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
清末新政研究述评
作者: 田筱丹
作者机构: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陕西榆林719000
出版物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6-147页
主题词: 清末新政;中国近代史;清史研究
摘要: 198 9年以前 ,清末新政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对清末新政的评价走过了由一片否定到基本否定者居多的历程。
2 0世纪 90年代后 ,逐渐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 ,呈现出若干崭新的发展趋势 :研究范围和规模扩大 ;许多传统观点和定论受到质疑和挑战 ;出现了多学科研究态势 ;清末新政的借鉴意义受到重视。
近年来国内清末新政研究概述
晚清社会的整个轨迹可以沿着封建统治者清王朝在面对内忧外患实施的三次重要的新政来追寻,即洋务新政、戊戌新政以及清末新政。
这其中,清末新政是规模最大,实效最显著的一次,就其背景而言,它处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转型交汇点上;就其内容而言,清末新政涵盖了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司法改革等各个层面;就其作用而言,清末新政无疑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其涉及到的改革措施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清末新政历史地位和作用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一批相关研究专著不断问世。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张连起的《清末新政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殷啸虎著《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清末新政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一、研究概况及评析近年来清末新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作以概括和评析。
(一)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诚如亨廷顿所总结的那样:“急进的现代化……不能产生政治上的进步,反足以造成衰落。
[1]”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但其实行的各项改革实质上已经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以及社会现代化探索历程。
王洪涛从法制的角度化看待清末新政的积极作用,“清末的宪政改革在国家制度和政治法律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实效。
按照法制现代化的标准,民主原则中的分权原则、民权原则和法制原则及所包含的自由、平等都得到了体现。
[2]96-99”汪生太、程乃胜则是从动力来源分析了近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模式,他们认为“近现代宪政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其精髓是通过权力的分立的限制尤其是国家的最高权利,保障公民的权利。
[3]13-19”而梁严冰等人是在思考清末政治体制现代化历程后作出了如下的四点反思:“第一,在政治体制近代化过程中,处于改革前沿,掌握权力核心的政治领导人物和领导集团的主导意识、能力、素质及改革具体运作中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手段等,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慈禧研究综述
慈禧是晚清历史的重要人物,学界对慈禧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前,对慈禧的研究未能充分展开,对慈禧的认识也较单一,无外乎以祸国殃民等词以概之。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近代史研究的深入,慈禧研究逐渐摆脱了脸谱化、道德化的评价而逐渐得以拓展、深化。
1研究的深入与细化慈禧与辛酉政变。
传统观点认为,咸丰死后,慈禧联合慈安及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了顾命大臣肃顺等人的辅政权,确立了两宫垂帘听政体制,慈禧揽权从此开始。
现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
陈潮认为“慈禧当时既无军队在握,又乏人事关系,且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显然没有理由成为策动辛酉政变的主谋”,策动辛酉政变的主谋当是“受到国内外力量广泛支持的奕䜣集团”,“辛酉政变是清廷权力失衡的必然结果,慈禧通过政变上台却是历史的偶然”[1]。
王开玺考察了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成功的“决定性的深层次原因”,是“当时弥漫于朝野上下的正统皇权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使许多文武大臣及封建士大夫对肃顺等人赞襄政务、辅弼幼帝的合法性与可靠性表示出普遍的怀疑”,从而导致肃顺等人的失败[2]。
慈禧与洋务运动。
1991年姜铎在《历史研究》上撰文探讨了慈禧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充分估计了慈禧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认为“没有慈禧的支持,开展规模那样大,时间那样久的洋务运动,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对此,作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认定慈禧是洋务派的首领。
作者也考察了慈禧自身的缺陷和她对洋务运动的消极阻碍作用,慈禧“是导致洋务运动破产的罪魁祸首”[3]。
何泽福、戴宏杰同样分析了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支持及其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并不赞同慈禧是洋务派或是改革家的观点,认为“终年避居深宫的慈禧,既没有近代化的科学知识,也没有近代化的思想意识。
她对洋务事业的支持与否,全凭其高度政治敏感性”,因而她对洋务派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4]。
慈禧与中法战争。
刘子明对慈禧在中法战争中的战略指导进行了研究,指出中法战争中,“保全和局”是慈禧制定军事战略、规定战略行动目标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慈禧对中法战争的战略指导出现了以恫求和、以让求和、以战求和三个阶段。
第九章、清末新政
论述题
1、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的革命与改良运动 ? 2、评价清末立宪运动。 3、试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 4、论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5、论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6、评价清末新政。 7、试析清末新政的性质。 8、试论清末新政的思想基础。 9、评价清末新政中的慈禧。 10、试论《钦定宪法大纲》。
2016/10/15 15
3、法制改革:
1902年5月,清政府派刑 部侍郎沈家本、出使美国大 臣伍廷芳兼取中西,修订律 例。
2016/10/15
16
4、奖励实业:
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 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 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 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1、简析清末新政出现的背景。
2、简述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内容。
3、如何认识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4、简述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5、简析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 6、简述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势力的扩张。
