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
腮腺混合瘤诊断依据是什么
腮腺混合瘤诊断依据是什么
一、概述
其实相对于恶性肿瘤疾病来说,并不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人们只要听说到肿瘤就觉得非常恐怖,故称混合瘤,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例如腮腺混合瘤就是一种良性肿瘤,它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但是及时治疗的话,现在,良性肿瘤虽然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
二、步骤/方法:
1、做一些相关的治疗,它可以很好的判断出这种形态的形态,
他可以很好的判断出肿瘤的大小,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了,大家可以做一些检查来诊断,然后再根据这些诊断,比如说最常见的检查就是B超了,还可以做一些ct检查,
2、生硬的食物可以减少面部肌肉的活动,腮腺混合瘤疾病患者
在手术之后的饮食,首先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是首先要注意的,然后尽量少使用生硬的食物,腮腺混合瘤的患者手术之后,有利于之前的创面恢复的,
3、但有时其中的一部分发生囊性的病变这时候肿瘤也会较软软
的结节的,肿瘤的生长位置一般于耳垂下方的,腮腺混合瘤疾病的肿瘤是呈硬结节状的,腮腺混合瘤疾病是多见于青少年的,在肿瘤生长较大的时候会延伸到颈部的,
三、注意事项:
一般术后很少复发,严格遵守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混合性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首次手术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第一次手术的术式对于成功的治疗至关重要,。
腮腺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摘要:腮腺混合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腮腺术后护理进行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一、腮腺术后护理诊断1. 伤口愈合问题术后伤口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感染等情况,影响患者的康复。
2. 功能恢复问题腮腺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面部肌肉活动障碍、唾液分泌异常等症状。
3. 心理适应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外观改变等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 饮食及营养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食欲不振等情况,影响营养摄入。
5. 并发症预防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加强预防。
二、腮腺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每日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根据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预防伤口感染。
(3)术后3-5天,若伤口愈合良好,可拆除缝线。
2. 功能恢复(1)术后早期进行面部肌肉活动训练,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咀嚼、吞咽等功能锻炼,预防腮腺功能下降。
(3)术后3-6个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面部肌肉活动强度。
3.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2)指导患者正确面对术后外观改变,增强自信心。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4. 饮食及营养(1)术后初期,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等,避免咀嚼过度。
(2)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保证营养摄入。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
5. 并发症预防(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3)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出血。
(4)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三、总结腮腺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护理诊断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腮腺混合瘤162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23 3 疼痛护 理 ..
术后的切 口疼 痛 叮影响 患者 生命 体征 的
平稳 、 食 、 饮 睡眠和休息质量 , 从 影 响切 口愈合 的速度 , 同时
也可影响患肢功 能康 复锻炼 。首先 要评估 患 者疼 痛 的性质 、
5天待 引流管拔除后指导患者从坐位到站位 点地 训练 J协 :
ld 也 可 预 防 性 使 用 小 剂 量 阿 司 匹 林 、 参 等 , 降 低 血 液 黏 O, 丹 以
要弯腰拾地上 的东西 , 要在 床上屈 膝 , 不 术后 6~ 8周 内避 免 性 生活 , 排便 不能采用蹲位 , 以免造成 髋关节 脱位 。强 调维持
髋 关 节 活 动 度 及 增 强 髋 部 外 展 肌 肉力 量 的 重 要 性 , 免 急 速 避 行 走 或 赛 跑 J 。出 院 后 6周 、 月 、 月 应 定 期返 院 检 查 。 3个 6个 参考文献 : [ ] 罗 凯 燕 , 姣 花 . 科 护 理 学 [ . 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 出 1 喻 骨 M] 中
2 3 5 预 防并 发症 发 生 ..
