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项链》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玛特·艾尔芒和作品背景。

掌握作品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感受作品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项链》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对作品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玛特·艾尔芒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学生合作学习,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文学鉴赏:学生欣赏课文的优秀语句、成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总结反馈: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四、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整理笔记,巩固学习内容。

2.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利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教案优秀7篇项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1.概括玛蒂尔徳的人物形象,力争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小说精巧的情节来透视人物的性格。

能力1.训练快速阅读、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情感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的同时,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摒弃虚伪和丑陋。

教学重点1、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局的空白艺术。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讨本文多元化的主题。

教学方法质疑、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她也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

下面我们就走进这篇小说,具体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与作者,小说以项链作为标题,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

)二、作者介绍莫泊桑(1850—1893)的代表作《羊脂球》,重要作品另有短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一生》、《漂亮朋友》。

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

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

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

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项链教案(优秀5篇)

项链教案(优秀5篇)

项链教案(优秀5篇)《项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大海图片、视频。

说说你的感受这节刘枫们就去海边看一看,领略一下大海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主识字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小组内解决字音。

2、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

3、把生字还原到课文中,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1、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师生共同解读。

(1)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A、指导书写“白”,“又”两个字。

B、注意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A、指导书写:的、和。

B、找出表示小娃娃动作的词:笑、迎、捡、穿、挂C、模仿一下这些动作D、体会一下,小娃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3)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大海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美吗?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吧!3、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仿佛也来到了海边。

感受到了小娃娃们的快乐!四、课下任务课下,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项链白的又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1、读词语。

2、读课文。

3、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和,大海的项链又是用什么做的?二、指导朗读1、听录音,一边听一边纠正自己的读音,同时注意模仿体会。

《项链》教学教案设计

《项链》教学教案设计

《项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通过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生活,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分析。

2. 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小说,感知情节,理解人物。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4.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项链》的小说文本,以便学生阅读。

2. 课件:制作与小说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视频:准备与小说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说《项链》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小说,感知情节,理解人物。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项链》教案范文

《项链》教案范文

《项链》教案范文一、教案概述教学课题:《项链》教案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项链》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高年级学生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阶段(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珠宝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关于项链的各种联想和含义。

2.知识点讲解(30分钟):以小组形式,给学生分发《项链》的文本,并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并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观念,并归纳出一些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题。

4.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确保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小说《项链》的问题,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情感体验(15分钟):播放一段与故事情节相关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

3.思维导图(20分钟):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项链》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并举例解释自己的观点。

4.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总结自己对小说《项链》的理解和思考。

5.课堂小结(5分钟):对这堂课进行总结,激励学生对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入思考和欣赏。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一张珠宝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关于项链的各种联想和含义。

可提问学生项链可能代表的物质和精神的含义,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点讲解:以小组形式,给学生分发《项链》的文本,并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

可让学生先阅读一遍,然后针对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小组讨论。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关于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例如,“是否应该以物质标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为什么玛达姆·佩洛提在富人家工作?”等等。

《项链》教案(5篇范文)

《项链》教案(5篇范文)

《项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项链》教案《项链》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对马蒂尔德形象的理解,认识那个虚荣浮华的资本主义社会。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赏析小说主题、人物形象描写技术,提高自己的鉴赏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赏读,使自己进一步认知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分析主人公形象;探讨作品的主题。

【教学难点】悲剧产生的根源。

【教学主流程】1、检查预习,概括小说内容。

2、拟设标题,把握情节。

分析情节特点。

3、提要求,作指导,师生共同开展交流,分析各种矛盾,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4、作假设,设计情节,理解悲剧的根源。

5、归纳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交流。

一、导入新课。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

如果物质消费越大欲望不变,那么快乐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知足常乐;反之会怎么样呢,今天咱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一下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二、检查预习,概括小说内容。

主要是生字词等一些基本知识。

三、作者和背景介绍。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发表于1884,原题为“首饰”,文题即是本文线索。

莫泊桑创作的年代,正是法国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时代,也即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帝国主义发展的时代。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项链》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