7、简要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成果。
8、简述清末新政的军制改革。 9、简述清末新政初期所遇到的困扰。
2016/10/15 9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 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 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 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 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 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 下者,在一‘例’字。‛
2016/10/15 10
1901年1月29日颁布上谕:‚着军机大臣、 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 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 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 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 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因势治兴?如 何因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 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 个月,详悉条陈以闻。‛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第七讲 清末新政
第七讲早期现代化的深入——清末新政研究概言这一部分,长期以来我们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讲的,而且基本上给予完全否定,斥之为假维新、伪立宪。
这实际上是国民党人意识形态下的历史,是极其偏见和不公正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对这段历史给予复原,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是清政府在灭亡之前进行的一次深刻的改革运动,按现在比较时髦的语言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比较见成效的一次运动,其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国的社会面貌在20世纪初期得到较大的变化,是真正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这次改革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进一步向深入发展,准备在政治制度上发生大的变化,即由封建专制过渡到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但由于改革的失误,破坏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在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迅速被推翻,请王朝从而结束了对中国268年的统治。
没有清政府的十年改革,决不会有后来的辛亥革命,所以讲辛亥革命,必须将清末新政搞清楚。
清末新政长达10年之久,在孙中山革命的同时,清政府一直在进行改革,改革的阶段性也是非常明显的,1901-1905年,主要是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1906-1911,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进行政治层面的改革。
因此,在新政的概念和术语表达上学者们还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1901-1905称新政,1906-1911称预备立宪,这是狭隘意义上的新政。
一种是广义上的新政,即将1901-1911的十年都称之为新政。
我个人是从广义上称新政的,教材是从狭义上称新政的。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是这一时期最大的一个学术问题。
过去我们否定新政,讴歌革命,现在反了过来,肯定新政而否定革命。
尽管革命者与“新政”的主持者清朝统治者是不共戴天的,但辛亥革命与“新政”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着的,无法割断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
它至少表现在:第一,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逼得清朝统治者加快“新政”特别是预备立宪的步伐,后者以为惟有尽快推行“新政”,才能使“内乱可弭”;第二,预备立宪促使革命者加快革命的准备,使后者计划抢在宪法与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前推翻清朝,以免革命成为非法而爱新觉罗家族成为“万世一系”的合法统治者;第三,“新政”为革命者准备了可资发动的基本力量——新军与新式知识分子;第四,“新政”为革命者准备了自己的同盟军与合作者——资产阶级与君主立宪论者;第五,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关于民权思想的公开宣传与历次国会请愿运动的实践为中华民国的创建提供了条件;第六,清末的国库空虚,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京临时政府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迅速面临财政危机,督抚专权的趋势则导致民国初期的军阀割据与混战。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评价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评价历史用一种静默的姿态述说着事实,独留下我们这些读史者唏嘘不已。
——题记我时常幻想,若我有一部时光机,我要穿越到哪个时代去大显身手呢?我要去春秋战国,观看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我要去三国,在那枭雄混战的年代,领略英雄气魄;我要去盛世唐朝,听诗人吟唱,看英明女皇如何运筹天下;我要去抗日战争,为中华人民的解放献上自己的满腔热血;我要去……可我唯独不想去的,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这一段时期。
一个古老王国被一群年轻国家肆意践踏掠夺的经历,让我感到生生的痛。
尽管那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可我去又能干什么呢?我还是站在一旁安静地看历史的发展,思考。
洋务运动历史书上说: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一部分大官僚、大地主,为适应帝国主义和镇压农民革命的需要而推行的一场利用西方生产技术以挽救清朝封建统治的运动。
洋务派们主张以中国之道、用西方之器,以儒家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方富强之术,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
这些蕴含深厚语文功底,言简意赅的句子我是写不出来的,我就用粗浅的语言说说我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吧。
性质和目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很先进的,那时的普通百姓甚至一些官员还把西方的大炮舰船视为怪物、仙术,用他们的语言形容就是“奇技淫巧”,别说主动去学习了,躲避还来不及呢。
可是洋务派官僚们,很聪明地意识到了自己军队的落后,他们想着,如果把清军也装备上外国那样的大炮,打赢义和团应该是没问题的,还能加强海防、边防——对,我们就是要自己造大炮,造大船,生产先进兵器,创建新式海陆军队。
那些西方“蛮夷”能做到的事,我们肯定也能做到,还能做得更好,中国肯定会“自强”。
不过一想到资金问题,嗯,国家还需要有钱,没有money什么都做不成,所以我们还通过办一些民用企业来“求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责任是要精忠报国,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当然,官僚们还会考虑自身的利益。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综述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0)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