手术侧 , 坐低沙发 、 凳子 , 在 椅子上 不能将 身体前倾 , 勿 矮 坐 不
术后 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保持 引流管通 畅 、 免受 压 , 避 且 注意_无 血块 凝结 而堵 塞引流管 。术后 2 h密切 观察 引流液 仃 4 的颜 色 、 量和性质 , 如有 异常 及 时报告 医生 , 术后 4 h拔 除 引 8
告 医生 检 查 处 理 。
骶尾部及骨隆 突部 位 , 保持床单清 洁干燥 , 防止压疮发生 。 2 3 6 功能锻炼 指导 告 知患 者术 后第 2天进 行 患侧踝 关 .. 节主动屈伸活动或抗阻 活动 , 做股 四头肌等 长收缩 练习 , 每次 保持 1 0~1s 重复 l 5, 0~2 0次 , 以不 感觉 疲劳 为度 。术 后第 3
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68例,其中36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3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
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 Frey综合征(耳颞神经综合征)、涎瘘、面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患者术后,但是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区域性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标签: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浅叶切除术;腮腺腮腺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由肿瘤性上皮组织和黏液样或软骨样间质所组成,为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占腮腺肿瘤的65%~70%[1]。
多形性腺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传统的腮腺混合瘤的切除手术就是先把面神经各分支解剖出来,然后将腮腺浅叶或全叶连同肿瘤一起切除,而把面神经保留下来。
现在出现了新的手术方式即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只需要解剖与肿瘤较近的部分面神经分支,仅做包括肿瘤在内的部分腺体的切除并保留主导管。
本科2002年2月~2008年8月共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68例,分别采用传统术式和新术式,将其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2002年2月~2008年8月共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68例,采用传统术式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6~65岁,平均42.3岁。
采用新术式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3~69岁,平均45.8岁。
肿瘤直径为10~35 mm。
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多形性腺瘤。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传统术式组手术切口采用传统的“S”形腮腺手术切口,根据肿瘤所在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加浅叶或肿瘤加全腮腺切除术。
新术式组中根据肿瘤位于腮腺的不同位置而切口位置不同,切口长度视肿瘤的位置及大小而随之变化,为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腮腺组织,切口往往以暴露术区即可。
腮腺肿瘤术前、术后常见问题解惑
腮腺肿瘤术前、术后常见问题解惑腮腺肿瘤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口腔面部肿瘤,这种肿瘤不仅会影响人们的面部美观性,而且还有可能对神经造成侵害。
而在治疗腮腺肿瘤的过程当中,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
那么,在腮腺肿瘤手术前后,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又需要做些什么呢?什么是腮腺肿瘤?腮腺,俗称耳下腺,这是一种位于人面部两侧以及耳垂下方的腺体,这个腺体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并在人们进食的时候起到初步消化的作用,而唾液同时还具有清洁口腔的功能,而腮腺肿瘤正是发生在人们腮腺部位的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总称,这种肿瘤占据涎腺肿瘤发病率的80%左右,是涎腺肿瘤当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疾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腮腺肿瘤这种疾病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但30~50岁的中年人是主要的发病群体。
只有加强对腮腺肿瘤的认识,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人们才能有效摆脱腮腺肿瘤的影响。
腮腺肿瘤有哪些危害?目前,腮腺肿瘤这种疾病主要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这两种肿瘤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各不相同。
