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培养学生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压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 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3. 血压和脉搏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 教学难点:血压和脉搏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理指标,如体温、体重等。
(2)学生分享生活中对血压和脉搏的认知,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血压和脉搏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相互测量血压和脉搏,记录数据。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判断自身健康状况。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学生编写关于血压和脉搏的家庭调查报告。
(2)学生绘制血压和脉搏的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表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正确方法。
此外,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1、血压和脉搏
7、学生齐读五至八段。
教学过程
8、小组讨论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
9、指名说一说。
10、防治高血压要从儿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并勾画出来。
11、指名说一说。
三、想一想、议一议完成课后练习。
四、小结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1、血压和脉搏
血压脉搏
1、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这是血压仪,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如果我们生病了有的病可以通过血压仪测出来,今天我们来认识血压和脉搏,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
3、齐读一至三段,小组学习什么叫血压?计算自己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学习什么是高血压和低血压?
4、勾画你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地方。
5、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并且学着摸一摸自己的脉搏。。
收缩压120每分钟80次
舒张压60
教学反思
第周
课题
1、血压和脉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正常人的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2、通过学习知道高血压应该及早预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是什么吗?(出示血压仪)提示
2、学生回答问题。
二、新受课
初中血压和脉搏教案
初中血压和脉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培养学生自己测量血压和脉搏的能力,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3. 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学生自己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 血压和脉搏的正常范围。
2. 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技巧。
教学准备:1. 血压计和脉搏计。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血压和脉搏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血压和脉搏。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和脉搏计进行测量。
3. 学生观看演示,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技巧。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血压计和一台脉搏计。
2. 学生在组内互相测量血压和脉搏,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将测量到的血压和脉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正常范围与自身测量结果的差异,给予适当的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血压和脉搏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医生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健康意义。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健康体检,实际操作测量血压和脉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血压脉搏教学设计
血压脉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血压计和脉搏计测量血压和脉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对待血压和脉搏的测量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血压计和脉搏计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血压和脉搏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对血压和脉搏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血压的概念:向学生普及血压的定义和意义,解释血压的高低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b. 脉搏的概念:向学生介绍脉搏的定义及其在身体健康检查中的重要性。
3. 演示与实践(30分钟)a. 血压的测量方法:演示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就坐姿势、佩戴血压袖带的正确位置和压力、听诊的要领等。
让学生借助图示和实物演示进行操作练习。
b. 脉搏的测量方法:演示正确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如手腕或颈动脉)、正确的手法和计时方法等。
让学生在伙伴间进行脉搏测量练习。
4. 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探究指导问题:a. 为什么要测量血压和脉搏?b. 如何判断血压和脉搏是否正常?c. 如何预防和调整血压和脉搏异常?5.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回答探究问题,老师梳理归纳学生的思路,简要总结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6. 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血压和脉搏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血压和脉搏的健康管理和调整方法。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写一篇关于血压和脉搏的小结。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与同伴的合作是否融洽,以及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脉搏和血压 教案
3.汇报测量结果
4.让学生们原地跳30下之后再测量一次,看看结果有什么变化?
5.什么是血压?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叫做血压。
6.测量脉搏与血压应注意什么。?
使学生了解脉搏和血压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怎样进行脉搏与血压的自我监测ຫໍສະໝຸດ 。个性内容(第三块)
1.小结:
同学们对测量自己的脉搏和血压都很有兴趣,懂得了什么是脉搏和血压。
2.作业:完成第4页练习与思考1、2题。
巩固知识
课后反思
重、难点
认识脉搏与血压并进行自我监测
器材准备
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
操作意图
实践修改
开始准备
(第一块)
你去医院看病时,大夫是否给你听心脏、量血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脉搏和血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本内容
(第二块)
1.什么是脉搏?
