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

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指导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其中对幼儿学习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具体指导。
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用适合幼儿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进行阅读理解和讨论,开展与绘本相关的手工制作和活动,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
绘本教学活动对幼儿园教学工作具有积极影响,加强幼儿园团队合作和家园联系,提高幼儿学习成果和综合素养。
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有助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适合幼儿学习的绘本、发展阶段、绘本故事、学习兴趣、想象力、阅读理解、讨论、手工制作、活动、全面发展、积极影响、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部专门针对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在这个特定年龄段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该指南从认知、语言、社会情绪、运动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系统性地介绍了幼儿在这个阶段的认知过程、语言习得、社交技能以及身体运动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为教师提供了针对这些特点的具体教学建议。
该指南也强调了幼儿在这一阶段的特殊需求和教育目标,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
1.2 探讨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绘本不仅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引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绘本,幼儿可以接触各种主题和情节,认识不同的人物和文化,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和内容构成

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 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 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 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 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 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
对五大领域的解读
把《指南》和《纲要》结合起来。一定要在纲要的 指导下特别是纲要的基本原则的引领下来去贯彻指 南, 否则指南非常容易被误读和误用。
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 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 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安全感和信任感:自信和自尊 认同感和归属感:规则意识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喜欢交往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
活协调。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 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
感和信赖感。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 ; 2. 通过动作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建议4:传统经典诵读 莫过头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教育建议: 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
幼儿教学应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论文

幼儿教学应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论文摘要:《指南》既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又是国家对我国幼儿教育所颁布的政策和对下一代教育的期望,《指南》全面具体地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情形,相信通过《指南》的引导,早期教育者能够更容易掌握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幼儿的发展做出判断,因此,《指南》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背景和作用《指南》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它的提出主要是在国际幼儿早期教育的“标准化”运动影响下产生的,尽管国际和国内关于幼儿教育的“标准化”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很多国家仍然选择指定和实施“标准化”,作为保障幼儿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20多个国家参与了“标准化”的项目,而这个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是在我国的国情和幼儿发展的实际上进行研究提出的,是由教育部的专家和国内儿童学者等很多有识之士经过多年的时间研究制定而成的。
具体来讲,《指南》其实是国家对下一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望与要求,而这些期望与要求是与我国传统与主流的价值观相一致的,其次是《指南》的制定主要根据我国当前幼儿和儿童发展的平均水平为依据,所以,《指南》在儿童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指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明确儿童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够掌握的知识。
很多家庭在进行幼儿和儿童教育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读写算,或者进行超前教育,这都是违背儿童教育规律的。
《指南》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要求,可以帮助家长和儿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儿童的启发教育和实际应用的教育,而非单纯地会加减法。
其次,《指南》为儿童教育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更加有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最后,《指南》儿童的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搭建了桥梁,为幼小的衔接做了充分的准备。
《指南》的制定动因之一就是明确规定了小学之前的学前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应该做好怎么样的准备,尤其是对一些未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最新整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完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的全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第一章第一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健康的发展状况,将对幼儿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顾荣芳,2004)它是幼儿整体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指南》首先强调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认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时期,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指南》还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视角,指出成人应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指南》进一步指出,尽管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但是这种保护不应过度,否则将会影响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对于3——6岁幼儿来说,什么样的身心发展状况是健康的?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何种水平?成人在幼儿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能够提供哪些教育建议呢?《指南》针对这些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阐述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指标与教育建议,以此反映了国家对3——6岁幼儿教育发展的合理期望。
《指南》对各年龄段幼儿健康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幼儿教育者,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为幼儿设定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评估和反思教育活动的效果,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指南》对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界定更加详细规范,体现了幼儿发展水平层层递进的特点及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幼儿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方案

