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第一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共
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让按劳分配成为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
主体。下列对于按劳分配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③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
地位
主要考查学生对按劳分配的理
④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据解 配主。 的解 含体题 义地关、位键地在位于和把客握观按必劳然分性。
二、认识按劳分配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要求以“岗薪制”代替“身份 等级制”分配方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岗薪制”属于 何种收入分配方式?以“岗薪制”来替代“身份等级 制”的不合理分配方式有何意义?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范围:公有制
分配标准: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地位:主体、基本原则
按劳
分配
在公有制范围 内的分配都是 按劳分配吗?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收入与
按பைடு நூலகம்
劳动成
劳
果联系
分
配
的
意
社会主
义
义性质 的分配
积极性、创造性 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 促进生产发展 否定剥削制度 消除两极分化 平等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居主体地位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对点训练】
搞好收入分配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现阶段与基本
合法的 按劳分配;(公有经济内) 劳动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经济内)
合法的 非劳动收入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整版)高中政治教材目录表---人教版[1]
高中政治课本目录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经营公司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效率优先与公平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一框财政收入与支出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第九课征税和纳税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第二框依法纳税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向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政治生活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3、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3、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决定性因素2、: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综合探究中国的和平发展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2、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感受文化影响2、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2、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博大精深的中化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哲学生活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有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的规律2、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共28张ppt)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总要求 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 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不断开放的国门
探究与分享
由我国商务部支持投放在美国的广告画面中: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 “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一家人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 “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一名商务人士乘坐的飞机机身上写着“中 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 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 搜集资料,了解当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面临的挑战,并为我国形成出竞争新优势提出 建议。
② 要素成本上升,传统优势逐步减弱; ③ 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够等。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3.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体要求(国内) (1)依托优势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 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 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 背景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
经济体系。
十六届三中全
做出对外
会部署完善市
开放的重 大决策
开发开放 场经济体制
上海浦东
2003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沿海港口城市 1984
1990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第七课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知识点归纳框架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知识点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知识点二: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社会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迈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5.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知识点三:封建社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2.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社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事业,生产迅速下降,信息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经济危机的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之一)(1)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判断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高中政治 教师用书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求
2.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存在的原因 (1)这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现阶段 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 方式的多样性。 (2)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 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行绩
效工资
()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
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③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绩效工资体现了多劳 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原则,故①正确;②中“提高事 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的说法太绝对;事业单位的 绩效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故③的说法错误;④正确分析 了实行绩效工资的意义。故本题选D。
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 经济条件 决定的。 (1)前提:生产资料 公有制 。 (2)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 的发 展水平。 (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性质 和 特点 。
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作用 (1)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 (2)作用: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 和 创造性 。 ②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 科学技术 ,提高 劳动技能 ,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 的社会地位。
1.生产要素及其具体形式 (1)生产要素的含义: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 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知识、 技术、管理和资本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无答案):13-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一框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无答案):13-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一框(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___。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2)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___________。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
(1) 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________,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________。
(2)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________,提高________,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________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________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________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____________的尊重,对劳动、________、人才、________的尊重。
(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组内研学】活动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小张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
小张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工作业绩突出,工资迅速升到了令工友们大为羡慕6000元/月。
工友小王说:小张每月6000元,我只有3000元,不公平。
我们是国有企业,应该实行平均分配。
工友小陈说:平均分配并不是最好的,如果实行按需分配,那才叫好呢。
(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按劳分配 (1)含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 基本原则。在 公有制 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 要扣除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 量 )为尺度分配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 ①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前提 。
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 15 000+5 000=20 000 元。
【提示一】
该村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社会福利
制度,既注重提高效率,又注重促进社会公平。 【提示二】 (1)在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由于生产
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而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 (2)平均分配会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现阶 段,与之相比,按劳分配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1.材料中哪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为什么?
【提示】 承包五亩冬枣园获得的收入、国企技术员
的工资奖金收入。因为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劳
动者的收入,而承包枣园是集体经济,国企是国有经济。 2.经营快餐店的收入、炒股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 式? 【提示】 劳动、资本。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 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
小张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他的工资收入是不是按劳分 配?为什么?