当心脏把血液推向动脉,动脉在接受血液而扩张的时候,有搏动的现象,这就是动脉。儿童大约每分钟在80次左右。
重难点认识脉搏与血压并进行自我监测器材准备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操作意图实践修改开始准备第一块你去医院看病时大夫是否给你听心脏量血压
课题:《脉搏和血压》
所带年级:四年级备课人:郭蓉
教学内容
认识脉搏和血压
任务目标
1、使学生对脉搏和血压有简单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脉搏和血压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怎样进行脉搏与血压的自我监测.。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目标: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2.了解血压和脉搏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血压和脉搏的相关原理。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血压计和脉搏计;
3.实验用的模拟器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血压和脉搏是什么吗?我们平时如何测量血压和脉搏?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通过幻灯片或板书介绍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2.讲解血压和脉搏在人体中的作用,如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监测心脏功能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血压计和脉搏计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2.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体会;
2.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血压和脉搏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血压和脉搏的体会心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实验操作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血压与脉搏学案e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冠脉循环的含义、途径、意义
2.掌握血压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血液循环分为和两条途径。
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
心室→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静脉→心房
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
心室→动脉→肺部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血压经常超过12千帕D.血压经常低于12千帕
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用“切脉”诊断疾病,最早使用动脉诊断方法的是( )
A.李时珍B.华佗C.扁鹊D.张仲景
4.下列血管的血压最高的是()
A.主动脉B.肱动脉C.下腔静脉D.肺动脉
【达标检测】
1.你尝试过测量血压吗?测量血压有一个关键,即上臂、血压计、心脏三者的高度应该是()
是指营养本身的血液循环
2.冠脉循环的途径:
心室→动脉基部左右冠状动脉分支→内毛细血管→心肌内静脉→上腔静脉→心房
3.冠脉循环的意义:
给心脏肌肉细胞提供和,运走
(过渡:冠脉循环起始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内的血液来自于壁最厚的左心室,因此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对主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的会是最大的,这就是血压。)
学习任务三:脉搏
1.概念:的搏动。它的次数和心率一致。
2.测试部位:腕部外侧的处。
3.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切脉诊断疾病?
4.运动对心率有影响吗?不同体质的人运动以后其心率变化一样吗?
【巩固提升】
1.能为心肌提供营养的循环途径是()
A.体循环B.
A.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B.血压经常超过12/6.7千帕
(过渡:通过体循环将富含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肺循环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那么营养心脏本身的血液又靠什么循环完成?)
血压与脉搏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⒈ 用___湿____的棉絮将小鱼的__鳃__盖____部位包
起来,露出口和尾部(要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保
持湿润。)将小鱼平放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
贴在__培__养__皿___上。等鱼安定后,将__盖__玻__片_
盖在尾鳍上。
或载玻
片
⒉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低___倍显微 镜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可根据血 流的___方__向____和__速__度____判断动脉和静 脉。如过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尾鳍内 血液向小鱼头部方向流动,那么该血管是 ______动_脉______。
2.根据你们的测定结果,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 率和脉搏影响是否相同?
3.同样类型的运动男女之间是否有差异?
交流与反思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和不锻炼的人,心 率有什么不同?这给你什么启示?
拓展:人体的淋巴循环
心脏-→毛细血管-→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
上腔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右锁骨下静脉
胸导管 右淋巴导管
各级淋巴管
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过程。 请同学们说出血液经体循环后,血液有何变化?这又有
何意义? 血液从右心室流入主动脉的静脉血变成了流回右心房的
动脉血。肺循环为血液提供了氧气。 通过这节课学习,知道了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
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 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 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这是在做什么?
测量脉搏
这是在做什么?
测量脉搏
为什么会有脉搏? 什么是脉搏?
脉搏: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 样,沿着动脉壁方向呈离心方向传播, 叫脉搏。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压与脉搏》课件-济南版教学教材
√D.⑤→⑥→①→②→③→④→⑦
5.体循环是从哪里开始的(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6.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
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1、2
C.1、1
D.0、0
7.与流入小肠壁的血液相比,从小肠壁流出的血液中(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3.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
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
管中的流动。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A.④→⑩→⑨→⑧→①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 什么血压?
