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案例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案例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478841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b.png)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案例药物化学是药物研发中的重要领域,药物设计、合成、性质和治疗作用等都是需要药物化学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药物研发成功的案例,并分析了药物化学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
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人们发现白柳树皮可以用来缓解疼痛。
药物化学家在分离出白柳树皮中的有效成分后,经过多次合成和改良,最终制得了阿司匹林。
药物化学在阿司匹林的研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药物化学家通过对各种合成路线的研究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一种合成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高效、成本低、易于控制等优点。
同时,药物化学家还对阿司匹林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增加了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和药效,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2. 头孢菌素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是一类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头孢菌素的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长期的努力,最终在60年代初取得了成功。
药物化学在头孢菌素的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物化学家从天然的青霉素中提取出杆菌素,经过多次合成、扩大规模生产和改良,最终制得了头孢菌素。
药物化学家还对头孢菌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其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提高了头孢菌素的纯度和效力,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
3. 贝伐单抗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它的研发历程中,药物化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贝伐单抗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历经两个十年的时间。
药物化学家在贝伐单抗的开发过程中,不断改进其制备方法和纯化工艺,提高了药物的质量和效能。
药物化学家还对贝伐单抗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其结构,提高了药物的亲和力和生物稳定性,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
结论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负责药物的设计和合成,还研究药物的结构、性质和疗效等,为制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药物化学研究案例
![药物化学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5252f1f61fb7360b4c659c.png)
CASE STUDYMedicinal ChemistryCase 1A dentist calls your pharmacy and asks you prepare an antiseptic mouthwash for a patient with a painful bacterial infection of the oral cavity. You ask your second-year pharmacy intern to research the project, and she suggests combining 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 (local anesthetic) with cetylpyridinium bromide(antiinfective)Case 1-Q1 Identify the acidic, basic, or neutral character of the two drug molecules in the case based on salt name.Case 1-Q2 Are these species ionized or unionized in salt form?Case 1-Q3 From an acid-base standpoint, is the mouthwash suggestion sound?Case 3A distraught mother calls the poison control center where you work. Her 6-year-old son just are half a bottle of NH4Cl tablets meant for the family cat. As a complication of morbid obesity, He is hypertensive (the son not the cat), and has been on timolol maleate (blockadren) for 6 months.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imolol is excreted unchanged in the urine, and an overdose can result in bradycardia and hypotension.Case 3-1Q From an acid-base standpoint, is this a potential medical emergency? Why, or whynot?Case 5ZT, a 26-year-old single mother of four with a history of depression, is rushed unconscious to the emergency room of the hospital where you work. The attendant hands you an empty bottle that had contained 10 tablets of amobarbital sodium (pKa = 8.0) After stabilizing respiration and performing gastric lavage, you decide to enhance the renal elimination of the drug .ZT has a urinary pH of 6.0.H NNOOONa pKa = 8.0Case 5 –Q1 What is the acid-base character of amobarbital sodium?Case 5 –Q2 What would be the ratio of ionized to unionized drug forms in this patient ’s urine?Case 5 –Q3Would you recommend the IV administration of NH4Cl or NaHCO3?Case 5 –Q4The ER nurse is preparing to add phentermine hydrochloride to the IV bag containing the pH modifier you have just elected. Would you stop him? Why, or why not?, HClONHCase 17You are an M.D./Ph.D. (in medicinal chemistry, of course) practicing general medicine in the early 1930s. The medical community is all atwitter about a new anti-infective, sodium sulfanilamide, which has shown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infection secondary to burns. You are concerned, however, about the tendency of this agent to cause crystalluria, which can result in severe, life-threatening kidney damage. The pKa of sulfanilamide (17.1) is 10.4.Case 17-Q1 Draw the structure of Sodium Sulfanilamide .Case 17-Q2Why would a patient with a urinary pH of 5.4 be at greater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ystalluria than one with a urinary pH of 6.4? What would be the ratio of ionized to unionized sulfanilamide drug forms at each urinary pH?Case 17-Q3 Which urinary pH modifier would you prescribe for a patient who began to show symptoms of crystalluria, NH4Cl or NaHCO3?Case 17-Q4 As a medicinal chemist, you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tructure on the therapeutic profile of drug molecules, and drug design visions are now dancing in your head. Which of the three modified sulfanilamide structures (17.3~17.5) would have a higher therapeutic index with regard to crystalluria? What is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your answer?17.1SNH2H2N O OH17.3SNH2NO ONNH17.4SNH2N O O OH17.5SNH2NO OCase 28LP, a prepharmacy student attending a local junior college, has been taking organic chemistry (her favorite class) and has been starting to really understand organic structures. She has been seeing her physician regularly for allergy problems that are particularly troublesome in the fall (ragweed season ). She has been taking diphenhydramine (28.1) for more than a year now, but it is really bothered by the dry mouth and sleepiness that she has come to associate with takingthis drug. Lately, she has been drinking lots of colas to stay awake in organic chemistry and combat the dry mouth. She now thinks that she is dependent on caffeine. You are the pharmacist on duty at the drug store when LP ’s physician calls to ask for advice regarding an alternative medication.Case 28-Q1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side effects that have been observed with diphenhydramine(28.1).O NCH 3CH 328.1Case 28-Q2 Recommend one of the following drugs as an appropriate choice for this patient. Justify your choice and discuss briefly why the other choices are inappropriate. 