3. 领悟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介绍。

2. 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分析。

3. 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小说《项链》的情节理解和人物关系分析。

2. 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社会现实的影响。

2.2 教学难点1. 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2. 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玛蒂尔德性格特点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玛蒂尔德这样的人物的命运。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增强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项链》的作者和背景。

2. 讲解情节:详细讲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深入剖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5.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反馈。

4.2 时间安排1. 引入新课:5分钟2. 讲解情节:15分钟3. 分析人物:20分钟4. 主题探讨:10分钟5. 总结反馈: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玛蒂尔德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的领悟。

5.2 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收集学生的反馈。

项链的教案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的教案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的教案《项链》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作者分享了7篇《项链》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项链的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项链》教案篇一内容预览:一单元生活况味1、《项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及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认识虚荣心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而社会制度才是根本原因。

就项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美、享受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时数:2课时。

一课时要点:构思和结构过程:一、自读课文;二、把握线索:全文围绕项链,依次展开借、丢、赔的环节;三、结构: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假项链四、构思精巧(结合练习完成)项链是赝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铺垫和暗示,共三处:(1)借时,女友很大方,毫不迟疑说当然可以;(2)还时,女友竟未打开,说明并非贵重首饰;(3)买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并非原配卖出,这更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作业: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看看其含义如何。

第二课时要点:人物分析,写法特点,主题讨论过程:一、人物形象探讨1、关于本文,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2、关于玛蒂尔德的梦想你如何看待?3、玛蒂尔德是小职员之妻,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爱慕虚荣,向往荣华富贵,又因不能实现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诚实、善良的一面,坚强而有毅力,却仍念念不忘一夜虚荣,(假项链的结局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沉重打击。

)4、写法特点:心理描写细腻、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开头部分二、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①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②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③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范例(精选10篇)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范例(精选10篇)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项链》课文教案设计范例(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链》课文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③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能力目标①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② 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罗瓦赛尔太太,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探究罗瓦赛尔太太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讨论,如:怎样评价罗瓦赛尔太太;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

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

让我们读一读莫泊桑的《项链》,定会悟出这个道理。

二、解题背景介绍(出示投影):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靡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阶级当中同样盛行。

课文《项链》教案范文

课文《项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项链》教案范文教学科目:语文年级:九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项链》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项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项链》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剖析课文主题,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玛塞尔·普鲁斯特及其作品《项链》。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项链》,编写一个关于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故事梗概。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的。

3. 深入思考课文主题,写一篇关于“诚实与守信”的作文。

六、教学过程5. 课堂拓展(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6. 总结全文(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做有道德的人。

《项链优秀教案》word版

《项链优秀教案》word版

《项链》优秀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欣赏小说中的讽刺手法,领会其深刻的主题。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理解。

2. 主人公性格的分析。

教学难点:1. 小说讽刺手法的欣赏。

2. 主题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项链》。

2. 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了解其文学特点。

2. 简介作家莫泊桑及其文学成就。

二、情节梳理(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小说情节。

2. 教师辅导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发展,梳理主要事件。

三、主人公形象分析(10分钟)1. 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

2.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从小说情节中分析主人公的性格。

四、讽刺手法欣赏(10分钟)1. 学生找出小说中讽刺手法的例子。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讽刺手法的巧妙,领会其深刻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情节、主人公性格和讽刺手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欣赏讽刺手法,使学生深入领会小说的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项链》优秀教案(第二部分)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情节的理解。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讨论小说中的细节,加深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七、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

2.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阐述和分享。

八、主题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支持各个主题的证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的讨论。

九、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项链》主题的分析文章。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十、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探究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教案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和她的命运。

3. 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思考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的概述。

2. 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分析。

3. 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讨论:分组讨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主题思想。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掌握。

2. 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分析。

3. 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

3.2 教学难点1. 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2. 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 学生阅读小说的情况。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2 作业评价1.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 学生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

3.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领悟。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时间5.1 教学资源1. 小说《项链》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分组讨论指导。

