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讲 区域经济发展A

合集下载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二轮基础知识复习PPT教学课件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二轮基础知识复习PPT教学课件

倡议
意义:牵手多国发展战略,实现精准
对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全球
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知识点串联
区域概述
地理 环境
区域
横向:区域比较
与 区域
研究
纵向:区域发展阶段
发展
技术应用
“3S”技术
地理环境影 响区域发展
二、知识点串联
二、知识点串联
二、知识点串联
二、知识点串联
二、知识点串联
二、知识点串联
资源的形成原因

区域 资源 能
自然 开发
资源 条件
综合

开发

利用
风、地、生态环境
资金、技术、市场、交通、移 民、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政策(“西电东送”战略)
流量大小与季节变化、落差、 峡谷、地质、生态环境
资源开 发措施
综合利用,实 现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点串联
含义: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 风况良好的情况下,风电场被迫 弃 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 风 限 原因:电能过剩 电 解决措施: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和发 展速度;加大跨区域电网建设,提 高外送能力;利用当地资源,因地 制宜发展高耗能产业(如石化、冶 金);提高蓄电、风力预测等技术。
)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
价值;将地震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找 ,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
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 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与热点专题四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讲区域经济联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教学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与热点专题四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讲区域经济联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教学

第 3 讲地区经济联系与可连续发展对策网络建立高考透视1. 地位。

本讲内容在高考取考察频度较低,2016 年对家产转移有所重视。

2.方法。

复习时注意掌握以下内容:多联系世界和我国某工业部弟子产空间上的散布、变化特征,考察家产转移中的工业部门种类、转移的方向、家产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

3.方向。

(1) 以地区图为背景资料联合有关图表资料,考察地区特点、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举措,家产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考点出现的频次将会加大。

(2)以热门地区或典型地区的发展为背景资料,突出表现地理知识在解决地区发展中的应用还是此后高考命题的热门,特别关注我国西部地域的农业发展,世界和我国出现的家产转移。

重要考点1地区农业可连续发展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商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并日趋突出,问题的出现常常与人口增添过快、农业压力增大致使农业发展方向和实行出现误差有关。

详细表现以下所示:1.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剖析(1)自然条件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剖析天气 ( 光照、热量、降水 ) 、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

(2)产生的环境问题:剖析地区内能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由。

(3)农业构造问题:剖析地区农业发展能否存在农业种类不合理、农业构造单调等问题,并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由。

2.农业发展方向剖析(1)依据优势定方向:依据当地优胜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优势家产。

(2)依据问题定方向:依据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地取材提出整顿举措,确立农业调整方向。

(3)依据市场定方向:依据市场需求,确立地区农业发展方向,调整家产构造,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添农产品附带值。

[2016 ·全国卷Ⅱ ]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公司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良铁观音茶获取“中国地理标记”认证。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满分突破 专题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满分突破 专题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答案:B
2.R 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B.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C.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 D.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
解析:R 地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另外还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选 A。
答案:A
(2016·郑州模拟)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 Q 地荒漠
化主要表现为( )
A.土地沙化
B.土位于宁夏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被誉为“塞上江南”,因此 Q 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灌溉不当引 起的土壤盐碱化。选 B。
3热点追踪 考向一 生态环境建设
【例 1】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 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 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 生 态 裂 谷 ” 出 现 后 , 为 了 绿 洲 区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应 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思路分析] 1.题干信息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 采地下水所致。这导致绿洲区地下水位下降,附近的交错区地下 水流向绿洲区。 2.知识迁移 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 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 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荒漠地区不适合植 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 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 [我的答案] (1)C (2)D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核心专题突破课件区域地理专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核心专题突破课件区域地理专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讲内容的复习(fùxí)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首先需要分析该区 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对劣势条件进行改 造,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对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其 解决对策要注意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与存在 的具体问题相对应。 (3)对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般要从转出地和转 入地两个地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期;②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③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
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①水资源短
缺;②盐碱地,涝洼地占较大比例;③易受低温冻害的影
响。
第十四页,共44页。
(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主要从当地(dāngdì)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 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规
律:
轻工业积 提―累 高―资 技→金 术重工业加 提强 高―基 科―础 技→工 水业 平高科技工业
(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zuìhòu)是 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 国家(地区)。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 品品质” “果渣污染环境” “农村薪柴缺乏”
过度开垦,土壤肥力下 降;经济效益低 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发展果品加工业, 农业附加值增加
需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需解决果渣污染问题 需解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第八页,共44页。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区域可持续发展
根本原因:气候干旱 ①自然原因 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
物质条件:地表多沙质沉积物 ②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加剧作用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具体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 业,避免土壤盐渍化;在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 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 林网;在流沙严重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农业结构。 ④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解决农 村生活能源问题。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019湖南株洲二模)为了解不同植被坡耕地水土保持情况,分三组
观测:Ⅰ组植被覆盖度约95%,Ⅱ组约75%,Ⅲ组为裸地。下表为某
年5月和8月各选三场的降雨过程及水土流失数据,甲、乙、丙分别
对应三个观测组。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3~4题。
降雨 降雨 降雨量 降雨强度 土壤流失量/g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生态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1)自然原因 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 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④植 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 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 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 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把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结合实际有 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说明。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教师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教师

