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三章_生活中的数据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三章_生活中的数据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3.1 认识百万分之一一、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一百万有多大,请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这些大数。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1)2500000 (2)753000 (3)205000000 四、随堂练习:几吨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吨?是多少克? 五、继续探索新知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数 1. 正的纯小数的科学记数法表示: (1)学生填空:551010100001.0-==(2)总结规律:n-=1001......0.0:一般地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表示成na 10⨯的形式,其中101 a ≤,n 为负整数,n 等于非零的数前面的连续零的个数。

1、例:大多数花粉的直径约为20微米到50微米,这相当于多少米?解:因为1微米=610-米,所以大多数花粉的直径为61020-⨯米到61050-⨯米,即5102-⨯米到5105-⨯米。

2、做一做(1)你能在科学计算器上表示出12109.2⨯吗?7102.7-⨯呢?(2)在显微镜下,人体内一种细胞的截面图的形状可以近似地看成圆,它的直径约为61056.1-⨯米,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出这种细胞的截面图的面积。

3、练习: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学法表示: (1)0.000 000 001 65;(2)0.000 36微米,相当于多少米? (3)600纳米,相当于多少米? 小结1、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百万分之一米,即610-米。

2、把较小的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就写成10的负几次方。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也是将它写成na 10⨯米的形式,其中a 也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的一个数,不同的地方是此时10的指数n 变成了负整数。

3.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一)通过学生的练习,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并讲解例题1、2 (二)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某歌星在体育馆举办音乐会,大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 )(2)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各种细菌80000万个;( ) (3)张明家里养了5只鸡;( )(4)1990年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1.6亿;( ) (5)小王身高为1.53米;( )(6)月球与地球相距约为38万千米;( ) (7)圆周率π取3.14156( )2.小明量得一条线长为3.652米,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十分位___________ (2)四舍五入到百分位_________ (3)四舍五入到个位____________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在上题中,小明得到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组长检查签名 _________ 家长检查签名_________一. 整式※1. 单项式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其他代数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代数式二. 整式的加减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都为正数n m a a a mn m n n m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 )3化成-a 3⎩⎨⎧-=-).(),()(,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2)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考点讲解)(含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考点讲解)(含解析)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变量和常量,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范围(即变量的取值范围); 2.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3.能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4.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考点总结】要点一、变量、常量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特别说明: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 t 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 要点二、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特别说明:表格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 要点三、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用关系式(如3y x =),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特别说明:关系式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变量之间都能列出关系式. 要点四、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特别说明: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关系式表达的变量,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例题讲解】类型一、常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例1、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对一个新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分钟)之间有如表所示的关系:(1)上表中反映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多少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学生对一个新概念的接受能力从什么时间开始逐渐减弱?【答案】(1)“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自变量,“对概念的接受能力”为因变量;(2)13分钟;(3)从第13分钟以后开始逐渐减弱【分析】(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量的变化关系,得出答案;(2)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变化数据得出答案;(3)提供变化情况得出结论.【详解】解:(1)表格中反映的是: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与对概念的接受能力这两个变量,其中“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自变量,“对概念的接受能力”为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达到59.9;(3)学生对一个新概念的接受能力从第13分钟以后开始逐渐减弱.【点睛】本题考查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自变量、因变量的意义以及变化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训练】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每位乘客的公交票价是固定不变的).(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每月的乘车人数x与每月利润y分别是变量和变量;(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3)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多少元?【答案】(1)每月的乘车人数,每月利润;(2)2000人;(3)4000元【分析】(1)根据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表格可得:当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即可求解;(3)有表中的数据推理即可求解.【详解】解:(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每月的乘车人数是自变量,每月利润是因变量;故答案为:每月的乘车人数,每月利润;(2)根据表格可得:当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故答案为:2000;(3)有表中的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当每月的乘车人数为2000人时,利润为0元,故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的利润是(4000-2000)÷500×1000=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表格与函数知识,正确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体现变化趋势是解题关键.类型二、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例2、一辆小汽车在告诉公路上从静止到起动10秒内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如果用时间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当t每增加1秒,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个时间段内,v增加的最快?(4)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小时,试估计大约还需几秒这辆小汽车的速度就将达到这个上限.【答案】(1)时间与速度;时间;速度;(2)0到3和4到10,v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而3到4,v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3)不相同;第9秒时;(4)1秒.