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分课时学案答案及解析
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对任何化学反应,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D.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答案:B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1 mol·L-1·min-1B.0.2 mol·L-1·min-1C.0.3 mol·L-1·min-1D.0.6 mol·L-1·min-1答案:B3反应4CO(g)+2NO2(g)N2(g)+4CO2(g)开始进行时,CO的浓度为4 mol·L-1,N2的浓度为0,2 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0.6 mol·L-1,则此段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CO)=1.2 mol·L-1·s-1B.v(NO2)=0.3 mol·L-1·min-1C.v(N2)=0.6 mol·L-1·min-1D.v(CO2)=1.2 mol·L-1·min-1答案:D4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H2)=0.2 mol·L-1·min-1B.v(N2)=0.2 mol·L-1·min-1C.v(N2)=0.02 mol·L-1·s-1D.v(H2)=0.04 mol·L-1·s-1答案:C5合成氨反应:3H2+N22NH3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H2)、v(N2)、v(NH3)(用mol·L-1·s-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A.v(H2)=v(N2)=v(NH3)B.v(N2)=2v(NH3)C.2v (H 2)=3v (NH 3)D.v (N 2)=3v (H 2)解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 (H 2)∶v (N 2)∶v (NH 3)=3∶1∶2,A 项错误;v (N 2)∶v (NH 3)=1∶2,即2v (N 2)=v (NH 3),B 项错误;v (H 2)∶v (NH 3)=3∶2,即2v (H 2)=3v (NH 3),C 项正确;v (H 2)∶v (N 2)=3∶1,即3v (N 2)=v (H 2),D 项错误。
经典:高中化学选修四学案答案(人教版最新)
经典:⾼中化学选修四学案答案(⼈教版最新)⽬录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2)第2课时热化学⽅程式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6)第⼆节燃烧热能源 (11)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7)第⼀章单元测试 (21)第⼆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6)第⼀节化学反应速率 (26)第⼆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0)第1课时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第三节化学平衡 (37)第1课时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38)第2课时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2)第3课时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4)第4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6)第5课时勒夏特列原理的迁移运⽤ (49)第6课时等效平衡 (55)第7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58)第四节化学反应进⾏的⽅向 (64)第⼆章单元测试 (67)第三章⽔溶液中的离⼦平衡 (73)第⼀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73)第1课时弱电解质及电离 (73)第2课时⼀元酸的⽐较及多元酸的电离特点 (76)第⼆节⽔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79)第1课时⽔的电离 (79)第2课时溶液中的PH及其应⽤ (81)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85)第4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87)第三节盐类的⽔解 (89)第1课时盐溶液的酸碱性 (89)第2课时影响盐类⽔解的主要因素及⽔解的运⽤ (92)第3课时溶液中离⼦浓度⼤⼩的⽐较 (95)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1)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101)第2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5)第三章单元检测 (10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114)第⼀节原电池 (114)第⼆节化学电源 (122)第三节电解池 (128)第1课时电解池的⼯作原理和组成 (128)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运⽤ (134)第四节⾦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38)第四章单元检测 (144)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学案设计:2.2.2 Word含解析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和活化分子等知识来解释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过程探究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组实验】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10mL0.1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
【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会,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会。
【小结】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分子总数一定,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因而活化分子数量,有效碰撞频率,所以,反应速率。
【跟踪练习1】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探究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
【实验结论】使用催化剂,能化学反应。
【小结】当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一定时,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途径发生改变,从而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因此活化分子的数目,有效碰撞频率,故化学反应速率。
【跟踪练习2】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mol反应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ol SO2和5mol O2起反应丙:在45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丁:在50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总结】随堂检测1.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C的质量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2.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动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A.①③⑤B.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3.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第二章 全部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计算的能力。
(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三、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自己阅读后,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然后,通过简单的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进而,进入三段式的学习,做、讲例题,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计量数的关系。
接着,尝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最后,练习,总结,下课。
四、教学过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初步运用有效碰撞、撞碰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的概念等来解释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过程,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同时还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及计算,知道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
经典:高中化学选修四学案答案(人教版最新)
