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71张PPT).ppt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71张PPT).ppt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描写了老大臣的内心活动及惊讶与恐慌的神情,展 现了老大臣的虚伪嘴脸。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儿,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 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 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神态描写:写出了老大臣竭力想看见布料的可悲又可笑的样子。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 反语:“最高贵的”其实是虚伪的、互相欺骗的、愚蠢的,作者 故意这样说,是为了増强讽刺意味。 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 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 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这些色彩 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 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
“注意地听着”和“这样做了”进一步掲示了老大臣的虚伪,老大臣的行 为对骗子的行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 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连一根线也没有放到织布机上去。 不过他们还是照常继续在空机架上工作。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 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 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 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
“仔细地看着”揭示了皇帝的装腔作势、自欺欺人,权具讽刺意 味。
两个骗子又一次要钱要物,“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一个“全”字 表现了骗子的极度贪婪。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课件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课件
故事寓意
通过讲述一个皇帝被愚弄穿上一件不 存在的衣服,揭示了人们往往因为盲 从和虚荣而失去对真相的判断力。
故事背景设定
时间
故事设定在一个遥远的古代王国。
地点
主要发生在一个大都市和皇宫内。
社会背景
描述了一个社会风气浮夸、虚伪横 行的时代。
人物角色介绍
皇帝
故事中的主角,一个极 度虚荣的统治者,被两
个骗子愚弄。
力不被滥用。
03
独立思考与判断
作为公民,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因为对方拥有权力而盲
目追随。同时,我们也要敢于监督和质疑权力,确保其正确行使。
05 现实生活中的“皇帝的新 装”现象
社会现象举例
虚假广告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可能会夸大其词或发布虚假广告,导致消 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培养诚实品质
01
故事教育孩子要敢于说出真相,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说谎。
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02
故事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培养勇气和自信
03
故事中的孩子敢于指出皇帝的错误,教育孩子要勇敢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
对成人的启示
反思社会现象
故事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因为害怕被视为与众不同 而不敢说出真相。
骗子
两个自称织工的人,他 们欺骗皇帝说他们能织
出最美丽的布料。
大臣
皇宫中的官员,他们为 了迎合皇帝的虚荣心而
撒谎。
小男孩
故事中的转折点,他勇 敢地说出了真相,戳破 了皇帝和臣子的谎言。
02 故事情节
皇帝的新装制作
01
02
03
皇帝对衣服的痴迷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件
童话的表现手法
(3)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写得和人一样,使它们也具备人的基本特征。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一样。拟人是童话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但它并不脱离事物自身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一点使童话故事具有亦真亦假,有虚有实的特点。
cái
chǔn
仅反复称赞,并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骗子的话“照样背出来”。这些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了他当时那种惶恐的心态。 总起来看,写老大臣比后面那位“诚实 的”官员写得详细,因为他是第一个来“看”布的人,关系着这场骗局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对这两位大臣的描述是为了揭露皇帝,他们处于 陪衬、烘托的地位。大臣的以讹传讹,实质上给皇上更增添了一层虚荣心:大臣们尚且能看见,我怎能视而不见?可见,皇帝不但上了骗子的当,而且还受了大臣们的骗,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正是那个社会的恶习。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这篇童话围绕“新装”这一线索,以时间为序,按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叙述了一个互相欺诈,最后被揭穿真想的滑稽故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每个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能体现本文结构的动词。
( )新装 →( )新装 →( )新装 →( )新装 →( )新装
【答案】有一个皇帝特别爱穿新衣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神奇的衣服能看出谁聪明谁愚蠢。皇帝赏了他们很多金银财宝让他们织新衣服。于是两个骗子就空着手装模作样地织起来。直到游行那天皇帝挺着大肚子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神气地在街上走着。每一个人都称赞他,没有人敢说他光着身子。只有个小孩子说了实话:“皇帝没有穿衣服!”但是皇帝还是红着脸把大典举行完毕。
3.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心口不一 虚伪自私 自欺欺人 阿谀奉承 道貌岸然
(24段)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 骗 子
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 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 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两把大剪 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 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
了!" 极致狡猾 手段高明 配合默契
(33段)“ 乖 乖 ! 皇 帝 的 新 装 真 漂 亮 ! ” (35段)“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 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 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36段)“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 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37段)“ 他 实 在 没 有 穿 什 么 衣 服 啊 ! ”
(12段)“ 哎 呀 , 美 极 了 ! 真 是 美 妙 极 了 ! ” , 老 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 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 布非常满意。”
老大臣
(17段) 心想:“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 诚实官员
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欲,挥霍无度。本文正是揭露 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 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所有人物夸张荒诞的行为都变 得异常地合理!!!