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管破裂 血液喷出
※什么是收缩压?正常值是多少?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 的最高数值。
(12~18.7千帕) 或(90 ~140mmHg)
※什么是舒张压?正常值是多少?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 (8~12千帕) 或(60 ~90mmHg)
A.氧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了
√C.养料增加了 D.食物残渣增多了
8.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到达心脏的是哪一个腔( )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9.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
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不同人的脉搏是 不同的。
探究活动 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血压与脉搏
水 银 测 压 计
120/90?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动 脉血压最高。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 脉血压最低。
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
收缩压12~18.7千帕; 舒张压 8 ~ 12 千帕。 1千帕 =7.5mmHg 120/90?
收缩压/舒张压 千帕(mmHg) 高于18.7/12 千帕 低于12 / 6.7 千帕 危害 高血 压 低血压
上、下
腔静脉 肺静脉
各级静脉 全 身 毛 细 血 管 网 各级动脉
肺 循 环
肺 部 毛 细 血 管 网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体 循 环
肺动脉
主动脉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压与脉搏
导学目标:
1、理解血压和脉搏的 基础知识,掌握血压与 脉搏的概念。
2、探究运动与脉搏的 关系。
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 管壁的侧压力。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 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如何预防
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低血压:诱发短暂性脑缺 血、心肌缺血 、晕厥等。
(1)改进膳食结构:少吃盐,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等。 (2)防止超重和肥胖,加强 体育锻炼。
(3)提倡减少饮酒或戒酒以 及戒烟 。
如何形成 如何测量
脉搏:动脉的搏动。
心脏收缩时,大量 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 血液进入动脉,动脉发生 是一致的。 弹性扩张;心脏舒张时, 影响因素 动脉恢复原状。 单位: 次/分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假设: 运动越剧烈,脉搏越快。
最适运动量:180-年龄= 次/分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压,心率》表格式教案设计
讲述: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高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低压)。
提问:是否收缩压越高越好?是否舒张压越低越好?
强调健康成人的收缩压的正常值12-18.7千帕,舒张压在8-12千帕。
提问:我们自身的血压是多少呢?如何测量血压?
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
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
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强调:测量时保持安静,心态平和。
讲述: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管中血液像波浪一般的流动,同时,也会给血管壁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称为血压。
课题
5-2-5血压,心率
课型
实验
日期:
知
识
目
标
描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说出血压和脉搏在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能
力
目
标
体验心率、血压的测量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目
标
体会到血压和脉搏在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难点:血压和脉搏在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讲述:心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心率平均为75次/分钟。
提问:我们除了能用听诊器能够感受到心脏的跳动,还有其他方式能直接或间接的感受到么?
讲述: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
指导学生测脉搏。
云教版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
云教版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作者:杨翠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2期摘要:《血压与脉搏》是云南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中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的第一课。
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云教版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血压与脉搏》是云南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中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的第一课。
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运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做实验的学习方法,将教材逐步瓦解。
这样学生不至于对知识感到难以掌握。
对脉搏与血压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于脉搏与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先加以解释,再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来加深理解。
本节课还结合现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疾病——高血压,鼓励学生加以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
他们活泼可爱,可塑性强,经过几年的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健康习惯。
这节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里面有很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常识,还有许多常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学内容云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课本第一课,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中的《血压与脉搏》第1-6页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使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3.让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关注健康,珍爱生命,预防高血压。
五、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六、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血压与脉搏的相关图片、秒表、电子血压器八、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九、教学课时1课时十、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学生:测量血压)老师:你们平时测量过自己的血压吗?要想测量自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血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血压的知识。
第一课 血压和脉搏
1、血压和脉搏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血压、什么叫脉搏
