白富政彳,张伟】,牟鸣屹1,侯从强】,杨志军】,王丹1(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610081;2.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四川西昌614500;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四川绵阳621000)摘要:四川省岩金矿主要分布于阿坝州北部一东部及甘孜州和凉山州一盆地西部地区,其次是广元市一绵阳市西北部的“金三角”地区的分布特征。

通过研究和归纳,本文将矿床类型归纳为11个三级亚类,并根据该11个类型对矿床规模进行统计,得出了数量上四川省叹岩浆热液型金矿为主,其次为砂矿性金矿为主,再次为海相火山岩型金矿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的金矿勘查工作程度、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评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省内金矿的勘查开发利用及找矿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四川省金矿;资源储量概况;矿床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P618.51,P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95(2020)01-0056-04DOI:10.3969/j.issn.l006-0995.2020.01.0121矿产地数■及分布1.1矿产地数量金矿是四川省重要的优势矿产之一叫有矿产地322处,包括砂金矿64处和岩金矿258处。

砂金矿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29处,小型22处,矿点9处;岩金矿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14处,小型67处,矿点174处(图1)。

1.2矿产地分布四川砂金矿分布范围很广,遍及全川100余个县(市),查明有资源储量的主要展布在嘉陵江、涪江、白龙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雅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其中以嘉陵江、涪江水系产出的砂金矿床比较集中%査明的资源储量占全省的60%。

岩金矿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东部及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盆地西部地区,其次是广元市-绵阳市西北部的“金三角”地区,其余地区仅零星分布e(表1、图2)。

四川康定四家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四川康定四家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 6 1 8 .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1 8 8 5 ( 2 0 1 4 ) 3 - 3 8 4 - 0 3
四家寨金矿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城北约 8 0 k m,属康定县麦崩 乡管辖。从 2 1 1 省道到四家寨矿 区已通公
路 ,交通 方便 。
1 . 1 矿化 类型 及特征
四家寨 金 矿床从 南 向北 由青 草坪 、李 大槽 、新 台子 、老 台子 、对房 沟 、青 棵地 、朗上 、大 白马牙 、磨 盘营 、电站 、红岩 子等 矿 ( 化 )点 组成 ( 图1 ) 。根 据金 矿 ( 化 ) 点所处 地质 背景 的不 同及 含 矿岩 石特 征

新 台

阿\ 曩 、
a b l 拍 \
F 4
长 1 1 0 m,厚 0 . 9 0 ~4 . 1 0 m,平 均 厚
2 0 1 4 年 第3 3 卷 第3 期3 8 4 3 8 6 页
云 南 地 质
C N 5 3 ~ 1 0 4 1 / P I S S N 1 0 0 4 1 8 8 5
四J l I 康 定 四家 寨 金 矿 地 质 特 征 及 找 矿 标 志
和 玉 红
( 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 司 ,云南 大理 摘 6 7 1 0 0 0)
主,具多期次活动特点 :( 1 )成矿期前 ,属韧性剪切断裂 ,为控岩构造 ; ( 2 )成矿期 ,断裂再次复活 , 产生为脆~韧性破碎 ,硅质热涌液沿千糜岩千糜理及其扭张部位充填,形成含金硫化物石英脉 ,即第二期
脆 一 韧性 构造 为容 矿构造 ;( 3 )成 矿期后 叠加 了北 东 、北 西 向两组 张剪性 小 断层 。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张万全【摘要】在进行金矿床寻找过程中,岩矿型的金矿类型很多,其中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金矿床类型中非常重要也很典型的一个成矿类型范例.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一种后期热液参与影响岩石形成的金矿床.是含金热液通过容矿构造内沉淀沉积或围岩通过热(压)力作用热液与岩石发生反应元素的带入带出,近而,岩石发生蚀变岩,金这种有益元素富集形成矿床.蚀变岩型金矿床突出特征一般成矿规模比较大,矿石成分复杂,矿石品位变化幅度小,矿石蚀变清楚.这类矿床的形成不完全依赖于地层和地质年代,在不同区域内形成的矿床,相互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这种类型的矿床.下面就来对蚀变岩型金矿床的质地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一下分析.【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分析【作者】张万全【作者单位】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二大队,甘肃武威 733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在我国各主要金产地,蚀变岩型金矿床都是主要产金类型,如我国西北、甘南至青海,秦岭、内蒙、东北、华北、黔西南等地区,都有广泛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分布,也是主要的产金矿产类型。