【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即可得出两个变量以及自变量、因变量;(2)根据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v的变化趋势;(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V的变化情况以及在哪1秒钟,V的增加最大;(4)根据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小时,再根据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上表反映了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速度是因变量;(2)如果用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 的变化,v 的变化趋势是0到3和4到10,v 随着t 的增大而增大,而3到4,v 随着t 的增大而减小;(3)当t 每增加1秒,v 的变化情况不相同,在第9秒时,v 的增加最大; (4)由题意得:120千米/小时=12010003600⨯(米/秒),由33.328.9 4.4-=,且28.924.2 4.7 4.4-=>, 所以估计大约还需1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常量与变量;关键是理解题意判断常量与变量,然后结合图表得到问题的答案即可.【训练】某路公交车每月有x 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为y 元,每人次乘坐的票价相同,下面的表格是y 与x 的部分数据.x /人次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 y /元1000200040006000…(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请将表格补充完整.(3)若该路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如果该路公交车每月的利润要达到10000元,则每月乘坐该路公交车要达到多少人次?(利润=收入-支出费用)【答案】(1)反映了收入y 与人次x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2)表格见解析;(3)7000人次. 【分析】(1)根据表格即可得出结论;(2)由表格可知:每增加500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就增加1000元,即可得出结论; (3)先求出每增加1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就增加2元,然后求出总收入即可求出结论; 解:(1)反映了收入y 与人次x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2)由表格可知:每增加500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就增加1000元, 表格补充如下:÷=(元)(3)10005002()÷(人次)4000+100002=7000答:每月乘坐该路公交车要达到7000人次【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变量与常量的应用,掌握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类型三、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例3.按如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用x来表示餐桌的张数,用y来表示可坐人数.①题中有几个变量?②你能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吗?【答案】①有2个变量;②能,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4x+2.【解析】试题分析:①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可得结果;②由图形可知,第一张餐桌上可以摆放6把椅子,进一步观察发现:多一张餐桌,多放4把椅子.x张餐桌共有6+4(x﹣1)=4x+2.试题解析:①观察图形:x=1时,y=6,x=2时,y=10;x=3时,y=14;…可见每增加一张桌子,便增加4个座位,因此x张餐桌共有6+4(x﹣1)=4x+2个座位.故可坐人数y=4x+2,故答案为:有2个变量;②能,由①分析可得: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4x+2.【训练】已知,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AC=10,BC=6,AB=8.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从点C向点A运动时,运动到点A停止,设PC=x,△ABP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答案】y=﹣125x+24.【分析】过点B作BD⊥AC于D,则BD为AC边上的高.根据△ABC的面积不变即可求出B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ABP=12AP•BD,代入数值,即可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详解】如图,过点B作BD⊥AC于D.∵S△ABC=12AC•BD=12AB•BC,∴BD=8624105 AB BCAC⋅⨯==;∵AC=10,PC=x,∴AP=AC﹣PC=10﹣x,∴S△ABP=12AP•BD=12×(10﹣x)×245=﹣125x+24,∴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125x+24.【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列关系式的方法,能理解图形中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得到高线BD的值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四、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例4、巴蜀中学的小明和朱老师一起到一条笔直的跑道上锻炼身体,到达起点后小明做了一会准备活动,朱老师先跑.当小明出发时,朱老师已经距起点200米了.他们距起点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完整).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2)朱老师的速度为_____米/秒,小明的速度为______米/秒;(3)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求小明距起点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1)t,s;(2)2,6;(3)小明距起点的距离为300米.【分析】解析(1)观察函数图象即可找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分别算出朱老师以及小明的速度;(3)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列出关系式即可解答【详解】解:(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t,因变量是s;(2)朱老师的速度420200110=2(米/秒),小明的速度为42070=6(米/秒);故答案为t,s;2,6;(3)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根据题意得6t=200+2t,解得t=50(s),则50×6=300(米),所以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小明距起点的距离为300米.【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训练】如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此变化过程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2)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3)6时表示;(4)路程为150km,甲行驶了小时,乙行驶了小时;(5)9时甲在乙的(前面、后面、相同位置);(6)乙比甲先走了3小时,对吗?.【答案】(1)t;s;(2)小于;(3)乙追赶上了甲;(4)9;4;(5)后面;(6)不对.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含义得到时间是自变量,路程是因变量;(2)甲走6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走3小时走100千米,则可得到他们的速度的大小;(3)6时两图象相交,说明他们相遇;(4)观察图形得到路程为150千米,甲行驶9小时,乙行驶了7-3=4小时;(5)观察图象得到t=9时,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即乙行驶的路程远些;(6)观察图象得到甲先出发3小时后,乙才开始出发.试题解析:解:(1)函数图象反映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甲的速度是100÷6=503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100÷3=1003千米/小时,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3)6时表示他们相遇,即乙追赶上了甲;(4)路程为150千米,甲行驶9小时,乙行驶了7-3=4小时;(5)t=9时,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即乙行驶的路程远些,所以9时甲在乙的后面;(6)不对,是乙比甲晚走了3小时.故答案为(1)t;s;(2)小于;(3)乙追赶上了甲;(4)9;4;(5)后面;(6)不对. 考点:函数的图象.【训练】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哪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A、B两点代表了什么?(3)你能设计一个实际事例与图中表示的情况一致吗?【答案】(1)时间与价钱;(2)A点表示250元,B点表示150元;(3)这可以表示某户人家在“五一”长假中的消费情况:5月1日花150元5月2日花100元5月3日花250元5月4日花200元5月5日花300元5月6日花150元5月7日花250元【解析】试题分析: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再结合身边的事例即可得到结果.(1)图中表示时间与价钱的关系;(2)A点表示250元,B点表示150元;(3)这可以表示某户人家在“五一”长假中的消费情况:5月1日花150元5月2日花100元5月3日花250元5月4日花200元5月5日花300元5月6日花150元5月7日花250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图象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得到图象的特征及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公开课教案_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公开课教案_0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探索现实生活中简单实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结合实例,了解变量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表格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本节为第一种即:表格法),能举出变量之间关系的实例。

