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主题班会初探.
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实践初探
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实践初探一、地理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参与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模拟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知识,感受地理现象,培养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的教学模式。
1. 注重学生参与。
地理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关注学生体验。
地理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和体验地理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体验去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3.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地理体验式教学摒弃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培养学生能力。
地理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1. 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地理知识和能力目标,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指导。
2. 设计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模拟实验、实践项目等形式。
3. 组织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试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深入感受地理知识。
4. 引导学生探究。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探究,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亲身实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5. 总结和分享。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每个人的体验和观察,让学生通过分享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体验。
地理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和感受的教学模式,其效果评估也应该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提升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报告、实践成果、课堂表现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体验式教学的感受和意见建议。
体验式教学法初探
然 后 引 导学 生定 向思 考 : 在什 么 情 况下 需 要 冷疗 ? 在 什 么情
况下需要热疗? 怎样治疗? 激发学生思考 , 引导学生 自主创设
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展现和提高 , 对知识 的建构更加深人 。
四、 教师归纳总结 。 实现迁移体验 这是体验式教学 的点睛之笔。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体验的
情境 , 再根据情境和课题搜集资料。在这个环节中提 高了学 生的学 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 , 为知识 的主动建构打下 了基础。
二、 鼓励学生体 验情境
知识进 行总结 , 抓住学生 的共 鸣点 , 从而使学生 的个体体验 行为成为群体行为 。从而使学生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 ,
并 能 够 提 炼 出知 识 要 点 。 最后 教 师 引 导 学 生将 视 野 拓 展 到生
・
学习观为基础提出的。 在中职学校教学 中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
极性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造
性思维。
诊断仪器故 障处理” , 时 学生扮演维修工程师的角色 , 面对 出 现故障的仪器 , 他边操作边推测故障的原 因及如何维修。教
师对整个过程关注。 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独 立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活中, 让学生主动在生活 中体验科学知识所在。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 以在实施 所
过程 中, 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 , 陶冶情操 , 还能够达到锻炼 思维的 目的。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体验式教 学法的成功应用还需要教师们 的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 上接 第 3 7页) 每个小组约 出 5个人, 了会减少小 组成员或 多 交流的时问 , 达不到思维上 的碰撞 , 太少 了则得不到更多 的 启发, 更谈不上群策群力 。 分组方法最好 由学生 自由组合 , 然 后选举 出小组长 , 在组长的率领下全体成员分工认真 、 协力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初探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初探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研学旅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而在研学游学活动中,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无疑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加深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
那么,具体的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以体验为基础,寓学于游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体力行当中。
相对于传统的纯理论教育方式,学生通过身体力行来加深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使得研学旅行成为一种寓学于游的教育模式。
例如,在历史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参观历史文物,走近历史名人等,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进行户外探险活动,亲自体验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
二、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不仅寓教于乐,而且更富有实践性。
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进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生态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学习到环境保护的理念,并且在回归校园后,通过动手实践和开展环保宣传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应用。
三、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环境,以及广泛的学习内容。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交流互动,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另外,通过研学旅行的实践和体验,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沟通能力、个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日后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需要专业的教育机构和导师提供支持在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下,需要专业机构和导师的支持。