在我国此类矿床开采历史悠久,特别是50年代后至今,对此类型各个矿床开采和研究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虽然,每个蚀变岩型金矿床个性差异很大,但是,通过对此类矿床的个例成矿规律的分析,矿石的研究,总结此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共性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进一步指导此类金矿床找矿工作非常重要[1]。

1 蚀变岩型金矿地质特征(1)蚀变岩型金矿矿石是由变质岩石所组成的。

不管蚀变岩型金矿床形成多么复杂,岩石变质程度多么多样,矿石种类多么繁多,矿石蚀变是其主要特征。

(2)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岩石蚀变带中。

不管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哪个地质时代的岩层中,岩石都要蚀变,岩石要蚀变是通过地质作用实现的,就得经历漫长的地质时代。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蒙忠盈摘要:中国金矿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泛,各矿区的黄金地质特征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同时,金矿的独特性质也使得金矿成矿过程受到了其他非地质领域的普遍重视。

黄金是一种集金融、货币、商品为一体的商品,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和研究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其所处地域的差异,各矿区金矿的地质特征也各不相同。

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年来,该地区的金属学科发展迅速,并展现出广阔的找金前景。

要实现金属矿床的更大飞跃,首先要弄清矿床的成因机理。

这是找金工作的基础之一,有助于高质量资源利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策略通过对目前已经找到的各种类型的金矿的成因分析可知,金矿的地质特征非常丰富,并且,在不同的地质特征下,寻找金矿所需要的寻找技术和寻找方法也会有一些差别。

因此,要在不同的地质特征下开展对黄金的采矿工作,就需要在采矿前,对各类黄金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保证对黄金的寻找和开采。

1 金矿的形成原理金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火山爆发,在岩浆的冲击下,某些物质从地幔中被冲刷出来形成了金矿。

主要矿物有石英、金属矿、自然金等。

在自然条件下,受侵蚀等作用会发生风化、氧化等,生成数量巨大的黄金块状微粒。

因此,认为形成金矿有两个条件:第一,特殊的地质条件和要求。

第二,要有较长的时间。

了解和应用这个规律,可推断金矿的地质特点,进而判定金矿的成矿过程,为金矿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因此,对其进行精细的地质学和成矿模型的探讨十分必要。

金矿的来源很复杂,根据学者们的说法,金矿的来源多为地幔、岩浆和地壳中的岩浆。

久而久之,里面的一些杂质就会渐渐被氧化,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金疙瘩,只有在水流或者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才能形成。

金矿的类型很多,每一块金矿都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在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下,地壳运动的长期作用后,可以产生多种金矿。

简单探索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简单探索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简单探索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由于贵金属价格的惊人上涨,所以金矿床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再加上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金矿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金矿床开采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使金矿床的开采更加顺利。

标签:金矿床地质特征矿标志目前,金矿床相关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了。

因此,这为金矿的开采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支持。

再加上我国的金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也为金矿的开采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正是由于我国的金矿床分布比较广泛,所以金矿床的地质类型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其找矿的标志也是各不相同的。

1我国成矿的背景分析我国的金矿床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在每个地区的金矿床的构造原因和形成时间都是不同的。

但是,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地层地基就能够构成金矿床的形成和演变物质,此外,一些岩浆活动和地质的相关构造活动也是构成金矿床的必要条件。

本文就甘肃北山的金矿床进行分析,这片金矿床位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和北山陆缘活动地带以及俞井子——柳园复式裂谷的西段部分。

