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考点专题 :1-3单元词语(成语)的运用知识梳理
专题02 七上1-3单元词语(成语)的运用知识梳理词语运用题常见的有两大类型。
一、选词填空。
【解题技巧】1. 辨析词义的轻重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
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
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 辨析词义的范围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
“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
“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再如:“年纪”与“年龄”。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
如:(1)校园里的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千年。
(2)你这把年纪还带头干活,我们这些年青人哪敢怠慢?这里的例(1)的“年龄”就不能换成“年纪”。
3.辨析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虽指意义相似,但由于词素构成不同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与“景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
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4.结合语境,区分词义汉语语意丰富,有时一个词语有多重意思,那就要结合语境来区分。
也就是说,同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因果、对比、修饰等关系来明确词语语意。
高考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高考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①根据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首当其冲、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三人成虎、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不赞一词、危言危行、曾几何时、耳提面命等等。
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如:雨后春笋、捕风捉影、弹冠相庆、洗心革面、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始作俑者、无独有偶、处心积虑、倾巢而出、官样文章、昼伏夜出、连篇累牍、师心自用、评头品足、一团和气、闪烁其词、叹为观止、趋之若鹜、集腋成裘、危言危行、有口皆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凤毛麟角、罄竹难书、擢发难数、胸无城府等等。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错误。
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刺作用。
③要注意成语语源,了解其使用范围;如:火中取栗、目无全牛、明日黄花、守株待兔、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巧言令色、倚马可待、破镜重圆、不可救药、望洋兴叹、胸有成竹、乐不思蜀、弹冠相庆、祸起萧墙、邯郸学步、风声鹤唳、秦晋之好、水落石出、按部就班、苦心孤诣、高谈阔论、不绝如缕、短小精悍、左右逢源、玲珑剔透、标新立异、登峰造极、如虎添翼、让梨推枣(比喻兄弟友爱)等。
④关注搭配对象,不要张冠李戴;如:汗牛充栋、稍纵即逝、巧夺天工、萍水相逢、甚嚣尘上、秋毫无犯、豆蔻年华、行云流水、炙手可热、多事之秋、一挥而就、青梅竹马、脍炙人口、两小无猜、乱点鸳鸯、举案齐眉、比翼双飞、耳鬓厮磨、相敬如宾、夫娼妇随、江郎才尽、挥洒自如、倚马可待、呼之欲出、信手拈来、鸿篇巨制、烘云托月、韦编三绝、相濡以沫、纵横捭阖、含英咀华、破镜重圆、日理万机、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高中语文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总结(含35组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答题技巧一、技法“五注意”在解答高考语文成语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注意一: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成语的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
还有一些,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等等。
对这两类成语,我们极易混淆,因此应多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注意二:感情色彩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
只有准确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
如: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殚精竭虑”是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机。
这里应用“处心积虑”。
注意三:适用对象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成语和对象之间不搭配。
如: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注意四:语境要求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意语境要求,就是要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析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
如: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临危授命”指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换为“临危受命”。
注意五:整体意义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词组或短句,有其整体意义。
把握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是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是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
初中成语运用答题技巧
初中成语运用答题技巧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是“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万人空巷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穴来风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人面桃花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等等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与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中考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doc
中考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及应对技巧1.望文生义即只根据字面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错误解释。