2、知道一个人的血压和脉搏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测量血压,怎样数脉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践导入
叫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心跳和脉搏。
然后问自己的心跳和脉搏对于自己的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血压
1、读教材一至三页勾画出血压的定义,反复读。
2、找出血压是怎样影响人的身体的
3、反馈
4、教师答疑解惑
三、教学脉搏
1、什么叫脉搏
2、怎样做可以摸出自己的脉搏
3、一个人的脉搏怎样才算正常。
四、保健知识
怎样预防高血压
五、教学总结
你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板书设计:
1、血压和脉搏
收缩压高血压预防措施:
血压合理膳食
舒张压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不吸烟,不喝酒
……。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了解血压与脉搏的互动关系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了解血压与脉搏的互动关系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血压、心率和脉搏的定义及其互相作用的关系;2. 能正确测量和计算血压、心率和脉搏;3. 学会分类、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性别的人的血压和脉搏数据;二、教学重点:1. 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及其互相作用的关系;2. 测量和计算血压、心率和脉搏的方法和步骤;3. 分类、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性别的人的血压和脉搏数据;三、教学难点:1. 理解血压和脉搏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 学会分类、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性别的人的血压和脉搏数据。
四、教学方法:1.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向学生说明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及其互相作用的关系;2. 辅以图示、表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测量和计算血压、心率和脉搏的方法和步骤;3. 使用小组讨论、分组比较等形式,帮助学生分类、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性别的人的血压和脉搏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当学生进入教室时,老师正在演示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老师向学生说出了“血压”和“脉搏”的概念,并让学生表明自己是否听说过血压和脉搏,以及这两个概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身体健康常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血压和脉搏的重要性,老师介绍了一些身体健康常识,例如: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都会让血压和脉搏正常;长期情绪压抑和偏食都会影响血压和脉搏的健康等。
3. 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老师向学生展示了血压计和用于测量血压的袖带,说明了血压的定义是在心脏跳动时在人体中流动的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教师提醒学生在测量血压之前要先清空自己并找到一个安静的空间,坐下来。
老师说明长期测量血压对健康的好处,以及如何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4. 脉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老师向学生展示了手动脉搏计和用于测量脉搏的指数,说明了脉搏的定义是心脏跳动时的心脏跳动率,并介绍了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
5. 血压和脉搏的互相作用关系老师介绍了血压和脉搏的互相作用关系,即心率加快,将增加血压数据。
血压与脉搏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2节血液循环第4课时血压与脉搏平昌县磴子小学王运教学目标1、知道血压和脉搏的概念,知道分别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
2、知道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以及血压怎么表示,单位是什么。
3、知道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以及血压正常对人体的意义。
5、知道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以及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重点难点1.重点(1)血压与脉搏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2)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概念以及高血压与低血压的概念。
(3)血压正常对人体的意义。
(4)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2.难点(1)血压与脉搏的测量方法。
(2)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用具血压计、秒表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教学过程第4课时血压与脉搏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同学们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运动后)身体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哪些是可以被测量的?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呢?(板书课题:血压与脉搏)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血压自主探究学生自学教材第43页的内容,并相互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血压?如何测量血压?在哪里测?(2)怎样表示血压?计量单位是什么?(3)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4)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血压异常对人体有什么危害?2.脉搏自主探究学生自学教材第44页的内容,并相互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脉搏?(2)正常人脉搏次数和心率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切脉诊断疾病?3.活动: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位置: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活动结果记录:得出结论: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表示方式是: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等。
四、布置作业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6题。
2、课后自读教材第45页课外读——淋巴循环,并思考:淋巴循环有什么作用?淋巴循环对血液循环有什么好处?五、板书设计血压与脉搏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mmHg/KPa)脉搏:脉搏=心率(正常人)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血压 脉搏 生物公开课教案
课题:血压脉搏
开课老师: 开课地点:实验室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血压形成的原理,使学生理解血压的概念。
2.通过讲解脉搏的形成,使学生理解脉搏的概念。
3.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概念。
教学难点:血压和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血液循环途径
二.讲授新课
(一)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舒张
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值。
(二)脉搏
1.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
扩张,当心室舒张是,之动脉壁回缩,主动脉壁一张
一缩的搏动,像麦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的方向传
播。
2.学生活动:探究运动与脉的关系。
(1).提出问题:运动是否与脉搏的关系(2)提出假设;
(3)由学生制定实验计划;(4)实施计划;(5)分析讨论;
a.实验结果是否与假设一致?
