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导论》PPT课件

《生命科学导论》PPT课件
(期末开卷考试)
上课时间、地点: 每周一 9-10节,教学楼 B413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组 2015.3
2021/3/26
3
参考书:
基础生命科学
作者 吴庆余
出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生命科学导论》
李宪民
郑州大学出版 社(2004)
《生命科学导论》
北大生科院编写 组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2021/3/26
14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乌龟寿命究竟有多长,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讲能活100年,据有关考证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过千年。
龟鳖家族的长寿之谜
2021/3/26
15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三、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息息相关
农业方面 医药卫生方面 轻工业、食品工业、酶工程 其他方面
2021/3/26
4

2021/3/26

5
本章目录
•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 生命科学的分科 •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2021/3/26
6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知识?
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生命科学充满未解之谜 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2021/3/26
2
第 一 讲 绪论 (余少文老师) 第 二 讲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演化(黎科老师 ) 第 三 讲 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 四 讲 多彩的植物世界 (张永夏 老师 ) 第 五 讲 多姿的动物世界(李荔老师考核) 第 六 讲 神奇的微生物世界(韩庆国老师) 第 七 讲 病毒与免疫 (彭勇老师) 第 八 讲 生命的延续与遗传 (余少文老师 ) 第 九 讲 现代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导论课件ppt课件

生命科学导论课件ppt课件

自身免疫病是最常见的免疫性疾病,起因于抗体或敏感的淋巴细胞失
去了分辨自身和“异己”的能力。例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溶血性贫血和红斑狼疮等。
C. 过敏症
机体的免疫系统失调,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而引发的
物,而是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造成受到
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
坏死因子杀伤肿瘤细胞。
.
巨噬细胞用伪足捕捉细菌
6
第一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4)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
答。当病原体感染、组织和微血管受到刺激损伤时,迅即导致多种可溶性 炎症介质的释放等一系列的反应,导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血流变缓,这些改变利于血管内细胞和血清成分逸出。其作用为清除有害 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
现代观点认为:疾病是细胞中的基因通过细胞受体和细胞转导途径对
致病信号作出应答,导致特定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异的结果。 (2)致病因素
致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生物感染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免疫性因
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包括营养缺乏、过剩,毒性物质伤害)和
精神因素(包括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伤 口 局 部 的 炎 症 现 象
.
7
第一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2. 特异性免疫 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如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
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获得性、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 特异性免疫按其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自动
免疫与被动免疫又可分别进一步分为自然获得与人工获得 2 种方式。根据 发挥免疫作用的不同途径,还可将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 个分支。

生命科学导论(PPT总结)