【提示】 不是。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小张
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 劳动 、 资本 、 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 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 所有权 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 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 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
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我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兴趣着眼,从社会的现实问题出发,借助典型事例,组织探究活动,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的有效统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地位:从知识的角度看,本框题主要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理解这一分配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从生活的角度看,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对于分配制度给他们的直接影响感受的不多,但是从父母家人的收入入手,学生们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分配制度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
从学习的全过程来看,本框题是在介绍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相关知识即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基础之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切入,体现了前面内容的理论观点和现实要求。
本框题告诉我们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本框题内容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结构:本框内容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逐层深入,这一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置身于经济生活中,感受按劳分配这一基本分配制度,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按劳分配的含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其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
第二目“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前一目的深化,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一目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知道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判断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部编新人教版).doc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判断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01-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
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中全会)
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意味着(
)
A.我国的基本国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C.党的初心使命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
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③新时代将聚焦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
新时代是我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练习帮丨学业质量测评
A 基础练 学考测评
建议时间:3分钟
1.知识点1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眺望未来,看一看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走向和发展趋势,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深入理解中国特色
3.知识点3 (2024安徽芜湖模拟)(新情境:二○二四年新年贺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
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
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具有的重大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认识正确的有( B )
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②给世界各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使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的主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 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③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 全新选择,②表述不准确。中国是全球发展的建设者不是主导者,④错误。
22高中政治 第七课第一框分配方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以劳动的 数量和质 量为尺度, 向劳动者 分配个人 消费品, 实行多劳 多得,少 劳少得。
1、按劳分配的含义
1、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劳分配的内容及要求
(1)实行范围: (2)分配尺度: (3)分配什么: (4)分配结果: 公有制 劳动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联想采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模式,充分 调动不同层次员工的积极性,薪酬从几千 元到几百万。基层营销人员,基本工资 2000元。软件工程师,基本月薪8000元。 高层管理人员,如全面负责本集团业务规 划及运作的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2003 年年薪为600万元 。 1999年,联想开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其中,15名创业初期的骨干员工获得的股 份2004年市值相当于30亿,前联想集团总 裁(柳传志)现虽已退居二线,但其所持 有的联想股份如果以每年0.1%的收益计算 ,年收入为300万元。
问:该家庭收入来源分别属何种分配方式?
父亲: 母亲: 大儿子: 二儿子: 小女儿: 房租: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决定分配)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按 劳 分 配 为 主 体
公有制为主体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 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 (个体劳动成果)
––第三单元· 第七课
原青岛电冰箱厂是今天海尔的前身,实行平均主义的 分配制度,不论成绩、贡献大小,实行大平均、大锅 饭,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士气低落、工作 消极,出工不出力,企业效益连年下滑,最后亏损达 147万元,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 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 第1框PPT教学课件
• [点拨3] 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 (1)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 的各种报酬。从城镇看,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 济组织中,从业人员的劳动收入主要是工薪收入, 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从农村看, 劳动收入是指农民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包括出售 生产的各种劳动产品获得的收入等。
• ④我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 [答案] B
• [解析] 我国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原则,是由我国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③④均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均应当选。②不能 说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故不是题干观点 立论的依据,应排除。
• 不一定。(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必须体现劳动 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一种可 能。
• (2)但不能说只要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都是按 劳分配。例如,过去我国实行的“平均主义”的分 配方式,尽管也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但它无 视劳动的差别,就不是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内的 劳动者所得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性收入不属于 按劳分配;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还可能存在按技术、 管理等分配的情况。
探究提示
• 探究问题1
• 提示:该村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社会福利制 度,既注重提高效率,又注重促进社会公平。
• 探究问题2 • 提示:(1)在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由于生产力总
体水平还不高,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只能实行按劳 分配,而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
• (2)平均分配会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现阶段,与之相比,按劳分配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大势能。
广阔市场优势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民众的消费倒逼“中国制造”优化升级,越来越多
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
改革开放优势 中国政府以巨大勇气持续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和完善宏
观调控,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
中国制造业
在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
挑 战
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 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 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要求: 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 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 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知识拓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1)国家角度: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③完善我国分配制度,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主动性。
1993年14 2003年
届3中全 16届3中 会部署建 全会部署 立市场经 完善市场 济体制 经济体制
2017年 十九大提 出形成全 面对外开 放新格局
2019年 2021年对 十九届四 全面深化 中全会 改革和实
行高水平 对外开放 作出部署
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 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判断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高中新教材政治必修一课件第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05 科学社会主义面 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政治多极化对科学社会主义 的影响
