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与一个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检验道理相同。
步骤: 假设检验一般都要从提出零假设和备择假 设开始。 然后,分析在零假设成立的情况下某个统 计量的概率分布的形态。
实验
从两个总体中分别抽取一个样本,计算完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之后,把样本放回各自的 总体,再分别抽取一个样本,计算第二次抽样 的样本平均数之差,然后放回各自的总体,再 做第三次抽样……这种抽样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第一步:提出假设 第二步: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 第三步:一般情况下,经常应用的是右侧 F检验。 第四步:统计决断 查附表3 举例(见教材)
两个独立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
例:某市初中毕业班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 为了比较该市毕业班男女生成绩的离散程度, 从男生中抽出一个样本,容量为31,从女考生 中也抽出一个样本,容量为21。男女生成绩的 方差分别为49和36,请问男女生成绩的离散程 度是否一致?
人数 90 100
平均数 80.50 76.00
标准差 11 12
解:1.提出假设
H :
0
1
2
H1 : 1 2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Z X1 X2
2
2
S S X1
X2
n1 n2
80.50 76 2.69 112 122 90 100
3.确定检验形式 右侧检验
4.统计决断 Z=2.69>2.33,P<0.01 所以,要拒绝零假设,接受备择假设,由 此得出结论:高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极显 著地优于中年级。
( X1
X1)2 ( X 2 (n1 1) (n2 1)
X
2 )2
S x1-x2
( X1 X1)2 ( X 2 X 2 )2 n1 n2
n1 n2 2
n1n2
S x1 - x 2
(n1
-1)S
2 X
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n2
-1)S
2 X
2
n1 n2 2
n1 n2 n1n2
t
X1 X2
1.F分布是一簇分布,随分子和分母的自 由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曲线(见书P98)。
2.F分布是正偏态的,即一簇正偏态的曲 线(不过,随着分子和分母自由度的增大而逐 渐趋于正态)。
3.F比值都是正的。 4.由于计算F比值时总把大的方差估计值 作为分子,小的作为分母,所以F比值≥1。
F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定义:两个样本内个体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 关系,这两个样本称为相关样本。
(1)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试验前后进行 两次测验,所获得的两组测验结果是相关样本。
(2)根据某些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把被试一 一匹配成对,然后将每对被试随机地分入实验组和 对照组,对两组被试施行不同的实验处理之后,用 同一测验所获得的测验结果,也是相关样本。
( X1 X 1 )2 ( X 2 X 2 )2 n1 n2
n1 n2 2
n1n2
t
X1 X2
(n1
-
1)S
2 X
1
(n2
-
2)S
2 X
2
n1
n2
n1 n2 2
n1n2
如:
有人在某小学的低年级做了一项英语教学 实验,在实验的后期,分别从男女学生中抽取 一个样本进行统一的英语水平测试,结果如下 表所示。问在这项教学实验中男女生英语测验 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假定方差齐性)
-1
27
67
63
4
11
70
68
2
28
64
65
-1
12
65
64
1
29
85
83
2
13
62
60
2
30
81
79
2
14
58
56
2
31
78
75
3
15
73
70
3
32
75
71
4
16
90
88
2
33
67
67
0
17
82
81
1
34
76
73
3
总和
34
76
解:1.提出假设 H0 : D 0, H1 : D 0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t=0.954<1.703,P>0.05 所以,要保留零假设,即一年后儿童的智 商没有显著地提高。
第三节 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定义:两个样本内的个体是随机抽取的, 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一的对应关系,这样的两个 样本称为独立样本。
一、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两个样本容量
n1
n2
都大于30的独立样本称为独立大样本。
性别
男 女
人数
25 28
平均数
92.2 95.5
样本标准差
13.23 12.46
解:1.提出假设
H 0 : 1 2
H1 : 1 2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t
X1 X2
(n1
-1)S
2 X
1
(n2
-
1)S
2 X
2
n1
n2
n1 n2 2
n1n2
92.2 95.5
0.0509
(25-1)13.232 (28-1)12.462 25 28
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所用
的公式是:
S x1-x2
S2 X1
S2 X2
n1 n2

假设某小学从某学期刚开学就在中、高年 级各班利用每周班会时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期结束时从中、高年级各抽取两个班进行道 德行为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问高年级思想 品德教育的效果是否优于中年级?
年级 高 中
第七章 平均数差异的 显著性检验
回顾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的假设 检验又叫做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某 个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达到了显著 性水平就可以推翻零假设,认为这个样本不是 来自该总体,而是来自其他总体;如果这个样 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 平,则要接受零假设,这时就得承认这个样本 来自该总体。
D1 X 11 X 21 (第一次抽样) D2 X 12 X 22 (第二次抽样) D3 X 13 X 23 (第三次抽样)
数理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假若
1 2
那么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概率分布就是 以0为中心的正态分布:
概 率
保留区间0.95
0 D1
D






要实际地判断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是否落入 了零假设的拒绝区域里,需要以该抽样分布的 标准差,即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为依据。
25 28 2
25 28
3.确定检验形式 双侧检验 4.统计决断 当自由度df=25+28-2=51时,
t(51)0.05 2.009
因为|t|=0.0509<2.009,P>0.05 所以,要接受零假设,其结论是:在这项 教学实验中男女生英语测验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2、方差不齐性时
方差不齐性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检验(自学)
展望
本章将介绍如何由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检验两个相应 总体平均数之差的显著性。
如果某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达到了一定的限度, 即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就可以认为这两个样本来自不同的 总体,或者说,这两个样本各自所代表的总体之间有真正 的差异;如果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则可以 认为,这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它们所来自的总体的平均数相等或就来自同一个总体。
表示差数的总体平均数 D
D表示观察值的差数 n表示差数的数目
(三)确定检验形式 包括双侧检验、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 (四)统计决断 当进行t检验时,df=n-1。
一、配对组的情况
例如:有人做了一项分散识字教学法与集中识字 教学法的比较实验。根据研究的需要,实验之前先将 被试配成对。为了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配对时研究 者考虑了被试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智力水平、努力程 度、识字量多少及家庭辅导力量等,然后按照各方面 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学生配成了10对,再把每对 学生中的一个随机地指派到实验组,另一个指派到对 照组。两组学生分别接受用不同的教学法进行的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两组学生接受统一的测试, 结果如表7.1所示。现在问,两种识字教学法是否有显 著性差异?
