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初三化学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对燃烧和灭火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积累了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探究性课题,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氧气相关知识的巩固,又是对这部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材通过创设燃烧和灭火的教学情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探究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经历过程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将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重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是本课题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活动探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活动与实验必备的药品和器材。

六、教学过程

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典例剖析“水中生火”

【问题】

白磷为什么可以在水中燃烧?

1、白磷具有可燃性

2、白磷的着火点低,40度,热

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

3、空试管里有空气,为白磷燃烧

提供了氧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帕

【问题】

你能解释为什么手帕烧不坏?

学生观看实验

思考问题并回

通过实物操作,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

知识的奥秘

【提问】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

氧气中燃烧,原因?

你能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吗?由

此你能总结出采取哪些方法能促

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在已学的基础上考查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

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

油气罐是否漏气

4.下列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5.做实验时,实验台上起了火,

你应该怎样处理?

作业:写一篇小论文,题目:《当我们遇到火灾如何灭火和自救》

七、板书设计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二、灭火的方法:

1、可燃物; 1、移走可燃物

2、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初三化学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对燃烧和灭火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有关的化学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只是他们还不能很好的将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相联系,不能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为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

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我适时、适量地利用教学资源,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归纳获得其中的化学原理,使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思考经验做法之中的科学道理的习惯。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及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增强安全意识、正确的自救方法,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与灭火》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探索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兼顾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对实践生活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会分析实践生活中的经验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并在交流总结环节,我让学生不仅总结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收获,还从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反馈练习学生完成得很好,准确率达到98%以上。当堂检测的准确率也非常高。

在课堂学习中,不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德育教育、生命教育、安全自救,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安全知识,从而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及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节课无论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还是进行集体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投入性与主动性非常高,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较高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