专业机构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安全保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研学环境;导师则是研学旅行的引领者,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究和反思,并且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总之,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模式。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一、引言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如何通过班会课来有效推进德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方式,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基本原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的德育教学形式。
其基本原理包括:1. 学生主体性原则: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
2. 情感体验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和模拟体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情操。
3. 情感激发原则: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加深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案例以“诚信”的主题为例,介绍一起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案例。
1. 情境创设教师组织学生们参与“诚信小岛”的游戏,将诚信的重要性贯穿始终。
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失去诚信”的后果,从而激发对于诚信的认同。
2. 学生互动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诚信”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 角色扮演学生们以“诚信英雄”为主题,进行角色扮演。
他们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体验到了诚信所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分析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一定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和主动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体性。
2. 强化情感教育: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到情感的沟通和启发,增强了道德情操。
3. 促进学业发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使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
体验式教学初探
习。
一
、
我 们 对 体验 学 习的 理解
生的生活实际, 情景中的问题 是开放 的且能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 所以引起 了学生 的兴趣 , 思维立 即被激活 了。大家凭借 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多角
体验 , 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 已。
‘
二、 币 教 在教学过程实施体验式教学
首先,提供“ 生活化” 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情境 中体验 1 课前了解学生值得体验的 内容 、
’
操作 , 通过操作 , 以使学 生获 得大量的感性 知识, 可 同时也还有助 于提高 学 生的学习兴趣 ,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因此 ,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创造愉悦 的学 习氛围 , 是提高教学效果 的重要环节 , 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学习方式 根据 现代 思维科学的探 索和论证 , 只耍深入 分析 , 理清 层次, 讲辩 结合 , 向交 双
的概 率 是 多 少 ? 果 分左 右 呢 ? 常 对 等 可 能 事 件 的概 率 问题 列表 或 树 状 图 如 通 可 以解 决 , 这 一 次 是 取 出不 放 回 的 问题 , 于 所 设 计 的 问题 情景 , 近 学 但 由 贴
培养直觉 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其
保持一定的“自我学 习” 间; 时 利用各种 条件 , 学生带入情境, 把 让他们在 2 体验是学 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 知与情感 的整体参与。 、 认 数学 式 ; 激起参与动机, 是一个情境感受的过程。 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 、 、 、 、 、 、 看 摸 摆 拆 拼 折 剪 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 这种情境中感 受体验 , 动 。体验除了感官活动, 还需要猜测 、 比、 类 分析 、 验证 、 归纳、 推理等各种思 2人们认识事物所表现出的循序渐进 、 、 由浅入深 、 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 力层次。因此提 做 ” 的机会 ,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 做 ” “ 就是让学生动手 大脑认识事物具有 明显的层次性 。 思维科学又根据这些层次来划 分智 维活动。课堂教学 中, 教师指令性 的、 没有 思考 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 证 明:
服装设计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初探
何 谓服 装设 计课 程的体 验式教 学?
服装设计由材料学 、时装画、结构制版、制作工艺、C A D、服 装专题设计、系列产品设计等侧重点各不相同的课程组成 ,通过理 论知识 以及实践 I I 练,引导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规 律 ,启发学生以艺术和审美的眼光发现问题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
解决问题。 服装设计是群体需求 、产品属性和社会价值三者之间的相互 协调。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要追求产品的用户g a R( z ) 。 丰富的创 意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精准的产品体验是服装设计专业教学 中 经常忽视的课题。教师可 以结合产品体验 、创新思维方法 、设计表 现等内容来协助学生完成服装设计的整个流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 观察各类服装的使用功能及细节设计,获取明确的亲身体验和直观 感受。 二、体验式教学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通 常情况下 ,服装专 业课 程的设计课题是 围绕 着男装 、女
参考文献 : 【 1 】 梁玲琳 . 产品设计课 程体 验式教 学初探[ J ] . 艺术教育 ,2 0 1 1,
(1 2) .
[ 2 ] 李世 国,华梅立等. 产品设计 的新模 式—— 交互设计[ J ] 包装工
发散创意思维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针对性 ;互动性;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O 卜2 1 7 — 1
体验式教学源 自体验式学习 ,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 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 、真实的情境模拟,呈现或再现教 学 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获得较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理解并逐 步建构知识 、发展能力的教学形式( 1 ) 。鉴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多 样化 、交叉 『 生特点 ,教学 中应尤为强调体验式教学— —将专业知识 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具体的教材内容 , 以此来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复合。
“体验式”教育的初中主题班会课展示与交流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三、体验活动: 双人背球走 双人跳绳 我们一起走 老鹰捉小鸡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引入“体验式”教育:
相关情境 体验、感悟情境
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 “体验式”教育具有参与性﹑情境性﹑操作性﹑愉悦性 ﹑感悟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是更适合对现代中学生主题班 会课的好形式。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案例班会课: 新在一起,心在一起!