5.2 教学时间1. 课堂阅读时间:2课时。

2. 讨论时间:1课时。

3. 总结时间:1课时。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1. 让学生课前预习小说,了解作者和背景。

2. 收集有关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相关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6.2 课后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主人公的生活。

第七章:教学拓展与延伸7.1 拓展内容1. 让学生阅读其他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小说,如《巴黎圣母院》、《骆驼祥子》等。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1《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也是莫泊桑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代表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一、教学目的:1. 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 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

3. 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

4. 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设想: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项链》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握作品主题,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外国文学史上有三位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其中两位作家的作品: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还有一位是美国的欧。

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

引出莫泊桑的《项链》。

(或者:因学生在英语教材中学过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包括《项链》,由此引出课文)(二)分析课文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1) 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 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3) 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失项链”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

作者对此有一段感叹,请找出。

作者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段话很明显是针对“失项链”这件事而发出的感叹。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结合文中的有关片断来谈)明确:性格决定命运,情节的发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如讽刺、对比等。

(3)能够鉴赏小说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情怀。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

2. 教学难点:(1)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阅读经历。

(2)简介小说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项链》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生僻词语,体会语言风格。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如讽刺、对比等。

(2)学生结合小说内容,鉴赏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完善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梳理。

2. 选取一个角度,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针对反思结果,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写作等活动。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9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9篇)

九班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热门9篇)九班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大胆地猜想故事进展和结果,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通过感受、学习故事中生动的词汇,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

3、懂得规定的紧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提高自控本领。

活动准备:1.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小动物立体图片2、幼儿使用的立体图片3、幼儿相关的阅历。

组织形式:小组活动活动过程:1.以“报告小伙伴好消息,小动物们要召开跑步比赛了,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来参加比赛了?”出示小动物引导幼儿察看和激发听故事的爱好。

了解四个不同的项链,和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是特别的比赛?帮忙幼儿理解这次跑步比赛的规定。

2.利用立体教具讲故事,在故事环节中引导幼儿思考并猜想“小动物们为什么在幽静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干什么?”“他们想了什么方法?”“小羊为什么不换项链?”“小猴子说是第一,水牛裁判会把奖牌发给它吗?为什么?谁应当得奖牌?”……激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本身的想法包办理解故事情节和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3.第二次完整、生动地讲故事,进一步帮忙幼儿理解谙习故事的内容,之前并交代任务“认真听听你喜爱故事中的谁、哪句话、哪个词为什么?”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思品教育“懂得规定的紧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能克服困难”。

4.和幼儿一起讲故事。

活动延长:1.引导幼儿拓展情节续编较多而杂故事情节,如除了“换项链,小动物们还会想出什么方法?”;假如他们进行“第二次比赛,会是怎样的故事呢?等等,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叙述。

2.在活动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九班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第2篇目标:1、学习将蜡光纸粘贴在“绳子”上的技能。

2、在粘贴时,能将各种颜色间隔开来,正确使用浆糊。

3、将做好的项链送给妈妈,培育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4、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呈现本身的作品,并能赏识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各色蜡光纸彩条、绳子、浆糊、抹布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今日是3月8日,你们知道是谁的节日吗?妈妈平常又要上班又要照料宝宝,真辛苦,那我们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二、出示范样,引导幼儿察看这是我给妈妈准备的礼物,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三、老师示范制作方法:先拿一张彩条,抹上浆糊,将彩条粘在绳子上。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项链》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项链》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项链》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及应对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勇敢面对困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梳理课文《项链》的主要内容,总结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提高学习兴趣。

《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3.领悟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莫泊桑及其作品《项链》。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思考“项链”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

三、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具体细节入手,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二、深入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具体细节入手,探讨课文主题。

三、领悟课文主题1.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二、分析课文写作技巧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具体细节入手,探讨写作技巧。

三、实际运用1.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道德教育。

二、道德教育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道德教育。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具体细节入手,探讨道德教育。

1.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道德教育的短文。

2.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项链》教案(精选14篇)

《项链》教案(精选14篇)