其中,良性腮腺肿瘤可以分为腮腺混合瘤与腮腺淋巴瘤,前者会因为肿块较大而影响患者的面部外观,而后者则可能在患者的腮腺出现多个肿瘤;而腮腺恶性肿瘤则会像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导致患者出现癌痛,同时还会对患者的面部神经造成侵犯并导致患者发生面部疼痛、面部感觉障碍。
张口困难、头痛耳鸣等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只有加强对腮腺肿瘤危害的认识,并且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帮助人们远离腮腺肿瘤的影响。
腮腺肿瘤必须做手术吗?目前,临床上治疗腮腺肿瘤这种疾病是以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不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应当及时进行切除。
其中,良性肿瘤需要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将周围部分的腮腺组织一同切除,或者将患者的腮腺浅叶完全切除;而恶性腮腺肿瘤患者则需要在早期就尽早进行腮腺部分切除或是全腮腺切除,晚期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更是需要在全腮腺切除的同时进行颈淋巴结清扫,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肿瘤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腮腺术后
腮腺术后用减压装置替代加压包扎的临床报道腮腺病变及肿瘤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发生比例较高,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特别是因腮腺病变或肿物,为防止术后易复发,通常需在摘除肿物同时连同腮腺浅叶、深叶全部摘除。
摘除术后常规采取腮腺区域及伤口加压包扎,促使伤口至愈合为止,达到消除死腔,减少剩余腮腺组织继续分泌及液化,而致使伤口久治不愈延长治疗。
从1997 年来我院采用弹性减压装置替代加压包扎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经近十年我院腮腺肿物经住院手术治疗记录统计,共24例患者,23例为腮腺混合瘤,1例腮腺淋巴瘤,均全部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深叶及肿物彻底摘除术。
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3.46 岁,左侧10例(男6例,女4例),右侧14例(男10例,女4例)。
其中12例,男7例(右4例,左3例),女5例(右3例,左2例)采用弹性减压装置,平均住院21天,另12例,男9例(右6例,左3例),女3例(右1例,左2例)采用另压包扎治疗病例,平均住院26天。
2 使用方法腮腺摘除术的过程略,均按常规处治。
在关闭缝合伤口前,将通常需置橡皮引流条的位置改成放置2号输血橡皮胶管或细胶管,如气米芯管也可,并在胶管埋于皮内组织部分分不同方向打出几个小孔,以便减压时从此小孔中引流出渗出物和起到减压作用。
注意固定好胶管,防止随意脱出起不到减压作用。
选用成品外科或腹部术后的一次性医用弹性减压装置,将橡皮引流管直接接于弹性负压装置上,并排除负压装置内空气,使其处于减压状态下,并将其固定在同侧腮腺术后的胸前或肩上即可。
3 讨论(1)腮腺术后弹性负压(减压)装置,简便易行,较之加压包扎伤口具有利于引流,消除死腔及利于局部组织供血和微循环,促使伤口早期愈合,利于残余腮腺组织萎缩,不致因加压包扎加重对面神经的压迫与水肿加重,使水肿难以消除而愈合缓慢,可以缩短疗程。
(2)注意保持弹性负压装置的有效状态,可随时排除负压装置内的空气,使其处于工作状态下。
腮腺囊肿怎么治疗方法
腮腺囊肿怎么治疗方法
腮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腺体疾病,通常是由于腮腺管堵塞或感
染引起的。
腮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以消除感染和炎症。
一
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适当的抗生素药物,并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口服消炎药和局部热敷
等方法来缓解症状,促进囊肿的吸收和排出。
手术治疗是治疗腮腺囊肿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较大、较严重
的腮腺囊肿,尤其是多次复发的囊肿,手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开腮腺囊肿,将囊内积液排出,清除囊肿壁,
以防止再次复发。
手术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
发生。
此外,对于一些轻度的腮腺囊肿,还可以尝试针灸、推拿等中
医疗法,以促进腮腺的血液循环,加速囊肿的吸收和消退。
但需要
注意的是,选择中医疗法治疗腮腺囊肿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
机构和有资质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治疗腮腺囊肿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或接受手术治疗,并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同时,定期复查
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患
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腮腺混合瘤能不做手术吗
腮腺混合瘤能不做手术吗
一、腮腺混合瘤能不做手术吗二、腮腺混合瘤的病因三、腮腺混合瘤与腮腺炎区别
腮腺混合瘤能不做手术吗1、腮腺混合瘤能不做手术吗
一般都是手术治疗。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
