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 PPT
合集下载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和城市聚落(共28张PPT)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和城市聚落(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a23441c850ad02de80410b.png)
类型少、数量少、 不够便利 人口数量多、 人口密度小、农民
人口数量少、 人口密度大、工人
二、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利于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温度适中、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聚落的分布
平原多,高山、荒漠少
?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多,经济较发达, 因此聚落多。 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类生存困难,因此聚落少或无
具有墙厚、窗小 的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降水丰富,地面潮湿 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沙特阿拉伯 乡村民居
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 当地自然环境 的特点。
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 当地自然环境 的特点。
当地气候特点 极度严寒
民居建筑特点 半球形冰 屋,门小、 墙体厚 黄土深厚, 凿成窑洞, 冬暖夏凉
因纽特人冰屋
黄土高原窑洞
比较干燥
蒙古人过着游牧的生活,蒙古包用毛毡和毛 皮搭建,搭建和拆卸都非常方便,适宜移动。
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屋顶坡度与降水的关系,墙壁的厚度、窗户大小与气温的关 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竹楼、窑洞、冰屋)
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村聚落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幅图片拟一个标题。 A图人们从事耕种耕作,以种植业生产为主,是农村 B图人们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工作,是渔村 C图人们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工作,是林场 D图人们从事放牧,以畜牧业为生,是牧村
一、城市聚落的形成 二、城市聚落的定义: 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居民主要从事 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三、城市聚落的特点: (1)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有很大不同。 (2)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城镇化》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城镇化》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1c359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f.png)
郊区城镇化:
城市人口密集,就业难, 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地 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
乡村环境优美,差距缩 小,地租便宜,基础设施 完善。
合作探究 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P36
1、用“s”曲线,描述英国城镇化进程时间段
•初期阶段:工业革命之前(18世纪中叶) •中期阶段:18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后期阶段:20世纪下半叶——
3、通过GNSS、GIS查询(摄像、视频…) 如遇堵车,可呼叫就近警车,通过广播告知车辆绕行
4、交通组织、商业组织、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RS:遥感系统:数据的获取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空间定位 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更新、分析
生活应用 城市规划 市政服务 公共服务
课堂小测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P41
回答:1、2、3、5问
1、GNSS,定位信息—110指挥中心
2、GIS,所有车辆信息由GIS整理、分析后,寻找离出事地点最近车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城镇化
-.
✓城市增多 ✓超级城市出现
✓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
任务一
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概念
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城镇化标志
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例上升
3、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相互促进
推拉因素
乡村的推力 城镇的拉力
二战后,加速城市化 遍及全世界
城镇化有差异:70%以上,40%以下主要分布的大洲在哪?
城镇化区域差异:全球、大洲、国家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起步 发达国家 早 发展中国家 晚
品德与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课件
![品德与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d9e7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f.png)
分析各地的发展状况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 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3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各地的环境 特点和发展状况。
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和友谊
促进跨地区的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地区的交流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在交流中建立友谊
强调在交流中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资源争夺与冲突
世界各地由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不同,经常引发资源争夺和冲突,如石油、天然气等资 源的争夺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04
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
经济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因素影响,经 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产业结构
各地区产业结构特点不同,有的以农业为主,有 的以工业为主,还有的以服务业为主。
03
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多样
全球各地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综 合影响,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极地气候等。
气候差异显著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 降水等气象要素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
气候变化影响
城市生活的优点
城市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文 化、教育、医疗等资源, 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 的生活水平。
城市生活的挑战
城市生活也面临着环境污 染、交通拥堵、生活压力 大等问题,需要人们合理 规划和管理。
乡村生活
乡村生活概述
乡村生活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 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自然环境 优美、人口密度低、生产方式多
