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
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摘要:随着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制定,我国开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加速乡村经济建设,必须对我国基层政府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
再造是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发达国家被用于政府组织,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府组织改革。
文章从政府再造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如何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无缝隙组织;组织再造;政府组织再造;乡镇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1政府再造理论正如欧文·休斯在《公共管理导论》中所说:“公共行政的僵死的、等级制的官僚制组织形式如今正转变为公共管理的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形式。
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或管理风格的细微变化,而且是在政府的社会角色及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
拉塞尔·M·林登在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公共部门革命的基础上提出无缝隙政府理论。
无缝隙政府理论是一种适应顾客社会、信息时代要求的新的政府再造理论。
①无缝隙组织与无缝隙政府。
无缝隙组织,就是以顾客为导向,行动快速并且能够提供品种繁多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的组织。
无缝隙组织是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无论是对职员还是对最终用户而言,它传递的都是持续一致的信息。
无缝隙政府是以无缝隙组织为基本单位,以满足顾客无缝隙的需要为目标,围绕结果进行运作,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依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高效高质地提供品种繁多的、用户化和个性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无缝隙政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透明性、渗透性的组织细胞,以顾客为导向,对客户提供无时间和地点界限、一体化、便捷性的综合服务。
②流程再造与政府再造。
流程再造是建立无缝隙政府,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
流程再造意指:”彻底分析流程,并予以重新设计,以在各项指标上有突破的进展。
”政府流程再造是在企业流程再造的基础上提出的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政府流程再造基本理念仍是以业务流程为关注对象,并根据政府管理流程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应用。
企业型政府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分析
企业型政府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分析韩竹竹企业型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改革理念和模式,是当代西方政府再造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的主导方向之一。
它是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和管理主义的发展而提出的,是运用创新策略、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政府。
从现实来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民群众的民主参政意识不断提高与政治体制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以往的改革相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我们用新的思维、新的工作方式去创造新的开展改革。
同时,中国与西方各国有着许多本质上的区别,不可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府体制的再造。
但是,我们的改革也决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的吸收。
企业型政府理论在中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因此企业型政府所倡导的理念,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首先,随着中国近2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
造就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在市场经济残酷竞争的洗礼中,已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为运用企业型政府理论,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提供了经济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土壤。
其次,在加入了WTO 以后,迫切需要政府进行转变,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升华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普及、政府权威下降、企业再造经验传播等等,旧的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开始有了改革发展的紧迫感。
而政府职能扩张和规模膨胀所导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则成为推进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因。
企业型政府理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很快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青睐。
虽然我国的发展情况与西方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同,但是西方一些国家采用企业型政府模式后,特别是在解决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的严重阻碍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我们只要将其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将企业型政府理论中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具为我所用,企业型政府理论对中国一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进行再造分析研究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吉林财经大学所有。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吉林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内容摘要中国进行改革的地步了。
目前中国民间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对能建立一个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已经到了十字路口,目前政府的职能部门和体制机制矛盾以日益显现出来,已经有的行政体制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必须民主、法治的、服务型的高透明的政府的要求也日渐高涨。
此外城市政府的再造也是政府为摆脱财政危机等所表现的要求。
是公共部门在私人部门的示范效应作用下像民营经济学习的一种良好的表现。
