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d75ad2059ec3d5bbfc0a7427.png)
•变 通 范 围
•禁
•止
•走边缘、不出线,用足用活用好政策
•政策 界限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二)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 (三)利用各种执行手段 v ①思想教育手段 v ②经济刺激手段 v ③行政调控手段 v ④法律规范手段 (四)重视成本效益分析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五)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1.执行人员的素质要求 政治素质: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品德素质:廉洁奉公、尽职尽责 知识素质:直接/间接知识、学历水平/内行专家、 资历/上 进心、合理的知识结构 能力素质:应变、管理、沟通、创新、表达 心理素质:抑制力、临危不乱、心理承受能力 身体素质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3.4 处理好政策执行中的原则性与 灵活性总结
v 第一、政策执行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就是要把政策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要 把握政策界限,又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
v 第二、灵活性是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的灵活, 不是违反政策的随心所欲,不是对政策原则 的蔑视和践踏。
v 第三、政策目标是灵魂,政策灵活性是手段 与方法,政策原则是基础和界限 。
遇到的问题 问题:
1、在这项公共政策的执行中,较为突出的是 哪种政策执行模型? 2、好政策为什么不受欢迎,问题的症结在什 么地方?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v 案例5-2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 析
v 问题: v 1、结合本案例,简要说明公共政策过程分
析模型的主要内容,你对此有何评价。 v 2、试举出与你利益相关的一项政策,并选
v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质量和 水平,减少政策漏洞和缺陷。
v 第三、处理好局部与全局、整体的关系,维护中央 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分散主 义和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只要处理好局部和全 局的关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失去了立足 之地。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5397df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7.png)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式。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政府与社会相互作用和互动的重要载体。
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和民众的需求,制定出具有实际效果的方案,并通过有效的执行手段和措施来实现政策目标。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政策研究、政策规划、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这四个环节。
在政策研究阶段,政府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比较分析等方式制定出可行的政策方案。
在政策规划阶段,政府需要把政策方案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行动计划,并进一步明确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并进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在政策实施阶段,政府需要负责监督和管理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和改进政策。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通常包括政策发布、政策解释、政策实施和政策监督四个环节。
在政策发布阶段,政府需要将政策正式发布,明确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并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内容。
在政策解释阶段,政府需要对政策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内容和政策目标。
在政策实施阶段,政府需要落实政策措施,管理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并通过相关的措施和手段确保政策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在政策监督阶段,政府需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第四章:公共政策的效果评估和改进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是衡量政策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因素。
政府需要根据相关指标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
在政策调整阶段,政府需要对已实施的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以便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5讲.公共政策执行 ppt
![5讲.公共政策执行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3ae2ea6529647d27285294.png)
案例讨论: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今后走向?
四、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因素分析
1、政策决定
政策决定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 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政策质量是公共政策的生命。
教育部决定:阳光体育冬季长跑
遵循三个原则:
合法原则 (legal imperative) 理性原则 (rational-bureaucratic
impertive) 共识原则 (consensual imperative)
此模型典型特征:
将政策执行视为相互循环的动态过程 强调监控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地位
4、博弈模型 又称“执行赛局模式”
政策执行的总原则: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观原因: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执行者的利益驱使 执行者的素质与能力缺陷 执行机构缺陷 执行准备不充分(包含“政策宣导缺
陷”)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客观原因:
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政策质量低劣 政策环境的变化 利益集团的压力 政策资源的不足
2、互适模型---------“互动理论模型”
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 McLaughlin) 1976年的著作《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 构建这一模型。
互适模型的四个逻辑认定: 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相互调适。 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平等双向交流进行的。 政策执行的目标和手段可相互调适。 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可以调适。 结论: 成功的政策执行依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