《项链》教案(精选14篇)《项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人物形象;2.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3.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套中人》相关常识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1.介绍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

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他以《羊脂球》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

XX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

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

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

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2.播放课文相关视频片断,引起学生兴趣。

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4.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上册《项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上册《项链》教案、教学设计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项链》这篇课文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小说题材较为熟悉,能够把握故事情节,但对于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还需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说《项链》的情节结构,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挖掘作品的主题。
2.掌握并运用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讽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评价。
4.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项链》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课文: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适时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书写工整、内容准确。作业将于下次课上进行交流和点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完成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1.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繁华宴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图片给你什么感受?图中的人物可能有着怎样的故事?
2.学生分享观察与感受,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描绘了类似场景的小说《项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链》教案课前预习:1.了解小说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的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小说精巧的艺术构思,领会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活动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

3.审视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培养健全的人格,辩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

2.结合具体语句,入木三分评人物,并学习运用心理、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讨论,多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

4.开展交流,赏析小说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悟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她出尽一夜风头,她受尽十年辛酸。

今天,她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起追忆那段似水华年,与我们诉说那段不同寻常的往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玛蒂尔德女士!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

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年—1893年),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惭形秽(huì) 佳肴(yáo) 寒伧(chen) 奢(shē)华面面相觑(qù) 账簿(bù) 裙褶(zhě) 债券(quàn) 契(qì)约誊(téng)写愁苦不堪(kān) 亲昵(nì) 租赁(lìn) 请柬(jiǎn)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绘声绘色讲故事)1.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

先自己复述,再在同桌间相互复述、补充,最后在班上复述。

师生共评,并补充遗漏的重要情节。

2. 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3.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得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真相4.一句话概括玛蒂尔德的人生:一夜狂欢,十年艰辛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入木三分评故事)1.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马蒂尔德的悲剧?虚荣。

2.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分析文章前六段的内容及作用,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小说的开端,很显然是“得请柬”,那么作者在此之前用了六段文字,近千字去写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写了什么内容,它与后面的情节的关系是怎样的?主要采用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初步体会其所表现的心理及人物性格。

重点赏析七个“梦想”,学生齐读七个梦想。

明确:这一背景采用心理描写主要写了玛蒂尔德的现实与梦想及它们之间的反差,以她的痛苦来表现其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

正因为她那狂热的梦想跟冰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才酿成了她的悲剧,这部分为下文借项链做了充分的铺垫。

3.请描述出玛蒂尔德借到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历程,体会其作用。

明确:作者通过发现、发抖、出神--迟疑而焦急--跑起来、搂、亲、跑的心理变化过程,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发现钻石项链的激动、神往;想开口借而唯恐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终于得到对方允许的极度欢欣、兴奋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

4.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使玛蒂尔德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有没有社会因素推波助澜呢?(1)开篇“也”(潜台词)当时人们的共识:攀附有钱有势的人是美丽姑娘们最好的归宿,至于感情修养才华人品一概不论。

(2) “唯一”反映当时这些妇女可叹可悲的地位,能否跻身上流社会只取决于良好的出身、地位和优美的资质,至于感情、品格暂且不谈。

(3)丈夫们鼓励妻子去赢得有权势男人的青睐。

(4)破旧的马车只能在夜里出没。

所以,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是制约玛蒂尔德们人生理想的一幅精神枷锁。

5.一夜狂欢,十年辛酸,十年前后的玛蒂尔德从外表内心为人处事上有怎样的改变?概括玛蒂尔德此时的性格?同学们对今昔的玛蒂尔德做一下对比:昔日的玛蒂尔德现今的玛蒂尔德原来女佣的活自己承担柔嫩的手指头磨坏了的手指头,发红的手,丰韵、诱惑力乱挽着头发,歪系着裙子,高声说话舞会上,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迷人,时髦粗壮耐劳的妇女对朋友,不再想去看她,感到痛苦主动走近,坦然面对,自豪自信充满勇气对丈夫埋怨无怨无悔地共同承担人生苦难。