思考:在文章的末尾,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
出真相?
皇帝的新装
这个男孩叫小帅,痴迷于新衣穿搭,每天都要在镜子 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无心学业,谁劝都不听!
这天睡梦中小帅的突然惊醒,他发现自己此时正光着 身子在人头攒动的街道中央游行!周遭不断传来笑声,他 突然意识到,自己此时正是童话中那个爱新装的皇帝!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体悟人生
现在的你们,在童话里看见故事 将来的我们,会在童话里看见人生
作家介绍
为追求艺术,14岁时只身 去 往 首都哥本哈根。 17岁发表诗剧《阿尔芙索尔》,崭露才华 , 被 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 辛欧学校免费就读。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 创作日趋成熟。1835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 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 表作。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 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心理描写,“似乎”“必须”两个词揭 示了皇帝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10段)“我的老天爷!” 运用了心理描写,两个“决不 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 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私, 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 与前文的“诚实”“称职”形成 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 鲜明的对照,加强了讽刺效果。 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 职的吗?——不成,我 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 布料。”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12段)“哎呀,美极 了!真是美妙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 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 美的色彩!是的,我将 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 料非常满意。”
这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反复强调“美 极了”,把老大臣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 漓尽致。这是老大臣生怕别人认为他愚 蠢和不称职而说的假话,体现了他的虚 伪和自欺欺人,也表现了他当时的惶恐。
文章为什么要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 可否只写其中一次?
不可以。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六单元 22 皇帝的新装 课件(共31张ppt).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六单元 22 皇帝的新装 课件(共31张ppt).ppt

作业布置
进行创作从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1.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你会怎样做?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真话的 话题。 2.从“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开始,发挥想象,改写 这则童话的结尾。 3.那个说真话的小孩,二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续写这则童 话。
总结童话特点
主题深刻
批判现实
课堂总结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 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语言通 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同时,它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对儿童乃至 成人进行思想教育。
课堂总结
评论家张秋生在《常读常新的安徒生》中说 过,每一次读安徒生的作品都有新的收获:5 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15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 25岁的青年品味安徒生,35岁的成年人理解安 徒生,45、 55岁的人思考和回味安徒生,这 大概就是安徒生永恒的魅力。
活动 任务
设计直播环节,梳理故事情节 解说直播画面,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
开启直播访谈,感悟童话主旨
01
设计直播环节,梳理故事情节
设计直播环节,梳理故事情节
快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的故事情节,设计直播环节。
阅读小贴士 1.阅读的时候,目的要明确,如以梳理情节 为阅读目的。 2.不点读,不回读,不在细节处停留。 3.在每一个段落结束时,稍作停顿,想一想 段落的主要内容或前后段落的联系。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他说:“哎呀,美极了!真是 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 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
解说直播画面,分析人物形象
直播画面
官员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他 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他心想:“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 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 来!”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27页)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27页)

❖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个游行 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 神气&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 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愚蠢和不称职; 只好硬撑着;用“更骄傲的神气”掩 饰内心的恐惧;恰恰暴露了他的外强 中干&
质疑提高 :
❖这场骗局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 明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 现实意义?
作业:
❖1. 课后字词抄写一遍& ❖2. 推荐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
集》;选取一篇文章写读书笔记&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著名童 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 匠家庭&早期写有诗歌、剧本长篇 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 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 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皇帝的新装》、《夜莺》、
《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 废物》等篇;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 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 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苦之 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这段精彩、曲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 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准确地表达 了出来&
示例:
❖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 着马车去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 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 里”&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 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 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皇帝的爱慕虚荣; 生活的奢靡 &
&
体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 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 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 拟人的手法&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6张ppt).ppt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6张ppt).ppt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 当受骗的故事,幽默而辛辣地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 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伍 当堂测学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头衔(xián) 钦差(qīng) 陛下(bì)
B.称职(chèng) 爵位(jué) 温和(hé)
C.附和(hè)
主旨拓展
“童话”这一文学题材仅仅是对儿童进行思想 教育吗?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 故事写成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统 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 析了当时社会的病态。
我用我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 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 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袍子
páo zǐ
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ɡ wén
随声附和 suí shēnɡ fù hè
把握字义
【炫耀】 照耀,夸耀。 【不可救药】病无重法到挽已救无的法地救步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 【骇人听闻】使发人生听的了坏非事常)吃 。惊(多指社会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
叁 合作助学
深入研读
1.小组合作,结合思考探究第二题分析下面问题:
(1)面对不存在的“新衣”,为什么所有成年人都不敢 说真话?
