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暮夜却金》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杨震暮夜却金》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杨震暮夜却金》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35d73d02020740be1e9b51.png)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彩层 金
,》
震暮夜拒金
写作特点分析 1、本文对人语言描写 物的主要描写 方法是什么? 2、在刻画人 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
与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更突出杨
物时运用了什 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么样的写作方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文言实词, 在朗读中也体会了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象 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廉洁奉公、品德高尚的清 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品德高尚 的人。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问题,理解中心;
(1)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2)杨震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杨 震当时的话应该怎样朗读 ?)
(3)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经 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 怎样做呢?
——
请
读思 出考 人如 物何 的朗 感读 情第 色二
《观
杨 震 暮
看 表
夜 却
演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彩层 金
,》
震暮夜拒金
写作特点分析 1、本文对人语言描写 物的主要描写 方法是什么? 2、在刻画人 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
与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更突出杨
物时运用了什 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么样的写作方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文言实词, 在朗读中也体会了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象 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廉洁奉公、品德高尚的清 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品德高尚 的人。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问题,理解中心;
(1)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2)杨震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杨 震当时的话应该怎样朗读 ?)
(3)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经 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 怎样做呢?
——
请
读思 出考 人如 物何 的朗 感读 情第 色二
《观
杨 震 暮
看 表
夜 却
演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杨震暮夜却金》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杨震暮夜却金》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336d58caaedd3383c4d3f5.png)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 整理等工作。
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 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
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 歌…… 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 去轻叩 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那就 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 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 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 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 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 示活动成 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 们提出 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1. 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 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 昔,
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 况与心情。
3.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 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 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师引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 在小 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 请大 家帮帮你。
《杨震暮夜却金》课件2
![《杨震暮夜却金》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8689df64b84ae45c3b358cac.png)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 与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更突出杨 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 学习了文言实词,在朗读中也体会 了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 象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廉洁 奉公、品德高尚的清官,作为新世 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品德 高尚的人。
拓 展 阅 读
《毁屋留名》
官至京都司徒的杨震从蒲州巡视完毕,顺路渡过黄河, 准备到故土杨家村看看。为了避免州县官吏的前呼后拥、 设宴接风,他不穿官服,不带随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 到湖县境内。已是正午时分,路边的田地里空荡荡的,不 见一个人影。前边不远处,一位老人赶着一头老黄牛,慢 悠悠地朝这边走来。杨震顿感亲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礼: “这位老哥请留步,请问杨家村距此还有多远?”老人仔 细打量他一番,惊喜地握住他的手说:“这不是大名鼎鼎 的‘关西夫子杨伯起’吗?”杨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 村东头的杨贵杨老汉嘛。多年不见,您老还是那么精神!” 谁知他这么一说,杨老汉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 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您已经在京城 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杨伯起喽。”杨震心头一颤, 不解地问道:“老哥,此话怎讲?”老汉脖子一梗,说 “你装什么糊涂,你们家前不久才盖了一所大宅子,足有 十几亩地,上百间房,气派着呢。”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 “公正,不贪污”。 《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 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 兮”之诗。 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 洁”。
四史:
范晔《后汉书》
班 固《汉书》 司马迁《史记》
陈寿《三国志》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 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 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 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 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 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 出。
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 与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更突出杨 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 学习了文言实词,在朗读中也体会 了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 象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廉洁 奉公、品德高尚的清官,作为新世 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品德 高尚的人。
拓 展 阅 读
《毁屋留名》
官至京都司徒的杨震从蒲州巡视完毕,顺路渡过黄河, 准备到故土杨家村看看。为了避免州县官吏的前呼后拥、 设宴接风,他不穿官服,不带随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 到湖县境内。已是正午时分,路边的田地里空荡荡的,不 见一个人影。前边不远处,一位老人赶着一头老黄牛,慢 悠悠地朝这边走来。杨震顿感亲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礼: “这位老哥请留步,请问杨家村距此还有多远?”老人仔 细打量他一番,惊喜地握住他的手说:“这不是大名鼎鼎 的‘关西夫子杨伯起’吗?”杨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 村东头的杨贵杨老汉嘛。多年不见,您老还是那么精神!” 谁知他这么一说,杨老汉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 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您已经在京城 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杨伯起喽。”杨震心头一颤, 不解地问道:“老哥,此话怎讲?”老汉脖子一梗,说 “你装什么糊涂,你们家前不久才盖了一所大宅子,足有 十几亩地,上百间房,气派着呢。”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 “公正,不贪污”。 《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 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 兮”之诗。 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 洁”。
四史:
范晔《后汉书》
班 固《汉书》 司马迁《史记》
陈寿《三国志》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 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 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 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 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 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 出。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杨震暮夜却金》公开课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杨震暮夜却金》公开课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cb98d1e009581b6bd9ebcd.png)
• ① 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 • (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情感体会。) • ② 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
• (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 动作语气可以边说边作边演。)
• ③ 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 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杨震的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杨震“却” 的是什么东西,多少东西。他却的是“金”,而且是“十 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拒绝接受巨额财产,可见他不爱 财,更不贪财,为官廉洁,品德高尚。
• 那么,这些重金是怎么来的呢?这“十金”是经他举荐的 做了县令的王密“暮夜”而“遗”,也就是说,是王密在 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 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 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 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 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
• 3. 词语 • 低语:低声说话。这是具有抒情特点。 • 摇曳:摇荡。多用来形容细而长的物体。 • 衷肠:内心的话。
• 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这是亲昵打招呼 的意思。
应该掌握下列文言实词的含义:
却:不接受,推辞。 迁:调任 举:举荐、推举 谒:拜见
遗:赠与、送给 知:了解、知道 何:怎能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