幼儿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方案根据XX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深化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工作方案》(XX教综[2021]5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学习、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工作,不断提升3-6岁儿童的教养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支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良好氛围,现结合我园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引领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实施目标1.营造学习实施《指南》的氛围,做好对《指南》的宣传、学习与普及工作,使全社会都了解贯彻《指南》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2.学习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加强科学保教,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认真学习与解读《指南》的丰富内涵,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4.掌握《指南》的精神实质,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学习《指南》的队伍中来,自觉践行《指南》,并运用《指南》检验教育效果,形成一个教育内部与外部共同关注和相互配合落实的环境。
三、实施过程1.自我学习。
要求全体保教人员自学《指南》,在通读、精读、研读的基础上,对照《指南》进行反思调整。
2.开展“园本培训”活动。
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针对学习贯彻时遇到的困惑,有选择有目的地展开园本培训。
3.分层次培训。
2024年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计划 2024

2024年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本学习计划旨在促进幼儿在身心健康、语言能力、认知发展、社会性行为、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在探索与实践中获得经验,促进其个性化成长。
二、目标设定1.身心健康发展o促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o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基本运动能力。
o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基本情感,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2.语言能力发展o发展幼儿的听、说、读、写基础能力。
o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主动交流。
o提高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培养早期阅读习惯。
3.认知发展o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观察、探索的兴趣。
o通过主题活动,促进幼儿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与认识。
o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社会性行为发展o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
o鼓励幼儿表达自我,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o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5.艺术表现与创造力o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机会,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o通过美术、音乐、戏剧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和表现力。
o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三、实施内容与活动安排1.身心健康发展o每日晨练与游戏活动:通过跑跳、爬行、投掷等基本运动,增强体质。
o健康教育: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挑食等。
o心理健康教育:每周开展情绪表达游戏,引导幼儿识别和表达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2.语言能力发展o日常语言交流:在日常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口语能力。
o阅读时间:每日安排30分钟的阅读时间,通过故事分享、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o语言游戏:组织如“说词接龙”、“故事接龙”等游戏,提升幼儿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3.认知发展o主题探究活动:每月设定一个主题,如“动物的世界”、“四季变化”等,开展相关的观察和探究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读

整理ppt
31
作为教师
1、正确理解指南中各目标与典型表现 的内涵
2、依据指南观察情境中的幼儿学习与 发展(这里发生了什么学习?)
3、思考并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 (下一步我可以做什么?)
4、反思教育行为的有效性
整理ppt
32
指南中艺术领域教育精神解析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 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整理ppt
11
(一)感受与欣赏
“感受与欣赏”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标 准与内容感受和体验美的事物对于幼儿 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有目 的去培养幼儿的美感,丰富他们的情感 体验。
整理ppt
12
“感受与欣赏”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标准与内容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美的事物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是具体而又形 象的,但是对于美的发现却取决于人们的态度。
整理ppt
7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目标中连用了三个“喜欢”词语进行 表述,明确了对幼儿艺术兴趣培养的重 要性,尤其强调幼儿艺术兴趣的养成。
整理ppt
8
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
艺术活动是幼儿内在的生命活动, 是一种感性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29
关键词:艺术感受
• 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 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艺术作品 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 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 的一种艺术能力。
整理ppt
30
关键词:艺术表现
• 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是指 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象, 利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艺术的工具 和材料将它们重新组合,创作出对 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园游戏教育途径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园游戏教育途径摘要: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学纲要对各阶段幼儿的教学要求、目标都不尽相同,而且游戏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也在推陈出新。
3-6岁儿童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决定了游戏教学方式是他们基本活动形式。
因此对3-6岁儿童游戏教育教学路径深入探究和研析,让孩子们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游戏指导过程中得到应有的日常知识,丰富孩子们的眼界,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定会带给孩子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快乐,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将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游戏教育;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面临着3-6岁儿童游戏教育过程中三个具有指导策略的教学意义。
因此一要纠正“学”与“ 教”协调程度,二是重视专业性的纲领性文件,三将儿童不是学习的主体错误观念纠正,从而使游戏教学与知识有机结合。
因此对于3-6岁幼儿园游戏教育内容和教育路径值得深思,针对解决目前这类问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基础知识教育以及科学合理的将获得知识和日常常识教育意识融合到日常行为规范和游戏教学环节中,是幼师必备的技能,能站在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角度去普及、宣传、指引幼儿基础礼仪、安全、常识、规范教育以及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很有必要的,将此变为常识化,是幼儿终身学习的前提。