在孩子们目前的知识基础上,本节的教学及学习任务是鼓励孩子用表格整理数据并充分地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同伴进行交流,提高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孩子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概念,并能通过资料分析进行预测。

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与后面三个课时合起来分别呈现的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方式——表格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

本章作为研究变量和函数的起始章节,重在让孩子感受和体会生活中的“变量”。

同时,在第一课时还要教给孩子用表格呈现实验中变量的数据的方法。

依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表格、解析式和图象)进行预测或推测已知中没有给出的量,也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孩子们的学情分析孩子们已经知道的: 本节课是孩子们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了探索规律,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表格形式来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这些概念。

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变量与变量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在表格信息中发现两个变化的量,通过了解哪一个是主动变化的,哪一个是随着变化的,来识别自变量和因变量,这对今后学习函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想知道的:通过表格形式来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这些概念。

变量与变量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在表格信息中发现两个变化的量,通过了解哪一个是主动变化的,哪一个是随着变化的,来识别自变量和因变量。

孩子们能自己解决的:在以前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经历了分组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任务分析在孩子们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本节的教学及学习任务是鼓励他们用表格整理数据并充分地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同伴进行交流,提高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不同方向看(改名为: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壮)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删除)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数怎么不够用了(改名为: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水位的变化(删除)8.有理数的乘法9.有理数的除法10.有理数的乘方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计算器的使用(改名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移来科学计数法)第三章字母表示数(标题改为整式及其加减)1.字母能表示什么(改名为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代数式求值(2、3合并称代数试)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4、5合称整式的加减)6.探索规律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标题改为: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的度量与表示(改名为:角)4.角的比较5.平行(移走)6.垂直(移走)7.有趣的七巧板(移走)8.图案设计(移走)(增加: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你今年几岁了(改名为: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改名为:求解一无一次方程)3.日历中的方程(删除)4.我变胖了(改名为水箱变高了)5.打折销售6.“希望工程”义演7.能追上小明吗(改名为:追赶小明)8.教育储蓄(删除)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移走)1.100 万有多大2.科学记数法(移至新七下2.12)3.扇形统计图(移至新七下6.4)4.月球上有水吗(?)5.统计图的选择(移至新七下5.4)第七章可能性(移走?)1.一定摸到红球吗2.转盘游戏3.谁转出的四位数大课题学习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移来: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来自老八下5.2)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的表示(?)4.统计图的选择(来自老七上6.5)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移至七上3.3)2.整式的加减(移至七上3.4)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5.同底数幂的除法6.整式的乘法7.平方差公式8.完全平方公式9.整式的除法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台球桌面上的角(好像是改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改名为;用尺规作图?)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删除?)1.认识百万分之一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世界新生儿图课题学习制作“人口图”第四章概率(全移走,改为本册6.3)1.游戏公平吗2.摸到红球的概率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第五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图案设计(删除)4.全等三角形(删除)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三角形(改名为:用尺规作三角形)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删除,可能是容入本章5.5)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2.变化中的三角形3.温度的变化4.速度的变化本章另分别更名为: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删除)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改我为: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5.镜子改变了什么(删除)6.镶边与剪纸(删除)多出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移来:(本册4章并删减)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改名为: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蚂蚁怎样走最近(勾股定理的运用)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改名为:认识无理数)2.平方根3.立方根4.公园有多宽(改名为:估算)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增加“二次根式”标题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全章移至8下了,并做了改动)1.生活中的平移2.简单的平移作图(删除)3.生活中的旋转4.简单的旋转作图(删除)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改名为:中心对称图形6.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菱形4.矩形、正方形5.梯形(3、4、5移至九上更名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删除,去哪儿了?)7.平面图形的密铺(删除)8.中心对称图形(移至新八下3.3)另补标题: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五章位置的确定(只是从本册放后了点)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变化的鱼(改名为: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第六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2更名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删除,去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了)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谁的包裹多更名为: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鸡兔同笼4.增收节支5.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增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增加“三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更名为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2.中位数与众数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删除)增加(变自老八5.2方差)3.从统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数据的离散程度八年级下册移来了九上的:证明二移来了八下的: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做了改动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相似图形(移至九上了)1.线段的比(改名为:成比例线段)2.黄金分割3.形状相同的图形(删除)4.相似多边形5.相似三角形6.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改名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删除)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补了个“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第三章分解因式1.分解因式改名为:因式分解2.提公因式法3.运用公式法第四章分式1.分式(改名为认识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移走))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数据的收集3.频数与频率4.数据的波动课题学习吸烟的危害增加:第六章证明(一)(移走)1.你能肯定吗2.定义与命题3.为什么它们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平行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6.关注三角形的外角增加:第六章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三角形的中位线九年级上册(移来“相似”了)第一章证明(二)(移走)1.你能证明它们吗2.直角三角形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角平分线移来: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花边有多宽更名为: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5.为什么是0.618更名为: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三章证明(三)(移走)1.平行四边形2.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视图2.太阳光与影子3.灯光与影子2、3合并改为“投影”其实是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合并第五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频率与概率2.投针实验3.池塘里有多少条鱼第六章删除改为(?)第六章对概率的进一步研究1.游戏公平吗2.投针实验3.生日相同的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30o,45o,60o 角的三角函数值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第二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结识抛物线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4.二次函数的图象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7.最大面积是多少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圆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50 年的变化2.哪种方式更合算3.游戏公平吗第四章删除改为(?)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视力的变化2.生活中的概率3.统计与概率的应用明显优化了一:主体内容没发生变化,增加了“三元一次方程组”北师大特别的一小点二:在相似中多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并从八下缩到九上去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研究目标】1.增进对身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欣赏,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2.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3.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4.能够按照要求画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要点梳理】要点一、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要点诠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要点诠释: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

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要点诠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