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2)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6)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1)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7)第一章单元测试 (2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6)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26)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0)第1课时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第三节化学平衡 (37)第1课时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38)第2课时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2)第3课时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4)第4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6)第5课时勒夏特列原理的迁移运用 (49)第6课时等效平衡 (55)第7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58)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4)第二章单元测试 (6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7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73)第1课时弱电解质及电离 (73)第2课时一元酸的比较及多元酸的电离特点 (76)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79)第1课时水的电离 (79)第2课时溶液中的PH及其应用 (81)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一) (85)第4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二) (8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89)第1课时盐溶液的酸碱性 (89)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及水解的运用 (92)第3课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95)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1)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101)第2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5)第三章单元检测 (10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114)第一节原电池 (114)第二节化学电源 (122)第三节电解池 (128)第1课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28)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运用 (13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38)第四章单元检测 (14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庖丁巧解牛诱学·导入·点拨材料:我们知道,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而氢气和氧气的爆炸反应瞬间就能完成。
同样作为化学反应,不同化学反应间的快慢差距是如此之大!我们只能定性比较石油的形成速率和氢氧爆鸣气之间的差别,我们却无法精确表述这两个化学反应快慢的差距;假如两个反应相差快慢很接近的反应,我们如何定量地、精确地表明两者的反应快慢呢?问题设置:如何定量表明一个化学反应到底进行得是快还是慢?导入点拨:与物体的运动速率相类比,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新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的角度和方式也要参照物体运动速率的定义模式: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某一量值的变化量。
学问·巧学·升华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c)来表示,单位为mol·L-1,时间用t 来表示,单位用秒(s)或分(min)或小时(h )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单位是:mol/(L·s)或 mol/(L·min)或 mol/(L·h)要点提示①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且应标明具体的物质。
②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③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削减,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⑤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⑦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利用定义进行计算:数学表达式:v =tc∆∆得到的速率是该反应在Δt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速率(瞬时速率),当Δt→0时,该平均速率可以看作瞬时速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学案
其次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
2.知道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3.会推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重、难点】化学平衡状态及判定基础落实:一、可逆反应1.概念:在肯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1)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同时存在。
(2)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
(3)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同存于同一反应体系。
(4)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仍在进行,没有停止。
二、化学平衡状态1.含义:在肯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全部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可以保持恒定。
2.特征:①逆:可逆反应②等:v正=v逆③定:物质恒定④动:动态平衡,反应没停止⑤变:条件变,平衡移动三、化学平衡状态的推断1.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
2.看体系中的各物质是否保持恒定。
对点训练:学问点一可逆反应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肯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A.Z为0.3 mol·L-1B.X2为0.2 mol·L-1C.Y2为0.4 mol·L-1D.c(X2)+c(Y2)+c(Z)=0.55 mol·L-1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体系中各物质肯定共存,假如B、C选项中的数据存在,则Z的浓度为0,这是不行能的,A选项符合题意;又由于该反应是总体积不变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不论X2、Y2、Z怎么变化,总物质的量不会转变,总浓度也不会转变,即:c(X2)+c(Y2)+c(Z)=0.6 mol·L-1。
学问点二依据v正=v逆推断平衡状态2.在肯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 的B23.能够说明一个可逆反应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A.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1 mol H—I键形成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2 mol H—I键形成C.1 mol I—I键断裂的同时有2 mol HI键形成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1 mol I—I键形成学问点三依据物质不再增减推断化学平衡状态4.可逆反应2HI(g)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转变D.c(H2)与c(I2)保持相等5.在肯定条件下,反应:2NO+O2NO2在定容容器中发生,对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容器的总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基础落实】1.在肯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反应开头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渐渐减小,最终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渐渐增大,最终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渐渐减小,最终不变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肯定条件下开头反应,在达到平衡后,18O存在于(D)A.只存在于氧气中B.只存在于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O2中都存在3.3 mol H2和1 mol N2放入密闭容器中,使用催化剂发生反应:N2+3H23,从反应开头到平衡过程中,不行能消灭的是(A)A.2 mol NH3B.0.5 mol NH3C.0.9 mol N2D.H2和NH3物质的量相等4.可逆反应a A(g)+b B(g)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同步课时(导)学案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习目标1.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和活化分子等知识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重点知识点一有效碰撞理论基础知识整理1.有效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的分子。
(2)活化能: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
错误!(3)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互动探究(1)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吗?(2)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句话对吗?(3)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的能量低?(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归纳总结1.活化分子与有效碰撞的关系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不一定发生有效碰撞。
并不是反应物分子之间的任何一次直接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只有那些能量相当高的分子之间的直接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2.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与活化分子百分数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就是指单位体积内能量达到一定要求的活化分子的总数;而活化分子百分数是活化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总分子数包含:活化分子数以及普通分子的个数。
