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戏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考核范围内为《元明戏曲》全部内容,形式为阶段性测验,测验卷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卷面分一百分。下载测验试卷,提交所有题目的答案。

一、填空(共二十空,每空一分)

1.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_李逵负荆》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2.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3.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_石君宝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4.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改编自陈玄祐的《_离魂记》、汤显祖的《邯郸记》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

5.明代剧作家冯惟敏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

6.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分别命名为《柳枝集》和《_酹江集_》。

7.明代剧作家_朱有燉__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8.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_》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9.“渔阳三弄”是明代作家沈自徴的杂剧《霸亭秋》、《簪花髻》、《鞭歌妓》的合称,剧中借对古代文人遭遇的描写,体现出晚明文人对个性、自我的关注和追求。

10.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兰亭会》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上巳集会修禊,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

11.南戏《_白兔记》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

12.明初剧作家丘濬的《五伦全备记》在创作主旨和情节安排上都亦步亦趋地追随高明的《琵琶记》。

13.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14.“灯前修本”是明代传奇_鸣凤记_》的一个片断,这部传奇表现了嘉靖使杨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

15.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徐渭的《南词叙录》即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

16、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娇红记》即歌颂了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

渝的爱情。

17、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长生殿》和_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

作的最高成就。

18、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

璟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二、名词解释(共二题,每题五分)

1.《大雅堂乐府》:

明代杂剧作家汪道昆创作的杂剧作品,全剧四折,即《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眉》,每折演绎一个故事,各自独立。

2.吴江派:它是指在明代传奇创作中与临川派相对立的以沈璟为追随对象(即旗手作家)的作家群,他们重视曲律重视曲词的本色,在内容上注重风世。吴江派在中国戏曲史上可以视为一个真正意

义上的流派。

三、简答题(共三题,每题十分)

1.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

一是主角不同:关汉卿散曲中主要表现了市井平民的潇洒,马致远作品中则流泻了失意文人的悲怆;

二是内涵不同,关汉卿元曲表现的是市井平民胸臆的外现,马致远则表现了困顿儒生的心理写真;三是思想感情基调不同,关汉卿杂剧是属于人民的,马致远的杂剧则是属于失意文人;四是斗争精神不同,关汉卿是一个有理想、有激情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以笔代舌,以笔代刀,要为人民伸张正义,为百姓铲除凶顽,马致远走的是一条既有正义感又有软弱性的士子力所能及的道路。

2.西湖笑居士评价吕天成的《齐东绝倒》一剧曰“此剧几于谤毁圣贤”,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私。

(2)吕天成用一种玩笑的态度写古之圣贤,表现出晚明文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精神上的无所顾忌和对传统的挑战。

3.结合作品,分析汤显祖《邯郸记》唐传奇《枕中记》创作主旨上的差异。

《邯郸记》取材于唐人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但是作了一些改动和发挥。小说中梦幻部分的表现重点是人生之宠辱、穷达、得丧、死生。汤显祖的《邯郸记》则着重表达的是政治的荒唐与黑暗,涉及科举的腐败和官场的倾轧,并借卢生的梦境,嘲笑了恶之情。汤显祖在小说之外还加上了人生家庭遭际的感慨,透露了他在爱子死后的心情。

四、论述题(共二题,每题二十分)

1.试分析徐渭的《狂鼓史》一剧。

《狂鼓史》全称《狂鼓史渔阳三弄》,是徐渭《四声猿》中的一篇。剧本写祢衡死后阎王因其气慨超群,才华出众,待以上宾。玉帝征召祢衡上天作修文郎,判官便借机请祢衡重演当日骂曹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制者扼杀、摧残人才的罪恶,对滥杀无辜的强烈愤慨,及人间、天上幻想不同制度的向往;以他人之口舌,浇自家之块垒,并深沉的寄托了对惨遭奸相严嵩陷害致死的好友沈炼的无尽哀思及怀念。(1)情节安排上将故事移到阴间,这个安排意义重大。首先,因是事后文章,所以对曹操的斥骂便“直捣到铜雀台,分香卖履”,一直骂到他死。因为将曹操一生的错处都集中在一起了,于是可骂的更多,显得更加痛快淋漓。其次借阴间地位的颠倒,见出果报的不爽。在剧本中祢横即将被天帝请到上天作修文郎,判官尊其为先生,而曹操则被勒令陪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因此祢衡的骂能够毫无顾忌,痛快淋漓。剧本还借判官的安排,把重点由祢衡与曹操的冲突转到祢衡的痛骂,使祢衡成为绝对的主角,祢衡的骂成为全剧的主体,这样能够更酣畅地舒愤。

(2)语气雄越,悲愤畅达,语言朴素明白,即使用典,也是选择一些常见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要“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文既不可,俗又不可,自有一种妙处,要在人领解妙悟,未可言传”。

(3)唱词的安排、曲调的转换和情节变化颇为吻合。比如剧本主体由祢衡独唱《仙吕点绛唇》套曲,曲子之间间以鼓声(鼓一通),情与辞与鼓声相映合,烘托出一种悲愤激越的感情。而在祢衡的唱中间,加入女乐演唱的三支小令,让全剧在紧张激越中有一个悠扬轻松的间歇。然后又是祢衡悲慨酣畅的痛骂和鼓声相和。这样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的社会实体。作者通过祢衡之口,宣泄由巨大的压迫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愤懑不平之气,表现出惊世骇俗、桀骜不驯的倔强个性。这一剧作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的喜爱和高度评价,也正是因为它并不是就历史而写历史,或借历史讽喻现实政治;它的感人之处,是那种恣狂的个性和烈火般的激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