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传统管理体制的扬弃且目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构成了政府再造的外部动力。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模式去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去重塑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和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带来的种种变化所做出的反应。
中国的城市政府再造要摆脱以往的单方面依靠行政权力去管理的模式,要走向法治的方向,走向多元化管理的模式,将私人部门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引进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从而带动政府治理模式的改变,走向小而精的管理,使其城市发展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发展更加有动力,城市的再造也更趋于明朗。
政府再造
剧烈的(dramatic),并非微不足道的改善,而是实现组
织绩效的大规模突破。 彻底的(radical),并非改进现有状况,而是重新创造, 深入到事物的根基。 流程(process),指一组结合在一起的能为顾客创造价值 的机关工作。
重新设计(redesign),重新设计组织过程。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内在天然缺陷: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内在天然缺陷: 政府组织应根据韦伯制原则建立。 不科学: 政府组织应根据韦伯制原则建立。――不科学:规章、 不科学 规章、 功能重叠,臃肿、浪费、低效、迟钝。 功能重叠,臃肿、浪费、低效、迟钝。 公共物品及服务应由政府机构提供。 不合理: 公共物品及服务应由政府机构提供。――不合理:地位 不合理 动摇。 动摇。 政治与行政二分,文官政治中立。 不现实: 政治与行政二分,文官政治中立。――不现实:行政常 不现实 不得不入政治之中。 不得不入政治之中。 行政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文官永业。 不可行: 行政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文官永业。――不可行: 不可行 合同雇佣、临时雇佣成为重要的用人方式。 合同雇佣、临时雇佣成为重要的用人方式。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外在困扰: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外在困扰: 20C20,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的挑战--摆脱 ,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的挑战--摆脱 -- 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 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 *西方政府的对策:采用工商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引 西方政府的对策:采用工商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 入市场竞争机制、 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为特 征的“管理主义” 新公共管理” 征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检视、困境解读及其发展策略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检视、困境解读及其发展策略以业务流程再造为理论支撑的政府流程再造改革模式日益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当代中国政府在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分析其产生缘由并探寻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便成为我国行政改革诉求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标签:流程;业务流程再造;政府流程再造;信息技术一、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检视最近十几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应用以及人的素质的大幅度提高,顾客、竞争、变化的压力促使政府部门都面临着崭新而又严峻的挑战,人们越来越被工业时代形成的那种强调职能分工、层级节制的金字塔形组织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所困扰。
与此同时,一些旨在提高管理绩效的企业管理工具渐渐引起了公共管理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尔·哈默教授所倡导的“业务流程再造”。
它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
其中“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流程”是核心特征。
[1]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都将来自于企业所独有的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流程变革管理上。
流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实施“政府再造”,从而引发了公共管理革命的新浪潮。
顾名思义,政府流程再造要求政府以服务为龙头,以是否直接面对公众提供服务为界限,将政府部门分为前台和后台。
前台直接面对外部订单为公众提供服务,后台为前台提供服务。
前台一方面是公众服务的供应商,同时又是后台所提供服务的客户,以此类推形成整条服务链。
整体来看,在政府内部各岗位之间,以服务为“齿轮”进行相互链结,形成一个全员服务链,最终将政府的服务呈现在公众面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现代经济信息28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马斯哲 贵州财经大学摘要:政府作为国家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发展,如何有效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已成为推进政府改革的关键问题。
西方的先进理论对创新我国治理模式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治理;治理理论;改革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8-02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竞争也日趋激烈。
西方各国政府为赢得竞争优势、扩大财政来源、提高工作效率,相继进行了政府改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中,各国积极研究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和政府治理模式。
一、西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概述“政府治理”在西方的理论界是指由政府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与过程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有机框架或网络。
政府治理有广狭两种含义。
就广义的政府治理而言,整个公共行政的发展过程可以称之为政府治理从传统迈向“善治”的过程。
狭义的政府治理是指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这两种基本元素综合而成的公共治理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开放性和双向度,也是“政府依法善治”的“治理”模式。
1.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此前的“新公共行政”运动存在根本的区别。
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价值观预设、方法来源等方面完全不同于公共行政。