生命科学导论(PPT总结)
讲座号 题目
第一讲 细胞与细 胞工程
第二讲 基因与基 因工程
第三讲 微生物与传 染性疾病
第四讲 营养与 健康
第五讲 人类遗传 学与优生
第六讲 生物多样性 与环境保护
第七讲 生物技术在农业和医 学领域的应用
第八讲 生物伦理与 社会决策
第一讲:生命科学研究的范畴和层次
核心领域: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生物医学科学(疾病相关研究)
细菌和古细菌两类
mRNA、tRNA 等
三个结构区域:鞭毛或纤毛,胞外被膜和细 细胞骨架系统: 胞质骨架、核骨架
胞质
具有核膜和由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
体等。
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即所谓的区隔化。区隔化使细胞内表面积增
加了数十倍,代谢能力增强。
细胞分化
毒导致的。流感每年在温带的秋冬季节大量流行,与病毒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导致了在危重患 者中有较高的死亡率。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 预防措施: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流感病毒。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4、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6、注射流感疫苗。 4 种 RNA 病毒:甲型肝炎(粪口途径传播)SARS 病毒(飞沫传染)艾滋病毒;流感病毒 第四讲:营养与健康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个人生物学因素 15%;医疗保健 8%;环境 17%;生活方式 60% 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 能。(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 健商:指一个人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保护健康的能力。 三类健康状态:健康、疾病、亚健康 亚健康:是第三状态,是一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 候群,又称慢性疲劳综合症、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只是脏器功能紊 乱的状态。 营养素: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 七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1-2%)(提供能量)脂类(10-15%)蛋白质(15-18%)水(5567%)矿物质(5-6%)维生素(微量)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功能:预防便秘、肠癌;防治糖尿病;降低血浆胆固醇;预防胆结石、胆囊炎;减 肥、避免肥胖;排毒养颜、养肝 脂类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中性脂肪主要是脂肪和油(又称甘油三脂),主要以储存脂肪的 形式存在于各种脂肪组织中,作为能量储备;而类脂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磷脂、糖脂、类固 醇和固醇等。它们有些是构成细胞膜系结构的材料,有些是体内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化合物 如固醇类激素。 脂肪的生理功能:供给热量;供给人体必须的脂肪酸;增加饱腹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维持体温,保护脏器;改善膳食的感官性状; 血脂:是血浆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磷脂、总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脂)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类及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营养要素。蛋白质是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也是生命的表现。人体内除水分外,蛋白质约占人体重量的一半。相当于占体重的 17~18%。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参与 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氧化供能 8 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 蛋白质不足:更新快的组织细胞,由于蛋白质供应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蛋白质不足,使肝 脏功能不能正常维持,其本身将受到损害。肌肉因蛋白质更新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结构,严 重引起肌肉萎缩。免疫抗体不能正常合成,致使免疫力下降,对一些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 胶原蛋白合成发生障碍,伤口不容易愈合。蛋白质营养不足,同时还会影响生殖机能。 维生素:是一类特殊的营养素。各种维生素之间除都是有机物外,没有共同的理化性质。把 它们归为一类是由于在生理作用上有其共同之处,它们在体内大多数都是参加各种酶系统的 工作而促进生理活动,或以其他形式调节生理活动。 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 5%;构成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在肌肉其他软组织也有许多无机 盐与有机物相结合而存在。此外,作为可溶性盐存在于体液、消化液和血液中。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参与机体组织的组成;维持体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水平衡;维持正常 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参与物质代谢;影响酶活性

生命科学导论讲座ppt课件

生命科学导论讲座ppt课件
1
病原生物学
在自然界生长着大量的微小生物,我们 叫它微生物大多数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在农 业、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微生物。
如人体肠道中存在的许多微生物种群, 它们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抵御有害菌群和 提供营养及有益物质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在我们人的生存环境周围能够感染人 的微生物只占所有微生物中的很小比例, 约 400 多种,但就是这不多的种类就曾经 让人们防不胜防.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来 没有停止过与微生物的斗争,这些看似藐 小的生物曾使人类发生许许多多的瘟疫, 夺去过千千万万人的生命,给人类造成巨 大的痛苦和灾难。
7
三. 人为因素如恐怖分子利用某些传染性强的致 病微生物作为生物武器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这提示全球人类又一次处在传染病的发生与流 行的威胁之中,而且是新旧两类传染病及人为 因素的双重威胁。 本讲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病原微生物 的结构特点,流行病学;其次了解一些人体免 疫的基本知识;最后着重介绍一些目前对我们 威胁较大,危害严重的几种传染病。
固有免疫(非获得 先天具有
性免疫)
无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获得 性免疫)
特异性 适应性 记忆性
22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 正常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 微生物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也 称天然免疫。
构成:免疫屏障、吞噬细胞、正常体 液和组织中抗微生物物质。
23
免疫屏障:防御异物进入机体或机体某一 部位的生理解剖结构,是发挥非特异性 免疫功能的重要方面。
3
天 花 病 毒
4
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
5
我们把这些由肉眼看不见的,生活在人体 内或人体外的特定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大量 繁殖所引起的一组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生命科学导论课件01