同时也给出了引辅助线的方法,即遇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这样就出现相等线段,直接或间接地为构造全等三角形创造条件。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圆的面积S与半径r的关系式为S=π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是变量B.π是变量C.r是变量D.S是常量2.实际生活中,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的过程中,热水器里水的温度随着太阳光照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中因变量是( )A.热水器里水的温度B.热水器的容积C.太阳光照射的时间D.太阳光的强弱3.若购买水性笔10支,花费20元,用y(元)表示购买水性笔的花费,x(支)表示购买水性笔的支数,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 )A.y=10x B.y=20xC.y=12x D.y=2x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简称音速,实验测得音速与气温的一些数据如下表: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在变化中,气温是自变量,音速是因变量B.音速随气温的增大而增大C.当气温为5℃时,音速为334 m/sD.当气温为30℃时,音速为350 m/s5.如图,y=2x+10表示了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关系,当输入x=-1时,则输出的y为( )A.12 B.10C.8 D.66.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小明从家出发沿笔直的公路骑行去公园,在公园休息玩耍后按原路回家.如图反映了小明离家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h)之间的对应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明家距公园30 kmB.小明休息玩耍的时间为1.5 hC.小明去公园的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快D.小明在公园休息玩耍和往返总时间为2.5 h7.下列图案是用长度相同的火柴棒按一定规律拼搭而成的,若第n个图案需要y 根火柴棒,则y与n之间的关系式为( )A.y=3n B.y=3n+3C.y=4n+3 D.y=4n-18.如图,匀速地向该容器内注水(单位时间内注水体积相同),在注水的过程中,满足容器中水面的高度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9.一蓄水池中有30 m3水,打开底部排水阀门开始放水后,该蓄水池剩余水量V(m3)与放水时间t(min)有如下关系:放水时间t(min)1234…剩余水量V(m3)28262422…剩余水量V(m3)和放水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式是( )A.V=2t B.V=-2tC.V=30-2t D.V=28-2t10.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C→B路径运动.图②反映的是△PAB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的关系,则当点P在DC上运动时,△PAB的面积为( )A.4 B.6C.8 D.1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关系式是y=95x+32,如果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是25℃,那么它的华氏度数是______℉.12.长方形的周长为10,长为x,宽为y,其中x>y,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13.已知弹簧原长(不挂物体)15 cm,弹簧总长L(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的关系如表所示:弹簧总长L(cm)1617181920所挂物体质量x(kg)0.5 1.0 1.5 2.0 2.5 当所挂物体质量为5 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是______cm.14.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4 cm,点D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 匀速运动,速度为0.1 cm/s,连接AD,设动点D的运动时间为t(s)(点D到点B后停止运动),△ACD的面积为S(cm2),则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第14题) (第15题)15.在一条笔直的航道上依次有甲、乙、丙三个港口,一艘船从甲港出发,沿直线匀速行驶经过乙港驶向丙港,最终到达丙港.设行驶x h后,与乙港的距离为y km,y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港与丙港的距离是90 km;②船在中途休息了0.5 h;③船的行驶速度是45 km/h;④从乙港到达丙港共花了1.5 h.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一)(每题8分,共24分)16.我们知道: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下表是海拔高度h(km)与此高度处气温t(℃)的关系.海拔高度h(km) 012345…气温t(℃) 201482-4-10…根据上表,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气温t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式;(2)当气温是-40℃时,海拔高度是多少?17.如图,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a L,从某地出发,每行驶1 h耗油6 L,设行驶时间为t h,剩余油量为Q L(汽车加油所用时间忽略不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汽车的油箱内有油____L;(2)t=____时,汽车加油,加了____L;(3)当这辆汽车行驶了8 h时,剩余油量为多少升?18.为顺利通过体测,小明和小军进行了1 000米跑练习.如图是两人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2分钟时,谁跑在前面?(2)谁先跑到终点?(3)小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多少米?四、解答题(二)(每题9分,共27分)19.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c(℃)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f=95c+32.(1)一个人的体温有可能达到100℉吗?(2)如果某地早晨的摄氏温度为5℃,那么此地早晨的华氏温度是多少?(3)若当地某一时刻的华氏温度为68℉,则该时刻摄氏温度是多少?20.小华和小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 和小明离家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1)小华家和学校的距离是______米;(2)小明跑步去学校时的速度为______;(3)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多少分钟到达小明吃早餐的地方?21.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月用水量水费不超过5 t每吨2.4元超过5 t 不超过的部分仍按每吨2.4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按每吨4元收费(1)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 t(x>5),应交水费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如果某户居民某月应交水费24元,请你帮忙算出这个月这户居民用了多少吨水.五、解答题(三)(每题12分,共24分)22.甲水果店进行苹果优惠促销活动,苹果的标价为10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4千克以上的苹果,超过4千克的部分按标价的6折售卖.(1)购买3千克苹果需付款______元;购买5千克苹果需付款______元;(2)求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苹果的质量x(千克)的关系式;(3)隔壁的乙水果店也在进行苹果优惠促销活动,同样的苹果的标价也为10元/千克,且全部按标价的8折售卖.张阿姨和李阿姨分别在甲、乙两个水果店购买苹果,结果付款金额与购买苹果的质量都一样,问她们各自花了多少钱?各自买了多少千克苹果?23.如图①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D是三角形的高,且AD=8 cm,BC=10 cm,点E是BC上的一个动点,由点B向点C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②所示.(1)由图②知,点E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速度为______cm/s,点E停止运动时与点C的距离为______cm;(2)求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三角形ABE的面积y(cm2)与运动时间x(s)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点E停止运动后,求三角形ABE的面积.答案一、1.C 2.A 3.D 4.D 5.C 6.C 7.A 8.B 9.C 10.A 提示:从题图②和已知可知AD=2,DC=6-2=4,所以当点P在DC上运动时,△PAB的面积为4×2×12=4.故选A.二、11.77 12.y=-x+5 13.25 14.S=0.2t15.④三、 16.解:(1)从表可知,海拔高度每升高1 km,气温就降低6℃,所以t=20-6h.(2)当t=-40,即20-6h=-40时,解得h=10.答:海拔高度是10 km.17.解:(1)42 (2)5;24(3)36-6×(8-5)=18(L).答:当这辆汽车行驶了8 h时,剩余油量为18 L.18.解:(1)由题图可知,2分钟时,小军跑在前面.(2)由题图可知,小明用时3.8分钟,小军用时4分钟,所以小明先跑到终点.(3)小军的平均速度为1 000÷4=250 (米/分).(4)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1 000-250×3.4=150(米).四、19.解:(1)由题意,得95c+32=100,解得c=3779,因为当一个人发烧时体温能达到这个温度,所以一个人的体温有可能达到100℉.(2)由题意,得f=95×5+32=9+32=41.答:此地早晨的华氏温度是41℉.(3)由题意,得95c+32=68,解得c=20.答:该时刻摄氏温度是20℃. 20.解:(1)1 200 (2)120米/分(3)公共汽车的速度为1 200÷(14-8)=200(米/分),480÷200=2.4(分).答: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2.4分钟到达小明吃早餐的地方.21.解:(1)y=2.4×5+4(x-5)=12+4x-20=4x-8.(2)因为24>12,所以用水量超过了5 t,所以4x-8=24,解得x=8.答:这个月这户居民用了8 t水.五、22.解:(1)30;46(2)当x≤4时,y=10x,当x>4时,y=10×4+10×0.6(x-4)=40+6×(x-4)=40+6x-24=6x+16.(3)设买了m千克苹果,由已知易得m>4,所以6m+16=10×0.8m,解得m=8.所以她们各自花了10×0.8×8=64(元).答:她们各自花了64元,各自买了8千克苹果.23.解:(1)3;3;1(2)根据题意得y=12×BE×AD=12×3x×8=12x,即y=12x(0<x≤3).(3)当x=3时,y=12×3=36,故三角形ABE的面积为36 cm2.1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章节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章节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标题第一章丰富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七种可能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各章标题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第五章三角形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各章标题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各章标题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分解因式第三章分式第四章相似图形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六章证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各章标题第一章证明(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证明(三)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第六章频率与概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各章标题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圆第四章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第一章丰富图形世界1、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2、常见几何体的分类:球体、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3、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应注意: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相等。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表面全部展开是两个和一个;圆锥的表面全部展开图是一个和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是一个和两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展开图是一个大和两个。

5、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1)长方体、正方形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

(2)圆柱的截面是:、圆(3)圆锥的截面是:三角形、。

(4)球的截面是:6、我们经常把从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7、常见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圆柱球主视图正方形长方形俯视图长方形圆圆左视图长方形正方形8、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整式多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整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1、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项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五、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a m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n 都是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a m ÷a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a ≠0)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1、零指数幂:a 0=1(a ≠0);2、负整数指数幂:p 是正整数。

七、整式的乘除法:1(0)p p a a a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p是正整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一数学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知识要点]一、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研究近似数的意义:在生产实践和实际生活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准确数,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近似数。

所谓近似数,就是与实际接近的数,出现近似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有时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如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我国有12亿人口等,二是有时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如买1000克白菜,有时可能多点,有时也可能少一点等等。

2、近似数的精确度在大量的实际数学问题中,都会遇到近似数的问题,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就是精确度的问题。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注意: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精确到**位或精确到小数点后**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确定有效数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二是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近似数0.020030中,它的有效数字有5个,它们是2,0,0,3,0,也就是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的0不算有效数字,但中间的或后面的0都算有效数字。

