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合集下载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引言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收入分配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收入差距加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加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的收入大幅增长,而另一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另一方面,由于个人资本积累和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对策一:加强税收政策调控加强税收政策调控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对策。

首先,可以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并增加高收入群体应缴纳的税款,以实现收入再分配。

其次,可以通过财产税和遗产税等方式,减少财富集中,促进收入的均衡分配。

对策二:推进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一项重要对策。

加强劳动法律的执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待遇水平,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问题二:城乡收入差距大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城市收入相对较高,而农村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城乡发展的均衡性。

对策一: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对策。

通过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对策二: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也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一项重要对策。

取消户籍制度限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使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和待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问题三: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群体的存在在我国,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群体的问题依然存在。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掌握的重要生产资料的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收入分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均衡、激励机制不足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进行改革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收入分配不均衡。

在国有企业中,高管人员的收入通常较高,而普通职工的收入较低。

这种不均衡的收入分配现象不仅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而且还会导致员工之间的不满和不稳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2. 激励机制不足。

目前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普遍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问题,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3. 财务不透明。

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和财务透明度有关,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够透明,导致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公平。

二、改革对策1. 完善薪酬制度。

国有企业应通过完善薪酬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提高员工收入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保证员工的劳动成果得到公平的回报。

3. 加强财务透明度。

国有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和公开,增加企业对外的信息透明度,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获得利润的机会。

5. 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

加强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行为,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保证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防止出现不正当的收入分配行为。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
17
二(二)改革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个基本要求: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收入分配领域四个主要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 一些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 距较大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有力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 过高收入,有效规范隐性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两个比重逐步提高,社保、就 业等民生支出占比明显提升
体系其他部分
政府部门
分配 主体
分配 内容 分配 制度
财政收入、企业经 营收入 财税制度、资源占 用税制度、财产分 配制度等 财政收入减转移支 付后的余额、企业 经营盈余、固定资 产折旧 政府税收、企业经 营盈余总量、水平 及其增长幅度 政府、企业、居民 分配关系、中央与 地方分配关系等 5
分配 构成
14
二(一)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
一全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 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 全民覆盖。 两翻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 番。” 两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 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 两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 两兼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 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一脉络:提低、调高、保护合法、取缔
二(二)改革思路和主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曾作出了系 统安排,刚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 若干意见”则进一步阐述了具体改革思路。 “一指导,一中心,一环境; 两坚持,两完善,两同步; 增加收入,缩小差距,规范秩序, 形成格局,促进发展” 其中,“增加收入,缩小差距,规范秩序”是重 点

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包括收入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增加等。

其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全球化与技术革新: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导致了资本的集中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高技能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低技能劳动者受到冲击。

2. 教育和技能差距: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差距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育资源不均衡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快速变化,使得一些人无法获得高薪工作。

3. 跨国公司的税收规避:跨国公司通过利用税收规避手段,在高税收国家外,将利润转移到低税收国家,加剧了贫富差距。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政府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2. 实施税收改革:政府可以通过修订税法,减少税收优惠和loopholes,加强税收监管,限制跨国公司的税收规避行为。

3. 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

4. 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确保收入分配公平和可持续性。

5. 强化劳工权益保护:通过加强员工组织和劳工权益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被剥削和不公正对待。

综上所述,解决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收入分配不均。

本文将介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2. 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具体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富裕的20%的家庭占据了总收入的40%以上,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只拥有总收入的5%左右。

这种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具有以下主要原因:2.1 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在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更多,而且工资水平也更高。

相对而言,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而且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

2.2 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

一些高收入行业,如金融、科技、互联网等行业,更容易提供高薪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一些传统产业和低技能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2.3 教育和技能差距教育和技能水平也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机会,而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则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工作,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3. 对策为了解决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3.1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2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确保他们有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水准。

这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等方式实现。

3.3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收入分配两级分化的探讨合理的收入分配始终是一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因为收入分配问题是调节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手段。

