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故事及感悟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d73233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0.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前有一个叫做李明的书生,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博览群书,但却对自己的成就很是满意,自诩为学问精深,甚至有些高傲自大。
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名叫王婆的老妪,年过七旬,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能歌善舞,精通诗词,更能操纵阴阳五行之术。
李明对此不以为然,觉得一个年迈的妇人怎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知识和技能呢?于是决定去考验一下王婆的真实水平。
他找了一个借口去拜访了王婆,见到她时,发现她是一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带着笑容,虽然年老了,但精神矍铄,显然不是一个普通人。
李明假意客气地问道:“王婆大人,请问您所谓的博学多才是何等水平?是否能够让我见识一下呢?”王婆听后微笑道:“年轻人,学问无处不在,只要你肯留心,处处都能学到东西。
比如你看,我这个破房子、这条小溪、那些树木花草,每一样都蕴含着学问。
”李明听了不屑地笑了笑,觉得王婆在敷衍自己,于是故意提出了一个挑战:“那好吧,既然你说处处都能学到东西,你就来解释一下这个破房子、这条小溪、以及这些花草树木都教会了你什么吧!”王婆点了点头,脸上依然带着微笑。
接着,她开始解释道:“这个破房子,教会了我坚韧不拔的品质。
虽然它年久失修,却始终屹立不倒,支撑着周围的一切,让人佩服不已。
这条小溪教会了我融通于众的胸怀。
它能够毫无怨言地滋润万物,不管是大树、小草,还是杂草野花,都能够得到它的滋养。
这些花草树木,教会了我永远保持谦逊的态度。
无论是在春天盛开的鲜花,还是在秋天凋零的落叶,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应对。
”听罢,李明反而有些诧异,没有想到王婆竟然能够用这样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见解。
王婆见状,便劝说李明说:“年轻人,学问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悟性和感悟。
虽然你博览群书,但却未曾留心周遭的一切,学问是无处不在的。
而这些蕴含的道理,是需要你用心体会的。
每一样事物,都能够教会你一些有关生活的道理,只要你肯留心,世间万物都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李明闻言,心中感动,恍然大悟。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举例说明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d99c8f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c.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举例说明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可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你说,我们每天走在路上,眼前的世界其实都是我们的课堂。
就拿我上次去超市的事儿来说吧。
那天阳光明媚,我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琢磨着晚饭吃什么。
忽然,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水果区,手里拿着一个苹果,满脸好奇地看着。
她的眼神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那一刻,我意识到,生活中那些简单的事情,常常能教会我们最珍贵的道理。
再说说我的邻居老张。
他是个爱养花的退休老头,每次见面他都像个小学生似的,乐呵呵地跟我分享他的种植经验。
他会告诉我,养花得有耐心,浇水不能太急,要细水长流,心态放平。
他那种对生活的热爱,真是让我倍感温暖。
我觉得,老张不仅是在教我如何养花,更是在教我如何面对生活。
你看,这种小小的交流,竟然能让人领悟到很多。
生活就是这样,细节决定成败,处处皆学问。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爬山。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结果在一个陡坡上,我的鞋带竟然松了,差点摔个四脚朝天。
朋友在旁边笑得前仰后合,我也没忍住,反而跟着笑。
后来,我们停下来休息,坐在山顶,俯瞰整个山谷,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其实生活就像爬山,有时候你得停下来,喘口气,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
那一刻的宁静和美丽,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人们总说,旅途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再说说我的一位老师。
她总是喜欢用生动的例子来讲课。
有一次,她讲到历史,竟然用现代的流行语来解释。
她说,古代的王侯将相就像是今天的明星,名声在外,风光无限。
但是在背后,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听得我忍不住想笑,老师用这种方式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原来那些古老的故事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学习并不一定要死记硬背,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
生活中的点滴,其实都是我们学习的契机。
就拿我最近看到的一本书吧,书里提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生活的缩影。
每次读到精彩的段落,我总会想,哎,这不就是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吗?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身边即是学问”,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老师。
作文:处处留心皆学问
![作文: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ff32d4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6.png)
作文:处处留心皆学问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一句非常经典至理名言。
学习从不止步,无论处在何种情境中,都可以收获到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要勇于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有次,我去野外走走,看到一片小河,我走近一看,发现小河里有很多鱼类,它们竞相抢食,一览无余,熙熙攘攘,一番精彩纷呈。