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
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
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
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
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腮腺手术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面神经,据报道,以下方法可以准确无误的在手术中寻找到面神经主干:以乳突前缘和鼓板后缘形成的切迹为标志,此切迹位于鼓乳裂的最下方,按腮腺手术常规作切口若悬河和翻瓣,将胸锁乳突肌肉前缘和腮腺后缘分离并后拉肌肉,将食指伸入切口内触摸切迹,在切迹周围及切迹内作分离直到清楚显露并能触及切迹为止,确定二腹肌后腹和腮腺后缘的位置,在乳突前内缘内侧近1cm处,即茎乳孔的位置,即可以寻找到面神经主干。
注意分离不要过深,茎突应始终位于手术视野内。
2、腮腺混合瘤临床表现
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
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
肿瘤位于耳垂下方,较大时即伸向颈部。
肿瘤呈硬结节状,有时其中。
腮腺肿瘤
一、腮腺瘤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无疼痛、瘙痒),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这也是患者常常不能引起重视的原因。
腮腺混合瘤虽为良性,但该瘤可发生恶变,恶变率大约为3%-5%,病程越长,恶变几率越大,病程15年后恶变率为9.5%。
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①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②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③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
病理腮腺发生肿瘤时,肿瘤侵犯面神经,易发生面瘫或面部感觉障碍,如:面部疼痛,麻木、蚁走感等。
腮腺肿瘤的临床表现是在面部耳垂周围出现包块,包块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形。
肿瘤可区分为良、恶性。
良性肿瘤多在腮腺部位出现一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可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常被误诊为粉瘤、淋巴结2炎等,如果采取非正规治疗,易导致复发和恶变;而恶性肿瘤则在腮腺部位出现生长较快的肿块,可出现颌面部的麻木,肿块活动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有少部分瘤体很小,但是早期就表现为神经受损的症状;有些良性肿瘤在生长一定的时期后或经过不恰当的治疗,则可能发生恶性变。
因此,临床上如遇到一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近期突然生长加速,出现疼痛,则要想到良性肿瘤恶性变的可能。
腮腺瘤腮腺良性肿瘤大多为混合瘤,因其易发生恶变,因此其手术治疗非常关键,应在保留解剖面神经的前提下,将腮腺腺体及肿瘤完整切除。
因面神经与腮腺肿瘤关系密切,若不熟悉此部位的解剖关系则可损伤面神经造成面瘫,致术后出现口眼歪斜,给患者带来痛苦。
而恶性肿瘤则要根据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行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
而第一次在正常组织内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
我们应该采取那些有效的手段来早期发现腮腺区的肿瘤,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并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腮腺混合瘤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来源于腮腺上皮。
腮腺混合瘤手术记录模板
腮腺混合瘤手术记录模板腮腺混和瘤的发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内肿瘤,通常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
既控制肿瘤的复发又尽量避免并发症是手术的要点。
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深叶切除比简单摘除肿瘤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现将3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手术切除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手段,其中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麻醉,局部浸润加强化镇痛麻醉2例;解剖面神经加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解剖面神经加全腮腺切除术,腺泡细胞癌因肿瘤侵及面神经颊支无法保留,行面神经颊支及腮腺全切除,其中2例恶性肿瘤行舌骨上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恶性肿瘤中4例于术后4周放疗,2例术后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自动出院,手术切口均为常规腮腺“S”形切口。