b.实验中的对照实验是如何设置的?
c.不同类型的运动对男女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d.同样的运动对男女同学的心率的影响以及恢复正常的快慢十分有差异?
e.在实验中你们小组遇到什么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血液循环(第3课时):《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第3课时):《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3、通过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血压与脉搏的概念难点:理解血压、脉搏的形成;设计实验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测量血压与脉搏的方法、不同的人的不同血压与脉搏的数值。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血压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学北师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并相互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血压的计量单位是什么?(2)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3)医生测量血压后如何表示血压值的?(4)健康成年人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各是多少?(5)什么为高血压?什么为低血压?教师小结:(1)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收缩压和舒张压:(3)血压的表示方式:(4)血压的正常值及意义:(5)血压异常:2.脉搏(1)引出概念: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就形成脉搏。
(2)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同吗?然后让学生做假设,参照实验册第29页“探究4”,实施实验,自主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要求学生分小组实验,各小组内的同学既分工又合作,记录实验结果,探究出结论。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
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表示方式是: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
知道了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填空题(用小黑板挂出)(1)血压:流动的血液对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的动脉血压。
(2)正常值:①收缩压: mmHg。
②舒张压: mmHg。
(3)血液异常:①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 mmHg。
实验二血压和脉搏教案1
实验二血压和脉搏教案1教案日期:2010年4月12—16 教室:211、209 教学对象:09级体教1、11社体1武术1班第1、2次课教学主题:安静和运动后脉搏和血压得测定教学目标:掌握脉搏和血压得测定方法,并学会在运动实践中应用脉搏和血压监控指导健身和训练强度、状态等,为实践服务打基础。
教学重点:脉搏、血压测定教学难点:血压测定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第一:引导(10分钟左右 )复习理论课所讲的血压、脉搏定义及正常值、血压的书写格式第二:实验过程 (65分钟左右)一实验课的原理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定法。
用脉压带在上臂给肱动脉加压,当外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听不到任何声音。
如外加压力低于动脉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通过受压血管狭窄处,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
恰好可以完成阻断血流所必须的最小管外压力(即发生第一次声音时),相当于收缩压。
在心舒张时也有少许血流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即音调突变或消失时),相当于舒张压。
我国正常人安静血压为120/80mmHg。
由心脏输出血液引起动脉管壁波动,称为脉搏。
正常成人每分钟脉时间搏75次左右。
(80分) 二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秒表、节拍器三实验指导(一)、实验步骤1、安静时脉搏的测定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在被试者的桡动脉上,以10秒为单位连续记数每10秒钟的脉搏频率。
连续3个10秒的脉搏数是一样的,即以这个数字乘6,得出被试者每分钟的脉搏频率。
如果被测者的脉搏是相邻两个10秒的频率只差1次,可以用邻近两个10秒的频率相加乘3,求得安静时每分钟的脉搏频率。
安静时的脉搏频率也可以用听诊心音的方法测定心跳频率得出。
2、测定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方法1)、将脉压带绑在被试者的上臂上,其下缘应在肘关节上约3厘米,松紧应适宜。
2)、以手指扪寻肘窝处的肱动脉,然后把听诊器的听头放在肱动脉上。
3)、把气球的气门旋紧,打气。
随压脉带内的压力升高,逐渐可以听到有节奏的“咚咚”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教版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
《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保山市实验小学田艳
教材分析
《血压与脉搏》是云南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中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的第一课。
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运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做实验的学习方法,将教材逐步瓦解。
这样学生不至于对知识感到难以掌握。
对脉搏与血压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于脉搏与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先加以解释,再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来加深理解。
本节课还结合现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疾病——高血压,鼓励学生加以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
他们活泼可爱,可塑性强,经过几年的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健康习惯。
这节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里面有很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常识,还有许多常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内容
云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课本第一课,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中的《血压与脉搏》第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使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3.让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关注健康,珍爱生命,预防高血压。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血压与脉搏的相关图片、秒表、电子血压器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测量血压)
老师:你们平时测量过自己的血压吗?要想测量自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血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血压的知识。
(板书课题:血压)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以图片为媒介,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图片的出示,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了血压的重要,为下文理解血压的概念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血压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主探究学习课文第1-3页内容,看看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并在课本里划出血压相关的知识:
(1)什么是血压?