新政上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余绪,下起辛亥革命之肇始,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实质性拐点,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历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因此探究新政不仅要详察其历史大背景和政策措施,更要考量其社会效果和历史意义。
现就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从纵向的时间经度来讲,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限,在此之前的研究尚未摆脱阶级革命史思想的窠臼,新政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学者统计,1979年至1989年11年间国内发表的新政及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仅约百篇出头,而对于新政的负面评价居多,其中资料搜集始于60年代,出版于1993年,由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所著《清末宪政史》最具代表性,本书对清末新政中的预备立宪史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其所持的历史观相对保守,对预备立宪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清廷的立宪活动是一幕幕“丑剧”,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这种观点时至90年代后逐渐式微,但与其类似的保守型观点至今仍然存在,如彭成刚认为清末新政是“满清权贵主导的为了加强满洲贵族中央集权的改革,是怕失去政权而强行收权的一场政治运动。
”[1]因此,对末新政的研究的一个首要前提是要摒弃阶级分析法的谬误与不合理成分,回归理性与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的争论向微观的实证转变,如此,才能能对晚清新政的变革予以理性的认识与评价。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对清末新政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拓宽了人们治史的思思路,一批批有关清末新政的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从而使得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持续升温,乃至成为研究热点。
尤其是随着现代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有渐趋细化与深化之势。
李细珠先生在其著作《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中,对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概况做了较为详实的叙述,笔者拾其牙慧,在这里将适当引用其文中的叙述体例,对近年来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做一简单的述评,而时于仓促,其中的著作未能遍览,只述其大概,由于笔者学年论文题为“防御性现代化的歧路——清末新政中的权威合法性危机”,因此本文的述评还将适度的述评有关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问题。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摘要】当代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改革逐渐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延伸到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
对清末新政改革失败原因的探索,会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其得失中总结出教训,为今人的改革提供借鉴,推进今天的改革大业。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高清末;新政;失败;原因一、引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清末新政改革的研究也日渐火热起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都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这些研究在探析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方面都进行了先关的分析,但过于宏观,没有对失败的原因作出细致的分析。
此外还有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新政失败原因作出分析的评论,如范忠信先生的《中西方文化的暗合与差异》、林端先生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也有从清末地方自治等方面分析失败原因,如马宝成的《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卞修全的《清末地方自治新论》,此外还有从改革权威丧失方面对失败原因作出分析的,如邵勇和叶小青的《从权威的流坠到清末新政的失败》。
本文将采用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整理相关史料,简述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措施,并结合史料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二、清末新政概述鸦片战争之后,国家主权与领土不断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害,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先后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重大叛乱,清廷的政治统治权威不断下降。
为图富强,清廷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这使得中国在经济近代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没有触动既有的政治体制。
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是导致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各国列强也希望清廷可以通过改革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其在华利益。
义和团运动造成的全国性混乱和联军侵华带来的巨大耻辱也让清廷意识到自己的统治的危机,如果不变法,不仅不能富国图强,甚至可能会丧失统治,于是开始了新政改革。
历史论文:中国社会变革—清末新政
历史论文:中国社会变革—清末新政20世纪中国的开端,是以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等奇耻大辱过后的清末新政为标记的。
近年,越来越多中国大陆的史家冲破意识形态束缚,走上冷静、客观从学术角度研究这一重大事件之路,写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专著。
他们分别确认:“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i]“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
”[ii]清末新政(1901~1911)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
[iii]最值得重视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
无论其成就或失败,都蕴藏着足以启迪后人的东西。
最大成就是经济自由窃以为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经济自由。
这样说的不言而喻的前提,是传统或中世纪中国没有现代意义的自由。
中国人获取自由是由经济领域开始的。
就传统经济领域而言,中国人当然可以经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
可是,有个障碍迎面而来: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
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
”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
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
仍令合籍共财。
”[iv]这是严重压抑经营积极性的规定。
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为新经济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