28.2 Ranitidine28.3 chlorpheniramine 28.4 cetirizine 28.5 Bethanechol28.2OS NHNH 2NO 2NCH 3CH 3NNCH 3CH 3Cl28.3NNCH 3CH 3Cl28.3ClH NNOOOH . 2HCl28.428.5H 3C N O NH 2H 3CCH 3CH 3OCase 46Imagine yourself as drug information specialist at a poison control center. A technician from the coroner ’s office is investigating a case and requires assistance in identifying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benzodiazepines (BZDs) in the toxicology profile of a particular corpse. The technician has identified four distinct BZDs in the blood sample. She believes that the major component is diazepam (46.1) (72% of the identified BZDs) and that the remaining three compounds are metabolites (NOTE: the assay identifies only active compounds).Case 46 –Q1What are the three structures of potential ACTIVE metabolites for diazepam (46.1)?Case 50SA is a 20-year-old university coed who presents to the student health service complaining of extreme nervousness, irritability, and difficulty concentrating. For the past year, SA has constantly worried about achieving sufficiently high grades in her prepharmacy courses to qualify for entry into the Doctor of pharmacy program. She is also concerned about her skin condition, which has worsened since she entered the university 2 years age’s has suffered from atomic dermatitis since high school, a condition which until recently had been kept under control using topical hydrocortisone (0.5% cream). As the time for her interview with the College of Pharmacy admissions committee approaches, SA’s worry increase, and sh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gitated, is unable to concentrate on her studies, and has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palpitations . To make matters worse, the itching rash on her face and arms has worsened.The student health physician, in consultation with SA’s family doctor, decides on a diagnosis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The two physicians agree that a benzodiazepine is indicated.Case 50-Q1 Select a benzodiazepine from the structures (50.1-50.5) provided that would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 treating SA’s anxiety. Justify your choice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e/potency and duration of action/relationships. Eliminate inappropriate choices on the same basis.Case 50-Q2How long should SA maintained on anti-anxiety medication? Explain fully.Case 50-Q3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the patient’s atopic dermatitis?Case 83FP is a 62-year-old male vintner with hypertension that is not well controlled on hydrochlorothiazide 50 mg daily and captopril 50 mg tid. Blood pressures on treatment ranges from 160 to 170 systolic and 95 to 105 diastolic. Ten days ago, FP developed a cold that initially got somewhat better, but the worsened over the last 3 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acial pain below the eyes, which is made worse when he bends over; a purulent nasal dis charge that “tastes and smells foul”; and a fever of 101 F. The doctor plans to treat the sinusitis with amoxicillin 500mg tid for 3 weeks and wants decongestant treatment for the first 3 to 5 days, but is concerned about its effect on FP’s blood pressure.FP used Dristan nasal spray for his cold, but stopped because “it made me jittery”. The doctor calls asking for a recommendation for a decongestant that will exert minimal effect on blood pressure and won’t make FP feel jittery.Case 83-Q1 Select a decongestant from the structures (83.1~83.5) provided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for FP. Explain your rational on a structure/activity basis.83.1N NClNH OH83.2NH2 OH83.3NNHHO83.483.5NHOHHOCase 84As the inpatient pharmacist at Bigshots University Hospital, you have received a call from a medical student for some drug information. This medical student is working on a case presentation for a patient who has been ordered Aldomet 500 mg IV q6h. His question for you is:why would an IV solution be prepared with α-methyldopate hydrochloride (Aldomet IV [84.1]) rather than α-methyldopate (Aldomet [84.2])?Case 84- Q1 Why would an IV solution be prepared with α-methyldopate hydrochloride (Aldomet IV [84.1]) rather than α-methyldopate (Aldomet [84.2])84.1.HClNH 2HOHO O O 84.2NH 2HOHO OH OCase 86HS, a western Nebraska farmer, is brought by his wife to the emergency room of your local hospital with a broken leg. His also complaining of weakness and dizziness, which he is attributing to the pain of his break. You also note that he is salivating and sweating excessively, has a low heart rate, and is breathing with some difficulty. You discover that, in the farm accident which caused the broken leg, he came in contact with large quantities of the insecticide Parathion(硝苯硫磷酯)(86.1).86.1O 2NOP CH 3O CH 3SCase 86-Q1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farmer’s symptoms.Case 86-Q2 Which of structures (86.2~86.5) should be immediately administered? Why?86.2+CH 3H O OH86.3Cl -+N 3NOH86.4Cl -+H 2NON CH 3O CH 386.5Br-+O NCH 3OCH 3N CH 3CH 3Case 88LN is a 74-year-old woman who presents to her HMO with malais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fatigue. She also complains of weight gain and swollen hands and feet. LN has a 6-month histor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a 3-year history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a 6-year history of adult onset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Two weeks ago, LN suffered a mild stroke and washospitalized for 3 days. She was then discharged with a prescription for oral warfarin (5 mg daily ) for 3 weeks. Her other current medications include: digoxin (0.125mg daily), lovastatin (20mg at night), and tolazamide (250mg daily). The patient’s creatinine clearance is 35 mL/min. The cardiologist determines that the digoxin alone is insufficient to control LN’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ecause previous attempts to us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caused intolerable hypotension, it is decided to employ diuretic therapy.Case 88-Q1 Which diuretic(s), of the structures (88.1~88.6) shown, would provide the most benefit? Justify your choice(s).Case 88-Q2 Indicate agents that would be inappropriate and/or less effective than your first choice. Explain why.88.1N OCl H 2NO 2SOHH H N S Cl H 