【例1】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2018年山东潍坊卷第4题)【解析】“沧海桑田”意为大海变农田,农田变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在句中被误用为“看到的景物”之意。
【例2】漫步盐城水街,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2018年江苏盐城卷第3题)【解析】“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丝毫事实根据,在句中被误用为“拍摄风景”的意思。
·应对技巧·正确理解课标及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成语的意思,切不可照字面意思牵强附会地曲解。
平时应勤查字典,多积累。
2.对象误用即把用来描绘甲类事物的成语,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
【例1】原是当年最高建筑的电视塔,如今隐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已无一技之长。
(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卷第3题)【解析】“一技之长”指某人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在句中用于形容电视塔,显然是对象误用。
【例2】老张喜欢收藏古董,房间里摆得到处都是,简直是汗牛充栋。
(2018年贺州卷第3题)【解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或著作极多,在句中用来形容收藏的古董,是对象误用。
·应对技巧·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注意成语所适用的对象范围。
3.褒贬不当即将褒义的成语用到贬义的语境中,贬义的成语用到褒义的语境中。
【例1】“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第3题)【解析】“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在句子中用来形容演讲选手,属于褒贬不当。
【例2】中國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竞相报道。
(2018年广东深圳卷第2题)【解析】“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含贬义,在句子中用来形容媒体争相报道,褒贬不当。
高考语文成语填空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成语填空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成语填空题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和方法: 1.掌握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考生需要具备广泛的成语知识,了解每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只有在对成语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在填空的时候准确运用。
2. 根据上下文推断填空。
一般来说,成语填空的选项都是相关的,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哪个成语更加恰当。
同时,也需要注意排除那些不合适的选项。
3. 注意成语的搭配和语境。
很多成语需要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考生需要注意这些搭配并根据语境来选择合适的成语。
4. 学会反复推敲。
考生需要反复推敲填空的答案,尤其是在选择两个或更多成语填空时,需要仔细比较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并根据语境来判断哪一个更为恰当。
5. 增加阅读量和练习量。
最后,考生需要增加阅读量和练习量,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和搭配,提高成语填空的解题能力。
总之,成语填空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考生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成语知识,熟悉成语的用法和搭配,并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1 -。
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五大注意和六大陷阱
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五大注意和六大陷阱成语向来都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之一,可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解答成语题常常是“做题凭感觉,正确看运气”,一副全靠天收的样子。
而平时一说起什么古今异义、褒贬误用、语法欠缺等等就一阵阵头大,以至于不愿多做了解,做起题来就失分严重。
其实,成语题是有规律可寻的。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成语题解答的五大注意和六大陷阱,全面详析成语解题技巧,轻松掌握满分“神技”!一技法“五注意”在解答高考语文成语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注意一: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成语的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
还有一些,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等等。
对这两类成语,我们极易混淆,因此应多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注意二:感情色彩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
只有准确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
如: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殚精竭虑”是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机。
这里应用“处心积虑”。
▌注意三:适用对象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成语和对象之间不搭配。
如: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注意四:语境要求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意语境要求,就是要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析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
高考成语题解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成语题解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成语题解题技巧精选篇11.高考在语文答题过程中要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高考语文几点常规的提醒。
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高考语文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
高考语文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高考成语题解题技巧精选篇2汇总语文文言阅读题答题技巧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三遍。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古今异义题: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