(2)小孩揭穿骗局后,为什么皇帝和大臣还要装模作样 地举行完游行大典?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深入研读
(1)面对不存在的“新装”,为什么所有 成年人都不敢说真话?
表层:在故事里,只要说出新装不存在,就会被当作愚蠢 的人,因此都撒谎说看见了新装,以此自欺欺人,防止被 人耻笑,这也是一种愚昧和虚荣;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2张PPT).ppt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2张PPT).ppt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提出阅读过程中“你”的疑惑。
初读感知 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让大人们迷失? 注意:用文本的语言来回答。
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第2段)
对任何人都有杀伤力吗?
他们为什么不能够像小孩子一 样说真话?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品读人物形象
交流汇报
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 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 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
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 自己的昏庸、愚蠢,甚至不够格做皇帝。
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 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我创作的剧本
〖第一步〗寻找夸张内容:我选择
情节。
〖第二步〗编写夸张剧本:依据原文、编组旁白与人物台词, 加入表演提示语。
〖第三步〗解说夸张细节:
我们组选取
(填情节)来改编剧本, 这部分内容在文中
段。
①我们能从文中
中感受到夸张。我抓住原文中
这一句或这个词。
②我们还能从文中
中感受到夸张。我抓住原文中
这一句或这
骗子说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任何不称职的 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的 特性。
他们抓住了人性中的虚伪、自私、怯懦的 弱点,再利用封建专制皇权的威严,使并不高 明的骗局得逞。
交流汇报
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 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任务三:小组合作演绎最后一部分。 1:要求有记录员、表演者、声情并茂旁白。 2:选好背景和音乐。
个词。
〖第四步〗演绎夸张片段: 寻找伙伴, 排演夸张剧本。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0张PPT).ppt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0张PPT).ppt
提心吊胆: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污涩:
【释义】:肮脏且不光滑。
忧郁:
【释义】:忧伤愁闷。
毫无生意:
【释义】: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怂恿:
【释义】;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课前成语解释】
怅然:
【释义】: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若有若无:
【释义】: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凝望:
【释义】: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皇帝的新装》
部编版语文初中阅读课件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图片鉴赏】
【走进作者】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
作者背景: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1835年开始写童话 ,早期创作有诗歌、剧本以及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
性格:愚蠢而不自知
找一找文章中描述主人公皇帝性格的情节,并简单概况其性格。
身位皇帝,不是思考如何国家富强、 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去关心国家大事, 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一天到晚考虑 如何穿得漂亮。
性格:爱美、臭美、 不务正业
找一找文章中描述主人公皇帝性格的情节,并简单概况其性格。
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大臣们的谎话,赤身 裸体去游行,连自己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 可见他是一个昏庸且无能的皇帝。
代表作:《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 孩》《海的女儿》等。
【作品思想】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 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 女儿》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 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 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该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许多作家创作的灵 感来源。
对后世的影响
启发思考
作品激发了人们对权威、真理和 谎言的思考,促使人们反思自己
的盲从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儿童教育意义
故事对儿童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会孩子们要勇敢说出真相,
不畏强权。
社会批判
作品对社会虚伪和盲从现象的批 判,促使人们反思社会价值观和
小男孩揭露真相
在游行过程中,一个小男孩大声喊出 皇帝什么也没有穿。
最后,皇帝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感 到羞愧难当,决定惩罚骗子和小男孩 。
小男孩的话引起其他民众的注意,他 们开始怀疑并议论纷纷描绘皇帝被骗子愚弄 的情节,揭示了社会中普 遍存在的盲从和虚伪现象 。
叙事角度
部分批评认为故事采用儿童叙事角度限制了深度和复杂性,使得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显得简单化。
道德教条
有观点认为故事传达的道德教条过于直白,缺乏对人性复杂性的 探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可以织出举世无双的新装。
皇帝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决定让他们为自己织造新装。
骗子向皇帝索要大量的金子和丝 线,声称这是织造新装的必要材
料。
皇帝穿着新装游行
两个骗子告诉皇帝新装已经织 好,要求皇帝穿上新装并举行 盛大的游行。
皇帝穿着新装游行,民众惊叹 不已,纷纷称赞新装的美丽和 独特。
然而,实际上皇帝身上什么也 没有穿,只有空气和阳光。
教育意义
独立思考
故事鼓励人们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相信权威, 敢于揭示真相。
诚实与勇气
故事强调了诚实的品质和勇气的重要性,引导人 们勇于说出真相,抵制虚伪。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是力量。
人物分析
“那正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 人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 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心理描写。皇帝竟然相信如此荒唐的话,表现出皇帝的愚蠢无知。

人物分析
揭露了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的性格特点。
人物性格
皇帝
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
大臣
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
狡猾、贪婪。
孩子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深入探究
如何看待骗子的行为 ?