2NO 2SO OCl88.2N N N N H 2NNH 2NH 288.3Cl OClOOH 88.4H NNCl H 2NO 2SO 88.5H OHN OH 2NO 2S88.6Case 90AG , is a 56-year-old construction worker with a 15-year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at was well controlled until 6 months ago, when he began having anginal chest pain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ver the past 2 months, has been seen twice in the ER with chest pain unrelieved by 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On a third occasion, he was hospitalized with the same symptoms and was given a complete workup. He has severe two vessel disease ,but refuses angioplasty or bypass surgery at this time. His current medications include nifedipine XL, captopril, nitroglycerin ,diltiazem, and aspirin .During the past week, he experienced several anginal attacks each day that were relieved by nitroglycerin; finally, AG has decided to seek more definitive treatment. Tonight he presents to the ER with chest pain unrelieved by nitroglycerin and is sent to the critical care until with the diagnosis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orders IV nitroglycerin and wants to start an IV β-adrenergic blocker to counteract any tachycardia ,but is concerned about its long-term effects on overall cardiac function.Case 90-Q1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β-adrenergic antagonist from the structures (90.1~90.6) provided. Justify your choice on the basis of the pharmacology and the 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available structures.Case 90-Q2 one of the structures is contraindicated in the patient. Which one is it, and why is it contraindicated?90.1HHN OOHN90.2NOHHOHONOH90.3HONOH O90.4HONOH OO90.5H90.6ONOH HCase 100RV , a student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college,is standing in the OTC section of your pharmacy looking miserable and reading the backs of three product packages. He is trying to select something that will help him get over the cold of the century, and expresses anxiety about being ill with autumn midterm examinations coming up in a few days. Normally quite healthy, he appears very congested and feels “achy ”, but his lungs are still clear. He is taking Nodoz prn (which contains caffeine) to help him stay up nights to study, and admits to no allergies. The products he has pulled off the shelf contain the following chemical compounds.100.1+OH O -O HCH 3N ClCH 3 Cl -+CH 3NH 2OHCH 3100.2 Cl -+NH 3CH 3100.3Case 100 –Q1 What pharmacologic class of the molecule dose RV require? Which of the structures provided (100.1~100.3) fall into this pharmacologic class?Case 100 –Q2 Of the agents (100.1~100.3), which would you recommend? How dose the chemistry of your agent of choice support your recommendation?Case 114Dr.Iris Brown,an ophthalmologist, is seeing a patient with corneal inflammation .She wishes to initiate topical antimuscarinic therapy ,and is considering the merits of the compounds shown (114.1~114.5). Dr. Brown wishes to formulate a potent antimuscarinic in a standard lanolin-based ointment and asks your advice on which product to choose.Case 114-Q1 What chemical property would be most important in a drug molecule destined for a lanolin-based ointment base?Case 114-Q2 What structural features contribute to high antimuscarinic potency in Solanaceous alkaloid molecules?Case 114-Q3 Which of the five contemplated structures(114.1~114.5) would you recommend to Dr. Brown?Case 114-Q4 If Dr. Brown ’s patient returned to her clinic after a number of days on your drug of the choice complaining of dry mouth and blurred vision, how might this be explained?Case 114-Q5 Which of the original five molecules (114.1~114.5) would you have selected if Dr. Brown had wanted to prepare an ophthalmic solution for her patient? Could you have easily modified the structure of the drug you selected for an ointment formulation to make it appropriate for delivery in aqueous solution?Case 143GT is a 12-year-old African-American male who presents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th server pain and tenderness in the left lower leg. He also complains of pain in the left knee, but states that the leg hurts more. His leg pain has become progressively worse during the past week. GT has a history of sickle cell anemia and has bee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in the past for supportiv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sikle cell crisis. GT remembers that he fell on the playground while playing basketball 2 weeks ago. He thought the pain he had been experiencing was due to his disease. The acetaminophen that he had been taking helped to relieve his pain initially, but it dose not appear to be effective now. Blood cultures grew Salmonella typhimurium . Antibiotic sensitivity results will be available in 24 hours. An x-ray of the left tibia was suggestive of osteonecrosis at that site.Case 143-Q1 Select an appropriate penicillin derivative (143.1~143.6) to treat GT’s osteomyelitis along with the preferre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nd chemical form. Justify your choice on the comparative microbiologic properties of the chosen agent vs the remaining drugs.CH 3O CH 3CH3114.13OOH114.3CH 3O OH114.4CH 3OOH114.2CH 3OOHH 3C 114.5+143.1H N OSO143.2H ONSO143.2H ON S O143.1H N OSO143.5H NOSO NH 3+143.6H NOSOCOOH+SCase 143-Q2 Assure that sensitivity tests later reveal that your initial choice is ineffective. Explain how this could happen. Would this mean that no penicillin derivative,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would be effective in this case? Explain.Case 143-Q3 Suggest other antibiotics o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hat could be employed if the patient were allergic to penicillin.Case 148JD is a 27-year-old prostitute who 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fever and severe abdominal pain. She has experienced generalized pain for the past 3 days and has lost her appetite. In addition to the pain in the lower abdomen, JD reports a brown, foul-smelling vaginal discharge. JD reveals that she has been a prostitute for the past 8 years and has been treated on three different occasions in the past 18 months fo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wice for gonorrhea and once for syphilis.Laboratory results show gram-negative cocci, and tests for Cblamydia are pending. A diagnosis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is