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人们会互 赠礼物、装饰圣诞树、聚餐等。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 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3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各地的环境 特点和发展状况。
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和友谊
促进跨地区的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地区的交流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在交流中建立友谊
强调在交流中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资源争夺与冲突
世界各地由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不同,经常引发资源争夺和冲突,如石油、天然气等资 源的争夺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04
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
经济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因素影响,经 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产业结构
各地区产业结构特点不同,有的以农业为主,有 的以工业为主,还有的以服务业为主。
03
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多样
全球各地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综 合影响,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极地气候等。
气候差异显著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 降水等气象要素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
气候变化影响
城市生活的优点
城市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文 化、教育、医疗等资源, 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 的生活水平。
城市生活的挑战
城市生活也面临着环境污 染、交通拥堵、生活压力 大等问题,需要人们合理 规划和管理。
乡村生活
乡村生活概述
乡村生活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 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自然环境 优美、人口密度低、生产方式多
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人们会互 赠礼物、装饰圣诞树、聚餐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乡村与城市 课件2 30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乡村与城市 课件2 30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a2d0d4941ea76e58fa0482.png)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面四个人的话分别反映了 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 (1) “下个月我们歌舞团要去澳门演出。”文化联系 (2) “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一吨山东苹果, 请问什么时候到货?”物产联系 (3)“明年上半年,我要去新疆支教。”人才联系
(4) “我经常通过教学网站下载教学资源。和其他老 师交流教学心得。”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农 村 牧 村 渔 村 林 场
城市聚落
工业、商业、服务业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 总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而不 同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 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 相同。
社区的共同点
第三框 往来在区域之间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 最喜欢买什么商品?看 看哪些是本地生产的, 哪些是外地生产的?如 果是外地生产的,说说 它们的产地是哪里?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 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 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 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 补。
二、区域联系的表现 区域联系的表现
物产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信息联系
图1-29 查询外地信息
物产联系
图1-30 不同区域的物资流动
图1-31 不同区域的人员流动
想一想: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 各地生产的商品,这个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山 西 陈 醋
自然条件
物产
杭 州 西 湖 龙 井
海 南
自然条件
物产
重 庆
俄罗斯望远镜
瑞士军刀
法国香水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社会生活
黑龙江的木耳
自然条件
物产
新疆的葡萄干
自然条件
物产
宁波象山
5.2城镇与乡村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5.2城镇与乡村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31b6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d.png)
13. 川西林盘形成散居特点,主要原因是( C )
A. 交通便利
B. 气候湿润
C. 河网密布
D. 地形平坦
图5-2-7
点拨:由图文材料可知,川西林盘分布的成都平原地区河网密
布,不适宜大规模团块聚落的布局,从而形成散居的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D )
图5-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探究三 气候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图5-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气候对聚落的建筑影响明显。图5-2-10分别是东南亚地 区的高脚屋和因纽特人居住的雪屋。高脚屋是适应当地气 候 高温多雨 的特点,雪屋主要适应当地气候 寒冷干
8. 有关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房屋矮,发展农业
C. 城镇,房屋高,且密集 D. 乡村,房屋少,发展商业
图5-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聚落
乡村
公共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设施 较少
道路 交通线路狭窄、 交通 稀少
自然 村落周围常有农田、 环境 果、池塘等
城镇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齐全 道路 纵横交错 , 有的甚 至呈现网络状、立体化
城镇一般建有各类绿地
二、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1. 城镇发展 (1)城镇人口规模在不断 扩大 ,城区边界向外扩张。
点拨:由图可知,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菩山位于
城镇与乡村ppt课件
![城镇与乡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135c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a.png)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一、乡村与城镇 2、城镇 ②分类
小城市
大城市
超大城市
镇
中等城市
特大城市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一、乡村与城镇
2、城镇 ③布局 市中心往往有繁华的商
业街,住宅分布广泛,绿地 公园、学校、医院、商店、 体育场等镶嵌其中
外围往往分布着工厂与仓 储中心。它们之间并无明确界 线。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 内部景观越复杂。
保护措施二:应在遗产地风貌区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注意防止 过度开发、“修旧如新”等倾向。
课堂小结
乡村景观
与城市景
观的差异
乡村景观与
城镇景观
城 镇 与
村落发展为城 镇的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 候适宜、资源丰富
社会条件:政策扶持、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乡 村
发现变化 特点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A.