这个裂谷带南北缘由区域性深受大断裂的控制,呈现出一种疏缓的波状,它的总体走向是由东向西,在这个裂谷中,是金、铁、铜、锌等很多金属共同构成的矿带。

2该区域地质分析2.1地层。

在这个矿区中,出露的地层是一种二叠系的状态,它在区域上的走向是沿东西向,并且呈现出一种带状的分布。

其中,也有呈对称分布的泥盆,这是一种由于地层接触不整合而形成的,具有大陆裂谷沉积的特点。

2.2构造。

矿区的构造是二叠系末期的裂谷褶皱回返和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产物。

在矿区中发现褶皱的构造存在发育不完善的情况,因为,在矿区的碎屑岩中出现了顶厚状和相似状的小型褶曲。

这些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突出了压扁作用和早期的面理置换作用。

矿区中的断裂构造的发育,主要是由两条断裂构造构成的。

一条是产生于矿区中部的碧玉山断裂,还有一条是产生于火山岩和碎屑岩接触的断裂。

四川马思罗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马思罗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 0 1 3 年5 月第 3 3 卷增刊
四川地质学报
V o 1 . 3 3 S u p p 1 . M a y 2 0 1 3
四川马思 罗金矿地质特 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6 1 0 0 6 1)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成都
摘要 :马思罗金矿赋 存于 中三叠统 盐塘组 浅海相含 火山喷发物 的不纯碳 酸盐岩 中,金矿化受岩性控制 。笔 者通过 对马思罗金矿 床的地质特征 、控矿 因素及矿床成 因的 系统研 究 ,总结 了找矿标志 ,分析 了找矿前景 。认
为矿 区内化探综合异 常有待 于查证 , 有望发现新矿体 ;已知矿体 的两侧及 深部有待 于控制 , 有望扩大矿 区规模 ,
矿 区仍有较 大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 因素;找矿 前景 ;马思 罗金 矿
马思罗金矿位 于扬子准地 台与松潘一甘孜地槽之间的盐源一丽江台缘 凹陷带嘲 , 属于冕西金矿集中区 的南延部分。与金的成矿作用有关 的主要地层是 中三叠统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一碎屑岩建造 ,金具 高背 景高离差特征。其构造格架 以 N N E向为主,褶皱多为紧密的线状复式褶皱 ;断裂发育 ,断层多为走 向断 层 ,以脆韧性推覆为重要特征, 与金 的成矿作用关 系密切 。脉岩较为发育 ,尤其云煌斑岩脉与金矿在空间 上相伴而生 。 煌斑岩中含了二长花岗岩俘虏体 ,研究认为 , 在马印蹄子至海子一带存在中酸 『 生 隐伏岩体 。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 ,以马思罗金矿 、茶铺子金矿 、大沟金矿 、 巴折铜矿等为代表。
系。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4
作者 简介 :龚 彬 ( 1 9 7 9 一) ,男 , 四川 彭州 人 ,工程 师
2 4
四川马思罗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省九龙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省九龙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省九龙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聂成敏;唐晓洁【摘要】九龙县以金矿、铅锌矿闻名,而以俄尔、大菩萨山、包山金矿最为有名.通过对九龙县三垭区一带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对九龙县三垭区一带金矿的找矿前景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九龙县金矿;地质条件;前景分析;地质构造【作者】聂成敏;唐晓洁【作者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1大队,四川西昌615000;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1大队,四川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8提及四川省九龙县金矿最为闻名,尤以俄尔、大菩萨山、包山金矿等金矿最为有名。

据统计,九龙县金资源量约占四川省金矿资源量的1/7。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处在雅安、凉山、三市州结合部,九龙县幅员面积6770平方公里,辖17乡1镇,总人口5.2万人[1]。

九龙县地处攀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形成高山,极高山、山地、河谷四大地貌,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最高处为西北贡嘎岭的恰朗多吉峰,海拔5958米;最低处为冲天河与金沙江汇流的三江口,海拔1470米,其间相对海拔高度为4488米[2]。