二、世界新生儿图所谓世界新生儿图,就是利用面积大小表示相对多少,它是和地图类似的一幅图。

如图:注:图中每个国家的面积表示这个国家某年的新生儿图。

在上图中,一个国家的面积常常和它的国土面积不一致,例如:图中的澳大利亚由于其新生儿数量很少,故图中的面积很小,而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是很大的。

观察这个“世界新生儿图”,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新生儿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而美国、南美洲的巴西、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新生儿也较多,另外,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新生儿数却很少。

亚洲是世界新生儿最多的洲,其次是非洲,而澳洲是最少的。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知识回顾——复习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 .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当其中一个变量x在一定范围内取一个数值时,另一个变量y也有唯一一个数值与其对应,那么,通常把前一个变量x叫做,后一个变量y叫做自变量的;注意: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s=60t,速度60千米/时是,时间t和里程s为变量.t是,s是。

知识点二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一般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注意: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能准确地指出几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值,但不能全面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反映其中的一部分,从数据中获取两个变量关系的信息,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三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为y,则y=x2这个关系式就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x是,y是;一般地,含有两个未知数(变量)的等式就是表示这两个变量的关系式;【温馨提示】(1)写关系式的关键是写出一个含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等式,将表示因变量的字母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右边是用自变量表示因变量的代数式.(2)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式子有意义,实际问题还要有实际意义.(3)实际问题中,有的变量关系不一定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方法技巧】列关系式的关键是记住一些常见图形的相关公式和弄清两个变量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关系式求值实质上是求代数式的值或解方程.知识点四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在用图象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上的点表示,用坐标来表示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所在位置;【温馨提示】图象法能直观、形象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只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且由图象确定的数值往往是近似的.【方法技巧】(1)借助图象,过某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可以知道自变量取某个值时,因变量取什么值.(2)借助图象可判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下降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图象自左向右是与横轴平行的,则说明因变量在自变量的增大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知识点五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法比较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和;其中表格法一目了然,使用方便,但列出的数值有限,不容易看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关系式法简单明了,能准确反映出整个变化过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求对应值时,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计算,而且在实际问题中,有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一定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图象法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和某些性质,是研究变量性质的好工具,其不足是由图象法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对应值;专题一能从表格中获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专题二根据表格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及变化规律4.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静止到启动10秒之间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变量是自变量?哪个变量是因变量?(2)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当t每增加1 s时,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一秒钟,v的增加量最大?(4)若在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 km/h,试估计还需几秒这辆小汽车的速度就达到这个上限?专题三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5.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专题四用关系式求值7.一棵树苗,栽种时高度约为80厘米,为研究它的生长情况,测得数据如下表:(1)此变化过程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2)树苗高度h与栽种的年数n之间的关系式为;(3)栽种后后,树苗能长到280厘米.8.某市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规定自来水的收费标准如下表:(1)现已知小伟家四月份用水18吨,则应缴纳水费多少元?(2)写出每月每户的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已知小伟家五月份的水费为17元,则他家五月份用水多少吨?专题五曲线型图象9.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你根据图象,讨论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1)上午10时的温度是度,14时的温度是度;(2)这一天最高温度是度,是在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是度,是在时达到的;(3)这一天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小时;(4)温度上升的时间范围为,温度下降的时间范围为;(5)你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是.10.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注入下面四种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1)请分别找出与各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和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象,用直线段连接起来;(2)当容器中的水恰好达到一半高度时,请在关系图的t轴上标出此时t值对应点T的位置.专题六折线型图象11.如图,表现了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A、B两点分别表示汽车是什么状态?(2)请你分段描写汽车在第0分钟到第19分钟的行驶状况.(3)司机休息5分钟后继续上路,加速1分钟后开始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后减速,用了2分钟汽车停止,请在原图上画出这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栽种以后的年数n/年高度h/厘米1105213031554180……每月每户用水量每吨价(元)不超过10吨部分0.50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部分0.75超过20吨部分 1.50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题1.一名同学在用弹簧做实验,在弹簧上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2)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是多少?如果用x 表示弹性限度内物体的质量,用y 表示弹簧的长度,那么随着x 的变化,y 的变化趋势如何?(3)如果此时弹簧最大挂重量为15千克,你能预测当挂重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2.如图:将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将截好的材料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完整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

(完整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2.¤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

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2)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

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套.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套.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七年级下教案|全套】目录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1.1整式 (2)1.2 整式的加减(1) (6)1.2整式的加减(2) (9)1.3 同底数幂的乘法(一) (11)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16)1.4 积的乘方 (19)1.5同底数幂的除法 (21)1.6 单项式的乘法 (23)1.6整式的乘法(2) (26)1.6 整式的乘法(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29)1.7平方差公式(1)(P29~P30) (31)1.7 平方差公式(二) (33)1.8完全平方公式(1) (37)1.8完全平方公式(2) (39)1.9整式的除法(1)(P39~P41) (41)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43)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48)2.1台球桌面上的角 (48)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51)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53)2.3 平行线的性质(1) (55)2.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 (60)2.4 用尺规作角 (63)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67)3.2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69)3.3世界新生儿图(1) (72)3.3世界新生儿图(2)(P88~P89) (75)第四章概率 (77)4.1 游戏公平吗(1) (77)4.1游戏公平吗(2) (79)4.2摸到红球的概率 (81)4.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84)第五章三角形 (87)5.1认识三角形(1) (87)5.2 认识三角形(2) (89)5.1认识三角形(3) (95)5.1 认识三角形(4) (98)5、2图形的全等 (100)5、3图案设计 (102)5.4全等三角形 (104)5.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108)5.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111)5.5《边角边》第1课时 (116)5.6作三角形 (120)5.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124)5.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27)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32)6、1小车下滑的时间 (132)6.2变化中的三角形 (135)6.3 温度的变化 (137)6.4速度的变化 (139)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44)7、1轴对称现象 (144)7.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46)7.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50)7.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153)7.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155)7.5 镜子改变了什么 (159)7.6镶边与剪纸 (162)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一、值得讨论的问题:1、符号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a

b)2
2ab

(a
b)2

2ab

1 2
[(a
b)2

(a
b)2 ]
(2) (a b)2 (a b)2 4ab
(3)
ab

1 4
[(a

b)2

(a

b)2
]
4、完全平方式:我们把形如: a2 2ab b2 , a2 2ab b2 , 的二次三项式称作完全平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 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1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 an,读作 a 的 n 次方(幂),其中 a 为底数,n 为指数,an 的结 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 = am﹒a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m)n 表示 n 个 a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 =a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 =(am)n=(a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 =(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 = am÷an(a≠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 1,即:a0=1(a≠0)。 十一、负指数幂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知识要点分章梳理 北师大版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知识要点分章梳理 北师大版

