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我也有幸加入了这一批课改实验之路,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

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还有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准确把握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

1.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参与的动机,才能学好数学。

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

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富有情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应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另外,妙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源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利用电教媒体以图、声、色、文等材料构成多种激人心扉的具体形象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素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素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素养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单纯的计算能力提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数学情感态度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素养;教学策略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演进,教育部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制定并推行了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过去单纯的计算能力提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素养不仅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这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育策略与方法。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组成要素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在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中所涉及到的认识、分析、推理和创造等智力活动。

它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数学思维涉及到对问题的分析、归纳与演绎推理、抽象建模等过程,这些过程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和应用各种数学概念、原理和解决方法。

通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而在创新方面,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学思维能力成为解决复杂问题和面对未知挑战的重要工具。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使他们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取得个人职业发展上的优势。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建议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建议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建议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旨在帮
助教师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优化建议
1. 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重视
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巩固基础知
识的练和复,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 引导学生探究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一
些探究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
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积极运用教育技术手段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变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
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教育软件等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
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
作意识和能力。

5.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通过实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
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研究数学的兴趣。

结论
通过以上优化建议的实施,教师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同时,这些建议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研究报告总结哈尔盖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吴惠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实施阶段,而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标准》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我们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围绕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两个月的调查研究,按原定计划已顺利完成课题研究,现总结如下:一、成立课题: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起步很晚,可以说基本是空白,因此,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关注,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研究》这一主课题的研究,通过查阅图书和网上调研,以及对各年级各班数学老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立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课题研究题目,并且与数学组组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交流探讨工作。

二、加强学习、转变思想、提高素质。

要使研究工作能顺利进行,必须要质过硬,为此我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学习培训及提高,先后组织教师学习或自学了《课程改革与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等书籍刊物有关理论知识,我也是其中一员。

2022年9月22日至10月20日,我校参加了全县“网上国培计划”的培训学习,随后,收看并学习了省课题组专家的网上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让我们懂得了如何作课题研究,即如何选题、如何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如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此外,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参加了各种学习和研讨,并将学到的知识及时作汇报和交流,为科研提供理论支持,转变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我们的素质,让我们意识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三、完成对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查。

通过调查,学生从内心讲是满意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的。

60%的学生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的,而实际课堂上能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而爱上数学课堂的学生不到30%。

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学生的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教师极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目标就不明确。

而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实现。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竞争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2、研究情境--发现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数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对数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而后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合作交流中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所以,合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课堂上加以落实,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1、自主探究--分工合作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数学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下面是整理的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质量为主,提质增效——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质量为主,提质增效——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质量为主,提质增效——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摘要: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基础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前言:在当前教育领域,小学数学的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现状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不同以及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缺乏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无法准确地传达知识点给学生。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新课标培训力度,并定期组织相关讲座和研讨会,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发展趋势[1]。

其次,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或讲义,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学生失去主动性和参与感,进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此外,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升教师的能力,如开展教师进修计划、举办专业培训活动等等。

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生参与的角度,探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择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

可以避免过分简单或过于复杂,保持内容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拓展性的数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合理而多样。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启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

要注重交互式教学法。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注重合作式教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要注重情感教学法。

通过亲和力、情感共鸣和情感抒发等方式,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健康人格。

要注重体验式教学法。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学生参与的角度学生的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标下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标下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标下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几种现象剖析1、在新课标下,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是百花齐放,用稍带贬义的口吻说就是“天下大乱”。

2、有些教师高举“学科整合”的这面旗帜,数学课上得不象数学课。

变相的讨论,交流充斥课堂。

3、注重个性化教学,片面追求发展学生个性,只注意个别,不注意全面,一味注重激励学生而忽略了必要的纠正。

4、教与学的关系没有真正处理恰当。

新课标实施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理论层面B管理层面c操作层面,这才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真正面对的,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特级教师的钱金铎提出:传授者要不要?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靠教师的引导学生都能发现?二、新课标下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个性化教学与面向全体的关系。