3.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活化能大小主要是由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改变外界条件也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如加入催化剂,即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影响着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例如:活化能小→普通分子容易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多→化学反应速率大内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即时训练1.有效碰撞是指A.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B.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C.反应物分子发生合适取向的碰撞D.活化分子之间发生合适取向的碰撞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反应物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快;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高二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选修4课后答】『必修1部分答案』第一章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3)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4)第二章 (7)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7)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7)第三节化学平衡 (8)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9)第三章 (9)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9)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1)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14)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4)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4)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14)第一章习题 (15)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物质的分类 (15)离子反应 (16)氧化还原反应 (17)金属及其化合物 (18)金属的化学性质 (18)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8)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9)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 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化学选修四同步学案: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Word版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今日目标】1.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响热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响热的实验方法 ,并会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响的物质的量和反响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 2.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 ,也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 如:H 2(g)+12O 2(g) = = =H 2O(l) ΔH =-285.8 kJ/mol ,表示在25 ℃ ,101 kPa,1 mol H 2与12mol O 2完全反响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3.书写氢气与碘蒸气化合反响的能量(或热量)变化 ,可用下式表示:H 2(g)+I 2(g) 2HI(g) ΔH =-14.9 kJ/mol ,它与化学方程式H2+I2 △,2HI 相比拟而言 ,其特点为:(1)指明了反响的温度和压强 ,假设在25 ℃、101kPa 时进行的反响 ,可不注明 .(2)注明了各物质的状态:s(固体)、l(液体)或g(气体)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ΔH 的 "+〞或 "-〞及数值 .【思考】(1)上述反响中假设将化学计量数扩大一倍 ,其反响热如何变 ?(2)假设将该反响表示成2HI(g)H2(g)+I2(g) ,其反响热又如何 ?【提示】 (1)反响热数值也扩大一倍;(2)ΔH =+14.9 kJ/mol .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 - "五注意〞【思考】① 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正、负号如何确定 ?【提示】 放热反响ΔH<0 ,吸热反响ΔH>0 .② 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在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ΔH 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③ 同一反响用不同的计量数来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考前须知】1.注意ΔH 的符号ΔH 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且中间留空格 .假设为放热反响 ,ΔH 为 "-〞;假设为吸热反响 ,ΔH 为 "+〞 .200℃ 101KPaΔH 的单位一般为kJ/mol 或kJ·mol -1 .2.注意测定条件反响热Δ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Δ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ΔH 是在25 ℃、101 kPa 下测定的 ,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响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 ,反响热ΔH 也不同 .因此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用 "g 〞 ,液体用 "l 〞 ,固体用 "s 〞 ,溶液用 "aq 〞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标 "↑〞和 "↓〞 .4.注意化学计量数由于ΔH 与反响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 ,所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 ,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 ,那么ΔH 也要加倍 .当反响逆向进行时 ,其反响热与正反响的反响热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5.注意ΔH 的单位关于ΔH 的单位 "kJ/mol 〞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响时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多少千焦 ,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响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 .【典例精析】例1、N 2H 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25 mol N 2H 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 ,放出133.5 kJ 热量 .那么以下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12N 2H 4(g)+12O 2(g) = = =12N 2(g)+H 2O(g);ΔH =+267 kJ·mol -1B .N 2H 4(g)+O 2(g) = = =N 2(g)+2H 2O(g);ΔH =-534 kJ·mol -1C .N 2H 4(g)+O 2(g) = = =N 2(g)+2H 2O(g);ΔH =+534 kJ·mol -1D .N 2H 4(g)+O 2(g) = = =N 2(g)+2H 2O(l)ΔH =-133.5 kJ·mol -1【解析】 该反响为放热反响 ,ΔH<0 ,A 、C 错;25 mol N 2H 4完全燃烧放出133.5 kJ 的热量 ,那么1 mol N 2H 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534 kJ ,B 正确;D 中H 2O 为液态 ,ΔH 的值也不对 .【答案】 B【解题方法】"四看法〞快速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1)看各物质聚集状态是否正确;(2)看ΔH 的 "+〞 "-〞标注是否正确;(3)看ΔH 的单位是否为kJ/mol ;(4)看反响热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例2、在25 ℃ ,101 kPa 下 ,1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 48.4 kJ 能量 .表示上述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A .C 8H 18(l)+252O 2(g) = = =8CO 2(g)+9H 2O(g)ΔH =-48.4 kJ/molB .C 8H 18(l)+252O 2(g) = = =8CO 2(g)+9H 2O(l)ΔH =-5 517.6 kJ/molC .C 8H 18(l)+252O 2(g) = = =8CO 2(g)+9H 2O(l)ΔH =+5 517.6 kJ/molD .C 8H 18(l)+252O 2(g) = = =8CO 2(g)+9H 2O(l)ΔH =-48.4 kJ/mol【解析】 辛烷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响 ,ΔH<0 ,故C 项错误;在25 ℃ ,101 kPa 下 ,1 mol C 8H 18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48.4 kJ 1 g ×114 g =5 517.6 kJ ,故B 项正确;A 项中水的状态标错 ,且ΔH 数值错误;D 项中ΔH 数值错误 .【答案】 B二、中和热的测定(1)定义:酸碱中和反响生成 1 molH 2O 放出的热量 .(2)表示方法: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响 ,中和热根本上是相等的 ,表示为:H +(aq)+OH -(aq) = = =H2O(l) ΔH =-57.3 kJ/mol .2.