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水和无机盐代谢讲述

合集下载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PPT课件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PPT课件
24
脱水
等渗性脱水: 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盐和失水程度差不多。 原因:呕吐、腹泻等 治疗: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 糖溶液的方法治
25
2019/12/5
.
26
18
再见
19
盐平衡的调节
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 +
肾上腺皮质 +
醛固酮 + 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 + 血钠升高,血钾降低
反 馈 调 节20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体内物质
来源
排出
调节
水平衡
①饮水 ②食物中的水 ③代谢产生的水
①肾脏排 尿 ②皮肤排汗 ③肺排水汽
④①大肾肠脏排排便尿
钠盐平衡
食物
400mL/D 呼出的水汽
4)大肠
100mL/D 未被吸收的水,消化液
机体能通过调节,使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相等, 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2
想一想 肾脏排尿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体内多余的水分、钠盐以及代谢废物的主 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所以不能说 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3
5
想一想
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 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 平衡”,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一个人一天内可以不吃饭、不喝 水,但不可能不排便(尤其是小便);即使不排 便,体内的水和无机盐也会从其他途径排出,使 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遭到破坏。
6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②皮肤排汗
③大肠排便
①神经调 节 ②抗利尿激 素调节
醛固酮调节
钾盐平衡 食 物
①肾脏排尿 ②大肠排便

水和无机盐代谢

水和无机盐代谢

水和无机盐代谢水和无机盐(电解质)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份,也是体液的重要组成成份。

体液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内环境,其恒定的容量、渗透压、酸碱度和合适的各种离子浓度,对细胞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本章要求掌握体液含量、分布和组成特点;掌握钙、磷的生理功能及三种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熟悉水、无机盐的生理功用,水平衡、钠、钾动态平衡,影响血钾的因素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对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熟悉影响铁的吸收因素;了解镁、锌、铜等的生理作用。

一.正常人体的体液1. 体液的分布和含量:正常成年人中体液总量占体重60%,其中细胞内液占体重40%,细胞外液占20%,胞外液中,细胞间液占15%,血浆占5%。

人体体液分布和含量随年龄、性别、身体胖瘦不同而异。

2. 各部分体液中电解质组成特点:可归纳为(见教材P206表9-2)1)用mmol(电荷)/L表示,各部分体液中,其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相等,呈电中性状态。

2)细胞内外液中电解质分布有明显差异。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K+最主要,其次是Mg2+和少量的Na+,阴离子以有机磷酸和蛋白质负离子为主。

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Na+占大部分;亦有少量的K+、Ca2+、Mg2+等,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

3)在细胞外液中,血浆和细胞间液二部分体液中的电解质种类一致;含量极为接近。

唯有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别,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大超过细胞间液。

3. 体液的交换:1)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交换:其中水分交换的动力主要是动力主要是血压和血浆蛋白质产生的胶体渗透压。

血管的动脉端血压>胶体渗透压,水分从血管内流向组织间,静脉端血压降低,胶体渗透压相对大于血压,组织间水分回流入血管。

2)细胞内外之间的交换。

Na+-K+泵的概念:水分交换的动力主要决定于细胞内外的晶体渗透压,水分从渗透压低处流向高处。

二.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用1. 水的功用,维持组织形态;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和润滑作用。