突出的表现是办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事业,一律实行批准制,往往相应设置垄断特权,不准民间资本自由进入。
例如,19世纪国际贸易的主导商品是纺织品。
它和鸦片是19世纪中国外贸入超的主要因素。
为与外商争利,70年代开始,朝野有关人士就着手筹办纺织厂。
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开车生产,这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棉纺织厂。
从1 876年李鸿章批准筹办起算,几经折腾,整整历时14年。
评述清末改革
评述清末改革作者:谷营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8期摘要:清末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他们由不同的阶级领导,结果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三个运动各有不同,有着不同的内容、历史影响及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是封建社会的尾声。
它如一个老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它也曾做过拼死的挣扎。
当外国的铁蹄一步步踏入中国,它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于是它开始了自己的挣扎,这就是清末改革。
清末改革共有三部曲,每一部都有不一样的声音,给历史以让历史更加有声。
关键词:清末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一、洋务运动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一)内容: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三个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近代企业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军用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其次是创办民用企业,其中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织布局,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军清政府积极筹办海防、建立海军。
从19世纪70到90年代,分别建立成以北洋水师为主力的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等四大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包括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培养翻译、专门、海军人才。
还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影响及意义:1.创办军事和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给中国带来了洋务知识,开阔了眼界。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了些许的提升,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文档
? 第三,改革必须要有魄力和勇气,民主制度改革 必须肯于向民众放权,领导集团不能有太多的私 心;
? 第四,要坚决制止腐败现象,要建立合理的机构 来进行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 第五,改革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不能引起民众 的反抗和抵制,要维护民众的权益。
? 1905年是个关键之年 :
? 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
? 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 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 东京建立政闻社。
? 主要政治活动 :一是鼓吹君主立宪,以《新民丛报》为 阵地,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二是 发起恳请清政府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
? 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 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 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 有效尝试。
? 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 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员选 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 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 治素质的提高。
? 第三,清政府新政的实行为民主革命者准备了可资发动 的基本力量 ——新军与新式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自已 的掘墓人。
? 第四,清末新政的实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 革命者准备了自己的同盟军与合作者 ——资产阶级与君 主立宪派人士。
? 第五,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关于民权思想的公开宣传,西 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不断传入中国,以及历次国会请 愿运动的实践,为中华民国的创建提供了条件。
浅谈清末民族地区“新政”
浅谈清末民族地区“新政”摘要:从鸦片战争到预备立宪,清政府在这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且这些措施也部分地运用到边疆民族地区。
为应对西方列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渗透和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晚清政府在民族地区推行“新政”,采取了对民族地区解除封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等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客观上对在民族地区进一步实施宪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预备立宪新政理藩院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人以自己为“天朝独尊”的民族自负感逐渐破碎。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试图从西方找到富国强兵之道。
清政府迫于内忧外患的加剧,在不同的时期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鸦片战争的失利,在当时人看来是由于海防不修,如果能防海则外敌可以不至。
直到英法联军侵华以后,人们认识到光加强海防还不够,因此“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被引申推广而为普遍的洋务运动。
而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的成果几乎毁于一旦,于是洋务救国受到深切的怀疑,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足以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人们开始从政治体制以及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改革来寻求出路。
在康梁等忧国士大夫的奔走策动下和不愿为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的支持推动下,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开来,但是由于遭到顽固守旧派的强烈反对,维新变法推行百日便告失败。
尽管如此,维新思想与其主张并没有消亡,并且在士大夫的思想中出现了“立宪思想”的启蒙,尤其是日俄战争的结果日胜俄败,在当时人们看来则是“宪政”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俄国。
于是朝臣疆吏及驻外使节纷纷以立宪相请。
清廷为了安内攘外,保持政权,终于不得不昭示中外,宣布预备立宪。