虽然骗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这里骗 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过他 们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们的丑恶灵魂,解剖了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病态社会。
呈报:报告(上级)。 炫耀:夸耀。
读课文思考
故事以什么为线索来展开情节的? 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
理清文章结构
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你快速浏览全 文,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皇帝为什么会有“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样的顾虑?
心理描写。说明他还是非常怕自己看不到那块布,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 职或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稳妥。这些心理活 动,准确地表达皇帝不自信、心虚、狡猾的性格特点。
人物分析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 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安徒生语:这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悲剧,谁都能看得出,可是谁都不愿意说,可怕,可悲。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复述时可选择括号里的词。(骇人听 闻 愚蠢 最可怕 十二分满意 随声附和 天真 的声音)
复述故事
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复述故事选择下列其 中一个人物,用第一人称简要复述故事。
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老百姓、 骗子、孩子(人物)更衣室、织布机、丝线、 镜子、大剪刀、蜡烛(事物)
复述时可选择括号里的词。(骇人听 闻 愚蠢 最可怕 十二分满意 随声附和 天真 的声音)
复述故事
预设1:我是________,在_______(时间),_________(地 点),遇到了__________,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很喜欢________ 的,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起因)。于是,我送了____________ 给他们,让他们着手____________。然后我派大臣和官员去看新装的 进展(经过)。最终,新装做成了,我穿上了______的新装,到大街 上________,大家都说我的新装是__________(高潮)。但我仿佛听 到有个小孩说___________,虽然我心里没底,但我也只能 _____________,毕竟我才是皇帝,坚持走完了这次游行大典(结局)。
第四部分(24~33) 穿 新装
第五部分(34~37) 揭 新装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以“新装”为线索
速读·概述故事
(1)用一个字概括故事 骗
骗子行骗 大臣助骗 皇帝受骗 孩子揭骗
复述故事
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复述故事选择下列其 中一个人物,用第一人称简要复述故事。
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老百姓、 骗子、孩子(人物)更衣室、织布机、丝线、 镜子、大剪刀、蜡烛(事物)
预设:从写作背景看,这部童话写于1839年,当时丹麦人民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一个国 家一旦皇帝昏庸无能,大臣自私虚伪,百姓人云亦云,不能忠于 真实,那这个社会定是暗无天日,骗子正是抓住了他们人性的— —弱点,才趁虚而入,肆意妄为。因此,所有人都是骗子,都参 与了这场骗局,上演了这出闹剧。对不对?——不对,是所有的 大人。原来这是一个讲大人世界的故事,描述大人世界复杂内心 的故事。原来,安徒生的童话不是单纯地揭露社会的丑陋面目, 而是坦陈人性的弱点,温情地给成年人上了一课。这就是童话的 现实意义!

第22课 皇帝的新装(35页) 课件 (共35张PPT).ppt

第22课   皇帝的新装(35页) 课件    (共35张PPT).ppt
210 01
预习检测——词语解释
预习检测
不可救药: 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 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210 01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相关画面,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中心人物是谁?
人物: 皇帝 骗子 老大臣 官员 侍从 百姓 小孩子 中心人物: 皇帝
虚伪、愚昧
210 01
研读课文
大臣 诚实的老大臣: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
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 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虚伪、阿谀奉承
210 01
研读课文
大臣 诚实的官员:
“我并不愚蠢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 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 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 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皇帝的新装
210 01
学 习 目 标
210 01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 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2 体会想象和夸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真诚、求
3 实、不慕虚荣的良好品质。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作家。他的160余篇童 话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从丹麦传向世界。
第三部分(5~23) 看 新装
第四部分(24~33) 穿 新装
第五部分(34~37) 揭 新装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内容
06 皇 帝 的 新 装 P P T 课 件使用方法与效果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课文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的故事
课文运用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 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童心和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无私无畏精神 本课是童话单元的第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03
皇帝的新装故事情 节
故事背景
皇帝的新装故事源于安徒生童话
最终皇帝在游行大典中出丑,揭 露了虚伪和欺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 个骗子欺骗
故事寓意深刻,警醒人们要敢于 说真话,不要盲目跟从
故事人物
皇帝:昏庸无能,虚荣自 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欺 骗
臣子:虚伪奉承,明哲保 身
易于使用: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够快速上手并轻松制作出精美的 PPT课件。
06
皇帝的新装PPT课 件使用方法与效果
使用方法
打开PPT,选择“皇帝的新装”公开课课件。
按照顺序逐页翻阅,注意每页下方或右方有无操作按钮,可按需选 择播放动画、音乐或显示某些内容。 如需查找某个词或短语,可使用PPT内置的查找工具,输入关键词, 回车即可查找并定位到含有该关键词的幻灯片。
小男孩:勇敢正直,诚实 善良
故事情节
皇帝爱穿新衣
皇帝展示新衣
骗子诱骗皇帝 揭穿骗局
故事寓意
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 不要被虚荣心所迷惑,要勇敢面对现实 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 不要因为一时的虚荣而放弃真实的自己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想象,“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这 些动作描写出皇帝赤裸裸穿新装的神态,深刻地揭示 了他自欺欺人的心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 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 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 都说。
三、明是非 辨美丑
童话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 阿谀奉承、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丑行。告诉我们应 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皇帝的新装”“新”在哪里?