政策决定基本要求:
政策的合法性 政策的合理性 政策的具体性 政策的可行性 政策的稳定性
《公共管理学》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09f91cc281e53a5802ff5f.png)
公共政策的设计、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责
化解问题 提出行动方案 发现问题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1、公共政策的概念 、 (1)主体观 )
古德诺:政治涉及的是政策和表达国家的意愿。 政治涉及的是政策和表达国家的意愿。 戴伊: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选择去做或不去做的任何事情。 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选择去做或不去做的任何事情。
(2)职能观 )
帕拉洛:公共政策是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减轻国家 公共政策是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
的问题或政府的忧虑。 的问题或政府的忧虑。 (3)目标导向观 ) 拉斯韦尔: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 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 划。 (4)过程观 ) 政策问题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制定、执行、 公共政策包括政策问题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制定、执行、评 等内容。 估、调整、终结等内容。 调整、
四、公共政策的评估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 (一)政策评估的意义 1、衡量政策绩效的基本手段; 、衡量政策绩效的基本手段; 2、调整、修正、延续或终止政策的重要依据; 、调整、修正、延续或终止政策的重要依据; 3、有利于政策资源的配置; 、有利于政策资源的配置; 4、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必要途径。 、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必要途径。 (二)政策评估的标准 1、效果标准 、 2、效率标准 、 3、公正标准 、 4、政策回应度(政策回应度是指政策实施后满足目标社会团体的需求、 政策回应度是指政策实施后满足目标社会团体的需求、 、
(二)公共管理控制的目标和作用 1、发现管理中的漏洞 、 2、限制偏差的累积 、 防微杜渐 3、适应环境的变化 、 4、保障目标的实现 、 (1)保障正常稳定的组织秩序 ) (2)提供规范指导和行为约束 ) (3)内化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内化共同理想、 (4)朝向同一目标 )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076af3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e.png)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公众的福祉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变得尤为重要和挑战性。
本文将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来讨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阶段和参与者。
下面我们将介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一般步骤:1. 问题识别:政策制定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
政府需要识别出公众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需要政府通过收集信息、进行调研和与公众交流来确定重要问题。
2. 政策制定目标确定:在明确问题后,政策制定者需要确立政策的目标和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量化和可行的,以便为制定具体的政策提供指导。
3. 政策形成和选择:在目标确定后,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和比较不同的政策选项,并选择最适合实现目标的政策方案。
这包括评估政策的成本、效益和可能的影响。
4. 政策制定和草案:一旦政策方案确定,政策制定者需要制定政策文件和相关的法规草案。
这些文件应该清晰地阐明政策的目标、实施细节和相关的程序。
5. 政策评估和修改:政策制定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政府需要定期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这可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二、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策制定的关键步骤,涉及到政府机构、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合作与协调。
以下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1. 组织和资源分配:政府需要组织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政策的执行。
这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协调,确保政府机构具备执行政策所需的能力和条件。
2. 制定实施计划和策略:政府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策略,明确各方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这可以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3. 监督和评估:政府应该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这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182018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6.png)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首先,公共政策的设计是指政府制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和制定政策具体内容的过程。
在政策设计阶段,政府需要明确政策的目标,确定政策的范围和目标对象,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和实施方式,并制定政策的详细内容。
政策设计需要基于科学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意见,以及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此外,政府还需要考虑政策的公平性和效果以及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性。
其次,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指政府根据设计好的政策方案和具体内容,进行实际的实施和运作的过程。
政策的执行需要政府机构的组织协调、资源配置和具体操作,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需要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包括政策宣传和沟通、组织和管理、资源调配、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还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携手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公共政策的评估是指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政策评估可以帮助政府了解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参考。