从以上看出,从鸦片战争到预备立宪,清政府在这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且这些措施也部分地运用到边疆民族地区。
为应对西方列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渗透和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晚清政府在民族地区推行“新政”,采取了对民族地区解除封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等改革。
评析清末新政的经济政策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进一步扩张,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强,清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已不能维持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因此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着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实施了以发展农工商业为核心的新的经济政策。
尽管新政的经济政策没有挽救清王朝,并且有着一定消极作用,但却为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出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清末新政经济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挽救日益江河日下的政局,维护日益衰弱的满清统治。
清政府被迫“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在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各个方面,逐步推出了各项改革措施,较大程度改革了就得封建体制,史称清末新政,本文仅对经济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早在洋务运动兴办之时,李鸿章就曾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铜,欲浚炯源莫如振兴商务”,川但他未能考虑到国家机器如何引导发展工商业的问题。
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则提出了要改革国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主张。
在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展经济的主张通过光绪皇帝以诏书的形式得以颁布:如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贸易,设立矿务铁路总局,设立农业学堂等。
这些政策由于变法遭到全面镇压而无法实现。
戊戌政变之后,清廷发布谕旨:“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
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
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
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
”[2]从这一谕旨中,表明了清廷对变法的几点态度:首先,变法是必要的其次变法须逐次推进,不能操之过急。
鉴于教训,清政府在戊戌之后基本上采取了政治改革滞后、经济改革优先的治国方针。
这一方针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既然甲午战争后取消了对洋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禁令,那么,对于本国私人投资设厂的限制就不能不相应地有所放宽。
1898年,总理衙门制定《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899 年,在上海设商务总局。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着述评共14页word资料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清末的最后10年,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10年里,清政府面对外力的压迫和国内要求变革的形势,为继续维护其统治,自1901年开始,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有关这段历史,国内外的学者已做了不少的研究。
但遗憾的是,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研究清末新政的中外学者之间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有鉴于此,笔者就所阅读过的相关英文著作做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国内的清末新政研究有所裨益。
(一)作为一场广泛的改革运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一样,在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史著作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如徐中约著的《近代中国的兴起》和费正清主编的《剑桥晚清中国史》,对此都有专章论述。
最早综合研究清末新政的一部英文专著当推卡梅伦的《中国的维新运动(1898─1912)》一书。
该书自193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以来,一直为研究这段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广泛引用,多次重印。
有鉴于此,笔者据该书1963年版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中国的维新运动(1898─1912)》一书共10章,计223页。
在第一、二两章里,作者首先对1860─1894年间的洋务运动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戊戌维新运动做了扼要的追述,以揭示1900年之后新政改革与前两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认为清末新政是有清一代改革的第三个阶段。
在第三章,作者通过对1901─1903年间清廷一系列改革诏令和举措的考察和分析,论证了慈禧太后在经受1900年排外失败的打击和西行所饱尝的艰辛之后,终于认识到列强远比清帝国强大,为了清王朝和她的人民,中国必须引进一些西方的制度和观念。
作者指出,慈禧真诚地面对这个问题,抛弃了几个月前的保守主义偏见,转向赞成实质上是1898年光绪皇帝提出的改革政策。
1901─1903年间的改革虽然只是一个开端,且规模有限,但却是后来更大规模改革的前驱,表明曾遭漠视的由光绪帝主持的改革政策得到复活,重新获得重视,尽管慈禧太后本人极力否定这一点。
清末边疆新政研究述评
2002年8月清史研究Aug12002 第3期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13 学术动态清末边疆新政研究述评赵云田 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学术研究逐渐进入正轨,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确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外学术交流,也扩大了中国史学界的研究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史学工作者对以往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反思,于是,过去一些缺乏深入研究的课题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些不太全面的结论也得到了修正。
清末新政的研究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清末新政中占有一定比重的边疆地区的新政研究尽管还很不够①,但是,随着清末新政研究的日益深入,清末边疆新政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已经出现了10多篇专题研究论文,而且表现在史学工作者在地方史、民族史、近代化、人物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反映了清末边疆新政在晚清史和边疆史研究领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下面,对20多年来清末边疆新政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的评述。
