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比较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比较研

目的探讨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以我院2005年8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胃癌行手术治疗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了全切组(104例)和部分切除组(14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肠道免疫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全切除组,术后肠道免疫情况优于全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切除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中开展胃部分切除术,相较于胃全切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水平。

标签:胃癌;手术方式;预后水平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也处于逐年上升水平[2]。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但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水平,一直存在争论[3]。本研究以我院2005年8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胃癌行手术治疗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就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对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水平的影响进行一定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8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250例胃癌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145例,女105例,平均年龄(54.32±4.30)岁,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且符合手术指征。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我们要求入选研究的患者无神经精神障碍,入院前生活可以自理,且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我们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了全切组(104例)和部分切除组(1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病案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研究所涉及时间范围内,我院胃切除手术技术及人员未出现较大变动。全切除组患者使用根治性胃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全胃及食管和空肠吻合,并清扫周围淋巴结。部分切除组患者采用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本身、胃壁切线距离瘤体5cm左右的范围,并清扫周围淋巴结。本文研究指标包括3方面:(1)手术情况的比较,包括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2)比较

两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数据主要来源于患者术后的常规检查结果,包括血清白蛋白和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CD4+/CD8+)两部分。(3)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全切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多于部分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免疫情况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全切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高于部分切除组、CD4+/CD8+低于部分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全切除组104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8例、切口并发症6例、腹腔感染2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27%。部分切除组146名患者中,有1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3例、切口并发症3例、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并发症2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3%。所有患者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处理,康复出院。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P<0.05)。见表3。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目前,对于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能完全阐述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但癌前病变、基因及地域等因素与胃癌的相关性已在多篇文献中予以报道。在我国,胃癌以腺癌为主,患者早期无症状,就诊时通常已为中晚期,所以预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选择术式的时候,我们通常要考虑多方面内容,既要考虑到其临床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会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及卫生经济学等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相较于胃全切术,胃部分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切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多于

部分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相较于胃全切术,胃部分切除术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更小,所以患者恢复时间更快。本研究结果显示,全切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高于部分切除组、CD4+/CD8+低于部分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处,血清白蛋白并不是作为一种免疫反应因子,而是作为一种机体创伤后修复能力的反应[4],在本研究中,全切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较高,说明全切除组患者机体受损较部分切除组更大,患者体内应激水平更高。而CD4+/CD8+反应的是患者肠道内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能了解到手术对于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5]。本研究中,部分切除组患者CD4+/CD8+更高,说明部分切除组患者肠道免疫功能更好,而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情况与患者的术后康复水平有直接关系[6]。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切除组,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此,我们推断,在胃癌患者中开展胃部分切除术,相较于胃全切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水平[7-9]。

[参考文献]

[1] 王永川,魏丽娟,刘俊田,等.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0):679-682.

[2] 邹小农,孙喜斌,陈万青,等.2003~2007年中国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J].肿瘤,2012,32(2):109-114.

[3] 方金荣.影响胃癌外科治疗预后因素的探索[J].吉林医学,2012,33(24):5166.

[4] 李荣,全卓勇,彭开勤,等.微白蛋白尿在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液体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47-250.

[5] 宋继中,王巧民,余跃,等.树突状细胞与肠道免疫调节[J].胃肠病学,2007,12(11):704-706.

[6] 韩述岭,秦嘉若.加速康复外科对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2):124-125.

[7] 曾平湖,崔西玉,李兆滔.237例胃切除术后胃镜下所见与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68,170.

[8] 曹缙锋.42例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45-46.

[9] 李明朗,刘鑫.120例胃癌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148-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