在这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尽管各国的具体做法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还是一致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缩小政府的规模来减轻政府的负担,不断减少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的直接干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从而打破垄断并实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第二,为了明确执行机构的责任范围、工作目标以及考核标准,通过将政府部门分解成决策部门和具有特定服务功能的执行机构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分离。
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发
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发作者:刘玮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3期摘要:政府再造理论对美国、英国等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提供了非常强大的理论指导,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我国政府改革运动还存在很多不足,可以借鉴西方“政府再造理论”,促进我国政府改革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政府再造;五C战略;政府改革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03-02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的企业竞争力下降,经济不景气,“企业再造”理论应运而生。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迈克尔·哈默博士在1990年提出的,1993年哈默与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钱皮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宣言书》,正式建立“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在深刻影响大企业的同时,也影响到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的改革,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掀起了“重组政府”的热潮,成为20世纪公共管理改革的国际化趋势。
政府再造就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责任机制和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再造政府”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简单地改革政府机构、精简流程等,而是着力引进企业的先进经验来改造政府。
戴维·奥斯本等学者提出了政府再造“是什么”和“怎么做”的理论,因而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轰动,也成功指导了西方许多国家的政府改革。
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展的重塑政府运动,英国在撒切尔夫人和梅杰任职期间推行的“公民宪章”运动,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新西兰新制度经济学指导下的“行政改革运动”以及法国的“革新公共行政计划”,每个国家的政府再造都有自己国家的特点,但都受到政府再造理论的深刻影响。
政府再造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的适应性比较强,而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国家行政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引入政府再造理论之前必须要先认清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基本国情。
国外政府再造与我国_大部制_改革刍议_臧雷振
国外政府再造与我国“大部制”改革刍议臧雷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10004)[摘 要]行政改革是时代所需,西方自20世纪末期并延续至今的政府再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而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尚刚刚运筹,在经验中学习,在经验中成长。
通过分析西方政府再造的得失,发现真实,借鉴于今日。
探索适合我国“大部制”改革的路径,为我国推行的“大部制”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分析“大部制”改革在实践中的路径选择,为“大部制”改革的深入推行提供务实性的参考。
[关键词]政府再造;“大部制”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08)03-0055-04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再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的出炉。
此中有关“大部制”改革的前景逐渐明朗。
我国这次“大部制”改革是在巩固现有机构改革成果并进一步适应新时期新情况而做出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战略思想要求下,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要实现新的跨越,使“大部制”改革跳出历史的拘囿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里程碑。
其实,类似于中国的“大部制”改革,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源于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在90年代迅速扩展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并波及到经济转型中的原苏东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浪潮[1]。
这一改革彰显世界各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从传统行政模式向新的行政模式转换的某种尝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所以,在探索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的时期,对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借鉴其得失与经验,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改革的预见性与绩效。
一、西方政府再造的基本现实由于信息技术的兴起、全球化的挑战及电子化政府的冲击,也给公共管理领域带来巨大的思想变革: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及与之相对的登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滥觞,再到当代的罗斯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方兴未艾;而在实践领域,这些理论把随之同舞的世界各国政府再造运动打上深深的烙印。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摘要]政府流程再造,是当代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阐释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与特性,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为提升政府绩效提供必要的路径依赖和对策建议,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政府流程;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浪潮,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流程再造”引入政府部门,实施过程控制与结果导向并重的绩效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中也开始尝试政府流程再造,尤其是各地通过举办行政服务大厅的有利契机,对各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