2. 无机盐的生理功用:维持体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注意K+对神经肌肉及心肌细胞的不同作用);维持细胞正常新陈代谢,如细胞内蛋白质、糖原合成旺盛时,胞外(血中)钾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分解代谢旺盛时,血钾增高等。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培训课件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培训课件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5
2.血液缓冲体系的作用
(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
HA + NaHCO3
固定酸
缓冲固定酸的主要成分
NaA+ H2CO3
生成的H2CO3去路
H2CO3 H2CO3 +NaPr
H2O +CO2↑ NaHCO3 +H- Pr (Pr代表蛋白)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6
(2)对碱的缓冲作用
或排出,缓冲潜力大。 ③缓冲作用的局限性: 只能减少[H+]变化的幅度,不能够从
根本上解决体内酸或碱偏多偏少的问题。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9
(二)肺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 肺主要以呼出CO2来调节血液中H2CO3浓度, •维持 [NaHCO3]/[H2CO3]等于20/1, 保持pH=7.4。
•血液中[H2CO3]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14
二、无机盐代谢 (一)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神经肌肉兴奋性∝
[Na+] + [K+] [Ca2+] + [Mg2+] + [H+]
[Na+] + [Ca2+]
心肌兴奋性兴奋性∝
[K+] + [Mg2+] + [H+]
3.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20 = 6.1 + lg
= 6.1+1.3 = 7.4
[H2CO3]
1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血浆中NaHCO3的浓度约为 24mmol/L, H2CO3的浓度约为1.2mmol/L, 两者比值 为24/1.2=20/1。

水和无机盐 完整版课件

水和无机盐 完整版课件

第一节概念网络
Fe.Mn.Zn.Cu.B.Mo
C.H.O.N.P.S.K.Ca.Mg
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含量

生理作用
含量

存在形式 机
作用

化合物










糖类
脂 质 蛋白质
核酸
例: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
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
内液渗透压起着决定作用。
水在生物体的许多生化反应中充当 ( A )
A.溶剂
B.催化剂
C.还原剂
D.漂洗剂
二、无机盐类 含量:(1%~1.5%)
1.主要存在形式:离子 2.功能: (1)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①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即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如Na+、Cl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K+对维持细胞 内液渗透压起着决定作用。
8590
1-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10
1-2
1-1.5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 几种不同生物体水的含量
生物 水母 鱼类 蛙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水含量%
97
80- 7 85 8
65
90 60-80
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3. 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的含量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骼 骨骼肌 心肌 血液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我们生活在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组成的生物圈中, 生物体与非生物体间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巨大 差异的背后是否又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答案是肯定 的,物质性将生物和非生物统一在一起。

水和无机盐代谢(上课)

水和无机盐代谢(上课)

> 土壤溶液浓度
吸水
自然界中 一般这样
细胞液浓度
< 土壤溶液浓度
失水 施肥过多时
清水
食盐水
清水
食盐水
1.海洋上的船员用完淡水后,为何不能喝海水? 哪怎么办? 血液中的部分水分将脱离血液而进入肠,造 成严重脱水 可吃海生生物 2.盐水为何可对伤口杀菌消毒,可对鱼肉腌 制防腐,原因是什么? 较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菌脱水致死,使细菌 不能繁殖生长 3.使咸肉变淡最好用稀盐水稀释清洗,为何 不用清水? 若用清水,细胞吸水过多而破裂,营养流失
一株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吸水情况
问:玉米吸收的99%剩余水分哪里去了?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总吸水量 组成自身 光合作用 剩余水分
千克
总吸水量
组成自身
光合作用
剩余水分
那么植物是靠 什么把从根吸 收过来的水搬 到高处的叶. 花.果和枝上, 由谁来为它提 供动力呢?


根毛是根毛区表皮细胞的向外突 起,是一个顶端密闭的管状结构。成 熟根毛的长度一般在0.5-1.0毫米, 平均直径在10微米左右。根毛数量一 般比较多,每一平方厘米有时可达数 百根,根毛的存在(与土壤的接触面 积大大增加),大大增加了根尖的吸 收面积,根毛细胞的寿命一般不超过 二三周。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理论分析
1.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D ) A、蒸腾作用只散失根吸收的一小部分水分 B、蒸腾作用浪费了大量的水分,对植物无益 C、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无关 D、蒸腾作用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 2.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 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 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 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C )