一、幼儿园工作中游戏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幼儿园工作中游戏教育教学过度化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体制的全面实施,禁止开设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外补习班,这样孩子的童年和幼儿生活没有了课外班、培训班,多数就是幼儿园的基础美工、礼仪、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教育,缺少了知识的涉入,比如幼儿园毕业了还没有认全26个英文字母、不会握笔、简单的算术有的都不会,幼儿过度小学化不被推崇,但是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是必要存在的,而非两个极端,要么不教,要么“揠苗助长”,都是不可取的,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既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学,还得适当的把握幼儿园游戏教育内容和与知识相融合的尺度,不让孩子存在理解年龄跟不上教学内容,也不让孩子求知停留在小中班的阶段,而是充分利用好幼儿园时期的游戏教育路径,更好地让孩子进入小学有个良好的过度时期③。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是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南:
1.幼儿的发展阶段:3到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交和情绪都在快速发展。
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探索世界。
2.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能够体验、观察和实践。
3.发展认知能力:幼儿开始建立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解决简单问题和做出选择。
通过游戏和探索,帮助他们发展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语言发展:3到6岁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与他们交流、阅读故事书和唱歌,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
5.社交和情绪发展:幼儿开始与同龄人互动和合作,他们学习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
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6.手眼协调和精细运动技能:通过绘画、串珠、剪纸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精细运动技能。
7.健康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卫生和安全意识。
鼓励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和戏剧游戏,增强身体素质和身体意识。
8.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家庭和学校合作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
总结起来,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南包括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发展认知能力、促进语言发展、培养社交和情绪发展、发展手眼协调和精细运动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建构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166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8期多年来,在认同了“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向幼儿进行多元化教学”这些理念,并对其内涵和基本要求达成共识以后,我们开始探索如何将这种认识贯穿在自己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
如果幼儿想真正成为幼教过程的主人,让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真正为幼儿的“学”服务,必须改变已经习惯的课程设计的模式,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幼共同建构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也不难看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幼儿为主体,师幼共同建构课程。
一、发展幼儿主体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教师曾经习惯以集中授课形式为主,采用灌输式教学。
现在要做的不是将所知告诉幼儿,不是让幼儿成为一个知识的储存库,而是引导幼儿自己探索,自己搜集处理信息,自己寻找、分析、得到答案,从而使幼儿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会如何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
传统的“园本课程”是一种事实课程,它不根据幼儿的主体来设计,缺少弹性计划,课程观念、课程设计模式和实施方式都不利于幼儿生动活泼有效的学习。
传统课程模式必须先制定完整的课程计划,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向预想的效果去进行。
这时,教师便成了这节活动的操纵者。
例如:在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教师便命令所有孩子站队。
可这时,教师却发现有些孩子还未完成,于是教师情急之下便伸手代劳,在教师的“带动”下,站队的孩子也来“帮忙”,结果站队就站了二十多分钟。
在此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本身具有差异(如:动手能力、性格等),而教师却忽视了这些,使活动课程失去了弹性,影响了孩子主动性的发挥。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也曾在《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文中说,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面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试论新形势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试论新形势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摘要:作为我国3-6岁学龄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纲领和指导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我国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把幼儿由被动的接受者摆到了教育活动的主体位置,是对学龄前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深入调查研究,同时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指南》的制定背景及特点、现状分析及如何运用《指南》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目标;建议一、《指南》的制定背景及特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因此,出台《指南》是重要且必要的,从2005年7月的准备与启动阶段到2009年4月的征求意见与完善阶段,《指南》历经了近四年,凝聚了国际一流专家持续的技术性支持,目前已经成为了学龄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纲领和指导性文件。
首先,《指南》以未来的持续、终身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确实是依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以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一宗旨来展开的,所以,《指南》的出台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及目的性。
其次,《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作为目标,在引导幼儿学习的同时,也印证着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它的制定为幼儿园和家庭指明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它明确指出了学龄前幼儿每个年龄段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并且符合实际的期望。
再次,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核心,3-6岁的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其关键期,而《指南》中对于幼儿园和家长给出了儿童关键期中健康及自我保护理念的指导,这无疑是给家长和幼儿园全面的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全面的培养孩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现状分析以XX县的幼儿园为例,幼儿园通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立足园本,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活动、网络学习、集体探讨的方式,有序推进、项目培训的扎实开展、充分发挥教研基地作用,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使教师队伍质量不断地提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形式的学习,到注重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和 交流能力的发展
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价值
语言是我们交流和交往的工具
要让幼儿通过语言的学习,成为愿交流 、会交流,具有交流能力的人
语言交流能力应包括哪些?