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响的反响热 ,体验化学反响的热效应 . (2)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量筒(50 mL)两个、温度计、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孔)、环形玻璃搅拌棒、50 mol/L 盐酸、55 mol/L NaOH 溶液、50 mol/L 硝酸、55 mol/L KOH 溶液 .【实验装置:】(3)实验测量数据①初始温度(t1)测量方法是用一量筒量取50 mL 50 mol·L -1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55 mol·L -1 NaOH 溶液并测量其温度 ,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 1 .②终止温度(t 2)测量方法是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 ,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中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记录终止温度为t 2 .③重复实验操作 ,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 ,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④实验数据处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 ,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 g·cm -3 ,反响后溶液的比热容c =4.18J/(g·℃) .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 溶液反响放出的热量是418(t 2-t 1)kJ ,中和热为418(t 2-t 1)/025 kJ/mol .【思考】1.假设用浓H 2SO 4与稀NaOH 溶液反响 ,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变吗 ?用醋酸溶液呢 ?【提示】 因为浓H 2SO 4稀释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故测得中和热数值会偏大;而醋酸是弱电解质 ,电离需吸收热量 ,故测得数值会偏小 .2、①含1 mol H 2SO 4的稀溶液与足量NaOH 反响放出的热量与中和热的数值相等 ?【提示】 不相同 ,是中和热数值的2倍 .②实验中为什么要碱稍过量 ?【提示】 保证酸完全反响 .③ 按实验中的用量 ,完全中和后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的数值吗 ?【提示】 不是 ,因为只生成025 mol H 2O .【实验步骤】 以盐酸和NaOH 溶液的反响为例 .①组装绝|热装置 ,在大烧杯底部垫上泡沫塑料(或纸条)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泡沫塑料(或纸条);再在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 ,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 ,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以到达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如以下图所示 .②向小烧杯中参加50 mol/L 的盐酸50 mL ,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 ③用干净量筒量取50 mL 55 mol/L 的NaOH 溶液 ,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 ,计算盐酸和NaOH 溶液的平均温度并记为t 1 .④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并把NaOH 溶液一次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记为t 2(为保证上述反响能充分进行 ,实验时可以使酸或碱略过量) .⑤重复: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⑥根据数据计算中和热 .⑦可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定同体积的KOH 溶液与盐酸反响 ,NaOH 溶液与硝酸反响的中和热 .【实验现象】 碱倒入酸中温度计温度会迅速升高(读取最|高温度) .【实验结论】 酸碱中和反响是放热反响 .利用Q =cm Δt 求出反响放出的能量 ,进而求出生成1 mol 水时的焓变 .ΔH =-0.418t 2-t 10.025kJ/mol . 【考前须知】①作为量热的仪器装置 ,要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a.其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 ,在两烧杯缝隙中一定要塞满泡沫塑料(或纸条);b.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c.泡沫塑料板上的两个小孔要恰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d.可改用保温杯来做 ,也可用块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与小烧杯外径相近的绝|缘外套来做 . ②盐酸和NaOH 溶液的浓度必须准确 ,本实验中NaOH 溶液的浓度稍大于盐酸的浓度 ,两者的浓度均宜小不宜大 ,假设浓度偏大 ,那么测定结果误差较大 .③盐酸和NaOH 溶液的体积必须准确 .④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a.水银球局部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b.读数时应谨慎细心,把握并读准温度且由同一个人来读;c.测量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⑤实验操作要快.【注意】1.不同的强酸与强碱反响的中和热相同,假设生成易溶性的盐,其热化学方程式都可表示为H +(aq)+OH-(aq) = = =H2O(l)ΔH=-57.3 kJ/mol .2.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响,因为它们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测得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例2、50 mL 50 mol·L-1盐酸与50 mL 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响.通过测定反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答复以下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50 mol·L-1盐酸与50 mL 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响,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2)不盖硬纸板会损失局部热量,故所测结果偏小.(3)由中和热概念可知,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水为标准的,而与过量局部的酸碱无关.(4)由于弱酸弱碱的中和反响放出热量的同时,还有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以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反响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答案】(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2)偏小(3)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和碱的用量无关(4)偏小例3、.实验室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其他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A.50 mol·L-1盐酸,50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B.50 mol·L-1盐酸,55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C.50 mol·L-1盐酸,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D.50 mol·L-1盐酸,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解析】本实验中为了保证50 mol·L-1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55 mol·L-1NaOH溶液,使碱稍过量,故A项不符合.所需酸、碱量均为50 mL ,故B项不符合.酸、碱分别用不同的量筒量取,故C项不符合.【答案】 D例4、50 mL 50 mol/L盐酸与50 mL 55 mol/L NaOH溶液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响.通过测定反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答复以下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响生成1 mol 水时放出57.3 kJ 的热量 ,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有硬纸板 ,上面有两个小孔 ,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响需要测量温度 ,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环形玻璃搅拌棒用来搅拌 ,便于热量迅速散开 .(3)实验中要注意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2)NaOH(aq)+12H2SO4(aq) = = =12Na2SO4(aq)+H2O(l) ΔH =-57.3 kJ/mol(3)减少热量损失 用水将温度计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课堂练习与解析】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响的反响热仅指反响放出的热量B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 .所有的燃烧反响都是放热的D .热化学方程式中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解析】 化学反响的反响热是指反响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故A 错;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 ,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数 .【答案】 A2.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 ,以下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A .反响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 .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C .