这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意识到,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不同的种群之间也有着博弈的动态和精彩的景象,这都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此外,处处留心皆学问还可以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学会细心观察环境,把握机会,不掉以轻心,甚至是一些资讯的收集和整理等等,这都是很有用的。
综上所述,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一句寓意深刻的名言,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都要紧记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到新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精选处处留心皆学问初中作文
![精选处处留心皆学问初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ce555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b.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初中作文前几天,我读了一则故事。
其内容是,古希腊的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徳,他在一次洗澡时发现了水的浮力原理。
据此,他解开了金冠的秘密。
原理是:拿两只大小都相等的罐子,把金冠和一个与它同样重的金块,分别放入装满水的罐子里。
水从罐子溢出时,用两个盘子接着,再把两盘水称一下。
若放金冠的罐子溢出的水多,说明金冠不是纯金的。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存在和运行的规律。
这些规律有许多我们并不知道。
要认识世界,掌握规律,学到知识,就要去留心观察。
如果不留心,知识永远不会自动跑到我们的头脑中来。
有一次,我家的窗户上结了冰。
爸爸问我是怎么回事。
我随口说道:“不就是热胀冷缩嘛!”爸爸告诉我要注意观察。
经过一次次的观察思考,我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暧空气遇到冷玻璃形成了水珠,晚上气温下降就结了冰。
我们许多人都洗过澡,为什么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就知道怎么解开金冠的迷呢?阿基米德并不比我们多长一个脑袋,也不多长一只胳膊。
他发现水的浮力,是因为他留心观察,才得出结论。
如果不留心,他洗一万次澡也不会知道什么是水的浮力。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我们没有留心观察,不也掌握了,你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不全对。
”其实,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前人留心观察的结果。
就说我们学的地球引力吧,它就是牛顿留心观察发现的。
有一次,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书,一只苹果掉在了他的头上,他想为什么苹果不往上掉呢?他留心了这个问题,才知道了地球的引力。
没有一项发明是睡觉睡出来的。
我想:一个人只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试验,不怕失败,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1。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cea8a2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3.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学者,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他阅读了很多书籍,听取了许多老师的教导,成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学者。
有一天,他决定离开学院去旅行,他希望到各个地方去寻找新的知识和经验。
他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到处留心,处处学习。
第一站,他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他看到村庄里的人们都很勤劳,他们努力耕种土地,养活自己和家族。
他看到他们用木头搭建房屋,用麦秸编织篮子,他对他们的技能感到惊讶。
他跟村民们学习如何耕种作物和如何搭建房屋。
第二站,他来到了一个寺庙。
他看到僧侣们专心地修行和默念经文,他们生活简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他对他们的精神境界感到钦佩。
他跟僧侣们学习如何冥想和如何修行。
第三站,他来到了一家铁匠铺。
他看到铁匠们运用火焰和锤子将铁块打造成各种形状。
他们的技术和技能令人惊叹。
他跟铁匠们学习如何加工金属和如何打造工具。
第四站,他来到了一所学校。
他看到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他对他们的求知欲望感到钦佩。
他跟学生们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学者回到了学院。
他汇报了他的旅行经历,并分享了他在每个地方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他说:“我发现,无论是农民、僧侣、铁匠还是学生,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学问和技能。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学习和进步。
我们应该处处留心,处处学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和知识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田野中、庙宇里、工坊里还是学校里,都有可以学习的东西。
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
只要我们愿意留心,每个地方都能成为我们的学堂,成为我们学习的源泉。
我们要像学者一样,处处留心,处处学习。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5f4a81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8.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古至今,哲理故事一直是人们传颂的经典,这些故事通常都是以寓言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动物或其他演绎方式,向人们传达一些深刻的哲学和道德思想。
在这些故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道理,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几个。
一、世态炎凉有一个年轻人,他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他刚到城市的时候,还很乐观,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在这里立足。
可是,他很快就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打击和困难,许多人不愿意帮助他,他感到很迷茫和无助。
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要放弃。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对他说:“年轻人,你不能放弃。