单位换算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生活中的数据精确数有效数字精确度统计图(象形统计图)一、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百万分之一米又称微米,即1微米=10-6米。

(2)10亿分之一米又称纳米,即1纳米=10-9米。

(3)1微米=103纳米。

(4)1米=10分米=100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2、面积单位(1)10-6千米2=1米2=102分米2=104厘米2=106毫米2=1012微米2=1018纳米2。

3、质量单位(1)1吨=103千克=106克。

二、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较小数据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较小数据时,也可以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1≤〡a〡<10,n为负整数,n等于这个数的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零)的相反数。

三、近似数与精确数1、精确数是指一个物体或描述一事件的真实数值。

2、近似数是指用测量或统计的方法、四舍五入、估计等得到的数。

3、近似数产生的原因有:(1)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不可能得到物体的准确值;(2)有些事件也不可能或没有必要得出它的精确值。

4、近似数a的真值的范围大于或等于a与它的最末位的半个单位的差而小于a与它的最末位的半个单位的和。

例如近似数1.60的真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595而小于1.605。

四、有效数字1、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对于科学计数法型的近似数,由a×10n(1≤〡a〡<10)中的a来确定,a的有效数字就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与×10n无关。

3、对带有记数单位的近似数,由数字来确定,与单位无关。

五、近似数的精确度1、近似数的精确度是近似数精确的程度。

2、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度是由该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在该数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目录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目录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⑴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⑵展开与折叠(8)⑶截一个几何体(13)⑷从不同方向看(15)⑸生活中的平面图形(22)回顾与思考(27)复习题(27)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⑴数怎么不够用了(31)⑵数轴(36)⑶绝对值()⑷有理数的加法(41)⑸有理数的减法(44)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52)⑺水位的变化(62)⑻有理数的乘法(64)⑼有理数的除法(69)⑽有理数的乘方(72)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77)⑿计算器的使用(80)回顾与思考(84)复习题(84)第三章字母表示数⑴字母能表示什么(90)⑵代数式(93)⑶代数式的值(98)⑷合并同类项(102)⑸去括号(108)⑹探索规律(111)回顾与思考(114)复习题(115)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⑴线段、射线、直线(120)⑵比较线段的长短(123)⑶角的度量与表示(126)⑷角的比较(131)⑸平行(135)⑹垂直(138)⑺有趣的七巧板(142)⑻图案设计(144)回顾与思考(146)复习题(146)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⑴你今年几岁了(149)⑵解方程(154)⑶日历中方程(161)⑷我变胖了(163)⑸打折销售(168)⑹“希望工程”义演(170)⑺能追上小明吗(172)⑻教育储蓄(174)回顾与思考(176)复习题(176)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⑴100万有多大(179)⑵科学计数法(181)⑶扇形统计图(185)⑷月球上有水吗(189)⑸统计图的选择(192)回顾与思考(196)复习题(197)课题学习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212)总复习(214)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⑴整式(2)⑵整式的加减(6)⑶同底数幂的乘法(12)⑷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5)⑸同底数幂的除法(19)⑹整式的乘法(22)⑺平方差公式(29)⑻完全平方公式(33)⑼整式的除法(39)回顾与思考(44)复习题(44)第八章平行线与相交线⑴台球桌面上角(50)⑵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53)⑶平行线的特征(59)⑷用尺规作线段和角(63)回顾与思考(69)复习题(69)第九章生活中的数据⑴认识百万分之一(74)⑵近似数和有效数字(78)⑶世界新生儿图(84)回顾与思考(90)复习题(90)课题学习制作“人口图”(94)第十章概率⑴游戏公平吗(98)⑵摸到红球的概率(105)⑶停留在黑砖上概率(109)回顾与思考(113)复习题(113)第十一章三角形⑴认识三角形(117)⑵图形的全等(128)⑶图案设计(132)⑷全等三角形(135)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38)⑹作三角形(147)⑺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50)⑻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53)回顾与思考(157)复习题(157)第十二章变量之间的关系⑴小车下滑的时间(163)⑵变化中的三角形(167)⑶温度的变化(171)⑷速度的变化(176)回顾与思考(180)复习题(180)第十三章生活中的轴对称⑴轴对称现象(186)⑵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91)⑶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97)⑷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200)⑸镜子改变了什么(203)⑹镶边与剪纸(207)回顾与思考(210)复习题(210)总复习(215)第一章勾股定理⑴探索勾股定理(2)⑵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9)⑶蚂蚁怎样走最近(13)回顾与思考(16)复习题(16)课题学习拼图与勾股定理(19)第二章实数⑴数怎么不够用了(25)⑵平方根(31)⑶立方根(36)⑷公园有多宽(39)⑸用计算器开方(41)⑹实数(44)回顾与思考(52)复习题(52)第三章图形的平稳与旋转⑴生活中平移(57)⑵简单的平移作图(61)⑶生活中旋转(66)⑷简单的旋转作图(69)⑸它们是怎样变化过来的(71)⑹简单的图案设计(74)回顾与思考(78)复习题(78)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⑴不行四边形的性质(83)⑵不行四边形的判别(88)⑶菱形(92)⑷矩形、正方形(95)⑸梯形(101)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06)⑺平面图形的密铺(111)⑻中心对称图形(114)回顾与思考(117)复习题(117)第五章位置的确定⑴确定位置(122)⑵平面直角坐标系(130)⑶变化的鱼(138)回顾与思考(145)复习题(145)第六章一次函数⑴函数(150)⑵一次函数(154)⑶一次函数的图象(159)⑷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63)⑸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66)回顾与思考(175)复习题(175)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⑴谁的包裹多(181)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86)⑶鸡兔同笼(194)⑷增收节支(196)⑸里程碑上的数(199)⑹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202)回顾与思考(208)复习题(208)第八章数据的代表⑴平均数(213)⑵中位数与众数(220)⑶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224)回顾与思考(227)复习题(227)总复习(230)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⑴不等关系(2)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7)⑶不等式的解集(10)⑷一元一次不等式(13)⑸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8)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4)回顾与思考(33)复习题(33)第二章分解因式⑴分解因式(38)⑵提公因式法(42)⑶运用公式法(47)回顾与思考(54)复习题(54)第三章分式⑴分式(58)⑵分式的乘除法(66)⑶分式的加减法(70)⑷分式方程(77)回顾与思考(85)复习题(85)第四章相似图形⑴线段的比(90)⑵黄金分割(97)⑶形状相同的图形(102)⑷相似多边形(107)⑸相似三角形(113)⑹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17)⑺测量旗杆的高度(124)⑻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28)⑼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35)回顾与思考(142)复习题(142)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147)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⑴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152)⑵数据的收集(155)⑶频数与频率(159)⑷数据的波动(168)回顾与思考(177)复习题(177)课题学习吸烟的危害(181)第六章证明(一)⑴你能肯定吗(184)⑵定义与命题(188)⑶为什么它们平行(198)⑷如果两条直线平行(202)⑸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205)⑹关注三角形的外角(210)回顾与思考(214)复习题(214)总复习(218)附: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的“E”形图(228)第一章证明(二)⑴你能证明它们吗(2)⑵直角三角形(15)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4)⑷角平分线(31)回顾与思考(38)复习题(38)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⑴花边有多宽(42)⑵配方法(48)⑶公式法(57)⑷分解因式法(60)⑸为什么是0.618()回顾与思考(69)复习题(69)第三章证明(三)⑴平行四边形(74)⑵特殊的平行四边形(86)回顾与思考(94)复习题(94)第四章视图与投影⑴视图(98)⑵太阳光与影子(109)⑶灯光与影子(115)回顾与思考(125)复习题(125)第五章反比例函数⑴反比例函数(131)⑵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4)⑶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43)回顾与思考(147)复习题(147)课题学习猜想、证明与拓广(150)第六章频率与概率⑴频率与概率(157)⑵投针试验(169)⑶生日相同的概率(172)⑷池塘里有多少条鱼(176)回顾与思考(180)复习题(180)总复习(183)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⑵30o、45o、60o角的三角函数值(10)⑶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14)⑷船有触礁的危险吗(21)⑸测量物体的高度(25)回顾与思考(29)复习题(29)第二章二次函数⑴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34)⑵结识抛物线(38)⑶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42)⑷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46)⑸用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56)⑹何时获得最大利润(59)⑺最大面积是多少(62)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64)回顾与思考(73)复习题(73)课题学习拱桥设计(79)第三章圆⑴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83)⑵圆的对称性(88)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100)⑷确定圆的条件(109)⑸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13)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22)⑺弧长及扇形的面积(129)⑻圆锥的侧面积(133)回顾与思考(136)复习题(136)课题学习设计遮阳篷(144)第四章统计与概率⑴50年的变化(149)⑵哪种方式更合算(165)⑶游戏公平吗(170)回顾与思考(175)复习题(175)总复习(182)。