小结:玛蒂尔德的性格,勇于承担责任、诚实讲信用、吃苦耐劳、恪守信誉、自尊自强。

五、达标检测(三言两语说故事)1.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点拨:(1)十年以后的玛蒂尔德已经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

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莫泊桑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2)丢失项链作为她命运的转折点,完成了她性格的渐变过程,也是她返璞归真,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虽然这过程对她有点儿残酷,有点儿不情愿。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点拨:作者用了“狂热”、“沉迷”、“陶醉”等词语来具体描写玛蒂尔德。

作者通过这些描写特别是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因梦想得以实现而兴奋、激动到疯狂地步的心理状态,充分揭示了她追求奢华生活、爱慕虚荣的性格。

六、布置作业(文采飞扬编故事)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课文,写一个《项链后传》,不少于200字。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补写的结尾,并让学生们评出最好的一个,教师略作总结。

二、研讨小说的主题1.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讽刺?是同情?是赞赏?提示:学生结合作者的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回答。

明确: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

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讽刺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2.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来完成的,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明确: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1)否定说:批判、讽刺了小市民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性的虚荣心。

(2)肯定说:也肯定、赞扬了主人公诚信、勇敢、勇于面对现实的品质。

(3)并存说:既批判、讽刺了小市民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性的虚荣心,也肯定、赞扬了主人公诚信、勇敢、勇于面对现实的品质,两者统一于自尊自爱。

(4) 人生变幻无常说:人生变幻无常,可能是这篇小说更重要的主题。

(5)掌握命运说:“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似乎在告诉读者,要是不丢项链,这爱慕虚荣、好出风头、追求享乐的女人的结局也许更糟,而项链的丢失倒成全了一个诚信、勇敢、讲求实际、有责任感的玛蒂尔德,并且假项链的结局也暗示了对她的补偿。

换句话说,人生可能有种种不幸,命运可能有种种偶然,但做人的成败好坏似乎还在于自己;这也许是人生无常主题说的更深刻的内涵。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与自己对本文的理解,请同学们对本文的主题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赏析精巧的构思1.本文的情节一波三折,你发现了吗?明确:(1) 玛蒂尔德经历曲折。

起先,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已经使她陷入了绝望的逆境。

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使她似乎步入了顺利的境遇,舞会上她大出风头,眼看就要踏上成功的道路。

不料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玛蒂尔德再次坠入了厄运,以致为项链断送了自己的青春。

逆境——顺境——逆境(2) 玛蒂尔德参加舞会之前的准备也是一波三折:玛蒂尔德本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但看到请柬却流泪,此一波;后来有了体面的衣裳,反而更不安、忧愁,此又一波;借项链时,左右为难,此又一小波,最后心满意足为一大波,情节也完整了。

2.从文章的内容看,假项链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它又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据吗?有。

三处:a 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

b 送还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c 珠宝店里只卖出盒子。

3.文章结尾戛然而止,不再往下写,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1)假项链的结局与十年青春的代价形成强烈反差,给人强烈冲击感。

(2)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令人深思、回味。

四、达标检测1.玛蒂尔德对一夜的虚荣换来了十年的贫困后悔了吗?这说明了什么?点拨:从“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的描写中,可看出她对一夜的虚荣换来十年的贫困并没有后悔,十年的辛苦,使她的家庭生活和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爱虚荣、慕奢华的性格。

由此可见,她的不幸遭遇绝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她爱慕虚荣的性格给她带来的。

2.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虚荣心?点拨:我们承认人都有虚荣心,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

相反,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有上进心的表现。

面对恶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

但凡事皆有度,超过合理的度,事情就会向反向发展。

五、布置作业从下面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练笔。

1.说说玛蒂尔德的“幸”与“不幸”2.“败坏”与“成全”3.十年的代价4.也说“虚荣”5.如果项链没有丢6.项链告诉我教学反思:本教案的设计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让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在这节课上,知识点设置得多了点,造成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德行的培植熏陶作用。

一节语文课,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获得心灵的愉悦与陶冶,促成学生人生积极素养的形成。

这是我对我的语文课堂的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