一、班会背景: 9月初,我中途接管初三的一个班集体; 两周后,我调组调座位。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科学的理论之一,其 不仅是动机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人性论和价值论。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体验式”班会课的优势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思想 体现了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 关注“动态生成”,用“身边的人或事”育人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改进
基于目前班会课现状,我们努力提倡在班主任引领下开 展“体验式”教育的主题班会课,就是力求转变长期以 来以灌输式和教师批评为主的班会课,坚持"体验内化分享外化-思想引领"等体验方式来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行 为,表达内心感悟,自己看法与主张,从而能达到学生 之间能够互相影响,能做到自主教育,生生教育,从而 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客观科学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并 为之坚守住自己的选择,最终形成学生能够用科学的人 生观、世界观来观世界、观人生。
体验成长 德润生命 ——“体验式主题班会”德育模式的探索
体验成长德润生命 ——“体验式主题班会”德育模式的探索发表时间:2020-11-03T09:29:30.80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作者:海金宝付伟静[导读] “体验式主题班会”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海金宝付伟静辽宁省阜新市教育服务中心摘要:“体验式主题班会”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放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本文试从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流程、课堂操作模式以及研究产生的积极效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验主题班会德育模式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指教师围绕一个主题,遵循先做后知的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让学生以情境参与、游戏活动等形式通过切身体验、经验开悟、洞开智慧、明确道理、生成价值,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班会。
近三年来,我们将体验德育作为一种生存发展和人本化的德育手段,基于主题班会的课堂操作模式,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放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了“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德育模式”省级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体验式主题班会系列课堂模式,德育实施成效明显改善,形成了地区德育的新特色和新亮点。
通过研究探索,我们总结出一节成功的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六有”设计流程,具体为:有目标——有主题——有活动设计——有活动过程——有体验方法和手段——有评价反思。
1.目标选择:德育目标分为年段目标和课堂目标。
如小学“人际交往”这一德育总目标分解成年段目标为:A.低年级:学会夸奖别人,懂得学习别人的优点。
B.中年级:学会分辨对错,学会谦让,做有礼貌的孩子。
C.高年级: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宽容谅解别人。
体验式主题班会完成的应是课堂目标,而课堂目标包括课前的理想目标和课中的板块目标。
如《打败拖拉,远离磨蹭》一课的知识目标:了解拖拉的日常现象,感知其危害;懂得有效管理时间;情感目标:在情境体验中产生打败拖拉、远离磨蹭的强烈愿望;能力目标:习得管理时间的有效方法,逐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情景体验式"教学策略初探
、
伴, 触 景 自然 生 情 。 除 了 实 物 、 图片 、 简笔画情景外 , 还 可 以 利 用 现代 化 的 电教 手 段 , 创 设 直 观 情 境 。如 常 规 用 的 录音 机 、 录 像机 、 幻灯 、 投影仪等 。 利用 收 录机 放 一 段 动 物 类 的 叫 声 , 让 学 生 猜 测 动物 的名 称 : 或 在 课 前 或 课 间放 一 段 英 语 歌 曲 , 营 造 英 语氛围 ; 还可以录制学生的一些英语对话 、 单词、 句 子 的 朗读 , 让 学 生感 受 自己 的语 音 语 调 , 并 作 出对 比 . 有 利 于 进一 步 提 高 自 己 的英 语 口语 水 平 ; 利 用 电视 、 VC D、 录 像 机 等 为 学 生 提 供 些声情并茂 、 纯正地 道的“ 洋腔洋调 ” , 使 学生身 l 临其 境 , 仿 其茂 , 学其声 , 由“ 情” 到“ 理” , 激发兴 趣 , 启 迪思维 , 在乐学 中 体 验 英 语 的 魅 力 。 可 以采 用 C A I( c o m p u t e r -a s s i s t e d i n s t r u c — t i o n ) 模式, 它不仅能使教学更生动 、 形象 、 具体 , 还 能 加 大 课 堂 的信息容量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 在 模 拟 情景 中 , 使 学 生 体验 学 习英 语 的 成 功 感 。 模 拟情 景是 指借 助 现 有 条 件 ,部分 地模 拟 教 材 所 呈 现 的 语言内容和交际场面 , 要 求 学 生 在 模 拟 环 境 的启 示 下 , 寻找 自 己的 语 言感 觉 和语 言 角 色 。 在 小 学 , 通 常 用 于课 堂 的 复 习 、 巩 固提 高 阶 段 , 或是课后排演 , 课上表演阶段。 ( 1 ) 设 计模拟情景 , 应 根据学生 的实际水平 , 编 排 一 些 模 拟活动 , 让 学 生 感 到 自己所 学 的英 语 知 识 还 是 比较 丰 富 的 , 离 成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 2 ) 设 计模拟情景 , 一 定要充分利 用情景所 给的素材 , 给 予 学 生 自由发 挥 的 充 分 空 间 , 激 发 他们 体验 成 功 的 自主 意 识 。 