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稻瘟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
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未腐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 为初侵染源。
越冬病菌存活期长短与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 湿度)有密切关系。病菌在干燥条件下菌丝可存活 1年,而浸入水中稻草上的菌丝存活不到1个月。
国际通用的粳稻单基因近等基因系,为客观检测 我国稻瘟病菌毒性组成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 但该近等基因系中的抗病基因还不够全面。
4)寄主范围:
• 稻瘟菌在自然情况下,一般只侵染水稻,
亦有报道可以侵染壮羊茅、秕壳草、马 唐等。
• 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小麦、大麦、
玉米和稗草等20多种禾本科植物。
三、病害循环
相对湿度96%以上且有水滴存在时,孢子才能良 好萌发。
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有效波长范围为 290~410nm的近紫外光能诱发孢子大量形成。但直 射阳光或光线则抑制孢子萌发,芽管及菌丝生长。
3)致病性分化:
• 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非常明显,群体组成复杂,
其群体结构常因水稻品种更换而发生变化。人们 常根据菌株在品种上的致病能力不同,采用不同 水稻品种作为鉴别寄主将菌株分为不同的生理小 种或类型。
植物病理学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在我国明代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便有记载。是世 界性分布、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在东南亚、 日本、韩国、印度和我国发生特别严重。
流行年份,一般发病田块损失在10%~30% 左右,如不及时防治,局部田块会颗粒无收。
一、症状
• 水稻各生育期和各部位都可以发病。根据发病时
期和发病部位可以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 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
• 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
全田呈火烧状,植株矮缩,新叶难以生长,抽穗 艰难。抽穗期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白穗 或瘪粒。
苗瘟:多由种子带菌所致,发生在3叶期以前。 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 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严重时病 苗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
叶瘟
1)慢性型: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 为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为褐色(坏 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病斑两 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 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 “三部一线”为稻瘟病慢性病斑的主要 特征。
叶片上典型病斑
2)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 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片两面都能产生大 量灰绿色霉层。
• 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
即“对于每一个寄主的抗病基因,病原菌都存在 一个特异的与之对应的无毒基因”
无毒基因(A)/毒性基因(a)与抗性基因(R)/ 感病基因 (r) 互作的遗传分析
• 我国的稻瘟菌根据在特特勃(Tetep)等7个鉴别
品种上的致病表型,到1987年,全国共测定了 13000个单孢菌株,将其划分为8群85个生理小种。
• 我省稻瘟菌小种组成较为复杂,但以ZB、ZC群为
主。
• 但是,我国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筛选出的这7个
鉴别品种的遗传背景不清楚,并不能客观反映病 原菌的毒性组成。
• 日本于1976年筛选了含9个品种,且各带一个已
知基因的鉴别品种,但是其遗传背景不一致,有 的品种可能还含有其他未知的抗病基因。
• 中国农科院Leabharlann 忠专先生在国际上首次育成了6个1)病原形态:
病菌以分生孢子侵染水稻为主。分生孢子梗 3~5根成束或单生,从病部气孔或表皮伸出,不分 枝,有2~4个隔膜,基部淡褐色,上端色淡;分生 孢子梗顶端屈曲处,有分生孢子脱落的疤痕。
分生孢子梨形,初无隔膜,成熟时通常有2个 隔膜;分生孢子密集时呈灰绿色。多数孢子从顶 细胞或基细胞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形成附 着胞,生出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
• 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不产
生分生孢子。
节瘟
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位上,病斑处为褐色 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黑褐色,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 灰色霉层。后期节干缩凹 陷,易折断以及病节上部 分早枯。
穗颈瘟
• 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初
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墨 绿色。
• 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
降低,影响米质。
• 枝梗、穗轴也可发病,症状与穗茎发病相似。 • 湿度大时,以上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
二、病原物
有性态为稻大角间座壳 Magnaporthe oryzae(M. grisea ),属子囊菌门大角间 座壳属。 无性态为稻梨孢 Pyricularia oryzae (P. grisea), 属半知菌梨孢属。 至今在自然界未发现有性阶段。
2)病原生物学:
菌丝发育适温26~28C。分生孢子形成 适温25~28C。孢子萌发温度与孢子形成相 同,附着胞形成适温24C,28C以上不能 形成。病菌侵入适温24~30C。适温下,孢 子附在植株表面16~20h便可完成侵入。
分生孢子形成要求高湿度( 93%以上),其中饱 和空气湿度最适;相对湿度降至90%以下,形成大大 降低(10%);在80%以下时,几乎不能形成。
• 多为感病品种、环境条件特别合适、或氮
肥过多情况下产生。
• 急性性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
模流行的先兆。
3)白点型:病斑呈白色近圆形或短梭形小白点。
• 在显症阶段,遇到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气候条件时
通常发生白点型病斑。
• 气候条件继续不适时,可转为慢性型;在短期内
转适时,可以转为急性型。
4)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限于两脉之 间.