made, and the doctor decides to administer ceftriaxone (148.7)(250mg IM) to JD and release her with a prescription for an oral tetracycline derivative.Case 148-Q1 What are the most likely causative microorganisms of JD’s PI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Case 148-Q2 Why is ceftriaxone specifically employed in this case? Case 148-Q3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oral tetracycline derivativ e?Case 148-Q4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tetracycline from the structures (148.1~148.6) provided. Justify your choice on the basis of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 various tetracyclines available.148.12148.22148.32148.4OHOOH OH O OH NNH 2OOHOHOOH OH O OH NNH 2OOH148.5OH OOH OH O OH NNH 2ON148.6148.7S N N N O OHONHO NSNH 2NCase 149You, as a staff pharmacist at the V A hospital, are called in to consult on a case involving a 55-year-old municipal bus driver, who has been admitted with an acut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st medical history includes rheumatic fever with eventual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and a history of UTIs due to a congenital inflammation of the urinary tract that is not surgically correctable. Blood and urine cultures confirm group D streptococcus (enterococcus). Because of t he microorganism’s inherent resistance to single drug treatment and the potential for subacute endocarditis, a combination of penicillin with an aminoglycoside is indicated. Five years ago, the patient experienced a gentamicin-included elevation in serum creatinine while being treated for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urrent serum creatnine level is 1.3, with a creatnine clearance of 75mL/min.Case 149-Q1 Why is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 indicated for this patient? Explain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he antibiotics.Case 149-Q2 What are the causes for the physician’s concern? Are these concerns justified? Case 149-Q3 Select an aminoglycoside from the structures provided; streptomycin (149.1), kanamycin (149.2), gentamicin (149.3), amikacin (149.5), netilmicin (149.6), tobramycin (149.4), that when combined with penicillin G , would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the patient and minimize the risks.Case 149-Q4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your choice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aminoglycoside chosen and explain why each of the remaining aminoglycoside was rejected.Case 149-Q5 Will dose adjustment(s) of the two antibiotics be required? Explain.O O OCHO HO CH 3OOH OH NHCH 3HO OH OHOHNHCNH 2NHH 2NCNHNH 149.1149.2OOH OH HO NH 2O OHO H 2NOHHONH 2H 2nOHO149.3OH 2NNH 2O CH 3OCH 3CH 3NHOH HOOHNH 2H 2NOH O149.4OCH 2OHOHOH OHONH 2H 2NNH 2HONH 2O。
药物化学 案例解释3
![药物化学 案例解释3](https://img.taocdn.com/s3/m/3fe63e20915f804d2b16c128.png)
案例分析1
• 某男,55岁,农作物喷药工,肌肉震颤无 法控制,出现视力模糊,胃肠道与膀胱失 禁(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 问题 • 1、分析该男子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 • 2、你建议应该如何处理
分析
• 1、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大多脂溶性较高,以气雾剂 或微粉作为杀虫剂时,可以通过胃肠道、皮肤、 粘膜、肺组织等各种途径吸收,且分布广泛并能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脂溶性的药物可以在体内滞 留数周甚至数月,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该男子 作为农作物喷药工,长时间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 药,可能通过以上途径发生有机磷中毒。磷酸酯 类与乙酰胆碱酯酶发生不可逆结合,乙酰胆碱不 能及时代谢而发生积蓄,引起毒性反应。低剂量 慢性中毒即出现视力模糊、大小便失禁,肌肉震 颤、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等症状。
• 1、处理方式:立即停用解痉药,滴用1% 匹鲁卡品眼药水,以及静脉滴注20%甘露 醇等药物,降低眼压至眼压恢复正常。 • 2、原因:普鲁本辛等解痉挛药均为抗胆碱 类药物(M胆碱受体拮抗剂),此类药物可 以迅速解除胃肠道痉挛,减轻疼痛,但同 时还有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的作用,因 此,青光眼患者禁止使用。即使无青光眼 病史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也可以引起青 光眼。以阿托品为代表的药物所导致的青 光眼起病快、症状重。即使发现早,视力 减退仍比较明显,预后较差。
• • • •
问题: 1、你知道“刮骨疗伤”的故事吗? 2、曼陀罗花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麻醉药的发现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分析
• 1、略 • 2、曼陀罗花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 等,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 • 3、在外科手术中引入全身麻醉剂是19世纪 最伟大的治疗学革命之一,麻醉药的发现 和使用减轻了手术患者的痛苦,挽救了更 多患者的性命。
药物化学与药理学结合案例 - 徐州医学院
![药物化学与药理学结合案例 - 徐州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d3435a47e518964bcf847cae.png)
药物化学与药理学教学结合的典型案例1 喹诺酮类抗菌药(能够用药物化学解释的药理学知识点) 1.1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 ,对G +、G -以及厌氧菌均有效药物化学的相关解释:药物的构效关系表明在母体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结构变换可扩大药物的抗菌谱范围。
(1)保持对革兰氏阴性菌的高度活性:5-氨基-8-氟取代(司帕沙星),5-甲基-8-氟取代(妥美沙星)(2)改善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5-氟取代、8-甲氧基取代、7-为复杂的双环碱基取代(莫西沙星、吉米沙星)(3)增加抗厌氧菌的活性:8-位以N 代替C 成杂环,7-用复杂碱基吡咯环代替吡嗪环(吉米沙星)1.2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结构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
(1)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3,4位分别为羧基和酮羰基,极易和金属离子如钙,镁,锌,铁等形成螯合物,导致体内金属离子流失,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2)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8位引入F基团,可引起光毒性,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3)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7位引入哌嗪,或多甲基取代哌嗪,药物的中枢渗透性增加,与GABA受体结合,引起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绪不安等,严重时偶见复视、抽搐、神志改变和幻觉、幻视;胃肠道反应;精神病患者慎用。
(4)结构中7位引入吡咯烷或1位引入环丙基与P450酶系有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相互相互作用,联合用药需谨慎。
2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碟酸合成酶,通过干扰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为慢效抑菌剂。
药物化学的相关解释:磺胺类药物所以能和PABA竞争性拮抗是由于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极为相似的缘故。
代谢拮抗是寻找新药的途径之一。
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
药物化学案例(含答案解释)
![药物化学案例(含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2b3a2d7c77da26925c5b0d8.png)
案例2-1医师向你提出咨询。
咨询的病例是:一个严重的车祸的受伤者赵某,转院到你所在的医院,从发生车祸到现在,原医院对赵某使用吗啡镇痛,已有4个多月。
赵某的主治医生考虑到长期使用吗啡,可能导致药物的依赖性,并想到他曾在文献上见过,有关生产厂家推出的较少药物的成瘾性的新镇痛药的报导。
医师想改换镇痛药物,并希望得到药剂师的帮助。
CH 3ONO吗啡 可待因 哌替啶 喷他佐辛1、在本案例中,上面每一个药物对阿片受体的作用如何?2、什么是你的治疗目标?3、如果可能,你推荐给患者采用什么药物?1、在本案例中,上面每一个药物对阿片受体的作用如何? 答:吗啡作用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镇咳,镇静的作用。
可待因为镇痛药和镇咳药,适用于中度疼痛。
哌替啶为典型的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活性为吗啡的 1/10,但成瘾性亦弱,不良反应较少。
喷他佐辛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作用于 k 型受体,大剂量是有轻度拮抗吗啡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镇痛效力为吗啡的 1/3,为哌替啶的 3 倍。
2、什么是你的治疗目标? 答:镇痛,同时降低药物的成瘾性。