为了使反响均匀进行 ,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参加碱(酸)D .为了使反响更完全 ,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解析】 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应把酸(或碱)一次倒入 .【答案】 C3.2C(s)+O 2(g) = = =2CO(g) ΔH =-221.0 kJ/mol ,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A .2 g 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221.0 kJ 的热量B .2 mol 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221.0 kJ 的热量C .2 mol 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 mol 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221.0 kJ 的热量D .12 g 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221.0 kJ 的热量【解析】 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在通常状况下 ,2 mol 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 mol 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221.0 kJ 的热量 .【答案】 C4.依据事实 ,写出以下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 .(1)16 g CH 4(g)与适量O 2(g)发生反响 ,生成CO 2(g)和H 2O(l) ,放出893 kJ 热量 .(2)1 L 1 mol·L -1 KOH 溶液中和1 L 1 mol·L -1 HNO 3溶液 ,放出57.3 kJ 热量 .(3)12 g C(s)与适量O 2(g)发生反响生成CO 2(g) ,放出283.0 kJ 热量 .(4)1 mol 葡萄糖[C 6H 12O 6(s)]在人体中完全氧化 ,生成CO 2(g)和H 2O(l)产生2 800 kJ 热量 .【解析】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②ΔH 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间的比例关系;③ΔH 的正负号 .【答案】 (1)CH 4(g)+2O 2(g) = = =CO 2(g)+2H 2O(l) ΔH =-893 kJ/mol(2)KOH(aq)+HNO 3(aq) = = =KNO 3(aq)+H 2O(l) ΔH =-57.3 kJ/mol(3)C(s)+O2(g) = = =CO2(g)ΔH=-283.0 kJ/mol(4)C6H12O6(s)+6O2(g) = = =6CO2(g)+6H2O(l)ΔH=-2 800 kJ/mol。
化学选修四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5习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21 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 kJ热量..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41 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 518 kJ热量..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P6习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或kJ mol-1..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ΔH=-241.8kJ/mol..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P10习题1、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2、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目前已使用甲醇、乙醇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请你谈谈甲烷燃料开发的前景..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5、下表列出了生产1 t工业原材料的平均能耗:请画出一张柱状图来形象地表述这些数据;并提出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6、私人汽车与公交车相比;前者的耗油量和排出的污染物均大约是后者的;而后者载运的乘客量平均为50人;前者平均为2人..请根据以上数据对这两种交通工具做出评价..公交车个人耗油量和排出的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共交通更为合理..P13习题1.2.5 mol C 在O 2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放出多少热量 2.完全燃烧多少摩H 2使生成液态水;才能得到1000 kJ 热量3.4.0 g 硫粉在O 2中完全燃烧生成SO 2;放出37 kJ 热量;计算S 的燃烧热.. 4.1.00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 2;放出55.6 kJ 热量;计算CH 4的燃烧热..5.2.00 g C 2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 2;放出99.6 kJ 热量;3.00 mol C 2H 2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 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H 4和C 2H 2;哪种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多6.NH 3g 燃烧生成NO 2 g 和H 2Og;已知1H 2 g+ O 2 g=H 2Og ΔH =-241.8 kJ/mol2 N 2 g+O 2 g=NO 2 g ΔH =33.9 kJ/mol3 N 2 g+ H 2 g=NH 3g ΔH =-46.0 kJ/mol 试计算NH 3g 燃烧热量..7.1 kg 人体脂肪可储存约32200 kJ 能量..一般人每行走1 km 大约要消耗170 kJ 能量;如果某人每天步行5 km;1年中因此而消耗的脂肪大约是多少8.一个体重为70 kg 的人的脂肪储存的能量约为4.2×105 kJ;如果快速奔跑1 km 要消耗420 kJ 能量;此人的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是多少9.某锅炉用1.0 t 煤可烧开水50 t 进锅炉水温20 ℃;请计算该锅炉的热效率..1 t 煤燃烧放热2.9×107 kJ..提示:锅炉的热效率=×100%10.下表列出了生产1 m3塑料的能耗和可从同量塑料回收的能量..塑料能耗/kJ 可回收能量/ kJ塑料能耗/kJ可回收能量/ kJ耐纶7.8×1044.2×104丙烯酸类塑料4.3×1041.8×104聚氯乙烯3.8×1041.6×104聚丙烯2.0×1041.5×104现废品收购站已回收如下数量的废塑料:耐纶5 m3、聚氯乙烯50 m3、丙烯酸类塑料5 m3、聚丙烯40 m3;如将它们加工成燃料;可回收多少能量11制造一辆汽车和为延长汽车使用寿命而采用各种方法防止金属腐蚀;大约要花费9.0×107 kJ能量;而汽车在使用期限内所消耗的汽油能量约为1.0×109kJ..有人分析了这两个数据;认为与其千方百计去防止金属腐蚀以延长汽车寿命来降低能耗;不如在降低油耗上下功夫更具有实际意义..谈谈你的看法..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P19习题1.通常化学反应速率用来表示..2.对于化学反应N2+3H2=2NH3;当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它们的速率之比等于之比..3.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十Bg=2C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A为0.5 mol;B为0.4 mol;C为0.2 mol..则:1用生成物C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2用反应物A 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3用反应物B 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A.0.025 mol/L ·s B.0.012 5 mol/L ·s C.0.05 mol/L ·s D.0.1 mol/L ·s 4已知4NH 3+5O 2=4NO+6H 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 、v H 2O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v NH 3=vO 2B.v O 2=vH 2OC.v NH 3=vH 2OD.v O 2=vNO 5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 、v B 、v C 表示..已知v A 、v B 、v C 之间有以下关系2v B=3v A;3v C=2v 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B.A+3B2=CC.3A+B=2CD.A+B=C习题参考答案1. 略..2. 1∶3∶2..3. 1A ;2C ;3B..4. D..5. A.. 二补充习题 在的反应中;经t 秒后C 的浓度增加m mol/L;则用B 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参考答案:C..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P24习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H 2和 1 mol I 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 2g+I 2g=2HIg ΔH <0..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 2;反应速率加快吗 理由是 .. 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N 2N 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也加快吗 理由是 ..2没有加快..通入N 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N 2N 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 ;理由是 ..3降低..由于加入了N 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H 2和I 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 2g 和1 mol I 2g;反应速率 ;理由是 ..4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 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 ;理由是 ..5加快..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NO 和CO 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2NO=N 2+2CO 2;为了控制大气污染;提出下列建议: A.使用催化剂 B.改变压强 C.