收入的公平的分配是社会平稳的保障,收入的差异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历史上,为了使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平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中,我国的收入分配分配制度也经历了改革。

从完全的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得其从平均主义到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收人分配的两极分化是最主要的。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

可知我国的基尼系数还是处于0.4—0.5范畴的,是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

另外从各个明细的项目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多个领域出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各地区居民、各行业间、社会阶层等等。

1、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就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各种地区差异。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上我国的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深厚,造成与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

地区间人口密度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人口密度越高,促进发展的劳动力也会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和管理的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对策制定。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收入分配不公平。

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差距,高管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悬殊,导致了内部的不公平现象。

二、收入分配不透明。

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够透明,缺乏公开和透明的分配标准和程序,容易导致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和腐败现象。

三、收入分配不合理。

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将企业利润用于高管的高额薪酬,而忽视了普通员工的收入待遇。

四、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容易引发内部的不满和矛盾。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明确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各项收入的分配标准和程序,使之科学合理。

三、优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结构。

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结构,适当缩小高管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提高普通员工的收入水平。

四、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和制衡。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和制衡机制,加强对高管和内部利益输送的监督和检查。

五、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六、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国有企业,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对策制定。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机制,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和员工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公平。

当前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和调整。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收入过于集中。

在当前国有企业中,高管和管理层人员的收入较高,而基层员工的收入则相对较低。

这种收入集中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也不利于国有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2. 激励机制不足。

国有企业中员工的薪酬主要以固定工资为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导致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3. 绩效考核不公平。

目前国有企业中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以政治考核为主,而不是以绩效为导向。

这导致了绩效考核不公平,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4. 缺乏透明度。

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缺乏透明度,员工不了解企业的收入来源和分配情况,加剧了员工对企业管理的不信任感。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国有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对策1. 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制度。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股权激励等多种形式。

这样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 完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应当完善员工的激励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将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发展和业绩挂钩,使员工有更大的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努力。

3.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国有企业应当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使绩效考核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励员工的发展和提高。

5. 理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员工的收入水平。

以上改革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成为拉动全国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因素。

过去几年,城镇内部收入差距一直不断扩大,扩大幅度超过了农村。

在城镇内部收入分配中,部门之间收入差距和职业之间收入扩大得最为明显。

此外,城镇中出现了一些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急剧增加、人群规模急剧扩大的态势。

这些人群有的是借助资本市场的暴利机会,有的是利用权力寻租,有的是利用资源垄断获得收入和财富的急剧增长。

另外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同市场脱节也会促进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关键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普通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却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

这些行业大都是处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这些企业的职工不但在职时工资收入高,而且退休后还能得到企业年金。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让农民收入尽快增长,适度地提高农产品价格应该成为初次分配政策的一种选择。

以往经验表明,当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时,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都会有所缩小。

当然提高农产品价格相当于对城镇居民征收“食品消费税”,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但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政府价格补贴的办法加以解决。

2. 分配格局不公平合理处于垄断性领域的企业,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造成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公;而普通岗位的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比其他行业同工种职工的收入高出很多,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分配不公。

此外,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表现为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正在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过去,由于全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很小,分配格局就像一个“矩形”。

现在,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层很明显,分配格局就像一个“倒三角形”。

这样的分配格局对保持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应当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现有分配格局进行及时调整,逐步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税制结构不合理,增收功能强,收入调节作用弱是促进这种分配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主要以我国收入分配的发展及当前现状为立足点,通过分析从中发现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种形式的差距上,再分别从地域、收入分配过程及政府三个角度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收入分配差距对策建议一、我国收入分配发展及当前现状收入分配制度是指收入分配交易规则的总和,是以规则和条文体现出来的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主体一般是由三大利益集团构成,即工人(劳动力所有权)、雇主(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政府(公共政治权利)三者共同分割国民收入。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有的是针对宏观收入分配问题,即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问的收入分配;有的是针对不同企业之间或不同行业之间、居民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不过这一切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我利益的要求度越来越高,因此才使得收入分配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其正确性、公平性以及合理性成为了大家主要的关注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内,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与变革,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的改变: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了平均主义的思想。