3、如果可能,你推荐给患者采用什么药物? 答:给患者推荐喷他作佐辛这种镇痛药物。
其镇痛效力高,不良反应小,成瘾性小。
能达到以上治疗目标。
案例2-2王某是一个药物化学教师。
因她花了两周的学时讲授胆碱激动剂,但在测验中间有许多学生仍不能画出胆碱的结构式。
使她自责,焦虑而精神病发作,被人送进了你所在的医院急诊室。
王某多年试图在4个学分的学时中,教会学生她所知道的全部的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导致她持久的心动过速,她的病历记录显示:她具有色素分散综合症(易患青光眼的体质)。
作为药剂师的你被咨询,请提出对这教师的开始治疗方案,并从下列多个吩噻嗪类(或相关的)结构中选择。
S NCF 3N H HClSNON N OH HH-O OO-O SNNNS O O1 2 31、开始治疗时,你选择上述三个药物中的哪一个。
药物化学案例简答(含答案)
![药物化学案例简答(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ab0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a.png)
案例2-2王某是一种药物化学教师。
因她花了两周旳学时讲授胆碱激动剂,但在测验中间有许多学生仍不能画出胆碱旳构造式。
使她自责,焦急而精神病发作,被人送进了你所在旳医院急诊室。
王某数年试图在4个学分旳学时中,教会学生她所懂得旳所有旳药物化学旳基础知识,导致她持久旳心动过速,她旳病历记录显示:她具有色素分散综合症(易患青光眼旳体质)。
作为药剂师旳你被征询,请提出对这教师旳开始治疗方案,并从下列多种吩噻嗪类(或有关旳)构造中选择。
SN CF3N H H ClSNONN OHHH -OOO-OSNNNSO O 1 231.开始治疗时,你选择上述三个药物中旳哪一种。
用你旳药物旳化学知识阐明理由。
开始治疗时,但愿能较快地控制症状。
可选择第三个药物,替沃噻吨。
替沃噻吨属硫杂蒽类,因10位氮原子被碳原子取代,是上述三个药物中极性最小旳药物,易于穿过血脑屏障,课迅速起作用,缓和病人旳狂踩症状。
替沃噻吨旳侧链有双键,药用旳顺式体能与多巴胺分子部分重叠;吩噻嗪类旳侧链为单键,可自由旋转,仅在合适旳构象起作用。
故硫杂蒽类旳作用较吩噻嗪类强。
药物1,2均属吩噻嗪类,分别为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
吩噻嗪类旳药物,以氯丙嗪研究较多。
氯丙嗪类药物也许有抗胆碱能药物旳某些作用,如使眼内压升高,青光眼患者禁用。
2.该教师素好争辩,在她治疗时候常不与医生配合。
在后期治疗中,你如何选择用药?可以选择某些长效旳抗精神并药物,它们大都是某些酯类旳前药,在肌内注射后,逐渐分解成原药发挥作用。
如氟哌噻吨旳葵酸酯。
可2-3周注一次。
案例 2-3李某,28 岁旳一种独身母亲,是一种私立小学旳交通车司机。
她因近6个月越来越恶化旳抑郁症去看医生。
病历表白她常用地匹福林(di pi vefr ine )滴眼(治疗青光眼)和苯海拉明(防过敏),她旳血压有点偏高,但并未进行抗高血压旳治疗。
既有下面4个抗抑郁旳药物,请你为病人选择。
O N CF 3H NH NH 32SO 4-2NN H 2Cl抗抑郁药1 抗抑郁药2 抗抑郁药3 O O NH OHO O NN H H Cl O NH Cl抗抑郁药4 地匹福林 苯海拉明1、在该病例中,其工作和病史中有些什么因素在用药时不应忽视? 病人是汽车司机,注意力高度集中。
药物化学药理学案例分析
![药物化学药理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52252fff00bed5b9f31dbb.png)
案例分析案例:某患者,女性,患有顽固性心律失常。
药师推荐胺碘酮,口服1周后明显好转。
故继续购买胺碘酮,连服3个月后,出现消瘦、多汗、心悸和烦躁等症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问题:你认为药师推荐用药是否正确?该患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胺碘酮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进入人体后与甲状腺受体结合,竞争性桔抗甲状腺素的作用,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而胺碘酮结构中含有碘,服用后会引起体内碘含量增加,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胺碘酮长期服用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故不宜作为抗心律失常首选药,仅用于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且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案例分析案例:某男,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突发心绞痛,随即服下硝酸甘油片,几分钟后症状并未缓解,再次服药后,仍无明显缓解。
经医务人员及时救治,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并脱离了危险。
作药师,你认为硝酸甘油为什么在心绞痛发作时会没有效果?使用硝酸甘油时还需注意什么?分析:硝酸甘油起效快,可以快速缓解心绞痛,但本品口服首过效应大,舌下含服为本品的最佳给药途径。
本案例中,患者给药方法不对,因而效果不明显。
本品服用时除要注意给药后的吸收问题外,还应注意服药后的耐药性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案例:某患者,女,58岁。
口服地高辛0.5mg/d治疗心悸,同时应用泰利霉素800mg/d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的第6天感觉不适,测得地高辛血药浓度较高,心电图异常。
停服地高辛和泰利霉素后,症状2日内改善,第3天血药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
问题:该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口服地高辛主要在消化道吸收,部分患者在合并使用抗生素时,由于肠内细菌数减少,抑制了地高辛在肠道内的消除失活致使地高辛的吸收增加。
地高辛主要由尿中排泄,抗生素抑制P-糖蛋白参与的地高辛肾小管分泌,减少了尿中地高辛的排泄量,导致血药浓度上升。
地高辛的一般治疗范围是0.8~2.0ng/ml,用药时应注意中毒症状的出现以及对血药浓度和心电图的监测。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案例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bf3f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e.png)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案例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和药效等方面的科学,对药物的研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的案例。
第一部分:利用药物化学手段优化药物性质案例一:让药物更安全——利用化学手段改善药物的毒副作用曾经有这样一种抗肿瘤药物,剂量稍有误差就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心脏损伤,严重者甚至需手术治疗。
然而,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它的结构上的一个小缺陷——一群杂质分子很容易与它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有害的代谢产物,导致心脏中毒。
于是,一支药物化学小组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他们设计和合成了几种可靠的抗氧化剂,可捕捉这些有害的代谢产物,使药物的毒性降低。
这种新配方成功地通过了动物和人体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的市场应用。
案例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合成药物的长效剂型某疾病的治疗药物需要频繁注射,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药物化学家通过引入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制成微球形状,实现了药物间歇性释放,从而让药效更加持久,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
这种长效剂型药物通过了一系列的测试,并在市场上推广。
第二部分: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三:人类基因组计划推进药物研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一种以人脉冲蛋白基因(HPP)编码的蛋白分子被发现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化学合成手段设计和制备了多个HPP对接点的类似物,筛选得到了具有较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化合物,利用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药物。
案例四:利用药物结构异构构建新型药物钱某是某家制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发现了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结构,但这个药物的局限性是副作用很严重。
经过一些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了药物结构的一个异构体,这个异构体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明显优于原药物结构,从而成功地走向了市场。
结论药物化学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从化学结构的合成、性质的优化,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对药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思政典型案例
![天然药物化学思政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743ff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e.png)
天然药物化学思政典型案例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天然药物化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在这些自然来源中,许多植物及其组成部分已被作为传统药物使用数百年。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包括植物、菌类、动物等自然资源中的化合物。
其中,一些化合物能够用于治疗疾病,并且对人体安全无害。
在天然药物中,生物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类别。
生物碱通常是一种有机碱性化合物,它们可以从多种植物和动物来源中提取。
其中,广东某药材公司采用了苦参、白屈菜、报春花、石蘑和紫花地丁等植物作为原材料,成功提取出多种生物碱性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过简单的提取和纯化技术,被用作制药和医疗应用。
在政治意义上,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对于中国的健康事业及相关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通过加强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能够为临床药物的发现和创新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灵感。
另一方面,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有助于增加中国的药品出口,并提高国家的医药科技水平。
因此,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既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探索,也是一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政治任务。
药物化学案例分析
![药物化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5eeb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3.png)
药物化学案例分析药物化学是药物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通过研究和探索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转化规律,揭示药物的合成、制备、质量控制和药效机制,以及药物的代谢和药动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规律。