然而,从我国实践看,更多是技术层面的移植,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分析和提炼,本文旨在阐释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程序、目标,为提升政府绩效提供必要的有效路径。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内涵与特性(一)政府流程再造的内涵政府流程再造,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
其基本内涵是:1、政府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政府流程再造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部门在反思传统行政组织业务流程弊端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摈弃以任务分工与计划控制为中心的工作流程设计观念,打破政府部门内部传统的职责分工与层级界限,实现由计划性、串联性、部门分散性、文件式工作方式向动态化、并联化、部门集成化、电子化工作方式的转变,建立以问题诊断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服务流程模式。
这无疑是政府部门迫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公信力下降而进行的一场自我变革。
2、政府流程再造体现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理念。
浅谈“无缝隙政府”理论下我国政府的再造
浅谈“无缝隙政府”理论下我国政府的再造[摘要]:“无缝隙政府”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拉塞尔·林登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无缝隙政府就是要以是以顾客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的政府。
基于对该理论的认识和对当今我国政府的一些认识,就此我来浅谈一下,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下我国政府的再造。
[关键词]:无缝隙政府;政府再造;服务型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和其他的公共组织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公共管理革命,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将对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他们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引领社会由原来的生产者社会向顾客社会转变。
一、无缝隙政府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无缝隙政府的内涵。
拉塞尔·林登在通用公司执行总裁杰克·韦尔奇“无界限组织”的基础上创造了“无缝隙政府”的概念。
他认为这一概念更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新组织形式的本质。
所谓的“无缝隙政府”是指以用流动的、灵动的、弹性的、完整的、透明的、连贯的等词语来形容组织形态。
它的形式和界限是流动和变化的,是一种直接的、人性化的关系,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或者是诸多遁词,曾经存在于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比内现在变成了网络;无缝隙组织以跨职能团队代替目前公务员在一个职能领域内服务的孤立组织;无缝隙组织强调以通才代替专才。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无缝隙政府”,指通过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公共服务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将各个部门及职能进行无缝隙衔接,然后集中于统一的对外办事窗口,最大限度地方便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
认真研究“无缝隙政府”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工商机关如何整合行政资源、优化办事程序,更加高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2.无缝隙政府主要内容。
“无缝隙政府”理论强调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把顾客导向、竞争导向、结果导向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点努力方向,二是努力克服层级制的传统行政结构及公共服务机制的不足,摆脱具体部门及职能划分的束缚,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形成资源利用更加科学、流动灵活、富有弹性、参与度高的新型行政结构,使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政府再造理论对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行政环境的变化是导致 政府再造产生 的根本原因 。 2 O 世
纪8 0年代 , 全球化 、 信息化 、 市场化快速 发展 , 经济 的发展要
求合适的上层建筑 与之相适应 。 但是西方各国传统的官僚科 层制 的弊端 不断显现 , 它机 构庞大 、 人 浮于事 , 规章繁 多 、 僵 化迟钝 , 高成本 、 低效 率 , 官僚主义严 重 , 明显背 离了时代 的 要求。于是西方各 国进行一场规模宏 大的行政 改革 , 探索 建
摘
要: 2 0世 纪 8 0年代 , 为 了适应社会 发展 , 探 索建立公共事务 管理 的新模 式 , 西方各 国发动 了一 场规模 宏大的
政府 再造 运动 。通过对政府再造理论的 内涵、 实施原则进行 阐述 , 旨为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 借鉴。 关键 词 : 政府再造 ; 食 品安全 ; 监管 ; 启示
中图分类号 : D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4 ) 3 0 — 0 2 6 1 — 0 2
一
、
政府再 造 理论 的 内涵
府 的核心特征 和价值取 向表现如 下 : 强调顾客 导 向, 经常关 注顾 客的利 益和要求 , 以顾 客满意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 的标 准; 重视成 本收益 分析 , 要求 以最小 的投 入 , 获得 最 大的效
制是高度集 中的金字塔式 , 等级森严 、 僵化 迟钝 、 效率低 下 ,
基金项 目: 2 0 1 2 年 广 西教 育厅 高等 学校 科 研 项 目立 项 项 目( 2 0 1 2 0 4 L X 6 8 2 )
作者简介 : 陈潇源( 1 9 8 6 一 ) , 女, 河南南阳人 , 讲师, 硕士研 究生, 从事行政 管理研 究; 袁金龙( 1 9 7 8 一 ) , 男, 江苏邳 州人 , 讲师 ,
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
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提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针对所面临的一些带有公共性的问题,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
这对于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引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再造;借鉴;路径选择一、“政府再造”理论内涵“政府再造”就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即创造具有自我更新机制的公共部门。
依德国行政学者塞顿托夫的观点,“政府再造”应包括现代行政学的概念,也就是通过“再造工程”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重塑政府部门,成为“效率导向、可持续革新”的公共组织。
“政府再造”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持续寻求高效途径的公共组织。
“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
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
“政府再造”理论有五项战略即核心战略、后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文化战略。
二、西方“政府再造”运动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借鉴西方各国的政府再造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至今还在继续探索之中,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