九龙县位于松潘甘孜地槽(Ⅰ3)雅江冒地槽(Ⅱ9)之九龙地背斜(Ⅲ25)内(见图1)在大地构造上处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衔接部位。

(见图1)北西与雅江地向斜相邻,南与盐源丽江台缘坳陷相邻。

区域上地质构造复杂,变质作用普遍,地层区得属巴颜喀拉地层区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之雅江构造带。

2.1 地层小金河断裂以北西属巴颜喀喇地层区之玉树中甸分区之稻城-木里小区,地层出露较少,仅有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

二叠系甲黄沟组是主要的金矿成矿地层[3,4]。

2.2 构造位于松潘甘孜地槽雅江冒地槽九龙地背斜内,地质构造复杂,以南北向褶皱和北东-南西向的断裂为主,断裂构造具多期次、多性质的特点。

四川省康定县金矿

四川省康定县金矿

甘孜州荣鑫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探矿、采矿、选矿综合生产能力的中型黄金生产企业,拥有康定县小荒坡金矿采矿权。小荒坡金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定-石棉-冕宁区域性巨型金矿带。地质科学界研究表明,该成矿带属于区域性巨型含金剪切带,远景可观,并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入全国跨世纪普查找矿重点片区。 该矿距最近的公路线2.5公里。交通较为方便。金属储量8882kg.金矿石品位0.61~22.66克/吨.平均品位6.76克/吨. 矿石中矿物组分包括占85~87%非金属矿物和 仅占13~15%金属矿物.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少量银金矿,金属矿主要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含少量辉铜矿,磁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主,次为绢云母,叶绿泥石和铁白云石,含少量之微量的长石,电气石,氧化矿物普遍见褐铁矿,局部见孔雀石

浅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矿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浅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矿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9.765 8 38.247 7 11.814 4
4 693.1 44 942.5
2 220.0
3 499.3 44 475.4 2 003.3
413.164 8 17.030 2 3.221 8
235.222 2 10.289 5 0.571 9
18 657.4 194 601.7
8 367.2 163 392.5
3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深部的找矿方向
3.1 中新生代盖层覆盖区 , 特别是火山岩盆地是找 矿突破的主要方向 在庐枞 、宁芜 、怀宁 、两溧 、繁昌 、金牛火山盆地 中 , 庐枞和宁芜是最主要的突破区 , 也是国土资源部 部署的 5个重点突破区之二 。
庐枞火山盆地 :庐枞盆地内主要类型铁 、硫 、铜 、 铅 、锌 、银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 。 该区 有 3条重要的矿带 , 一是缺口 —罗河北东向铁带 ;二 是庐枞火山盆地北部边缘清水塘 —黄屯近东西向成 矿带 ;三是枞阳城山 —石矶近东西向成矿带 ;上述 3 个成矿带与区内 3条航磁异常带相吻合 。 其具有发 现新的与成铜系列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以及在盆地 内及其边缘发现 “龙桥式铁矿 ”、“罗河式铁矿 ” 、“沙
岩型矿床 (体 )的工作 成果 , 进一步说 明老矿 区的 1 000m以下深部还有大型 —超大型铜矿的潜力 , 地 下 500m~ 1 000m中深部找矿仍然具有很大远景 。
宁镇地区 :总体勘探深度较浅 , 已完成勘探的矿 床规模较小 , 泥盆系 —石炭系界附近的层控热改型 矿床仍未突破 , 其中安基山矿区深部及外围 、铜山矿 区深部 、老人峰 —仙桃山地区是较大的资源潜力区 。 中深部具有 2处以上大型 —超大型铜 、铅锌的矿床 前景 。 2.2 中新生代盖层的覆盖区是新增资源的重点突 破区

石英脉金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石英脉金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石英脉金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张蓬生【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19(000)031【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石英脉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作者】张蓬生【作者单位】三门峡市河西林场老鸦岔金矿河南三门峡 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当前,石英脉金矿内探知的表层金矿资源已被大量开发与使用。

从国内各类矿产能源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来看,现存金矿资源储藏量更难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金矿资源储存量。