人们用语言与人交流有两种基本方式, 1、借助口语进行交流 • 听的能力-----理解能力 • 说的能力-----表达能力 2、借助书面语言进行交流 • 读的能力——前阅读能力 • 书写能力——前书写能力
•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 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 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二)《纲要》和《指南》的异同
相同点 • 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
• 例如:以儿童发展为本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让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
基本价值、教育要点和特别注意事项。 • 子领域:领域下面的子领域表示在该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
的最基本方面。 • 子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应该并且可能达到的发展结果和期
望; • 各年龄阶段的典型表现:幼儿大概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 • 教育建议: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
说明 •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
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 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 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 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 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 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 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 理期望,共32个目标。
(完整版)最新幼儿园.3_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录说明1一、健康2(一)身心状况3(二)动作发展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二、语言14(一)倾听与表达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三、社会22(一)人际交往22(二)社会适应27四、科学32(一)科学探究32(二)数学认知37五、艺术43(一)感受与欣赏43(二)表现与创造47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第一部分《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南》解读
一. 指南制定的背景
背景一.我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 背景二.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背景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
二. 指南制定目的:
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 好素质基础,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 各方面的全面协调为核心,旨在引导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 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 期望。
家长1: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晚上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每天20个汉字,一个汉字写10遍。刚开始孩子还能耐着性子写完,现在 孩子一写字就哭闹。让孩子玩吧,我觉得其他孩子都在学,不能不学; 让孩子学吧,孩子又很痛苦。所以现在我们家长也挺彷徨。 家长2:我弟弟的孩子都会写200个字了,可我的孩子连笔画都不会。现 在的幼儿园,教学内容不一。我认为我的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 识,最起码也要会数数、写字。我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现在的小学课 本其实很有难度,就拿语文来说,一年级的生字比旧教材多了,我的一 个外甥就学得很吃力。让孩子提前学累是累一点,但不用担心孩子到了 小学跟不上。
思考:儿童的学习应该以百米冲 刺的方式还是以马拉松赛跑的方 式呢?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五多五少” 书本多(语,数,拼音教学用书),玩具 与材料少 教师讲得多(认知方面多),幼儿做得少 上课时间多,游戏时间少 幼儿被禁锢得多,自由与快乐少 园长与教师无奈多,主动去改变少
《儿童权利公约》最基本的是哪四 种
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共54条, 实质性条款41条,其中被提到的儿童权利多达几 十种,如姓名权、国籍权、受教育权、健康权、 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 隐私权、表达权等。但其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 为四种, 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 权。 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 能的权利。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 的权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1/28/2020
①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促进幼儿学习与发 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 创造机会和条件,注重 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 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 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鼓励、支持和引导 幼儿去主动探究和学习。
1/28/2020
② 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要充分认识生活和 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 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 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 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 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 分享合作、享受快乐。
我们的使命:
1/28/2020
1/28/2020
不是塑造幼儿,而是发掘幼儿的天赋。
案例分析:
下面介绍 2 种常见情境。
对可能选择的教育行为, 你们将如何评价?
第一个情境:
一个3岁半的小孩 想要从桌子上拿一个装着果汁的玻璃杯, 但是无论他怎么伸长胳膊都够不到它。 他很有可能不小心把杯子打翻, 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淮南市田区第六幼儿园 徐 芹
解读提要
一、《指南》的现实意义 二、《指南》的核心思想 三、《指南》的合理运用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
现实意义
1/28/2020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表时间
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3-6岁儿 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2]4号)文件 形式,正式向社会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南》。
1/28/2020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时代标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继我国《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之后 的又一个具体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指南》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 向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学 前教育事业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办学的道路。
幼儿园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XXXX幼儿园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将深刻把握《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涵,加强对自主游戏的理论学习和案例观摩,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及兴趣需要,设置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体验和探索性学习;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兼顾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尊重每个儿童的个别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营造有益的教育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为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创造机会。
三、课程目标(一)初步形成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二)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培养真诚友爱、坚韧勇敢、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等良好意志品质。
(三)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四)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感官和方式进行表达和表现,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四、课程领域(一)健康领域要求1.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2 .密切教会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5 .在体育活动中心,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语言领域要求1.要求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幼儿园课程设置方案