这个世界很炎凉,所以你必须努力,才能够生存下去。
但是,你也要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坏,还是有一些好人的。
只要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一定会有人愿意帮助你。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又鼓起勇气去面对那些挑战和困难。
他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在这个城市里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也遇到了许多好心人,为他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世界很炎凉,但只要我们踏实努力,对自己的人生有信仰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二、遵循内心有一个年轻人,他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音乐家。
他从小学习钢琴,并在音乐比赛中获得了许多奖项。
他非常聪明,也很努力,每天都在练习钢琴,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家。
然而,当他进入大学后,他遇到了一个困惑:他并不是真正感兴趣的钢琴,而是喜欢吉他。
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不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出哪个选择。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师,老师告诉他:“年轻人,你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年轻人听了老师的话,决定放弃钢琴,开始学习吉他。
虽然他的决定受到了他的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但他坚持了下来,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吉他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遵循内心,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c558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e.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这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考试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它告诉了我“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
一天,老师在讲台上问同学:“你们谁会背这句名言?”我听到后立刻举起手来说:“老师,我会!我早就知道这句名言了!”这时候,全班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顿时我觉得自己仿佛被众人注视着,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然而,当我回答完之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看到我难为情的样子便叫我上去,让我谈谈这句名言。
我们不必每天都去读书、写作业、背英语。
如果把其中的一些琐事也用来留心的话,那么你将发现,其实生活真的很美好!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和知识都是需要我们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其规律。
我对这句名言理解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观察,只要肯留心,处处都是学问,生活中每件小事也可以是文章。
通过我的亲身经历,这句名言可以说给我的感触颇深,我认为我们大家应该对这句话加深体会。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指一个人做事情要细心,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宽容他人。
因为人情世故往往都隐藏于细节之中,要想与别人友好相处,就要关心他人,适应社会。
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在不断积累知识和增长见闻,有时间的话可以出去旅游,这样既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陶冶性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含义吧。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单是一句座右铭,更是我们生活的宝典,告诉我们要想在生活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就必须从细微之处着手,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
比如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只顾低头做自己的事,等到老师走下来了,才急忙站起来,结果因为慌乱而出错,得不偿失;有的同学只顾埋头读书,却不留心周围的一切,甚至旁边同学的谈话都听不见,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不合群……总之,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作文范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81a96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c.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作文处处留心皆学问作文范文篇一: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我们生活中,只需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取知识。
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你知道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吗?是因为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解决了飞机不能夜行的问题。
因此呀!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想,猪笼草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夏天的时候,蚊虫的叮咬使我们难受极了,而猪笼草可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任何虫子见了它都会慌忙逃走,也许猪笼草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猪笼草能够“吃虫”,是因为他有一个捕虫囊,里面的粘液能够吸引虫子。