提高反应温度 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理由是 ..2. A..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 N 2+2CO 2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 二补充习题1.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2.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t1=75 s ②t2>200>t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G>mF>mBA. ①B. ①②C. 只有②D. 全部正确参考答案 1. A、C; 2. C..第三节化学平衡P32习题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 的状态..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2.已知反应Ag+3Bg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cB=2.0 mol/L、cC=1.0 mol/L;则K= ..3.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是发生变化;能够使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 ;催化剂虽然能够速率;但化学平衡移动..3.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4.25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92.4 kJ/mol1在该温度时;取l mol N2和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其原因是 ..4.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2为了提高NH3的产率;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5.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B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 ..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下降7.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C..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2.0 mol PCl3和 1.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0 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 PCl3和0.5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C..A.0.40 molB.0.20 molC.小于0.20 molD.大于0.20 mol;小于0.40 mol9.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427 ℃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 mol/ 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9. 设:CO的消耗浓度为x..二补充习题1. 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实验序号1以1代表;余同在1中;反应在10至20 min内平均速率为____mol·L-1·min-1..=____mol·L-1..在2中;A的初始浓度c2设3的反应速率为v3;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___ v1填>、=、<且c3___ 1.0 mol·L-1填>、=、<..4比较4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2.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减半B. 均加倍C. 均增加1 molD. 均减少1 mol1. 10.013 21.0 3>;>4吸热;因为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简析要学会分组对比;1和2反应温度相同;虽然达到平衡浓度所需时间不同;但平衡浓度相同;只有起始浓度相等才行..为什么2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该反应是一个气体Δn=0的反应;可以理解为2反应时的压强较高或是加入了催化剂..2、3反应温度相同;平衡浓度3>2;只有3的起始浓度大才行..1和4起始浓度相同;但4的反应温度高、平衡浓度低;只有吸热反应才行.. 2.C..简析本题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它的特殊条件是:“容积可变的容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把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均减半”或“均加倍”;容器的容积必须减半或加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对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改变条件后;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平衡是不移动的..题目给的条件是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若把A、B、C三种物质各增加1 mol拆分为A、B、C;依次为1 mol、0 5 mol、1 mol;使之符合2∶1∶2;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各物质的浓度仍然不变;多余了0 5 mol B;就可以判断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各减少1 mol;思路与之相似;应向左移动..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P36习题1.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由于熵增的原因而使某过程自发进行的实例..1.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2.应该如何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2.在封闭体系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能只根据焓变ΔH<0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习题P731.原电池是一种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是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是极..2.用铜和硫酸铜溶液、银和硝酸银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这个原电池的负极是 ;电极反应式是;正极是 ;电极反应式是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c为负极;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5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6.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Zns+Fe2+aq=Zn2+aq+Fes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参考答案1. 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氧化反应;负极;还原反应;正极..2.铜;Cu-2e- = Cu2+;银;Ag++e- = Ag..3. a、c、d、b..4. B;5. B、D..图4-2锌铁原电池装置6.装置如图4-2所示..负极:Zn-2e- = Zn2+ 正极:Fe2++2e- = FeP78习题1.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 ..A.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B.Zn为正极;MnO2为负极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2.铅蓄电池充电时;PbSO4..A.在阳极生成B.在阴极生成C.在两个电极上生成D.在两个电极上除去3.镉镍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A.CdOH2 B.NiOH2C.CdD.NiOOH4.写出铅蓄电池在放电、充电时两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试述燃料电池的优越性;设想它的发展远景..参考答案1. A;2. C;3. C..4.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负极:Pbs+SO42-aq-2e- = PbSO4s正极: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铅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阴极:PbSO4 s+2e- = Pbs+SO42-aq阳极:PbSO4s+2H2Ol-2e-= PbO2s+4H+aq+SO42-aq总反应方程式:P83习题1.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C.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2.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3.原电池与电解池在原理上有什么差异试举例说明可从电极名称、电子流方向、电极反应和能量转化等方面进行比较..4.试分析电解精炼铜与电镀铜有何相似之处;并写出电解精炼铜的电极反应式..5.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时;从阴极析出1.42 L氢气;问从阳极析出什么气体析出多少升在标准状况下溶液;当收集到1.12 L氯气时标准状况;阴极增重3.2 g;6.用铂作电极电解某金属的氯化物XCl2求:1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2电路中有多少电子通过参考答案1. A;2. D..3.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例如锌铜原电池;在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负极:Zn-2e- = Zn2+氧化反应正极:Cu2++2e- = Cu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溶液的电解装置为例..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做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解池:以CuCl2↑氧化反应电极叫阴极..阳极:2Cl--2e- = Cl2阴极:Cu2++2e- = Cu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由阳极流向阴极..4.