术前30min从腮腺导管口注入亚甲蓝1.0~2.0ml,切口视肿瘤位置而定,近似“S”型切口,翻瓣,不显露面神经总干,其分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而定,可暴露其中一支,不显露和结扎腮腺导管,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0.5~1.0cm,术后生理盐水冲洗,除深叶混合瘤切除术放橡皮引流条外,其余均未置引流条,术后绷带加压包扎。
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者,并发暂时性面瘫,给以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及其他治疗,术后5个月内恢复;涎漏2例,在给予局部抽出积液,口服阿托品及局部加压包扎2~3周后痊愈;面神经解剖加腮腺全切除6例患者中,1例因肿瘤侵及面神经颊支行面神经颊支切除,出现面瘫,1年后口角歪斜症状好转;3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Frey综合征1例。
经1~6年随访,其中多形性腺瘤1年后复发1例,行2次手术后至今无复发,腮腺鳞癌患者1年后复发,经2次手术后再次复发并转移,后死于并发症。
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多发于青壮年。
研究认为,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保留了腮腺导管,由于腺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有利于残余腺体的组织再生,使残余腮腺在手术后仍能行使功能,而且可减少面部术后凹陷畸形的发生,而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不需要完全暴露面神经各分支,使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大大减少。
解析腮腺混合瘤的治疗方法
解析腮腺混合瘤的治疗方法腮腺混合瘤中医称“腮疮”、“流痰”、“瘰疬”等,是发生于腮腺的常见良性肿瘤,它来源于上皮成分外,还经常有粘液腺组织,和软骨样组织所构成。
腮腺混合瘤西医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
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
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
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
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
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腮腺手术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面神经,据报道,以下方法可以准确无误的在手术中寻找到面神经主干:以乳突前缘和鼓板后缘形成的切迹为标志,此切迹位于鼓乳裂的最下方,按腮腺手术常规作切口若悬河和翻瓣,将胸锁乳突肌肉前缘和腮腺后缘分离并后拉肌肉,将食指伸入切口内触摸切迹,在切迹周围及切迹内作分离直到清楚显露并能触及切迹为止,确定二腹肌后腹和腮腺后缘的位置,在乳突前内缘内侧近1cm处,即茎乳孔的位置,即可以寻找到面神经主干。
注意分离不要过深,茎突应始终位于手术视野内。
腮腺混合瘤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术前不宜作活体组织检查,禁忌作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
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面神经。
可在术前经腮腺管注入美蓝使腮腺染成蓝色,有助于识别面神经。
若需切除腮腺深叶,应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并细致分离。
如已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术,包括面神经支在内。
腮腺混合瘤中医治疗:腮腺混合瘤是发生于腮腺的常见良性肿瘤,它来源于上皮成分外,还经常有粘液腺组织,和软骨样组织所构成,故称为混合瘤。
多发生于青中年人。
发病年龄在20~40年之间,男女无差别。
中医称“腮疮”、“流痰”、“瘰疬”等,一般分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1.痰湿积聚型:患者耳下部肿块,时有胀感,倦怠乏力,胸闷痞满,泛泛呕恶或咳吐痰涎,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复 发 4例 (2 2 ) 浅 叶 切 除 2 2 .% ; 1例 , 发 1 ( . % )腮 腺 全 复 例 48 ;
腮腺混合瘤 的临床资料进 行了 回顾性研究 , 并对腮 腺混合 瘤 的 术 后复发及并 发症 的原因及处 理进行 了讨论 , 报道如下 : 现
少 术后 复发 及并 发症 的 发 生 , 文 对 近 l 本 0年 4 4例 手 术 治 疗 的 对 复 发 肿 瘤 的 处 理 :hlp 等 对 复 发性 腮 腺 混 合 瘤 采 用 5 P iis l
种治疗方 法 : ①局部切 除 ; ②浅 叶切 除 ; 全腮腺 切除 ; 咽旁 ③ ④
维普资讯
医刊 2 0 0 8年 l O月第 3 5卷第 l 9期
C ieeJ un l fP at a Me iieQ l hns o r a o r—i l dcn _ cc— c
. : : 箜 !
・
73 ・
缝合穿刺 口, 囊壁 皱 缩 , 减少 囊 肿 张力 , 离囊 壁 与周 围的 粘 分
连, 以防止囊内容 物广 泛 污染 盆 腔而 引起 医源 性 二 次扩 散 种
例临床分析 ) J . [ ] 医药杂志 , 9 , ( ) 1 . 1 575 : 9 7 [ 曹泽毅 , 2 主编 . 中华妇产科 学 [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9 : M] 北 人 1 9 9
l7 2 5.