下面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为例,进行药物化学案例分析。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降低体温和抗炎。
它的分子式为C9H8O4,分子量为180.16、阿司匹林属于非类固醇抗炎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
首先,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分析。
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它是由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得的酯化合物。
水杨酸是一种天然产物,是从水杨树的树皮中提取得到的。
乙酸酐是常见的有机合成试剂,可以通过酸酐法合成。
阿司匹林的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羧酸基,乙酸酐与水杨酸反应后,乙酰基与水杨酸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阿司匹林。
其次,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分析。
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酯化和水解。
首先,乙酰化反应,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
反应条件中常用的酸催化剂包括硫酸、盐酸等。
其次,水解反应,将乙酰水杨酸与氢氧化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水解被乙酰化的水杨酸基团,生成水杨酸。
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碱性条件,以便促进酯的水解。
最终得到的产物是水杨酸钠,通过酸酐法中和处理,得到阿司匹林晶体。
再次,阿司匹林的药效机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药物的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
它主要作用于COX-1和COX-2两个亚型,抑制它们产生前列腺素H2,进而抑制前列腺素D2的合成,达到止痛、退热和抗炎的效果。
最后,阿司匹林的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经过口服后迅速吸收,分布于全身组织中。
其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通过羟化代谢生成水杨酸和其他代谢产物。
水杨酸经过肾脏排泄。
阿司匹林的半衰期为2-3小时,需要通过多次给药维持药效。
综上所述,药物化学的案例分析帮助我们了解药物的结构、合成方法以及其药效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等相关知识。
药物化学 反应停事件
![药物化学 反应停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d264fa910ef12d2af9e750.png)
案例:药物研究的重大失误——反应停事件背景: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目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悲剧。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反应停这一著名的事件。
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药物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人们不应该忘记一句老话:凡药都有三分毒。
切忌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的随意滥服。
沙立度胺最早由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开发,1957年首次被用作处方药。
沙立度胺推出之始,科学家们说它能在妇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
因此,此药又被叫作“反应停”。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15个国家的医生都在使用这种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很多人吃了药后的确就不吐了,恶心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它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
于是,“反应停”被大量生产、销售,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 每月的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
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
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
药物化学药理学案例分析
![药物化学药理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52252fff00bed5b9f31dbb.png)
案例分析案例:某患者,女性,患有顽固性心律失常。
药师推荐胺碘酮,口服1周后明显好转。
故继续购买胺碘酮,连服3个月后,出现消瘦、多汗、心悸和烦躁等症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问题:你认为药师推荐用药是否正确?该患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胺碘酮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进入人体后与甲状腺受体结合,竞争性桔抗甲状腺素的作用,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而胺碘酮结构中含有碘,服用后会引起体内碘含量增加,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胺碘酮长期服用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故不宜作为抗心律失常首选药,仅用于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且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案例分析案例:某男,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突发心绞痛,随即服下硝酸甘油片,几分钟后症状并未缓解,再次服药后,仍无明显缓解。
经医务人员及时救治,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并脱离了危险。
作药师,你认为硝酸甘油为什么在心绞痛发作时会没有效果?使用硝酸甘油时还需注意什么?分析:硝酸甘油起效快,可以快速缓解心绞痛,但本品口服首过效应大,舌下含服为本品的最佳给药途径。
本案例中,患者给药方法不对,因而效果不明显。
本品服用时除要注意给药后的吸收问题外,还应注意服药后的耐药性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案例:某患者,女,58岁。
口服地高辛0.5mg/d治疗心悸,同时应用泰利霉素800mg/d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的第6天感觉不适,测得地高辛血药浓度较高,心电图异常。
停服地高辛和泰利霉素后,症状2日内改善,第3天血药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
问题:该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口服地高辛主要在消化道吸收,部分患者在合并使用抗生素时,由于肠内细菌数减少,抑制了地高辛在肠道内的消除失活致使地高辛的吸收增加。
地高辛主要由尿中排泄,抗生素抑制P-糖蛋白参与的地高辛肾小管分泌,减少了尿中地高辛的排泄量,导致血药浓度上升。
地高辛的一般治疗范围是0.8~2.0ng/ml,用药时应注意中毒症状的出现以及对血药浓度和心电图的监测。
天然药物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天然药物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f600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7.png)
天然药物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x
【实例一】:护肤品的天然药物化学应用
护肤品不仅仅是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它也是应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日常护肤品的主要成分中,通常含有植物油,植物精油,植物提取物,天然蜂蜜等。
这些天然成分具有滋养皮肤,增强皮肤水分,保湿,抑制感染,防止皱纹,预防紫外线伤害等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皮肤问题。
【实例二】:食品添加剂的天然药物化学应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适用于食品的添加剂,包括香精,防腐剂,增稠剂,营养添加剂等。
其中,许多食品添加剂都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如类胡萝卜素,植物精油,酶提取物,植物提取物等,这些添加剂既能够增加食物的口感,也能够有助于提升食物的营养价值。
【实例三】:皮肤养护产品的天然药物化学应用
皮肤养护产品是指适用于皮肤的养护产品,包括护肤霜,洗面奶,乳液,面膜等。
其中,许多皮肤养护产品都是提取自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如植物油,植物蛋白,植物精油,植物提取物等,这些护肤产品不仅可以滋养皮肤,还可以保护皮肤不受外界污染物的侵害,使皮肤变得柔软光滑。
- 1 -。
药物化学案例
![药物化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d559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c.png)
药物化学案例药物化学是药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是药物研发的基础。
在药物化学领域,有很多令人瞩目的案例,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的药物化学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药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抗癌药物的药物化学案例。
抗癌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们的研发涉及到复杂的化学结构和药理学机制。
例如,顺铂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它是一种铂类化合物,通过与DNA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顺铂的合成方法和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是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另外,抗艾滋病药物的药物化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而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对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治疗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洛匹那韦是一种常用的抗艾滋病药物,它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IV病毒的蛋白酶活性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洛匹那韦的合成和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对于设计和合成更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抗抑郁药物的药物化学研究也备受关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对于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帕罗西汀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它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