政府可以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听证会等方式进行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需要兼顾实证研究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考虑政策的多维度效果和外部因素的干扰,以及真实反映公众意见和评价。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需要政府、行政机构、专业人士和公众的协作参与。
政府制定政策要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政策的执行需要政府机构的组织和资源配置,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沟通。
政策的评估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数据支持,全面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并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建议。
通过有效的设计、执行和评估,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有效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第五讲公共管理的过程
![第五讲公共管理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41de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4.png)
(二)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贯穿于公共政策过程始终 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二、公共政策的性质
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时效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和多效性
三、公共政策的设计
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制定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公共政策的概念 公共政策的性质 公共政策的设计 公共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的评估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公共政策的概念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一) 公共政策的概念
定义公共政策的不同视角: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职能、目标导向、全过程。
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行为主体(主要是公共权 威当局),在职能范围内为了特定目的(如解决 和处理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达成 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活动(或协调) 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 一特定目标的过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展出来 的各项方针、原则、策略、措施、计划和行为规 范的总和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权力与领导 领导的内容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公共管理的领导者
二、领导的内容
引导 沟通 指导 奖惩 培育
第三节 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
公共管理的激励与控制 公共管理的控制目标与过程
讨论题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说明公共政策 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止或调整。
要求:政策内容、执行和评估至少包括五 条措施。
政策评估的概念 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有系统地收集相 关信息,对政策过程、政策绩效进行分析 判断的行为。政策评估的目的在于调整、 修正政策和制定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方案规划与抉择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方案规划与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906eee19b6648d7c0c7465e.png)
《公共政策学》第五讲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方案规划与抉择第一节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政策主体为了解决政策问题所提出一般性要求,是对预期在较长时间获取的成就的正式而全面的陈述,也是一定时期国家或者组织的大的发展方针或者奋斗目标的分解。
而具体目标达到政策总目标的具体措施。
政策总目标很难量化,阐述一般也不明确限定实现结果的时间,而具体目标一般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时间限制。
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1)事实求是,面向未来(2)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3)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
(4)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也称元目标:公平、效率、发展、自由、安全。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1)价值因素(2)政治因素(3)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衡量政策目标实现的尺度,它将定性的或者概念的政策目标转化成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定义,是关于那些被用来评估备选方案或者项目的目标诸方面的明确的陈述,包括成本、收益、有效性、可行性等。
尺度是标准的有形或者操作性的定义,每个标准有几个与之相关的量化的尺度。
尺度也称做指标。
确定评估标准有时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政治过程的本性使得决策者不愿意明确陈述出相关的政策目标,而目标不明确也就难有准确的评估标准。
二是被提出的政策方案或者项目往往不是单一目标而是多个目标,每个目标一般都有相关的评估标准,而每个标准都可能有多个尺度,这使得评估标准问题复杂化;三是政策参谋人员或者分析人员可能被公共部门或者政府部门所雇佣,他们也不愿意放弃多重的、冲突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政策指标政策指标是政策评估标准的具体化,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者质的尺度,是政策目标具体说明。
根据指标所要衡量的政策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政治指标和综合指标。
第二节备选方案的拟订备选方案的产生一般经历3步:第一步:搜寻备选方案从问题构造的程序中可以发现一些备选方案。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83b8cd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f.png)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引言公共政策作为国家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难点和瓶颈,同时,需要注重公众参与,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政策,以实现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公共政策制定1. 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保障社会发展和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和决策的总和。
公共政策在制定时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