要具体、形象。
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
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
语文文言实词题: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语文文言虚词题: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初中语文成语题型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成语题型总结归纳成语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成语题型经常出现。
掌握成语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我们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成语题型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成语题。
一、成语的意思理解在成语题型中,常常会出现对成语的意思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要求。
这类题型要求我们准确理解成语的本义或引申义,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思考:1.通过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意义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根据成语所在的句子来推断其意义。
2.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有些成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理解其含义,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成语所在句子的前后文,理解成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二、成语的用法辨析成语的用法辨析是成语题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题目。
这类题型要求我们准确选择与所给句子相对应的成语,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成语运用和辨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辨析:1.近义词辨析:有些成语的意思可能与其他成语非常接近,我们需要通过对比和分析来进行辨别,找出最符合句子意思的成语。
2.语法结构辨析:有些句子的语法结构与某个成语的用法相符合,我们需要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找出最适合的成语。
3.用词搭配辨析:有些句子中的成语需要与其他词语进行搭配使用,我们需要通过对句子的整体分析,找出最搭配合适的成语。
三、成语的造句运用在成语题型中,常常会出现对成语进行运用的要求。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所给成语,合理运用其造句,使句子表达准确、通顺。
以下是一些解答成语造句题时的几点建议:1.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在造句时,我们首先要对成语的意义进行准确理解,确保成语的使用符合句子的意思。
2.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在造句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使句子表达通顺、自然。
3.合理运用成语:在造句时,我们要选用最合适的成语进行运用,使句子表达得更为准确、生动。
四、成语的词语搭配成语的词语搭配也是成语题型中常见的一类题目。
成语运用题解法
成语运用题解法一、非“否”不用类成语有些成语只能用在否定的语言环境中,现列举如下:1.等闲视之:看成平常的而不加以重视。
多用于否定句,一般说成“不可等闲视之”。
2.一概而论: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处理。
一般说成“不能一概而论”。
3.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获得成功。
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一般用作“不能一蹴而就”。
4.无时无刻:即每时每刻,指总是这样。
一般说成“无时无刻不”。
5.天高地厚:比喻事物复杂、艰巨。
一般说成“不知天高地厚”。
6.鹿死谁手:谁能取得政权或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般说“不知鹿死谁手”。
7.吹灰之力:指非常小的气力。
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8.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一般说“不能混为一谈”。
9.等量齐观:对不同的事物一律同等看待。
一般说“不可等量齐观”。
10.望其项背: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
比喻有能力赶得上。
一般说“不能望其项背”。
二、可用本义类成语一般来说,成语运用多用其比喻义和引申义,然而也有少数成语亦可用其本义,这一点须特别注意。
1.我很胖,可这位老护士很快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
本义是一针要见血。
此例用的就是其本义,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灯红酒绿”这个词在我们记忆时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然而在这里,它的使用是正确的,因为“灯红酒绿”的本义就是“饮食精美,环境华丽”。
3、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荡舟,别有一番情趣。
“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也比喻平静无事。
此句就用了本义。
4.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粗枝大叶”多用其比喻义“马虎大意,很不细心”,然而本句用的是其本义“文字简略概括”。
5.他从楼顶掉下来,摔得肝脑涂地。
“肝脑涂地”原指肝脑血浆流了一地,死得很惨的情景,后形容竭尽忠诚,不惜惨死。
成语运用有技巧
似 神异 有 的成 语 与 另一成语 由于读
文 学 家, 的作 品 大都 写得 平 易近 他
人 。
音 、字形 或 意义 相 近 ,粗 略一看 像孪 生姐妹 , 很 容 易 混 为一 谈 。
、
解 析 : 中的 “ 易近 人 ” 用 句 平 运
恰 当。“ 易近人” 可 以形 容一个 平 既
人 态度 和 蔼 没 有 架 浅 出 、 俗 易 也 通
懂
如“ 设身 处地 ” 和
“ l其境 ” 前 身』 缶 ,
耋 移 者指设想自己 处
★答 案 : 一 头是 犀 牛 有
中考 考题 来 看 , 查成 语 的运用 仍 考 是 一个热 点 。怎样 才能 提高这 类题
造成 了重复 。如“ 忍俊不禁地笑起 来 ” 一览无余地看 到” I若悬河 “ “l Z 地说个不停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 “
的得分率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成
语 运用 的几 种技 巧 。
一
“ 三令五 申地强调 ” , 等 都有重复的
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 , 我们可
不能 笼统 地理 解 为美好 的意思 ; “ 不 加点 ” 指 文 章不 经 修 改 , 文 是 一 气 写成 , 容 才 思敏 捷 , 笔成 文 , 形 下
不 能理 解 为 “ 章没 有 加 上标 点 符 文
j ・
十
一
三、辨别感 情色彩
扎根 西部 建功 立业。 解 析 :见 异 思 迁” 指 缺 乏主 “ 是
有 些成 语 还有 双 重含 义 , 们 我
要全 面了解 “ 双栖” 成语 的双重身