帕罗西汀的合成方法和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对于开发更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的研究,可以为新药的发现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的药物化学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为药物化学研究和药物研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药物化学案例
![药物化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a24ac60c22590102029dad.png)
1.结合5-氟尿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分析,在嘧啶类抗代谢抗肿瘤药中,为什么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最强?解析:5-氟尿嘧啶是运用电子等排理论,以氟原子代替尿嘧啶中的氢原子后而得;为尿嘧啶衍生物。
由于氟原子半径和氢原子半径相近,氟化物的体积与原化合物几乎相等,加之C-F键比较稳定,在代谢过程中不易分解,能在分子水平上代替正常代谢物,掺入肿瘤组织即导致肿瘤细胞的致死性合成,加之尿嘧啶掺入肿瘤组织的速度较其他嘧啶快,所以5-氟尿嘧啶抗肿瘤作用最强。
2.环磷酰胺注射溶解后为何马上使用?解析:环磷酰胺的水溶液不稳定,磷酰胺基易水解,形成水中不溶物而产生沉淀,加热更易分解,失去生物烷化作用,故制成粉针剂,临用前新鲜配制,溶解后短期内使用。
3.分析处方,判断其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如不合理需采取什么措施?某患者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医生开据了下列处方: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ml;维生素C注射液,5ml ,i.v.;10%葡萄糖液,500ml。
解析:不合理,磺胺类药物显弱酸性,且其弱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其钠盐的水溶液遇酸性药物会析出沉淀;维生素C注射液显酸性,两种药液混合会发生沉淀,所以应将上述两种注射液分别给药。
4.盐酸普鲁卡因、氨茶碱、地塞米松合用是否合理?分析下列处方是否合理?有位患者系支气管哮喘伴有神经官能症,医生开据了下列处方: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45g ;氨茶碱注射液0.125g ;地塞米松注射液5ml。
解析:不可合用,盐酸普鲁卡因偏酸性,氨茶碱偏碱性,两者合用后可析出普鲁卡因,使溶液呈现浑浊或沉淀,普鲁卡因进一步可发生水解失效。
氨茶碱在pH=8以下亦不稳定,易变色,降效,甚至形成结晶。
地塞米松与普鲁卡因混合可使后者分解,产生具有毒性的苯胺。
5.服用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和扑尔敏的司机为什么暂时不能驾驶车辆?如果司机要驾驶车辆,应选用哪种药物比较合适?解析:因为苯海拉明和扑尔敏除了拮抗组胺H1受体产生抗过敏作用外,同时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
药物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药物化学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6c90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4.png)
在创新药物开发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提高成功率和效率。例如,针对特 定疾病亚型或患者群体进行精准治疗策略;利用已有药物或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优 化和改造;通过合作或并购等方式获取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等。
实例分析:成功创新药物案例剖析
案例一
青蒿素的发现与开发。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物,其发现过 程经历了民间验方收集、化学结构解析、药理作用研究等阶 段。最终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其疗效和安全性,为全球抗击 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
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涉及药物的发现、合成、结构优化、 作用机制、代谢途径等方面。
包括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天然药物 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了解药物的化学 结构、合成方法、理化性 质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
具备药物设计、合成、分 析、评价等能力,能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药物 研发中的问题。
药物分子的熔点、沸点、溶解度 等物理性质,影响药物的制剂和
给药途径。
化学性质
药物分子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性、 水解稳定性等化学性质,决定药物 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生物活性
药物分子与生物体内靶标结合的能 力,表现为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分子结构修饰与优化
结构修饰
01
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的官能团、取代基或空间构型等方式,优化
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质
药物分子基本结构
原子组成
药物分子由碳、氢、氧、 氮等原子组成,形成共价 键连接的基本骨架。
官能团
药物分子中包含羟基、羧 基、氨基等官能团,决定 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 性。
空间构型
药物化学案例(含答案解释)
![药物化学案例(含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345f387581b6bd97e19ea38.png)
案例2-1医师向您提出咨询。
咨询得病例就是:一个严重得车祸得受伤者赵某,转院到您所在得医院,从发生车祸到现在,原医院对赵某使用吗啡镇痛,已有4个多月。
赵某得主治医生考虑到长期使用吗啡,可能导致药物得依赖性,并想到她曾在文献上见过,有关生产厂家推出得较少药物得成瘾性得新镇痛药得报导。
医师想改换镇痛药物,并希望得到药剂师得帮助。
CH 3ONO吗啡 可待因 哌替啶 喷她佐辛1、在本案例中,上面每一个药物对阿片受体得作用如何?2、什么就是您得治疗目标?3、如果可能,您推荐给患者采用什么药物?1、在本案例中,上面每一个药物对阿片受体得作用如何? 答:吗啡作用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镇咳,镇静得作用。
可待因为镇痛药与镇咳药,适用于中度疼痛。
哌替啶为典型得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活性为吗啡得 1/10,但成瘾性亦弱,不良反应较少。
喷她佐辛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作用于 k 型受体,大剂量就是有轻度拮抗吗啡得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镇痛效力为吗啡得 1/3,为哌替啶得 3 倍。
2、什么就是您得治疗目标? 答:镇痛,同时降低药物得成瘾性。
3、如果可能,您推荐给患者采用什么药物? 答:给患者推荐喷她作佐辛这种镇痛药物。
其镇痛效力高,不良反应小,成瘾性小。
能达到以上治疗目标。
案例2-2王某就是一个药物化学教师。
因她花了两周得学时讲授胆碱激动剂,但在测验中间有许多学生仍不能画出胆碱得结构式。
使她自责,焦虑而精神病发作,被人送进了您所在得医院急诊室。
王某多年试图在4个学分得学时中,教会学生她所知道得全部得药物化学得基础知识,导致她持久得心动过速,她得病历记录显示:她具有色素分散综合症(易患青光眼得体质)。
作为药剂师得您被咨询,请提出对这教师得开始治疗方案,并从下列多个吩噻嗪类(或相关得)结构中选择。
S NCF 3N H HClSNONN OH H-O OO-O SNNNS O O1 2 31、开始治疗时,您选择上述三个药物中得哪一个。
著名的药学事件
![著名的药学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f7d4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9.png)
著名的药学事件?答:著名的药学事件包括:反应停事件: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德的一家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安眠药沙利度胺(也译为“反应停”),对妊娠呕吐有明显的疗效,一时各国争相上市,使用极为广泛。
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使用后,陆续发现世界各地的胎儿出生后有上肢短缺,下肢畸形,五官不正等严重缺陷,至1963年后半年,在世界各地发现的"海豹胎"已达8000~10000个。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磺胺酏剂事件:美国一家公司主任药师瓦特金斯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磺胺酏剂,未做动物实验,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当年9至10月间,这些地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大量增加。
经调查,由于服用这种磺胺酏剂而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有358人,死亡107人。
尸检表明死者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脏损害。
醋酸铊事件: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
服用后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1930-1960年在各国使用的醋酸铊患者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数人。
氨基比林事件: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
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过此药的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经调查证明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
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丹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
糖脂宁事件:2009年1月17日和19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两名糖尿病患者服用标示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糖脂宁胶囊”(批号081101)后出现疑似低血糖并发症,相继死亡。
西南科技大学药物化学案例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药物化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0f75ca80eb6294dd886c33.png)
1.案例-6 帕金森病患者,男性,60岁,退休干部。
诊断帕金森病已3年。
一直服用小剂量美多巴。
听在美国的亲属说,增加美加巴的用量,可提高生活质量,于是自行加量。
近半年,出现颈部不自主运动和“剂末现象”。
医生建议他加服“溴隐亭片”后颈部颈部不自主动作减少,加用“息宁”(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的复方缓释片)后,症状波动现象消失。
1)为什么美多巴服用过量会现颈部不自主运动和“剂末现象”? 2)为什么加服“溴隐亭片”后颈部不自主运动减少,加用“息宁”后,症状波动现象消失?答:1)这是外周组织中形成大量的DA 所造成不良反应。
“剂末现象”是指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期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
2)多巴胺受体激动药通过兴奋多巴胺受体而改善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这类药物与左旋多巴类药物合用,不但可以减少后者的用量,还能控制和预防后者引起的运动障碍并发症。