在传统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直接决定收入分配的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所作出的改变主要是将侧重点放在效率兼顾公平。

1978—1992年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将“先富”与“后富”有机统一起来,在分配政策的制定上防止贫富悬殊,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3--2004年这期间的分配原则重点突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这一时期的分配政策强调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概念。

其中,初次分配是指存在于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总收益多少而进行的分配。

而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税收经济学》论文---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税收经济学》论文---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正以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掩藏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收入分配平均就是其中的一项。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扩大就业,实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提供社会保障;鼓励先富裕起来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策一、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体收入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收入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已经超过100万人。

目前我国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有430万人。

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者达100万人。

1993年占全国人口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

约占全国城乡居民个人储蓄总额的30%。

与此同时。

很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拿不全甚至拿不到工资,生活困难。

广大农村尚有6500万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下降的趋势。

但在1985年之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到2021年,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9。

(二)城乡收入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个人收入差异中份额最大的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异。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

但由于国家对城镇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看似并不突出。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论当今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论当今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论当今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即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

而定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作了必需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的方式。

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过,我们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的方式同马克思当时的设想有着很大的区别,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而是由企业;第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第三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劳动量为尺度还而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第四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以“劳动券”的形式。

2.收入分配不平衡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国内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加大的形势,特别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之间的地区差距大幅攀升,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开。

至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总体基尼系数已上升到0.45的高度。

若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已是相当不平等的差距。

除此之外,经济体制不健全,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贫困人口及失业率节节攀升。

上述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引起对国内社会大面积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会使发展丧失本来的意义,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不能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种“无发展”的增长情形。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共五则)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共五则)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共五则)第一篇: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调整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二是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初次分配有章可循。

三是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机制缺陷得到弥补。

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还呈现加剧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演变大体可分为向居民倾斜(1978~1995年)和向政府、企业倾斜(1996年至今)两个阶段。

2000~200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下降8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5.2个和2.8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见表1)。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分析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

一、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一)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从收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

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

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企业储蓄上升的结果。

企业储蓄率1992年为13.3%,近年超过20%。

对于居民来说一定程度上不是消费相对少了,而是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了。

从国际比较看,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占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企业盈余则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一般介于50%到57%之间,比我国2007年39.7%的水平高10~17个百分点。

而这些国家的企业营业盈余介于20%~25%之间,比我国31.3%的水平低6~11个百分点。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2007年时达到3.33倍的高位。

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程度上依然反映的是城乡差距问题。

行业间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除了行业特征和技术密集等合理因素外,当前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垄断因素导致的。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也相应进行了改革。

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全国已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

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在全面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前提下,探讨深化改革的任务、思路和原则,研究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加快民生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任务、思路和原则(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分配秩序混乱和分配关系不合理两个方面。

1.分配秩序混乱。

在初次分配领域,主要表现在: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特殊情况工资支付混乱;部分用人单位制度外收入多;一些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非法收入占有一定比重。

在再分配领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一是社会保障不足且在某些方面不够公平;二是偷税漏税等问题严重;三是第三次分配无序。

2.分配关系不合理。

可以概括为“两降四大几不顺,四低一慢两并存”。

即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比重两降低,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四方面收入差距偏大,不同层级组织和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几方面分配关系不顺;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私营企业职工和生产一线员工四类人员收入低,普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偏慢,不少低端岗位人员工资偏低和某些低端岗位工资不低、部分高端岗位工资偏高与少数高端岗位工资不高两并存。

造成以上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二元体制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人们禀赋的差别,旧观念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

又有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劳资协商机制、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执法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原因。

(二)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任务、思路和原则。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个人收入分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但当前存在不公平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高;另一方面,一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因此,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对策:1、加大福利改革力度。