水无机盐代谢

水无机盐代谢

四、氯的代谢
(一)、氯的含量与分布 1、血氯96~105mmol/L,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红细胞含量较高,测定血清氯不能溶血。 脑脊液氯:120~132mmol/L,测定对判断三 种脑炎有价值,重症结脑时显著降低。 尿氯:170~255 mmol/kg/24h (二)吸收与排泄 伴随钠吸收与排泄。尿氯检测简单,快速监测缺 盐程度。
第十四章:水和无机盐代 谢
本章要求:
1、掌握人体水与电解质分布、含量、电解质组 成,钾离子代谢 特点,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水 盐代谢调节机理。V-D3、PTH、CT 对钙磷代谢 的调节。 2、熟悉无机盐生理功能,水来源与去路,钠、 氯代谢特点、钙、磷生理功能,影响钙吸收的因 素。
3、了解微量元素生理功能。
一、体液含量与分布 成人体液 (占体重60%) 细胞外液(20%) 间液(15%) 影响分布、含量的因素:年龄、性别、胖瘦。 细胞内液(40%) 血液(5%)
1、婴儿、新生儿体液含量高:占体重70~80%,代 谢快,神经、内分泌、肾脏发育不完善,调节机能 差,体液易丢失。
2、成年女性与男性比较体液含量少。
(二)钾的吸收与排泄 1、每日需要量:2.5克。肉类、水果、蔬菜丰富。 2、吸收:食物中钾90%被吸收,可满足需要。 3、腹泻时影响吸收,尤其1岁以下婴儿易发生腹泻, 更易缺钾。 4、排泄:80~90%的钾由肾排出,每天至少排出 2克钾,排出量与摄入量基本相等。因此口服钾较 安全。但肾对钾的排出控制不严格,特点是:“多 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不进食病人,每 天至少排出1~2克。注意补钾。 (三)体内钾代谢特点 1、细胞内外分布差异大。测血钾采血严禁止溶血。
(3)的影响钙吸收因素: (a)钙的吸收与年龄成反比,40岁以后,钙的吸收 率直线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5%~10%,老年人 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b)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维生素D,它的活性形 式1,25一(0H)2—D3能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合成钙 结合蛋白,从而促进钙的吸收,也能促进磷的吸收。 (c)肠道PH值影响:酸性环境利于吸收。正常胃 酸分泌对钙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当胃酸缺乏时,钙 的吸收率下降。 (d)食物成份影响:草酸、植酸、鞣酸不利其吸 收,高蛋白、乳糖利于吸收(优酸乳)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课件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课件
《水和无机盐的作 用》ppt课件
目录
• 水的分布和作用 • 无机盐的种类和作用 •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 • 水和无机盐与健康的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水的分布和作用
水的分布
01
02
03
地球上水的总量
地球上的水总量约为 1.386×10^18立方米,但 可用于人类生活的仅为 2.53%。
水的存在形式
要物质。
调节体温
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 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 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
恒定。
润滑作用
体内的关节滑液、眼玻 璃体等部位的水具有润 滑作用,能够减少摩擦
和磨损。
水的代谢过程
摄入与排出
人体通过饮水、食物等途 径摄入水分,并通过尿液 、汗液、呼气等排出体外 。
水循环
在人体内,水分不断循环 流动,参与新陈代谢和物 质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水失衡
水失衡会导致脱水或水肿,影响 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代谢紊乱、 血压异常等。
无机盐失衡
无机盐失衡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心律失 常、肌肉无力等。
04
水和无机盐与健康的 关系
水和无机盐摄入不足的影响
脱水
体内水分不足会导致脱水,影响身体 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营养不良
缺乏无机盐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 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 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 液态水是最主要的存在形 式。
淡水与咸水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为咸水 ,主要分布在五大洋和各 大海域中,而淡水仅占 2.53%。
水的生理作用
细胞结构成分
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 成部分,大约60-80%的
细胞成分都是水。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三、 吸收与排泄
1) 钙、磷的吸收
酸度较大的小肠上段
主动转运
食物钙
钙、磷
吸收入血
(结合钙)
(溶解状态)
2)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
① 活性Vit.D
钙磷吸收
② 增加肠液酸度的物质(胃酸、乳酸、aa等)
钙吸收
③ 碱性磷酸盐、草酸盐(如菠菜)、植酸盐等与钙形成难溶
性钙盐
钙吸收
钙排泄:主要通过肠道(约80%) 3)排泄
H2SO4 H3PO4 丙酮酸 乳酸 酮体 尿酸
均不能以H2CO3形式经肺的呼吸 排出体外,故称非挥发性酸
(糖、脂、蛋白质→产生大量酸性食物,被称为成酸性食物)
(二) 碱性物质的来源
1. 蔬菜、瓜果中的有机酸盐
柠檬酸盐 苹果酸盐
柠檬酸或苹果酸→继续被氧化利用
Na+(K+) HCO3-
NaHCO3 或 KHCO3 (碱性物质)
(一) 低血钾
1. 原因
(1) 摄入不足
长时间不能进食(胃肠道梗阻、昏迷患者、手术后需禁食)
肾排钾特点:不吃也排
(2) 丢失过多
剧烈呕吐
随胃液丢失而直接丢失K+ 血K+ 大量胃液丢失代谢性碱中毒 血K+
严重腹泻
随大量肠液丢失而直接丢失K+ 血K+ 大量Na+随肠液丢失 醛固酮分泌↑ 肾排K+
4. 血浆和细胞间液的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三、体液的交换
1、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交换部位—— 毛细血管壁(半透膜)
血浆有效胶渗压(吸水)
取决因素 毛细血管内血压(驱水)
差值,决定体液 流动方向
血浆胶渗压-组织间液胶渗压 = 血浆有效胶渗压