B.
C.
D.
6.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条件有( D)
A.气候寒冷 B.人口稀疏 C.矿产丰富 D.交通便捷
7.该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对应如图中的(A)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8.小明到达以后,该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B)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无法判断
课堂练习
20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渔民村(资料照片)。
2020年8月13日拍摄的深圳市区一景(无人机照片)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2.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必要性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2.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必要性
(1)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 在逐渐减少
(2)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 楼大厦所代替
《城乡空间结构》城镇和乡村PPT课件
![《城乡空间结构》城镇和乡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2437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b.png)
城乡空间结构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
目录页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乡村
是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人口分布较 为分散的地
方
城镇
是人口达到 一定规模、 主要从事非 农业产业活 动的居民聚
居地
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依据图中信息说出城镇与乡村土地利用区别。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思考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差异
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
交通、行政用地为主 外围以农业用地为主
思考三种乡村聚落形态分布的地区(阅读31页教材)
密集型
人口稠密
旱作农业区
分散型
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
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半聚集型
山区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思维导图
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 城乡一体化
区位
建设用地为主 农业用地为主
功能区
影响因素
方式简单 节约用地 位置、联系
包括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相互联系、干扰、无绝对界线
自然、历史、交通、生态等
发展变化
经济
地租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因素
受地理环境影响 集市流通、地方服务突出
京杭运河地位下降三原因: 1.运河淤塞; 2.京沪线冲击; 3.海运越来越发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
政治因素
旅游业
文化因素
巴西利亚
华盛顿 堪培拉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
目录页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乡村
是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人口分布较 为分散的地
方
城镇
是人口达到 一定规模、 主要从事非 农业产业活 动的居民聚
居地
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依据图中信息说出城镇与乡村土地利用区别。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思考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差异
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
交通、行政用地为主 外围以农业用地为主
思考三种乡村聚落形态分布的地区(阅读31页教材)
密集型
人口稠密
旱作农业区
分散型
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
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半聚集型
山区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思维导图
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 城乡一体化
区位
建设用地为主 农业用地为主
功能区
影响因素
方式简单 节约用地 位置、联系
包括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相互联系、干扰、无绝对界线
自然、历史、交通、生态等
发展变化
经济
地租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因素
受地理环境影响 集市流通、地方服务突出
京杭运河地位下降三原因: 1.运河淤塞; 2.京沪线冲击; 3.海运越来越发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
政治因素
旅游业
文化因素
巴西利亚
华盛顿 堪培拉
品德与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生活》ppt课件
![品德与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生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cefb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9.png)
城市文化传承还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 参与和贡献,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传承民间艺术等方式,让城市文化得 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乡村文化传承
乡村文化传承是指乡村在长期 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 传统,它包括乡村建筑风格、 民俗习惯、农耕文化等多个方
面。
乡村文化传承对于乡村的发展 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升 乡村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城市居民通常居住在公寓或住宅楼中, 出行以公共交通、私家车或步行为主, 生活便利但压力较大。
乡村生活
乡村生活的特点
乡村生活节奏较慢,人口密度低,环境优美,生活节奏悠闲。
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乡村居民通常居住在独栋住宅或农家院落中,出行以自行车、电动 车或步行为主,生活宁静但设施相对较少。
农村教育问题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
后等。