数学 七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课件3-06第三章复习题

数学 七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课件3-06第三章复习题

6、精确度的两种形式(重点): 、精确度的两种形式(重点): (1)精确到哪一位 ) ( 2)有效数字 )
7、给一个近似数,正确指出精确到哪一位? 、给一个近似数,正确指出精确到哪一位? 有哪几个有效数字。(难点) 。(难点 有哪几个有效数字。(难点) 8、几点注意: 、几点注意: ( 1)两个近似数 与1.60表示的精确程度 )两个近似数1.6与 表示的精确程度 不一样。 不一样。 万与6.3精确到的数位不 (2)两个近似数 万与 精确到的数位不 )两个近似数6.3万与 同。
2、中国的国士面积约为 、中国的国士面积约为9596960平方千米美国 平方千米美国
和罗马尼亚的国士面积分别约为9364000(四舍 ( 和罗马尼亚的国士面积分别约为 五入到千位) 平方千米( 五入到千位)和240000平方千米(四舍五入到万 平方千米 )。如果要将中国国士面积与它们比较 如果要将中国国士面积与它们比较, 位)。如果要将中国国士面积与它们比较,那么 中国国士面积分别四舍五入到哪位时, 中国国士面积分别四舍五入到哪位时,比较起来 误差可能小一些? 误差可能小一些?
4、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 四舍五入到那一位, 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 确到那一位。 确到那一位。 5、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对于一个近似数, 0的数起,到精确到的数(最后一位四舍 的数起, 的数起 到精确到的数( 五入所得的数)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 五入所得的数) 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下列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2.下列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下列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请写出它们的原数: 请写出它们的原数:
1.295× 103 × =1295 -1.30× 109 =-1300000000 × 1.3× 105 =130000 × 1.02× 10-3 =0.00102 × -1.3× 10-5 =-0.000013 × 1.23× 10-6 =0.0000012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主备复备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课时安排:3.1 认识百万分之一1课时3.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课时3.3 世界新生儿图2课时回顾与思考 1课时3.1 认识百万分之一教学目标:1.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较小数。

2.通过分析、交流、合作,加深对较小数的认知,发展数感。

3.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重点、难点:对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感受较小数,发展数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一百万有多大,请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这些大数。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1)2500000 (2)753000 (3)2050000003.在科学计算器上表示9109.2⨯。

.1⨯和1229510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出示投影:“议一议”前三幅图(让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提出问题:一百万分之一有多少呢?提示本节内容,导入课题“认识百万分之一”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绝对值较小数的认知1.出示投影:“议一议”(1)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千分之一是多少?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2)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并直观地描述这个长度。

2.出示投影:“议一议”(1)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百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万分之一及百万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综述: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接触到较大的数,同时也会接触到较小的数。

通过刚才大家的计算,交流体会,感受到一个物体的高度或面积的百万分之一的大小。

使大家认识了百万分之一。

3.出示投影:“做一做” 学生活动:(1)测量一张纸大约有多厚(以毫米为单位) (2)把一张纸的厚度转换成以微米为单位的量。

(3)计算多少个直径为1微米的细胞首尾相连能达到1毫米。

解后反思:从刚才活动中,你们感受到什么?从自己身边再举出包含有较小数的例子。

四、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教师视学生情况,若有困难可提示:1、几吨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吨?是多少克?2、再估计图中动物的体重。

五、继续探索新知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数 1.正的纯小数的科学记数法表示: (1)学生填空:551010100001.0-==…(2)总结规律:n -=1001......0.0 教师:一般地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01πa ≤,n 为负整数,n 等于非零的数前面的连续零的个数。

