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
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三、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概念: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体形式。 2.过程: (1)由来:“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出现:“光荣革命”后,枢密院逐步被内阁取代,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 行政机关。 (3)雏形: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4)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 3.意义: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 统而不治 ”,只是 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学科指导
基本 要求
说明
课前自学
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了解《权 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特点;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进 程中的一大进步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与“英国议会中的‘第三 院’”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通史坐标
二、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1.从客观上看,“光荣革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国情。“光荣革 命”在英国历史上开启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 治,不断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光荣革命”把王位传给威廉和玛丽,破坏了原有的继承制度,一举打 破了“君权神授”的迷信,为限制君权奠定了思想基础。它建立了一种独 特的双主政权,并明确禁止天主教教徒继承王位,这些都促进了英国社会 的进步。
——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 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 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 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浅析美国的代议制民主

浅析美国的代议制民主摘要:代议制民主是当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典型形式,美国作为西方代议制民主发展的典型代表,其民主制度的特征和性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而美国民主制存在的问题和当代改革的一些思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总结。
本文作者就美国的民主制度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对其改革思路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美国政治制度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继承了古希腊民主制的本质,同时又对直接民主的城邦民主制进行了突破,通过代议制这一“中介性”原则,发展了民主制度。
可以说,现代民主制度即指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作为一种政府形式,最早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的。
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出现,直接民主赖以推行的基础消失了,代议制民主成为领土庞大和人口众多的现代民族国家实现民主制的不二选择;而市民社会的出现和普选制的逐步确立为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主得以继承和现代民主得以发展的关键。
无怪乎密尔认为它是“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现代民主制度发展最为完善和有效的国家。
研究美国的代议制民主,对于全面了解美国政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其代议制民主,大体可以从它的特征、性质、现存问题及其改革思路等四个方面入手。
美国的政治文化建立在“竞争性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因此美国形成了一种“参与型”政治文化。
”1具体来说,美国的代议制民主呈现出以下特征:一、“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美国模式“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无疑是美国的一项创举。
这一模式来源于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
美国的开国元勋按照他所构建的理论制定了宪法并且沿用至今。
根据美国宪法,“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
近代西方

近代西方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即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1、“近代”与古代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第二,法治取代人治;第三,自主的公民取代被动的臣民。
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1)含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原始直接民主,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2)近代西方代议制既有共同点:议会掌握立法权,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成为代议制的核心,是间接民主;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防止独裁;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以及从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民主政治文化;阶级本质相同;都实行政党政治。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有多样性,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3)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一般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3、产生的条件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法律保障:西方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英国代议制

知识延伸:明朝的内
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主 要区别是什么?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 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 级革命的产物,有独 立的行政权力。
殿 阁 大 学 士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 代议制(representative system)是由公
民定期选举出极少数人代表民意、管理国 家的制度,又被称之为“间接民主”。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是指:
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 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代议制主要有议 会制(如法、美、德等)和君主立宪制(如 英国、瑞典)两种形式。
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1689年,议会通 过《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王位继 承法》。资产阶级确立起自己的权利。
评价《权利法案》:
A、 内容: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
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
(1)从立法、财政、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 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 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 为非法而有害。 的权力 (2)确立议会在选举、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 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 辩论、集会等方面的 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 自由权力 为非法。
C、意义
法国人端洛姆(Delome)曾有一句名言来说明英 国议会的万能:“在法律上它什么都可以做,除 了把女人变成男人外。”
《权利法案》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 则的认定。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 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的英国政 府结构图 英国
立法权 议会 行政权 国王 内阁
英国代议制