课堂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尤其是在课堂发言、质疑上要照顾全面。

2、接受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关系。

接受性学习的前提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引导学法”,要避免那种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课堂中的创造性学习在学生主动质疑中最能体现。

3、合作交流与独立探究的关系。

往往我们数学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标的理念,在课中常常会出现所谓场面热闹的合作交流,其效果不敢恭维,作为教师应准确把握合作交流的时间,应该把合作交流摆在以下四种情形进行:(1)遇到困难时(2)答案多样时(3)意见不同时(4)自发时。

合作交流要以独立探究为前提,合作交流应注意方法的组织引导和训练。

4、重视数学知识应用与进行思维训练的关系。

“数学问题生活化”,课堂中创设的情景都是超市购物,好像数学离开了超市就无法得到应用了。

“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千万不能肤浅的去理解,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毕竟是模型,有的教师就一味的追求数学问题生活化。

甚至在课堂上说“听听小狗是怎样说的?”难道我们的人还不如小狗吗?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也要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课程五个基本理念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课程五个基本理念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程五个基本理念工作多年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也受益匪浅。

1.让课程标准走进我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我通过参加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使自己有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

”课改使我帮助学生改善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水平。

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使自己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指导学生进行有质量的预习首先,要进行预习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重在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的效果,最好分层进行。

(每使用一次预习纸,教师就要写一次提纲。

)最后,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

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56学习版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国《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帮助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小学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集中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在讲台上,我们教师可以摆上长方形、正方形、直尺、三角形、小棒等学习用具。

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及探索的方向后,开始纷纷动手操作,学习热情高涨,展开自由讨论,学生有了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把我们教师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由于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的特点是他们自己经过动手操作发现的,他们对该课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盎然,掌握得比较牢固。

但是,大部分教师把自主学习误认为是学生自己学习、自愿学习,一整堂课都是学生在认真地读书、自由的讨论、在那里玩学具,组织教学没有什么目标,学生不懂得该课要学什么,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顺利进行。

二、小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注意建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学评价往往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和方法的培养。

学生仅仅以是否得到正确答案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成果,而教师也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方法。

有必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重新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实际教学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明确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标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推进。

本研究旨在揭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完善数学教学评价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数学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通过这项研究,希望能够为教育部门和教育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梳理可以为教师提供评价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实践研究方法的探讨则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实施情况分析和问题与挑战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摘要:当前,新课标和小学数学都不例外,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

为此,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融入生活元素、结合信息技术多个维度入手,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与行为,调整教学结构、策略与体系,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抓住现代教育形势和要求,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创新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其有效发展。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情绪和心理。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彻底抛弃“师道尊严”、“应试教育”等过时、落后的思想观念,要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师生直接友好的关系,由此创造出更加和谐、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和环境,消除学生的抵触、抵制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促进全班深入参与。

例如,在教授《因数与倍数》时,其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因此,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在课堂上,笔者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笔者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交谈,通过对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数学课的排斥心理。

二、融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数学教学也要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消除学生的生疏感,增强学习热情,这就是从生活中吸取数学知识,并最终应用于现实生活。

针对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应突破局限的思维方式,拓展教学思路与范围,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主动观察、挖掘,在教学实践中,搜集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个案、资料,通过还原、创设情境,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挑战、提升自己,学习专业知识。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逐渐出现,需要广泛地运用于数学教学实践当中,以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维度,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更生动的实践活动、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化的数学课堂,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呢?这需要大多数数学教师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一、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定理等进行生动讲解,展示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并适当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授“克和千克”时,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物体形成一种量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

与厘米和米这些长度单位相比,质量单位更抽象,同样重量的不同物体肉眼很难进行判断。

然而,许多学生习惯于用感官判断物体的重量。

因此,教师应该消除学生的错误习惯。

首先,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篮苹果,另一组是一大团棉花,重量都是一公斤。

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参考对象来判断苹果重还是棉花重?很多学生会说:苹果重,有些学生说:棉花重。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验证。

电子白板可以模拟平衡称重过程,教师把苹果和棉花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打破了原来的认知,对重量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注重问题启发,培养数学思维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匹配。

其次,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材,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运用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化教学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估。