(一)专题研究对东北、蒙古、新疆、西藏清末实行新政的情况,史学界都已经有专题论文发表。
王建中、贾诚先在《试论清末东北“新政”》②中,论述了清末东北“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客观作用。
作者认为,东北“新政”是自上而下实行的部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一方面表明,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时,幻想以此来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顺应了东北人民抵御日俄侵略者和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
陈章范在《清末黑龙江置省后的“新政”》③一文中,探讨了黑龙江省实行新政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是土地全部开禁,在省城设立垦务总局专司其事;其次是实行全省行政改革,对各级管理制定章程,整饬吏治;第三是屯垦防边,设置卡伦;第四是清理财政局,整顿税收;第五是修建图书馆,创办报纸。
赵云田在《清末东北地区新政述论》④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述了东北三省实施新政的举措。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读书报告2013211682 刘瑾作为晚清重臣的张之洞,一生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可以说,他的整个生命历程几乎与一部晚清史相伴随。
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对中国的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都有涉足,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曾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对于张之洞的评价,从生前到死后,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由此,长期以来,关于张之洞的研究,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和视角。
自20世纪以来,关于张之洞的研究大致可以以八十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在中国大陆,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张之洞作为一个儒者形象,在文革期间颇受批评和指责。
故这一时期,在中国大陆,关于张之洞的研究所取得的理性成果较少。
不过,在港台和海外地区,学界对于张之洞的研究还是有不少建树。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76年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台湾学者苏云峰的《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论述了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及其在湖北教育改革中的实践。
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台湾学者朱传誉的《张之洞传记资料》,对张之洞也做了多方面的评析。
1972年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的台湾学者张秉铎的《张之洞评传》,系统叙述了张之洞的生平活动及思想。
1971年美国学者威廉·艾尔斯的《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着重叙述了张之洞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思想及活动。
此外,还有1978年美国学者丹尼尔·H·贝斯的《中国进入二十世纪:张之洞与新时期的问题(1895-1909)》等。
80年代以来,随着大陆政治环境的改善,学术界的学术氛围渐趋自由和多元,学术界对晚晴重臣张之洞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和理性,对张之洞的生平及主要活动都展开了丰富和深层的探讨。
除了数量丰富的论文外,代表性的研究著作主要有:苑书义等人主编的199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之洞全集》以及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影响及失败原因
学科分类号 040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施高锋学号:0815404001系别:人文教育系专业:人文教育专业指导教师:朱尚华副教授起止日期:2011.11—2012.52012年5月13日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Key word (I)一、前言 (1)二、清末新政的实施背景 (3)(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 (3)(二)清末的治理危机 (4)1.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 (4)2.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4)3.地方主义的兴起 (5)(三)地方自治 (5)三、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6)(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6)(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7)(三)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8)(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8)四、清末新政没能拯救清王朝的原因 (10)(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10)(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 (11)(三)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 (12)(四)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 (15)五、清末新政的影响 (17)(一)清末新政的消极作用 (17)1.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17)2.北洋军阀趁机崛起 (17)3.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18)4.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 (18)(二)清末新政的积极作用 (18)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2.政权机构变化 (19)3.编练新军 (19)4.开展新学教育 (19)5.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20)6.促进民主革命 (20)六、结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2)论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及历史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末新政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研究清末新政是指1901—1911年,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的危亡,迎合新兴阶级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过去研究新政只限于1901年至1905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将1906年至1911年之间的预备立宪囊括在内。
这样不仅扩大了研究时域,更有利于对清末新政这一有机整体的研究。
关于清末新政研究情况,1989年以前,清末新政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新政研究成为热点。
并且在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史著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外的学者已做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当做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多是否定的评价。