成功的因素有:(1)从本国实际出发适时推进行政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行政改革不能滞后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2)逐级下放权力,明确权责,建立绩效导向的评价标准,重视政府的施政效果;(3)大幅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国家负担的费用,根本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一个简化、小型、高效和便民的政府;(4)公共部门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将公营事业民营化、社会化,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5)摒弃传统官僚结构及僵化的规制,使行政结构扁平化、行政行为弹性化;(6)实行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职能分开,提高决策与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执行部门具有较大。
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摘要20世纪70、80年代,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以及摆脱财政危机、提高政府效率,西方各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由此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如何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国外新公共管理经验,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政府改革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再造公共管理政府改革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一、政府再造的相关理论随着西方各国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科层制这一传统的行政模式,效率大打折扣,政府组织变得机构林立,缺乏创新,难于适应迅速变化社会环境,甚至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阻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效率,西方国家相继掀起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
“再造”一词,首先由美国管理学家汉默和钱皮提出,再造是对组织流程进行反思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在组织绩效、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质的改善。
1992年,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美国出版了《改革政府》一书,指出用企业精神来改革公共部门,并提出了政府再造的10条原则,将政策制定(掌舵)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原则。
国内诸多学者也对“政府再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张福成教授认为当代政府再造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型政府,陈振明教授也对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作出了评述。
按照德国行政学者塞顿托夫的观点,政府再造应包括现代行政国的概念,也就是通过“再造工程”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再造不只是重视政府在量方面的成长,而更注重的是质的方面的改变。
政府再造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利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政府再造主张将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把私人领域的管理方法引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
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年论文
目录绪论 (1)一、“政府再造”理论起源及其要义 (1)(一)“政府再造”理论源于企业再造理论 (1)(二)关于“政府再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二、美国的“政府再造”运动 (3)(一)美国“政府再造”运动的背景 (3)(二)美国“政府再造”运动的成果 (5)(三)美国“政府再造”运动的不足 (6)三、“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6)(一)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 (7)(二)从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 (7)(三)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 (7)(四)从权利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 (7)(五)从人治到法治 (8)结论 (8)注释 (9)参考文献 (10)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为例绪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对全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科层制显得僵化和迟钝,导致行政高成本、低效率,明显背离时代的要求。
在社会发生变化的同时,西方各国普遍面临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包括政府开支过大、经济停滞、财政危机严重、福利制度走入困境、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严重等。
公众对政府管理的失灵和政府治理能力减弱的不满情绪日趋强烈。
与此同时,现代私营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成功经验同政府管理的落后和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企业的先进管理提高了公众对高水准服务的期待。
政府面临的困境、危机和压力迫使各国采取有力措施,改革科层制模式的公共行政,探索建立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和行政效能,满足公众的期望。
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政府再造(Reengineering Government)运动。
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之后,陆续推动和采用了“续阶计划”(The Next Steps)、“公民宪章”(Citizen Charter)和“服务品质竞赛”(Service Quality Competition)等措施;1980年里根以“政府才是问题所在”的竞选口号入主白宫,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整政府业务与功能和削减预算赤字的方案;克林顿总统上任后,由副总统戈尔主持并推动“国家绩效评估运动”(National Performan Review,NPR),倡议重新“打造一个能提高效能、节约成本”(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 Less)的政府。
当代西方政府再造理念政府 企业型政府
.52 .中国改革CHINA REFORM●借鉴与参考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
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矛头都指向政府自身的官僚体系(bureaucracy)。
“政府再造”(Reengineering goverment)成为政治家乃至一般百姓的时髦言语。
政府再造政府再造(ReengineeringGoverment),精确地讲是政府行政的再造。
按密歇尔·汉莫(Michael Hammer)所言,再造是对组织过程的彻底再思考及根本性的大幅度再设计,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显著改进。