电镀是把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电解精炼铜是把纯铜板作阴极;粗铜板作阳极;通过类似电镀的方法把铜电镀到纯铜板上去;而粗铜中的杂质留在阳极泥或电解液中;从而达到精炼铜的目的..其电极主要反应如下:阳极粗铜:Cu-2e- = Cu2+氧化反应阴极纯铜:Cu2++2e- = Cu还原反应补充:若粗铜中含有锌、镍、银、金等杂质;则在阳极锌、镍等比铜活泼的金属也会被氧化:阳极粗铜:Zn-2e- = Zn2+ Ni—2e- = Ni2+由于附着在粗铜片上银、金等金属杂质不如铜活泼;不会在阳极被氧化;所以当铜氧化后;这些微小的杂质颗粒就会掉进电解质溶液中;沉积在阳极附近即“阳极泥”;成为提炼贵重金属的原料..在阴极;电解质溶液中Zn2+和Ni2+的氧化性又不如Cu2+强;难以在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故Zn2+和Ni2+被滞留在溶液中..因此;在阴极只有Cu2+被还原并沉积在纯铜片上;从而达到了通过精炼提纯铜的目的..5.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2Cl--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2H++2e- = H2↑还原反应或阴极:2H2O+2e- = H2↑+2OH-还原反应总反应:2NaCl+2H2O = 2NaOH+H2↑+Cl2↑在阴极析出1. 42 L H2;同时在阳极也析出1.42 L Cl2..6.依题意;电解XCl2溶液时发生了如下变化:MX=3.2 g×22.4 L/1 mol×1.12 L=64 g/mol即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又因为 2Cl- - 2e- = Cl2↑2 mol 22.4Lne- 1.12Lne-=2 mol×1.12 L/22.4 L=0.1 mol即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有0.1 mol..P87-88习题1.钢铁表面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发生腐蚀时;铁是 极;电极反应式为 ;杂质碳是 极;电极反应式为 ..2.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有NaCl;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试回答: 1铁锅的锈蚀应属于 ;腐蚀的原因是 ..2铁锅锈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正极 ..正负极反应产物会继续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为 ..3.在下列装置中都盛有0.1 mol/L H 2SO 4溶液Zn 片腐蚀最快的是 ..4.下列装置中杯中均盛有海水能使铁受到保护不被腐蚀的是 ..5.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 ..A.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铜板相连C.锌板相连D.直流电源正极相连6.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7.什么叫化学腐蚀 什么叫电化学腐蚀 举例说明金属腐蚀的危害..8.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有哪些区别9.现有一块镀锌铁板俗称白铁和一块镀锡铁板俗称马口铁;你能否预测哪种铁板更耐腐蚀 选择必要试剂验证你的假想..参考答案1. 负极;Fe-2e - = Fe 2+;正极;析氢腐蚀:2H ++2e - = H 2↑;吸氧腐蚀:2H 2O+O 2+4e - = 4OH -2. 1电化学腐蚀;铁和铁中的杂质碳以及残留盐溶液形成了原电池..2提示:主要是吸氧腐蚀..2Fe-4e - = 2Fe 2+;2H 2O+O 2+4e - = 4OH -;Fe 2++2OH - = FeOH 2;4FeOH 2+O 2+2H 2O = 4FeOH 33. C ;4. B 、D ;5. A 、C ;6. D..7. 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 2、Cl 2、SO 2或非电解质液体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金属腐蚀造成的危害甚大;它能使仪表失灵;机器设备报废;桥梁、建筑物坍塌;给社会财产造成巨大损失..8. 当钢铁的表面有一层水膜时;水中溶解有电解质;它跟钢铁中的铁和少量的碳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电解质溶液的H +在正极放电;放出H 2;因此这样的电化腐蚀叫做析氢腐蚀..如果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此时就会发生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2Fe-4e - = 2Fe 2+ 正极:2H 2O+O 2+4e - = 4OH -总反应:2Fe+2H 2O+O 2 == 2FeOH 29. 镀锌铁板更耐腐蚀..当镀锌铁板出现划痕时;暴露出来的铁将与锌形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且锌为负极;铁为正极;故铁板上的镀锌层将先被腐蚀;镀锌层腐蚀完后才腐蚀铁板本身..镀锡铁板如有划痕;锡将成为原电池的正极;铁为负极;这样就会加速铁的腐蚀..可设计如下实验:取有划痕的镀锌铁片和镀锡铁片各一块;放在经过酸化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即可见到镀锡铁片表面较快出现锈斑;而镀锌铁片没有锈斑..即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答案
人教版的:第1章第一节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
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
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
化学选修四-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5习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N2(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kJ热量。
(2)1mol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kJ热量。
(3)1mol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
(5)(l),(6)(l),1、O(g),2、反应12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请你谈谈甲烷燃料开发的前景。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请画出一张柱状图来形象地表述这些数据,并提出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设想。
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
2020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课时【含答案】
2020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用湿润淀粉KI试纸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C.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Na+向石墨电极迁移D.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2e-H2↑Cu电极所连的是直流电源的正极,则Cu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不符合氯碱工业原理,故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A项错误;阴极(Cu极)反应为2H++2e-H2↑,阳极(C极)反应为2Cl--2e-Cl2↑,故用湿润淀粉KI试纸在石墨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故B项错误、D项正确;Cu电极附近H+减少生成OH-,Na+向Cu电极迁移,故C项错误。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用碳作阳极,如果用铁作阳极,则铁失电子而消耗,故A不对。
B、C、D符合生产实际,正确。
3.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2NaCl+2H2O2NaOH+H2↑+Cl2↑,Cl2+2NaOH NaCl+NaClO+H2O,因阳极生成Cl2,阴极生成NaOH,为使二者充分反应,Cl2应在下端产生,从而推知电源b为正极,a为负极,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
高二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全)
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选修4课后答】『必修1部分答案』第一章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3)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4)第二章 (7)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7)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7)第三节化学平衡 (8)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9)第三章 (9)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9)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1)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14)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4)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4)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14)第一章习题 (15)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物质的分类 (15)离子反应 (16)氧化还原反应 (17)金属及其化合物 (18)金属的化学性质 (18)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8)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9)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第1课时)【点击试题】例1、解:N2+ 3H2 2NH3起始量(mol): 1 3 02s末量(mol):1-0.2 3-0.6 0.4变化量(mol):0.2 0.6 0.4则VN2==0.2/2×2==0.05mol/(L·s)VH2==0.6/2×2==0.15 mol/(L·s)VNH3==0.4/2×2==0.1mol/(L·s)例2、解:前5min:v(A)= (10 mol/L—4mol/L)/(2L×5min)=0.6 mol.L—1.min—1后5min:v(A)= (4 mol/L—1mol/L)/(2L×5min)=0.3 mol.L—1.min—110min内:v(A)= (10 mol/L—1mol/L)/(2L×5min)=0.9 mol.L—1.min—1思考:上述计算题的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板书]2、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点击试题]例2、解析:解决此题应注意将四种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种物质并统一单位来比较。