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2 (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C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命题解读】该题组以新西兰南岛上山脉变化为情景材料,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能力,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 精归纳1.外力作用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分析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1)侵蚀地貌扇)三角洲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挟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上的冰碛丘陵等3.外力地貌的应用(1)根据沙丘特征判定风向(2)根据不同地貌的颗粒特征判定风向(3)根据河流地貌判断河水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流弯曲处,由于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流平直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解析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专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解析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专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2014考纲解读】1.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丰富多样的图表和文字叙述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及综合开发利用方向。

因此,复习时,要重点把握(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大江大河、青藏地区等)这些地区的自然、人文的优劣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整治方向等知识。

【重点知识梳理】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风力强劲(动力因素)。

其中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而多年持续干旱,则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及危害(3)荒漠化的治理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2.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现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下所示:(3)水土流失的治理1主要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开展土地复垦等;生物措施主要包括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土壤培育、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2成功的治理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3.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及保护措施(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4天】区域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4天】区域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主干知识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2)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 梯级开发 ①核心:河流的 。 资源条件 ②主要措施:结合 对流域进行综合 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防洪 ③效益:实现了 、养殖、灌溉、航运、 发电、旅游等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 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特别提醒】 我国四大典型地区的生态环境 问题及防治措施 1.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恢复自然植被是有效 的防治措施。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工程措施、生 物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 治理。 3.黄淮海平原的土地盐碱化:采用“鱼塘一 台田模式 ”发展农业,有效调控水盐运动。 4.南方押题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 为例 分类 问 题 解决对策 ①大量占用耕地;②城 工业 化 镇和工业过度密集;③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严重;④产业 问题 结构层次偏低等 ①进行 基础设施 ①城市 建设亟 调整,推动产 业升级;②构 待完善;耕地 筑大珠江三角 ②城市占用 面积不 城市 洲城市群;③ 酸雨 断扩大;③珠江水质恶 化 加强规划与管 化; 理 问题 主干知识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④城市 现象严重;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知识链接】 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 上 游 水土流 问 题 中 游 下 游
失等生
态环境 洪涝威胁严重
水体和大气污 染严重
问题严

①加强
长江防
①退耕还湖、
疏浚湖泊;②
①调整并优化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产业结构,淘
主干知识
三、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松嫩 辽河 ①耕作农业区:包括 平原、三江平原 和 平原。 大小兴安岭 ②林业和特产区:包括松嫩平原西部 和长白 山区。 ③ 畜 牧 业 区 : 包 括 西 部 高 原 、 及部分林区草地。 (2)商品粮基地建设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9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讲区域经济发展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9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讲区域经济发展教案

第三讲区域经济发展考纲展示考情汇总备考指导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不同条件下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1.在掌握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方向、问题及措施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2.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规律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条件、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概况项目内容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社会、经济良好的工业基础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外向型农业的发展(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③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4.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第(3)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简述”“化肥施用量较 少”“原因”等。 (5)第(4)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被称为‘中国绿色米 都’”“理由”等。
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高 大
[标准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 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 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 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 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1.农业生产条件分析思路 首先,分析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 和灌溉水源等,主要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比 如不同的农作物对光照、水源、土壤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其次,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在社会经济条件中,种植历史、 劳动力往往成为传统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对一个地 区农业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交通条件、市 场条件往往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条件,在某些区域有时还起到 主导性作用。
[变式训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 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 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 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 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 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 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 的位置和范围。
区域农业发展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四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①地为高原地形,地势起伏小 B.②地附近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C.③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D.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2.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是( B )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讲 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 方向和措施。
(2014·高考全国卷Ⅱ,T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 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 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 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 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 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 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 置和范围.
2.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因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延长产业链。 (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近年来,②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明显萎缩,主要原因是
( D) A.水旱灾害频发
B.大豆的市场需求减小
C.耕地面积减少
D.进口大豆的冲击
解析:第1题,①地位于呼伦贝尔高原,地势起伏小;②地附近 河流封冻期长,河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没有凌汛现象;③地 垂直地带性显著,西坡基带为温带草原带,东坡基带为温带落 叶阔叶林带;④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第2题, ②地位于松嫩平原,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且 耕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第3题,②地区 位于松嫩平原,水旱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但种植任何农 作物均会受到水旱等灾害的威胁,不仅仅是大豆;大豆的主 要用途是榨取食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总量 的增加,大豆的市场需求量在增大;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 的理由。(8分)
[思路分析]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1)题干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1957年开始垦荒”“面 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___2_0_多__万________”“空气清 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中国绿色米 都”“现代技术科学生产”“精准施肥”等。 (2)第(1)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分析”“环境质量优 良”“原因”等。 (3)第(2)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分析”“农作物虫害较 少”“_____气__候________原因”等。
最后,区别农业生产的优势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优势因素也 就是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 说,没有这种因素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限 制性因素往往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中存在的不利方面,比如 西北地区的干旱,黄淮海平原的风沙、盐碱、旱涝等都是农 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当然,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自然区位优 势比较明显,特别是某些特色农产品更是优质产品,其限制性 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比如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等。
(1)分析三江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解析:(1)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其发展 农业的自然条件。(2)可以从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沼 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1)有利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热量不足,降水变率 大,易发生冻害和水旱灾害。 (2)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壤下层有 永久冻土层,阻滞水分下渗;有春汛、夏汛和凌汛现象,导 致河水泛滥等。
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松嫩平原的 耕地面积在减少,但这并不是导致大豆种植面积明显萎缩的 主要原因;进口大豆相比于国产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 对国产大豆形成了明显冲击,使东北大豆的市场份额减小, 人们转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