2. 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4个相关步骤:问题识别、政策设计、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1) 问题识别政策制定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和问题影响的程度。
在这个阶段,政策制定者需要从多个渠道得到关于问题的详细信息,并分析它们,确定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对问题的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问题的本质。
(2) 政策设计政策设计是指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政策方案,确定目标、手段和实施方法等。
政策设计阶段的重点在于确定政策目标以及构建政策的实施框架。
(3) 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将制定的政策方案付诸实践并实现目标的过程。
政策实施涉及到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和反馈等问题,需要针对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4) 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的效果、效率、公平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估的目的是提供政策制定、实施和改进的反馈,为政策的调整和修正提供支持。
3. 公共政策制定难点和瓶颈随着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共政策制定面临着众多的难点和瓶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观念和体制转变缓慢政策制定者难以从旧观念的束缚下彻底摆脱,政策制定中的体制机制也未能真正适应各种不同类型政策的各种限制和需求。
(2) 实际效果缺乏可靠的评估目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效果评估不足,无法真正得出政策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结论。
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d04e7021cfc789eb172dc85f.png)
1.5政策执行的特点
❖ 政策目标的明确性 ❖ 政策范围的限定性 ❖ 政策执行影响的广泛性 ❖ 政策执行的动态性
1.6公共政策执行模型
❖ 史密斯执行过程模型
麦克拉夫林相互调试模型
霍恩和米特系统模型
循环模型
综合模型
本节案例
案例5-1 好政策为什么不受欢迎? --------宁夏西海固地区种草政策中遇到的
(六)有效沟通沟通是成功的法宝
执行中的沟通主要是指执行机构之间、执行机构与有关 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人员之间、执行人员与目 标群体之间为实现政策目标所进行的信息交换 。在政 策执行中,存在着沟通障碍有:
❖ (1)语言方面的障碍 :语意差异 ❖ (2)知识经验差距过大:对牛弹琴、阳春白雪 ❖ (3)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幅度过宽、信息失真 ❖ (4)曲解造成的障碍 ❖ (5)沟通技能方面的障碍 :“谈判专家”“鸡同鸭讲” ❖ (6)心理因素的障碍:知觉选择性/个性冲突/情绪影响/ 否定逆言
原则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的一种思路
政
政策灵活
策
政策提倡
变通范围
禁
政策 界限
止
走边缘、不出线,用足用活用好政策
(二)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 (三)利用各种执行手段 ❖ ①思想教育手段 ❖ ②经济刺激手段 ❖ ③行政调控手段 ❖ ④法律规范手段 (四)重视成本效益分析
(五)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1.执行人员的素质要求 政治素质: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品德素质:廉洁奉公、尽职尽责 知识素质:直接/间接知识、学历水平/内行专家、 资历/上 进心、合理的知识结构 能力素质:应变、管理、沟通、创新、表达 心理素质:抑制力、临危不乱、心理承受能力 身体素质
手段的运用; ❖ (三) 政策手段的选择、使用缺少成本效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课件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705d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a.png)
01
内容:
02 经济政策: 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等。
03 等社。会政策: 包括教育政策、医疗政策、社保政策
公共政策的类型与内容
文化政策
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化遗产 保护政策等。
科技政策
包括科技创新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等。
02 公共政策设计
政策问题识别与分析
明确问题
通过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明确公共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包括问题的性质、成因、影响范围和 程度等。
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实践
总结词
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详细描述
教育政策的改革需要关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队 伍等方面,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在实践中, 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 育督导和评估,确保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
城市规划政策的创新与推广
总结词
环保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要点一
总结词
环保政策是公共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环保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标准和管理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需 要加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 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科技驱动变革
新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 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式,为政策创新 提供更多可能性。
环境政策崛起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环境政策成 为公共政策的重要领域,推动可持续 发展。
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增强
公共政策越来越关注减少社会不平等, 提升各类群体的包容性,包括性别、 种族、经济地位等。
公共政策的未来展望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第五讲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第五讲 公共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ad6c81360cba1aa911da35.png)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西北地区果树滴灌
西北地区农作物喷灌
5.1.4 公共政策功能
• (1)它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控制 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或手段。
• (2)它是分配或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或 手段。
• (3)它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5.1.5 公共政策的类型
• (1)分配性的、调节性的政策 。
Public
Drivers
Responses Transport,
Regulations,
Taxes
e.g. Polluting
Information, etc.