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够发明一个捕虫机器人,在她身上装一个形似补充囊的器官,机器人不就能随心所欲的抓对我们人类有害的虫子了吗?就像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尽管蚊子在我们耳边嗡嗡直叫,但没过一会儿,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因为捕虫机器人的粘液吸引住了蚊子,使蚊子不由自主地飞进了机器人的体内,我们的耳边再也不会响起蚊子的嗡嗡声了,因为机器人能够“定位”,就算蚊子不会自投罗网,机器人也能静悄悄的把他抓住,随后把它消化,净化成新鲜的空气,供我们呼吸……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就是我们处处留心得到的。
篇二: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家养了一只小乌龟,它只有手掌那样大小,穿着坚硬的绿色的铠甲,皮肤十分粗糙,上面全是绿色的鳞片,它的头的两侧各有一块橙色的斑点,两个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四周有没有危险,它坚硬的壳凉凉的,用手一摸,它就会缩到壳里。
人们都说乌龟是冷血动物,冬天是要冬眠的,可是我们家的乌龟冬天不但不冬眠还生龙活虎的在盆里爬来爬去,看上去非常兴奋,而且它好像无时无刻不想着从盆里爬出来,闯闯外面的世界玩一玩,有一次我以为在冬天它是不会吃食的,我就拿一块肉逗它玩,没想到他一下子伸出头来,把肉抢走了把我吓了一大跳,这些情况和书上所说的情况截然不同,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打开了我的好帮手电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原来乌龟是变温动物,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乌龟就要冬眠了。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738472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6.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叫做王宝。
王宝自小聪明伶俐,喜欢读书,渴望知识。
他时常进城去书店里借书,学习各种知识。
王宝许多朋友都羡慕他的学问,觉得他是个学问渊博的人。
有一天,王宝听说城里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名叫李德华。
他以学问广博、聪明才智著称,有很多人都去请教他问题。
王宝对他非常敬仰,决定亲自去拜访他。
王宝进城后,很快就找到了李德华的住处。
他敲了敲门,一个中年人打开了门。
他看到王宝年轻有为,就问他:“你找李先生有什么事吗?”王宝谦虚地说:“我是王宝,请问李先生在吗?我想请教他一些问题。
”中年人微笑着说:“很抱歉,李先生今天不在家,他去参加一场学术会议了。
你可以等他回来,也可以留下你的问题,我可以传达给他。
”王宝有些失望地说:“那好吧,我可以留下我的问题吗?”中年人拿过他手中的纸笔,准备记下王宝的问题。
王宝想了一下,说:“我想问李先生,学问的门径是什么?”中年人点了点头,认真地记下了王宝的问题。
王宝便离开了李家,回到了自己的村庄。
几个月后,李德华终于回到了家。
他在家门口看到了一封公文,上面写着:“王宝留下的问题,请您回答。
”李德华进屋后,拿起公文读了起来。
他读完后,沉思片刻,然后写下了一封回信。
他让中年人把回信带给王宝。
过了一段时间,中年人带着李德华的回信找到了王宝。
王宝很高兴地接过回信,急切地打开来看。
信中写道:“学问的门径,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上,更在于生活的点滴。
只要你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你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王宝读完信后,感到茅塞顿开。
他明白了李德华的意思,他意识到学问并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决心从现在开始,把学问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那以后,王宝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
他学会了从花草树木中获得启示,从一滴水中获得智慧。
他常常观察村庄里的变化,关注生活中的琐事,总结自己的经验。
他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思考,自己寻找答案。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3b0d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0.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
出自:四大名著《红楼梦》第五回,分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对联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
而《红楼梦》所表达的是反封建的思想,也就是反封建正统的思想,因而脂砚斋把它评为“此联极俗”。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 1 —。
[励志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故事及感悟
![[励志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故事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2fcbf1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c.png)
[励志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故事及感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故事及感悟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
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
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
万历皇帝从全国各地培养了著名的书法家,希望恢复山俗的原貌。
听到这个消息,来自世界各地的名人纷纷挥手致意,但仍然没有一句话能表达世界第一关的原味。
皇帝随后宣布,只要他能赢得选举,他就能得到最大的回报。
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的获胜者是山海关附近一家客栈的服务员。
它真的打破了每个人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
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
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
有人好奇地问他:他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的秘密。
有人问他之后,他很长时间都没有回答。
然后他不情愿地回答:事实上,我想不出任何秘密。
我在这里当服务员才30多年。
每当我在清理桌子时,我都会看着标志牌上的“一”字并挥动它。
原来这位店小二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
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感知]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留心,只有处处留心,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渐渐地提高悟性。