最后,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现机会,鼓励他们展示学习成果,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性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对课堂目标的明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讨论,期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

在数学教学中,这意味着不再单纯追求计算能力的提高,而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更加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新课改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倡导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陈红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但是备课不等于教案。

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

因此,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授课十分重要,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编制教案的重要意义1.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着学生的学。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这里除包含着学生怎样学的认识活动外,还包含了教师怎样教的认识活动。

所以,在备课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或称为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对每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确定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明确传授哪些科学知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选择什么样的教具,怎样演示教具或实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总之,要认真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经过这样一番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之后,才写出教案。

可见,编制教案的过程,就是构思教学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上课时,教师运用适当方法,教学的技能、技巧,把教案付之实践,这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形成切合实际的教案,并把它付诸实践。

因此,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

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在教案编写过程中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可见,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上课不能没有教案。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JI JIAO JING WEI/基教经纬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周艳春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较为特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思考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数学教学中教师更为重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以自我为驱动力的学习与参与,使得其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认识程度更为深刻。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与思维,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展开数学的教学活动。

一、正确认识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思考自己的角色行为方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惯于作为课堂中的中心,对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课堂参与程度并没有重视。

加之小学数学具有特殊性,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需要引导的数学知识内容较多,因此整节数学课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

教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做好自我的角色转化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状况有着较多的认识与了解,这就需要采取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增进教师对学生状况的认识。

例如,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提前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对自己的认识作出简单的说明,邀请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说明自己的学习感受。

在这样的情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更为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的思考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呈现出同样的课堂教学变化趋势。

在大趋势的影响下,教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引导方式,使得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应用方式以及学习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二)优化革新教学方法不论是何种教育优质的教学方法都是基础保障性条件,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创客知识以及科技实践自主训练积极性的基础保障性条件。

2024小学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部部编版

2024小学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部部编版

2024小学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部部编版1. 引言根据教育部《2024小学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更新》,本标准旨在指导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如整数、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等。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直观思维、创造思维等。

2.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3. 课程内容3.1 数与代数- 整数、分数、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 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

3.2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3.3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

-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3.4 综合与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几何等。

- 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4. 实施建议4.1 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4.2 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

- 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和综合素质,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4.3 教学资源- 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实践基地等。

-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工具,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4.4 教师培训与发展- 加强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培训。

-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5. 结语本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认真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做到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更要做到的是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才能为适应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衷喜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技能的根本性的转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能力,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拿红、蓝铅笔》一课,这是一堂渗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课,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一些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稍作实验就推导出结论,应让学生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红蓝铅笔支数相同时;第二层次是红铅笔三支蓝铅笔一支时;第三层次是不知道红蓝铅笔各
自的支数,只知道总数,通过拿取来猜测红蓝铅笔可能各有几支)的多次实践操作中,在头脑中形成概率的表象,这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的灌输、强调记得更牢。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的趣,领悟数学的理,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
学,能灵活运用数学。

三、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是几倍的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时,我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为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

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
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教材教”,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从中央教育台和湖北教育网台上接收的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让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丰富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四边形》时,利用从中央教育台接收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让教材中的主题图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哪些是自己已经认识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哪些是自己不认识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再用幻灯片展示四边形的物品,提问: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四边形?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1:黑板面、课桌面,学生2:课本面、文具盒面,学生3:电视机面、大门面、伸缩门……,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本节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注重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其学习数学知识的任务不可能完成;如果
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那么数学的学习活动也不能维持。

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爱心是一把金枝,智慧就是一把银枝”;要编织孩子们的美好人生,我们数学教师要做好金枝和银枝的传送,也就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做好一个“导游”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犹如游览名胜,处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要做到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致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机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使之成为教学的灵魂。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通过“折一折”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长方形、正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活动发现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但再“折一折”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用刚才的经验去折、去探究、去发现、结果有的学生叹气了!问我说,这平行四边形怎么折也不能重合,我说:“不能重合也有可能呀”!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啊!原来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充分揭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变化,这种成就感的表情,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所需要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提供给学生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
学生积极的参与,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