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 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学 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地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 度不够,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和 引导。
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 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如心理孤独、学习成绩下降等
乡村生活中的问题
乡村生活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收入单一等问题,需要得 到改善和提升。
山区生活
山区生活的特点
01
山区生活环境艰苦,人口稀少,自然景观独特,生活条件较为
简陋。
山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02
山区居民通常居住在山村或牧民帐篷中,出行以马匹、摩托车
或徒步为主,生活艰辛但精神富足。
山区生活中的问题
05
总结与思考
乡村文化传承
乡村文化传承是指乡村在长期 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 传统,它包括乡村建筑风格、 民俗习惯、农耕文化等多个方
面。
乡村文化传承对于乡村的发展 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升 乡村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城市居民通常居住在公寓或住宅楼中, 出行以公共交通、私家车或步行为主, 生活便利但压力较大。
乡村生活
乡村生活的特点
乡村生活节奏较慢,人口密度低,环境优美,生活节奏悠闲。
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乡村居民通常居住在独栋住宅或农家院落中,出行以自行车、电动 车或步行为主,生活宁静但设施相对较少。
农村教育问题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
后等。
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 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学 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地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 度不够,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和 引导。
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 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如心理孤独、学习成绩下降等
乡村生活中的问题
乡村生活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收入单一等问题,需要得 到改善和提升。
山区生活
山区生活的特点
01
山区生活环境艰苦,人口稀少,自然景观独特,生活条件较为
简陋。
山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02
山区居民通常居住在山村或牧民帐篷中,出行以马匹、摩托车
或徒步为主,生活艰辛但精神富足。
山区生活中的问题
05
总结与思考
《乡村与城市》人在社会中生活精品ppt课件下载
![《乡村与城市》人在社会中生活精品ppt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e23670cf4431b90d6d85c70e.png)
3.乡村村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平原聚落分布形态:集中呈团状
山区聚落分布形态:分散呈带状
找一找:这两幅图在分布的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平原上的村落景观,因为地势平坦开阔,聚落一 般呈团状分布。
山谷里的村落景观,这里的聚落一般沿山谷呈带 状分布。
4.乡村聚落的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气候
5.分小组 讨论是 合作, 表演课 本剧更 是合作 的高级 形式, 在短短 的时间 内,同 学们要 把课文 内容以 课本剧 的形式 表演出 来,没 有合作 的精神 是不可 能完成 的。演 课本剧 不是一 件简单 的事情 ,这里 有导演 、演员 的分工 ,道具 的使用 ,等等 。
6.因为文 中说, 白兔原 本是快 乐的, 自从拥 有了月 亮以后 ,她便 产生了 无穷的 得失之 患,所 以她放 弃了, 求诸神 之王撤 销那个 慷慨的 决定。
自然景观 建筑物
以农田为主, 高楼林立,交
房屋稀疏
通网络纵横交
错
低,稀疏
高,密集
公共实施 人口
类型少、数量 类型多、数量
少、不够便利 多、非常便利
人口数量多、 人口数量少、
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大、
农民
工人
39
三、往来在区域之间 1.社区调查 2.各区域间为什么要发生联系?(1)各区 域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社会生产和生活 特点各异。 (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3)各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交流,可以实现 优势互补。 3.各区域间的联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7
【练习】
尽管社区的类型很多,差异很大,但 大多数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C) A.与一定的地理区域联系松散 B.在一定的区域内互相同化 C.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 D.在一定的区域内互不联系
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3a1e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f.png)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了解家乡景观 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通过对家乡景观的了解,加深对家乡的认知。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1.简要描述你居住的乡村或城镇的景观特征。 2.观察家乡某典型景观,说明其特点。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2.结合家乡附近的某特色城乡景观,谈一谈保护该 景观的意义及举措。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1.下图示意两地聚落景观。读图,回答(1)~(2)题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D (1)关于甲乙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偏远的乡村 → 劳动力外迁 → 人口减少 ↓
村落消失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 的城乡景观,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但是,在城 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 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城乡景观保护的关系受到全 人类的共同关注。 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上有些村落和城镇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参照图5.12,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选择一个你感 兴趣的村落或城镇,收集能体现其景观特色的图文 资料。