反复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把一项本领练到这种境界,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处处留心皆学问读后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6a204a2e45c3b3566ec8bb3.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读后感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知识. -题记在奔腾的人生之河中,我们永远是学生,我们的老师是自然,是社会,是他人,是我们身边的一切.作为学生,我们不能让”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遮蔽了自己探求知识的眼睛,麻痹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一直.因此,生活的路程上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每个人自己脚下的风景.正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说,也正如在平凡的每一个瞬间中,总会有我们的老师出现,他们不随四季的变化而变更,也不随太阳的起落而波动.没一株花草,没一片白云都传授我自然的奥秘;没一个动物,没一丝空气都字教导我们身村的意义.其实我们身边的'知识有很多,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寻找,你就会发现,生命的音符,色彩都存在着他无穷的知识,知识我们不去探索罢了.“纸上得来终觉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课本上的内容只能解释我们生活中一少许的问题,而更大的发现,更多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开阔的。
那张挂在教室很久的人体解剖图却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也许同学们可能没有想到,知识就在他们身边,只要留心注意一下,他们可能就会获得意外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单单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还有心灵上的丰富,满足.所以,正如那位老师所说:”学习,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知识.”朋友们,就让我们张开梦想的翅膀,去穿越知识王国吧!朋友们,就让我们用不平凡的眼睛去探索奥秘吧!我相信,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知识的存在.我们要永远记住:学习不仅仅是接受课本上的知识,更是总结生活中的经验,用心去观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口去述说.我们要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第二篇知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知识也来源于生活。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似乎是流传千古的名言,但它确凿是一种从生活中获得知识与发现的最好途径。
是啊,生活中怎么会有知识呢?但是,只要你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你也会受益匪浅的。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地球引力,正是因为他对生活处处留心,观察仔细。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理解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d014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6.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理解嘿,咱来说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哈。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啊,在生活中,只要咱多留意,到处都能学到东西。
我给你讲个我的事儿吧。
有一回,我去菜市场买菜。
平时我都是随便逛逛,买完就走。
但那次,我就多留了个心眼。
我看到一个卖鱼的摊位,那老板正在杀鱼。
嘿,我就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
我发现老板杀鱼的手法可熟练了,几下子就把鱼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就想啊,这也是一门学问呢。
以后我要是自己杀鱼,也能学学这手法。
还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
看到一群小孩在那儿玩泥巴。
我本来想赶紧走过去,觉得挺脏的。
但我又一想,为啥小孩们玩得这么开心呢?我就停下来看了一会儿。
原来啊,他们在用泥巴做各种形状,有小房子、小动物啥的。
我突然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力啊。
咱大人有时候就是太死板了,都忘了怎么发挥想象力了。
再比如说,我有个朋友特别会打扮。
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穿得特别时尚。
我就留心观察她的穿着搭配。
慢慢的,我也学到了一些穿搭技巧。
现在我出门,也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了。
其实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只要咱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平时忽略的东西。
比如路边的一朵小花,天上的一朵云,都可能给咱带来灵感。
所以说啊,“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咱不能总是忙忙碌碌地过日子,得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周围的世界。
说不定就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呢。
嘿嘿,以后咱都多留点心,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b41a2c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前,有一位叫做张三的年轻人,他非常聪明,但也非常自负。
他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行走世间无人能比。
于是,他不屑于向别人请教,也不愿意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他觉得所有的知识都已经在自己的脑海中了。
命运给了他一个教训。
有一天,他碰到了一个老者,这位老者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他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
张三傲慢地对他说:“老先生,请问你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吗?我已经知道了世间的一切。
”老者笑了笑,说道:“年轻人,你对世间之事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你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张三不以为然,他觉得老者说的都是废话。