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待遇,增加社保质量和养老金的覆盖面,这样可以让低收入阶层在退休之后得到更好的照顾。

2、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我们应该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以提高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

3、推行稳健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经济增长稳定,激励企业创新和扩张,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加强对有价值的的劳动力的补贴。

对于涉及科技创新领域、社会公益及大众健康领域的有价值的劳动力,可给予政策支持,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5、改进税制。

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情况,设计更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以帮助改善收入分配,减少差异。

二、问题:个人劳动报酬不足的问题在我国,许多低收入工人的工资并不高,很难够资让他们过得舒服。

这些工人的收入可能比经济城市生活成本低至少一倍,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通常是相对贫困的。

对策:1、建立全面和可持续的工人舒适基准。

建立全面和可持续的工人舒适基准以解决低收入劳动者收入不足的问题。

这个标准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生活成本和相关因素,确保工人的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企业的质量监管以确保他们不会削减员工福利,降低劳动报酬。

同时,对于压低员工工资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

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3、加强劳动力组织和工会的支持。

劳动组织和工会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定来帮助解决缺乏收入保障的问题,并支持集体谈判通过和解决工资纠纷。

4、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村地区支持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创新和投资,以提高农民的劳动力市场获取能力。

试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原因及对策

试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原因及对策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凸显。

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分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1.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1.1 城乡差异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突出问题。

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通常要高于农村居民,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工资水平较高。

另外,城市人口普遍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1.2 行业和职业差异中国的部分行业和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均。

高科技行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高收入行业的从业者通常获得较高的收入,而农村劳动力、低技能工人和部分服务业从业者的收入相对较低。

1.3 教育差异教育不平等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贫困地区的学校通常面临设施和师资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了学生的教育质量低下。

教育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影响了个体的收入水平。

1.4 社会制度和政策中国的一些社会制度和政策也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

例如,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利,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此外,一些税收政策和财富管理制度也可能导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2. 对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2.1 改革户籍制度为了减轻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可以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取消限制城市居民权利的做法,并提供平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给农村居民。

这将有助于平衡城乡收入分配。

2.2 加强教育投入和改革中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通过提供质量更好的教育,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可以帮助提高贫困群体的竞争力,从而减少收入差距。

2.3 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来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这可以通过政府监管来确保雇主遵守最低工资法规,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工资。

我国的收入分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国的收入分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也相应进行了改革。

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全国已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

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在全面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前提下,探讨深化改革的任务、思路和原则,研究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加快民生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1.分配秩序混乱。

在初次分配领域,主要表现在: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特殊情况工资支付混乱;部分用人单位制度外收入多;一些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非法收入占有一定比重。

2.分配关系不合理。

可以概括为“两降四大几不顺,四低一慢两并存”。

即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比重两降低,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四方面收入差距偏大,不同层级组织和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几方面分配关系不顺造成以上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二元体制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人们禀赋的差别,旧观念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

又有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劳资协商机制、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执法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原因。

二、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主要措施(一)加强收入分配法制建设。

1.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法规。

首先,提高收入分配法规政策的层次,逐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体系。

其次,按轻重缓急抓重点立法。

加快健全完善工资分配法律法规,再次,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调控法律法规。

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健全打击非法收入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处罚力度。

2.加大收入分配执法力度。

第一,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

一是依法及时查处拖欠、克扣工资等案件;二是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规定等法规规章;三是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等关于协商确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规定,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协商权;四是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促进解决当前存在的同工不同酬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与对策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平衡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推出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垄断竞争市场导致的收入不公平分配,二是内外部市场模式的结构性制约导致的收入分配问题,三是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问题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首先,垄断竞争市场导致的收入不公平分配问题。

在垄断竞争市场体系下,一小部分的企业或行业垄断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些垄断企业或行业长期以来通过价格垄断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

相较于那些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或行业,这些垄断企业或行业的员工的收入自然会更高,否则就很难留住这些优秀的员工。