比如 , 课 前 给 学 生一 个 主 题 , 让 所 有 的 学 生 自主 组 合 排 练 , 在 课上 给 5 分 钟 的展 示 时 间 。 ( 3 ) 在进行模拟 活动时 , 对于学生 表演好 的地方 , 要 及 时 给予表 扬 、 鼓励 。如 : “ g o o d / g r e a t / e x c e l l e n t ” 等: 对 于 学 生 的 错 误, 要 学会 容忍 . 不 要 总是 立 即 纠错 。 ( 4 ) 在 学 生 活 动结 束 时 , 要分析 、 总结 , 给 予 总体 评 价 , 以表 扬为主 , 评选 f { { = 优 秀小 组 并 给 予奖 励 , 让 学 生 有 极 大 的成 功 感 。 3 . 在 真 实情 景 中 . 体 验 学 习英语 的作 用 。 学 习英 语 的最 终 目的是 在 生 活 实 际 中进 行 交 际 。所 以要 多方面地给学生创造机会 , 让 他们 学英 语 、 用 英 语 。我 们 主 要 做 了 以下 两 方 面 : ( 1 ) 请外籍 教师到我 校来参 观 、 访 问。当同学 们用 “ We 1 .
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究与实践 ——以“诚信——知行统一”主题班会课为例
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究与实践——以“诚信——知行统一”主题班会课为例摘要: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和实施是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体验式主题班会课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
本文以以诚信为主题的体验式主题班会课为例,结合班会课的实施设计和总结反思,初步探讨体验式班会课设计实施过程需关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班主任随着初中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说教式的班会课不仅得不到教育效果,而且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这也是困扰很多班主任的问题。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我概念不断形成的初中生,能够让他们有参与感的班会课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其思考和反思。
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提出和实践弥补了说教式班会课的不足。
体验式主题班会课主要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体验和分享为主线进行设计,让学生从游戏活动中感悟并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一、理论支持体验式主题班会课注重“体验”的过程,“体验学习”最早可追溯到杜威所提倡的“从做中学”这一学习理念。
他批判外在的灌输,倡导通过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近年来,关于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逐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对其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的探究也越来越多。
李招富,刘衍栋(2015)通过实践归纳了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实施过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主题选择、形式确定、课前准备、组织实施和评价形式。
陆祥桂(2017)则强调了实施体验式主题班会课要遵循以下原则:主题参与原则、体验式教育原则、互动性原则和活动做透原则。
黄雯霓(2019)提出了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意义,她指出体验式主题班会课有助于班级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班集体,有助于学习形成良好习惯和健康成长等。
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组织实施研究尚未形成一定的框架和体系,还存在很大研究空间。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初探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初探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游览与学习的旅行方式,目的是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动力。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是在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就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进行初探,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一、体验式研学旅行的特点1.注重体验感受体验式研学旅行将学生的体验感受放在首要位置,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感受到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等方式,深入了解目的地的特点,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提供互动体验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还着重提供互动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活动中去,例如参加当地的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社区服务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贴近学科知识体验式研学旅行将目的地的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等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贴近学科知识,增强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效果。