六、小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1.感受了百万分之一有多小。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作业;88页1、2教学反思:3.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生:平均每人千克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生:不能师:哪怎么分生:取近似值师: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一、近似数的定义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初一(4)班有42名同学; (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这里的42、3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960万、49是准确数吗?这里的960万、49都不是准确数,而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表示我国的领土面积大于或等于959.5万平方千米而小于960.5万平方千米.王强的体重约为49千克,表示他的体重大于或等于48.5千克而小于49.5千克. 我们把象960万、49这些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是就精确度的问题.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从中得出:凡是测量的结果、估计的结果、大范围的统计结果都是近似数。

二、精确度我们都知道,14159.3=π···. 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三、例题讲解(92页 例1、例2) 作业:93页1、2 教学反思:第 2 课时有效数字的概念: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例题讲解例3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43.8(2).03086(3)2.4万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者板书。

对于近似数2.4万学生又能认为是精确到十分位,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似数与5.4和近似数5.4万中的两个4的数位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4 (94页)巩固练习;一、填空1.某校有25个班,光的速度约力每秒30万千米,一星期有7天,某人身高约1.65米,远些数据中,准确数为_________,近似数为____________2.近似数0.1080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 ___________二、下列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 32.02 1.5万随堂练习(95页1、2)作业:95页1、96页2教学反思;3.3世界新生儿图(1)教学目标: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

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

准备活动:准备世界地图第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97页的新生儿图。

寻找新生儿图透露出来的信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图形的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2)面积的大小表示什么?(3)面积的大小与新生儿有什么联系?(4)该图与世界地图相比,哪个国家被画得很大?哪个国家被画得很小?(5)从该图你能不能大概的知道这四个国家的新生儿的数量呢?(6)分别估计在该图和世界地图中,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面积之比。

你发现了什么?(7)如何估计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这一年的新生儿数。

(8)各个国家的新生儿之比与该图的表示新生儿的图形面积比之间有什么关系?(9)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到信息。

再讨论、交流中进步。

教师应重视活动过程,而不必强调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利用计算机帮助解决问题)二、下面列出了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1996年的国土面积和人(2)如果要用图3-1的方式表示各个国家的人口总数,那么在这幅图中四个国家所占的面积之比大约会是多少?三、巩固练习:((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如何从各种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

作业:课本100页习题3.4:1。

教学反思: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

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

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教学过程:(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

五、巩固练习:((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练习;102页作业:课本102页习题3.5:1。

教学反思:第3章生活中的数据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2.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1.感受较小的数据.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4.读懂统计图,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回顾所学内容,并开展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建立框架图.●教学过程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前两节课我们欣赏完统计图,并制作出形象的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回顾一下这一章的内容.Ⅱ.讲授新课请你用熟悉的事物描述一些较小的数据,如10-6.[生]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几吨,而大象体重的10-6大约是几克,这相当于一只蜜蜂的体重.[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它高度的百万分之一即10-6约是0.88 cm,不足一支圆珠笔的高度.……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 000 0001米.(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毫米;(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 000 000千克;(4)2003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 500 000枚.(5)今年6月1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26台机组发电量将达到84 700 000 000 kW· h.[生]1.生活中较大的数据或较小的数据都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科学记数法形式为a ×10n(其中1≤a≤10,n为整数).2.(1)0.000 000 0001米=1×10-10米;(2)0.000043毫米=4.3×10-5毫米;(3)136 000 000千克=1.36×108千克;(4)12 500 000枚=1.25×107枚;(5)84 700 000 000 kW·h=8.47×1010 kW·h.[师]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比较小的数,关键在于确定n 的值.确定n的值的方法,只要从左边看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前面有几个零,n就是负几.下面我们再来看投影片§3.4 C1.你在生活中使用过近似数吗?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近似数随处可见,例如房屋的面积用测量的方法,由于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的.再例如测量课桌,量人的身高、体重等都是生活中的近似数.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3.19964(精确到千分位);(2)56034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3)5.306×105(精确到千位).解:(1)-3.19964≈-3.200;(2)560340≈5.60×105;(3)5.306×105≈5.31×105注意:(1)中最后两个0不能去掉,否则只精确到十分位.(2)要求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若写成560000就看不出有几个有效数字了.所以用科学记数法写成5.60×105.[师]说一说可以利用哪些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本章中哪些图给你的印象最深?[生]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非常直观,可利用的统计图有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形象的新颖的统计图.而本章印象最深的是世界新生儿图.[生]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1996年森林面积统计图.[师]我们下面一块欣赏一幅非常漂亮的统计图.出示投影片(§3.4 D)下面两幅图表示的是1999年几个城市一年的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图3-11(1)两幅图表示的信息相同吗?两幅图中的“一个水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2)从图中你分别获得哪些信息?(3)北京市的土地面积为16807.8千米2,1999年大约降了多少体积的水?(利用计算器)(4)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唯一的饮用水源,它的最大蓄水量约为43.75亿米3,如果将1999年北京市的降水总量全部注入密云水库,那么大约能注满几个这样的水库?[师生共析](1)两幅图表示的信息相同,在第一幅图中,用“一个水滴”代表降水量最少的城市(银川)1999年的平均降水量;在第二幅图中,用“一个水滴”代表降水量最多的城市(广州)1999年的平均降水量.(2)(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即可)比如:1999年与广州、上海相比北京、银川的降水量少得多.(3)16807.8×10002米2×0.2798米≈47亿米3.(4)密云水库的最大蓄水量为43.75亿米3,如果将1999年北京市降水总量全部注入密云水库,那么大约能注满一个这样的水库.Ⅲ.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图[师生共析]在前面回顾与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一同来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一定要在充分交流和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如下:Ⅳ.课时小结我们这节课回顾了以下知识:1.又一次经历感受了百万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进一步学习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并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Ⅴ.课后作业课本P90复习题A组、B组,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C组.Ⅵ.活动与探究下表记录的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基本情况:名称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河长(公里)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长江180**** **** 9513黄河752443 5464 661松花江557180 2308 762辽河228960 1390 148珠江453690 2214 3338海河263631 1090 228淮河269283 1000 622(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什么样的联系?(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过程]制作形象的统计图,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即从表格中计算出这几条河流长度的比例,然后选择最大或最小作为基准量,按比例形象画出即可.[结果](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河流越长,其流域面积越大.(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板书设计回顾与思考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作业:104页1、2,106页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