份 , 仅 知 其 一 , 要 知 其 二 。如 不 还 “ 灯红 酒 绿 ”既可 形 容 寻欢 作乐 的 腐 化 生活 , 可 以形 容都 市 或娱 乐 又 场所夜 晚 的繁 华景 象 ;想 入 非 非 ” “
成语运用解题方法
例谈高考成语运用题的解题方法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从1992年开始,高考每年都考查成语运用,说明这一内容备受命题者青睐。
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考感情色彩分明的成语。
如:凤毛麟角(1992年、2003年北京)、无所不为(1995年)、半斤八两(1995年)、趋之若鹜(1997年、2002年春招)、处心积虑(1998年)、雨后春笋(2002年)、无可厚非(2003年北京春季)、弹冠相庆(2004年广东)、纸醉金迷(2004年福建)、捕风捉影(2004年甘青)、巧舌如簧(2005年江苏)、叹为观止(2005年全国II)、巧立名目(2006年安徽)、睚眦必报(2006年重庆)、评头论足(2006年江苏)。
二、考有特定适用对象的成语。
如:巧夺天工(1992年)、美轮美奂(1999年)、炙手可热(1999年、2004年春招)、汗牛充栋(2000年)、洗心革面(2000年)、蓬荜生辉(2001年)、返璞归真(2003年春季)、蔚为大观(2003年北京春季)、鳞次栉比(2004年湖北)、豆蔻年华(2004年福建)、抛砖引玉(2005年广东)、琳琅满目(2005年湖北、全国III)、脱颖而出(2005年山东)、绘声绘色(2006年湖北)、珠圆玉润(2006年辽宁)、潜移默化(2006年山东)、不期而遇(2006年山东)。
三、考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如:差强人意(1993年、2002年全国春招、2004年冀鲁豫皖、2004年湖北)、不刊之论(1993年)、首当其冲(1995年)、万人空巷(1997年)、望其项背(1998年)、振聋发聩(2002年全国春招)、涣然冰释(2003年北京春季)、未雨绸缪(2003年)、细大不捐(2003年北京)、文不加点(2004年北京)、别无长物(2004年浙江)屡试不爽(2005年江苏)、白头如新(2005年辽宁)、不足为训(2006年全国卷II)、不容分说(2006年安徽)、感同身受(2006年江苏)。
高考 成语类试题的一些解题思路与方法素材
高考成语类试题的一些解题思路(sīlù)与方法学习、积累成语是为了使用。
近几年高考试卷“正确(zhèngquè)使用词语〞的考察中,重在考察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现将高考成语类试题的一些解题思路与方法整理归纳如下:一、要实在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
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者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华,它包含(bāohán)着深入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
对这些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例如:1.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
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
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书。
此成语出自?西京(xī jīnɡ)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假如这样按今天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展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
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此成语出自?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差强人意、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目无全牛、久假不归、为之侧目、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口血未干、明日黄花、目不窥园、再作冯妇、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鱼之患、不忘沟壑、悼心失图、南州冠冕、一定不易、详细而微等。
二、要实在把握成语的构造(gòuzào)特征,不要肢解成语含义。
成语为固定短语,在构造上已凝固(nínggù)成形,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其意义构成并非简单相加,更不能胡乱、随意地理解。
我们应该根据其构造特征来理解掌握。
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
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例1: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平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解析:成语“星罗棋布”的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多,散布的范围很广,而“几座白色的油井房”则说明很稀少。
这样二者的意思刚好相反,相互矛盾,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2: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无系统的训练,小张的工作总是千疮百孔,很让领导和同事无奈。
解析:成语“千疮百孔”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它本来比喻破坏很严重或弊病很多,这里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失误,词义过重,夸张失度。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例3: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解析:成语“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通,是个贬义词,而本句意思是赞扬同学的出众的口才,显然该成语不符合该句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例4: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解析:成语“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其适用对象是“人”,这里用来描述汽车,显然是不恰当的。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例5: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解析:成语“行云流水”是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很自然,就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不受拘束。
而句中由于望文生义,把它理解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显然与语意不符,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六、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构成语素的位置而造成混淆。
例6: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解析:成语“事倍功半”的意思是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中却把它跟与其语素位置不同、语意也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