组 织 残 存 而 导 致 术 后 复 发 。 对 于 复 发 性 腮 腺 肿 瘤 的处 理 原 则 ,
1 1 临床 资料 : 组 4 . 本 4例 中 , 男性 2 8例 , 性 l 女 6例。年 龄 l 6 7— 6岁 ( 中位 4 2岁 ) 病程 1 , 1个月 ~1 ( 8年 中位 3 5年 ) . 。 肿瘤位 于腮腺浅 叶 3 9例 , 叶 5例 。全部 病 例术前 均 无面 神 深 经功能 障碍 。术后病理证实均 为腮腺 混合瘤。 12 手术方法 : . 采用 常规 腮腺 肿瘤 手术切 口。采 用单 纯肿 瘤 切除 1 , 腺浅叶切 除 2 例 , 腺全 切 除 5例。术 中暴露 8例 腮 l 腮
腮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与术后复发
厚薄 不 一 , 不 完 整 , 细 胞 可 浸 润 包 膜 或 穿 破 包 或 瘤
膜 , 成 肿 瘤结 节 , 膜 与瘤 体之 间粘 着性 较 差 , 形 包 易
表 1 不 同术 式 复 发 的 关 系 [ ( ) % ]
收 稿 日期 :0 2—0 —1 作 者 简 介 : 20 6 0 肖
4 8例 中, 5例 局 部有 明显疼 痛 并 伴 有 同侧 头 疼 , 3例 有 面瘫 。 肿瘤 大 小 不等 , 径 1 5 2 m, 面 光 滑 直 . ~1 c 表 或结 节 样 , 界 清楚 , 边 质地 中等 。 13 诊 断 . 根据病 史、 床表现、 腺 造影、 临 腮 B超 、 C T作 出诊 断 。本 组 均 经 术 中 快 速 冰 冻 切 片或 常 规
复 发 数 150 ) ( . 0 3 1 .7 (6 6 ) 0
0 0
腮 腺 混 合 瘤 腺 淋 巴瘤 腺 瘤
再 次 手 术者 。 恶性 肿 瘤 复发 4例 。不 同术 式 与复 发
的关 系 见表 1 不 同病理 类型 与复 发 的关 系 见 表 2 ; 。
2 讨 论
2 1 腮腺 肿 瘤 复发 的 基础 .
腮 腺 良性 肿 瘤 中 ,
混合 瘤 最 常 见 。 本 组 混 合 瘤 术 后 复 发 率 最 高 , 为 1 .6 4 8 %。这 与 其 生 物 学 特 性 有 关 。 混 合 瘤 的 包 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腮腺混合瘤的治疗及其术后处理,
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效地治疗患者,减少术后复发和并发症。
方法选
取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腮腺混合瘤患者56例,对所选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决定手术方式(瘤体摘除术、瘤体加部分腮腺切除术、瘤体加全腮腺切除术、瘤体加腮腺小叶切除术),并处理相关的术后并发症(面瘫、涎痿、Frey综合征、面
部畸形、手术部位麻木不适等)和复发者,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情况,分析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及其术后处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术后复发者2例,面瘫者13例,涎痿者6例,Frey综合征1例,面部畸形3例,手术部位麻木不适1例。
结论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正确合理的操作、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有利于
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对于不同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
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术后处理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02-02
腮腺混合瘤又称腮腺多形性腺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唾液腺肿瘤之一,几
乎占据了整个唾液腺肿瘤的80%左右[1]。
好发于腮腺混合瘤多发于青壮年,老年
人发病少,其为良性肿瘤,但仍可恶变,一般预后良好。
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腮
腺混合瘤的有效治疗方法[2]。
腮腺混合瘤术后有一些并发症,且术后容易复发。
目前,腮腺混合瘤的复发率逐年增加,并且恶变趋势也不断加强[3],给治疗带来
了难题。
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
患者的预后影响也不一样。
为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及其术后处理对腮腺混合瘤
的预后的影响,我院选取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腮腺混合
瘤患者5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对相关医学文献的查阅,现将结果报告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腮腺混合瘤患者56例,
其中:男性26例,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3个月至20年;女
性30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38.2岁,病程6个月至25年;肿瘤位于左
侧32例,右侧24例。
所有患者的确诊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和组织活检。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如下:
1.2.1手术治疗: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其中:瘤体摘除术4例,瘤体加部分腮腺切除术9例,瘤体加全腮腺切除
术11例,瘤体加腮腺小叶切除术32例。
注意事项:手术操作应轻柔仔细,以免
造成神经的损伤;手术切除范围应适当,既要做到彻底清除,切除范围又不能过大。
1.2.2术后处理:包括复发的处理和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的处理具体为:
①面瘫:主要为暂时性面瘫,多在几个月内恢复,同时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和进行面部的理疗;永久性面瘫患者需行面神经移植术。
②涎痿:吸尽残留腮腺内的多
余积液,行局部加压包扎,进食前口服阿托品,一月3次,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行
放疗。
③Frey综合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药物治疗、放疗或是手术治疗。
复发的处理:多采用手术治疗,可适当的扩大手术切除范围,但不宜过大。
1.2.3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情况,分析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及其术后处理对
患者预后的影响。
2、结果
术后复发者2例,面瘫者13例,涎痿者6例,Frey综合征1例,面部畸形3例,手术部位麻木不适1例。
3、结论及分析
3.1结论
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正确合理的操作、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有利于
病人的预后,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对于不同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
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3.2分析
3.2.1腮腺混合瘤:腮腺混合瘤也是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往往是指一
种含有腮腺组织以及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4]。
腮腺混合瘤主要发生在腮腺,也
可在腭腺、颌下腺。
腮该病患者多为年轻人。
患者在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多表现
为肿块,无压痛,有一定的活动度。
病情进展较慢,可持续几十年。
肿瘤可恶变,表现为:肿块体积短期内变大,活动度急剧减弱,疼痛明显,甚至出现面瘫(排除
其他原因)、肿块的破溃、淋巴结转移等。
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一般不难,主要依赖
病史,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加上体征)、影像学检查(CT、B超等),最终确诊仍需
取组织行活检。
3.2.2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彻底切除为原则。
肿瘤的包膜常不
完整,多被肿瘤细胞浸润,而侵犯肿瘤外的邻近组织。
在进行手术切除时,切除
范围应足够大,因此,临床上瘤体摘除术应用较少,而多采用瘤体加腮腺小叶切
除术或是全腮腺切除术,可保留部分腮腺的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着一定的影响。
操作时应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以减少并发症和术后的复发。
良好的手术操作和
术后护理科极大程度地减少甚至预防术后并发症,即使并发症发生,在正确的治
疗和护理下,一般在几个月内可治愈。
肿瘤的复发多因未将肿瘤完全彻底地切除
或是手术操作不慎引起种植性转移,也可因肿瘤已发生转移,故可以通过改善手
术操作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来减少复发,强调彻底地清除肿瘤。
3.2.3术后处理:腮腺混合瘤的复发率较高,且可多次复发。
复发后一般采取
手术治疗,需适当地扩大手术范围。
腮腺混合瘤的并发症主要有面瘫、涎痿、Frey综合征、面部畸形、手术部位麻木不适等,面瘫由面神经损伤引起,涎痿由
手术时对残留的腺体处理不当引起。
上述并发症一般不难处理,治愈所需时间一
般不长。
综上所述,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提倡局限性腮腺混合瘤切除术,手术需根
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强调肿瘤的彻底清除;要求外科医生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合理的护理,可有利于减少术后复发和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邱蔚六.颌面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5~309
[2]邓忠,谭东辉.两种术式治疗腮腺混合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
外科杂志,2009,15(3):223~225
[3]张冬根,王冬英,曾才花.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导报,
2006,3(29):60
[4]张学鹏.不同术式对腮腺混合瘤手术效果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21~1322。