选B。
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1.答案 C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答案 A解析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要计算反应速率,关键要抓住Δt时间段对应的Δc的量。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3.答案 B解析固体A不具有浓度概念,该物质的反应不能用mol·L-1·min-1的单位来表示。
4.答案 C解析A的起始量为2 mol,转化50%即转化1 mol,根据反应关系知B转化1.5 mol,C生成1 mol,又因为v(D)=0.25 mol·L-1·s-1,可计算出2 s时D的生成量为0.25 mol·L-1·s-1×2L×2 s=1 mol,故知z=2,B错;v(C)=v(D)=v(A)=0.25 mol·L-1·s-1,故A错;B的转化率为1.52×100%=75%,C正确;反应达2 s时,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为n A+n B+n C+n D=1 mol+0.5 mol+1 mol+1 mol=3.5 mol。
故反应前后的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为4∶3.5,压强比为4∶3.5,D错。
5.答案 D【课后作业】1.答案 D解析 NH 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 -1,H 2的浓度减少了0.9 mol·L -1,根据v =Δc Δt,v (H 2)=Δc (H 2)Δt ,Δt =Δc (H 2)v (H 2)==2 s 。
2.答案 C3.答案 C 解析 v (NO)==0.002 mol·L -1·s -1,B 项错; 则v (H 2O)=v (NO)×64=0.002 mol·L -1·s -1×64=0.003 mol·L -1·s -1,C 项正确;v (NH 3)=v (NO)=0.002 mol·L -1·s -1,D 项错;v (O 2)=v (NO)×54=0.002 mol·L -1·s -1×54=0.002 5 mol·L -1·s -1,A 项错。
4.答案 D解析 v (I)=0.01 mol·L -1·min -1,Δt =5 min ,V =2L 。
则n (I)=0.01 mol·L -1·min -1×2L ×5 min =0.1 mol ,n (W)=0.2 mol ,故n (I)∶n (W)=n ∶2,n =1。
5.答案 D解析 比较:必须统一标准。
换算成同一物质进行比较是关键,本题首先需要统一单位。
差量分析法6.答案 C解析 3 min 后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则气体总物质的量是起始时的0.9倍,则反应后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 +3 mol)×0.9=3.6 mol ,Δn =0.4 mol ,根据反应式知生成NH 3 0.4 mol ,推算出消耗H 2 0.6 mol ,故v (H 2)==0.1 mol·L -1·min -1。
图象分析法7.答案 C解析 分析图象,关键是看变化量和走势,从走势分析X 、Y 是反应物,Z 是生成物,初步分析它们的变化量分别为Δn (X)=1.20 mol -0.41 mol =0.79 mol ,Δn (Y)=1.0 mol -0.21 mol =0.79 mol ,Δn (Z)=1.58 mol ,首先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
据选项要求分别计算出v (Z)==0.079 mol·L -1·s -1;Δc (X)==0.395 mol·L -1;α(Y)=0.79 mol1.00 mol×100%=79%,只有C 选项正确。
8.答案 (1)4A +2B===3C(2)v (C)=6V ·t 1mol·L -1·min -1 解析 观察图象中曲线的走势确定反应物、生成物,根据量变确定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再根据时间变化和容器的体积可计算各物质的反应速率。
9.答案(1)化学反应的快慢既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又可以用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所以金属的腐蚀速率可以用其氧化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2)直线抛物线(3)Ni据(2)可知y′随时间t的增加比y随时间t的增加缓慢,故Ni的耐腐蚀性比Mg好《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导学案(第1课时)【对点练习】1.答案 D解析活化分子间的碰撞并不都是有效碰撞,只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普通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才叫活化能;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越多,有效碰撞机会越多,反应速率才越快,A、B、C三项均错。
2.答案 D解析当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相同时,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另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而不是用量,四个装置中所用的酸虽不同,但都是由c(H+)的大小决定反应的快慢。
3.答案 D解析增大浓度加快反应速率,而增加反应物用量不等于增大反应物浓度。
D项加入KMnO4晶体后,KMnO4晶体被溶解,溶液的浓度一定比原KMnO4溶液浓度大。
4.答案 C解析对于气体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增加固体物质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不会增加反应物浓度,故不会加快反应速率。
5.答案 C解析只要反应中无气体物质参加或生成,改变压强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课后作业】1.答案 C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都会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由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和发生反应所需能量(即活化能)都未发生变化,所以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并未改变。
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靠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或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总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次数,C项正确;对于本来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使改变条件,化学反应也不能发生。
2.答案 C解析内因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四个选项中钠最活泼,与相同浓度的酸反应时速率最快。
3.答案 B解析18.4 mol·L-1的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遇铁发生钝化;2 mol·L-1的硫酸中c(H+)=4 mol·L-1,浓度最大,反应最快。
4.答案 B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而②中增加盐酸用量不等于增加盐酸浓度;对于固体反应物而言,无浓度概念,要想使反应加快,可通过改变表面积来实现,与用量无关,粉末状固体物质比块状固体物质反应速率快,①⑤项符合题意。
5.答案 B解析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6.答案 C解析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要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就是要降低H+的浓度而不改变H+的物质的量。
加入碳酸钠固体消耗了H+;加入盐酸溶液增加了H+;加入硫酸钾溶液既不改变H+的物质的量,又稀释了硫酸溶液,其效果与加入水相同;加少量锌不影响反应速率也不改变H2产生的量。
7.答案 A解析增加固体Fe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对反应速率不产生影响;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时,反应体系中的H2O(g)、H2的浓度将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当向容器中充入反应物H2O(g),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时,H2O(g)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只能扩大容积,这时H2O(g)、H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8.答案 A解析①中c(A)=c(B)==0.5 mol·L-1②中c(A)=c(B)==1 mol·L-1③中c(A)=c(B)==0.05 mol·L-1④中c(A)=c(B)==0.25 mol·L-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④>③。
9.答案 C解析前20 s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N2O4)==0.002 mol·L-1·s-1,20 s 后,c(N2O4)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即v(N2O4)<0.002 mol·L-1·s-1,若还按0.002 mol·L-1·s-1计算,则Δt=Δcv(N2O4)==12 s,故应大于12 s。
10.答案(1)减慢(2)加快(3)不变(4)减慢解析(1)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了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充入N2,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3)容积不变,充入与反应无关的稀有气体He,虽然总压强增大了,但由于容积不变,反应物浓度没变,故反应速率没变。
(4)当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时,实际上相当于容器中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11.答案(1)D(2)小于《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导学案(第2课时)【基础知识巩固】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2)原因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和较高能量的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使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