幼儿园课程设置方案第1篇幼儿园课程设置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阶段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课程设置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 健康领域:包括生活卫生习惯、饮食营养、身体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
(1)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洗澡等。
(2)饮食营养:引导幼儿了解食物营养成分,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3)身体运动: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关注幼儿心理需求,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
2. 社会领域: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民族文化等方面。
(1)人际关系: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学会分享、合作。
(2)社会规范:教育幼儿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尊重他人。
(3)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
3. 语言领域: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1)听: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听力水平。
(2)说:培养幼儿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读:引导幼儿阅读适合的绘本、故事书,培养阅读兴趣。
(4)写: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认识基本的汉字。
4. 科学领域:包括自然现象、科学技术、数学概念等方面。
(1)自然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自然规律。
(2)科学技术:培养幼儿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
(3)数学概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5. 艺术领域:包括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方面。
(1)绘画、手工:培养幼儿审美观念,提高动手能力。
(2)音乐、舞蹈: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素养,陶冶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摘要:幼儿园时期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具体而言,课程的设置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只有对现有幼儿园课程不断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并探索出一条正确的课程设置的体系,才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因此,本文依据《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结合相关实践教学经验,对于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的道路,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教师;教学质量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这一作为人生教育起点的教学阶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于当前幼儿教学指明了道路,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需要各地幼儿园在实践中准确的把握,并有效的实施。
一、《指南》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具体要求
《指南》是现代先进的幼儿教育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和实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对于幼儿学习品质和有效的掌握幼儿学习特点和方式等内容进行规定[1]。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指南》的相关要求和目的,将其作为有效的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要求。
《指南》的相关要求见表1。
表1 《指南》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课程要素和目的《指南》的具体要求
课程指导思想以保障和促进幼儿全面、高素质发展为最终目的
对于幼儿参与的认识幼儿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教师应当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绝非主导者设置课程遵循的依据在相关要求下,按照本园实际情况设立
课程进展的方式将幼儿作为主体,师生共同努力课程的内容具有生活性,并且对于幼儿的素质有着提升课程的实施方法要坚持研究和体验为主的实施方法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要重视幼儿个体的差别,科学的进行评价
课程进行的形式要坚持动态和发展的原则
支持课程进行的资源要注入多远、生活化的内容,支持课程进行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指南》中对于幼儿的主体作用进行了高度的强调,并且指出了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思维和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因此,根据《指南》的要求,幼儿园的领导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自身课程的设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审视,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和进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如今,我国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获得了极大地发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客观而言,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我们需要正视这些缺陷和不足,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期最终促进我国幼儿园教学的进行和发展。
(一)课程理念和实践存在着偏离
就本质而言,课程的实施,应当是在课程理念的具体指导下方才能得以进展,但是,在实践中,这一情况并未得到实现。
许多幼儿教师在教育中随意性较大,且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过多的重视幼儿的成绩和对知识点的掌握,而绝非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启发。
(二)课程的研发和设计要立足实践
优秀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方式,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础,没有真正的教学实践,再好的课程设计也无法取得实际的价值。
当今,幼儿园设置相关课程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借鉴甚至照搬优秀幼儿园的课程,二是组织骨干教师和幼儿教
育专家进行课程的编写。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课程的先进性,但是,很容易导致教学第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不适应,无法掌握其中的内涵[2]。
此外,这种较为先进和新颖的课程多是针对于基础较好的幼儿,因此,也不一定适合幼儿的真实情况,教学效并不能完全达到,有时甚至成为“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新颖而新颖”的形象工程,最终流于形式。
(三)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成为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的“命根”,因此,在这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不断地进行对于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例如加减法、应用题、古诗词背诵等。
但是,作为人生成长的起点,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未来人格的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单纯进行生硬的知识灌输,对于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给予正确的认识,并给平衡成绩和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应试和学生自我爱好的矛盾[3]。
三、在《指南》要求下对于幼儿园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相关建议
在上文中,对于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在《指南》的框架下,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正确的认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教育部门应当积极的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学习,改变原有的思维,杜绝经验主义和随意性教学,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的明确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指南》的要求下进行相关的实践。
(二)加大对于幼儿园的财政扶持
如今,在教育领域中,财政的支持力度存在着两个“一头沉”的问题,即对于高等教育投入多,对于幼儿教育投入少;对于公立教育投入多,对于私立教育投入少的问题。
许多幼儿园财政扶植力度不够,必须自负盈亏,在这种情况下,院方就无法真正的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应的建设。
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也从本质上影响到了幼儿教育的有效进行。
对此,教育部门必须给予正确的认识,真正、有效的投入相应的资金,促进幼儿园教学的发展。
结束语
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转变为幼儿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对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紧密的围绕《指南》的要求和方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实践,促进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2]马延菊.浅谈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理想建构——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6-27.
[3]姚慧.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5,7(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