老者却并没有因此而发火,而是接着说:“你看,这片田地里的植物长势良好,这是因为农夫在播种的时候,精心选择了好种子,仔细施肥,及时浇水。
这一切都是农夫在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所致。
”张三听了之后,心中生出一丝好奇,他问:“老先生,您说的这些经验,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到一些智慧和知识呢?”老者点了点头,说:“正是如此。
世间万物都有其道理,只要你留心观察,虚心学习,就能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而且,这些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深刻。
”张三终于明白了老者的意思,他心中的傲慢和自负慢慢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心学习和留心观察。
他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向身边的人请教,留心观察,认真学习。
他发现,原来每一件事情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只要留心观察,虚心学习,就能不断积累智慧和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三的学识渐渐丰富起来。
他开始明白许多以前所不理解的事情,他的眼界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待人接物也变得更加谦和和睦。
他明白了,原来虚心学习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也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
有一天,张三又见到了老者,这一次,他已经完全不同以往了。
他敬重地向老者问好:“老先生,谢谢你的指点,我终于明白了虚心学习的重要性,我已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学习,收获颇丰。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8f3095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3.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前,有个名叫阿修罗的学子,他对学问特别热爱,总是勤听师长讲解,每天拼命读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
有一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以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考中了进士。
阿修罗在官场上做了几年后,升迁为一位省级官员。
他虽然职位高之余,却也依然坚持着自己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
有一天,他外出巡视时遇到了一位农夫,那个农夫的青年儿子因为家穷而肉体发育缓慢,在学校里成绩不好,不被老师认可,每日都与家人忧心忡忡。
阿修罗听到了这个农夫的故事,感到十分痛心,便设法协助农夫的儿子。
他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并且还为那个男孩提供了军事理论、历史知识及其他各种有用的资料。
几年过去,这个男孩的成绩却一直提升得十分缓慢。
阿修罗很烦恼,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帮到这个男孩,于是他决定趁晚上去看看这个男孩的学习情况。
这一晚,阿修罗悄悄挤进了男孩的房间,发现他正在默默地读书,并通过用手指触摸着书页,试图通过触感来学习。
阿修罗受到了惊讶,摇了摇头商量了一下,然后轻轻靠近那个男孩,告诉他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并简要地解释了他们的确切原理。
这个男孩很感动,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改变了自己的学习习惯。
几年后,他成功地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员,展现出了强大的才能和很好的学习技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教授学生的知识,不仅需要传授给他们正确的内容,也包括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
像这个男孩一样,在他之前,没有人向他正确指出学习上的技巧和精神。
而在阿修罗的帮助下,他改变了自己的习惯,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要想成功,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寻真理。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e8b46c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3.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年轻的农夫,他非常勤劳,总是对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有一天,他在田地里劳作时,突然发现了一个看起来非常独特的草丛。
他停下手中的活计,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草丛中有一个小小的洞口,里面似乎有一些东西。
他非常好奇,决定探索一下。
他小心翼翼地伸手进去,摸到了硬硬的东西。
他把它拿出来,发现是一块磨石。
虽然表面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但他觉得此石非常珍贵。
他小心地收藏起来,继续他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农夫遇到了一个困难。
他的耕地遭到了一些盗贼的破坏,农作物几乎全被毁了。
他感到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了那块磨石。
他把它从收藏的地方拿出来,想着它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磨石的形状和纹理,突然灵光一闪,他意识到磨石的形状非常适合制作一把锐利的利刃。
他拿着磨石去找一位锻造师,请求他帮忙将磨石加工成一把锋利的利刃。
锻造师经过一番努力后,成功地将磨石加工成了一把精美的弯刀。
农夫感到非常满意。
凭借着这把弯刀,农夫很快便解决了自己的困扰。
他用弯刀保护着自己的农作物免受盗贼的侵害。
他的庄稼逐渐恢复了生机,收成也比以往更加丰盛。
从那以后,这个农夫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留心,每当他遇到一个看似平凡的事物,他总是仔细观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他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蕴含着无穷的学问。
在他的努力中,他发现了很多其他人忽略的事物。
他从野草中学到如何识别有用的植物,从河流中学到如何寻找淡水,从鸟类的行动中学到如何预测天气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农夫成为了村庄里最有智慧的人。
他的学问成为了村民们学习的典范。
村民们也开始从周围的一切事物中发现学问,他们变得更加警觉和专注。