在石英脉矿体中,金矿内部并未完全开发,仍处于浅表地层。

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南源的东西向构造体系内,属于华北地台的重要构成部分。

带内主要为太华群地层,变质年龄为2 200~2 940Ma(U-Pb法)[1]。

由于地质历史年代久远,因此,具有极高的带内地层变质情况,且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为形成金矿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与构造条件。

1 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含义及分布在我国金矿历史上,李舒等对金矿床进行10种工业类型的划分,具体如表1所示。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金矿床总数量及总储量中,石英脉型金矿床数量及金储量最多,可达到50%以上,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工业类型[2]。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就区域分布来看,石英脉型金矿床多集中于胶东、小秦岭、燕辽-乌拉山、辽吉东部等地,其中小秦岭处于秦岭华山山脉的东延部分,横跨陕西省和河南省两大省,是我国最主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产地,属于世界特大型岩金矿床之一。

《神农本草》记载:“银与金生不同处,所在皆是,而以虢州者为盛。

”虢州,便是灵宝市。

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的灵宝市,总面积为2 994km2,小秦岭金矿在灵宝市境内的面积达到480km2,因此,可认为小秦岭山脉是灵宝市经济发展的命脉。

表1 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 0类型石英脉型糜棱岩型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角砾岩型矽卡岩型微细浸染型红土型铁帽型砂砾层型小秦岭金矿田出露地层属于太古界太华群,按照自下而上进行岩石类型组合划分,分别为焕池峪组、闾家峪组、观音堂组及枪马峪组,具体特点如表2所示。

四川省石棉县先锋矿区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四川省石棉县先锋矿区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四川省石棉县先锋矿区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发布时间:2021-11-17T03:57:01.06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1期作者:方江林李健[导读]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情况,在明确找矿背景的基础上为勘查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思路,促使找矿作业高效率开展。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203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情况,在明确找矿背景的基础上为勘查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思路,促使找矿作业高效率开展。

关键词: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现阶段,矿石行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在找矿过程中,需要对矿床地质情况加以明确,结合地质资料确定基本的找矿方向。

文章以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为例,分析了该项勘查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背景资料确定该项领域的找矿标识,落实矿床的找矿方向。

1、勘查区概况文章以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为主展开了相关的勘查工作,在矿山范围内开展保有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估算探矿权区保有资源量,为矿山办理采矿权证提供勘查依据。

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属于四川省石棉县先锋乡和蟹螺乡管辖领域,勘查区至石棉县有水泥路与108国道相接,108国道经石棉县城北上成都360km,南下西昌186 km,东至成昆铁路乌斯河站(现为汉源站)约94km。

交通方便。

该矿权于2004 年获得了先锋铜金矿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100000420113。

批准采矿面积0.36Km2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04年3月-2010年3月。

勘查区地处中高山地带,具备山高谷深的特征,除了松林河地势比较低之外,大多数海拔为1500m之上,最高是3742m,地势险峻,十一月到次年五月属于旱季,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为847.2mm。

2、勘查区地质特征 2.1地层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中泥盆统标水岩组(D2b)及第四系(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泸定县尖尖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本文概略介绍了尖尖石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大致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分
析了矿床成因,指出了矿床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分析了矿石结构、构造,指出尖尖石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

标签:金矿石英脉找矿前景
1区域地质简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泸定台穹,地台与地槽接触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东部,大渡河断裂带和炉霍-康定断裂带的夹持区。

大渡河断裂带为本区的主干构造,由一组近于平行的南北向压扭性断裂组成大渡河断裂带。

岩浆活动最早发生于晋宁期,其后又叠加了华力西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

主要岩石类型有斜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及其基性--超基性岩。

本区区域变质及围岩蚀变强烈,为金矿物的活化、迁移、提供了致矿流体。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内地层缺失,仅见第四系,主要沿小沟河床呈带状分布。