1.拓展学生视野体验式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在实地考察和实践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见闻,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2.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通过体验式研学旅行,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培养综合素养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4.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式研学旅行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5.促进全面发展体验式研学旅行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行为体验式主题班会模式与实践
行为体验式主题班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目前,许多主题班会灌输与说教倾向严重,很少关注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
这样的主题班会效果不很理想。
行为体验教育具有“亲历性、个体性、先行后知、寓教于乐”的特点。
将它运用于主题班会,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体体验。
依据其特点设计的、以“创设-体验-分享-交流-提高”为流程的主题班会,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主题班会的主人,学生通过自我行为的实践和亲身情感体验,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主题班会行为体验情感体验一、问题的提出请先看两节同一主题的班会课上的情景。
这两节班会课都以“瞄准目标,追求目标”为主题开展七年级学生人生目标教育。
主题班会一:一班主任在讲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然。
主题班会二:操场上,班主任与学生在共同参与一个叫“追球”的游戏。
他们时而你追我赶,时而席地而坐;时而你争我辩,时而静心感悟。
从这两节主题班会看,两位班主任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可从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体验上看,不言而喻主题班会二达到的效果要比主题班会一好得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主题班会一灌输与说教倾向严重,很少关注教育主体中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认同感”体验,学生成了被动的受教育对象。
而主题班会二坚持中学生教育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为本”。
体验教育中强调保证学生的主体参与,让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自组体验团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自议体验体会,做真正意义上主题班会的主人。
由此可得到一个启发: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自我行为实践以及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定会让主题班会魅力飞扬。
我姑且称这种“在班主任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自我行为的实践和亲身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方式叫“行为体验教育”。
二、主题班会中“行为体验教育”的特点(一)亲历性。
主题班会中“行为体验教育”强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学生从行为和情感上直接参与“行为体验”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身经历来感悟、获取人生的启迪。
生活体验式教学法初探
生活体验式教学法初探西华二中:李祥慧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提出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道德、体验上的“认同”向道德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所以,在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和近几年来中考开放性题型的不断改革,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其中在体验式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
根据有关的学习理论和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念,笔者提出了“我学习,我参与,我快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实践中围绕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二、体验和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体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一个概念。
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可以追溯到被称为“解释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那里。
他认为体验是一种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体验者与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