“文革”前17年中,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重视,发表的论文不超过十篇。
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小册子《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算是唯一的专门性论著。
有关观点都是夹杂在辛亥革命史的论著中论述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文集》等书中辑录了很少一部分。
人物方面的只有李时岳的《张謇与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1957年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对立宪运动更是一棒打死,持完全否定态度。
“文革”期间,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版)算是较早研究清末新政的专著。
十年浩劫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清末立宪运动史的研究一时变成热门,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
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据不完全统计,与清末新政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有百篇之多,约为文革前的十倍之余。
论文主要有:侯宜杰的《清末筹备立宪时期的杨度》(《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华友根的《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略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6期),郑大华的《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求索》1987年第6期),张锡勤的《论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问题上的纷歧》(《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王笛的《清末“新政”与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清末“新政”与挽回利权》(《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2期),王邦佐的《试论一九0一年——一九0五年清政府的“新政”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动态·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陈向阳 进入90年代以来,清末新政研究逐渐升温,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
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随之涌现出一些新热点或新领域,并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拟就清末新政研究中出现的这些新动向作一概略介析。
限于学识、资讯与篇幅,不当与不周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新成果、新观点 近年来,清末新政研究成果明显增多。
据笔者粗略统计,从1990年至1997年初约7年时间,国内共发表清末新政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研究论文两百来篇,而此前从1979年至1989年11年间仅约百篇出头。
尤其是近年还出版了《清末新政史》(张连起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清末宪政史》(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朱英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多部较有份量的研究专著,更是前所未有。
至于部分涉及清末新政内容的著述为数亦不少。
··297 大批新成果的出现,扩大了清末新政研究的规模和范围,也使清末新政研究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许多传统观点和定论受到质疑和挑战,大量新观点纷涌而出。
兹择要述之。
(一)关于清末新政的性质 长期以来,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一言以蔽之曰:“反动运动”。
这一观点目前仍不时可见,但近年也出现了更多的新认识。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性质,转而给予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
具体表述又各有不同,主要有四种意见: 1、认为清末新政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
季云飞等持此论。
① 2、认为清末新政是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持这种观点的有蒋华志、王建科等人。
② 3、认为清末新政是一场近代化或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如王守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③。
郭世佑和曹立前、郭大松等人也有类似看法。
④虞和平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化“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⑤。
而萧功秦称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⑥。
近来,持此论者颇众。
·298·《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①②③④⑤⑥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战略与管理》1993年创刊号。
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
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曹立前、郭大松:《清末新政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山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王守中:《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
蒋华志:《清末新政新论》,《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王建科:《再论清末新政》,《学海》1993年第6期。
季云飞:《清末三次改革之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二)关于清末新政的历史作用 过去对清末新政历史作用的认识同样以“反动”概之。
不过,近年人们开始注意到清末新政既有消极作用,更有积极作用。
目前对清末新政积极作用的讨论相对多一些,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共同认识: 1、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2、政治上,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开始实施; 3、思想文化上,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① 此外,王守中还认为在外交上也“挽回了已失的部分利权”②。
张连起在其专著《清末新政史》一书中更是详细列举了清末新政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各方面所带来的十大变化和积极效果。
总之,清末新政“带来了新世纪的某些胚胎”,“对于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③ 至于清末新政的消极作用,张连起认为主要有如下表现:一是“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二是导致了“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三是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负担”;四是“某些经济政策……客观上也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④ (三)关于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 由于以往对清末新政持基本否定态度,因此,清末新政一直未被赋予正面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随着对清末新政性质和历史作用·299·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①②③④张连起:《关于清末新政的几个问题》,《北方论丛》1990年第2期。