政治多极化使得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对科学社 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构成威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提出了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 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02 科学社会主义的 实践历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16-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思想家开始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空想社会 主义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03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实践
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 伟大梦想之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据上海高新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服务中心统计,全 市1 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 逾5亿元,人均近50万元。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 (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经营成果分配 答案 B
解析 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 按技术要素分配,答案选B。
解析 上半年自办豆腐坊取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 者的劳动成果取得的收入,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下半年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取得的收入属于按 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 入;答案选B。
4.王某一家五口人员月收入23000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 按劳分配 企
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 人员,月收入4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 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 动者所有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存在的范围 存在于个体经济中,个体户的劳动经营所得
走进联想看分配
联想采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模式,充分 调动不同层次员工的积极性,薪酬从几千 元到几百万。基层营销人员,基本工资 2000元。软件工程师,基本月薪8000元。 高层管理人员,如全面负责本集团业务规 划及运作的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2003 年年薪为600万元 。 1999年,联想开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其中,15名创业初期的骨干员工获得的股 份2004年市值相当于30亿,前联想集团总 裁(柳传志)现虽已退居二线,但其所持 有的联想股份如果以每年0.1%的收益计算 ,年收入为300万元。 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 选项①②说法错误,。
5、张氏兄弟,老大承包集体鱼塘养鱼;老二是某国有工 厂的技术成员,并将一项专利卖给厂里;老三在一家外 资企业做工;老四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
1.下列对张氏四兄弟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老大和老三的收入是按劳分配
)
B.老二和老四的所有收入都是按劳分配
C.老二和老四的收入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D.老二和老四的收入分配方式完全相同
C、李某在购买股票所得到的股息收入 D、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 大任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 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属于 按生产要素分配,C项正确。
6、依据上题的结论,我国现阶段采取的 分配制度是(D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选题
7、 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 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
BD
A、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B、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还达不到这个物质条件实 行按需分配,人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要求。 所以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意义
A.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素质,促进生产 力发展。 (体现了效率)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 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公平)
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存在多种 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 劳分配必然是主体;同时,劳动者中在公有制经济 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其次,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尽管目 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 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最 后,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 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 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决定
按劳分 配为主 体多种 分配方 式并存
按劳分 配为主 体
基本内容和 要求 必然性 意义 主体地位 个体劳动者劳动 成果分配 生产要素分 配
其他分 配方式
1.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10亩土地搞大棚蔬菜种植, 收入颇丰。张某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A 解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基本原则。张某承包土地劳动获得的收入, 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因为这是在农村集体经济条件 下,依然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B项是个体经济条件 下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 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C、D项 不符合题意。
按个体劳动者 的劳动成果分 配 按劳动要 素分配 私营经济、外 资经济等 凭借劳动、资本、 土地、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而 取得个人收入的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所有 制 区 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个体劳动者的 收入扣除上缴 国家的税收后 的剩余
对社会总产品作 了各种必要的扣 分配 除后,以劳动者 方式 向社会提供的劳 动为基础分配个 人消费品
按需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 求,对社会产品 进行分配,即需 要什么就分配什 么
平均分配
不论工作态度、工 作成绩、贡献大小、 效率高低、干多干 少干好干坏等等, 实行大平均,大锅 饭
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的出 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 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好 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 终导致共同贫穷。所以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5、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根本原因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小结
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经 济成分 共同发 展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
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
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③意义
第一、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 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第二、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
小吴的爸爸和二叔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个人收入形式多 样化
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意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 配方式,主要包括: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9、小范2008年上半年自办豆腐坊,取得了好的效 益;下半年又扩大投资,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 扩大了生产规模。他一年的收入包括( )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 配获得的收入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④合 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劳动 技术 管理 资本
(2)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含义: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 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
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 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范围
公有制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个人消费品 劳动数量和质量
原则
对象
尺度
3、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和意义 必然性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B.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C.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 配的前提
讨论: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是否行得通?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 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 务工作,去年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种 植蔬菜之外,兼营蔬菜的收购和运输,收入也 有所增加;二叔开了一家杂货店,收入也不错; 三叔和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去年的税后收 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一倍。
相同
都属于劳动收入,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
A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 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B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 C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 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第三、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个人收入多元化
练习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管理 ) 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资本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资本 )
技术要素分配
资本要素分配
资利润收入7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
3000元.王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
劳动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上述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