在帕金森病的晚期,左旋多巴类药物在脑内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这时加上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则更为合理。
(一)、2001年湖南省发生一起致人以严重危害、且中毒人数众多的“梅花K”假药案件。
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消炎药,许多患者服用该药后出现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据湖南省药检所检测表明:该产品添加了过期变质的四环素,其中四环素降解产物的含量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
问题1)试分析四环素的作用特点、毒副作用及理化性质。
2)试分析“梅花K”黄柏胶囊引起患者中毒的主要原因 3)“梅花K”假药案件给我们带来的反思答:1)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对某些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和原虫也有作用。
其毒副作用较多,小儿服用会发生牙齿变黄色,孕妇服用后其产儿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骼生长抑制,因此对小儿和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四环素在干燥条件下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性及碱性条件都不够稳定,易发生脱水、重排和差向异构化等,这些分解变质的产物不仅抗菌活性减弱或消失,而且毒副作用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 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案例学习案例2-1医师向您提出咨询。
咨询得病例就是:一个严重得车祸得受伤者赵某,转院到您所在得医院,从发生车祸到现在,原医院对赵某使用吗啡镇痛,已有4个多月。
赵某得主治医生考虑到长期使用吗啡,可能导致药物得依赖性,并想到她曾在文献上见过,有关生产厂家推出得较少药物得成瘾性得新镇痛药得报导。
医师想改换镇痛药物,并希望得到药剂师得帮助。
CH 3ONO吗啡 可待因 哌替啶喷她佐辛1、在本案例中,上面每一个药物对阿片受体得作用如何?2、什么就是您得治疗目标?3、如果可能,您推荐给患者采用什么药物? 案例2-2王某就是一个药物化学教师。
因她花了两周得学时讲授胆碱激动剂,但在测验中间有许多学生仍不能画出胆碱得结构式。
使她自责,焦虑而精神病发作,被人送进了您所在得医院急诊室。
王某多年试图在4个学分得学时中,教会学生她所知道得全部得药物化学得基础知识,导致她持久得心动过速,她得病历记录显示:她具有色素分散综合症(易患青光眼得体质)。
作为药剂师得您被咨询,请提出对这教师得开始治疗方案,并从下列多个吩噻嗪类(或相关得)结构中选择。
S NCF 3N H HClSNONN OH H-O OO-O SNNNS O O1 231、开始治疗时,您选择上述三个药物中得哪一个。
用您得药物得化学知识说明理由。
2、该教师素好争辩,在她治疗时候常不与医生配合。
在后期治疗中,您如何选择用药?案例 2-3李某,28 岁得一个单身母亲,就是一个私立小学得交通车司机。
她因近6个月越来越恶化得抑郁症去瞧医生。
病历表明她常用地匹福林(dipivefrine)滴眼(治疗青光眼)与苯海拉明(防过敏),她得血压有点偏高,但并未进行抗高血压得治疗。
现有下面4个抗抑郁得药物,请您为病人选择。
ON CF 3NHNH 32SO 4-2NN H 2Cl抗抑郁药1 抗抑郁药2 抗抑郁药3OONHOHOON N HHClONHCl抗抑郁药4 地匹福林 苯海拉明1、在该病例中,其工作与病史中有些什么因素在用药时不应忽视?2、上述药物中,每一个抗抑郁药得作用机制就是什么?3、您选择推荐哪一个药物,为什么?4、说说您不推荐得药物与理由? 案例 2-4李×,男性(50岁),中学高级教师,近日来应聘到一个远离自己家庭与朋友得城市得高级中学,教授毕业班得语文。
她每天清晨就要上课,其余时间要进行辅导与批改作业。
由于开始新得工作,使她每晚上不能入睡,每晚上望着天花板,一遍又一遍地想到明天得讲稿。
她还叙述,一旦睡着后,就可以睡到天亮。
李×得身体并无其它疾病,医生诊断为因工作环境改变而导致得失眠,并向药师咨询选用下列得药物之一进行治疗。
N NClOF N N NClO OHNNClSFCF 3N NClFN N12341、明确药师应帮助病人得治疗问题。
2、确定为达到治疗目得,病人得特殊病情与优先解决得问题。
3、对病例中提供得药物选择,进行构效关系得分析。
4、根据病人得病情与药物构效关系得研究,给出用药得建议。
5、向病人提出药师得其它建议。
第 三 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案例分析案例3-1您作为药物化学家受雇于一家医药企业。
该企业正准备开发一种新药进入眼科用药市场。
这个新药被命名为zitostigmine bromide,应就是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比neostigmine bromide(1)更快得起效时间,比carbachol chloride(2)更长得持效时间。
Cl -N +O NH 2O ONN +OBr -12问题1、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就是怎样产生作用得?何种结构特征可增强与乙酰胆碱酯酶得亲与力?被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得乙酰胆碱酯酶如何复能?问题2、根据上述抑制机制,在设计zitostigmine 时必须考虑哪些结构特点? 问题3、画出您设计得zitostigmine bromide 得结构。
案例3-2在期末考试周前得星期五,学生小王因对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发生皮疹。
她来到您得药房寻求一种抗过敏药。
她还有很多功课必须在这个周末复习。
问题:下列抗过敏药(1-4)哪个最适合小王得需要?指出结构特征。
.ClNNOOOHOH .ONNOOH OOHSNN . HClNClN O O1234案例3-3大年初一凌晨1点20分,28岁得小伙子小李一脸痛苦地来到口腔科急诊室。
刚才吃年夜饭时小李不慎将她得临时牙冠硌破了,引起剧烈牙疼。
口腔外科得医生最快也要早晨7点才能赶来进行处理。
作为临床药师,您建议给小李使用一种长效局麻药,使她能在医生到来之前免受疼痛之苦。
小李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
盐酸普鲁卡因得结构式如下。
您建议得药物就是什么?H 2NONO·HCl问题1、指出普鲁卡因得药效团。
问题2、根据普鲁卡因得体内代谢过程,解释其就是否符合小李目前之需。
问题3、对普鲁卡因进行怎样得结构变化,可使其局麻作用持效时间延长? 问题4、写出您建议小李使用得药物名称,并画出结构式。
第 四 章 循环系统药物案例学习案例4-1患者王某,女,62岁,她母亲于两年前死于一次车祸,享年82岁。
同年,她66岁得哥哥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王某不抽烟,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性综合病、阻塞性肝脏病等病史,在过去两个月连续两次得血脂检查报告显示,LDL 与胆固醇浓度都偏高:总胆固醇 = 280mg/dL LDL = 170mg/dL HDL = 75mg/dL甘油三酯= 175mg/dL王某服用卡托普利以控制其高血压,50mg/次,三次/日。
最近她又患了心绞痛,医生给她每天服用硝酸甘油(皮下释放药物,0、4mg/h)。
她坚持低盐、低脂肪饮食,并在两年内减去了15磅,但医生相信,王某单纯得饮食疗法不能够达到使血清中LDL浓度降低到低于100mg/dL得目得,于就是决定开始采用降脂药进行治疗,并向您咨询采用哪种降脂药为好?1、请讨论下列被选择用于治疗高血脂得药物得作用机理,以推荐给负责王某治疗得医师。
A、考来烯胺(4-1)B、洛伐她汀(4-2)与新伐她汀(4-3)C、氯贝丁酯(4-5)D、结合雌激素(4-4)2、综合考虑王某其它得疾病与用药情况,解释为什么王某不能选择高剂量得烟酸进行治疗。
3、胆汁酸结合树脂类药物能与另外两种药物发生严重得相互作用吗?能还就是不能?为什么?4、问题1得哪一组药物属于前药?用结构式来表示它们在体内就是如何被活化得?案例4-2患者李某,男,63岁,三年前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医生给她服用依那普利(4-6)后,李某得血压得到了很好得控制。
孙先生和孙女士过去也连续多年服用依那普利,但均被其产生得两种副作用所烦恼,其中得一种副作用通过服用非处方抗炎药,就很容易被克服,但另一种副作用对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均无反应,李某对此非常烦恼,并将其烦恼在最近得门诊中向医生反映,但医生对李某得抱怨并不感到惊奇,并建议李某将依那普利改为咪达普利(4-7),一种与依那普利有相似得作用机制得降压药,但没有依那普利得副作用,同时为了能更好得控制李某得血压,医生还建议她每天再服多一种最近被批准得新药氯沙坦(4-8),并向李某解释,加服氯沙坦可以帮助她更好地控制血压。
NN NH NN NClOHCH 3(CH 2)3HN N OCOOHCH 3COOEt4-64-74-8N N ONCOOH CH 3COOEtO CH 3H1、 阐明依那普利得作用机制,并解释该类药物为何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2、 ACE 抑制剂得哪一种特有得副作用不能够通过对症服用非处方药与处方药来加以克服?何种生化途径可引起此种副作用?3、 阐述氯沙坦得作用机制,并解释加服氯沙坦能更好控制李某得血压得原因。
案例4-3患者张某,男,82岁,她一生都吸烟,痛苦于几种类型得肺气肿,需要连续供氧。
她得常规性高血压用依那普利(一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成功地控制。
但就是,现在她又发展出现了眼部高血压症状,她得医生希望用经典得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来治疗。
这个医生毕业于药学院,有着25年得工作经验。
她保证她仍然记得她得药物化学教师总就是谈论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需要在氧丙醇氨基上连接一个对位取代得苯环。
她建议试用一个相对较新得药物-盐酸美替洛尔,来治疗张某得眼部高血压。
OOO OHHNHClOCH 2CH OCH 2HNOH.美替洛尔盐酸盐 氧烯洛尔OOH H NHClONHOOHH NHClO O..倍她洛尔盐酸盐 醋丁洛尔盐酸盐1、 这个医生对药物化学课程回忆得观点就是什么?2、 盐酸美替洛尔为什么适用于张某?3、 其余得三个药物中,哪个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眼部高血压得选择性药理作用?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案例学习李某,女,58岁,自从三年前丈夫去世后就服用地西泮帮助睡眠。
最近因胃溃疡,医生处方用西咪替丁。
最近李某到您工作得药房购买处方药地西泮时,抱怨她现在早上起来锻练时感到困难。
NNOClN NHS NNCH 3NCNCH 3H H1、确定就是否属于用药得问题。
2、在您作为药剂师,为病人根据处方发售地西泮得时候,您对病人得医师有什么建议?并解释您得理由。
第 六 章 解热镇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案例学习案例6-1张某就是一名59岁得邮政局职员,在您得药房买了Maalox 片剂(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得混合物),以治疗由于工作压力引起得胃痛。
这位健谈得人告诉您,她从杂志中已经得知有关阿司匹林在抑制人们“中风与心脏病发作”方面得优点。
她认为她得老板将会造成她患有中风或心脏病,但她由于胃肠道得痛苦,而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因此,“出于所有解热镇痛药都相似”得道理,她一直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1、阿司匹林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得作用机制就是什么?2、阿司匹林得那个(些)官能团对这种作用机制起着关键性作用?3、您给这位病人得建议就是什么? 案例6-2沙某就是一名您所在地得商业管理大学系得体育爱好者,患有网球手肘疼痛症。
自行服用了在药房购买得对乙酰氨基酚数周。
由于无效,她去瞧了医生,这位医生请您给出适当得非甾类抗炎药(NSAID)。
沙某抱怨她繁忙得日程表给药物治疗会带来得困难。
她目前使用华法令钾来控制血栓栓塞得病症,虽然她说采取这种药物治疗就是完全遵守处方,但她承认服用OTC 药物得效果已不再明显。
这里有几个已知得NSAID 得结构。
HOH NOHOO OOOHO O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 非诺洛芬OOOOKOH FOSO华法令钾 舒林酸下面哪个答案就是这种临床情况下合理得治疗方案?A 、 解释了从医院买到得乙酰氨基酚与从您得药房买到得此种药物就是生物不等效。
推荐病人从您得药店购买乙酰氨基酚,但须等几个星期才能到货。
B 、 在考虑非诺洛芬与舒林酸得结构过后,推荐花费更低,但可以产生相同得效果得阿司匹林,而不就是使用价格高得NSAID 药物方案C 、 推荐选用非诺洛芬为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