杨震暮夜却金
教学目标:
1. 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 在课堂上学习交流。
2.本文的故事性强。可采用讲故事的方 法,先讲一遍,然后请同学们反复诵 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谈 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人物简介
• (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 动作语气可以边说边作边演。)
• ③ 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 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杨震的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杨震“却” 的是什么东西,多少东西。他却的是“金”,而且是“十 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拒绝接受巨额财产,可见他不爱 财,更不贪财,为官廉洁,品德高尚。
• 那么,这些重金是怎么来的呢?这“十金”是经他举荐的 做了县令的王密“暮夜”而“遗”,也就是说,是王密在 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 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 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 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 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
• 3. 词语 • 低语:低声说话。这是具有抒情特点。 • 摇曳:摇荡。多用来形容细而长的物体。 • 衷肠:内心的话。
• 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这是亲昵打招呼 的意思。
应该掌握下列文言实词的含义:
却:不接受,推辞。 迁:调任 举:举荐、推举 谒:拜见
遗:赠与、送给 知:了解、知道 何:怎能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
杨震暮夜却金
教学目标:
1. 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 在课堂上学习交流。
2.本文的故事性强。可采用讲故事的方 法,先讲一遍,然后请同学们反复诵 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谈 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人物简介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杨震暮夜却金|北师大版(共1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杨震暮夜却金|北师大版(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c717d2af45b307e97197a6.png)
第一单元 · 第四课
杨震暮夜却金
回顾导入
1、我们学过的本单元 三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各具有什 么样的高尚品质?分别代表了那类人?请连线。今天要学……
周总理
生活简朴
领导人今ຫໍສະໝຸດ 工作劳苦高桑娜
尚
渔夫
看林人
勤劳善良 乐于助人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下层人民 普通劳动者
外(俄国) 今
作者简介
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家。他博学经史,善 为文章,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此书与班固的 《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并 称为“四史”。
人物介绍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 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 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 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演。) • ③ 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学习课文
• 3.经过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 (拓展思维,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
高尚的人。)
写作特点
1、本文对人物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 语言描写
2、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 是什么? 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来 刻画人物,更出杨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联系实际
• 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 • 1.首先体会什么是“慎独”? • 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的重要性。 • 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 (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
杨震暮夜却金
回顾导入
1、我们学过的本单元 三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各具有什 么样的高尚品质?分别代表了那类人?请连线。今天要学……
周总理
生活简朴
领导人今ຫໍສະໝຸດ 工作劳苦高桑娜
尚
渔夫
看林人
勤劳善良 乐于助人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下层人民 普通劳动者
外(俄国) 今
作者简介
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家。他博学经史,善 为文章,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此书与班固的 《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并 称为“四史”。
人物介绍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 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 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 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演。) • ③ 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学习课文
• 3.经过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 (拓展思维,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
高尚的人。)
写作特点
1、本文对人物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 语言描写
2、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 是什么? 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来 刻画人物,更出杨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联系实际
• 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 • 1.首先体会什么是“慎独”? • 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的重要性。 • 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 (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震暮夜却金
人物简介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 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 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 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 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 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 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 “四知书院”。
遗wèi
我理解
却:不接受,推辞。 迁:调任 举:举荐、推举 谒:拜见 遗:赠与、送给 知:了解、知道 何:怎能Fra bibliotek设疑自探
1.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2.杨震是怎样做的?
合探一
请同学们读文思考,王密为什么要暮夜 给杨震送礼?
① 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 ② 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 ③ 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
拓展运用
• 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 • 1.首先体会什么是“慎独”? • 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 体会,慎独的重要性。 • 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 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 (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社 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 实结合的关键之处。)
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 • 2.预习下一篇课文。
• 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 家。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 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 此书与班固的《汉书》,司 马迁的《史记》、陈寿的 《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 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我会读
晔yè 谒yè 莱 lái 荆 jing
合探二
杨震是怎样做的?
自读杨震说的话(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 加深情感体会。) 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 (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 望;动作语气可以边说边作边演。) 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质疑再探
经过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 怎样做呢? (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人物简介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 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 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 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 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 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 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 “四知书院”。
遗wèi
我理解
却:不接受,推辞。 迁:调任 举:举荐、推举 谒:拜见 遗:赠与、送给 知:了解、知道 何:怎能Fra bibliotek设疑自探
1.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2.杨震是怎样做的?
合探一
请同学们读文思考,王密为什么要暮夜 给杨震送礼?
① 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 ② 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 ③ 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
拓展运用
• 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 • 1.首先体会什么是“慎独”? • 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 体会,慎独的重要性。 • 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 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 (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社 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 实结合的关键之处。)
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 • 2.预习下一篇课文。
• 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 家。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 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 此书与班固的《汉书》,司 马迁的《史记》、陈寿的 《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 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我会读
晔yè 谒yè 莱 lái 荆 jing
合探二
杨震是怎样做的?
自读杨震说的话(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 加深情感体会。) 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 (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 望;动作语气可以边说边作边演。) 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质疑再探
经过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 怎样做呢? (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