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难题。

其次,内外部市场模式的结构性制约导致的收入分配问题。

在我国,外部市场还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些市场主导着我国的贸易结构。

随着外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内部市场的不断变革,我们发现,我国的高端制造业一直是外国资本的独占品。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利润和相对高水平的薪酬福利待遇,因此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最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问题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在我国,尽管已经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缺乏。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一些人没有享受到公共服务的好处,而且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就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合理。

因此,解决公共服务设施问题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

二、对策分析与建议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以下一些对策:首先,要加强反垄断,推动市场竞争。

这不仅仅可以打破垄断企业的壁垒,促进市场下层民众从中受益,而且还可以加快市场竞争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让更多的居民获得机会和收入。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
当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收入分配不够公平,在城乡、地区、企业和个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高收入者占据绝对优势,而农民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则相对较低。

2. 收入分配不够合理,传统工资和福利收入占比较大,而资本收益的比重相对较低,导致部分人的收入过于依赖工资和福利,缺乏资本积累,面临快速失业风险。

3. 收入分配不够可持续,一些高收入者倾向于将财富投资于不稳定的资产,而不是长期稳定的资产,导致他们的收入波动较大,收入方式不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变:
1. 加强收入分配政策调整,重视农村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问题,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2. 确定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比例,加强对资本收益的监管,控制高收入者的过度获得,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和劳动者的保护。

3.推动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长期稳定的资本积累,扩大中产阶级规模,缩小贫富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09-12-30T16:00:37.890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8月供稿作者:黄敬华
[导读]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黄敬华(双鸭山市妇幼医院)
中图分类号: F014.4文献标识码: A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要体现公平,这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

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呢?
一、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表现及影响。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 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 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 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 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据统计, 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了 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近几年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的这种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过高,导致收入分配不合理。

我国的保险、电力、电讯、交通业等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高出 30%,他们是把垄断利润转化为其收入分配,这就加大了其成本的支出,从而使普通行业处于劣势,这是不公平的。

(二)我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这里的地区是指我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调整,但是,差距仍然是存在的。

(三)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城镇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

我国城镇最富 10%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最低 10%居民的支配收入的比率,从 2000年的 5.02增加到 2004年的 8.87。

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四)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也存在差距。

工资是我国在初次分配时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据有关报导:全国机关的年人均工资为 1.6万元;事业单位为 1.5万元;企业约为 1.4万元至1.5万元;而大行业则超过 6万元,即后者工资是前三者的 4倍多,这里的大行业是指那些占有资源和垄断的行业。

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利,又有其弊。

首先,合理的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

因为它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改变了以往那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使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较多的收入报酬。

其次,不合理的收人差距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是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上比较困难的社会群体则有可能产生心理失衡和失落感,容易产生与社会的对抗行为,甚至导致社会阶层矛盾的激化。

特别是一部分人由于得不到基本的教育和卫生保障,因而他们的体力、智力等可能处于比较差的水平。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制约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

对于高收入社会阶层而言,由于大部分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因此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会相对减少,很大一部分作为私人存款积累起来;低收入阶层虽有消费欲望,但由于受有限收入的限制,实际消费支出很少。

这样,居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制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是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拉大造成人们的价值观扭曲。

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合理因素,这很容易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观的庸俗化,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道德水准大幅度下滑,形成一种物欲横流的可怕局面。

这种精神上的堕落和腐败比行为上的堕落和腐败更可怕,后果更严重。

如果这种现象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整个民族就会大大削弱进步的动力和信心。

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

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等一系列政策。

同时要看到,有效调控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许多方面付出不懈的努力。

当前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加快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调节收入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当然也离不开发展。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发生什么问题,都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不遗余力地发展生产力。

(二)是要积极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有就业才有收入。

一批人就业了,有了收入,就要消费,消费就会促进生产和销售,另一些人的就业机会也就增多了。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更是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分配关系的重要前提。

一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三)是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当前,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都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