无机盐代谢与PPT课件

无机盐代谢与PPT课件
第25页/共50页
(二)钾的平衡及其调节
• 体内钾含量的正常恒定靠钾的摄入和排出来维持。 • 1.钾的摄入
• 钾是动物和植物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因此在 几乎所有的正常饲料中钾的含量都很高。草食动物饲料 中含钾量尤其多。虽然肉食兽的饲料中钠和钾的比例与 草食兽的不同,但总的说来,只要正常进食,则任何动 物都很少会缺钾。
第8页/共50页
1.血浆和组织间液的交流
• 物质在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流需要穿过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 壁虽然不允许蛋白质自由穿过(不是绝对的),但水和其他溶质则 可自由通过。因此水和其他溶质在这两个分区间的交流主要靠自由 扩散。
第9页/共50页
• 血浆中各种物质的浓度与组织间液基本相同。只有血浆中蛋白质的 浓度高于组织间液,它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是有效的,使得血浆的 渗透压大于组织间液,成为组织间液流向血管内的力量。
12一水的代谢二钠的代谢三水钠平衡的调节四水钠代谢的紊乱13水的来源和去路141调节体温2促进并参与物质代谢3运输4润滑5结合水是良好溶剂提供反应环境是良好溶剂提供反应环境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关节液粘液等关节液粘液等15饮饮水水12001200食食物物10001000代谢水代谢水300300肾脏排尿肾脏排尿15001500皮肤蒸发皮肤蒸发500500呼呼出出350350粪便排出粪便排出150150水的动态平衡与临床的关系水的动态平衡与临床的关系最最低低尿尿量量500ml500ml日日生理补液量生理补液量1500ml1500ml日日16不管体内水含量的情况如何动物正常总是要从粪中人约为80150ml和不感觉蒸发丢掉一定量的水这个数量再加上最低排尿量就是临床上所说的生理需水正常成年家畜每天摄入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是相等的称为水平衡

阅读材料:水和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的维持及其调节

阅读材料:水和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的维持及其调节

水和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的维持及其调节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从化学组成上看,人体由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盐等构成。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水,约占60%,新生儿可达80%,老年人可降至50%。

体内的水大部分与蛋白质、多糖、电解质等结合以结合水形式存在,一部分以自由状态存在。

水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

由于在一般情况下水很容易得到,所以人们往往不感到它的重要性,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几天不喝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水是组成原生质的重要成分,营养物和废物进出细胞大多以溶解在水中的形式进行,生物体的生化反应均离不开水。