Emissions
Pressures
Impact
e.g. Ill health,
Biodiversity loss,
e.g. Air, Water, Soil Quality
5.2 公共政策系统 5.2.1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 信息子系统 • 咨询(参谋)子系统 • 决断子系统 • 执行子系统 • 监控子系统
5.2.2 公共政策主体
• 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 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都称之为政策主 体。
• 在西方,人们将政策主体分为官方和非官 方两大类。
公共政策制定事例:
Policy-making
PRED
What
Yes No
Indicators
Why
E & Ls
Which
How
生态 系统状况
人类 社
会状 况
相互 作用
反应
行动
e.g. Industry and Transport
The DPSIR Framework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73ea556a8956bec0975e3d9.png)
(2)政策包含着各门科学对于客观世界一定领 域的认识成果 2、政策与一般理论知识相区别的个性 (1)政策具有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性和问题针 对性 (2)政策的产生和制定要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 3、政策与一般理论知识的关系 (1)一般理论知识只有被运用于追求组织的特 定目标和解决特定问题时,才进入政策领域。 (2)运用科学理论所制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还需经过组织程序的确认才能形成政策。
第五讲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领导与政策 一、决策的含义及其分类 1、什么是政策 2、政策的分类 (1)从内政外交的角度来区分:国内政策 和对外政策 (2)按政策的对象领域来区分:工业政策、 农业政策、教育政策,等等 (3)按是否具有政治性质来区分:战略策 略和公共政策 3、政策的基本内涵
(1)政策是由组织来制定和实施的。制定和实 施政策都是组织的行为,都要通过一定的组 织程序。 (2)政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谋略。它是领导机 构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的产物,体现为一 定的知识形态的东西。 (3)政策是规范组织行为的指令。政策对于整 个组织的行为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 二、政策与一般理论知识的关系 1、政策与一般理论知识相通的共性 (1)每一项政策都以一定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偏 好为基础
二、政策实施中的创造性问题 1、政策是关于大范围的原则规定,而政策实施 则是将大原则具体化的过程 2、政策适用范围出现复杂情况,领导者要善于 把握政策的尺度 3、政策需要配套措施,领导者应及时采取对策 4、政策本身存在缺陷或情况发生重大改变,领 导者应事实求是地提出意见,并尽量加以补 救。 三、领导者带头执行政策的问题
三、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1、制定程序的不同 2、针对范围的不同 3、实施力量的不同 4、存在形态的不同 第二节 正确地制定政策 一、制定政策的依据 1、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 (1)正确分析国际国内的客观形势 (2)正确分析阶级关系和国情国力 (3)正确了解群众的觉悟、意愿、情绪和心理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性分析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da858fdd3383c4bb4cd2df.png)
二、研究政策执行的意义 1、解决问题的关键 2、政策方案实现的保证 3、检验政策质量的主要途径 4、后续政策调整的依据 5、政策评估的前提
三、政策执行的原则 1、合法、正当性原则 2、权变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时效性原则
四、史密斯执行过程模型 理想化的政策、 执行机构、 标的团体 环境因素的互动与相互促进
第五讲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 性分析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公共政策活动的 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政策目标最重 要的活动。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一、政策执行与政策运行 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执行者通过建 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 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 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 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 程。
2003年:禁麻成功
2003年年初,武汉市市长李宪生的《政府 工作报告》刚一提出把妥善解决麻木问题 作为工作任务,不少人就怀疑:这个问题 的解决前几次都不成功,这次又能如何? ,不再沿用过去屡试不灵的简单化的、强 制性的、甩包袱式的作法。为治疗十多年 积累下来的痼疾“埋单”,资金的保障是 至关重要的,财政部门多方“筹措、调度 ”,准备了近2亿元的“赎买金”。
武汉市几乎是对工作下了死命令:在这次禁麻中,微笑 、耐心、周到地为麻木车主服务,要说明政府的意图, 请求他们支持理解。耐心地说服教育成为政府消解抵触 情绪的重要招数,但是更有效的手段,还是利益补偿和 奖励机制的作用。 “实施这一决定难免会给你们在就业和生活上带来一些 暂时的困难和问题。”武汉市《致有证正三轮摩托车车 主的信》里说,对此,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 关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对车辆从优折价回收,每辆 车按年份从2500元到3000元不等;帮助介绍就业;对愿 意自谋职业不要求政府帮助就业的车主,政府给予一次 性自谋职业补贴4000元;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享受减免 有关税费的优惠政策。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9bca93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5.png)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需求和达成国家目标以及最优化资源分配方面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章将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传达、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四个环节。
1.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
政府或相关部门根据问题需求和政策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
这个过程需要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政策方案,并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2.政策传达:政策传达是确保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环节。
政策传达需要将政策内容清晰地传达给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民众。
这个过程需要广泛宣传,加强沟通,确保政策传达到位,避免信息不对称。
3.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衡量政策执行效果的过程。
政府需要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政策评估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客观的数据支持,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三、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公共政策的执行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设计、机构能力、资源配置和社会环境等。