《权利法案》
限制了国王 哪些权力?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 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 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 征税权 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 军事权 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一旦遭到议会不信任提案,内阁就要提请辞职 或 解 散议会,重新选举。
政治前提 光荣革命 君 主 立 宪 制
确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过程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行政权力从国王转移到内阁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的扩大)
强化:内阁专横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治权力构建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国会
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议会大厦
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 关(议会或国会),间接参政议政, 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 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特点:间接民主
议会是立法机关
权力制约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首都伦敦鸟瞰
大英博物馆
剑桥大学
英国议会大厦(Westminster Palace) 从十三世纪以来,这里就是英国国会开会的地方, 而且也同时是国王的宫殿。
王斯 朝图 复亚 辟特 光 荣 革 命
1640
时间
1653
专制
1660
3、光荣革命(1688年)
①根本:复辟的斯王朝损害资级和新贵利益
②直接:查理二世与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迫害新教徒
(1)原因:
(2)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德国君主立宪制
二、西方主要国家近代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概况(扩展) 英国 背景 斯图亚特 王朝统治 美国 英国殖 民统治 法国 波旁王 朝统治 俄国 农奴制 危机 德国 政局四 分五裂 日本 德川幕 府统治
方式
光荣革命
独立战争
一票共和
亚历山大 二世改革
1861年
俾斯麦 王朝战争
1871年
明治维新
时间
考向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2013年高考北京卷)1871年德意志帝国 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 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 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 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复习
法门高中
陈战国
一.四国代议制确立。
背景: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 王权的统治 欧 美 资 产 阶 级 代 议 制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 发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扩大议会权利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 在议会中的地位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两党制 【试题解析】邦联制是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出现在第一届联邦 政府之前,故A项错误;虽然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但是分属于不同的利益 集团,为了实现彼此利益的平衡与牵制,他们组成不同的政党去争夺、共 享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形成了两党制,故B项正确;议会制起源于英国, 美国在独立前受其宗主国影响,已经运行议会制了,故C项错误;共和制突 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宏观整体,国家权力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与材料强调统治阶级内部 分歧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生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3.(题点: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
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
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 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 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5)影响 ①积极: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
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
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答案 C
2.(题点:法国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
视角1 从微观层面分析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原则。 视角2 从权力的分配与制衡角度,认识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南方与北方以 及联邦政府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视角3 从中美关联的角度,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继承和 创新。
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与国会或议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 会的关系 依法弹劾总统,二者平行, 但相互制约 任期 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知识拓展:2、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
比较项 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地位 异 权力中心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议会、政 府之间的关系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首相 国王,世袭 美国总统共和制 总统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2.19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在工业革命大背景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使君主立宪制完善。 ②法国政体经历反复变迁,直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以法律 形式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德意志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基础上,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了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 ④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联邦制。 特征: ①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深入进行,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完善、扩展, ③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全面确立。
★知识拓展: 1.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比较。 项目 权限 美国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 总司令 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英国首相 政府首脑
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中获多数票的政党领袖 担任
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罢免 首相,首相也可以向国王建议解 散议会,两者相互牵制 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地位,即 可连任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 欧洲大陆的扩展。 1、17-18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上半 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②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 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 共和政体。 特征: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典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开始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 初步发展,欧美向民主化、法治化社会过渡。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代议制知识点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提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代议制度是为了反对专制王权而出现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激烈异常,民主制度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和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
议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
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自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导致了他们所建立起来的代议制政府的模式也不一样。
本专题涉及的英、美、法、德的代议制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四种模式,学习的时候应该从各自的历史背景的分析中找出这些差异的根源,避免那种贴标签的简单化做法。
西方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及评价