生命科学导论课件01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是 现 代 高 等 教 育 的 发 展 趋 势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4. 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你的参与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各门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使得生命科学在自然 科学中的地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1 世纪被誉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为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了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生命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向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 材料及许多工程科学甚至社会科学也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思路和新挑战, 还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简单回顾一下:进化论、显微镜、微生物和发酵理论、孟德尔的遗传定 律、摩尔根的染色体的基因定位、 青霉素的发现、 遗传物质 DNA 的证明,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DNA 的体外重组,PCR 技术的发明,克隆羊“多莉” 的诞生等等。生命科学的下一个(几个)名人是谁?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实际上,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还有很多,诸如:人口膨 胀、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平衡被破 坏和生物物种大量消亡等。
地球人口以爆炸的方式增长,由此引发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盲目的资 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另一重大挑战来自微观 世界。人与 HIV 等病毒的斗争从未停止,而人类似乎至今仍没有明显的优势。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引 发 公 众 对 世 界 及 人 类 未 来 的 遐 想 。
们 对 待 生 命 的 态 度 和 对 自 身 的 认 识 , 并 且
生 命 科 学 每 前 进 一 步 都 直 接 影 响 着 人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

进化的证据
• 化石 • 遗体化石 • 模铸化石
• 地层层序律
• 代、纪、世
• 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 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 新生代 :第三纪、第四纪(更新世 全新世)
• 古生代之前 • 寒武纪时期,大约是5.7年前 • 中生代时期,约2.3亿年前 • 新生代时期,为6700万年 • 新生代的末期
• 大进化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分界 • 原核生物界 单细胞生物 • 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 多细胞生物 • 植物界 • 动物界 • Potentilla aiscolor Bunge
• 原核生物界 • 细菌
• 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
• 植物界 • 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光合色素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学院 邢茗• 生命 Nhomakorabea起源 • 进化论 • 生物多样性
生命起源的学说
• 神创论
• 自然发生学说
• 生源论
• 天外胚种论
生命起源的条件
• 化学起源学说 • 两个阶段 • 四个步骤 • 第一个步骤:无机物到生物小分子
• 原始大气
• 原始海洋
• 第二步骤:形成原始生物大分子
• 森林生态系统
• 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 系统
•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 然生态系统
• 温带森林,亚热带森林,热带森林
•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 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 陆生种类组成。
• 湿地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湿地覆盖地 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 种提供了生存环境