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年第4期;刘平:《慈禧新政评议》,《学海》1993年第5期。
王守中前揭文。
参阅前引各论著。
的重新评估,人们开始为清末新政重新定位。
如张连起认为清末新政“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历史顺序应该排在义和团运动之后,辛亥革命之前”①。
对清末新政的重新定位更多地是通过对清末新政与其前后其它历史运动和重大事件的关系进行比较和重新评估体现出来的。
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关系问题上,王守中认为清末新政“实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但前者从“改革的决策领导、广度、深度以及结果来看”,都比洋务运动“提高了、深入了、发展了”。
②对于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关系,蒋华志认为清末新政“是戊戌变法的深入和发展”。
季云飞、王守中等人也指出了二者在性质、特征及内容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王守中还认为清末新政的成效“大大超过了”戊戌变法。
③一些学者还将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三者同时比较,认为清末新政无论在实绩、规模、影响和水平等各方面都远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上。
④在清末新政与义和团运动关系问题上,郭大松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致使民族危难进一步加深”,“增强了实行新政的力量”,且“清除了实行社会变革的最大阻力”,从而“为清末新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
⑤廖一中也认为:“义和团运动激发了晚清新政的产生。
”⑥至于清末新政与辛·300·《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①②③④⑤⑥廖一中:《义和团运动与晚清“新政”》,《历史教学》1991年第5期。
郭大松:《义和团运动与清末新政》,《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
郭世佑前揭文;陈向阳:《晚清三次变革与中国现代化的产生》,《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1期;周力:《简论晚清的三次“变法”》,《暨南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周积明:《从洋务到辛亥:得失成败的再评估》,《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蒋志华前揭文;季云飞前揭文;王守中:《从甲午到清末中国两次改革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王守中前揭文。
张连起前揭文。
亥革命的关系问题,更是近年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详情将在下节论述。
(四)关于宪政改革 宪政改革历来是清末新政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更趋热烈,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新成果、新观点。
与以往不同的是,肯定的意见和正面评价占了压倒多数。
宪政改革从官制改革起步,学者们对此有赞有弹。
徐军肯定其“一方面扩大和完善了国家的职能,缩短了在国家职能方面中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为后来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而在“选官制度方面废除捐纳制度,尤其是废除科举制度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但又认为它“只属于方式、方法范畴的统治术改革,不是根本统治制度的改革。
①沈振群从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对表层官称、中层机构设置及深层机构运转三个层面近代化状况的剖析,肯定官制改革“突破了绵延千年的封建政体臼窠,开创了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的先河”。
②袁亚忠则认为它“加速了社会总危机的全面爆发”,“实为清末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最终亦付之东流。
③ 1908年,清廷颁布《九年筹备清单》和《钦定宪法大纲》,计划用九年时间完成正式立宪的准备工作。
这两个文献近年引起了人们较多关注,但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褒贬分明。
韦庆远、高放、刘文源等人批评《九年筹备清单》“是一个以欺骗为目的,从上而下强加给中国人民,缺乏任何真正的社会基础的扰民闹剧”,并总结了它的五个特点:一是“凑篇幅”;二是“拖延时间”;三是“绕开难题,·301·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①②③袁亚忠:《丙午官制改革与清末政局》,《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沈振群:《清末政治体制改革刍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徐军:《试论清末官制改革》,《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避重就轻”;四是“残缺不全”;五是“本末倒置,法理不通”。
①不过多数人持基本肯定态度。
侯宜杰认为该清单实际上“就是筹备立宪的总体规划方案”,“使预备立宪进入到一个实质性阶段”,也“使政府的筹备工作摆脱了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性,变得心中有数,各级官员有了措手之处”。
同时也指出其诸多不足,如一些因素没有考虑,“有些不分轻重缓急”,“有的缺乏可行性”等。
②多位学者讨论了立宪进程速缓问题。
董方奎指出:“实事求是地分析九年预备期的内容及实施方案,就会清楚地看到,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不仅不是骗局,而且是一个并非缓进的方案”,“还有许多过激之处”。
“九年之期不仅不长,而且过促”。
③季云飞从国情角度、曹晓君和余林南从国际比较角度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④ 对于《钦定宪法大纲》,韦庆远等人持传统否定态度,但予以肯定的人越来越多。
侯宜杰认为它已“不是纯粹的封建主义性质,而是已经具备了以宪法和法律限制君权的君主立宪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初步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主权在民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是立法权属于议会和君主的二元制君主立宪的宪法大纲”⑤。
王建科、曹晓君和余林南及张连起等人均有类似看法。
有关资政院、谘议局的评价也出现了与传统迥异的观点。
侯宜杰指出资政院虽“不是正式的议会”,存在许多可“非议之处”,如没·302·《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①②③④⑤侯宜杰前揭书,第210、211页。
季云飞前揭文;曹晓君、余林南:《也谈清末的所谓“假立宪”》,《齐齐哈尔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董方奎:《论清末实行预备立宪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兼论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起点》,《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第211—212页。
韦庆远等:《清末宪政史》,第261—270页。
有“完全的立法权限”。
但它“拥有议决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和公债的职权”,“拥有议决宪法以外各种新定法典及其嗣后修改的职权”,“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立法权限不太完全的立法机关,其结构成份、内部组织、纪律处分等等,均与立宪国家的议会雷同。
其会议程序、议事规则、表决方法及两届会议的实际表现,都证实它的独立性和民主性,说明绝不是封建专制机关”;“决不是政府控制下的咨询或御用捧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