主要为坡积、残坡积、洪积含砾砂和含砾、砂粘土等。

2.2构造
矿区主要控矿构造为近南北向的逆断层F2和F8。

F2发育于两合梁子地区,断层性质为压扭断层,总体走向近北西--南北向,北段产状255°∠78°,中段145°∠76°,南段87°∠65°,断层沿走向和倾向成“S”形态展布。

F8发育于明槽地区,为南北向剪裂隙,控制明槽地区的金矿化。

剪裂隙中充填矿化石英脉,形成金矿化带。

断裂带北段产状280°∠78°,南段产状260°∠62°,破碎带宽0.15m~0.50 m。

2.3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主要为晋宁期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呈岩株、岩脉状产出。

斜长花岗岩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呈岩基状产出。

依结构、组份、蚀变不同可分为似斑状斜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强硅化花岗岩、云英岩化花岗岩等。

2.4 变质作用
受加里东及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晋宁期岩浆岩普遍遭受中-浅区域变
质,表现为岩体的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具较强烈的混合岩化。

绢云母交代斜长石,保留原长石晶形,颜色呈黄绿色;绿泥石交代岩体中的暗色矿物黑云母和角闪石,原矿物晶形残留或不存在。

2.5围岩蚀变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热液变质作用于断裂构造两盘的围岩,形成带状分布的围岩热液蚀变,表现为岩石的破碎及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黄钾铁钒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等交代蚀变。

3矿床地质
3.1矿体特征
3.1.1两合梁子金矿区
分布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

Ⅰ号矿体,沿F2呈近南北向展布,断续长约220m,水平厚度0.45m~0.90m,石英脉多呈细脉状、透镜状、囊状和扁豆状产出,沿走向较稳定,地表出露不连续。

Ⅱ号矿体:水平长度约240m。

矿化沿构造破碎带分布,构造断面产状65°∠80°,平均水平厚度0.72m。

3.1.2明槽金矿区
明槽矿体受近南北走向构造破碎带F8控制,矿化带总长约400m,矿化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兼顾石英脉型,分布于矿区西部。

构造破碎带宽度0.30m~0.77m,由蚀变碎裂石英闪长岩组成,沿带断续贯入细晶石英闪长岩脉、石英脉。

矿体总体走向为南北向,产状260°-280°∠77°-88°。

3.2矿石特征
3.2.1物质组成
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铜蓝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钠长石、绿帘石等。

3.2.2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的主要结构有:粒状集合体结构、自形晶结构、花岗结构等。

矿石的主要构造有:条带状、脉状、致密块状或角砾状构造等。

3.2.3矿石类型
(1)根据含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将矿石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两种类型,尖尖石金矿区以后者为主。

(2)按所含金属矿物可分为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蚀变岩脉型两种矿石。

3.3围岩与夹石
矿体围岩大部分为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岩或灰黑色细粒闪长岩。

近矿围岩较为完整,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清楚,夹石易辨认,好剔除。

4控矿因素
(1)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所有的矿(化)体均产于近南北向—北西向的断裂构造带中。

断裂构造为矿质运移和矿质充填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

(2)钾化、钠化蚀变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是金等金属成矿物质的提供者,两者在空间上形影相随。

(3)金、银、铜等金属成矿物质就产于黄铜矿化、黄铁矿化、钾化、钠化、硅化蚀变岩以及石英脉中,岩石蚀变越强烈矿化越好。

5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本区金矿化均产于断裂破碎带中,主要受南北向断裂控制。

北东、北西向次级断裂与南北向主断裂的交汇部位矿化最强。

(2)石英脉标志:石英脉是石英脉型金矿最直接找矿标志,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大小石英脉多数有金矿化现象。

(3)围岩蚀变标志:本矿床的蚀变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綠泥石-绢云母-硅化,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矿物组合。

参考文献
[1]安国堡,郭玮鹏.四川省泸定县尖尖石金矿详查报告.德阳: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2010.
[2]陈德友.四川西部主要金矿区域化探找矿模型.德阳:四川地勘局化探队,1998.
[3]四川地质学报.成都:《四川地质学报》编辑部,2008.
[4]栾世伟.金矿床地质及找矿方法.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