1.政策设计:政策设计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
一个好的政策设计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并具备可操作性。
2.机构能力:机构能力是政策执行的关键。
政府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确保政策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同时,政府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行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
3.资源配置:资源是政策执行的保障。
政策执行需要充足的财政、人力和物力资源支持。
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d53c85db192e45361166f510.png)
一、公共政策的概述(一)公共政策的涵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党和政府)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或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任务,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和发布的、用以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行为准则或指南.这个定义突出强调了四点:(1)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党和政府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一种政治措施或政治工具;(2)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3)公共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利益分配的问题,所有公共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因此,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4)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如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元政策:是指规范与引导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行为的准则或指南。
总政策:是指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的、对一个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全局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也常常被人们称为”战略决策"。
基本政策: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为维护和协调事关国家全局和整体利益的,而对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发展所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准则。
具体政策:一般是指中下层公共管理部门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为解决特定问题所规定的行动目标、任务和准则.(三)公共政策的功能1.指导功能:公共政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2.协调功能:公共政策对公众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调节、调适功能。
3。
控制功能:政府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种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与控制。
4.分配功能: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能从公共政策中获益的社会公众通常有以下几类:(1)与政府的主观偏好相一致的公众.(2)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公众。
(3)在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公众。
5.推动功能: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三)当代政策科学家对政策问题的认定,许多学者认 为是一种开放型问题(Open-ended Problem)、复杂 的问题(Complex Problem)或是“恶劣的问题” (Wicked Problem)。学者李特尔(Rittle,1972) 认为这类问题的特征为:
效,则没有人需要负责。 v 可见,传统上对政策问题性质的认定,基本上是将政策问题
视为结构良好的政策问题。这类问题所涉及的决策制定者人 数少,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案有限,政策目标的价值和偏好可 以排列,每一个方案的后果可以预知。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政策分析学者邓恩(Dunn,1994)认为, 当代的政策问题的性质有下列特征: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自我管制的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y)
这是政府并未设定严格的、一致性的管制规 划和规范,而仅仅设定原则性的游戏规则,由 各政府机关和目标团体自行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而政府不加干预的政策类型。
它是一种非零和赛局(Non-Zero Sum Game)的政策类型,因为政策的执行通常不 至于牺牲其他标的团体的利益为其代价,也就 是说没有利益上的排他性。
系人、社会大众等,均应予以通盘谨慎的考虑 v 2.个人受益原则(Principal of Individuality) v 即在从事政策规划时,无论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解决问题,最终
的受益者都必须落实到一般人民的身上 v 3.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Maximum Principal)音干扰(Noise) 6、时间落差(Lag) 7、逃避问题(Avoidance) 8、隐蔽问题(Masking Problem) 9、虚假问题(Pseudo-problem)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第三节 政策规划与设计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一、政策规划与设计的特性
v (一)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 v 主要表现是任何一项政策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与指导性 v (二)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 v 表现为政策规划必须要有变动性与创新性 v (三)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 v 在进行政策规划时,要设法扩大选择的机会,在有限的资源下,
与体现在一个权威决定中的政策目标一致。 v 1、基本命题: v ⑴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 v ⑵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所以存在界限,是因为:政策制定者设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四、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
(一)决定目标 (二)估计需要 (三)确定目的 (四)设计方案 (五)评定后果 (六)选定方案 (七)设计执行 (八)评估 (九)回馈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一、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
v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Top-down Approach) v 认为执行就是关注政策执行官员与目标群体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