西方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及评价摘要:代议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从古代民主制向现代民主制发展的伟大进步。
代议制度是近现代民主制国家实现民主的基本形式。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分析代议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现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代议制的作用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代议制产生评价代议民主制度,简单的表述就是指在一个政治社会中,人们通过自己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进行政治事务的决策,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且协调不同的利益,并在实质意义上对政治事务掌握控制权的一套制度。
1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
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
一、代议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如任何政治变革都是有原因的,代议制也是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导致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㈠民族国家的形成使代议制的产生势在必然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封建割据国家,变成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亦即统一的民族国家。
这种转变的深刻影响之一“是民主政治的舞台由小型的城邦国家转换成大型的近代民族国家”。
由于民族国家的基本特点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这一特点虽然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提供广阔的市场条件,但是却给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带来极大障碍。
由于公民居住分散、数量众多,无法聚集在一起开会实行城邦制时代的直接民主,因此他们必须选举出代表来行使他们的最高权力;而且,民族国家的形成使相对同质性的公民群的出现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而另一方面由利益差别所导致的政治矛盾、政治冲突却成为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亟需一个协调机构来解决,由于代议机关的代表来自不同利益群体,因此,以代议机关为主体的代议制度成为协调、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
正如潘恩所说:“把代议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的人口的政府体制。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20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0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光荣革命”——代议制形成的背景1.背景(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了□1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2)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2.过程: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2议会之邀,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政治基础。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代议制的法律基础1.条件(1)“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来自于□1议会。
(2)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控制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
2.主要法案(1)《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2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议会掌握了□3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
3.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4.结果:确立了□4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5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代议制的完善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为枢密院。
(2)“光荣革命”后,□1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3)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4)1721年,沃波尔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2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5)18世纪中叶,□3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形成的惯例(1)内阁要对□4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2)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5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比较

一、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国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3)司法独立。
不同点:
英国
美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只
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
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
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
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
虚位,没有实权
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
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
相同点
(1)都属于民主共和制,议会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项目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同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不同
国家元首
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2)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三、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不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课堂反馈:
3.(2008广州模拟) 《美国政党与选举》
一书说:“值得骄傲的是在长期确立两党制
的地方,共产主义没有多大的发展。”这意
味着 A、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总统
总统
有无实权
无
有
有
有
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
宰相
总统 内阁总理
与议会关 系
对议会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相互制约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
总统
对议会负责 总统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课堂反馈:
1.(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
美国宪法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促成1787年联邦宪法制定的首 要动因是各州在解除外来殖民压力之后,彼此之间的商业竞争愈 演愈烈,高筑关税壁垒,报复与反报复导致经济发展无序趋势加 剧,外国商品乘虚而入,不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的典型封建专制国家。它的农业占 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的程度,也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但是专 制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加重了对企业的盘剥。全国关卡林立,阻 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
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
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专题七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完善