“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来说, 不仅是新装,更是……?
它是一道试题,它折射出了一份虚荣,看出了每 个人的私心;它是一面镜子,它是对“虚荣”背后的 “自我深度的迷失”这一人类固有和共有的人性弱点 的再现,它是看出了功利社会、世俗社会人性的一个 黑洞,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因此我们讲皇帝的新装其 实是成人世界里的“心装泛滥”,是世俗世界的习惯 以及传统。
揭骗局
“小孩子”凸显了“小”,相对的是“大人”的 “大”,只有比较小的孩子,才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 己的话。“最后”表现了人们违心地赞美了皇帝许久, 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叫”更能体现小孩子的天真、 诚实、坦率,“叫”声音之大与大人们的懦弱虚伪地 将真话藏在心里的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富有讽 刺色彩。
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 请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爱 新装 做 新装 看 新装 展 新装
据此,我们可以理清课文结构: 引子——爱新装(第1段) 开端——做新装(第2至4段) 发展——看新装(第5至23段) 高潮——展新装(第24段至32段) 结局——揭新装(第33段至末尾) 本文的线索是: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7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7张ppt).ppt

义和在文中的意思是:(
B

A.性格活泼、浪漫。表示小孩纯朴的特点。
B.心地单纯,性情率真。表示小孩能有勇气讲真话。
C.性格开朗,谈吐自然。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的夸奖。
D.心地单纯,性格直率。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不懂事的
掩饰。
续写童话
例文: 皇帝听到人们的话后,大发雷霆,游行也 取消了,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宫殿,叫来了 那两个可恶的骗子,还有他的两个官员, 对他们说:“你们,竟然敢骗我!”于 是,让侍卫将两个骗子拉出去斩首。老大 臣眼见自己快要没命了,便冒死对皇上 说:“皇上,难道您没有错吗?您为了穿 着漂亮,不理朝政,那件新衣你也明明没 有看见,可您也去对它赞美不已。”皇上 听了,感到十分惭愧,于是免了老大臣的 死罪,并派人去把那敢于说实话的孩子招 进宫来,封他做了太子,自己从此也勤政 爱民了,变成了一个好皇帝。
虚伪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神气
虚伪奸诈
阿谀奉承
老大臣
大臣
心理描写 愿上帝可怜我吧! 我并不愚蠢呀!-
我的老天爷--------------神态描写 把眼睛睁的特别大
动作描写
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注意地听着.
【详写】
【略写】
这篇童话主要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什么主题?
夸张与想象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的修辞手法。
↓ 大臣们
虚伪愚蠢 狡诈卑鄙 阿谀奉承 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 虚伪
中心思想:
本文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 故事。 讽刺了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愚蠢、 卑:鄙、虚伪、自欺欺人、荒唐可笑 的丑行。
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
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 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作者: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 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 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 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 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 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拇指姑娘》等。
检查预习
生字词:
炫耀( xuàn ) 陛下( bì ) 御聘( yÙpìn )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 行骗 为什么一路绿灯?
学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 将会怎样呢?大家 jī ) 头衔( xián ) 赏赐( cì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思考, 这则故事在讲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注意:1、刚才强调的字词
2、标出段落)
1、读完课文,你觉得谁最可笑?谁最可恨? 谁最虚伪?谁又最可爱?(概括他们的性 格特征)
最可笑者 皇帝:昏庸无能、爱 慕虚荣、愚蠢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 最虚伪者 大臣:愚昧、阿谀奉 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 私无畏、直言不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