体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源于人的生命深层的对人生重大事件的深切领悟”。
心理学上认为,体验是“特殊的活动,是改造心理世界的特殊工作,是旨在确定意识与存在之间意义联结的工作,其总的目的是增强生活的理性。
”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来看,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和生理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中,由学生个人的自已发起的、自主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参与、经历、操作、探究、感悟等“体验性活动”是主体参与的重要行为体现。
体验式数学教学初探
体验 式数 学教 学初探
● 尹 燕京
《 小学数学课程标 准》十分强调 数学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 , 要求 “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 悉的生活情景 和感兴趣 的事物 造性 的发挥 , 人 们不 断发现 规律 的 同时 , 也不 断改 变着 规律 的表达形 式 , 形 成对 同一知 识 的不 同诠 释 。 在 数学 学 习 中要 让学生体验创 新 ,给他 们一个 自主 的空 间 ,让他 们乐学 、 会 学、 善学 。
学生不仅要学会 收集 信息 ,还是要有 正确处理信息 的能 力, 教师可 组织信 息交流会 、 信 息发布会 、 信 息小报 展览等体 验活动 , 依 据“ 资 源共 享 、 合理运 用” 的原 则 , 让 学生做个“ 信息 管理员 ” , 使他们 能根据 实际情况 , 准确地提 取 自己或他人 的 信息, 与 书本 知识有机结合解决 问题 。
样, 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 、 体验各 自不 同的想法解法 。 , 数学 中的许多概 念 、算 理在 生活实 际中都 能找到原 型 。
如, 在学 习有 关厘 米和米的认识 时 , 可 以让 学生在生活 中认真 在数 学学 习中 , 让学生对 “ 不止一个 的答案” 和“ 不止一种
的答 法 ” 进行选择 , 通 过各种渠道 找到最佳 的答案 。 通 过让学
小学生注意力 的稳定 性不够 ,教 师在 课堂上一 味地 说教
会很 快令他们生厌 , 所 以教师设计 的学习方式要 多样化 。 同时
我们 在教学时 , 还 要巧妙地运用 多媒 体的教学 手段辅助教学 ,
调动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能让 同学们互 相取长补
短, 共 同提高。
幼儿园体验式教学初探
“体验型”实验教学初探
文。 王艳慧 ( 黑龙 江 农 垦职 业 学 院)
摘 要 : 文介 绍 了在 实验 教 学过 程 中 , 本 通 过 学 生 自身去 体 验 并 获 得 相 应 的 知 识 ,
以及 如 何 开展 “ 验 型 ” 实验 教 学和 体 “ 体 验 型 ”教 学 的体 会 。
关键 词 : 体验 型 ” 实验教 学 ; 会 “ ; 体 高等 职 业 技 术 教育 应 有 其独 特 的 办 学 理 念 和 独 特 的 办学 定 位 ,高 等 职 业技 术教 育 能 否 充分 发挥 其价 值 特 点 和 功 能 特 征 , 在 很 大 程 度上 取 决 于 高 等职 业 技 术教 育 能 否办 出特 色 。 高等 职 业 技 术教 育 是 培养 岗 位 型 、技 能 型 人才 。高 等职 业 技 术 教 育是 按 岗位 来 设 置专 业 ,按 照 岗位 所 需 要 的技 能开 设 课 程 ,培养 人 才 的 ,在教 育 教 学过 程 中 ,应 格 外 注重 实 践 教学 和 综 合职 业 能 力 培养 。高 职 应更 加 注 重专 业 设 置 的职 业 性 ,实 验 教 学过 程 的 实 践性 以及 人 才 培养 的岗位型、操作型特征。 总 之 ,提 升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的 紧 迫 形 势 , 以 及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的 现 实 需 要 ,促 使 许 多 院校 、实 验 教 师开 始 探 索职 业 教 育专 业 课 程 改革 的 新 思路 。在 这 些 改 革 中 ,其 中最 具 广泛 性 的 就是 新 课 型 的应 用 ,它成 为 当 前职 业 教 育 专 业课 程 改 革 的 方 向 ,因为 它 符 合职 业 教 育 的规 律 ,容 易 激 发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培 养 学 生综 合 应 用 专 业 知识 的 能 力 。 在这 里 我 们 谈谈 “ 验 体 型 课 型 在 实 验 教学 应 用 中 的体 会 。 “ 验 型 ” 教 学 的 意 义 体 “ 验 ” 指 通 过 实 践 来 认识 周 围 的 事 体 物 ,亲 身 经 历。 教 学意 义上 的 体验 既 是 一 种 活 动 ,也 是 活 动 的结 果 。作 为 活动 ,即 主 体 亲 历 某 件 事 并 获 得 相 应 的 认 识 和 情 感 ;作 为活 动 的 结 果 ,即主 体 从 其亲 历中 获 得 相 应 的认 识 和 情 感 。在 实 际 的学 习活 动 中 ,体 验 强调 学 生 的 参 与 ,用 自己 的心 灵去 亲 自感悟 。新 课 程 改革 特 别 强调 学 生 的 参与 ,为学 生 的 “ 验 ” 活动 提 供丰 富 体 的 素材 一 观 察 、实 验 、 探 究 、调 查 、实 践 等活 动 。 这些 活 动 不 仅 能 帮助 学 生理 解 知 识 , 更 重 要 的 是 激 发 了 学 生 的 生 命 活 力 ,促 进 了 学 生 的 成 长 。 “ 验 型 ” 实 验 教 学 不 只是 一 种 教学 体 形 态 ,也 是 一种 有 助 干 学 生 主体 性 发 展的 教 学 思 想 ,体 现 了 素 质 教 育 的 教 学 价 值 观 。体 验 是 学生 素 养 形 成 和 发展 的 前 提 条 件 。 只有 以 体验 为核 心 的 教 学才 能 实 现学 生 素质 的真 正发 展 。进 行” 体验 型” 教学 , 可 以让 学 生 通过 自身 实 践 来 认识 、掌 握 所 要 学 习 的知 识 或技 能 ,丰 富 学 生 的情 感 体 验。“ 体验 型 ”教学 有 利于 确保 学生 的 主体 地 位 ,有利 于加 快知 识 经验 的转换 ,有利 于 促 进 情 感 的生 成 ,有 利 于 培 养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和 创新 思 维 。 它 突 出 了学 生 在学 习中 的 主 体 地位 ,注 入 了 实践 的 环 节 , 发挥 学 生 的 主 动性 和 积 极性 。开 展 “ 验 型 ”教 体 学 的 目的就 是 以 情 景体 验 为 载 体来 促 进 学 生 由知 到能 的 转 化 ,而 由知 到 能 的转 化 是 教 学 中 的重 要 功 能 。 二 “ 验 型 ” 教 学 的 特 征 体 以 在体 验 中 发 展 为指 导 思 想 。 学 生主 体 发展 是 教学 的 出发 点和 归宿 。 教 学 的关