革命时期国王与议会的激烈斗争
◆ 1640年--1642年 议会斗争时期
1638年爆发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 然而议会非但拒绝国王要求,反而提出议会应享有的权利。双方矛盾激化。
◆ 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王军与议会军厮杀(马斯顿荒原与纳斯比战
役)。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议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 就任护国公,军事独裁。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1)萌芽(16—18C) 光荣革命前后
(3)进一步完善(18C后期—19C上半期)
(2)形成(18C初)1721年罗伯特 · 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①18C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议会取得行政监督权;国王统而不治。 ②19C上半期,政党制度建立和完善。
政党政治形成
理立宪制的确立
学习导航: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建 立 一、前提条 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资 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1688年 2、实践基础:议会制的形成;13C (见P36历史纵横) 3、理论基础:17C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 洛克思想的影响;
3、过程:
(1)议会斗争(1640-1642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下的下议会要求 限制王权,如:《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
(2)两次内战(1642-1649年):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英吉利共和国
(无国王、无上议院,克伦威尔掌握政权) (3)英吉利共和国统治时期(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1649-1660年)
中新社伦敦3月30日电 英国本届议会3月30日宣告解散,2015年英国大选正式揭开序幕。 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前往白金汉宫觐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是5月7日大选投票前他
西方近代民主政治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 A、法国大革命 a、君主立宪派时期 (1789-1792年) 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三色旗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初步成果: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宪法, 法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国家的初步改造。 b、共和国时期:(1792-1804年) 面临危机:普奥联军入侵法国(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共和国成立,吉伦特派当权时期(1792.9.-1793.5) 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1月 雅各宾派当权(1793.5-1794.7)(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c、热月政变:1794年 革命高潮结束 实质: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统治秩序 热月党人维护了共和制,保护了革命成果
运作方式——议会制、内阁制、联邦制、两党制
3、确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战争
4. 确立的普遍条件 (1) 经济条件(根源):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3) 理论依据:近代西方民主(主要是启蒙)思想形成 (4) 传统经验:古希腊罗马的民主运作方式和法律形式 5. 确立标志: 立法----制定法律文献 (这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基础,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宪法》 总统共和制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议会共和制 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A、爆发原因
经济基础: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历史传统:北美殖民地有较浓厚民主自由传统,北美殖 民地居民在广泛的政治生活中培养了自治的 意识和能力。 现实因素: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思想基础:欧洲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殖民地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民族独立和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
一、概念
所谓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政治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相对于雅典的直接民主它也称间接民主。
代议制最初是由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发明的,到近代才实现与民主政治的结合。
问题:为什么近现代社会要采用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形式
1、长期以来,自由和民主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政治理想
2、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受到越来越多的揭露和批评。
3、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实行直接民主,而代议制民主既要求政府对民众负责,实现了人民的权利,又保证了效率。
二、代议制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3、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最初的依据;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纠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偏差,确立了人的理性主题地位。
B、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了更为现实的依据和具体的政治方案。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洛克的分权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4、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的领导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5、法律保障
代议制民主制度本质上是法制制度。
因而,西方大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之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两大原则,使英国朝着君主立宪的方向法制。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就颁布《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用人权和法治取代王权、神权和特权;1791年颁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之后资产阶级内部为君主制和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于1875年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通过了《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C、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体现了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等民主思想,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共和国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的颁布正式确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定。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形式上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E、1889年的《日本帝国宪法》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形式上也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三、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几种模式
1、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
A、特点:
a 、国王与议会并存,王权受议会限制并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b 、是一种间接民主、渐进式的民主,具有更多的弹性、广泛的包容性和自由度。
既保留了中世纪的传统,又平稳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立法权:国王→议会;行政权:国王→内阁;政治权利:大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公民)
c 、政党政治。
B、意义
a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为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b 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潮流,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进步。
c 对于欧美及其海外殖民地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C、内容(结构)
a 国王与议会并存,国王是国家元首和象征,统而不治。
b 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议会第一大党领袖成为首相,在国王的授权下组阁并对议会负责。
2、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A 特点:
a 代议制民主体制的创新: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
b 分权制衡。
c 种族歧视下的民主。
d 政治体制的完整性和长期的稳定性。
B 意义
a 既保证了中央的权力,又拥有地方的独立性,充分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
b 既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为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提供借鉴。
C、内容(结构)
a 总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三军统帅。
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对宪法负责。
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政府高官。
b 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
参议员代表州,各州拥有2名参议员;众议院代表人民,议员席位安各州人口占全国的比列分配。
c 司法权属于各级联邦法院。
最高法院由若干大法官组成,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员同意,终身任职。
3、法国的半总统共和制
A、特点:
a、经过长期的政治斗争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
b、是一种半总统共和制。
c、人民群众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d、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与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的进程同步。
B、意义:
a、限制了君主派的活动,使法国的政治体制走上稳定化道路。
b、标志法国反封建斗争的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C、结构:
a、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b、总统、总理和部长行使行政权。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参与立法,监督并保证法律的实施;总理由总统任命议会两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4、德日的二元君主立宪制
所谓二元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而言的。
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名义上的立法权但君主可以解散议会。
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君主负责,议会是虚,君主是实,它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
四、代议制民主的总体特点(共同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员由选举产生,是间接民主。
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防止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
3、都实行政党政治。
五、代议制民主的历史作用
1、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表明国家权力由公民选举出来的议会掌握。
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2、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代议制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六、英法美代议制对其他国家政治的影响
1、推动德日走上形式上的君主立宪的道路。
2、推动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体制改革。
3、推动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七、英法美代议制制度体现制衡原则的具体表现:
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制衡,总统掌管行政大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例题】有人认为,17-18世纪是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时期,它经历了思想—法律—政治实践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延伸到经济领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概括自由主义的原则
(2)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说明三国的自由主义是怎样实现思想—法律—政治实践的转变。
概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又是如何完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