(2)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值各是多少?
(3)血压异常(过高或过低)会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内容,自己先找到有关内容感知理解。
2、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你刚才了解到的知识,然后分小组汇报给大家。
(1)什么是血压?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它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
(2)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值各是多少?
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高,故称为“高压”。
90mmHg~140mmHg
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低,故称为“低压”。
60mmHg~90mmHg
(3)血压异常(过高或过低)会怎样?血压不会一直都处于正常状态呀!血压异常的情况会怎样?
(注意高血压、低血压与高压、低压是不同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汇报自学课文的内容,小组交流汇报,学会互相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配以相关的图片,而且还让学生感受用拳头握紧与放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血压的概
念及形成的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分清高血压、低血压与高压、低压是不同的概念。
3、医生是怎样测量血压的,如何表示血压值的?介绍血压器并讲解测量部位及方法。
(请生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血压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血压器。
通过进行医生跟病人角色扮演来测量血压,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测量自己的血压,也能帮别人测量血压。
4、讨论交流并汇报:我们怎样做才能预防高血压?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平时生活中的遇到的有关血压方面的疾病列举出来,通过课堂学习交流一起解决怎样预防有关血压的疾病,确保我们青少年健康科学的生活。
5、教师小结:“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
”
血压可以作为显示一个人健康状况的指标,其实用脉搏也可以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教师相应的总结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远离有关血压的疾病。
同时引出健康的另一个指标--脉搏。
过渡:出示扁鹊切脉图(引出下文,板书课题:脉搏)
(二)学习脉搏
1、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自主探究学习课文第3-4页。
看看书中又向我们介绍了脉搏的哪些知识?并在课本里划出相关的知识:
(1)什么叫脉搏?
(2)怎样做可以摸出自己的脉搏?一个人的脉搏正常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内容,自己先找到有关内容感知理解。
2、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内容。
(1)脉搏:血液冲击动脉血管时,动脉壁先行扩张然后回缩产生的搏动。
(2)正确测量脉搏
教师请一名学生计时一分钟其他同学分别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各测量一次自己的脉搏是多少?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安静和原地跳一分钟后测量,感受不同的测量次数。
)【设计意图】教师在讲解测量部位过程中配以相关的图片,而且还让学生直观感受触摸自己脉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脉搏的测量部位。
同时通过两次不同的测量方式让学生知道如果要想准确的测量自己的脉搏和血压时应该要在安静状态下才是最好的。
3、教师小结:
我们运动前后脉搏跳动的次数不一样,要想准确的测量脉搏或血压就需要在安静的状态下使用正确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张大娘身体肥胖,她的血压是127/105mmHg.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2、小丽最近经常头昏,四肢乏力,她的血压是40/70mmHg.您诊断,她可能患有()
3、测定血压和脉搏的部位分别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有关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症状,以及血压和脉搏的测量部位。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教师总结:我们的脉搏与血压都是由心脏的跳动引起的,如果一个人的脉搏或血压测量出现异常,那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体亮起了红灯,需要及时的医治。
所以我们要学会多关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珍爱生命。
(完善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课堂,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1、血压与脉搏
高压90~140mmHg
血压低压60~90mmHg
预防高血压
脉搏次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