体验式主题班会初探
体验式主题班会初探一、体验式主题班会的产生请先看两节同一主题的班会课上的情景。
这两节班会课都以“瞄准目标,追求目标”为主题开展学生人生目标教育。
主题班会一:一班主任在讲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然。
主题班会二:操场上,班主任与学生在共同参与一个叫“追球”的游戏。
他们时而你追我赶,时而席地而坐;时而你争我辩,时而静心感悟。
从这两节主题班会看,两位班主任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可从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体验上看,不言而喻主题班会二达到的效果要比主题班会一好得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主题班会一灌输与说教倾向严重,很少关注教育主体中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认同感”体验,学生成了被动的受教育对象。
而主题班会二坚持中学生教育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为本”。
体验教育中强调保证学生的主体参与,让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自组体验团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自议体验体会,做真正意义上主题班会的主人。
由此,在班主任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自我行为的实践和亲身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的体验式主题班会便应运而生。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特点1、亲历性。
主题班会中“体验教育”强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学生从行为和情感上直接参与“行为体验”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身经历来感悟、获取人生的启迪。
2、个体性。
主题班会中各教育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兴趣爱好各异、生活经验不一、感悟能力不同。
即使对同一事物、同一行为,不同的主体也完全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
然而个体性的体验又是可以分享的。
正因为学生间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经过交流与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3、先行后知。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体验教育”与“传统的道德说教”本质的区别在于:传统的道德说教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对受教育者程式化的道德灌输;行为体验教育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通过体验来达到对真理的认知。
体验式学习效果评价初探
体验式学习效果评价初探在当今教育领域,体验式学习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推崇的学习方式。
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学习方法不同,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
然而,要确定这种学习方式是否真正有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有效,就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效果评价。
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在于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实际的情境或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所学内容。
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它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那么,如何评价体验式学习的效果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来评估。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考试、作业、项目实践等方式,可以检测学习者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所学内容。
比如,在一门关于环境保护的课程中,如果采用了体验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实地的环境监测和调研,那么在评价效果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进行口头陈述或者回答相关的问题,来考察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能力。
除了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者的技能提升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往往有机会锻炼各种实用技能,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倾听他们的交流和讨论,以及参考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来了解他们的技能发展情况。
另外,态度和情感的变化也是体验式学习效果评价的一部分。
体验式学习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态度变化。
例如,在一次社区服务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后,学生可能会对社区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这种态度和情感上的转变,虽然难以直接量化,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高职院校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