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使用且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在考试或日常生活中,成语题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解决成语运用题,避免失分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一些解题技巧。
背好成语是前提成语之所以存在于语言文化中,是因为它们能够简单、准确地表达某种观念或情感。
因此,在解决成语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掌握大量的基本成语。
如果没有过硬的成语基础,那么在解题时会产生很大的困难。
建议大家可以通过背诵、观看成语故事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成语水平。
加强理解能力在成语的使用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确定成语的正确含义。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题目所给出的上下问、语境等信息,以此来识别正确的成语。
此外,同时需要分清不同的成语含义,因为有些成语含义可能多种多样,如果不加以区分很容易误判。
熟记固定搭配除了成语本身的含义,很多时候还要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
在解决成语题时,如果能够掌握好成语的常用搭配,那么就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成语所代表的含义,从而正确地解答题目。
比如,一些常用的成语搭配如下:•守株待兔•牵强附会•应运而生•移花接木•不屈不挠专项练习为了更好地解决成语运用题,我们还需要进行专项练习。
可以利用教辅书或相关考试的历年真题来进行针对性练习。
通过多做题,我们就能够更加熟悉成语的应用场景,更快速地发现成语的错误使用或误解。
在做完题后,我们还需要仔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并加以纠正。
成语作为汉语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它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掌握。
在解决成语运用题时,我们需要加强固定搭配的记忆,加强理解能力,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加强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成语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成语运用题,避免丢分。
小学语文成语解释题详解
小学语文成语解释题详解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成语解释题是常见的一种题型。
它要求学生理解和解释成语的含义,培养学生对成语运用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一题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
一、成语解释题的基本要求成语解释题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理解成语的含义。
通常在题目中会给出一个成语,然后提供一段文字背景,要求学生根据背景选择符合上下文的解释。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只要学生根据背景知识进行联想,就能推测出成语的含义。
2.分析文意:在题目中,通常会提供一段文字背景,这段文字背景可能是一段对话、一则小故事或者一则短文等。
学生需要通过细读背景,找出问题所涉及的关键信息,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
3.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对于具体的题目,学生可以采取分析关键句、联想成语内涵、追根溯源等多种方法,找到合适的解释。
以上是成语解释题的基本要求,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解析。
二、例题解析例题一:【题目】顺理成章。
【背景】小明一拍桌子:“我看!根据《动物保护法》,动物园应当建立以客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赏环境和服务。
”【问题】“顺理成章”的意思是:解析:这道题以小明的发言为背景,学生需要理解“顺理成章”的含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小明的发言,找到关键信息:“动物园应当建立以客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赏环境和服务。
”结合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推测,“顺理成章”的含义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顺着合乎道理的方向进行。
例题二:【题目】一筹莫展。
【背景】小红考试考了满分,高兴地跑回家告诉爸爸:“爸爸,我考了满分!”爸爸听后高兴地说:“你太棒了,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问题】“一筹莫展”的意思是:解析:这道题以小红和爸爸的对话为背景,学生需要理解“一筹莫展”的含义。
通过细读对话,我们可以找到关键信息:“爸爸听后高兴地说:‘你太棒了,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结合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推测,“一筹莫展”的含义是无计可施,无法解决问题。
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
四、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
例6.“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 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例7、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例6“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 可以指“暴露得很彻底”,这里用来形容图片展对伪科 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例7、灯红酒绿”一般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 活”,但也可以用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 象”。这两个成语都没有用错。
成语辨析题的
解题技巧
一、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 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了。
2、罪犯当街行凶,手段卑劣残忍,令人叹为观止。
3、母亲对她关怀备至,每天都嘱咐她注意安全,真是别有 用心啊。
例1“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褒义词。例 2“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属褒义词。 均不合语境。
例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
的积累而成。
例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 一个小时。
例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
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例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 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991年全国卷)
目,发展十分迅速。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用于书籍 和手工艺品.