政府再造,不是简单的组织精简和组织重组,而是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原则、结构、行为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服务的品质。
简单而言,政府再造是对政府的系统革命。
当代的政府再造运动比较典型的有美国、英国、新西兰等。
企业型政府:西方政府再造的核心理念仔细分析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方案,虽然行政改革计划的内容各有不同,但其重点或强调点是一样的,即试图创建一个“企业型的政府”(EntrpreneurialGovernment)。
这标志着当代政府治理理念的一个根本性变革。
那么,何为企业型政府。
企业型政府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呢?所谓的企业型政府,是与官僚政府(Bureaucratic Government)相对应的。
它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精神的公职人员(被称为公共企业家Public En-rtepreneur)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使绩效不佳的政府更有效地运作。
简言之,企业型政府是那种非官僚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富于活力与生气的、以人民需求(或称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的政府。
企业型政府的理念并非要求政府的运作完全与私人企业一样,而是认为政府必须在市场导向的观念下,引进竞争的刺激力量,使政府更具活力。
企业型政府的特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导航者政府。
西方“政府再造”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Western "Reinventing Government" Theory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Government Reform 作者: 王超然
作者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吉林通化134002
出版物刊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8-11页
主题词: 政府再造 五项战略 启示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战略和战术。
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中的五项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改革的共性和发展趋势,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再造政府》读后感
《再造政府》读后感邹轶君《再造政府》是一部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
作者戴维·奥斯本被称之政府再造的大师,他在本书中系统全面阐述了再造政府的战略路线图与实践中的运用。
尽管案例多来自于西方国家,但很多仍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均开始推行政府体制改革与行政革新,成为时代风潮,改革创新措施层出不穷,政府体制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丰富。
本书的"再造政府"便是新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企业化政府"的精神。
历史总在重演,重读经典著作,每一次都有新的启示。
什么是政府再造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技术、新发明,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展与应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对全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科层制政府显得迟钝与不习惯,导致政府开支大、经济停滞、财政危机、福利逆境、政府效率低下与官僚主义严重等种种问题。
而如今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与成功经验与政府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企业的高效率与进展速度让政府望尘莫及,有了参考群众便有了期待。
各国政府在逆境与压力下采取了措施,探索建立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以习惯公共管理进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与行政效能,满足公众的期待。
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是"政府再造".奥斯本认为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与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习惯性与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与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与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从书中能够明显感到,作者说的这种再造,就是要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创建企业化政府,使政府具备创新能力与应付各类挑战的能力,习惯当前与未来环境的变化,提高政府的绩效。
倒不是说让政府像企业那般去追求利润,而是要求政府抛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注入政府的部门中,像企业那样以顾客为导向为中心,以创新与竞争的态度使用资源,向社会提供服务。
中外政府改革比较:政府流程再造
政府再造理论
政府再造的新模式
弹性化政府模式 弹性化政府是指政府及其机构要有能力根据环境的变化制 定相应的政策,而不是用固定的方式回应新的挑战,主要 涉及政府组织与政府雇员关系的调整。
。
政府再造理论
政府再造的新模式
解制型政府模式 又称“放松规制政府模式”、“非管制政府模式”,与市 场模式相同。但它的侧重点是把放松管制观念应用于政府 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就是指解除内部的繁文缛节的限制,使 政府的活动更具有创造力、效率和效能。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
流程再造从企业到政府的发展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后原层级节制的官僚机构问题丛生,部门 分工僵化,呈现出各自为政.本位主义、腐败无效率等情 况。官僚机构的诸多优点在它越来越明显的弊端和限制面 前黯然失色,成为政府等公共组织问题的症结所在。 政府与公众关系紧张,正如欧文.休斯书中所引“官僚个 人融合成一个集体,并相互整合为官僚机器。这些官僚在 利益上保持一致,以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得以延续,并在 社会上维持其权威。”
政府流程再造的定义
⑷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说
政府流程再造就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市场机制原理 和现代化的技术,把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 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以使政府的行为成本、政府 的公共物品与支出、政府的服务质量、政府效能与效率都 具有可量化的苛刻标准,最终达到政府行为、业务流程的 戏剧性的变化。
政府再造理论
政府流程再造与政府再造的关系
政府流程再造是政府再造的一部分,具体为其中的行政管 理方法、技术与技巧。 政府流程再造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政府绩效 的测量、流程的重组以及政府组织的重构等; 政府再造运动为政府流程再造无疑提供了理念(路径)支 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
作者:王洪强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18期
提要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针对所面临的一些带有公共性的问题,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