浅谈高职院校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一、提出背景“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和心理学理论,运用相关心理学技术,创设体验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和反思,在表达与分享中提升认知,最终达到自我成长、互助成长和共同成长目标的一种班会组织形式。
与校外拓展活动不同,体验式主题班会是在校内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教学条件下组织开展的。
这种主题班会少了传统主题班会的僵化模式,少了辅导员的枯燥说教和一言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分享感悟和价值澄清是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核心部分,活动完成后,教师会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在相同活动中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感受其实展现了同学们不同的价值观,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进行思考,逐渐明白道理,分清是非,这就是价值澄清的过程。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以90后学生为主,他们自我意识强烈,不喜欢被别人进行填鸭式的意识灌输。
在这种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主题班会不失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手段。
二、特点1.体验式主题班会突出体验的过程,而不是内容和结果。
2.体验式主题班会强调体验情境和讨论过程的真实性。
3.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整个班级对某个问题重新建构和认知的过程。
4.体验式主题班会是通过参与者体验而非说教来促进参与者发生行为改变。
三、设计流程体验式主题班会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六个环节组成:(1)暖场:此环节为班会的开端,主持人一般通过音乐、视频或小故事将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班会中来。
(2)创设情境:此环节需要结合班会主题,创设出一种体验情境,为后续体验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3)活动体验:此环节为整个班会的基础,要确保所有参与体验者能够全身心的参与进来,并产生心灵触动。
(4)反思感悟:此环节是班会的缓冲部分,目的是给参与者提供一小段独立思考的时间,加深其体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主题班会初探
一、体验式主题班会的产生
请先看两节同一主题的班会课上的情景。
这两节班会课都以“瞄准目标,追求目标”为主题开展学生人生目标教育。
主题班会一:一班主任在讲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然。
主题班会二:操场上,班主任与学生在共同参与一个叫“追球”的游戏。
他们时而你追我赶,时而席地而坐;时而你争我辩,时而静心感悟。
从这两节主题班会看,两位班主任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可从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体验上看,不言而喻主题班会二达到的效果要比主题班会一好得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主题班会一灌输与说教倾向严重,很少关注教育主体中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认同感”体验,学生成了被动的受教育对象。
而主题班会二
坚持中学生教育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为本”。
体验教育中强调保证学生的主体参与,让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自组体验团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自议体验体会,做真正意义上主题班会的主人。
由此,在班主任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自我行为的实践和亲身情感体验,
塑造健康人格的体验式主题班会便应运而生。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特点
1、亲历性。
主题班会中“体验教育”强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学生从行为和情感上直接参与“行为体验”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身经历来感悟、获取人生的启迪。
2、个体性。
主题班会中各教育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兴趣爱好各异、生活
经验不一、感悟能力不同。
即使对同一事物、同一行为,不同的主体也完全会有
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
然而个体性的体验又是可以分享的。
正因为学生间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经过交流与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3、先行后知。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体验教育”与“传统的道德说教”本质的区别在于:传统的道德说教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对受教育者程式化的道德灌输;行为体验教育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通过体验来达到对
真理的认知。
4、寓教于乐。
主题班会中的“体验教育”,教师抛弃了生硬的道德灌输,而将一些人生道理融入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