没有水,细胞生命活动将立即停止。

人体容量最大的体液体内的水与无机盐、一些低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等组成体液。

人体内的体液作为媒介,带给细胞营养物质,并将细胞分泌的物质运到全身或排出体外,人体的代谢活动在体液环境中进行,并依赖于体液的正常容量和组成。

体液以细胞膜为间隔,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成年人体液占体重的60%左右,其中分布在细胞内的体液占体重40%,是体内容量最大的体液,人体大部分生化反应都在细胞内液中进行。

细胞外的体液占体重20%,以血管为间隔又分约占体重15%的细胞间液和约占体重5%的血浆,它们是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蛋白质含量最多的体液在各种体液中,蛋白质含量多少不等,细胞内液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体液。

用毫当量浓度表示,细胞间液蛋白质含量最少,血浆中蛋白含量是细胞间液的16倍,细胞内液蛋白质含量是细胞间液的63倍。

这非常有利于细胞内液与细胞间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如细胞从细胞间液摄取小分子营养物质。

然而,细胞内蛋白质含量虽高,由于其分子量大,实际产生的渗透压很低,故对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间的体液交换并不起主导作用,细胞内外之间的体液交换主要靠钠、钾离子和负离子引起的晶体渗透压。

肾是人体排水的最主要器官正常成人每天进、出水分各约2500毫升。

每天水的排出是:呼吸时以水蒸气形式排出350毫升;经过皮肤向体外蒸发500毫升;由粪便排出150毫升;肾是排水最主要的器官,每天约排1500毫升。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②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比值 高 →细胞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 低 →细胞代谢强度降低,但抗寒、 抗旱、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动手连一连:
实例
作用
运输作用 维持植物形态
良好溶剂,反应 在水环境中进行 维持生物体 温 细胞结构成分 参与许多生化反 应
晒干的种子烤干后就不能萌发了 人吃糖感觉甜,如用毛巾将舌头擦干 糖放舌头上,人就感觉不到甜味 人的营养物质靠血液循环运送到细 胞,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要靠循 环系统运送到排泄器官 光合作用利用光能,CO2和H2 O反应,合成了有机物 植物缺水时即会萎蔫,补充上水分 后就 就维持直挺的形态 水的比热很大
正常
生长 不是
实验相关说明:

(1)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等相同。 (2) 实验组加入 X 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3)该方案也可用于检测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
命题点二 以坐标曲线为情景信息考查水和无机盐的拓展分析 6.设计实验探究X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的构思大致 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 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诊断与思考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生物体内的水就是细胞内的水( × )
(2)同种植物的萌发种子和休眠种子内含水量相同( × )
(3)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导致细胞代谢停止,有利于种子长时间
储存( × )
(4)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原因是水影响气孔的开闭( √ )
3.生物体内无机盐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 (1)对照组 植物+完全培养液→ (2)实验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间液 电荷mmol/L 139 4 4.0
细胞内液 电荷mmol/L 10 158 6
Mg2+
1.6
总量
156
阴离子:HCO3-
27
Cl-
103
HPO42-
2
SO42-
1
有机酸
5
蛋白质
18
总量
156
1.0
31
148
205
25
10
112
1
2
24
1
19
6.0
16
2
65
148
205
从表格可看出: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二)钾的代谢
分布:98%—细胞内液,2%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摄入:蔬菜、水果和
肉类,90%在消化
道吸收。钾进入细胞
需依赖钠泵主动
转运,平衡速度慢。(临床补钾严禁静脉推注而尽
量口服或静脉缓慢滴注,以防高血钾。)
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物质代谢:糖原、蛋白质合成时—血钾进入细胞→低血钾
一、钙磷在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一)钙磷的含量及分布
含量:钙总量—700-1400g 磷总量—400-800g
分布:骨骼、牙齿。
99.3%以上的钙和85.7%左右的磷以羟磷灰石形式 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二)钙磷的生理功能
1、钙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盐 (2)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促进心肌的收缩 (3)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 (4)是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 (5)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6)激素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
(三)降钙素
降钙素(CT)是甲状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 多肽激素。影响CT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钙的浓度。 1、对骨骼的作用 促进成骨细胞增多而是钙磷在骨骼中沉积已完成成 骨作用,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阻止骨盐的溶 解,使血钙和血磷浓度降低。 2、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 3、维生素D间接促进钙磷的吸收。
2、磷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盐。
(2)参与物质代
谢的调节。
(3)磷是许多重要物质的组成成分:e.g 磷蛋
白、单核苷酸(含cAMP)、磷脂、辅酶等。
(4)磷参与体内能量的生成、储存及利用。
(5)血浆中的磷酸盐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3、钙磷的共同作用
参与构成骨盐。
二、钙磷的代谢
(一)、钙磷的吸收
需要量:正常成人每天需要量为0.6-1.0g,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量为 1.0-1.5g。 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
二、主要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
1. 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2. 维持组织与体液间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3. 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又称应激性) 4. 参与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
第二节 水和主要无机盐的代谢
一、水的代谢
水的来源(ml)
食物水 饮水
1000 1200
水的去路(ml)
肺排出
350
皮肤排出
500
代谢水
300
(生物氧化生成)
粪便排出 肾排出
150 1500
总量
2500
总量
2500
•每天最低排尿量:500ml/天(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最低水量)
•每天最低生理需水量:1500ml/天(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
二、钠、钾,氯的代谢
(一)钠和氯代谢
1、 含量与分布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血钠浓度为135145mmol/L 血氯浓度为96108mmol/L
2、 吸收与排泄
成人每日需NaCl量:4.5g~9.0g
主要来自膳食中的氯化钠。几乎全部被胃肠道
吸收。
NaCl的排泄
有3条排泄途径
汗腺(显性汗)——大量出汗时 消化道——严重呕吐、腹泻时
肾脏——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Na+ (Cl-)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肾脏排泄NaCl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糖原、蛋白质分解时—细胞中钾离子进入血液→高血钾
三 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
1. 神经系统的调节
2. 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3. 醛固酮的调节 4. 心钠素调节
1、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对体液渗透压变化的感受,直接影响水的摄入。
• 机体失水 • 高盐饮食 • 输入高渗NaCl
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 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兴奋
口渴
2、激素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
垂体(贮存)
排尿量↓
血液
肾 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醛固酮的调节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类固 醇激素,又称盐皮质激素。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 的重吸收,对钾的分泌。即排钾泌氢,保 钠保水。
第三节 钙磷代谢
1. 体液呈电中性
细胞内液 外液
K+ Na+
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差异大 HPO42- Cl-
3.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4. 细胞外液中血浆和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重要代谢
一、水的重
要生理功能
1. 调节体温运输功能 2. 促进和参与体内物质代谢 3. 润滑作用 4. 维持组织的形态与功能
(二)、钙磷的排泄
钙:80%由肠道排出,20%由肾脏 排出。
磷:20%~40%由肠道排出,60%~ 80%随尿排出。
三、血钙与血磷
离子钙(50%)
血钙
(2.25~2.75mmol/L)
柠檬酸钙(5%)
可扩散钙
结合钙
蛋白结合钙(45%)—非扩散钙
碱中毒 血[Ca2+] →神经肌肉兴奋性 出现手足 抽搐现象。
蛋白质结合钙
[ H+ ]
Ca2+ + 蛋白质
[ HCO3-]
四、钙磷代谢的调节
(一)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3)
1、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溶骨作用,有促进成骨作用,保证骨的生长 更新; 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升高血钙和血磷。
(二)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PTH)是由甲状腺主细胞合成和分 泌的多肽类激素。 对骨骼,肾脏和小肠总的作用:血钙升高和血磷降低。
五、钙的代谢紊乱
1、低血钙 症:血钙 浓度不离 低于
2mmol/L
2、高血钙: 血钙浓度忽 然偏高,高 于
2.75mmol/L
作业!
1、水的来源和去路 2、NaCl的排泄特点 3、K的排泄特点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第十四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体液
体液:机体内的水、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构 成了人体的体液。体液是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内 外的水溶液。
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体液(60%)
细胞内液(40%) 血浆(5%)
细胞外液
细胞间液(15%)
二、体液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特点
电解质
阳离子:Na+ K5 4.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