这对于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引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再造;借鉴;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政府再造”理论内涵
“政府再造”就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即创造具有自我更新机制的公共部门。
依德国行政学者塞顿托夫的观点,“政府再造”应包括现代行政学的概念,也就是通过“再造工程”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重塑政府部门,成为“效率导向、可持续革新”的公共组织。
“政府再造”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持续寻求高效途径的公共组织。
“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
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
“政府再造”理论有五项战略即核心战略、后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文化战略。
二、西方“政府再造”运动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借鉴
西方各国的政府再造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至今还在继续探索之中,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作为我国行政
改革的借鉴。
成功的因素有:(1)从本国实际出发适时推进行政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行政改革不能滞后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2)逐级下放权力,明确权责,建立绩效导向的评价标准,重视政府的施政效果;(3)大幅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国家负担的费用,根本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一个简化、小型、高效和便民的政府;(4)公共部门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将公营事业民营化、社会化,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5)摒弃传统官僚结构及僵化的规制,使行政结构扁平化、行政行为弹性化;(6)实行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职能分开,提高决策与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执行部门具有较大的自主性;(7)简化行政运作流程,建立顾客导向的机制;(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行政成本,重塑政府组织,转变政府行为模式,树立新的政府形象;(9)改革进程采用分阶段、渐进式,有步骤地实施改革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抛弃传统的大政府官僚体制,引进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小政府、非官僚化的政府管理体系,从而代之以讲求效率、效能、创新和顾客至上,具备制定宏观政策与提供公平竞争环境能力的政府。
三、我国政府再造的路径选择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民为本”的政府观,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以民为本”的政府观,强调“民本位”、“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而不是管制型政府模式下的“官本位”、“权力本位”和“政府本位”。
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体现社会公众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政府行为必须是公开和透明的,确保公民的参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政府的绩效评定,必须建立外部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社会评价机制。
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确实转变政府职能,由以往“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加强公共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来;另一方面要探索政府职能实现的新形式,通过利用非政府的社会力量、竞争机制和市场力量,推动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二)规范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改善政府绩效的动力。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促进政府部门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绩效水平,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目标,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了解公众的切实需要,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但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普遍存在着制度不规范、操作不科学、导向不正确等严重问题,极大影响了绩效评估实效的发挥。
在绩效评估中政府首先应明确评估的性质、功能及其目标,才能以此指导评估的具体操作。
同时,经过深入研究明确绩效评估的科学体系,规范评估的具体指标与操作,并形成相关制度,使其法制化、规范化。
(三)运用文化战略,重塑政府文化。
政府文化是指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所特有的较深层次的基本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影响和制约其行为方式、工作作风及工作绩效等的价值因素,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社会事务中的价值观、行为观、工作作风及工作效率的综合体现。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它以廉洁、效能、服务的精神规范引导着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全能、集权、官僚主义、封闭保守的传统意识又时时在压抑着行政本身的活力。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政府文化不断进行自身的变革和调整提供了机会,促使中国政府文化朝更高的层次转型,呈现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政府文化面貌。
(四)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改造政务流程。
当前,要用电子政务积极改造行政服务机构。
电子政务本身是各种职能机构及其服务设施与信息网络技术、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紧密结合与综合体现,行政服务中心则是这种结合和体现的有形载体,是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汇聚场所。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发挥电子政务优化政务流程的作用,对工作诸环节的衔接、相互关系进行最优的匹配,使二者形成一种有机的后台/前台关系,建设无缝隙政府。
同时,要利用电子政务对政府流程再造作进一步的探讨。
电子政务要为同一个公务协同办公,为“以事务处理为中心”的行政流程服务。
它不仅要在业务流程优化、机构配合协调中发挥作用,还应在政府管理创新、组织结构重组和决策科学化等方面发挥其积极功能,以实现政府横向结构一体化、纵向机构扁平化、工作内容丰富化,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统一,发挥其业务协同、系统整合的功效。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书和.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J].学术论坛,2005.2.
[2]贺莉蓉,赵亚男.西方政府再造的人本追求及其借鉴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10.
[3]康钦春.政府再造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