八、看成语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例1: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足, 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
阴底下聊天。
例2: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 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 例2.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无系统的训练, 小张的工作总是千疮百孔,很让领导和同 事无奈。
• 解析:成语“千疮百孔”犯了“大词小用” 的错误。它本来比喻破坏很严重或弊病很 多,这里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失误,词 义过重,夸张失度。
• 3.无可非议
• 例: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 盛顿公开承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 误。
• 无可非议是说没什么可以指责的。既然在伊拉克问题犯 有错误,这当然应该受到指责。例句用无可非议显然是 错误的。
• 4.可歌可泣
• 例: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 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 振聋发聩,这个成语原意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 人也听得见。但现在侧重于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 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例句指的是欢 呼声很大,可用“震耳欲聋”替换。
• 10.行云流水
• 例: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 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飘浮 着的云和流动的水一样。例句说的是桂林山水, 是自然景物,显然不能用这个成语。
成语运用题解题技巧
•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 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近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来看,对成语运用 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要求选出成 语运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如何解答好 此类试题,除了平时要勤翻词典、掌握常 用成语含义外,还需要掌握解答此题目的 一些技巧。
• 例4.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 解析:成语“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很多,连续 不断,其适用对象是“人”,这里用来描述汽车,
•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 例5.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 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 解析:成语“行云流水”是比喻文章的布 局和发展很自然,就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 着的水一样,不受拘束,而句中由于望文 生义,把它理解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显 然与语意不符,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 六、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构成语素的位 置而造成形近混淆。
• 例6.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 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 解析:成语“事倍功半”的意思是形容花 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中却把 它跟其语素位置不同、语意也完全相反的 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 七、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成语的整体性,只 断取其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造成成语意义与句 义相悖。
• 6.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一般用来形容人。例句说的是春节晚会, 用销声匿迹形容显然是不当的。
• 7.忘乎所以
• 例: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 使自己学识渊博。
• 忘乎所以,常常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 的举止,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例句赞扬的是 人的读书精神,用这个成语显然与整句话的语境 不符。
[方法指引]
•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 否协调。
• 例1.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平原上,几座 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 解析:成语“星罗棋布”的意思是形容数量 很多,散布的范围很广,而“几座白色的油 井房”则说明很稀少。这样二者的意思刚好 相反,相互矛盾,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 八、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 容重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如8: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来。
• 解析:成语“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 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雷同,所 以纯属多余。
[中考误解的成语]
• 1.栩栩如生 • 例: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栩栩: 生动的样子。这个成语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 同活的一样。说野生动物栩栩如生显然不合适。 • 2.济济一堂 • 例:泰州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 堂,笑容满面。 •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商业街上观 光购物的人不可能只聚集在一处,可换用“络绎 不绝”。
• 例7.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 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 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 解析:成语“振聋发聩”的意思是发出很大的 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 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而该句在使 用中,只断取了“振聋”的意思,却抛弃了 “唤醒糊涂的人”之义,从而导致误用。
• 11.刮目相看 • 例: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
真叫人刮目相看。
• 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 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例句说的是初一学生有一 手漂亮字,并没说对他以前的看法,可用“另 眼相看”替换。
• 可歌可泣,一般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赞 美,使人感动流泪。这个成语感情色彩相当浓烈,洪战 辉的事迹还达不到可歌可泣的程度,可用“可喜可贺” 替换。
• 5.巧夺天工
• 例: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人工的精巧胜 过天然。桂林山水黄山松都是自然的杰作, 并不是人工的东西,用“巧夺天工”夸赞 天然景致是不合适的。
•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 例3.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 分佩服。
• 解析:成语“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 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通,是个贬义词, 而本句主要意思是赞扬同学的出从口才,显然该 成语不符合该句语境。
•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 冠李戴。
• 8.美轮美奂
• 例:博物馆里保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 美奂。
• 美轮美奂,一般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 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 “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 9.振聋发聩
• 例: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 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 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