2. 传播:
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 回升到20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 主要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病谷的传病作用因育秧时期和方式不同。早稻 采用水育秧时,温度低,种子长期浸在水下,因缺氧 和种子本身能产生有机酸而不利于病菌,故一般不会 引起发病,病谷的传病作用不大;但若采用旱育秧和 湿润育秧,尤其用塑料膜育秧以及晚稻密播、秧龄长 时,病谷上的病菌易引起苗瘟。
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未腐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 为初侵染源。
越冬病菌存活期长短与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 湿度)有密切关系。病菌在干燥条件下菌丝可存活 1年,而浸入水中稻草上的菌丝存活不到1个月。
国际通用的粳稻单基因近等基因系,为客观检测 我国稻瘟病菌毒性组成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 但该近等基因系中的抗病基因还不够全面。
4)寄主范围:
• 稻瘟菌在自然情况下,一般只侵染水稻,
亦有报道可以侵染壮羊茅、秕壳草、马 唐等。
• 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小麦、大麦、
玉米和稗草等20多种禾本科植物。
三、病害循环
相对湿度96%以上且有水滴存在时,孢子才能良 好萌发。
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有效波长范围为 290~410nm的近紫外光能诱发孢子大量形成。但直 射阳光或光线则抑制孢子萌发,芽管及菌丝生长。
3)致病性分化:
• 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非常明显,群体组成复杂,
其群体结构常因水稻品种更换而发生变化。人们 常根据菌株在品种上的致病能力不同,采用不同 水稻品种作为鉴别寄主将菌株分为不同的生理小 种或类型。
植物病理学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在我国明代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便有记载。是世 界性分布、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在东南亚、 日本、韩国、印度和我国发生特别严重。
流行年份,一般发病田块损失在10%~30% 左右,如不及时防治,局部田块会颗粒无收。
一、症状
• 水稻各生育期和各部位都可以发病。根据发病时
期和发病部位可以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 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
• 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
全田呈火烧状,植株矮缩,新叶难以生长,抽穗 艰难。抽穗期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白穗 或瘪粒。
苗瘟:多由种子带菌所致,发生在3叶期以前。 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 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严重时病 苗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
叶瘟
1)慢性型: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 为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为褐色(坏 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病斑两 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 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 “三部一线”为稻瘟病慢性病斑的主要 特征。
叶片上典型病斑
2)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 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片两面都能产生大 量灰绿色霉层。
• 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
即“对于每一个寄主的抗病基因,病原菌都存在 一个特异的与之对应的无毒基因”
无毒基因(A)/毒性基因(a)与抗性基因(R)/ 感病基因 (r) 互作的遗传分析
• 我国的稻瘟菌根据在特特勃(Tetep)等7个鉴别
品种上的致病表型,到1987年,全国共测定了 13000个单孢菌株,将其划分为8群85个生理小种。
• 我省稻瘟菌小种组成较为复杂,但以ZB、ZC群为
主。
• 但是,我国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筛选出的这7个
鉴别品种的遗传背景不清楚,并不能客观反映病 原菌的毒性组成。
• 日本于1976年筛选了含9个品种,且各带一个已
知基因的鉴别品种,但是其遗传背景不一致,有 的品种可能还含有其他未知的抗病基因。
• 中国农科院Leabharlann 忠专先生在国际上首次育成了6个1)病原形态:
病菌以分生孢子侵染水稻为主。分生孢子梗 3~5根成束或单生,从病部气孔或表皮伸出,不分 枝,有2~4个隔膜,基部淡褐色,上端色淡;分生 孢子梗顶端屈曲处,有分生孢子脱落的疤痕。
分生孢子梨形,初无隔膜,成熟时通常有2个 隔膜;分生孢子密集时呈灰绿色。多数孢子从顶 细胞或基细胞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形成附 着胞,生出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
• 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不产
生分生孢子。
节瘟
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位上,病斑处为褐色 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黑褐色,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 灰色霉层。后期节干缩凹 陷,易折断以及病节上部 分早枯。
穗颈瘟
• 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初
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墨 绿色。
• 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
降低,影响米质。
• 枝梗、穗轴也可发病,症状与穗茎发病相似。 • 湿度大时,以上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
二、病原物
有性态为稻大角间座壳 Magnaporthe oryzae(M. grisea ),属子囊菌门大角间 座壳属。 无性态为稻梨孢 Pyricularia oryzae (P. grisea), 属半知菌梨孢属。 至今在自然界未发现有性阶段。
2)病原生物学:
菌丝发育适温26~28C。分生孢子形成 适温25~28C。孢子萌发温度与孢子形成相 同,附着胞形成适温24C,28C以上不能 形成。病菌侵入适温24~30C。适温下,孢 子附在植株表面16~20h便可完成侵入。
分生孢子形成要求高湿度( 93%以上),其中饱 和空气湿度最适;相对湿度降至90%以下,形成大大 降低(10%);在80%以下时,几乎不能形成。
• 多为感病品种、环境条件特别合适、或氮
肥过多情况下产生。
• 急性性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
模流行的先兆。
3)白点型:病斑呈白色近圆形或短梭形小白点。
• 在显症阶段,遇到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气候条件时
通常发生白点型病斑。
• 气候条件继续不适时,可转为慢性型;在短期内
转适时,可以转为急性型。
4)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限于两脉之 间.
2. 传播:
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 回升到20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 主要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病谷的传病作用因育秧时期和方式不同。早稻 采用水育秧时,温度低,种子长期浸在水下,因缺氧 和种子本身能产生有机酸而不利于病菌,故一般不会 引起发病,病谷的传病作用不大;但若采用旱育秧和 湿润育秧,尤其用塑料膜育秧以及晚稻密播、秧龄长 时,病谷上的病菌易引起苗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