第一讲 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 绪论)课件PPT

第一讲 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 绪论)课件PPT

2021/3/10
39
2、生命科学与农业发展
✓ 农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世界人口在增加,粮 食需求量增大,而耕地面积却在减少,因而必须依靠培育优 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单产。
✓ 过去几十年中,依靠杂 交育种,粮食短缺得到 了一定的缓解 ,21世纪 中,基因工程将在育种 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21/3/10
35
第四节 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提出问题和设想 3、进行实验
2021/3/10
36
实验科学应有科学的方法,大量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科学 的方法之上的。
(1) 观察
① 客观反映事物 ② 科学知识基础 ③ 不受原有知识束缚
(2)假说和实验
2021/3/10
37
(3)模型实验
2021/3/10
27
地球人口以爆炸的方式增长,由此引发的粮食短缺、环境 污染以及盲目的资 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期以来 一直困扰着人类。
另一重大挑战来自微观世界。人与 HIV 等病毒的斗争从未 停止,而人类似乎至今仍没有明显的优势。解决人类生存 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 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张惟杰主编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生命科学导论第22版公共选修课主编张惟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第一讲踏进生命科学的殿堂生命与生命科学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第一节什么是生命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第三节生命科学涵盖的主要内容第四节如何学习生命科学第五节21世纪的现代生命科学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11丰富多彩的生物第一节什么是生命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11生物都有复杂的结构22生命的特征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病毒除外第一讲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又有一些物质不断被分解在这种物质合成和分解中又伴随着能量的贮藏和释放这就是新陈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酶——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特殊的蛋白质。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所需要的催化条件比较温和, 只需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PH。
h
11
(三)核酸——生命活动的指导者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HA) 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2.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后缩合而成的。
(1)白糖就是一种双糖——蔗糖。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 合而成。
(2)麦芽糖和乳糖也是常见的双糖。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 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
3.多糖:由数百至数千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1)常见的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2)淀粉由许多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 粉。直链淀粉溶于热水,遇碘变为深蓝色;支链淀粉不溶于水,遇碘变 为紫红色。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最终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3)糖原是动物细胞中贮存的一种多糖,又称为动物淀粉。当动物体内
的血糖水平下降时,糖原可以迅速水解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中。糖原在
四、生命科学与现代社会生活
(一)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与人类的保健
(三)与生物工程产业
h
3
绪论
(四)与能源紧缺 (五)与维持生物圈的稳态 (六)与伦理道德 (七)生命科学素养的培养
h
4
第一篇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生物体的结构基础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二、碳元素对生命的意义 第二节 生物体内的化合物 一、生物体内的无机物 二、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的氨基酸 序列)、二级结构(一级结构中的肽链经过卷曲和折叠)、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绕,形成 了三维的空间形态)、四级结构(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 多肽链,这些多肽链相互作用便形成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4)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为 基础,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甚至 制造出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的一门现 代生物技术。
h
5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25种生物体所 必需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二、碳元素对生命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上碳元素的存在 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h
6
第二节 生物体内的化合物
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一、生物体内的无机物
(一)水
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2.以自由水和结合 水两种形态存在。3.水是有极性的,水分子的一端略 带负电,而另一端略带正电。4.极性可以使水分子间 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较弱的键——氢键。5.氢键的存 在还能减缓水温的变化。
生命科学导论
刘真 主编
该课程目标是认识生命世界的现象、本
质、发展规律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领悟生命科学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树 立人与生态环境及生物圈的正确关系。
h
1
绪论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化学成分的统一性
(二)严整有序的结构和功能
(三)新陈代谢
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淀粉,遇碘变为红褐色。
(4)纤维素是由许多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不分支长链。消化分 解纤维素需要纤维素酶的参与。草食动物的肠道中存在能够分泌纤维素
酶的微生物,所以草食动物可以消化、利用纤维素。人的消化道中不存 在这类微生物,所以人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素。
h
9
(二)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二)无机盐
1.无机盐主要存在于细胞中,但含量很少,大多数以 离子形式存在。2.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1)维 持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2)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 平衡。(3)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h
7
二、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一)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尤其是植物体。
(四)应激性和适应性
(五)调节和稳态
(六)生长、发育和生殖
(七)遗传
(一)观察;(二)实验——假说;(三)模型实验
三、生命科学的形成、发展与展望
(一)准备与奠基时期;(二)形成与发展;
(三)现代生命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四)生命科学的展望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占细胞干重的50%左 右。生物体的每一项生命活动都有蛋白质的参与。蛋 白质的种类很多,可分为结构蛋白、收缩蛋白、贮藏 蛋白、防御蛋白、转运蛋白和信号蛋白等。
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组成元素C、H、O、N、 S、P等,属于生物大分子。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组成蛋白 质的氨基酸有20种。每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羧 基和一个氨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8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亮 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赖氨酸。
氨基酸进一步分解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
h
10
(2)肽和肽链:细胞内的氨基酸也是通过脱水缩合而连接 起来的。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 中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称为肽键,形成的化 合物称为二肽。不同数目的氨基酸以肽键顺序相连,就形 成了多肽。
糖类由C、H、O3种元素组成。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所释放 的能量,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糖类还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脂肪等的基本原料。
生物体内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1.单糖:是不能水解成更小糖类分子的物质。
(1)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2)核糖、
脱氧核糖和木糖等是重要的戊糖,即五碳糖。核糖和脱氧
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木糖是树胶、半纤维素等的组成
成分。(3)己糖即六碳糖。葡萄糖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六
碳糖。血糖就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果糖主要存在于
果实和蜂蜜中,是甜度最高的一种糖。半乳糖是乳糖的分
解产物,吸收后在人体内可转h 化为葡萄糖。
8
二、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