A.甲是乡村聚落,高楼耸立 B.乙是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 C.甲是城市聚落,交通便利 D.乙是城市聚落,以非农业生产为主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了解家乡景观 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通过对家乡景观的了解,加深对家乡的认知。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1.简要描述你居住的乡村或城镇的景观特征。 2.观察家乡某典型景观,说明其特点。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2.结合家乡附近的某特色城乡景观,谈一谈保护该 景观的意义及举措。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1.下图示意两地聚落景观。读图,回答(1)~(2)题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D (1)关于甲乙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偏远的乡村 → 劳动力外迁 → 人口减少 ↓
村落消失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 的城乡景观,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但是,在城 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 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城乡景观保护的关系受到全 人类的共同关注。 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上有些村落和城镇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知识讲解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参照图5.12,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选择一个你感 兴趣的村落或城镇,收集能体现其景观特色的图文 资料。
A.甲是乡村聚落,高楼耸立 B.乙是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 C.甲是城市聚落,交通便利 D.乙是城市聚落,以非农业生产为主
《城镇与乡村》课件
![《城镇与乡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932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9.png)
农村依靠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相对较低的经济活动水平。
3
城乡经济差距
城市经济相对农村发展更快,存在城乡 收入差距。
生活方式和文化
城市
繁忙的城市生活,注重个人成就和个人权益。
农村
宁静的农村生活,注重家庭集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发达的道路网络,方便人们的出行。
2 农村交通
交通相对不便利,主要依赖公路和乡村小道。
3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有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学校和商业中心,农村设施相对简单。
环境和资源保护
1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面临空气和水污染、垃圾处理等环境挑战。
2
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面临土地退化、农药使用过度等环境挑战。
3
资源保护
城乡都需要努力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城镇与乡村
城镇与乡村的定义和特点
人口分布
城镇人口
城市人口稠密,居住在高楼大厦中,享有现代便利设施。
乡村人口
乡村人口稀少,居住在农舍和农田旁边,过着宁静的生活。
城乡人口比例
大部分人口聚集在城市,少部分人口分散在农村。
经济发展
1
城市经济
城市拥有发达的产业和商业,提供更多
农村经济
2
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的机会。
发展前景和挑战
城市发展
城市有更多发展机会,但也 面临过度拥挤、社会问题等 挑战。
农村发展
农村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改 善,但也有机会发展农业产 业和乡村旅游。
城乡发展平衡
需要促进城乡发展平衡,实 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历史和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1.2.1乡村和城市——乡村聚落(共13张PPT)
![人教版历史和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1.2.1乡村和城市——乡村聚落(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2120e1a1c7aa00b52acb88.png)
白天炎热,昼 夜温差大
△问题与思考: 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 村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 幅图片拟一个标题。
比一比
乡村聚落的特点: (3)由于一课
干旱地区的村落
乡村聚落
思考:为什么要把房 屋建在高山上?
思考:为什么要把房 屋建在湖泊边上?
比一比
山区:带状分布
平原:团状分布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点: (1)分布和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
境的相互关系。
村落分布特点
洪涝区
高地上
干旱地 水源充足且供 区 水方便的地方
自然环境特点
避免洪涝威胁
气候干旱,降水稀 少,水资源不足
比一比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 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
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 络纵横交错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1.2.1 乡村聚落
塘栖二中 褚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
即村落, 是乡村地区人 们的居住场所, 也是人们进行 生产和社会活 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
水网密布的村落
看一看
因纽特人的小冰屋 福建土楼
徽式建筑 新疆的平顶屋
比一比
傣族民居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点: (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 的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 族民居
沙特阿 拉伯乡 村民居
竹木搭建,悬离地 面,屋顶呈三角形
具有墙厚、窗 小的特点
降水丰富,地 面潮湿
△问题与思考: 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 村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 幅图片拟一个标题。
比一比
乡村聚落的特点: (3)由于一课
干旱地区的村落
乡村聚落
思考:为什么要把房 屋建在高山上?
