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的前沿性及其对公共行政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沌理论的前沿性及其对公共行政的贡献
魏红英黄石旺*
摘要:混沌理论突破了传统牛顿科学实证证主义范式,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重大革新。混沌理论框架下的公共行政范式是对传统韦伯官僚范式的超越,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范式。它认为现代行政组织是一种非线性、远离平衡的开放式复杂性适应系统,弥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差异,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后实证主义的清新风格,并为现代公共行政的组织理论、公共政策、公共治理等方面描绘了一幅新的画像。
关键词:公共行政;混沌理论;前沿性
混沌理论是一门跨学科科学,它应用于公共行政领域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研究落后于国际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一直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如何保持与国际同行学术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对中国同行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混沌理论是一门新兴科学,也是一种新的行政范式,具有很好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具有明显的后实证主义风格。中国行政学界如何运用混沌理论,实现“现代化及其本土化”和“后现代化”两步战略的兼容发展,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和神圣历史使命。
一、国内外行政学界运用混沌理论来处理公共行政问题的研究综述
近20年来,国外行政学界出现了许多用混沌理论来处理公共行政问题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他们的研究方法视角、研究成果主要有:
1、跨学科方法。国外学者从跨学科的角度考虑了混沌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适用性与兼容性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混沌理论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范式或新科学。
1989 年, 美国的《公共管理评论》发表了Kiel, L. Douglas(1989,1991,1992,1994)的《非均衡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认为非均衡理论是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近发展的范式。其他重要学者还有:Daneke, G A(1990)、Overman, E Sam (1996,)、Dennard, Linda F(1996)、Göktug Morçöl(2005a, 2005b)等。
2、组织理论视角。混沌理论与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以及组织变革理论结合。混沌理论家运用混沌理论的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认为现代行政组织是一种具有非平衡、非线性、涨落、突变等方面的现象和规律
*作者简介:魏红英(1966-)女博士副教授汕头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副所长
黄石旺男,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06级研究生
的复杂性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AS),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组织设计原则,如John N. Warfield的20条准则(1999)。另外,他们还用混沌理论的分形理论和突变理论理解人类社会和组织的变迁及其行为规律。重要的学者有:Polley, Douglas (1997)、Toby J Tetenbaum(1997)、Charlotte D Shelton &John R Darling(2003)、Ali, Farazmand(2003)等。
3、开发新的公共治理理念和工具。以CAS为平台,学者开发了一些新的公共治理理念和工具,如行政连接、行政网络、联合行政、分享权力管理等治理工具,提出如何应用这些工具提高组织绩效,涉及公民参与等民主问题。重要的学者有:Louise K Comfort(2002),Udo, Victor Effiong(2003)、Mary Lee Rhodes&John Murray(2007)、Jack W Meek&Joe De Ladurantey & William H Newell(2007)等。
4、公共政策分析。运用后现代主义或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观察行政现象、认识行政规律、解决行政问题,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分析。重要的学者有:Göktug Morçöl (2001,2002)、Michael W. Spicer (2001)、Hugh T. Miller(2002)等目前,国内关于混沌理论应用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还很少,缺乏系统性研究,主要是一些研究生学术论文。如叶娟丽和马骏的《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混沌理论——兼评基尔的〈政府管理中的无序和混沌〉,麻晓莉和卢文军的《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张璋和武玉英的《混沌理论与公共行政》等。
二、混沌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前沿性
混沌理论直接起源洛伦兹的“蝴蝶效应”。将这种由确定性方程产生的不确定、随机的、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的行为现象作为一个科学理论——“混沌”,是由数学家约克和李天岩于1975年在其著名论文《周期三则混沌》中首次提出的。混沌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非平衡和非线性;2)功率最大和最小化原则。1922年Lotka提出系统普遍有使能流最大化的趋势, 1946年Prigogine和Wiaume提出系统能流趋于功率最小化;3)自组织与临界态。临界态是复杂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用来解释自然界中的突发事件如地震,股票跌宕起伏及生物灭绝等;4)局部规则。局部规则导致系统宏观变化即有序行为和组织的出现;5)进化和自适应性;6)人工生命系统;7)博弈论和行为对策。8)适合度景观模型。 Kauffman提出一个N-K景观模型;9)生命起源和进化;Eigen等曾用自催化和超循环概念来解释。Kauffman最近又提出一个自催化网络;10)Gaia假说。Gaia 是地球之神的意思,这个学说认为地球圈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环境的,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的复杂系统;11)分形理论和奇异吸引子。1973年,曼德勃罗(B.B.Mandelbrot)首次提出了分维和分形几何的设想。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分维,作为分形的定量表征和基本参数,是分形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
混沌理论的前沿性表现在:
(一)从认识论看,混沌理论为我们带来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清新风格
传统牛顿科学的基本信条是决定论。牛顿科学的决定论包含两个基本假设:1)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主要是有序的、线性的因果关系;2)事物是个时间机器,将来的事物是可以精确地预测。但是,混沌理论向牛顿科学准则发起了挑战,认为非线性因果关系是世界的普适规律。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证实,决定性并不是世界的普适规律,非决定性才是世界的普适规律,决定性是个特例。混沌理论还认为,尽管世界上存在牛顿决定性规律起关键作用的封闭系统,但世界大部分系统是开放性系统。开放性系统与外界保持着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开放性系统不是牛顿科学倡导的稳定性系统,而是Prigogine 所称的“远离平衡条件”,在这些条件下系统存在将来方向不可预测的“分形点”。因此,开放性系统不是决定性的,并不存在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将来是不要以预测的。学者曾Overman, E Sam总结了牛顿科学和混沌科学的系统特征和系统概念的差异(表1和表2)。
表1:牛顿科学和混沌科学的系统特征
牛顿科学的系统特征混沌科学的系统特征
笛卡尔:“思”而知“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连续性
原子说:独立、分散的分析单元,传统科学、自然法则和历史事件没有必然联系,封闭系统
整体论:关系网络、自我调节、有机式的复杂实体,开放系统
客观性:不带偏见认识事物主观相对性:物质-能量和结构-过程二实证主义:排斥主义和简化主义概率论:大数定律
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是直线的、机械非局部因果关系:非线性
绝对确定论:简单、固定、明确、客观非确定性线性关系:过去、现在、将来数据来源:根据Overman, E Sam (1996:489)略有调整。
表2:传统系统和混沌系统概念
传统的系统概念混沌系统概念
投入秩序和混沌
前馈和计划远离非平衡
过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