v 所谓政策问题,就是经由政策制定者(或分析者) 认定,进入政府议程而欲加以解决的公共问题。
v (一)传统的政策分析学者通常将公共问题视为封 闭问题(Close-ended Problem)或第一类问题 (First Type Problem),或称之为“温顺的问题” (Tame Problem)。学者李特尔(Rettle,1972) 认为,这类问题具有下列十个特征: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公共管理和政策学者史诺林(Grover Startling) 提出的政策规划原则
1、集中性原则(concentration) 所谓集中性,是指将稀少的资源集中于策略性的项目 上,换言之,即不能将原本稀少的资源浪费于无优先性 的项目上,而必须集中应用于策略性的因素
2、清晰性原则(clarity) 清晰性是指目标清晰以及进行步骤的明确
3、变迁性原则(changeability) 即政策必须有足够的弹性或缓冲以保证能够随着环境 条件的改变而调整,也就是说,政策、方案及计划的设 计应能够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快速的调整,包括组织结构 的调整、功能的变动等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公共管理和政策学者史诺林(Grover Startling)提出的政策规划原则
试错误的机会; 9、问题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 10、解决问题者没有错误的权利。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
(一)政策问题建构的四种分析方法: 1、问题感知(Problem Sensing) 2、问题搜索(Problem Search) 3、问题界定(Problem Definition) 4、问题陈述(Problem Specification)
4、挑战性原则(challenge) 挑战性是指政策目标的测定必须稍高于政府机关现有的能力 和资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
5、协调性原则(coordination) 协调性是指应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使达成政策目标间 的各政策手段形成网络而相互协调。除此之外,各单位的信 息交换及外部回馈的影响均应加以考虑,设计者应建立内部 与外部的沟通网络,以加速信息的交流,促进协调和灵活 6、一致性原则(consistency) 包括目标和目的的一致性及目的与行动的一致性;目标内 在的一致性,即一项政策所包含的目标不能相互冲突;政策 外在的一致性,即政策不能与经济、社会等政策相冲突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三)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
指政策将利益、服务和成本、义务分配给不 同的政府机关和目标团体享受和承担的政策。
此种政策基本上是一种非零和赛局的政策, 因为政策的执行,并不构成它方之所得建立在 另一方所失的基础上,不具备义务和利益的排 他性。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 执行
2020/12/11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性质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与性质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
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求,所选择的行动 方案或不行动。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公共政策的性质
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角度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不能使三者相互脱节, 否则就不切合实际 v 6.人民自主原则(Principal of Autonomy) v 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该政策问题是否可交由民间处理,如果民 间愿意且有能力处理该问题,基本上应由他们来处理 v 7.紧急处理原则(Principal of Urgency) v 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各项公共问题的轻重缓急,对于较紧急的 问题,应即刻加以处理解决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政策问题建构的四种内涵 1、问题情境 2、后设问题(Meta-problem) 3、实质问题(Substantive Problem) 4、形式问题(Formal Problem)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三)政策问题建构的程序
1、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此阶段的目标是企图发现政策科学利害关系人所共同感受到 的问题情境形态。
2、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 此阶段是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问题情境,使之成为政策分析家 所能处理的后设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此阶段系以专业知识来判断究竟该问题是属于哪一政策领域, 并以该领域的概念构架来进行分析。
4、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式问题” 此阶段须以建构语言的方式,将实质问题转化为以数学语句 或专业术语为表达方式的形式问题,但这种建构语句的形式 必须明确反映政策问题本身的实质。
1、没有明确的问题形成与界定; 2、问题形成即是解决问题方案的分析,了解问 题就是解决问题; 3、没有单一的标准能分辨出解决方案的对与错; 4、恶劣的问题没有停止的规则;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5、无法列举所有操作解决方案的名单; 6、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诠释; 7、每一个问题欠缺明确的与自然的分析层次; 8、每一个问题必须是一箭中矢的运作,没有尝
做有效的选择 v (四)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 v 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重视理性,其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通
过环境、目标、手段之间的有效搭配,从而产生政策规划的可行 性情形 v (五)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v 即大家一起来,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相互补充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政策规划的原则
(一)学者卡普兰(Arabam Kaplan)提出的政策规划原则: v 1.公正无偏的原则(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 v 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持无偏无私的态度,对当事人、利害关
(四)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
指政府将某一目标团体的利益或义务,转移给另 一目标团体享受或承担的政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这种政策出现利益 上的排他性,乃是一种零和赛局的政策。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一、政策问题的性质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 2、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
的行动,或说是目标导向的; 3、公共政策是问题导向的; 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权威当局的作为或不作
为的行动。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
为了帮助政府政策制定者了解不同政策的 性质与特色,提高政策制定的品质,通过 类型建构(Typical Construction)对公 共政策进行分类乃是必要的。 根据公共政策学者罗威(lowi,1992)和 萨利斯伯瑞(Robert Salisbury,1968), 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人,能够得到最大的照顾,享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