这个小村庄因为每个人都开始留心周围一切事物而变得更加繁荣。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用心观察、思考和探索,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正如这个故事所表达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https://img.taocdn.com/s3/m/3c322a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2.png)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子,他非常喜欢上学。
每天,他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背上书包,准时走进了学校。
小明在学校里不仅学习努力还特别喜欢提出一些问题。
他认为学校就是自己知识的摇篮,每一节课都是自己知识的源泉。
他想要学问就要趁早多喝几口这个摇篮里的水。
有一次,小明的班主任给同学们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哲理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聪明的国王宝座之上坐了一个愚蠢的摔跤手,这让国王十分苦恼。
他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替代这个摔跤手,不得已,国王只能将他们一同留在宫殿里。
不过,这位聪明的国王并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不过,在不同的领域,每个人的优点和才能表现出来的方式也不同而已。
于是,国王决定对这个摔跤手有一个全新的评价。
国王给他布置了许多难题,让他去解答。
可是,这个摔跤手一无所知,只会摔跤,根本不明白这些问题是什么意思。
他对国王说:“陛下,我只会摔跤,不懂这些问题的答案。
”国王微笑着说:“不要紧,我并不要求你回答这些问题。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认真听我说,并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
”摔跤手聆听了国王的话,虽然不是很懂,却依然认真思考着。
国王见状,又给他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可这个摔跤手还是一脸茫然,最终也没有给出什么答案。
在面对问题的困惑中,摔跤手开始烦躁不堪,他想找个人向国王说这些问题太难了,自己根本答不出来。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聪明的老人。
老人听完摔跤手的抱怨之后,对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是你现在还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而已。
”摔跤手听了老人的话,开始思考:“我是个摔跤手,我最擅长的就是摔跤。
国王给我的问题都和摔跤完全无关,所以我答不出来。
”聪明的摔跤手开始鼓励自己,他告诉自己只要想办法把问题和摔跤联系起来,就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于是,他开始运用自己摔跤时的技巧解决问题。
渐渐地,摔跤手发现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与日俱增。
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摔跤的规律和策略,将这些思考应用到国王给的问题上。
处处留心皆学问经典励志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经典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d2d905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e.png)
处处留心皆学问经典励志故事我知道自己在高中时化学和数学都学得很差:我感觉这两门课都很枯燥和复杂。
但是英语也没能考个好些的分数,就让我很是失望,因为我喜欢这门课。
我本想把英语学得出*一些,结果还是失败了,这让父亲更加肯定地认为,我的真正才干也许只有在当了裁缝时才会显露出来。
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也是最应该继承父亲在新泽西州大洋城的裁缝店的人——那是我父亲的祖辈们从拿破仑时代的意大利传下来的宝贵手艺。
我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给学校当记者,而且在高中三年级时的成绩又下降了,父亲就越发坚持让我把时间花在他的工作间里。
他让我学裁剪和怎样缝裤腿、开钮扣孔。
他说,当裁缝至少是一个让我可以活命的“铁饭碗”,并且重复着我说过的一个愿望:“你不想高中毕业后到巴黎住吗?”其实我知道,即使到了巴黎,也不过是在我大伯的公寓中的一间客厅里住。
大伯在年时离开了意大利,在巴黎开着一间红火的裁缝店,很多名人都是他的顾客,我可以到那里当学徒。
但是,我看着父亲干活,觉得当裁缝是件无聊、费时而又要求很高的事,父亲一针一线地缝着每一件衣服,在缝一件丝绸或毛料衣服时,他要用手指感觉出针的走向。
如果他觉得衣服做得不够完美,还要把它拆了重新做。
我从没想过要当一名裁缝,但每当父亲提到巴黎的时候,我还是恭敬地听着。
在有一次我认真地写了一篇关于《纽约时报》的发行人和元老级人物阿多夫·奥克斯的论文后,父亲更是不厌其烦地念叨着我的英语成绩——我那篇论文后来只得了个B——。
B——不是老师给过我的最低的分数,我得的多数是C,有时甚至是D。
有一次在一篇关于《哈姆雷特》的作文中拼错了莎士比亚的名字后,我甚至得了个F。
那位女老师批评我的作文写得太“??隆倍?摇肮胀淠ń恰保?惺焙蛩?够嵊煤炷倚聪缕烙铮骸坝锓ǎ∮锓ǎ∮锓ǎ?/p>美国没有哪位裁缝会比我父亲更加推崇奥克斯的了。
年移民至美国后,父亲每天都会阅读《纽约时报》,通过借助词典,读报扩大了他的词汇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故事及感悟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
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
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
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回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
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
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
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
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
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
有人好奇的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的秘诀。
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
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
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感悟】
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留心,只有处处留心,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渐渐地提高悟性。
反复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把一项本领练到这种境界,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