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的应对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与上级矛盾
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 迁居 转学 消遣娱乐的变化 宗教活动的变化 社会活动的变化 少量负债 睡眠习惯改变 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饮食习惯改变 休假 圣诞节 微小违法行为
23
20 20 20 19 19 18 17 16 16 15 13 12 11
实验结论: • 两组被试在考试通过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实施了行为认知应激管理的实验组在 焦虑程度和躯体症状上始终低于对照组 • 说明认知行为应激管理确实有助于改善心 理和身体状况
放松 系统脱敏 药物 治疗
应激 处理
行为认 知疗法 理性情绪 疗法 冥思、 催眠
谢谢
thankyou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被解雇
复婚 退休 家庭成员健康的变化 妊娠 性功能障碍 有新的家庭成员 调换工作岗位 经济状态的变化 好友死亡 改行 夫妻多次吵架 中等负债 取消赎回抵押品 职别改变
47
45 45 44 40 39 39 39 38 37 36 35 31 30 29
应激的应对和处理
—— 胡文涛制作
1、应激的基本概念
2、应激的应对
3、应激的处理
目录页
过渡页
第一节
应激的基本概念
“压力”与“应激”
Hans Selye:压力(应激),就像相对 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 人真正了解的概念 意思基本可以等同,但是也有细微差别
应激的两面性
• 有益 • 有害
应激源又称生活事件,是指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刺激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等级 1 2 3 4 5 6 7 生活事件 配偶死亡 离婚 夫妇分局 坐牢 亲密家庭成员死亡 个人受伤或患病 结婚 LUC 100 73 65 63 63 53 50 等级 23 24 25 26 27 28 29 生活事件 子女离家 姻亲纠纷 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入学和毕业 生活条件变化 个人习惯改变 LUC 29 29 28 26 26 25 24
应对方式的发展变化:对于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更 多的依靠认知的应对策略;成年以后,随着年龄增 长问题集中应对变少而情绪应对增加
应对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社会性别角色影响应对方 式,男性偏向问题集中应对,女性偏向情绪集中应对; 收入和教育程度高的偏向问题集中应对 补充:当人们相信问题是可以改变的时候,倾向于用问题集中性应对方式,反之,会依靠 情绪集中性应对方式
实验结论: • 高生活事件组有20人报告了共24种疾病 • 中等生活事件组有8人报告了共8种疾病 • 低生活事件组有1人报告了1种疾病
应激的应对
应对 是指个体努力控制对应激性情 境的评价产生的情境需求和个体可 利用的资源之间可察觉的差异的过 程
改变导致应激的事件
应对的 功能
调整应激引起的情 绪反应
过渡页
第三节
应激的处理
认知行为应激管理技术有利于改 善心身状态பைடு நூலகம்
——盖博的“认知行为应激管理效 果评价”实验(2006)
实验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考试 应激的干预效果 实验过程: • 被试为大学在读学生,通过报名筛选,28名 学生通过单盲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 实验分为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心理测量、唾 液可的松浓度测量三个处理手段,第一个处 理只对实验组实施,后两个手段为测量焦虑 程度等参数的工具
由Holmes TH & Rahe RH 在1967年编制完成
实验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量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
实验被试为84名内科医生
先请被试运用 SRRS 对自己过去一年中 的生活事件总量进行评估
41 名被试的 LUC 大于等于 300 ; 32 名 被试的 LUC 在150 到300 之间;有 11名 被试的LUC低于150 在接下来的8个月对被试的患病情况进 行跟踪随访
• 情绪集中性应对 以控制应激情境引 起的情绪反应为目 的的应对
• 问题集中性应对
应对 方式
以减少应激性情境 的需求或增加应对 这一情境的资源为 目的的应对
两种应对方式具体应用时各有优势,而且经常是在一起应用的
应对措施:1.直接解决问题;2.正面应对;3.寻求社会支持; 4.隔离;5.回避;6.自我控制;7.承担责任
应激的三层解释
• 内外刺激 • 个体情绪反应 • 主客观相互作用
压力源
• 心理社会压力源(又可分为三类) • 压力源转化为压力的条件
压力源
压力感受
应对资源
负面情绪反应
“压力源强度”与“承受力”之间的平 衡
过渡页
第二节
应激的应对
生活事件越多,人就越容易得病?
——雷赫的“生活事件量与疾病发生 的关系”的前瞻性研究(19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