思考:为什么要把房 屋建在湖泊边上?
比一比
山区:带状分布
平原:团状分布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点: (1)分布和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
境的相互关系。
村落分布特点
洪涝区
高地上
干旱地 水源充足且供 区 水方便的地方
自然环境特点
避免洪涝威胁
气候干旱,降水稀 少,水资源不足
比一比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 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
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 络纵横交错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1.2.1 乡村聚落
塘栖二中 褚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
即村落, 是乡村地区人 们的居住场所, 也是人们进行 生产和社会活 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
水网密布的村落
看一看
因纽特人的小冰屋 福建土楼
徽式建筑 新疆的平顶屋
比一比
傣族民居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点: (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 的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 族民居
沙特阿 拉伯乡 村民居
竹木搭建,悬离地 面,屋顶呈三角形
具有墙厚、窗 小的特点
降水丰富,地 面潮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
1 Living condition
2
Pace of life
3
Entertainment NhomakorabeaLiving condition:
How do you think about city life?
“Avoid the rush-hours” must be the slogan of large cities,wherever you go,especially at weekends or on holidays,you’ll find that trains are packed,streets crowed,buses queued…What a annoying traffic jam it is!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In contrast,people in the country have a more leisure lifestyle,the pace of life is much slower there, people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 have their own farm and even their own store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decide when to work and rest .However in the cities people are mostly working for companies operated or even owned by a bigger company.
What about rural life?
In the countryside,people live a quiet life.There has no stoplights and one main intersecti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ountry is by far beyond comparison with the cities,there are less pollution,fewer factories and less noise in the country,where as the cities are filled with cars and factories which are the essential reasons to noise and pollution.
Life in small bridges and flowing waters must be quiet and leisure,but if you are not scholars,you may not feel the comfortable life even bored with it for long time’s living.Whereas in cities you can always keep you freshness.
It seems like you are on a zillion schedules,and you have to depend on traffic,coworkers,prices…Morever,people who lives in the city have great pressure of employment and work.Faced with this long-term mental stress and tension life without a breath,people will get tir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even a breakdown.
In addition,urba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better than the countryside. And as a multicultural city,city dwellers can gain access to better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ace of life in the city is much faster than countryside. In the city,people are always busy.They rush towards workplace in the morning and rush home at dark,worrying about the “rush time”.
1 Living condition
2
Pace of life
3
Entertainment NhomakorabeaLiving condition:
How do you think about city life?
“Avoid the rush-hours” must be the slogan of large cities,wherever you go,especially at weekends or on holidays,you’ll find that trains are packed,streets crowed,buses queued…What a annoying traffic jam it is!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In contrast,people in the country have a more leisure lifestyle,the pace of life is much slower there, people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 have their own farm and even their own store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decide when to work and rest .However in the cities people are mostly working for companies operated or even owned by a bigger company.
What about rural life?
In the countryside,people live a quiet life.There has no stoplights and one main intersecti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ountry is by far beyond comparison with the cities,there are less pollution,fewer factories and less noise in the country,where as the cities are filled with cars and factories which are the essential reasons to noise and pollution.
Life in small bridges and flowing waters must be quiet and leisure,but if you are not scholars,you may not feel the comfortable life even bored with it for long time’s living.Whereas in cities you can always keep you freshness.
It seems like you are on a zillion schedules,and you have to depend on traffic,coworkers,prices…Morever,people who lives in the city have great pressure of employment and work.Faced with this long-term mental stress and tension life without a breath,people will get tir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even a breakdown.
In addition,urba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better than the countryside. And as a multicultural city,city dwellers can gain access to better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ace of life in the city is much faster than countryside. In the city,people are always busy.They rush towards workplace in the morning and rush home at dark,worrying about the “rush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