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 法和步骤:
(一)提出假设
H 0 : D 0, H1 : D 0
(二)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
在小样本的情况
t
D D
D2 ( D)2 / n
n(n 1)
在大样本的情况
Z
D D
D2 ( D)2 / n
n(n 1)
D表示样本的差数平均数或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
学生
X1
X2
D
学生
X1
X2
D
01
86
88
-2
18
78
77
1
02
83
80
3
19
69
70
-1
03
80
76
4
20
65
66
-1
04
75
68
7
21
45
44
1
05
68
65
3
22
66
62
4
06
60
54
6
23
73
71
2
07
56
50
6
24
57
54
3
08
48
43
5
25
74
74
0
09
76
72
4
26
72
70
2
10
77
78
二、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的抽样误差称为平均数之差的 标准误,用一切可能的样本平均数之差在抽样分 布上的标准差来表示。
D
2 1
2 2
-
2r1
2
(相关总体)
N
S S12 S22 2rS1S2 (相关样本)
D
n
2 1
2 2
D
n
S
S2 1
S2 2
D
n 1
(独立总体,r=0) (独立样本,r=0)
表7.1 10对学生在两种识字教学法中的测验分数和差数
组别
实验组
X1
对照组 X2
差数值
D
D2
1
93
76
17
289
2
72
74
-2
4
3
91
80
11
121
4
65
52
13
169
5
81
63
13
324
6
77
62
15
225
7
89
82
7
40
8
84
85
-1
1
9
73
64
9
81
10
70
72
-2
4
总和
795
710
85
1267
解:1.提出假设
H0 : D 0, H1 : D 0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t
D
D2 (D)2 / n
n(n 1)
85
10
3.456
1267 852 /10
10(10 1)
3.确定检验形式 双侧检验
4.统计决断 因为是t检验,所以要根据自由度df=n-1 =10-1=9查t值表(即附表2),找双侧检验的临 界值。
t(9)0.05 2.262
t(9)0.01 3.250
t 3.456** 3.250
p<0.01,所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 绝零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可得出小学分散
识字教学法与集中识字教学法有极其显著的差 异的结论。
又如:
某小学为了更有效地训练中年级学生掌握有关 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特对两种训练方法的有效 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四年级学生中,根据智力水 平、兴趣、数学和语文成绩,以及家庭中有无学习 计算机的机会等有关因素都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将 学生匹配成34对,然后把每对学生拆开,随机地分 配到不同的训练组中,经训练后,两组学生考核的 分数如下,问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是否确实造成学 习效果上的显著性差异?
D
2.2353 0
Z
D
6.031
D2 ( D)2 / n 324 762 34
n(n 1)
34(34 1)
3.确定检验形式 双侧检验 4.统计决断 Z=6.031**>2.58,P<0.01 所以,要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 设,接受备择假设。
二、同一组对象的情况
例子:某小学在新生入学时对28名儿童进行了 韦氏智力测验,结果平均智商=99,标准差=14, 一年后再对这些被试施测,结果平均智商=101, 标准差=15,已知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0.72, 问能否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一年的教育,儿童智商 有了显著提高?
2 1
表示第一个变量总体方差
2 2
表示第二个变量总体方差
r 表示第一个与第二个变量的相关系数
n表示样本容量
S2 1
表示第一个变量样本方差
S2 2
表示第二个变量样本方差
对两个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涉及 到两个总体,要考虑到如下五个因素:
样本是相关的还是独立的; 总体是正态分布还是非正态分布; 总体方差是已知还是未知; 总体方差是否齐性; 样本的大小。
第四节 方差齐性检验
定义:对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所进行的检验称为方差齐性(相等)检验。
一、F分布
从方差相同的两个正态总体中,各随机抽 取一个样本,分别求出各自所属总体方差的估 计值,并计算这两个总体方差估计值的比值, 这个比值叫做F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F S12
S
2 2
F分布的特点是:
二、独立小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两个样本容量
n1
n2
均小于30,或其中一个小于30的独立样本 称为独立小样本。
独立小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1、方差齐性时
方法和步骤: 如果两个独立样本的总体方差未知,经方 差齐性检验表明两个总体方差相等,则要用汇 合方差来计算标准误,
公式为:
S合2
解:1.提出假设
H0 : D 0, H1 : D 0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t
X1 X2
S2 X1
S
2 X
2
2rS X1 S X2
n 1
99 101
0.954
142 152 2 0.721415
28 1
3.确定检验形式 左侧检验 4.统计决断 当df=27时,
t(27)0.05 1.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